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_技术优化学习的理

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_技术优化学习的理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西方教学理论影响下的我国语文教学模式西方教学理论对于我国语文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派主要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和美国的杜威。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我国语文教育界批判了以串讲为主要特征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提出采用凯洛夫的谈话模式。

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_技术优化学习的理

第一节 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集中体现,也是一种先进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可以说,一个完整的、成熟的教学模式集中了当时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是一种程序化了的、便于实际操作的理论概括。它抓住了人们对于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本质认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直接可以操作的依据。所以,我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确立了白话文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之后,就开始了对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围绕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我国教学科研人员和广大教师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涌现了霍懋征、李吉林、斯霞等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一些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指导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由于这些模式大多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的概括和抽象,教师没有掌握它的本质,因此在大面积推广使用时,就难免存在着照猫画虎的现象,使得教学缺乏新意和创造性。回顾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从中找到发展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为我们的研究指明方向。

一、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历史

具体到我国语文学科教学领域,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阶段或方面来认识和分析我国语文教学模式(也就是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古老的语文教学模式(www.guayunfan.com)

1903年起,我国各中小学开设国语学科。其教学过程虽然不同于旧式私塾的教学,但是“熟读—串讲—背诵”这一古老的语文教学模式,仍普遍采用,流传久远。

(二)西方教学理论影响下的我国语文教学模式

西方教学理论对于我国语文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派主要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和美国的杜威。他们的理论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介绍到我国的,尤其是对于我国的教学过程程序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不同流派的语文教学模式。

1.赫尔巴特“传递—接受”模式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模式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教育家。他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学过程理论。他以心理学解释教学过程,最早提出和论述了教学过程的阶段。他认为人的心(心灵)是可以容纳各种观念的“容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从而形成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包含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模式,后由他的学生等人发展,改为五段教学模式:预备—提示—连接—总结—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它的程序是:预备——复习旧课,进行和旧课有关的知识回答,解释生字词;提示——向学生提示本课文的教学目的和学习重点;比较——把新学的词、语句同已学的词、语句进行比较;概括——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应用——练习造句,写短文等。

这一模式是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构成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系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

2.杜威“儿童活动为中心”思想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模式

杜威,美国著名教育家。其实用主义教学论主张教学过程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个人生活实践出发,在活动中学习。他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五个要素,即情景、问题、假设、解决、验证。该模式在20世纪30年代对我国的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钟鲁斋著《小学各科新教法之研究》一书中,曾以讲读谜语为例,具体说明了该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如下:引起动机——教师先讲别种谜语,引起儿童学谜语的兴趣;决定目的——学会一个谜语,猜出一个谜语;计划——教师和儿童讨论哪种谜语好,决定下一步要猜的谜语;实行——猜出谜底,教儿童解说,认生字,明了意义;判断——教师判断优劣。

该模式是以儿童活动、探究为中心,教师辅导构成的学与教的关系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

赫尔巴特、杜威建构的模式具有如下特点:模式的使用范围主要是课堂教学;各种模式的目标,要么是强调传授系统知识,要么是强调培养能力;从教师扮演的角色来讲,教师要么是绝对的权威,控制着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等,要么是顾问,只起协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从我国语文学科教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这一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我国语文学科教学第一次走出了经验的象牙塔,而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将语文学科教学建立在教育科学的基础上。

(三)吸收了西方教学理论合理成分的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模式

以《新法国文教授书》介绍的语文教学模式为代表,具体程序是:预习——学生准备,默读课文,写出生词,教师向学生提问;补正——问题解答和难字、语句解释;练习——读讲、抄写、标记、译白等;深究——内容深究(进一步理解课文主题),形式深究(理解语言表达形式);整理——内容方面是段落大意、全文要旨,形式方面是文体构成;应用——实质(命题笔答,发表心得),形式(仿写、改写等);补充——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

该模式从形式上与赫尔巴特模式类同,都属于“传递—接收”模式,但是它突出学生的语言训练活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如对读书、动笔练习都很重视,既注重对内容的理解,更重视对语文形式的掌握。

(四)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理论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模式

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传入我国,凯洛夫的教学过程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认识论原理为依据,但又认为教学有其特殊性,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我国语文教育界批判了以串讲为主要特征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提出采用凯洛夫的谈话模式。具体环节如下:起始课:介绍作品和作家的时代背景,集中讲解生字,熟悉课文大意;分析课:通过朗读、默读课文,分析人物和情节的发展过程,着重思想内容的分析;总结课:概括主体思想,总结写作方法,全过程贯穿师生谈话。

该模式的特点是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再到课文的各个部分,最后又回到课文整体;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侧重师生共同谈话活动;突出文学因素和思想教育,侧重于文章内容和故事情节的分析与谈话,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阅读教学提出的整体性教学原则,应该说是继承了凯洛夫的阅读教学模式的优点,认为阅读教学应该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再到课文的各个部分,最后又回到课文整体;摒弃了它过分重视文学因素和思想教育,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错误倾向;吸收了我国阅读教学中注重文字训练的优良传统。这一原则的提出是一种螺旋式认识发展的结果。

