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和对策_浙江工业大学新一

问题和对策_浙江工业大学新一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和对策_浙江工业大学新一精英人才培养视角下本科教育的经验、问题和对策* 负责人:肖瑞峰  联络人:徐维祥参加部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从1953年开始建校、1960年开设本科专业,半个多世纪来浙江工业大学为浙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和精英人才。

问题和对策_浙江工业大学新一

精英人才培养视角下本科教育的经验、问题和对策

* 负责人:肖瑞峰

  联络人:徐维祥

参加部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

从1953年开始建校、1960年开设本科专业,半个多世纪来浙江工业大学为浙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和精英人才。据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推出的“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榜”中,我校杰出人才培养位居全国高校第59位;我校在教育部“质量工程”10类项目中已经获得9类立项,立项类别、数量在全国地方本科院校中处于前列。这些可以说明我校的本科教育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从精英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我校的本科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还有许多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症结没有解开,需要我们从更广的角度、更深的层次来解决问题,开创我校精英人才培养的新局面。(www.guayunfan.com)

基于上述背景,从“聚精会神抓质量,科学发展建名校”这一实践载体出发,围绕“如何有效实现精英人才的培养”这一主题,我校对国内知名高校、学校有关学院的本科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下文就我校本科教育的基本经验、现状差距、制约因素、解决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我校本科教育的基本经验

这些年来,我校的本科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应该继续坚持、发扬光大的基本经验。通过调研,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浙江工业大学秉承了浙江人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办学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大胆创新,先后提出现代“工程化”教育理念、创办独立学院、阐述多样化教育管理内涵并进行相应的改革实践,其中特长生转专业、挂牌授课、“一页开卷”考试方法等改革、人才立交培养、校企合作等举措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本科教育推陈出新,实现人才培养特色的传承与创新。

(二)规模质量齐头并进的发展思路

1998年以来,全国、浙江省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我校在承担高等教育教育大众化责任的同时,始终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确保学生规模大发展后的教学质量,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在教育部的“质量工程”建设中取得一系列突破。

(三)“四个结合”、开放合作的办学风格

学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的办学特色,并在教学中得以延伸和深化。学校不断拓展专业内与专业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学期内与学期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等“四个结合”,建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3+2、软件工程2+2等复合型专业,首创了“化工+计算机”等一体化双专业,以软件学院为样板推进了校企合作,实行了“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建立了三个课堂相结合的大教学体系,形成了开放、合作、交叉的教学体系,有效拓展了人才培养的大平台。

(四)以人为本、激励创新的管理机制

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以丰富的多样性教育内容与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管理制度,深入推进选专业、选教师、选课程、选进程等“四选”进程,全校所有课程面向本科生开放,学生选专业范围不断扩大,选专业渠道不断拓宽,学生可以通过特长生、兴趣生、优秀生等多种途径实现专业选择,学生志愿、需要的满足有了更多的制度通道。学校在经费资助、奖励的基础上,先后设立创新学分、第二课堂学分,鼓励每个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等,在更大范围内激励学生创新。

(五)项目推动、试点先行的突破策略

学校每年投入大量经费进行校内多类型的教学改革立项,培育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实施学校层面的质量工程,为夺取高层次的“质量工程”项目奠定了基础,从而在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立项中实现大突破。

二、目前学校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国内现有名校的视角来看,我校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有明显的差距。

(一)毕业生流向、适应性、发展情况

通过对省内150家知名企业的调查,82家招聘过我校毕业生的企业对我校毕业生进行满意度评分,平均得分为3.73分(满分为5分)。这说明浙江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整体评价并不算高,认为我校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心态浮躁,自身定位不切实际。这与我校在浙江省属高校中的地位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调查中还发现,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从业适应能力、忠诚敬业精神比较认可,特别是对我校毕业生的朴实作风感到满意。有近一半的企业认为,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相比,我校毕业生做事比较务实,能吃苦耐劳。但是,企业对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人际关系状况、开拓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评价不高,其中尤以专业知识技能得分最低(见表1)。

分析其原因,大部分企业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实践环节薄弱、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见图1)。

表1 浙江企业对我校毕业生各种素质能力的评价

图1 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在校生表现

为了相对客观地说明我校学生的素质、能力,我们选取几类全国性的比赛统计结果进行比较说明。

在第七、八、九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和历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国内共66所普通本科高校的154支参赛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特等奖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奖励。其中,清华大学获奖13项高居第1名;获奖数在5项以上的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等11所高校,共获奖72项,占整个高校获奖总数的46.8%。我校目前在特等奖、金奖上还未实现突破。

