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化”字上下功夫_海峡两岸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化”字上下功夫_海峡两岸文化素质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化”字上下功夫_海峡两岸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化”字上下功夫王义遒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一、原因分析1.文化素质是整个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作为高等院校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而提出来的。这就是说,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化”字上下功夫_海峡两岸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化”字上下功夫

王义遒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

一、原因分析

1.文化素质是整个素质的基础(www.guayunfan.com)

文化素质教育是作为高等院校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而提出来的。这里,文化的涵义比“一般知识”要宽。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这就是说,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里的人文素质不仅包括人文精神,实际上还涵盖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所不同)。所以,这里的“文化”着重的不是具体知识,而是知识的“内化” 。中国古代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文,古同纹。这里的人文就是人们的形象、仪态、举止、表现、行为和活动等。文化,文化,就是要以人文来“化”成天下,就是要人们以正确、雅致、高尚的行为表现来形成一个稳定、规范、有序、能和谐发展的社会。这种行为表现当然要以知识为基础,至少人们要懂得行为对与不对,当与不当。所以这里的“文化”强调的不在表面知识,不在外在的、物质的层面,而在于转化为内在的、精神的,成为人的气质、素质的东西。也就是说,关键在于“化”字。这“化”,就是知识的内化、融合、升华和超越,就是要把正确的做人、办事、处世的知识“渗透到灵魂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

2.当前文化素质教育中存在着停留于表面和形式的做法

现在,高等学校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这个观念已经被多数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所接受。进行这种教育自然要采取一些有形的活动,有各种方式和途径。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和各学校的经验,它们大体有这样一些: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规定学生“应知应会”,鼓励学生自学名著名篇,组织第二课堂的讲座、导读、社团等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建设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改善学校文化氛围等。显然,没有这样一些具体活动,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但如果只停留在已经开了一些课,安排了一些活动,就万事大吉了,素质教育一定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或者,看到人家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和方式,我也依样画葫芦地来一套,这也不会收到很好的实效。比如,对一些理工科大学,能够开出一些文史、艺术类的课程已经勉为其难了,于是就满足于学生知道了一些相关的文史、艺术知识,这就是停留在表面上。有的学校满足于组织了几次参观访问活动,而没有深入到这些活动对学生的精神影响。这些只是做到教育活动的“形似” 。而对素质教育,重要的不在于活动方式上的“形似”,而贵在“神似”,就是要抓住内化、升华这一环节。有的学校就做得比较好,比如,东南大学的理工科学生听了人文课程,文科学生听了理科课程,都要他们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重在精神的升华。从他们艺术科学生学习物理学课程的体会中可以看到,他们不仅是学了一些具体的物理知识,而是确实学到了一些物理的分析和审视方法与科学精神。但是,真正能这样做的不是很普遍。我们还看到,有的“素质教育”活动,是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的。比如,搞大学生《素质扩展证书》,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做一些社会工作,就得到一些打分,毕业时,达到一定分数就可以得到一张《素质扩展证书》 。这种做法很值得商榷,虽然据说学生是欢迎的,因为有了这张证书,找工作有点优势,比别人多了一点筹码,但这就把素质教育过分功利化了。

3.高等教育界存在过分功利化的教育观

开展素质教育的最大功绩在于促使教育观念的转变,改变了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界的过分狭隘的功利教育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教育总是强调它的工具性。先是提“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后来强调教育要为发展经济作贡献。总之,教育是一种服从于一定政治或经济目的的工具。当然,教育具有工具性的一面。中国高等教育就是在工具理性的要求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强烈爱国传统更使这种教育的工具性观念得以生根和巩固。实际上,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就是在清末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指引下建立起来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改变中国积弱和任人宰割的局面。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就是在这样背景下成立的。五四运动提出科学与民主,以及以后的“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的口号,反映了以教育为手段来达到挽救国家命运的上一辈知识分子真诚的爱国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教育与科技是摆脱中国贫穷落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主要途径。现在我国政府提出“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决策,就是这种重大追求的一环。这里,教育主要是作为手段或工具出现的。因此,强调教育的工具性无疑有它的正确、真诚和正义的一面,完全否定它是错误的。但是,这样理解教育毕竟有狭隘性、局限性和短视性,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把个体的人培养成能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能的社会的人。社会和国家将因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得到最大的受益。从这样的观点看,教育功能的着眼点首先在于人,而不在于社会功利;而着眼于后者势必会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而忽略人的主体地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前华中理工大学书记、教育家朱九思同志说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有“三过”的弊病,即“过弱的文化基础,过窄的专业训练,过强的功利主义” 。或者,像杨叔子院士所说的那样,教育把“育人”变成了“制器” 。

