首页 理论教育 我研究创造教育的“三部曲”_创造教育新论

我研究创造教育的“三部曲”_创造教育新论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研究创造教育的“三部曲”_创造教育新论我研究创造教育的“三部曲”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自1988年至2002年,在14年的时间里,我写出了三本有关创造教育方面的书:《创造教育概论——谈知识、智力、创造力》、《创造思维方法大纲》、《创业与人生设计》。这三本书,是我研究创造教育的代表作,由于它们恰好反映了创造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所以我把它们称作我研究创造教育的“三部曲”。

我研究创造教育的“三部曲”_创造教育新论

我研究创造教育的“三部曲”

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然而,创造教育学的产生要比创造学晚得多,大概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或50年代初,也是由美国率先创立的。但是,创造教育学被引入到我国是1980年左右,比美国要落后三十多年的时间。创造教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是由创造学和教育学相互渗透而产生的,它的宗旨是研究创造性人才成长的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我自幼很好奇,对发明家和有创造精神的人很敬仰,并立志将来要做一个发明家。当我开始接触到创造教育以后,我立即对它产生了兴趣,这是有着一定思想基础的。但是,对它进行研究还是我出任武汉大学校长以后的事,这既是工作的需要,又是我的兴趣所致。1981年7月,我被国务院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当时被媒体称为新中国培养的最年轻的重点大学校长。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虽然没有这种做官的冲动,但我还是觉得应当做一点实事,以不辜负广大师生员工的信赖。怎样才能振兴武汉大学呢?这时,我本能地想到,唯有改革才能使这所古老的大学焕发出青春。于是,我以改革为契机,把校长这个职位作为我实施改革的舞台,在实施创造教育方面作了一些大胆的探索。

在一篇题目为《改革与创造人才》的文章中,我阐述了改革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系,这就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教学改革中,我围绕着培养创造性人才这个中心,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教学制度的改革,克服传统教学制度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鼓励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三是营造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开辟第二课堂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实践中增长他们的才干。这些改革措施的确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大学生们在学习成绩和创作成果两方面都获得了丰收。那时,武汉大学的毕业生颇具竞争力,深受经济改革特区用人单位的青睐。

可是,正当武汉大学的教学改革逐步深入之时,1988年2月10日,我突然地被免除了校长的职务,致使许多改革措施不得不停下来。我虽然失去了校长这个舞台,但并没有丧失对教育改革的追求。经过短暂的调整后,我又立即投入了新的任务中,着手撰写《创造教育概论——谈知识、智力、创造力》一书。这是我早就想做的一件事,由于校长公务繁忙,始终无暇动笔。俗话说:“无官一身轻。”的确,那时我真的是因祸得福,使得我有充足的时间来实现这一夙愿。(www.guayunfan.com)

从1981年到2002年,我研究创造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历时21年。其间,我一边学习创造教育的基础理论,一边进行创造教育的实践,总结出了不少实施创造教育的经验,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文章。自1988年至2002年,在14年的时间里,我写出了三本有关创造教育方面的书:《创造教育概论——谈知识、智力、创造力》、《创造思维方法大纲》、《创业与人生设计》。这三本书,是我研究创造教育的代表作,由于它们恰好反映了创造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所以我把它们称作我研究创造教育的“三部曲”。

所谓“三部曲”,这是文学创作上的一个专业术语,它的创始人是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原意是指情节连贯的三个悲剧或三联剧。后来,这个名词被引入文学、音乐和科学研究之中,反映研究者们相连贯的研究工作阶段或研究成果。我借用这一专业术语,并不是牵强附会,它们反映了我在创造教育研究方面的三个阶段和内容相互关联的三本著作。

作为一个研究创造教育的工作者,我不仅崇敬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而且自己应当发扬这种精神。为此,我在写书的时候立下了一个宗旨:“要写真情,说实话。”实事求是地说,我在教育学方面是一个半路出家者,自己不敢说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但是我愿意抱着探索的态度,力求阐明自己的新见解。我认为,在这三本书中,是体现了这一初衷的。因此,我将在下面扼要地介绍一下书中的某些新观点:

《创造教育概论——谈知识、智力、创造力》一书,于1989年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当时,这本书的书名与再版时的名字刚好把主副标题颠倒了一下,目的是为了与其他两本书的体系和风格相一致。这本书是我的处女作,不成熟的地方肯定是很多的,但书中也的确有不少是我的一孔之见。

