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与框架设计_高等教育评价范式

问题与框架设计_高等教育评价范式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围绕“价值多元”,沿着“回顾与梳理——反思与批判——建构与超越——应用”的研究线索和逻辑线路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研究。

问题与框架设计_高等教育评价范式

第四节 研究目标、问题与框架设计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将以“回顾与梳理—反思与批判—建构—应用”为研究路径和逻辑线索,以“价值多元”为主线,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中现实矛盾的解决,探寻高等教育评价范式的转换及其在新的评价范式中如何建立价值协商机制,试图探索概括基于价值协商、价值认同基础上的新的评价范式及其协商机制,并探究新的评价范式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中的应用,力求能够突破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中价值多元化问题。这样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与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二、关键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回顾与梳理——反思与批判——建构与超越——实践与应用为研究线索,拟解决以下关键问题:(www.guayunfan.com)

1.教育评价理论和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表现在哪些方面?

2.第四代评价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国际实施经验有哪些?

3.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评价所面临价值困境及评价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本原因是什么?应选择什么样的解决矛盾与冲突的路径?

4.我国已有高等教育评价范式的特征是什么?

5.能够解决价值多元化的新的评价范式的理论框架是什么?

6.在新的评价范式的语境下,如何构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运行环境的价值协商机制?

7.基于价值协商的评价范式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中如何具体应用?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研究视角的选择

评价(evaluation)源于价值(value),价值是评价的根基。研究围绕“价值多元”,沿着“回顾与梳理——反思与批判——建构与超越——应用”的研究线索和逻辑线路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研究。

研究追踪国际教育评价发展轨迹,从历史的视角考察了教育评价模式的价值基础、方法论基础等的演变情况,解释西方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

研究对教育评价中的价值冲突和价值分歧进行理论研究,研究梳理直到目前国内外关于教育评价本质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价面临的价值困境;调查现实的高等教育评价活动中价值分歧、价值冲突等的矛盾问题的具体表现,解释和揭示当前高等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冲突,并寻找解决这些冲突的理论依据;研究以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和哲学层面的共识理论为基础,沿着“价值冲突—价值协商—价值共识”的线路研究高等教育评价中达成价值共识的路径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研究从假设前提、价值基础、方法论基础、评价的准则、信息资料的收集与处理和评价结论的形成等维度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表现出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关注多元价值为价值基础,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中现实矛盾的解决,探寻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构建了新的基于价值协商的评价范式所应体现的理论框架;并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的关键与核心问题——价值协商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包括:价值协商机制的社会基础、规范体系建设与制度安排,协商的内容、程序和步骤等;研究对价值协商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活动中的应用提出了实践建议。

2.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是寻找事实,然后使用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系统过程。从通过精确的描述提供对过去的理解,到为作决定和形成政策提供视角。[56]本研究运用历史分析法全面梳理美国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的历程,描述、分析和解释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发展过程中,价值基础和社会主流文化思潮等对其的影响,探求影响教育评价理论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的相关规律,为发展高等教育评价理论提供历史借鉴,并对未来变革进行预测;以求为建立符合我国社会文化基础和高等教育运行环境的高等教育评价新范式及构建与新范式视域中的价值协商机制提供借鉴和启示。

(2)文献法

文献法是本研究的基础研究方法,研究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对相关评价文献进行梳理,从文献中概括了教育评价发展的历程及其理论基础,结合评价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了以往高等教育评价范式的基本特征,梳理了高等教育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评价范式转换、建立新的协商机制的基本思想。

(3)国际比较法

研究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在描述、解释基于价值协商的评价范式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案例实施的基础上,分析、比较这一评价方法在国际实施中显示出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完善和进一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范式、建立协商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4)案例分析法

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剖析基于价值协商的评价范式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评价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运行情况,呈现第四代评价方法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价值协商的具体操作要点及操作策略,总结其在实践层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分析其国际实施经验,为构建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运行环境的新的评价范式的操作框架提供技术的借鉴和启示。