我校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亦有明显差距。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这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为例,调查显示,在2001—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内共231所普通本科高校的764支参赛队获得一等奖奖励。其中,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获奖最多,共17项;获奖在10项以上的有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四川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山东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17所高校,共有210参赛队获奖,占整个高校获奖总数的27.5%。我校2001—2005年仅有2名一等奖获得者,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02位(并列)。

以上不能完全代表我校在各类竞赛中的总体表现,但同时也从一个比较重要的角度反映了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很大的空间。

三、制约因素

差距的存在,是我们正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经过调研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培养思路

我们学校确立大众化背景下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后,大家也有了这样的观念,但在深入贯彻、转化到专业培养思路上却落实不够。部分专业对本专业培养的精英人才质量标准、培养规格、成才规律没有深入研讨,对课程体系、课程类型、教学方式没有进行相应的实质性调整,管理人员没有领先的思路、优质的管理促进培养方式的转变;部分学院、专业已经在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尚未提炼总结到理论的高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迫切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和理论上的支撑。

(二)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培养精英人才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上,一些教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而对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这种情况自评估过后有所抬头。在学生座谈会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方面的反映。部分教师上课只是为了完成工作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仍然是中学灌输教育的延续,我们一直鼓励的项目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方法即使给予教改立项都少有人申报,前沿的学科信息、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的不多,这就很难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很难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更会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

与上述课堂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一脉相承,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互动交流较少,导师制流于形式,部分老师布置的作业过于简单化、形式化,作业批改量不够。

实践环节则有普遍弱化的问题。一方面是教学实验室的投入苦乐不均,总体上来说现在主要依靠上级财政立项投入,学校新建和维护的投入不足,不能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师资队伍本身的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教师自身缺乏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际锻炼,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难以真正做到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开展教学,学生的增多使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实践。实验内容往往大多是论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试验还是太少,实验的指导老师不多、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实验室全面开放的机制,学生动手实验时间不多。学生实习,目前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专业的生产实习时间大幅度压缩,学生在实习中参观多而参与少。个别专业的学生实习甚至采取“放羊式”的做法,放任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实习,一些农村的学生往往很难找到实习单位,实习变成了“休息”;一些学生即使找到了单位实习,但由于缺乏教师的具体指导和学校的监督管理,效果根本无法保证。

在考试环节,学校推出的“一页开卷”、“多题选答”等考试形式的改革、“诚信考场”的推行,为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加强考风问题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毋庸置疑,目前我们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总体上来说还是过于单一,大多还是靠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评价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教师不愿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这也间接造成了部分学生考试作弊。

作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反映,毕业设计也是集中体现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导师指导不力,时间上与考研就业冲突,以致各个专业的毕业设计在规范、内容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前两年在省教育厅的抽查中情况不容乐观,有个别专业甚至排在全省倒数几名。

(三)教学队伍

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师资问题是最为重要、直接的因素。与我国其他高校一样,我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1)教师人数不足。相对较低的生师比是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保障。我校目前的生师比总体上有些偏高,有的学院甚至超过20∶1。(2)上课教师人数不足。教师总数并不等于担任本科生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数。每学年总有个别教师不承担本科生课程任务,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3)教师平均上课数不足。如果把我们大学每学期开课门次数与教师总数比,或把每学期开课门数与实际开课教师数比,人均数大概都是在1左右;如果我们统计教授副教授教师每学期开课门数或开课门次数,人均数可能更低。换言之,即使是为本科生开课的教师中,开课的种类与门次数都是偏低的。(4)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培训不足。高校教师原本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学技能培训,工作后参与的各种人才培养计划、资助绝大多数以科研为主,如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功勋教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缺乏教师教学发展的促进机制。(5)教师的教学精力投入不足。一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历提高和争取科研课题、撰写学术论文方面,甚至校外兼职上,科研没有充分发挥对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却挤占了教师教学精力的投入。在接受调查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中,大多数认为教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可见这一问题已相当严重。

由于本科教学师资力量的相对不足、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引发了教学中的许多问题,进而影响到本科教学的质量。(1)开课门次少,课程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没有充足的课程资源,难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选课需求,也就难以有效实行选课制,推行学分制改革。(2)课程种类少,教育内容单调。与课程门次数相比,课程种类数更少。同其他大学一样,我校的课程设置目前还比较单一,各校之间雷同的现象比较明显,每学期开设的课程中约有1/3是公共基础课程,剩下的课程品种有限。没有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本科生在知识类型、思维方式和能力等方面所受的教育就有局限性,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就难以培养,素质教育的目标就难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单一化问题就难以避免。(3)学生参与教学交流的机会少。目前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大多开设大班,修读学生多,师生之间交流少,学生所能得到的学习上的反馈信息、个别指导的机会非常有限,真正意义上的研讨班课程难以开设。(4)研究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难以推进。无论是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都必须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但在目前情况下,这个比例却不高,并且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

