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献法_教师如何掌握教育

文献法_教师如何掌握教育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献法_教师如何掌握教育第五节 文献法在教育这个特殊的领域,文献法更具特殊重要的意义。可见,作为一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学习和运用文献法,才能更好地进行富有效力的教育研究工作,发掘人类的精神宝藏,揭示教育的发展规律,发展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

文献法_教师如何掌握教育

第五节 文献法

在教育这个特殊的领域,文献法更具特殊重要的意义。古今中外,一切有贡献的教育家都是在广泛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对前人的成果加以吸收、运用,以及创新而取得的。千百年来,丰富的教育文献资料积累了无数有关的教育事实、数据、理论、方法,以及科学假设和幻想,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可见,作为一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学习和运用文献法,才能更好地进行富有效力的教育研究工作,发掘人类的精神宝藏,揭示教育的发展规律,发展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

一、文献法的概念及一般特点

文献法就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研究文献活动,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研究的问题,揭示其规律、属性的一种方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研究必须收集丰富的资料,分析它的不同发展形态,并探索出各种形态的内部联系。”

文献法与前面介绍的经验总结法、观察法、调查法有较大的差异,它具有其独自的特性:(www.guayunfan.com)

1.历史

从时间角度看,文献法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无论是上下五千年的远古文献,还是现代乃至当今的文献,只要是先于研究者当前研究活动的成果,研究者都可进行研究。可见,文献法的历史特性是一种相对性,即相对于今天来说,昨天就是历史。

2.灵活性

从操作角度看,文献法不受时空限制,具有相当强的灵活性。如文献研究可不用亲临教育现场,在研究时不受教育环境、学校工作计划,以及学生、教师、家长等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在时间上,或者利用工作时间,即在工作中研究,或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研究;或者花几天,或几周乃至几个月,一气呵成;或者日积月累,滴水石穿,研究数载。研究者完全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

3.继承性与创新性

从效能角度看,文献法的运用就是一种继承与批判的过程。文献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比较和借鉴,通过检索、收集、鉴别以及研究与运用这一系统化的过程,最终实现对某一时代或社会的教育现象的某些特点或概貌进行描述和评论,分析其形成的客观历史条件与原因;并以此比较当今社会及教育现状,分析论证当前的社会和教育改革与实践,以及为未来的教育提出建议和启示,以“史”为镜。虽然,无论哪一教育文献都具有其当时历史的色彩,即都是作者在某一历史条件下教育思想、观点的反映,都受一定的政治、阶级条件所制约。因此,无论是中国的教育文献,还是外国的教育文献,都要通过“扬弃”的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吸收。

通过文献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想象、推理等手段,对原有文献加以重新组合、升华,从而找出事物间的新联系、新规律、形成新观点、创造出新理论。

尽管文献法具有上述优势特点及效能,但“金无足赤”,它也有如历史的局限性、作者的阶段性或倾向性,文献材料短缺,或无法弥补等缺点,这也是我们应该了解、注意的。

二、文献法的一般步骤

文献法一般可分为这样四个步骤:文献检索;文献收集;文献的鉴别;文献的研究与运用。

1.文献检索

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有:

(1)图书目录:分类目录、书名目录、作者目录、主题目录等。例如:《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

(2)期刊目录:期刊分类目录、刊名目录等。

(3)索引:书籍索引,如《毛泽东选集》专题论述索引;《中国名人大辞典》;报刊索引:如《人民日报按月索引》;华东师大编的《教育文献索引资料》;中央教科所编的《中文报刊教育论文索引》;上海社会科学院编的《内部资料索引》;上海图书馆每月编印分类的文章索引以及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编印的《复印报刊资料》的目录、索引;《全国报刊索引》等等。

(4)文摘:如中央教科所编的《教育文摘》,山西教科所编的《国内外教育文摘》,以及各地方自办的类似文摘。

(5)其他:如《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中国教育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中央教科所编);以及各地教育史,百科全书等等。

选定课题方向或选定课题后,就要根据需要进行检索,确定查找文献的范围和深度。当然,首先应借助于自己的日常积累,驾轻就熟;然后,再根据所在单位及可能凭借的条件——文献资料源,合理使用上述检索工具。通过检索工作,列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目文献目录清单。通常检索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常用法:根据课题需要,由近及远,先国内后国外,先直接后间接进行检索工作。

(2)追溯法:按有关文章附有的参考文献,根据需要检索。这种方法针对性强,但查全率差,应加以补救。

(3)普查法:或叫顺序法。它是由远及近的近的办法。根据课题需要,利用目录或索引等检索工具,逐一进行查找。此法尽管查全率高,但过于费时。

检索的方法因人而异,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结合使用,都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要过于教条、死板,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2.文献收集