诞生在中国历史背景下的教育“工具论”有它很强的正义性的一面,这种观念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要破除它是很困难的。相反,那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过去常常和“为科学而科学”与“为艺术而艺术”一道受到批判,说它脱离政治。然而,教育的这种单纯“工具论”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教育的工具性必然导致人的工具性。人变成了“机器”,变成了“驯服工具”、“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样,人就失去了主体性,从而也失去了创造性。在科学技术和体制管理都强调首创性的今天,这显然是一个极大的缺陷。又如,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必然还会滋生急功近利的倾向,使事业欲速则不达,从而影响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长远的功利。关于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历史教训。陈省身指出过,中国人在先秦时代已经知道了直角三角形两直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几何学上的勾股定理,西方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但直到西方的《几何原理》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才知道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原因是后者对营建等实际工作“无用” 。陈寅恪也说过:“中国古人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于此……”可见,过分强调功利和实用对科学发展不利。

功利主义的教育观是非常“务实”的,强调“学以致用” 。对学生的教育着重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因为它“有用”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过去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信条。这是一种把教育作为培训的典型的、表面的实用想法。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通过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来达到陶冶心灵,熏染气质,培育情操,从而达到提高人的素质的目的是不大可能的。我们提倡在“化”字上下功夫,就是要转变这种过分讲究功利的、狭隘的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使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真正落实到提高素质,为培养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作出贡献。

二、方法

1.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真正从“制器”转变到“育人”

做什么事,出发点或指导思想是首要的。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个人只是作为完成国家计划任务的一个工具,计划经济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或一枚螺丝钉。对他们政治品德上的要求就是服从组织分配,安于现成岗位;而业务能力上的要求就是能完成岗位职责,保证大机器的顺利运转。这种状态下完全不要求人的主动性似乎有点言过其实,在出现非常情况时,为保证机器的运行,工作人员的主动性是受到赞扬的;但是,我们也看到更多场合是以“不安心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好高骛远”等等的责备而扼杀了一些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机器”和“工具”终究是被动的,是服务于人的,受操纵的。新时代要求我们培养作为自主主题的人、大写的人。当然,这种人也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而是能够自觉遵守社会秩序、服从社会约束,从而促进社会前进的。尽管从效果表现上,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与自觉服从组织分配似乎没有显著的区别,但从施教者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上则有原则的差别。前者是要使受教育者能自由全面地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后者则要受教育者能得心应手地为我所用。这里,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话,“自由”是指“个性化”的发展,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个体潜能的意思。所以这两种教育观是有本质区别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一种是要做“好使唤的工具或奴仆” 。

针对当前的情况,在教育中要贯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原则,应当着重在下述三个方面下工夫

(1)最重要是使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保证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小孩子的学习要求和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好奇和模仿都是这种本能的表现。可惜由于教育(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不甚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多数孩子的求知欲下降了,学习的积极性衰减了,有的甚至视学习为畏途,不愿学习,害怕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二:一是晓之以理,就是从道理上使学生理解,在当今社会中,不会学习就面临就业和生存的危险。科学技术发展越快,人们的职业岗位就越不稳定,只有时时学习,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才能保证自己随时适应时代的进步,找到自己发挥作用的空间。对于具体的课程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明确而强烈的学习动机。二是动之以情,就是要使学生对学习对象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和教学是否得法很有关系,要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永远充满新鲜感,感到学了就有收获,有长进,有体会,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归根到底,要使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主动去学。