研究围绕“价值多元”,运用政策文本、新闻报道、间接调查报告等经验资料为信息来源和分析论据,以政府官员、评价专家、教师、学生等利益主体为视角,运用有关案例分析透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评价活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剖析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的现实需要、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厘清其背后所隐藏问题的根源。

四、研究分析框架及研究内容体系

1.研究分析框架思路

本研究以“回顾与梳理—反思与批判—建构与超越—实践与应用”为研究路径和逻辑线索,具体研究分析框架思路图为:

2.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书共有七章和结语,各章具体的研究内容为:

第一章导论部分首先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核心概念界定,然后,在介绍研究目标、关键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分析框架思路和研究内容等。

第二章从历史的视角全面回顾、梳理了西方第一代评价到第四代评价的发展脉络,重点探讨了第四代评价的思想及特点,考察了教育评价理论和技术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三章围绕“价值多元”,从理论层面全面描述、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价面临的价值困境;从现实层面审视和反思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评价面临的矛盾与冲突的表现,揭示了矛盾与冲突的价值根源—多元价值的发展;运用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和哲学层面的共识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回答了多元价值冲突得以协调的路径选择应当是价值协商。

第四章总结概括了我国当代教育评价发展中体现出的基本范式及其特征,建构了我国未来能解决价值多元问题的新的高等教育评价范式的理论框架。

第五章选取并分析了基于价值协商的第四代评价在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项目、澳大利亚校本评价、英国“良好开端”项目评价等评价案例中的实际运用,从国际视角综合分析了价值协商在这些案例实施中获得的经验和启示。

第六章讨论了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协商机制的社会基础,分析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阐释了在我国建立协商机制的可能性;探讨了保障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协商机制有效实现的评价规范体系建设和制度安排;阐述了新的评价范式的语境下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价值协商的内容、程序和策略。

第七章应用部分,研究选择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中的院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评价类型,结合这几类典型评价就新的评价范式中的价值协商方法进行了全面探讨,对价值协商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结语部分阐述了范式转换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改革路径,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范式转换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进行了预测和论述。

五、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的局限性

1.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试图在以下几方面能有所创新或突破:

(1)研究从现实层面审视和反思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评价面临的矛盾与冲突的表现,从理论层面全面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矛盾与争议的根源——“价值多元”的发展。

(2)研究总结概括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评价遵循的范式及其基本特征。研究对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从假设前提、价值基础、方法论基础、评价准则、信息资料的收集和评价结论的形成等维度归纳了我国现有评价范式的特征。

(3)研究构建了基于价值协商的新的评价范式所应体现出的理论框架,新的评价范式试图可以解决由价值多元问题所带来的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中的矛盾与冲突。

(4)研究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的关键与核心问题—价值协商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包括:价值协商机制的社会基础、规范体系建设与制度安排,协商的内容、程序和步骤等;并对价值协商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活动中的应用提出了实践建议。

2.研究的局限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是设计的新的价值协商机制和评价模式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提出的主要是一般性的应注意的问题,实际操作中将会更加复杂。新范式的具体操作框架有待于在后续研究中,经过实践验证后,进一步更新和完善。

现代教育评价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并且美国一直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中心。在现代教育评价短暂的发展历史中,评价理论的发展是随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推动而逐步发展演变的,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教育发展。在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当时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本章将教育评价理论放在教育评价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教育评价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进行历史的考察,首先从纵向角度追溯教育评价理论在西方从第一代评价到第三代评价的发展脉络,随后从横断面解读第四代评价理论的思想及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基础、文化思潮、方法论转换等层面分析考察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

【注释】

[1]童世骏.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8,(6):55-65.

[2]Daniel L.Stufflebeam,(2004).The 21ST-Century CIPP Model:Origins,Development,and Use,Edited by Marvin C.Alkin,Evaluation Roots:Tracing Theorists'Viewsand Influences,Sage Publications,pp.247.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陈玉琨著.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陈玉琨,代蕊华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陈玉琨.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操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沈玉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思想与实践[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7]道靖.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矛盾的博弈论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2-14.

[8]周湘林,周光礼.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政策范式变革初探[J].高教探索,2009,(4):46-49.

[9]杨菊仙,廖湘阳.基于公共治理的高等教育评估研究[J].高教探索,2008,(4):32-35.