文献收集是文献法的重要步骤。有效的收集文献的方法或步骤通常是:浏览——确定有关题目、部分(篇、章、节、段);精读——确定有关内容;记录——作书评或摘要等。

(1)浏览。这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根据文献检索所列出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文献目录清单,进行“高速度”的泛读。这一步目的是尽快了解有关课题内容的全局,为下一步精读作准备。它只要求概要了解资料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不要求深刻理解,更不用记忆。一般来说,其重点是阅读文献的导言和结论部分。

(2)精读。这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凭编名、导言和结论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够的,研究者还必须在浏览的基础上,对那些非常有价值的篇、章或节、段进行详尽的阅读和研究。通过大量信息的获取,努力识别作者的基本观点,理解文献中那些适合自己研究的有用部分的内容。在精读时要反复思考,一边读,一边提问题。并且,要掌握精读的速度,对难度较大、关键性的问题应放慢速度,反复推敲;对简明而次要的内容则加快速度,尽可能节省时间。精读阶段,研究者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思考力和批判力,尽多尽快地对文献材料作出恰当的评论来。

(3)记录经过浏览和精读阶段之后,对那些有价值的文献的篇、章、节或段就应做好记录工作,以备后用。

记录或称笔记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提纲、摘录和摘要。提纲是采用纲要的形式,按原文的层次将论点和基本的内容摘记下来。摘录是将需要直接引用的重要内容按原文一字不漏地抄写下来。值得提及的是,这部分内容在自己的论文或研究报告中引用篇幅比重不能占很大。摘要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将有关自己的研究课题所用的内容和要点扼要记述下来。当然应切记它不是读者的感想和随笔,因此,根据经验它最好是“原话”的重新概要组合。如若受其启发,引发了个人的新观点、见解,要写下来,可做适当的标注,千万不要与原文摘要混淆。摘要通常是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同时也是相对来说较难掌握的一种方法,通常做摘要除了要写明参考文献的篇章标题之外。应分为三部分:①宗旨或假说;②研究方法;③结果或结论,做摘要时或许你一时感到可能用不着所有这三方面的信息,但是,由于你并不知道你将来需要什么或多少信息资料,因此,将所有三部分抄写下来是一明智之举,尤其是当这些文献必须退还时更应如此。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电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甚至高技术设备“微机”也进入了课堂,但是,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或研究者个体,收集文献资料还不可能采用微机手段,其日积月累主要还是得通过制作文献卡片来实现。文献卡片至少在目前一段时间内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或研究者重要的积累资料的手段。而以上三种记录形式,无论哪一种,为了保存、整理和运用上的方便,最好还是采用卡片形式。鉴此,在这里有必要较为具体地介绍一下有关制作,积累卡片的方式方法。

文献卡片通常采用64开卡片或50开卡片。文献卡片有印好的现成格式,买来即可使用。但也可采用简化格式的自制卡片。

不管采用哪种格式的卡片,在制作卡片时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每张卡片都要写明出处,以便于将来检索、考注原始文献。

②卡片标题醒目

③记录的资料应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断章取义,或任意发挥。记录的内容是缩写的、抄录的,还是转引的等,应明确标出。

④卡片的左边或右边应留有适当的空白,以便将自己的评论、启示、看法等及时批注于上面,为以后研究所用。批注的言论应采用不同颜色的笔,言简意赅。

⑤卡片要有分类编号,且始终一贯。最好事先设计好一套简便的分类目录,以此作为分类编号的依据。

⑥制作卡片时,一定要认真,字迹清晰,标点符号使用恰当。

对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文献卡片的制作与积累是非常有益而重要的,因此,不少人正为其辛勤地“耕耘”。然而,制作卡片的确是一种艰苦的工作,需要人们付出心血和汗水。不仅要抄写文字,还要作概括缩写等等,比较费时。除了你感到特别有价值的文献外,平时不宜盲目制作卡片,把大好时光花费在简单的制作上。作为日常的文献资料积累,应尽可能多地采用现成的东西。

3.文献的鉴别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在研究和运用所收集的文献资料之前,我们还必须对其加以鉴别。因为,许多方面的因素都可能会造成文献资料的失真、残损。如由于社会历史原因,或者是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乃至军事的等等,都会对文献资料产生局限,打上时代的烙印、阶段的烙印、甚至留下战争的伤痕。再如,由于作者的个体素质、世界观等方面的原因,在其记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渗透了他自己的主观好恶,也给文献资料增加了“水分”。因此,文献资料的使用、研究,一定要以其真实、可靠为前提,必须对文献资料作适当的鉴别与“考证”。