(五)我国语文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语文教学改革也蓬勃开展起来,语文教学研究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时期借助多门学科的成果、技术以及研究方法,形成了许多新的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1.以读、讲、议、练法为特征的语文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根据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精读教学过程,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综合调整形成的。它包括三个环节:预习阶段;读、议、讲阶段;练习阶段。它的特点是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过程,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以学生读为主,重视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既重视学生的读和练,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2.以自学辅导法为特征的语文教学模式

该模式包括五个环节:预习——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难词;教师布置自学提纲,随着年级增长,学生可以自拟学习提纲;学生依据读书提纲认真读书、查工具书、作读书笔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朗读、默读、置疑、讨论,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欣赏、评论;练习和作业。该模式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主要是通过帮助学生编写自学提纲,来反映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以情景教学法为特征的语文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从外语教学中运用情景进行语言训练得到启示,借鉴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境界学说”,吸取传统教学中的注重读写以及近代直观教学中的合理因素总结出来的。它包括:初读——创设情景抓全篇,理解作者思路(读通);细读——突出情景抓重点,理解关键词、句、段(读懂);精读——凭借情景品语感,欣赏课文精化(读深)。

二、对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几点认识

从以上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一直是在两条线索的影响下发展的:一条是继承发展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另一条是接受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思想的影响。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思想,对我国语文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但使我们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从形式上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使得语文教学模式建立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而不再只是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给我国语文教学模式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例如,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严格强调五个环节,以及操作的程序,忽视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不重视语言文字训练,使得语文教学陷入机械化、程序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随着教学模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影响之后,又都回归到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之上。当然这种回归,并不意味着“复古”,也并非意味着“排外”,而是哲学意义上的革新、升华,是一种螺旋式的深化。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我国语文教学模式发展的第一次飞跃,从传统的经验的概括,发展到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基础,并且将传统的教学经验与国外教学理论的合理成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针对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吕叔湘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小学生读了十年书,花了近三分之一的学习时间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老先生的这一段话概括了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所在: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不得法,学生学不得法。究其原因,张志公(1985)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们教学法的历史上,一直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学习某种本领时,提倡直接模仿和大量实践,提倡学习者自己揣摩领会。这种运用起来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讲究方法。一种是很容易把方法定型化、程式化。”“一方面是不讲方法,一方面是程式化,这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根源恐怕是相同的,不费力气地套用现成的程式,而不管它是否符合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这不还是不讲究方法么?”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只有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说教学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如果教学工作走向了完全的程式化、模式化,那必然会导致教学走向机械化。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语文教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涌现出了一大批特级教师,我们的教学科研部门也大力地推广他们的经验。但是人们对当前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有很多不满,有很多意见。前一阶段,各大新闻媒体就展开了一场有关改革语文教学的大讨论,这实际上是在讨论如何使得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在经济领域使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而且要在教学领域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语文教学科学化,不但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张志公早在1977—1978年期间就提出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问题。他认为,语文教学的研究应当建立在语言科学及教育科学、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这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实质。

可以说,我国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正如朱作仁教授指出的那样(1984):“语文教学必须依据客观的事实,从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的心理上寻求规律,以定施教的原则和途径,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从我国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来看,恰恰是忽视了这一点,具体表现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推广,忽视从理论的角度去研究、探索,尤其忽视从语文教学心理的去研究、探索。

例如,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以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为例,仅就语文讲读课的教学模式就总结出40多种。这些模式大都是优秀的语文特级教师在实践中总结抽象出来的,在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大多只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个别优秀教学经验的产生有其特殊环境和条件,缺乏理论的概括,因此在推广和应用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只是从形式上进行模仿,势必导致结果和愿望相违。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也就是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阶段。对于教学模式的设计,我们还是局限于在吸收西方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只是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从这一认识出发来理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而没有从阅读心理过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出发。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我国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重视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教学,忽视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探索,始终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学习活动,更不用说从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来探讨、研究改进教学了。

(2)在模式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只重视模式的操作程序而忽视模式的实质内容。

由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及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认识上的偏差,很多教师把一问一答这种形式看成是启发式,没有摆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这一问题。在教授一篇文章时,很多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挖空心思地设计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问题转,从课堂表面的形式上看课堂的气氛热热闹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特别高,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把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和思考时间挤占了,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我国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中,一方面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另一方面教师往往凭经验办事,这就需要借助教学模式在心理科学与实际应用之间发挥中介、桥梁作用。从心理机制角度科学地设计和叙述教学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模式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不至于成为僵死的教条。因此我们认为,我国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面临着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即以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心理规律为基础,建构、设计新的教学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