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我”性_教师如何促进学生

为“我”性_教师如何促进学生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我”性_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第一节 为“我”性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以对象性关系的确立为前提的,而主客体对象性关系的确立是主体从为“我”的角度进行选择的。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为“我”性,突出地表现在学习对象(客体)的选择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连串的选择活动。从而将自我升华为高尚的人。学生的为“我”性特征要求教育活动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要适应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二是能满足学生个人的主体需要。

为“我”性_教师如何促进学生

第一节 为“我”性

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以对象性关系的确立为前提的,而主客体对象性关系的确立是主体从为“我”的角度进行选择的。为“我”性是指活动客体(对象)并不是自发地进入主体的对象性关系和活动领域,而是由“我”即个人主体确定的。这不仅取决于客体,更取决于主体,取决于主体的能力和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另一方面,即从主体方面来看……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此外,与个人的需要没有肯定或者否定关系的事物也不可能成为个人的活动对象,因为活动本身是由以满足一定的需要为本质规定的目的引起的,说到底,主体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例如在审美关系中,某一画展能否成为某人的审美客体,取决于该人是否具有对绘画的审美需要和相应的鉴赏能力。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为“我”性,突出地表现在学习对象(客体)的选择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连串的选择活动。从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到学习手段,无一不是选择的结果:从“学什么”到“怎么学”也无一不是选择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随便将什么内容都作为学习的客体来对待,也不会将学习客体的随便什么方面作为深入思想的主攻方面,而总是有所选择的,总是选择那些最合意的即自以为最有意义的内容作为学习客体,总是选择那些自以为最有价值的学习客体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同时,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加工、整合和改造也都是有选择的,都要进行过滤、筛选和优化组合。学生选择的正确与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学习内容相同,但由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学习,其结果往往是大相径庭甚至有天壤之别。明智的选择常常能使学生洞察学习内容的真、善、美;而愚蠢的选择则常常会使学生误入歧途。比如,同样去阅读《红楼梦》,有的人选择了“淫”的角度欣赏,就会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低级趣味者;而有的人选择了“仁”的角度去体验。从而将自我升华为高尚的人。马克思早在青年时代就说过:“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是这同时也是可能毁坏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考虑这种选择——这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主要责任。没有选择的被动和违反规律的盲动都不是主体性。当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选择同任何人的选择一样,都是有条件的,“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在他的生活范围里面,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例如作为一个爱尔兰的农民,他只能选择:或者吃马铃薯或者饿死。”这决定了学生在进行选择时,必须按照学校教育目标的要求,在教育的现实条件和可能性之中进行选择。学生的为“我”性特征要求教育活动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要适应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二是能满足学生个人的主体需要。如果教育内容、方法或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或不能满足学生个人的主体需要、兴趣,那么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就会削弱或丧失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甚至会产生反主体性效应,导致教育活动的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