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了孩子发展的跨境务工,为何却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为了孩子发展的跨境务工,为何却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孩子发展的跨境务工,为何却影响了孩子的发展_民族文化教育家长出国务工以后——延边朝鲜族留守儿童现状的初步调查[1]⊙陈丽莉 王佳馨 李 勇 吴 彬[2][摘要]在具有重视儿童教育传统的延边地区朝鲜族中,留守儿童现象较为突出,且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跨境留守性。这表明,老人照料或对孩子的物质补偿,代替不了父母对孩子的朝夕养育。为了切实促进对朝鲜族儿童成长和传统文化传承,必须进一步采取对策。

为了孩子发展的跨境务工,为何却影响了孩子的发展_民族文化教育

家长出国务工以后——延边朝鲜族留守儿童现状的初步调查[1]

⊙陈丽莉 王佳馨 李 勇 吴 彬[2]

[摘要]在具有重视儿童教育传统的延边地区朝鲜族中,留守儿童现象较为突出,且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跨境留守性。许多学生家长出国务工,本来是希望为孩子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结果却客观上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学业、课余生活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不良问题。这表明,老人照料或对孩子的物质补偿,代替不了父母对孩子的朝夕养育。为了切实促进对朝鲜族儿童成长和传统文化传承,必须进一步采取对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跨境留守;朝鲜族;教育观;延边

一、前言(www.guayunfan.com)

留守儿童,通常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他们一般与自己父母中的一方,或者是祖辈,甚至是其余的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大量农民父母来到城市打工,留下了越来越多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教育和心理等问题日益突出,这逐渐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中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由来已久,我国相关学者也对此作了不少研究。例如,吴霓等人(2004)曾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的课题“中国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发表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报告中对我国江苏、甘肃、河北等省的留守儿童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贾娅玲(2007)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为例,研究了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姚计海、毛亚庆(2008)针对中国西部10个省(四川、广西、云南、重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陕西)作了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心理特点及其学校管理对策的研究。尽管这些研究覆盖了一些民族地区,但大多数学者都是将关注留守儿童的目光聚焦于汉族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专门研究较少,尤其是忽略了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特殊性。那就是,我国许多民族是跨境居住,因此这些民族的留守儿童多为跨境留守。那么,跨境留守的儿童将面临哪些独特的困难呢?

这种跨境留守的儿童现象在我国延边朝鲜族地区较为突出。我们调查团队赴该地区的珲春市进行了调查。本研究主要采取访谈法,分别访谈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某朝鲜族中学的化学、数学、英语、语文等科目教师、优秀班主任等10人,从教师的视角来了解该地区留守儿童的主要情况,由于调研时间在暑假期间,学生还未上学,因此本研究联系了该校一位优秀的学生以及龙井的一位优秀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从孩子的视角来看留守儿童。我们所访谈的师生都是朝鲜族,他们擅长朝鲜语,除了一位教师以外,其余的也擅长汉语,所以访谈进行得十分顺利。

围绕留守儿童进行访谈的主要问题是:①你所在的班级里留守儿童的比例是多少?父母务工的主要情况是?(包括是在国内务工还是国外务工、父母是一方外出务工还是双方都外出务工、父母一般在儿童什么年龄段外出务工等)②你所在班级里留守儿童相较于其他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有什么特点?(心理方面、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等)③你所在班级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情况主要是怎么样的?(包括监护人是谁、监护人对学生的监护情况、监护人与学校的联系等)。本研究中所引用的访谈材料虽然不是彻底的、详尽的,但却能够对所给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基于这些材料,本研究希望能通过分析朝鲜族留守儿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朝鲜族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我国吉林省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处,面临日本海。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区,朝鲜族留守儿童相较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了一个明显特征,即延边地区留守儿童,大多数为海外留守儿童。由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我国与朝鲜、俄罗斯边境,加之朝鲜族语言的特殊性,大多数朝鲜族打工者倾向于前往韩国、日本等地区务工,这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该地区朝鲜族留守儿童的独特性。

历史上,朝鲜族就是一个迁徙性特别强的民族。我国最初的朝鲜族部落就是由于朝鲜人民不堪朝鲜封建统治而迁居至此的。后来,由于自然灾害、日本在朝鲜的侵略等因素,朝鲜人民又陆续迁入我国,可以说,这个民族是不断地处于迁徙中的。传统的朝鲜族院子里“不种果树”,因为他们随时可能迁徙,“推个推车、拿个行李”就走了。朝鲜族古代书生的桌子亦尤其特别,它可以放下了当桌子,可以背起来当“书包”,而且它功能齐全,笔墨纸砚皆能放置其中,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富于流动性和迁徙性的朝鲜族重视教育的传统。

