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实例_教师如何选择教学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实例_教师如何选择教学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实例_教师如何选择教学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问题教学法,现提供若干我国中小学教学实例以供参考。这些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讨论。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实例_教师如何选择教学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问题教学法,现提供若干我国中小学教学实例以供参考。

实例一: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杠杆”原理的教学

进行“杠杆”原理的教学时,教师从班上学生中挑选出一名最高大强壮的男生和一名最矮小瘦弱的女生,让他们站到教室前面来。然后教师问:“如果我们让这位女生顶住门,让这位男生去推门,门能否被推开?”学生们毫不犹豫地异口同声回答:“门一定能被推开!”这时,教师让这位女生顶住门把手的地方,让这位男生在靠近绞链处推门。虽然,这位男生用了最大力气想推开门,门却被这位瘦弱的小女孩顶住了。这时学生的日常经验与实验结果发生了矛盾冲突,而且这一试验,还使学生隐约地感觉到,力气小的一方之所以能顶住力气大的一方,关键在于,他们并不是在共同点上朝相反方向用力。由此,学生在这一通过试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形成对新的未知知识的需要和探索,认识学习这一知识的必要性。此时,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视学生的能力而定)从“推门的问题情境”中,提出一个摆脱了具体情境束缚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小力可以抵挡大力?”这样使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的是反映一定规律性的有关杠杆原理的知识,这一知识不仅能解释课堂上演示的这一特例,而且能解释其他许多类似现象。

实例二:问题教学法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www.guayunfan.com)

在一节植物课上,教师向学生讲述了一位荷兰学者曾做过的试验:取干土60公斤,置于直筒形的木桶内,然后将2公斤的柳树嫩枝插入土中。连续五年只给树苗浇灌雨水。5年后,树苗长大了,树重60公斤,比原来增加了58公斤,而桶中的土的重量为59.943公斤,也就是说,土仅减少了57克。问:植物是依靠什么来增加自身的重量和体积的?教师所讲述的这一有趣的试验表明:植物长大了,而土壤几乎未减少,然而,生活经验却告诉学生,植物靠吸取土壤中的养料维持生命,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形成了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教材学习的迫切愿望与浓厚的兴趣。

实例三:问题教学法在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首先教师通过阐述,帮助学生再现原有知识,指出有机体的生命基础是物质代谢,组成有机体的细胞需要营养和氧气,氧气通过呼吸器官进入肺,然后由血液把氧从肺运送到全身组织。接着,教师提供具体数据:人全身约有4000~5000mL血,可溶解约12~15mL的氧,而人体对氧的最低需要量比血液中可溶解的氧高约100倍。这一矛盾的事实使学生隐约地预感到,氧在血液中除了以物理性溶解状态(事实证明氧在血液中溶解量极微)存在外,还具有另一种不为我们所知的存在形式,而且这一定与血液中除水分以外的其他结构成分及其功能有关。在这里,教师是在通过激发学生认识需要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的。然后,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涂片,了解血液的其他结构成分——血浆蛋白和红细胞(其中又以红细胞居多)。并且通过试验还发现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在分析血红蛋白功能的基础上,发现血液运输的氧可与血红蛋白形成化学结合状态存在于红细胞内。正常人体每100毫升血液的血红蛋白约为15克,每克血红蛋白可结合1.34毫升氧,故100毫升动脉血中氧的溶解量为20毫升左右,而每100毫升血液中氧的溶解量仅为0.3毫升,只占含氧总量的1.5%。根据上例可见,新知识、新的动作方式的掌握和未知东西的探索在解决问题的情境的过程中是统一的。

实例四:问题教学法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植物课的教学中,教师发现,不少学生常把马铃薯的块茎、葱、蒜的鳞茎、白菜的叶球都作为果实,理由是它们都能食用,也就是说学生抓住的是事物非本质的共同点。教师可用这个典型的、普遍性的错误为依据设置问题情境。在五年级的植物课上,教学内容为“块茎与根状茎”。教师将黄瓜、蕃茄、马铃薯、蒜头、白菜这些实物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并要求学生区分哪些是果实。许多学生凭借日常概念,认为所有这些都是果实。错误的回答暴露了知识的缺陷,激发了探索知识的欲望。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一下果实的主要特征:(1)果实由在花的位置上形成的子房构成;(2)果实中有籽。这样就使学生对有关果实的科学概念现实化,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桌上的东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蒜头和马铃薯都不是由花结出来的果实,他们还切开了这些东西,发现只有黄瓜和蕃茄有籽。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学生比较肯定地指出,以上几样东西中,只有黄瓜和蕃茄是果实,其他均不是果实。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呢?——新的问题产生了。这时,教师继续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探索。教师让学生借助放大镜:从外部仔细对马铃薯与杨树的枝条进行比较;寻找各自的幼芽,比较它们的分布;将马铃薯制成薄切片,点上碘酒,在放大镜下确定其内含的有机物质——淀粉;在放大镜下观看马铃薯切片与杨树枝条横剖面,发现其共同之处。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学生作出了科学的结论:马铃薯不是果实,它是块茎,块茎和根状茎一样,都是生长在土壤中的变态的茎。

实例五: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这一课,是在“化学电源”的教学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之前,学生又作了串、并联电路研究的实验。因此,一上课教师就向学生们介绍了两位同学在实验后所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测到的电源电压数值略小于它的电动势?”并且还补充问:“为什么电池越陈旧,测到的数值就越小?”这些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讨论。接着老师又告诉学生,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学习好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这样,很快就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当新课课题提出之后,教师并不急于进行系统地讲授,而是抓住要点,组织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索。帮助学生复习和组织他们已有的知识,向他们提供探索的工具。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这一课的要点是弄清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荷的运动和做功的情况。因此,教师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复习了“什么是全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应当包括哪些部分?)“电荷为什么会沿着回路循环流动?”“在闭合电路中电源内部和外部发生了哪些化学和物理的过程?”(边讨论边绘图,帮助学生详细复习电源内部锌板、铜板周围的电势跃升和电池内、外两部分的电势降落)特别还通过“1号电池与5号电池电动势谁大?”“为什么一样大?”“电源两极电势差u和电动势ε的单位都是伏特,但意义有何不同?”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闭合电路和其中的做功过程有了清楚的认识,为论证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及时引导学生考虑:“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看,非静电力做功所形成的ε和电场力做功所形成的电势降落U之间,应该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时,学生能很快地答出ε=IR+Ir;从而推出教师在点明上式就是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后,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上定律的全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了新的知识以后,又组织一些新的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讨论,提高认识。

“比较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区别和联系?”“实验中伏特计测量到的是ε、U内呢,还是U外?为什么数值总是略小于ε?”“电池陈旧了ε变不变?r变不变?为什么这时量到U外变小了?”“为什么用伏特计直接连接在电源上,可以近似地量得ε值?”

讨论至此,从定律本身到实际中碰到的问题,便已真相大白。学生不仅正面地弄清了定律的来龙去脉,还了解了电池用旧U外变小的原因。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讨,弄清了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来龙去脉,情绪很高。然而,探索的过程并没有完全结束。教师又向学生提出,“什么是损耗功率?什么是消耗功率?”“I2 R、I2r和Iε的区别和联系怎样?”等问题。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向另一个新的天地,为新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