(四)学生状况

生源情况。学校这几年的生源质量总体较高,但需要扩大招生宣传力度,总体拉高招生分数线,进一步争取吸引优质生源。

学风状况。一些学生不求上进,只求及格“过关”;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抱着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心浮气躁;个别学生贪图玩乐,荒废学业。我校近年来虽然毕业率、学位率、就业率总体保持稳定,但我们需要立大志、干大事的学生,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来促进学生“仰望星空”,树立高远的理想。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上,包括评选优秀学生、保送研究生等各类评选活动,主要还是沿袭多年以来的评价方式,即主要看学习成绩;评选的种类也比较单一,评价标准也是唯一的。如何设计更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不过分功利,提升学生的抱负水平而不过于满足当前,形成有利于精英人才脱颖而出的学生激励、评价机制,还需要我们进行根本性的改进。

(五)管理体制与政策环境

近年来,受社会功利导向和大学排行榜的影响,教学的中心地位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没有转化为体制优势和政策优势。一些教师和管理人员反映,学校的有关政策没有真正体现向教学工作倾斜,教学中心地位亟须进一步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具体工作和具体政策之中。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学院自主理财的局限与不足。实行学院自主理财对激发学院活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学院内部的收入分配和奖励政策方面,向科研倾斜,这给全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来难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学院排斥公共基础课程。由于学院自主理财的经费直接与学生数量挂钩,学院对专业招生人数和转专业人数过于敏感,这样就增加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难度,同时也给进一步推进学生转专业带来障碍。(2)基层组织的教学功能弱化。在现有的“三级机构二级管理”体制下,学院内部以二级学科为主进行研究所的设置,学科(研究所)是学院下的“实体”,激励、制约教师包括教学在内的行为都围绕学科开展,现有学科的教学功能只是分配课程教学任务,而失去了本应拥有的教学研究功能。同时,本科专业的设置与二级学科不完全对应,常常一个专业依托多个二级学科,不少学院为此成立教学系,另设系主任,但教师首先是归属于学科(所),岗位设置、考核都在学科。因此,即使设了“系”这一级教学组织,“系”也更多的是一种“虚体”,“系”的虚体状态很难调动不同学科的力量。正是在这种“虚”、“实”关系下,学院教学组织弱化,教学管理向下延伸有限,缺乏教学抓手,原有的教学研究功能淡化,也很难形成教学团队。(3)岗位设置、职称评审的导向不足。虽然设置了一些教学关键岗位,但目前设置的岗位主要是按照学科建设的需要来设置的,设置依据、考核标准没有充分体现教学导向。在职称评审中虽然开设了教学系列,虽然将教学项目提升级别对待,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还没有根本解决科研强、教学弱的局面。(4)学科融合、交叉的阻隔。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校学科分布的门类已经较为齐全,并已经逐步迈向综合性大学,但走向综合性大学的目的在于促进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而不仅仅在于学科数量的增加。目前我们推出了一体化双专业培养模式、第二专业(辅修专业)、全校放开选课等推进学科交叉的举措,但如何进一步改变各学院封闭办学的局面,形成动力机制鼓励设置跨学科专业和跨学科课程,进行跨学科(跨校、跨国)培养人才等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5)建设项目的分割立项、考核。在当前校内外体制和机制下,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科研各方面团队、重点专业等建设项目通过不同对口部门立项,建设项目的内容相对单一化,偏向某个方面而忽略了对学校各个方面的共同促进。如学校的大量科研投入积累了大量科研资源,但往往只局限于科研使用、学科使用,缺乏充分的机制考核,引导重中之重学科、重点(科研)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园等科研资源在教学上获得共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重中之重学科没有明确考察本科生培养这块重要的内容。学校的科研方面的团队建设项目也只看教师做出了多大的科研成绩,而不看教师带领本科生、研究生进入科研的情况,不看教师是否开设了研究性课程。(6)资源的投入不均和利用不足。目前,生均教室座位数与标准的要求1.5个有一定距离;多媒体教室在总教室中所占比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语音室的设备配套需要增加。目前,学院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投入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规划投入与自下而上的申报竞争相结合的投入体制。理论上说,这种体制是合理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是一方面大量重复投入,另一方面有些专业因投入不足而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投入机制来保障最大限度满足教学需要,并最大限度发挥投入效益。实验室、机房、实践训练基地等直接面向教师、学生服务的资源性机构,还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动力机制使其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增加开放时间,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益。近年来,学校的重中之重学科、重点(科研)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园等积聚了不少资源,但缺乏一种机制使得其在本科教学上获得共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的投入需要不断适应学生规模的增长、专业教学的发展,实践基地也需要大量拓展。

