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教育目的_教育原理

我国教育目的_教育原理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个人提出并倡导的教育目的观,通过个人的影响力逐渐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影响到教育。(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我国教育目的_教育原理

第三节 我国教育目的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曾就教育目的的问题发表过各自的见解。如教育的目的在于“化民成俗”;教育在于“使人为善”;教育在于“涵养德性”;教育在于发展人的“良知良德”,培养“君子”等。由个人提出并倡导的教育目的观,通过个人的影响力逐渐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影响到教育。到近代以后,随着教育功能的日渐突出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开始把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纳入宏观管理中。于是,逐渐开始以国家的名义颁布关于教育目的的条例与法令,并以国家强制力的手段保证实施,此时个人的影响力逐渐变小。

一、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概述

(一)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教育目的

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当肇始于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者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论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付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这一教育目的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由国家确定和实施的教育目的观,它明确反映出了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教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中学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础;西学以西方近代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主,以造就国家所需要的各种适用的通才为目的。1906年,当时的学部正式规定和发布了一项更加明确的教育宗旨。该宗旨共五条,“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前两条为“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距异说者”;后三条则是“中国民质之所最缺,而亟宜针砭以图振起者”。同年颁布的“上谕”也明确规定:“学堂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培养通才,首重德育;并以忠君、尊孔、尚武、尚实诸端定其趋向。”这些教育目的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清末政治经济对教育既要培养清王朝的忠实公民,又要大力培养实用人才以发展社会经济的要求。(www.guayunfan.com)

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带动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发表了《新教育意见》,可作为对这一时期教育目的的代表。蔡元培认为:“教育有二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专制时代,教育家循政府之方针以标准教育,常为纯粹之隶属政治者。共和时代,教育家得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标准,乃得超轶政治之教育。”他主张废除清政府制订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以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这五项为教育目的。蔡元培的“五育说”对民国时期的教育产生了导向的作用。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1923年,在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1936年,在国民党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规定:“‘中华民国’之教育宗旨,在发扬民主精神,培养国民道德,训练自治能力,增进生活智能,以造成健全国民。”这部“宪法”在1946年经过修正后正式通过。该“宪法”第158条规定:“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其间,对于教育目的的表述经过多次变动。但总体来说,这些表述都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所处的国际背景和具体情况提出的,在其基本精神上是前后一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3月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等教育会议。会议提出了普通中学的教育目标和宗旨是:使青年一代在德、智、体、美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成员。

1954年4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其中明文规定:“中学教育的目的,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说,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

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了以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为重点的大规模建设时期。这个时期,国内的教育情况出现了忽视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以及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问题,导致中小学毕业的学生没有参加生产劳动的思想准备和具体的劳动技能。最突出的问题是:有一大批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或者由国家来统一分配工作,但是他们又不愿意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另一方面,这段期间也出现过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在一些青年眼中,对政治、对祖国的前途、对人类的理想都不太关心,好像马克思主义“流行”了一阵子,现在也不那么时兴了。并且,当时国际上出现了“匈牙利事件”,影响到我国,也有少部分学生闹事、罢课、游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要求,毛泽东在国务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在当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以后教育的目的产生了很大影响。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政治教育的问题,提出要加强政治工作,认为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外,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对当时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教育工作在一定时期内就曾犯过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实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政治、忽视党的领导的错误”。正是基于对这些形势的分析,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基于这样的教育目的观,当时的教育现状是以解决政治和劳动问题为主,而不是以文化知识的学习为主。在政治教育的理解上,主要是搞阶级斗争;在生产劳动的理解上,主要是搞体力劳动和思想改造。沿着这样的教育思路,使得随后若干时间的教育实践都越走越偏。如1964年以阶级斗争为主课的学生参加“四清”运动,在运动中批判“人性论”以及“资产阶级美学”,这样的情况下,审美能力的培养几乎成为一个盲区。又比如,把政治与知识完全对立起来,强调政治挂帅而轻视知识,强调体力劳动而忽视智力劳动。这些对于教育目的的片面理解,给当时的教育造成了消极影响。