通常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别文献资料:

(1)文献的出处。如果文献资料的出处具有权威性,或是出自国家统计局、政府官方法律、文件、报告,或是已被广泛公认,这样的东西都可认为其可靠。如《学记》中的有关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我国统计局公布的各行各业的有关统计数据;政府颁布的《教育法》等等,这类文献都是可信的,可资人们使用。但如果文献出自各种不严肃的小报、游记、野史、随笔之类的东西,就要进行认真鉴别,对那些可疑的,或很随便的文献资料就不能轻易使用。

(1)文献的矛盾。文献资料可能出现的矛盾方面很多,主要可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文献的文体、用词、形式、风格等方向寻找矛盾之处。每个历史阶段的文献都相应具有时代的特点,如果文献资料与当时历史特点相差较远,就不能轻信和使用。

②从文献资料本身的内容、年月以及地点方面寻找矛盾。如果发现有不适之处,就不加使用。

③从类似的文献材料中寻找矛盾。对比类似的材料,如果观点、说法一致,可考虑使用,如果有矛盾则应慎重鉴别。

(3)文献的间接印证。如果所选的文献有一些间接资料或事实作考证、论证或印证,那么就可信其为真,加以使用。但是。如果有书籍、报刊、杂志文章等说到该文献的不可靠性,或表示怀疑,这样的文献资料就不能随便使用。

(4)文献的价值。考察文献资料的价值也有利于鉴别、使用文献,通常可从这样几方面去考察:

①考察文献资料是否违反客观规律或其时代的科技水平。

②考察文献资料是否与常情常理相违背。

③考察文献资料的作者影响,其立场、观点、品行、风格等。

④考察文献资料的出处,是原始资料还是抄录传闻等。

总之,文献的鉴别既重要又有意义。做好鉴别工作才能保证科研的质量,去伪存真,防止以讹传讹,贻误子孙。对文献的研究与运用抱谨慎态度是正确的。对可信度差的文献资料,要尽可能多地追本索源,如终无法确认且又非用不可时,一定要加以说明;即使是对那些可信度好的文献资料,如果采用也应注意出处,不能马虎行事。

4.文献的研究与运用

研究与运用文献是文献法的最后一步。这一步骤可归纳描述为定性和定量研究与运用两大型式。

(1)定性研究与运用

定性地研究与运用文献资料主要是采用哲学和逻辑学中的一些观点和办法,其目的是确定某一事物的性质、特征以及其因果关系规律等等。它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具体做法:

比较法。把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了解其本质,以此为鉴。比较法形式多种多样:如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事实比较与数据比较;现象比较与本质比较、同类比较与异类比较;相对比较与绝对比较等等。研究者要视具体问题采取不同的比较方式。

②因果法。一切客观存在都有其一定的因果关系,教育现象也不例外。因果规律有一因一果现象,也有一因多果或多因一果现象等等,因此,我们应努力根据因果规律研究所收集的文献,找出其内在的因果关系,揭示其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实践活动。

③辩证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是我们经常讲求的方法、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更应如此。古今中外,凡是作为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都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好的一面;有其进步的、积极的一面,也有其落后的、消极的一面。坚持“两点论”,树立辩证的思想观念,辩证地看待文献资料,才有利于我们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避免犯片面性或绝对化的错误。

④历史法。文献具有很强的历史性,把所收集的文献资料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放在当时的阶段关系、政治矛盾中去考察,才会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衡量评论一位教育家是否进步,应把他(她)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看其言行是否促进教育的历史发展,而决不能以现在标准来苛求古人。对其他方面内容的研究,如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体制等等,也应如此。

另外,文献法还经常采用大家熟知的逻辑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它们也是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在此不加详述。

(2)定量研究与运用

定量地研究与运用文献资料主要是采用数学方法中的有关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统计处理,从量的规定性中获得对教育现象的评析。如绝对数、差异量数、正态分布、相对数、平均数、中位数、百分数、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信度、效度等。在进行有关的文献资料研究与运用中,上述这些方法都是可资参考、运用的方法。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一些已有的历史数字资料的历史局限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对于文献的定量研究与运用较为困难,因此,统计方法在这一领域的科学运用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我们更应努力从文献资料中挖掘数量化的资料,进行定量的评析。

像定性研究与运用一样,对文献的定量研究与运用也要参照有关定性分析法的思想、观点及做法。如看一个国家或学校的教育经费数字,决不能只看其绝对数,而要看其人均数,以及该国家的物价指数等各方面有关因素,努力使其反映客观面貌和真实效用。

