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实学校的发展_西方近代职业教育

文实学校的发展_西方近代职业教育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实学校的发展_西方近代职业教育三、文实学校的发展文实学校办学质量良莠不齐,因为申请开办并不困难,甚至有些轻而易举。早期设立的文实学校一般仅招收男生,女校极少。南方各州因系农业州,多在乡区设立文实学校。随着大工业生产的扩展和学徒制度的崩溃,近代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再次是开办职业教育机构还未成为国家意志,体现国家意志的职业教育立法活动还处于沉寂状态。

文实学校的发展_西方近代职业教育

三、文实学校的发展

文实学校办学质量良莠不齐,因为申请开办并不困难,甚至有些轻而易举。纽约州于1784年颁布教育法,创立州教育委员会,明确指出没有任何个人或几个人应该被剥夺设立这种学校或学院的权利,如果他们认为设学校是相宜的,他们就有权设校。这就充分显示教育领域鼓舞奋勇开拓的精神。除纽约州之外,其余尚未建立州教育董事会或州教育委员会的各州,发给办学许可证通常是由州政府的秘书或其官员负责的。宾夕法尼亚州许多文实学校由股份公司管理,把办学校看成是经营自由企业,州议会可以拨给土地作为补助。但马萨诸塞州要求政府严格控制私人设校,并注意学校地点的合理分布。 1797年,该州规定拨给文实学校经费补助应考虑三个条件:一是受补助的学校必须设在已有三四万居民而尚未设立同类学校的地区;二是在全州其他地区尚无校领得同样的土地补助和经费补助;三是凡无固定基金因而无能力维持校舍和设备以及支付教师工资的文实学校,不能给予补助。各州教育管理较松,各州文实学校就优劣悬殊了。

早期设立的文实学校一般仅招收男生,女校极少。自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女校和男女合校的现象出现和流行了。有的男女合校的文实学校办得很出色,由蒂莫西·德怀特( Timothy Dwight)在康涅狄格州绿地山( Greenfield Hill)办理的学校就十分成功,曾取得良好声誉。有的女子文实学校也颇为优良。 1819年由埃玛·威拉德( Emma Willard)在纽约州的特洛伊( Troy)设立的学校,就是存在极久而受人称道的女校范例。

文实学校最初多在东部和北部地区开设,而开发较早的南方地区也曾随而设立了文实学校,只是不如别的地区发达,建国以后才迅速发达起来。在南方忽视设校的地区,乘虚而入的浸礼会、卫理会、长老会以及其他教派纷纷成立文实学校,它们常在学校的校名中标出教派的名字。弗吉尼亚和南北卡罗来纳州的许多文实学校则受到普林斯顿大学的影响,因为办学者多曾肄业于新泽西的学院。南方各州因系农业州,多在乡区设立文实学校。马里兰州、佐治亚州和路易斯安那州都企图以拨助土地来建立乡村文实学校体制,但由于土地贫瘠,收入无多,成效遂未显明。这里的文实学校以后就多演变为农庄学校了。

文实学校的发展很不平衡。南卡罗来纳州的桑脱尔区是种植园所在的黑人众多的地区,虽则老早设立了文实学校,如设在斯特梯伯格的克里曼文实学校( Claremont Academy)是1786年成立的,但该校限于条件,仅两年就停闭了,后至1819年始复校。许多南方的文实学校都类似,存在时间不长,而且时开时停,因而难以确计校数。有的学校是教师私立的,有的学校是家长组织的,有的学校是各社会团体设立的。有的学校由征收学生学费来维持,有的学校由发行彩票和收纳学费来维持,有的学校是由捐款和学费维持。有的学校是寄宿学校,有的学校是走读学校。有的学校向任何人开门,有的则为孤儿而设。文实学校的学科视受教育的学生的需要而设,因而无法知道各校开课的详情。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学军事、体育或古典学科,学校便因人设课。有的家长还把女子送入康伯尔夫人( Mrs. Campells)所设的学校,去学习地理、天文、孵化、针织和社交等课,它们便兼古典和实用两类科目而有之。(www.guayunfan.com)

