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学生的成因_班级与课堂管理

问题学生的成因_班级与课堂管理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学生的成因_班级与课堂管理二、问题学生的成因(一)家庭因素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问题学生的产生与家庭的和睦程度、家庭气氛、家庭类型、父母受教育的水平、父母对儿童教育所投人的精力、父母的期望等都有关系。父母文化水平和素质较高,孩子学习成绩较好,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低。父母有不良嗜好家庭也是滋生问题青少年的土壤。

问题学生的成因_班级与课堂管理

二、问题学生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问题学生的产生与家庭的和睦程度、家庭气氛、家庭类型、父母受教育的水平、父母对儿童教育所投人的精力、父母的期望等都有关系。

1.家庭结构破碎

家庭结构破碎和单亲家庭等都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儿童心理发展客观上应有一个完整与和谐的家庭环境,儿童在完整与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受到成人的呵护,享有父爱和母爱,这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而残缺和不和谐的家庭则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破碎或残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离婚、分居或一方死亡、出走等原因造成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英国心理学家调查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家庭后发现,在品德不良的学生中,有58%来自于残缺家庭。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犯罪少年中有1/2~2/3来自于残缺家庭。我国有学者对中国大陆28个省、市、自治区小学一至五年级的729名离异家庭的儿童和825名完全家庭的儿童进行过情绪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焦虑、自卑、孤僻、冷漠、畏缩、敌对等消极情绪。夏勇(1991)的研究发现家庭破损的经验本身就是造成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而且不论当前的家庭环境如何,这一经验对儿童行为问题会发生长期的影响。对健康与行为问题儿童的研究发现,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差、矛盾冲突多、家庭文化氛围差、娱乐活动少、家庭组织性差。(www.guayunfan.com)

2.父母不和或家庭教育功能不健全

父母感情不和睦等,容易使子女产生焦虑、恐惧、沮丧、怨恨的心理,从而产生反抗违规的行为。张梅(1996)通过访谈了解到,有行为问题儿童的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父母之间比较冷淡、对立,缺乏谅解和信任,有的长期分居甚至离异,导致孩子对周围生活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消极情绪增多。

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自身修养与儿童心理发展成正相关。父母文化水平和素质较高,孩子学习成绩较好,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低。一般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大多数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会好一些。

3.对子女过份溺爱或失于管教

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的学习成绩、认知发展、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等关系密切。凌辉(2004)对34名小学生的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进行的相关研究分析发现,温暖、理解的父母与儿童行为问题呈负相关,而父母的偏爱或溺爱则与儿童的行为问题呈正相关。家庭亲情过剩,即过份溺爱,使其从小就养成了不良性格,形成了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对社会、家庭缺乏责任感,无奉献意识,对他人缺乏同情感和爱心。或者家庭疏于管教,一些家长对子女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对子女的管教义务,致使家庭教育功能丧失。一些家长对子女身上的缺点错误,或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或是简单粗暴,打骂了事。子女因得不到父母及时悉心的管教,养成不良品格,终由小错而大错直到违法犯罪。还有单亲家庭和家庭暴力等也容易使子女产生焦虑、恐惧、沮丧、怨恨的心理,从而产生反抗违规行为。

4.父母有不良习惯和嗜好

父母的坏习惯会毒害孩子心灵。有些父母脾气暴躁,性格怪异,开口便骂,举手便打。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常是父母坏脾气和坏性格的主要受害者,被父母的大发雷霆吓得胆战心惊。父母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对长期生活、成长在自己身边的子女影响很大。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坏脾气和坏性格与其说是从父母那里“传”来的,不如说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父母不可将坏习惯看成是小事,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深远。如父母懒散、贪睡、不讲卫生,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到身上。有位小学教师发现一个有趣又发人深思的现象:班级里那些个人卫生差的学生,其家庭卫生往往也较差。可以说,孩子的不良习惯主要来自家庭。

父母有不良嗜好家庭也是滋生问题青少年的土壤。根据对少年吸烟者的调查,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吸烟者比父母不吸烟者多3~5倍;“酒鬼”的子女一般也比同龄人更早地沾染上酗酒的恶习,生活在一个彻夜打牌或打麻将的家庭里,孩子也不可能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生活在赌徒的身边,就容易从父母那里学会那些赌博的恶习。

相关案例

乐乐变成了问题儿童[1]

邻居的孩子乐乐,从小能说会道,聪明活泼,在幼儿园时,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可自打上小学后,这孩子成绩却每况愈下。现在,这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是课上不听讲,课后逃作业,还喜欢偷偷从家里拿钱请小朋友吃东西、打游戏机,成了一个令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问题”儿童。