改革开放后的出国务工,可以说是朝鲜族流动性传统在新时期的体现。相较于长春等大城市,延边地区“没有什么工业”,改革开放之初,“有好工厂都黄了”,最后只剩下烟厂和啤酒厂,以及旅游这样带有民族特色的第三产业来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当地人民来说,“除了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很少有其他的企业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这使得该地区的朝鲜族人民纷纷外出寻求收入来源。

本地区最开始创收主要通过经商。朝鲜族人民结合边境优势,在与韩国建交并贸易之前,就与朝鲜有经济往来。在20世纪70年代,“朝鲜经济比我们要好”,所以最初他们主要通过互通商品,比如海产品、纱、器皿等进行贸易。1992年中韩建交后,该地区逐渐将对外贸易中心转移到了韩国。因此,这一部分收入也逐渐成为了本地区的主要收入之一。

尽管如此,大多数朝鲜族人民主要是通过外出务工这一形式赚取收入,由于语言的相似性,自1992年以来,不少朝鲜族人民前往韩国务工,到了1996年更是掀起了一股外出韩国务工的热潮。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慢慢地成为了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一踏出延边火车站,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许多标注中朝两种文字的商店名称和广告牌。身边许多人说的是朝鲜族语言,街上各色美食,有泡菜,有烤肉,还有各种拌饭。恍惚间,让人以为是到了朝鲜国或是韩国,若不是还有许多中文提醒着你,真让人觉得是到了外国了。

而珲春更是如此。珲春市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一个很明显的边境小城。街上有许多来自韩国、朝鲜以及俄罗斯的游客,人们很难区分这到底是哪个国家的地区,因为街上的文字有俄文、中文、朝鲜文三种,不管是多窄的店面、多小的广告牌,皆是如此。珲春六中便处在这个城市的城郊地带。这个初中并不是很大,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个操场,然而,这已经是该市比较重要的一所朝鲜族学校了。学校还没有开学,操场上初一新生正在军训,只有不到100个学生。有一两个学生骑着自行车说着朝语从我们身边走过。他们的发型是韩国当下流行的,衣着也是十分时尚,从外表可以看出受韩国流行文化影响颇深。

三、调查结果

(一)朝鲜族留守儿童总体情况:四多一复杂

朝鲜族留守儿童总体呈现出四多一复杂的情况,即留守儿童数量多、留守儿童父母出境务工的多、父母双方出去一方的以母亲居多、在外出务工的父母中由于各种因素离异的多以及留守儿童现有监护人构成复杂等现象。

首先,由于延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于长春、吉林等地区来说比较缓慢,因此就业机会不多,因而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占了本地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也使本地区的留守儿童逐年增加。而其中,由于韩国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加之语言和文化的相似性,许多朝鲜族务工人员更倾向于前往韩国寻工而不是选择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甚至有一部分家长前往俄罗斯或日本,这就造成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留守儿童多为跨境留守,他们与父母的距离往往比中国中西部的留守儿童要远。

其次,在当地,朝鲜族留守儿童亦被称作“单亲”或“无亲”孩子。“无亲”是指父母双方都外出韩国等地打工,仅留下孩子交予祖辈或是其他亲戚朋友抚养或教育。而“单亲”是指父母一方外出韩国等地打工,仅有剩下的一方与孩子居住并抚养教育孩子。朝鲜族留守儿童家庭呈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传统上跨境贸易“多为朝鲜族妇女”,所以一般外出务工的家庭中,通常先由母亲前往韩国务工若干年,待有一定基础后,父亲也随之出国。然而,由于母亲在儿童成长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儿童早期母亲的离开常常为儿童的心理问题等埋下隐患。另外,在留守父母外出务工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比如务工地点不同、长期分居两地等导致的离婚案例也越来越多,这类不完整的家庭也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另一层心理阴影。

第三,据笔者调查得知,在留守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并不是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等祖辈隔代抚养,他们或是与父母的亲戚或者朋友住在一起,或是寄住在本校老师家中或专门的寄宿制学校,这三种情况分别各占留守儿童数量的三分之一。