“知识就是力量”是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它出自于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之口。对于这句话,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是信奉无疑的。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曾出版了一本《知识就是力量》的杂志,在我国也有中文版发行,它是一本颇受欢迎的科普杂志。我对培根一直是很崇敬的,而且他的这句话过去对我也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从历史观点来看,培根提出这句名言是有其背景的,它对于批判当时教会诋毁知识、扼杀科学和鼓励人们学习科学知识都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但是,在我研究创造教育以后,似乎觉得这句话已经过时,因为它明显地不符合以创造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精神。于是,我提出知识不等于力量,只有创造才是力量。虽然知识是重要的,但是只有它被能力化或者得到实际应用以后才真正成为力量。我还认为,知识是智力的基础,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而智力是联系知识与创造力的纽带。

在阐述了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以后,我又对知识的属性、知识的载体和如何获得知识作了叙述。知识作为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反映,毫无例外地也有自己的属性,具体表现为三性:客观性、可认识性和无限性。我还把化学上的一个术语“载体”引入知识学,知识的物质性就表现在它是以载体的形式而存在。什么是知识的载体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种:人的思维器官(大脑)、图书报刊资料(包括专利)和一切用技术知识制造出来的仪器设备及各种工具。

本书对“难得糊涂”的时病,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肯定了“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这个命题,并作了阐述。

在书中,第一次概括了人类历史迄今为止存在的五种人才观:工具型、知识型、全面型、智力型、创造型,并指出当代应当树立创造型的人才观。同时,还设想未来的人才观是审美型的,这一论点受到学术界的肯定。

首次提出创造力三要素的论点,即创造力是由创造性的观察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构成的,这是与大多数学者的五要素或四要素的看法不同的。并且,我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炼钢生产过程两方面形象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一论点对于从事发明创造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对创造教育特征作了概括,即五大特征:开放性、主体性、独特性、综合性和社会性。

创造教育学是一门新的学科,目前尚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在本书中,作者就创造教育的本质、创造教育的理论基础、创造教育的原则和创造教育学的体系作了大胆地探索,试图建立初步的创造教育理论体系。

把教学过程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过程加以区别,指出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创造过程是认识的突变。

在学习期间大学生能否开展科学研究,这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问题。我不仅鼓励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而且还设计了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五种可行的方式。

大学生如何创造性地学习?围绕这个问题,我从大学生是主体、自我设计、锻炼创造的大脑和有效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指导大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具有实际意义。

鉴于我国缺乏科学学派,书中特别强调了科学学派的作用,并从学术交流、学术争鸣、师承效应等方面论述了学派形成的途径。

我在书中专门辟出了一章,论述了创造教学制度与管理,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和尝试。特别是在书中总结了武汉大学教学改革的经验,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学分制、主副修制、插班生制、转学制度、分流制度和导师制等六大制度,至今为全国各大学效仿。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僵化保守的东西,对于精华部分我们应当继承,但是对于保守的东西,我们应当消除其影响。在本书中,我从多个角度列举了影响乃至窒息创造性的保守观念。例如,在教育方面长期被斥之为不正确的观念有:“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异想天开”、“喜新厌旧”、“好大喜功”、“好为人师”、“不务正业”、“才不可露尽”等。在政治方面,一些“左”的口号也束缚人们的创造思维,如“白专道路”、“业务挂帅”、“个人奋斗”、“成名成家”、“崇洋媚外”,等等。在对待竞争上,存在的保守观念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为最先,不耻最后”,“安贫乐道,与世无争”,“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在处世哲学方面,也存在不少保守观念,如“多种花,少栽刺”,“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夹着尾巴做人”,等等。同时,还列举了压抑甚至扼杀创造性人才的几种不良社会风气:其一是,“看风使舵,跟风跑”;其二是,“包打听,品头论足”;其三是,“平均主义,不准你好”;其四是,“大惊小怪,幸灾乐祸”;其五是,“静坐观望,秋后算账”……凡此种种,对创造性人才的成长都是不利的,也许这正是我国缺乏创造性人才的根本原因。

我经过10多年的思考,写了一篇《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的文章,发表在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12期上。为了彻底改变“三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总结十年教育改革的基础上,设计了SSR模式,这是一个颇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每个大学都是可以实行的。我认为,这个模式将是21世纪大学里的主要教学形式,当然它不是唯一的模式,希望通过实践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模式。