综上所述,尽管为了介绍和研究的方便,我们把文献的研究与运用一步分为两大型式,并着力说明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及效能,但在某一具体文献资料的实际研究工作中,定性研究与运用和定量研究与运用二者更多地表现为紧密关联的关系,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归宿,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和数量化,互为补充,配合使用。

三、教育文献的来源及二手分析

1.教育研究文献的资料来源

教育研究文献的资料,绝大部分是来自社会文献的交流系统,这些文献的交流系统是指专门收集、加工、保藏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职能部门及其活动机制。它是随着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和人们利用文献需要而问世的文化、学术、服务性机构。

图书馆是这些文献交流系统中最早出现的形式。我国古代称藏书楼,以藏书为主,封闭式服务,近现代图书馆走向为社会服务、以利用为主的开放式服务,并由单个活动,发展为联合协作、文献交流资源共享。尤其是现代图书馆无论在国内、国外都广泛地建立起来,并成为收集、整理、保存、传递科学文献知识的服务性和学术性机构,也是教育文献交流系统,是教育研究工作者查寻资料的主要场所。我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名家手稿,颇具特色。该馆自1959年建立了手稿专藏,收藏有章太炎、蔡元培、王国维、鲁迅、郭沫若等著名作家、教育家、学者的著作手稿。在其他省、市、地区、大专院校图书馆也都程度不同地收藏着各类个人文献、传记、教育理论研究著作以及各种教育研究统计资料。尤其在省级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中,包含有不少名人的稿本、抄本、信札,其中有一部分是未刊行稿。如首都图书馆亦能将地方文献资料列为专藏,1981年初收藏地方文献已达10,000多册。省级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专藏中,本地区的地方志占有重要位置。如南京图书馆收藏有中国地方志近5,000种,其中江苏地方志就十分齐全。这些收藏点都是教育研究文献法的资料来源地。

档案馆是收集国家需要长期保管的档案和有关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编目、保管、研究和提供利用的。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都程度不同地注意了对档案的保管,修建过各种档案库房设施,设专职人员管理档案。新中国成立后,档案馆成为党和国家集中保管档案材料的基地,是国家法定的专门永久保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事业已成为科学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纵横交错的档案馆网。据国家统计局1985年3月发表的统计公报报道,我国已拥有档案馆2,924个,我国各级档案馆收藏着从唐代以来长达1,200余年的档案6,200万卷。我国已设置的中央级档案馆有三个: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央级档案馆负责集中统一保管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上各个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央机关、著名人物及其他单位的档案。

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都设有档案机构。在美国,除了国家档案馆和文件中心负责保管联邦政府机关的档案文件外,图书馆、博物馆、私人企业、公司、财团以及科研、文教、宗教和其他非官方机构都保存档案文件,而且均不向国家档案馆和文件中心移交、不受国家档案行政机构的监督和控制,因此,许多贵重的档案并未掌握在国家手里。美国历届总统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除有6个总统的文件保存在国家档案馆外,有23个总统的文件保存在国会图书馆,有7个总统的文件分别保存在7个总统图书馆。建立总统图书馆保存总统文件及有关文件始于罗斯福总统,这些总统图书馆不仅保存总统的文件,还保存总统及其家庭成员的私人物品、赠品、书籍、文章以及总统任职期间有关的材料和物品。哈佛大学档案馆保存有该校300多年来的行政文件,历年出版物及该校培养的17,000多名博士的博士论文。档案馆中也有不少的容纳有文献,一般是以政治家传记信息的形式出现。例如,设于匹兹堡大学政治科学系的东欧政治杰出人物档案馆,容纳有自1945年以来曾是政治领导人物的大约1,200人的传记信息。同样,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政治行为档案馆容纳有关议员的传记资料。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业,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场所。博物馆对于教育研究的意义在于:(1)博物馆的各种实物收藏,比如历史文物,对于教育研究者有着直接的参考借鉴价值。博物馆的各种陈列品,国外有人称之为“活文献”、“实体情报”,往往能起到纸面文书所难以描述的直观启迪作用,历来为有识之士所推崇。(2)许多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同时收藏有关展品、藏品的图书、历史文献、资料等,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就收藏有关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图书、报刊资料近17万册。有些关于著名人物的纪念馆、事迹陈列馆,其中本人的著作和他人的有关记述资料往往搜集得较为全面。再如北京鲁迅博物馆,不仅收藏着鲁迅先生生前的13,000多册藏书,还有鲁迅手稿、文物等17,000多件,资料、照片等6,200多件,这些珍贵的收藏,一般图书馆是没有的。还有的博物馆,由于历史的原因,其藏书不仅面宽、量大,而且一般具有传布较早、罕见、独本等特点,弥足珍贵。除图书馆、社会科学情报机构、档案系统、博物馆外,一切可能有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的单位或机构,在教育研究文献法中都应该充分利用。诸如文化事业单位,教育学术团体,教育学会、协会,教育行政领导部门等,这些单位,不论其有无图书馆,但为开展业务工作,总要收集或生产出一些文献资料,包括一些“动态”、“工作通讯”、“内部文稿”之类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小型报刊等,因此目前国内外把上述那些组织和机构统称为“情报源”,意即产生情报、文献的源泉,看来很有道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在从事文献分析中,只有广泛地从各种渠道汲取情报文献的信息,才能取得较全面、系统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创造性劳动、得出科学的结论来。