(2)要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权,让学生学会选择。

在旧的教学体制中学生是没有多少选择自由的。学生一入学,专业、课程、教师、学时、顺序、期限等等,统一规定死了,好像生产线上按一个模子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主动选择权。批量生产的原材料是严格一致的,起码几乎是一致的,而人却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因此,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是教育的根本原则,但却长期受到忽视。这里,允许学生根据个性特长进行选择是充分保证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扬人的潜在能力和优势的最重要的途径。当然,这种选择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无止境的,完全自由的;这是因为学校的办学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现在教育还是集体进行的,不可能“单兵教练” 。但学校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保证学生有多次多种选择的权利和条件。不过,这种权利也不是随便能行使的,是需要一定能力的。一个人关键时候选择得当与否,对他的事业成败和终身成就起着重要作用。选择,除了要选择对象的各个方面,要对他们进行详尽的比较。这不但要占有资料,充分了解备选对象的各种特性、优缺点和发展趋势,还需要对自己个体优势和不足有透彻的理解,做到“知己知彼” 。年轻学生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因此,学校的教师还要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学生在学校有充足的选择机会和锻炼,到社会上就能比较得心应手地面对各种机遇,恰当地进行选择,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3)要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侧重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的,因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确是很重要的能力,但不全面。如果一个人只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只是工具,因为计算机也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或者只是一个幕僚,说得难听点只是一个仆从,不是主人。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谁来提出问题呢?问题是主人提出来的。如果不提出问题,根本就没有需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存在。所以,提出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提出问题,不仅要“敢于”,而且要“善于” 。要考虑问题提得是否符合时机,是否有了解决的准备。比如,大爆炸以前宇宙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可以提,小学生可以提,中学生也可以提,但大学生却不应该提。为什么?因为你要知道这个问题现在谁也解决不了。没有解决的条件,若提出来就是提得不合时宜。提出问题一定要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是否有了必要的准备和基础。否则,提出来了也解决不了,就是提得不当。所以既要敢于提出问题还要善于提出问题。这样,人才能发挥主动性,才是主人。当然,我们要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鼓励大胆提出问题。杨振宁曾就美国的教育和中国比较,说美国鼓励要大胆提出问题,中国则教育人要小心谨慎,怕问题提得不当被人家笑话,说你连这个简单问题都不懂。我们不要害怕这个,但学校也该创造宽容的环境。杨振宁曾经讲过他的一个老师泰勒,是美国“氢弹之父”,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但他提出的问题常常是错的。然而,泰勒不愧为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虽然提问题十个有九个是错误的,但只要有一个是能推动科学前进的最重要的问题,就非常了不起了。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允许人家提错问题,只有在这样一种气氛下,才能把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大胆地发挥出来。

2.素质教育活动一定要做到“神似”

怎样做到“神似” ?因为素质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很多,很难具体来说。以开设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通识课为例。首先,要明确开设通识课程的指导思想,它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知识去学会正确做人处世的态度和能力。为此,通识课可以开设成几个模块。比如,语言文字模块。现在是国际化社会,学生要学会交流,进行跨文化交流,国际交流。这种交流要有语言文字基础,包括中国语文、外国语文(英语等)、计算机基础(计算机也是一种文化)。应该有历史这个模块,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历史是学习社会科学的钥匙。一个人要正确待人处世,一定要正确认识社会,只学社会发展史,太概念化了,应该学习具体的历史。朝代是怎么演变的,里边人际关系是怎样的,其中基本因素是什么?阶级斗争也好,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也好,都要从这里由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中学生是不可能真正懂历史的,因为他们生活经历和体验太少了,不了解人际关系,不了解政治。到大学,就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实让学生掌握历史演变和社会运行的规律。自然科学模块也是必要的,可以开物理和生物,物理是研究物质世界运动变化最一般的基本规律的,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最基本的物理分析的思维方法,学会欣赏物理规律的概括性和简洁性。这就是它的美,而不在于掌握F = ma等物理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生物、化学等学科是研究更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的,它们都要用物理学基本思路去思考,去研究他们的各自的规律。现在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的知识都用到生物里面去了。但生物学是研究更高级更复杂的有机体的运动规律的,它有特殊的形态和独特的研究方法。21世纪是生物世纪,生物跟我们人类的关系太密切了,我们对它也应该有必要的了解。艺术是必须要学的,艺术给人以美的欣赏和享受。这能使人分辨善良与丑恶,高雅与鄙俗,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完美,并推己及人去规范美好社会。通识课中艺术课的主要作用是发展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此外,应该给学生选修一些本专业以外的课程,让不同学科的人能沟通,实现上面所说的“跨文化交流” 。有了这种交流的本事,人的发展前途就广了。所以,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大体上得安排几个模块,模块之间要有机地结合,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从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育人要求出发,同时给学生因人而异的选择自由。有了这个指导思想,就好选择每个模块中各门课程的内容,哪些要着重,哪些该删去。还有,教学方法和要求肯定与专业课程有许多不同。总之要使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得以贯彻。