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继爆发,使欧美各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首先是流行了数百年的、以个体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学徒制度彻底崩溃。在客观方面,由于机器的使用和生产的分工,把原来某一产品的完整生产过程分解为各个片段式操作,工人不再需要花费七八年时间去掌握全部工序,只须在较短的时间内习得参加局部生产的能力就可以了;在主观方面,由于行会垄断业已打破,雇佣劳动日益普及,使劳资双方都认为学徒制度不能再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资方认为,花费精力培养徒弟,不仅不能使得他们长期留在自己身边劳动,还有被其他雇主挖走的危险,因此,培养一名技术工人不如去招聘或挖夺现成工人更为划算。劳方则认为,与其耗时费力学为精通全部工序的熟练工,不如尽快参加工作,以胜任局部生产的半熟练工身份照样可以获得可观收入。

其次是近代职业教育理念普遍传播,职业教育机构蓬勃兴起。随着大工业生产的扩展和学徒制度的崩溃,近代职业教育应运而生。近代职业教育机构以学校为基本教育场所,以近代科学知识和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大批的各种层次和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人才。这种耗时短和效率高的特点,使职业教育产生之后很快受到各国产业界的青睐。从出现第一批职业学校的18世纪初期开始,近百余年时间里,英、法、德、美诸国都建立了自己的职业教育体系。

再次是开办职业教育机构还未成为国家意志,体现国家意志的职业教育立法活动还处于沉寂状态。在整个18世纪职业教育发展时期,其开办者和倡导者多为私人和一些社会、宗教团体。他们开办职业教育的目的往往在于使贫穷儿童掌握一技之长,获得谋生本领,带有济贫性质。尽管随着后来对劳动力素质在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认识日益提高,职业教育逐渐受到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视,各国政府都开始把它作为增强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手段,不但大量拨款进行补助,还通过立法手段予以保障,但这些都是19世纪以后的事了。

但是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工业革命对技术革新的需求并不必然导致职业技术教育繁荣昌盛,综观欧美各国18世纪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没有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是仅仅依靠经济和技术的因素获得进步的,即使有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确实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但教育发展的滞后性也使学校不能作出及时反应,更遑论各国的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回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几乎和工业化进程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为工业经济输送技术工人,二是通过文化传递的方式成为社会整合的工具。在18世纪欧美职业教育发展中,仅仅体现了后者。

【注释】

(1)[德]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

(2)[英]安迪·格林著,王春华等译:《教育与国家形成》 ,第5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

(3)[德]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300~30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年。

(4)王承绪、徐辉主编: 《战后英国教育研究》 ,第269页,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2年。

(5)[英]贝尔纳著,伍况甫等译:《历史上的科学》 ,第336页,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9年。

(6)参见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李永连、赵秀琴、李秀英译:《六国技术教育史》 ,第9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7)参见孙祖复、金锵主编:《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 ,第48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年。

(8)参见孙祖复、金锵主编:《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 ,第52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年。

(9)参见孙祖复、金锵主编:《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 ,第50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年。

(10)Tocqueville: The Old Regime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New York, 1955,P. 57.

(11)Frederick Artz: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Education in France, 1500—1850, London, 1966, P. 25.

(12)[英]安迪·格林著,王春华等译:《教育与国家形成》 ,第146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

(13)Frederick Artz: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Education in France, 1500—1850, London, 1966, P. 28.

(14)参见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李永连、赵秀琴、李秀英译:《六国技术教育史》 ,第18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

(15)参见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李永连、赵秀琴、李秀英译:《六国技术教育史》 ,第18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

(16)同上书,第184页。

(17)[英]安迪·格林著,朱旭东、徐卫红等译:《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第6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

(18)参见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李永连、赵秀琴、李秀英译:《六国技术教育史》 ,第192~19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

(19)[美]劳伦斯· A·克雷明:《美国教育史》( 1) ,第348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0)同上书,第366页。

(21)转引自滕大春: 《美国教育史》 ,第6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 2001年第2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