从另一方面说,教育研究中的个人文献往往是个人的私有物,因而往往是秘密的。这一事实,有时使人们连获取一份特别有趣的(但或许对个人有害的)文献也是困难的,更难以由这种文献积累成大的样本。大约主要由于这个原因,像现场观察人员那样选取的文献,作为一个个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不对大量的文献作较肤浅的研究。不过,也可能有这样一些情形,即一个研究人员可在某个地方获得一个由个人文献组成的大的样本,如一个写给政治家的信件的样本,或一个关于某个特别政治事件的报纸的样本,特别有意思的信件等可能集中在特别的收藏地或图书馆、档案馆。

2.教育研究文献的第二手分析

许多研究人员从图书馆、档案馆以及资料室等地获得资料(或以文献的形式或以调查报告和编码形式出现的),将这些资料进行次级分析。

所谓次级分析就是对一份由另一个人搜集或写作的文献或资料的分析。次级分析人员一般有一个不同于初级研究人员的研究目的。例如,一个想要研究分层的社会学者,可在某个资料档案馆里发现一本编码簿,它是一位政治科学家在研究投票行为时编制的。经仔细查找,还可发现,该项研究搜集了关于社会阶级的充分的(然未经分析的)资料,研究人员能据此进行一次完全适当的分层研究。

海曼1972年提出了全面处理次级分析的意见。海曼所列举的次级分析的优点在于:(1)使用可获得的资料而不去搜集原始资料,可省时省钱;(2)使用现有的资料而不去搜集新的资料,可减少对私事的侵犯;(3)使对比分析容易做(例如通过对各个地区搜集资料的次级分析,将各地区进行对比)。

但是,次级分析也存在不足之处,最主要的缺点还在于:研究人员所需要的资料可能完全找不到。另一缺点在于:原始资料中包含有次级研究人员不能发觉的误差。

例如,珍妮特·G·亨特和拉里·L·亨特1977年所进行的次级分析。他们的兴趣在于家庭中无父亲对孩子(尤其是对女儿)发展的影响。因为大多数研究是无父亲对儿子的影响。进而,他们的兴趣还在于种族的影响。

为了这一研究而搜集资料显然要用一段长时间,而且花费很大。幸运的是,这两位研究人员能够使用罗森堡和西蒙斯1972年为进行种族评价而搜集到的资料。这些资料对巴尔的摩公立学校1968年三年级到十二年级的1917名学生所作的访谈作了对比。它们包括对黑人和白人、男性和女性的访谈。获得的信息包括没有父亲,社会阶级,个人自尊,学术活动,约会,及未来定向等。

两位研究人员1977年得出结论是,无父亲对女儿发展确有影响,并说存在着某些种族区别。例如,对白人女儿们来说,性别角色的认同和约会在父亲不在时稍低些,而结婚计划则明显地减少。无父亲对黑人女儿们的影响不像所宣称的那样大,但确是存在的。黑人父亲的缺乏,不仅导致减少婚姻计划。而且也导致降低自尊。

次级分析中要考虑的另一因素是,即使原始资料可能是极好的,并可能包括有研究人员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处理大量资料的任务仍可能是相当大的。并非有些研究人员所想象的,认为只要具备已经搜集了并储存着的资料,便可立即着手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情形往往复杂得多。研究人员在大量可获得的资料中要“抓住重点”,并从繁复的资料中抽出一些与他的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这其中要花大量的时间。

四、教育研究文献的分析类型

在论述教育研究文献时,我们将限于两个主要类型:(1)非结构式和非定量的个案研究方法;(2)从书面文献中产生出定量资料的结构式内容分析方法。(后一种方法在许多教科书上被称为“内容分析法”,用以区别在第一种方法含义上使用的“文献法”。)这样的分类仅以我们分析方法的结构为基础,而不以文献本身的结构为基础。这是因为,虽然某些文献比其他文献较为标准化,所有的文献最终都同具下列情况:它们都不是为社会研究的目的而写的,从而一般地不是为了使它们经得起研究的检验而组织的。这些文献全都为社会研究提出了大致相同的分析问题,而且就此而论又全都可被认为是非结构式的或自然的。进而言之,既然非结构式方法较可能被用于个人文献,而结构式方法较可能被用于非个人文献,这就足以将我们的讨论限于这两个主要类型了:非结构式的个人的和结构式的非个人的。既然文献分析基本上是无反应性的。因而不存在其他方法中所遇到的处理关系等等问题,分析的阶段就可减少而集中到两个主要问题上来,其一是获准使用文献;其二是对文献进行编码和分析。