随后,“文化大革命”的到来,矛头直指教育系统。在那个扭曲的时代,全面发展的人被说成“文盲加流氓”,压抑甚至是摧残了一代人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一时期的教育,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批评了“两个凡是”。1978年,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人大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中被表述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1981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教育目的有了新的表述:“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概括了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的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其中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一次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其中。

1990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并且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其中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

1995年3月,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作为规划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法律,它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教育目的表述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育目的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因此,要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首先要学习和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考察社会物质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时所提出的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思想是: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状况与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也与他们怎么生产相一致,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一定社会中人的发展状态。这里的“人”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的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人学观揭示出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按照这样的思路,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现象,绝不可能脱离社会的要求而独立存在。个人素质的展现绝不是人们随意规定的结果,而是受制于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其中主要受制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物质生产条件。

在全面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指出,个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分工。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逐渐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此时,人的全面发展开始具有其实现的物质基础。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机器大工业对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二是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也为工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另外,在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条件之下,生产水平迅速提高,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劳动时间也越来越短,这些都为劳动者学习文化、接受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时间条件。尽管机器大工业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这种生产方式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不可能成为现实。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会真正、全面地成为现实。因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较之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表现出质的不同。这决定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享有平等的权力,资本主义制度下那种压制工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政治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但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够发达,生产的社会化与现代化的水平还不够高,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还不够丰富,所以社会主义社会还没有为完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条件。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物质产品极度丰富的社会,这就为人们提供了充分享有得以全面发展的闲暇时间和教育条件。这样,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将在此成为现实。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即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这里的劳动能力即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中各种智力与体力的总和。又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称为“一种全新的人”。这种全新的人通晓整个生成系统,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应有的能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1)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人生产力的全面的、普遍的发展”,“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全面发展两个人……也就是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这种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既表现为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又表现为人的才能和志趣的全面发展。(2)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的“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3)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它意味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均匀地发展全部的特性”。(4)指人的自由发展,包括“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个人的比较高度的发展”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排斥人的个性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以个人自由发展为一群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私有制度的彻底解除等一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也为每个人展示自身的个性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对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它一方面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都曾提出过应使人的体力、智力和道德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问题。但是他们的论述都是脱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只是从“神的意志”或“人的本性”出发来说明和解释人的发展。到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人也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没有从根本上说清人的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条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为考察和说明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的方法论。它要求在规定人的发展的时候,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人的发展“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用这种科学的人的发展作指导,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人的发展的社会必要性和社会制约性,在确立和实现教育目的中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大工业生产发展对人的影响中,看到了“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全面发展的方向,丰富培养人的素质,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综合以上我国在不同时期、在各种法律条文中的规定可以看出,历次的有关教育目的的表述,虽然在字面上有所变化,具体内容不完全一样,但其中有些基本精神是一贯的。我们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对象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与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体质、美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表述则加入了对受教育者的独创性、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的要求,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新生一代的新期望。

(一)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我国教育目的所反映出来的这一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源于社会需要也受社会制约。教育无不带有各个时代社会的特点和要求,无不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但它不同于以往历史上任何社会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服务的,维护社会主义利益,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无论我国社会怎样发展变化,也无论我国发展的各个时期工作重点有什么不同,我国教育目的所确定的社会主义性质都始终没有变,始终强调我们要培养的人是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或社会主义方向的人。这在不同时期表述上有所不同,如“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又红又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正是由于我国教育目的所确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规定性,才在根本上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指引着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全面的发展进步培养和造就各方面的人才。

(二)强调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我国的教育目的观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精神,那就是要求全体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我国教育目的这一基本精神的理论基础。就教育目的而言,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一般被表述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及有健康的身体等,具体而言包括生理、心理、思想和文化四个方面。我国教育目的反映出来的这一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明确了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即德、智、体、美等方面,将其作为人才所应有的基本素质,这几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二是明确了使受教育者各方面全面发展,即在注重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形成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而不应仅仅局限在德、智、体、美四方面。这是促进人的个性丰富发展所必需的,有利于个人在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发挥和展现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使人生存发展充满内在活力。