(六)教学管理

一方面,教学管理队伍不够稳定。因为教学工作的复杂、烦琐,教学管理人员不安心的现状相对突出,尤其是学院层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管理人员提升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教学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需要进一步寻找突破口,健全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

四、对 策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培养理念到教学投入等多方面向我们的精英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在大众化背景培养精英人才工作确定了新的努力方向。我们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和解决这些“实质性”和“根本性”问题,提出长期、中期和近期三个层面的应对之策。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教育思想

充分认识本科教育是学校上层次、上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确定建设国内名校的办学目标后,必须同时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思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性大学的特点,也是优势;本科教育质量是形成名校品牌的重要因素。不仅仅因为人才培养对大学排行榜有重大影响,也不仅仅因为本科教育量大面广、影响深远,最基本的原因便是,本科教育是维系大学正常运转的财政基础、是大学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我们必须对得起学生、家长的信任,也有义不容辞的义务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我们的根本,其他才是由此派生出来的结果。

革新人才观,深入把握精英人才的成长规律。如果还只是从知识的角度、学术的角度来设计发展的路径、评价当今时代的学生,而不从精英人才的多类型来把握精英人才的特征,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就会出现问题。在解放思想、创新培养思路的基础上,以2009年新一轮培养方案的修订为契机,寻找培养模式优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着力建设多样化、针对性强的培养体系。首先,通过组织各专业进行调研、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辨识各行业精英人才的素质、能力特征和成长规律,使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凭经验办学。浙江工业大学作为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在坚持精英人才培养的导向之下,突破单一的学科型为主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基础和社会实际需求出发,设置多元化的精英人才质量标准,确立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其次,结合各专业的培养条件进行顶层设计,增强培养模式改革的导向性和整体性。本科教育只能为精英人才奠定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精英人才的哪些素质是大学的培养任务,大学能够做到什么程度,通过哪些方式能够有效培养等问题,对照现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系统设计、充分论证和广泛沟通,确定哪些方面需要坚持、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哪些方面需要改革,从而把握培养模式深化的目标、重点和方式。机电学院引进CD IO(即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这一全新的工程理念,结合学院实际设计的“HSK I-CDIO”培养方案是可资学习借鉴的样板,化材学院建设化工过程模拟实习基地,从实践环节突破的做法值得效仿。

(二)以创新为导向,深化教学环节改革

精英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创新,精英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教学和创新的自主性学习。

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质量年”活动,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为示范,带动各类课程的改革尤其是教学网站的建设;通过举办系列化的教学论坛激发教学研究意识和氛围,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发表教学论文;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引入教材,将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通过重点教材的出版,尤其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出版带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健行学院以及部分学院,扩大小班教学试点,推动项目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改革。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利用大型实践教学基地,鼓励校企合作,提高实验、实习质量;加大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在保证必要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以成为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学校为契机,增加学生各类科研立项类别和科研经费投入,提高学生的参与比例。

瞄准质量关键环节,治愈质量顽症。通过开放式考试、毕业设计等试点,改革考试方式,突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创新。

(三)以教师为主导,培育优秀教学团队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鼓励教师热爱教学、尽职尽责、真心实意地引导本科生尽早进入科研训练,成为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这不仅需要从师德上大力提倡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基础课,而且必须从机制上建立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壮大师资队伍的总体力量。根据目前浙江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切实逐步改善生师比状况,根据各个学院、专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队伍的引进,为提高教师精力的总体投入提供必要条件。同时,充分挖掘现有师资队伍的教学潜力,鼓励教师多开设课程,引导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

建立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体系。充分发挥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办公室的作用,建立新进教师的教学门槛准入制度和助教制度,重视教师的教学发展,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胜任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对全校教师学评教排名后10%的教师要组织同行专家听课,采取专门措施进行辅导、培训。结合教育厅教坛新秀的评选,学校扩大讲课比赛参与的范围,设置博士、副教授、教授等专项讲课比赛,并且提升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坛新秀、讲课比赛获奖的影响力。学校设立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计划,输送教师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训练。

以教学团队为抓手建设教学队伍。以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4个省级教学团队的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学科的教学功能,引导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将教学论坛常规化,增强教学研讨氛围。近期通过变革教学改革项目结题办法,实行项目结题学院报告会制度,促进教改经验的交流。