1.教育研究的个人文献

在某种意义上,个人文献的研究类似参与观察法,而非个人文献的研究则类似调查研究。在研究非个人文献时,像在调查研究中一样,常较易取得一个相当大的样本。例如,对报纸研究有兴趣的研究人员可能在许多报纸中抽样。个人文献研究在这点上像观察法,一方面,它具有第一人称叙述的自然性、很深的亲密程度,和发自内心的感觉等明显的优点,这些是一般在调查研究和非个人文献研究中得不到的;另一方面,它提供的样本数一般不是很大的。从而,许多教育研究中从事个人文献研究的人员,一般选择一个可作深入研究的小样本或个案研究计划,而不选择一个只能以较表面的形式进行研究的大样本。在个人文献研究中所研究的个案,往往是由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特殊兴趣主观地选择的,而不是随机地选择的。

教育文献中个人文献研究方法,允许研究人员去选择足以说明问题的例子。因而,这种方法适宜于定性的分析而不适于定量的分析。个人文献的分析一般包括分类学的建立,像在教育研究的现场观察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一样。在讨论过分类之后,个人文献的一些特定例子可被选择来说明分类中所包含的不同类型,或说明某些论点。就是说并不是确立一个假设,例如教育社区中家庭结构的假设,然后又通过从一次调查中搜集资料的方法去检验它;而是个人文献分析人员作一个关于家庭结构的概括,然后用从个人文献中摘录的材料说明之。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托马斯和兹那尼茨基在1918年进行了一次经典研究,运用了这一方法,可算得上是最著名的个人文献研究。他们的资料包括由在美国的波兰移民和他们在波兰的亲属写的大量的个人信件。托马斯和兹那尼茨基第一次提出了对农民信件的分类学。1918年他们指出,所有的农民信件都是一种基本类型即问候信的变异。

问候信通常是由一个家庭成员写给某个有一定时间不在家的成员的,它的作用是表明:尽管离家仍坚持家庭团结。这样一种表达,唯当家庭成员们开始离开他们的家乡时才成为必要;只要这个家庭留在同一社区里,团结就是明确的、持久的。与这种信的作用相适应,问候信有一种十分坚决的气质。

这种信也表示写信者是健康的,而且希望家里的人也健康。它以向该家庭中仍活在同一地方的成员表示“敬意”或问候结束。

这种信一般有五种类别。

(1)仪式信,在办婚丧嫁娶时发出,通常是邀请所有家庭成员出席。

(2)通告信,在成员一时无法亲自会面的情况下,提供关于缺席成员生活情况的详细信息。

(3)动感情的信,其任务是通过激活个人的感情,加强家庭的团结。

(4)文学信,在举行仪式时,用撰写诗文的方法,代替音乐演出和诗歌朗诵。

(5)事务信。

托马斯和兹那尼茨基当时重印了这些信件,对之作资料分析,每一封信说明一个论点。托马斯和兹那尼茨基的这部著作是一部巨著,分两大卷,专门论述信件,对信件作评论,表明信件对研究波兰农民中家庭结构的关系。这部著作在当时是引起争议的,许多社会学家认为,这一方法为开展关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人们的内心精神生活的透彻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当然也有攻击、否认这一方法的。这个例子对于教育研究中的个人文献研究也是极好的借鉴。

2.教育研究中的内容分析

对较传统的科学的或定量的假设检验方式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对定性的描述方式会感到不满足,他们会发现高度结构式的内容分析方法更合口味。

内容分析的基本目的在于采用一种用言语表示的而非用数量表示的文献,将它转换成用数量表示的资料。

内容分析的结果一般可用与调查资料相同的方式,以包括频数或百分数的图表加以描述。内容分析是用系统地、客观地鉴定原文之具体特征的方法进行注释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中文献的内容分析与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是相同的。它有助于使用正式的假设、科学地抽取的大型样本和可用计算机和现代统计技术作分析的数量化的资料。因而,内容分析的目的实质上包括了调查方法所囊括的一切专门化的领域。此外,内容分析还有某些特殊目的,如对著作之来源有问题的文献确定著作来源。霍尔斯蒂1969年列举了内容分析除科学的假设检验之外的7个目的:

(1)描述沟通内容的倾向。

(2)说明它们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之特征。

(3)检查沟通中不合标准之内容。

(4)分析劝说之方法。

(5)分析文体。

(6)说明读者对提供给他们的信息的意见。

(7)描述沟通的型式。

内容分析的过程基本和结构式观察法相同。在这些研究的每一项研究中,观察人员均寻求一份检验特定行为的清单。这份检验清单构成了一个类别分类。就是说,它们是相互排斥的——每个行为都只列入一类;同时它们是穷尽无遗的——即观察人员所感兴趣的一切行为均能以某一个(但仅仅一个)类别来分类。这种分析方式用于文献研究,即为结构式的文献分析方法,研究人员首先确立一套可用于分析文献的相互排斥和穷尽无遗的类别,然后将每一类的频数记录下来。在关于资料搜集方法的讨论中我们已确定,两种主要的资料搜集方法。是由它们的结构程度构成的,而结构程度是按它们是(1)定量的/定性的,(2)系统的/非系统的,(3)客观的/主观的这三点来分类的。我们会想到:一种无结构式方法,如托马斯和兹那尼茨基作个人文献分析的个案研究方法,被描绘为基本上是定性的,非系统的和主观的。反之,我们会想到,一种结构式方法,如内容分析则被描绘为较定量的,较系统的和较客观的。

教育研究中内容分析人员同结构式观察人员一样有制作某些编码图表以使其资料变为数字的任务,研究分析人员对用关于事件的简单频数,也可用某个其他图表。在次序上,一个内容分析人员必须依次完成下列5个任务:

(1)抽出文献样本

教育研究文献内容分析的抽样程序与前面所论述的抽样程序大致相同,这里仅作简要阐述。第一个步骤是编制一个抽样范畴,如已指出过的,这一步容易产生偏误,特别在不大可能成为文献来源的受教育程度较差的人之中。

确立抽样范畴之后,常用的几种抽样方法大多可以应用了。随机抽样大约是应用得最为广泛而又最不复杂的方法。不过,若被抽样的那些单位可假定在抽样范畴中处于随机次序,则可应用系统抽样法,也可用分层抽样法。将文献按流通情况和地理位置这两者作分层,也可用聚类抽样法。

(2)界定类别内容

教育研究文献类别的内容,应反映出研究的目的,而且应是穷尽无遗的、相互排斥的和独立的。所谓“独立的”,意为某类别的值不决定另一类别的值。

基本的要求是,类别应足以满足研究的目的。研究人员在确定研究目的之后,必须确立一套适当的类别,内容分析的类别一般不是来自理论,也不是凭空确立的,而是通过仔细检查将被研究的文献,然后确定它们所包含的共同因素而确立的。唯有通过让类别从将被分析的文献中显露的方法,相互排斥和穷尽无遗的目的才能达到。未经事先仔细检查文献而确立类别,无疑会排除掉许多重要的类别,而包括进许多不必要的类别。

霍尔斯蒂1969年提供了许多套曾经运用过的类别例子,如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教育家、著作家F·L·莫特1942年关于辨别报纸内容倾向的类别,仅是根据每一部分的内容,将文献分为各种部分,莫特的12个类别是:①外国新闻和特写;②华盛顿新闻;③论述公共事务栏;④独家社论;⑤商业、财政,航海;⑥体育;⑦社会;⑧妇女利益;⑨戏剧、电影、书籍、艺术;⑩广播和新闻;连环画和单幅画;图解(不包括连环画)。许多其他内容分析的兴趣主要在于文献所显露的价值。此外,还有人设计出了无数的类别形式。拉森、格雷和福蒂斯1963年研究了儿童电视节目的目的或结果,以及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他们的7个目的类别包括物质成就和权力与威望。而达到目的的手段或方法则分为8类,包括合法的和暴力的。

还有一些研究是探寻文献中所描写的性格特征的。其他被使用的类别系统多得不胜枚举。

总之,显而易见,文献有多少不同的类型,研究有多少不同的目的,划分类别的系统也就有多少。

(3)界定记录单位

选择类别一般并不决定适当的记录单位(又称分析单位)。就是说,对特定的某一套的文献和特定的某一特征的类别来说,必须使用的记录单位并非一个单一的单位。霍尔斯蒂1969年列举了5个主要的记录单位:①单词或单个符号,②主题,③人物,④句子或段落,⑤项目。