“……现在孩子不好管了,就换一个监护人。来回地变,三年之内换好几家。相对来说,老师家的孩子还能住得久一些。跟爷爷奶奶沟通,这些老人的心理是爱夸不爱讲。老师有问题没法说,也不让说,老师还得哄他们。有一个孩子,他奶奶是我姑姑家的表姐。孩子不愿意学,课程全不及格,说什么都不听,回家就告状,说姨奶奶又说他了,他奶奶就打电话来说,让我别老说他。奶奶就不高兴了,还亲戚呢。后来成绩一点点儿上去了,孩子就好多了。”

——被采访的一位老师这样说到

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成分复杂性,给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等问题更增加了许多困难。但是寄宿制学校的存在所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该校领导认为:

“……我不大赞同寄宿制学校。从我的学生去寄宿制学校的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成功率比较低。可能是孩子太多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管理不到位吧。”

(二)留守儿童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提及留守儿童时,大多数老师都表示该校这一问题是非常突出的,不仅人数多,而且留守儿童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1.心理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在延边的留守儿童中,大多数儿童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访谈的老师介绍,许多孩子“自信心不足,不爱说话”,有的学生在学校表现“孤僻”,甚至会有攻击他人的暴力倾向。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状态,缺乏应有的关爱,加之目前朝鲜族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既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又没有来自兄弟姐妹的亲情,长此以往,容易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缓解,便很容易使儿童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学业问题

第一,由于父母长期在国外务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相应的直接有力的监护,因此“学生回家自觉学习的能力很差”,有的孩子一回家就上网,或者看电视,不学习。这种情况下,祖辈的隔代抚养容易溺爱,常常不能严格监督,这造成了留守儿童从小便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一位老师说:

“……从孩子来说,无亲的孩子目前有一小部分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或亲戚家里,也还行,还能与父母联系。大部分是寄住在朋友家、也有因为父母离婚等原因寄住在汉族家庭里的。这样对孩子的民族习惯、母语、民族传统等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有的孩子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的观念不要求上大学,一部分是家长教育不到位。而如果家长在身边的话,双亲的孩子教育倒没有太大问题,因为跟家长联系方便。”

第二,一般家庭里,父母还承担着为孩子解答学习上困难的责任,尤其是尚在小学或初中的学生。然而,祖辈由于年纪、受教育程度等原因,无法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在学业上出现的困难,他们常常只能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比如照顾好他们的吃穿用,其余的也不多过问。长此以往,学生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不断削弱,这对他们的课业来说无疑是不利、甚至有害的。

“……老人跟孩子的交流时间非常少,老师跟孩子的交流也费劲。开家长会时,一般是开学初,或者是月考后,对提要求,他们听不懂,得跟他们单独讲,以前是家访,现在好了,可以用电话。电话观察时,家长(老人)都不觉得有什么变化,都说“没有啊,啥事也没有啊”。孩子怎么做,他们都认为是对的。现在老人带小孩,都无法看出孩子的异常,也识别不了孩子的谎言。甚至有时候周日跟他们联系,他们说孩子去上学了啊,其实是出去玩了。在孩子沉迷于电脑时只能求助老师。”

第三,在所访谈的班长任中,当提及家校联系时,他们常常表现出许多无奈。他们表示,尽管学校的家长会“一学期仅有一到两次”,但由于父母务工的特殊性,家长会上常常坐满了年迈的爷爷奶奶们,一方面学校老师与他们会有沟通上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对孙子孙女的护犊心态,许多祖辈家长并不能及时地解决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有老师表示“遇到重大问题时,教师自己尽可能地先解决,一般都不找家长,因为这样频繁找家长会引起孩子反感。有时候觉得父母不出面不行的时候,再找家长。”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问题的及时解决。

3.课余生活问题

在访谈中,一位老师这样说道,“有时候钱多也是个问题”。相较于中西部的留守儿童,延边朝鲜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经济上并不紧张。由于父母在国外务工能获得较为可观的收入,再加上他们出于补偿心理的初衷,他们常常给予留守儿童较多数量的零花钱。而作为学生来说,他们在内心上感觉孤独,便“通过穿名牌、用品牌来显示自己很幸福”,花钱不论度,在生活上奢侈浪费。有的学生还将大部分的零花钱用于上网等活动,这不仅对他们的学业有影响,而且还会带来其他社会问题,比如在网吧结识不良青年,甚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

“我家也有一个托管的学生……他的父母离异了,原来是妈妈管,后来是由姥姥管,但是实在管不住,就托管到了老师家。他不跟我说话,我就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和他沟通。他是两个月前托管到我家的,刚来我家的时候,他晚上老是想出去玩,我不让他去,这学期该上初三了。父亲根本不管,一个电话也没来过,也没来看过。母亲在韩国,有来电话,一年一次、两年一次地回来,这孩子缺少爱。最开始他也不跟别人说父母离异,自尊心比较强。他喜欢穿高档的衣服来显示自己很幸福……”