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方式。目前仅有的对教学的考核还局限于教学工作量和教学建设项目,而对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的质量高低却没有体现。结合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在考核内容上要有新的突破,实现从重视量的管理转向重视质的管理,强化考核的薄弱环节,争取从机制上解决教师教学改革的观念和动力问题。如果教师大都被推着走或者牵着走,而不是主动谋划、勇担重担,变“要我改”为“我要改”,那么,再好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举措都难以真正落实、发挥实效。

(四)以学生为本,构建个性化的成才环境

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利于精英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是精英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这种环境既严格,又不一刀切;既规范,又有一定的柔性与弹性;既明确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又能为发展学生个性、支持尖子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此,要正确处理严格规范、统一要求与灵活性、柔性、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从管理的角度讲,一所大学就是要为学生成才创造一切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能在学术气氛浓郁、宽松、活跃的校园中成长。

构筑更为科学、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体系。一方面,进一步明确校、院、学科分布式负责的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学院和学科在教学管理体制中的职责和权力,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要把更多的运行权力放到基层去。另一方面,在增加教学资源供应的基础上,加大学生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选进程的力度,切实保证学生发展的自由度。

优化学生培养平台。在目前国内名校交换学习、国外高校交流学习的基础上,于近期实施本科生“第二经历”计划,从资金上进一步加大本科生境内外学习的力度、参与度。在此基础上,力争建立好两个培养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科研优势的学生科研创新平台;主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生实践训练平台。

完善学生指导体系和评价制度。深化导师制改革,根据学生情况安排不同方面的导师,进行导师制考核,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建立学生分类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精英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

(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优化管理体制与政策环境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落实和强化,需要围绕目标形成有效的体制、机制,将有利因素综合起来形成合力,将观念上的优势转变为体制上的优势、实践上的优势。

优化校内管理体制。以新一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着眼于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学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以目标责任制、拨款机制引导学院的发展;在2009年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中增设重点教学岗位,新增质量工程重点项目岗位、量大面广的课程主讲教师岗位、专业负责人岗位,建立相应岗位上岗条件、岗位职责、考核标准一体化的岗位聘任制度;引导学院的工作考核、奖金发放向教学倾斜。

建立重大建设项目的综合考核机制。对任何大学来说,办学资源总是有限的,关键是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一条基本的对策就是,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建设、科研和研究生资源支持精英人才的培养,为之提供资源和环境。这个既是我们学校当前条件下的现实选择,也是当前重点大学改革的趋势。突破口就是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考核要全面,如每个重中之重学科应该至少支撑建立1个重点本科专业,开出2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出版3门以上省级重点教材,开出2门以上本科研究性课程,成为本科生创新基地,本科生担任科研助手不得少于一定比例;所有的科研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必须达到一定的时间和规模。开展这种本科教育方式,可以产生综合效应,即不仅把学科建设、科研与研究生、本科教育资源有效地整合,形成一个兼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大的组织体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科建设、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加强优质人才储备,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创互动共赢的发展格局。

构建教学科研的等效评价机制。学术研究之“学术”本身就包括关于“教育”、“教学”的学术,即教师为什么教、应该教什么及怎样教的“学术”,没有这方面的学术造诣和实践感悟,只能是一个研究者,而非教师。构建教学科研的等效评价机制,本身就是要将学术的两个方面给以应有的平等对待。在教师晋升、奖励项目、岗位设置上进一步加强教学系列,或者在现有的体系中增加教学的权重。今后在副教授晋升教授的考核中,要至少主持1项校级以上教学建设项目(教学改革项目、课程建设项目、教材建设项目、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项目)或者以第一作者在B类期刊以上发表1篇教学研究论文。对教学工作突出的在申请教学建设项目上给予优先考虑,同时将继续通过教学工作绩效评价和教学督导,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六)以教学为优先投入方向,强化教学资源保障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教育发展也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持续的过程。这种全面、协调,首先就是本科教育包括学生、教师、教学资源在内的各个要素之间要有一个良好的匹配。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院的教学经费使用比例必须达到学费30%以上,其中实习经费必须达到10%以上,以保证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努力减少学生转专业流出对学院经费的影响,保证转专业的进一步推进。在学校层面,将主要通过项目的形式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近期增建一批多媒体教室、大学英语网络教室,提高生均座位数,加强教学实验室的新建、维护投入,确保教学资源的投入与学生规模的增长与本科教育的需要相适应。

(七)以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强化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保障教学管理人员的发展机会和各种待遇,稳定教学管理队伍,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精力投入,促进管理素质的持续提高。

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率先实现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理念更新。开办教学院长读书班,搭建更新教育理念的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