[10]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1]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2]沈志莉.发展性高等教育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3]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4]李金春.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理念与行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5]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6]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7]王向红.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研究——元评价的视角[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8]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9]杨晓江.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20]沈玉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模式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21]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2][瑞典]胡森(Husen,T.)等著,张斌贤等译.教育大百科全书(第1卷)[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604-605.

[23]James L. Heap(.1995).Constructionism in the Rhetoric and Practice of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Vol. 18,No. 1,pp.51-61.

[24]Neil Russell and John Willinsky(.1997).Fourth Generation Education Evaluation:The Impact of A Post-modern Paradigm on School Based Evaluation,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Vol.23,No. 3,pp.187-199.

[25]Angela J. Huebner and Sherry C. Betts(.1999).Examining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Application to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Evaluation,7;vol. 5:pp. 340-358.

[26]Tom O,Neill,(1995). Implementation Frailties of Guba and Lincoln,s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Theory,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Vol.21,pp.5-21.

[27]Margaret Lay and Irena Papadopoulos(.2007).An Exploration of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in Practice,Evaluation,Vol. 13(4):pp.495-504.

[28]Richard Laughlin and Jane Broadbent(.1996). Redesigning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An Evaluation Model for the Public-sector Reforms in the UK?Evaluation,Vol. 2(10),pp.431-451.

[29]Lincoln,Y.S(.2003).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in the New Millennium,In S.I.Donaldson&M. Scriven(Eds.),Evaluating social programs and problems:visions for the new millennium(pp.77-90). 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30][美]豪斯著,陈玉琨等译.作为评价基础的假设[A].载瞿堡奎主编,陈玉琨、赵永年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67.

[31]Daniel L. Stufflebeam,George F. Madaus,Thomas Kellaghan.(2000).Evaluation models: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32][瑞典]胡森(Husen,T.)等著,张斌贤等译.教育大百科全书(第1卷)[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620.

[33]程星著,魏署光译.市场竞争中的高校评估及其范式的更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8,(9):33-42.

[34][瑞典]胡森(Husen,T.)等著,张斌贤等译.教育大百科全书(第1卷)[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600.

[35][瑞典]胡森(Husen,T.)等著,张斌贤等译.教育大百科全书(第1卷)[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406.

[36]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范式的困境与现实问题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7-151.

[37]张其志.我国教育评价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的演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6-29.

[38]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变革与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2003,(10):62-66.

[39]田莉.教育评价范式变革的“史”与“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20-23.

[40]朱铁成.论我国教育评价范式及其转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476-480.

[41]余会春.教学评价的范式转换及高校教学评估的走向[J].大学教育科学,2009,(1):64-67.

[42]周作宇,周廷勇.大学生就读经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新视角[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27-31.

[43]赵婷婷,张彦通.高等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8,(1):38-45.

[44]李永刚.协商:在权力专断与投票解决之间[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3):26-29.

[45]Anne Markiewicz,(2005).A balancing act:Resolvingmultiple stakeholder interests in program evaluation,Evaluation Journal of Australasia,Vol.4,No1&2,pp.13-21.

[46]Diane McDonald,(2008).Revisiting a theory of negotiation:The utility of Markiewic(z2005)proposed six principles,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issue)3,pp. 264-265.

[47]Laurie Stevahn,Jean A.King(.2005).Managing Conflict Contructively in Program Evaluation,Evaluation,Vol. 11(4):pp.415-427.

[48]Siobhan Sharkey and Anne Sharples(.2008). From the Beginning:Negotiation in Community Evaluation,Evaluation,Vol. 14(3):pp.363-380.

[49]龙献忠.论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的参与协商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53-66.

[50]周永卫.高等教育价值的哲学思考[J].学术界,2008,(5):135-139.

[5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52][瑞典]胡森(Husen,T.)等著,张斌贤等译.教育大百科全书(第9卷)[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386.

[53][美]詹姆斯·博曼著,黄相怀译.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5.

[54]中国辞海编写组.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547.

[55]陈玉琨.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操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79-80.

[56][美]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78-2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