4.民族文化继承问题

延边朝鲜族留守儿童与内地留守儿童最大的差异是在民族语言的传承和民族礼仪的学习方面。访谈中,一位教师提及民族语言的传承时这么说道:

“另外在民族语言上,现在这帮孩子们也用得少一些。他们喜欢用汉语交流。按现状来说,与祖辈交流一般只用朝语,但由于与祖辈沟通少,不爱沟通,就学校之间、朋友之间交流,孩子们反而更喜欢用汉语与朋友交流。所以对民族语言有很大影响。”

因此,老师们提到要“净化”朝语,因为一方面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朝语学习不够,朝语中夹杂了许多汉语;另一方面朝语中有不少敬语,而这些青少年中由于受到网络等流行文化的冲击,渐渐地也不用敬语了,这对朝语的传播带来了很大影响。

其次,当问及留守儿童父母在国外务工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时,许多老师表示“影响很大”。一位老师说:

“在朝鲜族文化中,礼仪礼节文化是最受重视的。但现在很多孩子都不懂这些礼节。就跟汉语中的“您”和“你”一样,在朝语中原本敬语很多,但现状是孩子们用朝语对长辈和同辈说话都一样,孩子们自己觉得没什么,自己都习惯了,也不知道,而长辈们也没有纠正,而且有的孩子只跟同辈交流,跟长辈的沟通很少。”

“……如果父母在的话,第一个尊重父母——这个观念现在很多孩子们都不懂。父母应该在家教孩子怎样供养父母。但是孩子从小看见的都是老人来照顾他们,不知道要孝顺老人,要尊重老人,因为他们没有父母的言传身教,就觉得爷爷奶奶是听他们的话的。而我们班级有俩孩子,家长都在身边,他们在这方面会好很多。所以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但是这个不仅是教育系统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四、进一步的讨论:为了孩子发展的跨境务工,为何却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朝鲜族家长跨境务工的主要初衷之一,就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一方面反映了朝鲜族重视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传统。朝鲜族是我国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之一,这从他们的民族文化传统中亦可见一斑。黄牛是传统朝鲜族家庭的重要劳动力,但是朝鲜族人民“宁可卖黄牛,也要让儿女上学”。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族聚居地纷纷建立“家长会”“董事会”等民间办学组织,自筹资金、材料,办起了几百所中小学。当代我国朝鲜族学校教育之所以能领先其他民族,便得益于此。在研究进行之前,笔者一行参观了延边博物馆,以对朝鲜族文化传统有个初步的认识。譬如,朝鲜族传统建筑八间大瓦房,其中有一间主屋专为书房,妇女除打扫外不准踏入打扰学习,这体现了朝鲜族重视教育的传统;而朝鲜族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抓周礼、成人礼以及老人的花甲宴,这体现了朝鲜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但是,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父母出国务工,的确在客观上导致了对儿童发展的不良影响,何以如此呢?延边朝鲜族地区留守儿童为何呈现出多方面的问题,其原因亦是复杂的。

从宏观上说,促使大量朝鲜族人民出国务工的一个很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是延边发展缓慢的经济。由于工业发展滞后,就业机会稀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该地区人民只得前往经济更为发达的我国东部沿海、韩国、日本甚至是俄罗斯等地寻求工作机会。而传统上,由于语言文化的相似性,以及韩国大强度(10~14小时)工作下的高薪职业多,许多务工人员选择出境务工。

微观层面上,主要是朝鲜族家庭内部的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呈现出心理、学习以及生活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父母外出韩国等地务工,“来回成本高”“一回来就要给照顾孩子的亲戚朋友带许多东西”“回国后再去外国找工作就不容易了”等因素,造成了许多出境务工的父母一年回国一次,有的几年才回来一次的情况。在访谈中的一个学生,其父母甚至在其2岁至18岁期间的16年内都未回国一次,“孩子连父母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再因为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许多父母往家打电话的次数也是极少的。亲子间的互动很少,留守儿童便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第二,由于家长在国外务工的经历,他们认为即使孩子不上大学,不识字,也能找到一个像他们那样高薪的工作,因此他们逐渐地对孩子的要求也降低了,只要完成了义务教育,“读不读大学都一样”。父母价值观的改变,也让孩子失去了努力学习的动力,这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困难。第三,由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复杂性,祖辈与学校沟通难、亲戚朋友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问题、寄宿制学校缺乏正规的管理制度等问题,也给家校联系造成了障碍。