另外,鼓励学生多读书,也要有一个指导思想。比如,有的学校开出一百本书单,硬性要求学生读完。大学生在四年里大概是读不完的,那么到底要开多少?可以开出来不一定都要他们读完,让他们自己去选。要让大学生懂得掌握所有学问是不可能的。北京大学学生提出,21世纪要培养“百科全书式”的人才,这是笑话。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最没有用的人物。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一上网,要什么知识都有了,而且天天更新,要你这个活人干什么呀?一个人能够发挥他的社会效应,实现他的人生价值,靠什么?是靠他的“专”,靠别人没有的独到之处。这样他就能对社会作出独一份的、别人作不出来的贡献,这是他实现社会价值的本事。所以,人的成就在他的专上,在他的独到之处。但是你要达到这个专,必须懂得很多铺垫的知识,要“广” 。从这个意义上看,广是为专服务,广能使你的知识内化,提高你的能力,广是一个基础。至于如何广,广到什么程度,如何处理广和专的关系,这是需要讲究的。因为在学校里学时是有限的,一共只有四年,不可能包罗万象都学。但要给他创造条件,有许多东西供他选择,没有这种选择是不行的。但这个选择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最好给学生配备有导师,导师给他明确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学习、选课。这样做,文化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就不致流于形式。总之,文化素质教育的各种活动,不要只满足于开了多少课,搞了哪些活动,注意表面形式,而要重在精神实质,能否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这样就能做到“神似” 。

3.在各种各样的专业课程里渗透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各种专业课,包括理工科,农林牧医,甚至于社会政治、经济,这些课程里面都应当贯彻的。不要以为讲社会科学一定很有人文精神,不见得,有时候社会科学课程也可以讲得没有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表现在人跟自我、跟他人、跟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这是个态度问题。这态度反映在人的认识、感情和行为上。科学技术的任务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的。首先是认识,认识有各种各样的动力,这里有兴趣、好奇,有对真善美的追求,还有各种各样的功利目标,包括为个人(毕业、提职、升官、荣誉等)和国家、民族的。可以说,这些动力都来源于人文,来源于人的精神。科学认识的态度包括对真理的态度(是否执著追求,为真理而献身)、科学道德(是否实事求是)等,当然体现了人文精神。科学认识的方法要继承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思维和行为准则,要充分吸收前人的哲学研究成果,要利用集体的合作。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能造福人类,用得不当,也会危害人类。如何利用科技成果,使它趋利避害,是发展科技的大问题。以上四个方面,都反映了科技与人文有密切关系。

科学认识的动力与人的感情的关系。感情当然是一种人文因素。但科学创新就是靠感情激发出来的。“两弹一星”就是先辈们怀着强烈的爱国热诚,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硬拼出来的。科学和文学一样,要有强烈感情,才会有创新。现在许多人搞科学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我为什么要去搞这个科研?我要毕业,要拿博士文凭,提职称,要升教授,要得奖,等等。那是被动的,只能高涨于一时,刺激不了真正的、长远的科学发展。我们要有杜甫“细探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的精神。这个“物理”不是现在的物理,他把探究事物之理这件事当成是乐趣,不考虑这件事会带来好名声、坏名声,功名利禄,统统不顾。这看起来有点“傻”,但靠这种“傻劲”,这种豁达态度才能产生科学。苏格拉底、阿基米德等科学家宁肯坚持真理,不要性命。这是真正科学家的情怀。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这种“迂腐”的人,这个国家就完蛋了,这个民族也要完蛋,因为丢了精神。科学精神也是一种感情,一种超脱,为了科学而超脱的感情。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一块硬币的两面。他对这两个问题的相互关系讲得非常透。感情基本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态度,人与物之间的态度,所以说态度非常重要,这是一种人文。我们平常老问“什么叫创新” ?创新就是在激情下爆发出来的火花。这个激情怎么来?激情就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强烈感情,就靠人文。另外,对于美的追求,善的追求,也会产生激情。善是真和美在社会生活的一些表现。我们要追求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关于科学认识方法。科学的思维和工作方法是靠人类先哲长期探索积累继承下来的,这里当然体现了人文精神。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逻辑思维,都是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共同成果。此外,科学研究一定要依靠集体。现在不是中世纪了,一个人钻到“象牙塔”里会做出惊人业绩。集体合作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尊重,这又涉及人文。另外,对科学结果怎么利用,要非常慎重,绝不能想当然。科学结论的应用要非常小心,“慎之又慎”,这“慎”就是强烈的责任感,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的高度负责精神。

上面这些都是科学的问题,涉及科学的动力、方法,以及对待科学规律和科学应用的态度。老师在专业课里主要讲的都是具体的科学内容,但必然会涉及这些问题,因此,课程可以讲得充满人文精神。如果教师在讲授科学现象、规律、方法和应用中渗透了这种人文精神,课程就会讲得有血有肉,有灵魂,学生就会被教师这种人格魅力所感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你的思想。这样培养出的人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有主体性的人。