作为邻居,在和乐乐全家的交往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之所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家长有一定的责任。

首先,家长“拔苗助长”,提前一年半让孩子上了小学,使孩子过早地承受了他这个年龄不应有的学习压力,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乐乐在幼儿园时,一直是老师和小朋友推崇的对象,小朋友都说,乐乐什么都会,是我们班最棒的。在班上谁都愿意和他做朋友,在这种氛围中,乐乐体验到的是成功和快乐。可是,入小学后,他的这种体验却越来越少。由于年龄小,动手能力差,乐乐做作业的速度很慢,为此常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责备,在这样的氛围中,乐乐逐渐丧失了自信,有一次他居然对妈妈说:“我是不是快不行了。”于是他开始讨厌作业,逃避作业,甚至讨厌上学。他的朋友越来越少,有段时间甚至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失去了他这个年龄应有的快乐。

其次,让孩子过早地进入了不属于孩子的社会环境。乐乐幼年时,家里生活比较困难,父母一直愧疚给孩子的物质享受太少。后来,乐乐的父母靠自己的奋斗,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于是就想在孩子身上有所补偿,他们经常带孩子去饭店和休闲中心。在这样的环境中,乐乐也开始认为只要自己有钱,同学就可以听他的。于是,他用这种方式结交小朋友,他不断地向父母要钱,以至于向父母骗钱,从家里偷偷拿钱,用来请同学吃东西,打游戏机,成了一帮小男孩的头。乐乐的父母原想给他一些物质享受来补偿对孩子的爱,却不料害了自己这个还不具备是非辨别能力的孩子。

原本活泼可爱的乐乐,一方面,因提早入学,难以适应小学生活,而无法享受童年应有的快乐;另一方面,过多的物质享受和不恰当的引导,使得他的品质与心理发展出了问题。因此,乐乐的家教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值得我们从中吸取教训。

(二)学校教育因素

1.学校办学思想的偏差

一些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总认为学习认真、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一步才是好孩子。对于学生的问题行为,有的不认为是心理问题,觉得随着年龄的增大,自然而然会消失的;有的则简单地把它归为思想品德问题或生理疾病问题,致使有些学生由于学习竞争激烈、学习压力过大而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2.对“差生”关爱不够

应试教育使一些学校对差生爱护不够,缺乏关心与耐心,他们或者采取歧视、冷漠的态度,对差生视而不见,放任不管;或者只是向家长“告状”了事;有的教师则态度粗暴,采取训斥、辱骂、体罚、讽刺挖苦的做法。其结果往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对学校和教师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与逆反心理,对学校和教师的信赖、依附心理逐渐减弱,甚至荡然无存。于是,一些差生干脆“破罐子破摔”,无所顾忌,在校内或社会上游荡,惹事生非,违法乱纪,甚至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活动;一些差生则辍学,过早流入社会,与不良小群体为伍,特别是在与社会上的小混混交往过程中,受到同化,走上邪路,成为问题青少年。

3.法制宣传教育薄弱

一些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未能开展,或开展得不够,致使一些学生不能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而成为法盲,或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难以形成,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学生在触犯法网后,还不太清楚自己的行为将会受到有关法律的制裁。

4.师生关系不良

目前,师生关系日渐疏远,相互沟通不足。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实施辅导,而学生的困扰也无处倾诉。教师对学生教育的“罗森塔尔效应”,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动的主体,需要双方的积极配合,如果只有一方发起活动,而另一方没有回应,互动就可能终止。教师喜欢和那些愉快、开朗的学生在一起,而那些困难型和迟缓型的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鼓励和正面强化相对较少。夏勇(1997)有关儿童内向型心理行为的研究发现,被教师批评、被提问等是引起或加剧儿童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

5.同伴关系影响

哈特(HartuP,1992)认为,在儿童期对成年后适应功能的最佳预测指标不是lQ,不是学习成绩,也不是在学校里的行为,而是儿童与其他儿童交往的能力。事实上,那些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儿童,常常能够通过自己所做的选择以及他们挑选的朋友而影响自己的个人发展。而那些不被别人喜欢、表现出攻击性与破坏性、不能保持与其他儿童的亲密关系、不能在同伴群体里树立自己地位的儿童,常常是非常危险的儿童。行为问题儿童一般在集体中都处于不受欢迎、受到拒绝或忽略的地位,不受欢迎的儿童在发动交往时比受欢迎的儿童有更多的困难,长此以往他们会变得越发害羞和孤单。考依和道奇(Coie&Dodge,1998)研究,发现被拒绝的儿童最容易产生攻击和破坏性行为,被忽略的儿童在任何方面都没有突出的表现,或者说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较低。伊温(Ewin,1994)研究发现被拒绝的儿童解决冲突的策略最不恰当。正是由于行为问题儿童自身的问题,不会使用有效的交往策略,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了他们在集体中与同伴交往的困难和失败,当受到了同伴的排斥或拒绝后,他们缺乏信心和有效的方法,使自己逐渐从集体中孤立出来,加剧了自身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6.课外活动功能不强