“三部曲”的第二本书是《创造思维方法大纲》(再版时改名为《创造思维方法训练》),这是我在三年教学实验基础上写成的。到目前为止,尚未看到有同类的教学参考书,无论是面向中学生开设创造思维方法选修课或是写出《创造思维方法大纲》教学参考书,都是开创性的工作。该书的新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初步勾画出了创造思维方法课的体系。本书从第一章到第三十五章,大致构成了一个初步的框架。从为什么要学习创造思维方法到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始终贯彻了唯物辩证法。同时,创造思维方法课与其他课程有不同的特点,不能采取从概念到观念式的讲述,应当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形式。所以,本书以专题讲座形式,一题一讲,以提问的方式引出相关的内容步步深入。在每一章之后,附有若干思考参考题,有利于启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

其次,对创造思维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科学分类。人的认识是从哪里开始的呢?无疑是始于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认识。所以,本书第二章就是讲创造性的观察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三大思维方法(创造抽象思维方法、创造形象思维方法、创造灵感思维方法)为主线,对第二层次的思维方法进行了分别地介绍。在本书中,共列举了34种创造思维方法,本来还想再多介绍几种方法,但由于时间仓促,未能如愿。当然,对于创造思维方法如何划分,也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不过,我还是作了一次尝试,也算是一家之言吧。在叙述这些思维方法时,我尽可能地按照类别划分,或采取对比方法叙述。例如,创造发散思维方法与创造聚合思维方法,创造演绎思维方法与创造归纳思维方法,创造证伪思维方法与创造证实思维方法都是相对应的;创造水平思维方法、创造双向思维方法、创造多维思维方法和创造立体思维方法是按纵向分类的,它们是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从第一章到第三十一章所列举的思维方法,它们是与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思维方法。这样分类的好处是,在内容上既可以相互照应又便于记忆。

再次,本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本书参考著作15种,引用文献资料157处,提到的科学家、发明家162人,介绍的发明故事97个,拟定的思考训练参考题114个。与同类的科普图书不同,本书引用的资料大多是近年科技上的最新成就,如“深蓝”对弈、“黑洞”、“布基球”、“基因疗法”、“火星探索”、“克隆技术”、仿生学符号学、灰色理论,等等。在叙述上,采取了熔创造思维方法与科普知识、高新技术、文艺百科、谜语、游戏为一炉,使得教学富有趣味性。从实验效果来看,该书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可以作为中学开设选修课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学生的自学参考书,对于开发广大青少年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有帮助的。

我的创造教育“三部曲”的第三本书是《创业与人生设计》(再版时改为《大学生·自我设计与创业》),这是针对大学毕业生以及正在寻找创业机会的青年人撰写的一本书。从内容来看,它属于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学的原理在实践上的应用。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尚没有这方面的参考书,无疑本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该书的新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鉴于没有同类著作参考,作者独自设计了这本书的体系,围绕着创业这个中心论述了相关的问题,如创业与人生的价值、人生设计、创业者的素质、大学的创业教育、创业的理论与方法、创业模式、就业与创业政策、创业与环境、创业与机遇、创业与改革、创业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我从人类发展史、人生价值、知识价值等方面,论述了“创业是人生最大价值”这个论点。

“自我设计”曾经一度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抱有左倾观点的人认为,这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口号,鼓励为个人奋斗。本书作者旗帜鲜明地批判了这种左倾思想,不仅肯定了“自我设计”这个正确的观点,而且还提出了自我设计的方法与模式,对于广大创业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人们从事创业有没有理论指导呢?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应当说,人们在创业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参考。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尚未看到有专门介绍创业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作者本着大胆创新的精神,在收集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把那些创业经验上升到理论或理念的高度,一共概括出了16种创业的理论与方法。在这些理论和方法中,虽然没有复杂的数学公式或高深的论述,有的仅仅只是一个观点或原则,但是它们却能给你启迪,助你创业成功。

以上介绍了三本书中的一些主要新观点,这无疑是指我认为是好的地方。当然,书中不足之处也肯定不少,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创造是无止境的,作为一个研究创造教育的工作者,我不会因为出版了“三部曲”而止步。虽然我现在已到古稀之年,但我将继续进行研究与探索,直至丧失思考与写作能力为止,因为这是我毕生的追求,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