4.营造整体优化的校园文化环境

中国教育历来重视环境育人。我们常说,学校是一个大染缸,是泡菜坛子。就是说,人在这样的环境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会受到无形的影响。为此,教育部提出了“三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大学文化格调必须“文、雅、序、活” 。文,就是让人进到学校就感受到是在知识的海洋里,有一个充满文化的气氛,觉得必须学习,产生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强烈愿望。最近看到很多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里都张贴了很多中外科学家的肖像,有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这对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作用很大,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我们没有这样做了。但是还是有点缺陷,就是这些肖像的艺术品位还不够高,看了以后不能给人以肃然起敬的感觉。另外,学校一定是高雅的,而不是粗野的。校园要有秩序,井井有条,而不能乱七八糟。最后,校园环境还要“活” 。活不仅是青年人那种朝气蓬勃的活力,而是在学术思想上,要开放,要自由,就像杨振宁讲他的导师那样,能够允许犯错误。要宽容错误,要从人家的错误里去寻找有没有合理之处。对于本来错的,不太合理的东西,你可以批评它,纠正它,但你转个弯,也许还会找到合理之处,甚至是一种创新。在很多情况下,科学就是这样从错误中产生的。只有能宽容错误,科学才能够繁荣。这是“活”的一种体现。在这个问题上爱迪生有很好的态度,爱迪生研究干电池,做了一万次实验都失败了,爱迪生说我找到了一万种不可能做成干电池的方法。这就是换一种思想方法来想问题。我们认为是失败,他认为是找到一种不可能的方法,是一种成功。把失败转化为成功,这就是思想方法的变化。这样的环境让人家有出路,一味地堵,就没出路,没有出路,就不去想了,还会有什么成功呢?科学上还常有一些爱“认死理”的人,这些人有时候看来非常迂腐。社会要容忍迂腐的人。大学的环境不能和社会一样,大学要高于社会,因为大学是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未来社会要比今天社会更美好,更接近于理想。今天社会上有些东西是合法但不合理的,这些东西在社会上允许存在,但在学校里则不容许。在这个问题上,要允许有点迂腐气,我们的国家如果没有这种人,将来很难在科学上能对世界作出杰出的贡献。

5.疏导和堵截相结合

育人如同治水。大家都知道,夏禹治水要比他的前任鲧高明一点,鲧只知道那个地方发洪水了,就去堵塞,而禹靠引导、疏导,把全国的水灾制服了,所以认为疏导是主要的。育人也是一样,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教育,非常着重堵塞,对学生这不许,那不行,违反了,狠狠惩罚。新中国成立以后就一直着重疏导。但是,对育人光有疏导是不够的,疏导要和堵塞结合起来。古人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疏导与堵塞是相辅相成的,光着力疏导是一种幼稚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解放军部队非常重视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要锻炼作为一个军人的基本素质。这光靠领导,给你一天到晚讲,就是不行,就要用强制的、严厉的手段,你不这么做就要受处罚。“玉不琢,不成器”,这样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料。小孩的成长只靠疏导,此路不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教育的一个失败,就是对人要求太松,认为太严格要求多少有点法西斯。为什么现在腐败这么严重?从我们学校开始就要求不严。必须要严,作弊,该开除的开除,该退学的退学,该记过的记过。学生从品行、道德、操守直到学术上的问题都要有规范,谁违反,就要绳之以法。严格管理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分也是一种方式,光靠疏导是难以使知识规范“化”成灵魂。

6.加强实践环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人取得正确认识的基本途径。知识,无论是关于社会的行为准则,还是科学的知识,要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内化”、“升华”为一种感情、自觉和本能,变成举手投足自发表现出来的素质必须依靠亲身实践;能力的取得更是这样。我们要树立“时间第一”的观念,把实践作为锻炼人、提升人的素质的主渠道。实践的内涵很广,包括写作练习、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社会调查、文艺活动、社区服务、考察访问以及学生社团和组织中的服务工作等等。学校要重视并组织好各种实践活动,但不一定都是学校领导出面,或教师组织,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组织和社团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锻炼自己。一个好的学校,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学生自己,让学生们相互学习,并且在这种实践中学会交流和共处。正像哈佛大学前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说的,在哈佛,学生们从同学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比从老师们那里学到的更多,他以此为荣,认为是对哈佛的崇高称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