学校应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功能,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学校课外活动的功能若发挥得好是大有益处的,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发展原有的兴趣和培养新的兴趣;使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对领导、友爱、合作和独立行动等观念有较深刻的认识,从而加强其公民意识;促进校风和发扬学校精神;提供机会让青少年能够满足合群的要求;鼓励道德和灵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群性发展;扩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创造力。

目前有些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外活动的功能和作用,没有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和足够的课外活动场所,使学生精力无处宣泄,造成三五成群,闲荡冲突,惹事生非。另外,在这过程中也容易结交品行较差的同伴,受到不良影响。

(三)社会因素

1.社会拜金和享乐主义的泛滥与蔓延

校园生活不可能离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社会上出现的“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严重腐蚀着一部分学生的灵魂,使他们深受其害。有的厌学、逃学,寻求玩乐、享受;有的讲排场,充阔气,任意挥霍;也有少数学生为了钱财不择手段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社会部分人员高消费生活的刺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在发生变化,但社会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一些先富起来的大款、大腕们行云流水般的高消费生活方式,给一些家境贫穷或不太富裕的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不平衡,一些学生从最初的羡慕、眼红发展到想亲自体验仿效,直到用不正当的手段去竭力追求。

3.精神垃圾的腐蚀、毒害

目前文化市场给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健康有益、奋发向上的精神食粮还不够。录像、影视到处充斥着暴力、凶杀乃至色情的镜头;巷内、地摊,甚至书店,可见粗俗的画刊,这些东西潜移默化地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使一些涉世不深的幼稚少年想入非非,从而诱发犯罪的心理。当前还有对电子游戏机、网吧的监管不力,使一些青少年学生过早涉足一些不健康东西,负面影响极大。

(四)个人因素

1.生理发育的不平衡性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心理发展也经历很多矛盾。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有: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矛盾,心理发展过程不协调的矛盾,个性心理结构发展不完整的矛盾,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的矛盾。对于中学生来说,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有: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自我意识迅猛增长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情感激荡要求释放与外部表露趋向内隐的矛盾。

2.问题儿童的性格特征

在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有的儿童会成为问题儿童,这与他们在生命的早期就开始形成的不同的性格特征也有关系。问题儿童的性格特征有的是攻击型的,有的是非攻击型的。攻击型的最典型的性格特征就是虚荣,问题儿童失去了现实感,总在专注于别人对他的看法。他的行动自由因这种生活方式而受到极大的抑制,而这正是虚荣的表现。

另外,在问题儿童中,因为被忽略或被歧视的感觉,儿童在相互超越的企望中发展出嫉恨和野心的性格特征,并表现出对世界的好战态度。而且,他们往往表现出不能给予别人欢乐,而对于别人的关心却总觉不够。可以说,问题儿童在情感上永远是贪婪的,他们不断地索取别人的关注,自己却吝于付出。

问题儿童也可能表现出非攻击型的性格特征,他们只是借助于焦虑、小心预防以及怯儒胆虚等非攻击型方法来博取他人的同情,以赢得优越感。

3.遗传和天赋

母亲妊娠期及围产期的状况,如遗传、脑损伤、怀孕期及围产期受损、儿童自身发育迟缓等是导致儿童发展异常的重要原因。母亲妊娠时与有毒物或放射线接触,有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围产期新生儿窒息及脐带绕颈等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都有影响。乔映瑞(1985)的研究证实,出生时大脑受损会导致儿童行为异常,他对通过瑞特(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筛选的行为问题儿童进行脑电图对照研究,发现行为问题儿童的脑电图异常率高,混合问题儿童的脑损伤程度比单一问题儿童严重,行为问题儿童有轻微脑功能异常。刘爱书等(2003)对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配对研究发现,行为问题儿童有轻微的脑损伤,也进一步说明了行为问题儿童有脑部受伤的可能性。杨玲玲(1992)进一步对围产期有窒息经历但出生后生长发育并无明显异常的儿童的认知功能研究发现,有围产期窒息的儿童似乎存在某种程度的视觉及运动功能缺陷,且外向型行为问题增多。

由于先天或遗传的因素,有些孩子生下来就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发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的差异,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和压抑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心,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以发脾气或攻击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拉开了自己与伙伴的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