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高山乡窑儿湾小学_会宁校史

土高山乡窑儿湾小学_会宁校史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高山乡窑儿湾小学_会宁校史土高山乡窑儿湾小学窑儿湾小学位于会宁县北部,始建于1969年,最初校址设在窑儿湾社一户农民的两眼窑洞里,面积约30余平方米,张国维担任首任校长。1976年学校被定西地区评为先进集体,并召开了现场会。1982年、1983年连续两年被会宁县委、会宁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张 军,男,窑儿湾社人,现在西安研究所工作。窑儿湾小学历任校长:张国维、张国柱、张国承、张国柱、张信、张继文、张少峰

土高山乡窑儿湾小学_会宁校史

土高山乡窑儿湾小学

窑儿湾小学位于会宁县北部,始建于1969年,最初校址设在窑儿湾社一户农民的两眼窑洞里,面积约30余平方米,张国维担任首任校长。创建之初,学校规模特别小,有学生40余人,设有5个年级、教职工1人。

1972年在老校长张国维和张国承、张国柱等同志带领下,掀起兴办学校的高潮,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学生40余人,教学班3个,教职工3人。

1985年以后,学生自然减员,学校保持相对稳定的规模。

自2000年后,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附近几个社的学生陆续转来求学,办学规模有所扩大。(www.guayunfan.com)

2003年至2004年,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现有学生60多人,教职工4人,4个复式教学班,办学条件居全县村级同类小学前列,教学质量居于全县村级同类小学中上水平。

纵观学校的发展,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9年—1971年)

这一阶段为学校创建时期,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但办学效益比较高。没有教室,就借用私人的两眼窑洞作为教室。没有桌凳,就用土块、牛粪、纸精等原料做成纸浆桌凳,有学生40余人,教职工2人。

第二阶段(1972年—1984年)

1972年春,在老校长张国维和张国承、张国柱等同志的带领下,动员当地群众把校址搬迁到现在教学区的位置,掀起了投工献料、兴办学校的高潮,2幢崭新的土木结构教室(75平方米)、2间办公室(24平方米)拔地而起。义务投工箍起了4孔窑洞,其中2孔为学校与生产队共用,1孔供耕读班上学用,利用午休、晚饭后时间进行学习。教师上课有专用教材,学员有作业,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直持续到1980年,全部扫除青壮年文盲为止。1孔窑洞有土炕,有铺盖,专供学龄前儿童用,家长要下地干活时,就把孩子交给老师,老师们在照顾这些孩子生活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学前教育。1972年学校制作双人课桌凳16套,改善了办学条件,教师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乡前茅。1974年,经学校和生产队协商,划给学校10亩地搞勤工俭学,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劳动、管理。收入的一小部分用于购置教学用具,大部分用于解决学生的书本费。学校自1969年至1983年期间没有向学生收过任何费用,全部免费。1976年学校被定西地区评为先进集体,并召开了现场会。1982年、1983年连续两年被会宁县委、会宁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第三阶段(1985年—1993年)

这段时间,因学生自然减员,学校工作保持相对稳定,1992年有学生10余人(一至三年级),教职工1人。

第四阶段(1994年—2008年)

自1994年以来,学校各项工作稳中上升,附近两个社的学生也来上学,学生30余人,教职工3人。2003年至2004年两年,学校重新规划,调整布局,扩建校园。学校又征地6亩,使校园占地面积达到6600平方米,分为教学区和活动区两大块。其中教学区1980平方米,绿化区660平方米,活动区3960平方米。教学区建筑(砖木结构)面积为464平方米,其中教室348平方米,办公室116平方米,修砖混结构围墙296米。2003年会宁县扶贫办“整村推进项目”投资8万元;2004年会宁县财政局“财政发展资金”投资7万元,学校自筹资金修建了45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厕所。学校的设计美观、大方,校园布局合理,为广大师生造就了一个舒适、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自1992年秋季开始学校按照县、乡教育主管部门的精神制定了一套完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奋斗目标是“为了学生的明天,为了明天的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赢得了社会上的好评,生员增多,邻近两个社的学生都来上学,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现有学生60余人,教学班4个(复式教学),教职工4人,是一所六年制小学,办学规模居于会宁县村级小学前列,教育教学质量居于全县村级小学中上等水平。

校领导和教师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无私奉献,曾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奖励。2000年度、2004年度、2006年度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在近四年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六年级统一检测中,学校三年获本乡第一名,一年获第二名;在全乡组织的统一检测中,学校历年来名列前茅,多次受到乡党委、政府、教育管理中心的奖励。在小小的会议室里,挂满了县、乡各级部门的奖状。

学校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教育教学工作,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诚实、友爱、勤学、奋进”为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文明、奉献”之校风,“严谨、刻苦、求实、创新”之教风,“巧学、精练、探寻、自强”之学风。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也稳步提高。师生曾多次获得各级奖励,张少峰曾获县“园丁奖”、“全国复式教学优秀教师”、“和谐中国、知荣明耻时代先锋人物”等称号。魏世军曾多次获得县级优质课、说课竞赛一等奖、二等奖。

在一个不足二百人的村子里,造就出了一大批人才,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取得博士学位的3人:

张继义,男,窑儿湾社人,现在兰州理工大学任教,教授。

张 军,男,窑儿湾社人,现在西安研究所工作。

张玉霞,女,窑儿湾社人,现在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任高级工程师。

取得研究生学位的5人,本科毕业生16人,大中专毕业生17人,现高中就读13人。

回顾过去,问心无愧;展望未来,前程似锦。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全校师生正在努力营造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校园环境,为创建标准化高水平的学校不懈奋斗。

窑儿湾小学历任校长:张国维、张国柱、张国承、张国柱、张信、张继文、张少峰

(供稿人:张少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