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绝对不是个人在各方面素质的平均发展,更不是不同个体之间的千篇一律的发展。在具体的受教育者身上,各方面的发展最终要组合成为独特的个性。所以在这里,人的全面发展是作为人的“自有个性”形成的基本条件存在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独特个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每个人各具特质、各有优势,从而构成一个优势互补的人才群体。这种对独特个性的要求体现在个体身上即是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能够相互契合,在个体身上形成既有全面的素质积淀,又有特长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资料5-3

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娃娃大学生

如今为青海玉树地震死难者的哀悼已有些日子,金军的“校园赈灾文艺巡演”计划仍停在策划书阶段。这并不影响他为实现计划继续努力。在校党委副书记办公室里,他指着策划书上的条目,向鹿明副书记解释每个细节的可行性。在校园小道上,他拦住校领导,竭力向他们阐释“文艺义演与赈灾报国”的意义。

在夹着书本、行色匆匆、穿梭于图书馆与教学楼间的莘莘学子中,金军的面孔略显稚嫩。毕竟,刚读完高二就来上大学的他,从年龄来说仍是少年。在一个被冠以“少年班”名字的学院里,去年,金军和其他221名同学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接受一般同龄者难以企及的“超常教育”。正因此,校外一些人认为金军他们是“天才”、“神童”和“未来的科学家”。他们据此推断:“少年班”学生多是行为与常人迥异的“书呆子”,或自理能力极差的“娃娃大学生”。

金军不以为然:书呆子会像我这样策划这个“吃力不一定讨好”的“赈灾义演”吗?

在科大东区校园,一幢掩映于绿林间的建筑物里,数百名金军这样被认为可培养成“国家建设所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孩子集中在这里,进行不同于一般大学教育的学习研究。他们拥有很多其他学生难以拥有的资源和权利:可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可在大学毕业时获得多个学士学位;大学阶段即可能参与硕士生导师的课题;可能因为某项研究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一流科学家对话……

这样的“超常教育”实验可追溯到30多年前。1978年,11岁的谢彦波、12岁的张亚勤、13岁的宁铂都因“智力超常”来到这里。从那年开始,中国科大少年班教育延续至今。中国科大官方统计显示,到2008年,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招生总数达1 220人,毕业1 027人,其中935人考取研究生。前16届毕业生590人中,64%获得博士学位,26.9%获得硕士学位。从国内大学、科研机构、IT领域,到国际学术前沿、工商、金融领域,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少年班教育舆论指责为拔苗助长。有人拿出例证:科大首届少年“神童”中,谢彦波曾因“傲气和社会交际能力差”没拿到博士学位;宁铂大学毕业后忽而“削发为僧”,忽而还俗研究中医……与此同时,陆续成立的全国各高校少年班也因各种原因渐渐停办。争议声中,唯中国科大少年班顶住压力,不断摸索,走出一条自我完善之路。

中国科大在成立少年班学院的同时,迎来新一批“90后”学生。与“60后”、“70后”甚至“80后”相比,他们继承早年前辈们自信、刻苦的同时,还带有很多鲜明时代特点。他们性格开朗爱好多样,谈吐优雅、社会活动能力强。他们理想明确,敢于表达并实现,说话时不时吐出“秒杀”、“山寨”之类网络流行语。

将去哈佛深造的大四学生刘綦涵,高中时没什么兴趣爱好,到少年班后,看到学校各种社团,他便报了民乐社团,学习笛子演奏。几年下来,他学会了笛子演奏,还当上民乐团团长。外表文静的赵若灿喜欢唱歌,面试时,他以一首英文歌曲打动了老师。来到少年班后,他自己作词作曲,获校园歌曲大赛冠军。2008级行政班主任黄松筠成天和这些孩子在一起,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她吃惊:“他们的业余生活太丰富了,有的喜欢中国文学,对‘四书五经’的了解不比中文系学生差;有的喜欢写诗,有的关心时事,有的自拍DV,有的喜欢玩魔术……”15岁入少年班,现在是2009级学术班主任的李震宇回忆读少年班时的情景,笑言自己比现在小孩“土”:“他们洋气,学习能力强,‘赶时髦’能力也强。”“科大有70多个社团组织,其中10个社团负责人是少年班学生,社团差不多被他们垄断了。”少年班学院执行院长陈旸说。