①单词:虽然少数研究一直用更小的单位,如一些字或音节,但一般用的最小单位是单词。用一个单词作记录单位,显然有一个问题,即:若研究人员的样本包括了大批长篇文献,他要处理的字就太多了,从而他会被资料压得喘不过气来。由于这一原因,在对大众传播媒介作内容分析时,一般不用单词作单位而用某个较大的单位,霍尔斯蒂1969年说,据发现,在研究处理可读性形态、心理疗法和文字检验时,用得最广泛的记录单位是词或符号。用一个词或符号作记录单位的优点在于,一个单词是离散的,有清楚界限的,并是颇易于识别的。这同某些其他记录单位如主题——它往往没有清楚而客观的界限——形成直接对照。

②主题:主题涉及一份文献或其中一部分的意图或目的。全面阐释一个主题可能仅用几个词或部分句子,也可能需要许多段落或几章或几卷书。问题在于,决定一个主题的界限可能比决定例如一个词之类的其他记录单位的界限,要困难得多,主观得多。一个文献的子部分是已经由语法规则和书写型式清楚地划了界限的。就是说,一个字、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分别由两边空白、句号(或其他表结束的标点)和首行空格隔开,因而界限是清楚的,由于主题没有此类间隔界限,而关于主题从何处开始到何处结束的意见也不易一致,导致符号间的可信度低。

③人物:人物作为记录单位显然只限于这样一些文献,如小说、戏剧、电视剧、电影脚本或任何其他有人物表的文献。记录单位是特定的人,被记录的是适于每一类别的人的数目。这一单位型式的优点在于,一个人是具体而不含糊的,从而避免了主题的界限问题。进而,用人物作单位的研究人员可能不会被数目字压得喘不过气来。从而,人物在适于它的地方是个好的使用单位,但应用有限,只能被用于一种特别的文献中。

④句子或段落:我们曾指出,语法单位,包括句子和段落,具有界限易于识别的优点。可是,像词那样,句子和段落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它们往往包含不止一个问题或主题,不是相互排斥的,因此不是令人满意的记录单位。例如,设想你的类别是拉斯韦尔和卡普兰1950年关于权力、正直、尊敬、情感、财富、福利、文化程度和技术的价值类别,而你正在用句子作分析单位。按照互相排斥的规则,每个句子有一个而且仅有一个清楚而独特的位置。而现在设想,你遇到下列假设的句子:“琼斯先生在他的家乡受到极其热情的接待,同时也因巨大财富通常所带来的隐含权力而博得人们的尊敬。”在这句话中,一个单一的分析单位(句子)包含有属于4个不同价值类别的字(热情、尊敬、权力和财富),因而这一分析单位显然并不适于任何一个类别。在这一例中,词和符号就是个优越的记录单位。

⑤项目:即使句子或段落是个大到足以遇到适应相互排斥准则问题的单位,可是在必须对比大量文献时。它们却往往是一个太小的单位。在必须对比许多文献的情况下,可以用项目作为分析单位。但以项目作分析单位除了它的粗略性外,另外的问题在于一个项目和一个主题之间,确实没有清楚的界限,除非“项目”一词似乎用于指整个文献,而“主题”一词仅指文献的一个小部分。

(4)语境单位

对任何一定的记录单位(如一个词)来说,有时若不考虑这个单位的语境(上下文)就难于或不可能说明该单位属于什么类别。就是说,设想在一次关于价值的研究中,调查人员想用词作为记录单位,他并无很多的文献,以致用一个单词是不可行的。此外他感到,任何大于一个单词的单位都不会提供必要的精确度。

例如,设想你不仅对确定权力的存在感兴趣,而且对丈夫还是妻子有权力更感兴趣。那么,第一步是探寻“权力”这个单词,因这个词是记录单位,同时也是一个价值类别的记录名称。然而,往往不可能从这个单词说明究竟权力属于丈夫或属于妻子。必须在上下文中读这个字,因此,研究人员常常选择一个语境单位,这是个包括记录单位的较大的单位。从而,若记录单位是词,则语境单位可能是一个句子、段落、主题、章或整卷书。对某些特定的类别套和某些类型的文献来说,用一个语境单位或许不必要。然而,当它必要时,必须由研究人员像选择类别套和记录单位那样主观地予以选择。

(5)点算体系

教育研究文献内容分析方法中,研究人员在确定了他的类别、记录单位和语境单位之后,必须决定如何使资料以数量表示。在内容分析中,有四个主要的点算资料或者说使资料数量化的方法:①简单的二元编码,以指出文献中是否出现类别;②在文献中出现类别的频数;③给类别派定的空间数额;④类别所反映的力量或强度。

对于文献的结构式定量分析法。有四种不同的模式,即A—X—T模式、A—X—S模式、A—X—Y模式和A—B—X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