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有五种,分别是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安全上的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和家庭安全[1]。最后一项“家庭安全”恰恰是很多留守儿童所缺乏的,一旦这一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便寻求这一安全,这一过程必然会让留守儿童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而且这一层次的要求没能得到满足,也必然影响留守儿童对更高层次需求的追求。

心理学的依恋理论也有助于解释此现象。英国的学者鲍尔比等最早作出了许多对人类当中的依恋的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依恋理论[2]-[4]。该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据该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在延边朝鲜族留守儿童中,父母大多在其小学早期便外出别地、甚至别国务工,并长期在外,一年甚至不能回家一次,这严重影响了儿童的依恋行为,对于儿童作为社会性存在的成长也是极其不利的。

另外,还有一些老师反映,“相关部门没有很好地配合学校管理留守儿童问题”,比如,学校附近的网吧依然屡禁不止,“学生一放学就往网吧里跑”。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同时对他们的身心也有负面影响。学校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做出配合,取缔网吧。还有因为该地区朝鲜族人口的流动性,有的家长中途外出务工,学校及老师并不能及时知道,“有时候直到需要找家长的时候才知道已经出国了”,民政部门没有及时跟踪并统计信息,这也使学校和老师无法正常开展教学及学生指导工作。

五、建议与反思

自1996年以来,延边地区外出韩国等地的人员不断增多,尤其是近年来出境务工的手续减少、出境条件放宽,当地朝鲜族人口大量迁移至以韩国为主的国外地区,在造成本民族地区空洞化、大量劳动力外流的同时,亦使当地留守儿童的问题更加突出,这不仅是朝鲜族家庭内部的原因,政府、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有相应责任,并应当对此积极地作出对策和行动。

首先,针对就业机会稀缺导致的劳动力流失的问题,当地政府应当大力发展本民族地区经济,结合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和边境优势,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本地区的就业问题,减少外出务工的人口,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其次,相关政府部门如民政局等,应当动态地跟踪当地每个家庭的外出务工情况,同时对困难的留守儿童家庭给予经济上、生活上的支持与帮助,以便配合学校更好地教育留守儿童。

第二,尽管外在客观的经济条件是促使朝鲜族人口外出务工的直接原因,但是家长的教育意识也是亟待改变的。从家长自身而言,应当转变其对教育价值和教育方式的认识。应当认识到,对孩子给予精神上的关爱相较于单纯的物质提供来说是更重要的:务工在外的家长在保证孩子的物质条件时,还应当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多与孩子多进行沟通交流;也有老师提到,部分留守儿童“暑假通过旅游团到韩国与父母相聚”这种方式,定期地与父母交流、相处等,适当地弥补父母其余时间不在的空缺,通过多样的方式,及时与学校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第三,作为承担正规教育的学校来说,一方面,应当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为他们设置相关的心理辅导,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儿童进行干预。除此之外,延边地区学校,尤其是朝鲜族民族学校应当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监护对象复杂性等问题,初中以上学校应该加强校舍建设,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与同学交流学习、生活等问题的场所。

当然,朝鲜族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由来已久,短时间内必然无法得到解决,但是通过政府、学校、家庭甚至全社会的努力,相信留守儿童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延边朝鲜族地区的教育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Vol.Ⅰ. Attachment.London:Pimlico,1969/1997.

[3]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Vol.Ⅱ.Separation.London:Pimlico,1973/1997.

[4]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Vol.Ⅲ. Loss. London:Pimlico,1969/1998.

After Parents’Working Abroad——A Preliminary Field Research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Current Situation in Yanbian Kore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Chenlili,Wangjiaxin,Liyong,Wubin

(School of Education,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

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children’s being left behind is quite prominent among Korean people in Yanbian Kore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who maintain a good tradition of attaching much importance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with the cross country feature tha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districts. Parents who go aboard to find labor works were supposed to set the stage for children’s better development,which however,causesmany problems in children’s psychology,study,after school life and folk culture inheritance. This suggests that parents’nurturing can not be replaced by grandparents’taking care of or by thematerial compensation. We must take further measures in order to encourage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 and the folk culture inheritance.

Key words:left-behind children;cross country left-behind;The Korean nationality;sense of education;Yanbian

【注释】

[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十一五”规划青年基金课题《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人类学研究》,课题批准号:CMA060256。

[2]陈丽莉,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民族教育;王佳馨,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适应;李勇,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心理与教育;吴彬,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民族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