(资料来源 新华网)

回首我国的少年班举办历程,在最初阶段确实表现出一定的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体育;重思维、轻情绪的现象,由此导致了学生发展的不全面。所以很多人批评少年班的孩子们,除了一个分数外,连生活自理的能力都很欠缺,更无须谈情绪、情感、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经过这么二三十多年来的反思和总结,我们的教育者们显然看到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娃娃大学生们的重要性。所以,针对一些智力发展超常规的特殊孩子,我们既给他们提供更加提前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同时也非常关注对于他们的兴趣、爱好、情绪、价值观、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训练。总而言之,无论是娃娃大学生还是一般适龄大学生,当今的教育者和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培养的是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

(三)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我国教育目的不仅包含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还含有对整个民族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提高全民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这是因为: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要加速科技进步并用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取决于整个民族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有能力加速科技进步,有能力将科技成果创造性地运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发展。另一方面,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巨大发展,同时也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否则这个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片面的,而且经济本身也将受到各种因素的严重制约,难以获得持久的健康发展。而要促进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更需要整个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的又一个重要方向。

(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劳动者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自1958年正式提出教育方针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的一个教育目的。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劳动者”的认识并不统一。例如,有的人从阶级属性的意义去理解,把劳动者看成是与剥削者相对立、相区别的社会成员;有的人从消灭脑体差别,消灭旧式社会分工的意义去理解,把劳动者看成是能文能武,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社会成员;也有的人从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差别的意义去理解,把劳动者看成是与知识分子相对立、相区别的体力劳动者。这些对于“劳动者”的不同理解带来了不同的教育目的观。在“十年动乱”时期,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正是被“四人帮”利用,歪曲教育理念,以至于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所以,正确地理解“劳动者”的概念是我们正确理解教育目的的前提。现在比较统一的认识是,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的劳动者应当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的共同的特征,应当在反映他们的阶级属性的同时,反映他们在社会不同领域内所发挥的社会功能。根据这一认识,我国教育所培养的劳动者,应当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这些劳动者尽管在分工上有所不同,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异,但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四、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构成

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来实现。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相对独立的“五育”构成,它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这五个部分在我国的教育目的所发挥的功能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使我国的教育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一)德育

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德育而言,它指的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

德育的基本任务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的行为,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念,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他们形成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生,在社会生活中追求新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能正视认识自己的心理变化。

德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当前我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还包括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的教育、自觉纪律教育与遵守法制教育、团结友爱、文明习惯的教育等。

(二)智育

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和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社会文明的进化还是对于人本身的发展,它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伴随社会的进步,智育在教育中将会越来越被置于重要的地位。

智育的基本任务包括: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并发展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积极的个性品质等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与发展智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为此要注意做到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促使智力圆满的发展;智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相结合,促进智力与体力的和谐发展。二是记忆与思考相结合。知识的巩固阶段必须依赖于记忆,在领会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时候也离不开记忆。但是,这里的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而应当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三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原则。人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那种利用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并一劳永逸的应付为了生活与职业需要的情况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帮助其掌握一系列的学习方法。

(三)体育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并培养他们意志力的教育。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首先,体育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保证,它为学生学习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另外,体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的基本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技能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身体运动及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身体运动能力;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发展学生的良好品德,养成学生的文明习惯,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力。

(四)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美育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既是教给青少年一代在将来参加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利用美的原则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创造出美的产品的活动,也是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具有高尚的审美趣味的活动。我们的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按照美的原则和要求,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使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美的特质: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优良的品格、丰富的知识、文明的行为、健美的身体等。

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美育并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与“美学”学习宽得多,是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行为美的教育。

(五)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统称,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其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为将来的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初步掌握一般的生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开阔学生的技术视野,让学生掌握全面的专业技能。

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包括: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同时,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律,具有一定的收集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重视并努力实现的目标。我们必须从日益知识化、科学化、智能化、审美化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看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何等的重要。缺乏全面发展的观念,忽视全面发展,就不能培养和造就出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五育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在教育实践中,应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防止和克服重此轻彼、顾此失彼,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五育是融为一体的,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将多方面的教育任务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