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统计_图书馆管理学

图书馆统计_图书馆管理学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折,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制定数量指标系统,确定图书馆统计方法,对图书馆统计工作进行评价。图书馆统计只有通过统计调查取得有关资料,才能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提供依据。按调查组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统计报表制度是按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表式、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地报送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图书馆统计_图书馆管理学

第三节 图书馆统计

图书馆统计既是图书馆管理的基础,也是图书馆管理的方法之一。尤其是量化管理,更离不开统计工作,它是量化管理的基础,也是量化管理的组成部分。图书馆工作量的定额,有的采取经验法或取工作量的平均数,二者都离不开统计工作;在量化管理过程中,为了监测量化管理的进程和效果,也要进行严密的统计工作。因此本节叙述图书馆的统计工作。

一、图书馆统计的定义、对象和任务

1.定义

统计包括三方面内容: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一般包括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描述、统计分析和统计显示等。针对图书馆而言,图书馆统计工作是一项传统的业务工作,是指运用统计学原理,根据具体数字来反映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图书馆工作中的各种现象、状态、趋势等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研究,为工作决策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体制受到强烈的冲击,以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式和手段管理图书馆的思想日渐浓厚,图书馆各项统计工作的作用日趋显著,目前,统计工作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管理者重视。(www.guayunfan.com)

2.对象及任务

图书馆统计的对象是组成图书馆的要素即藏书、馆员、读者、经费、设备以及与其相关的媒介指标,如书刊购置费、藏书利用率等。

图书馆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折,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制定数量指标系统,确定图书馆统计方法,对图书馆统计工作进行评价。

二、图书馆统计的内容

1.读者统计

包括对读者到馆人数、读者借阅次数、拒借数字等的统计。只有通过统计分析,才能掌握图书馆各种藏书的利用率及读者到馆率、读者拒借率等统计比率。这些详细的数据可以用排队论的方法,科学地安排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合理地组织劳动力,使之获得最佳效益。

2.藏书统计

包括藏书数量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科学的藏书结构,无疑有利于流通量的进一步提高。用实际藏书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选出本馆藏书的最优值,得出最佳藏书量和复本量,调整并确定出最适应读者需要的藏书类型,同时还可以对藏书补充做出具有科学依据的预测,使图书馆充分发挥其职能。

3.借阅统计

包括图书开放情况,图书内览外借情况,馆际互借、图书宣传、参考咨询、情报服务、书目服务等情况。通过借阅统计,可看出哪些书长期为读者所需要,哪些书使用率低,使用寿命短,读者需求变化的倾向等情况,据此来实施本馆图书的采购与剔旧工作。通过对图书借阅的统计,可以反映出读者利用藏书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各种类藏书的流通情况。

4.图书馆工作人员统计

包括人员数量、各类人员分布、年龄与知识结构、职称、职务、从事专业时间、学术成果等情况。

5.经费统计

包括经费数量、来源与分配情况。

6.建筑设备统计

包括图书馆建筑面积、书库、阅览室、办公室等用房的分布情况,机器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质量情况等。

7.图书馆网络统计

包括参加网络的图书馆数量、网络分布状况、藏书总量、计算机数量、数据库状况、图书馆网站点击率、电子文献记录的下载次数等。

三、图书馆统计的方法和步骤

图书馆统计工作的全过程主要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资料整理和统计资料的分析三个阶段。

1.统计调查

(1)统计资料的搜集

统计资料的搜集也称统计调查或统计观察。它是根据图书馆统计的任务,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从搜集被研究现象的原始资料开始的工作过程,是图书馆统计工作的开始阶段,是认识事物的起点,也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图书馆统计只有通过统计调查取得有关资料,才能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提供依据。

统计调查首先要制定统计调查方案;确定统计调查的目的、对象、范围、项目;编制图书馆统计调查表;确定调查的方式方法。

(2)图书馆统计调查的方式

按调查时间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是按照现象发生的时间,进行经常的、连续不断的登记,以反映事物在一定时间内的全部发展过程的一种调查方法,如登记读者到馆人次、图书流通册次等;一次性调查是不连续的调查,只是对事物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登记。

按调查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局部调查。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全部数据加以调查,如图书、读者、馆员、经费、设备等;局部调查是仅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项目进行调查(即抽查法)。

按调查组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统计报表制度是按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表式、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地报送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专门调查是根据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专门组织的调查。按其不同的特点,可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等4种。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它的项目主要是现象一定时点上的状态。普查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通过专门组织的登记来进行,如藏书清点;另一种是在各单位本身的核算资料、报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如图书馆各类人员统计。重点调查是在全部单位中选择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这些重点单位在全部单位中虽然只是一部分,但它在研究现象的总量中却占有较大的比重。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项目,做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调查方法。典型调查和统计报表结合,可以弥补报表资料的不足,典型资料与基本指标相结合,还可推算全面数字。抽样调查也称抽样观察、抽样推断、抽样法,在数理统计学里叫参数估计。它不仅包括原始资料的收集,而且包括统计资料的整理与推算。它是按随机原则在总体中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全部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被调查的对象整体,叫做全部总体,而被抽选出来的那一部分观察对象的整体,叫做抽样总体。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产生的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抽样调查可采用纯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分类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等方式。

2.统计资料的整理

统计资料的整理,是图书馆统计工作的第二阶段。它是根据统计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对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成为反映总体特征和状况的工作过程。人们在统计调查阶段搜集到的资料是分散的、不系统的,也不能反映总体内部联系和全貌。为了说明事物的本质和它存在的规律性,必须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综合分组。有时为了特定的目的,对已整理过的统计资料进行再加工,也属于统计资料整理。统计资料整理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①图书馆统计资料整理的分类。一是定期统计资料整理,这是按一定时间(日、月、季、年)对统计资料进行的加工整理;二是专题统计资料整理,这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图书馆某种现象调查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三是历史资料整理,如对历年来图书馆发展的数量、藏书数量统计资料的整理等。

②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必须事先制定出一个整理纲要,这个纲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统计资料的分组。这是统计整理的基础。分组就是按一定的标志把调查的图书馆这一现象总体单位划分成若干部分或组,对调查来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以揭示总体内部的构成、类型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组标志可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按事物的数量变化分组;品质标志按事物的性质差异进行分组,如读者可按性别、民族、年龄、职业分组等。二是统计资料汇总,也称统计资料综合。这是统计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统计资料汇总前要进行检查,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检查的方法有逻辑检查、计算检查、填表检查等。汇总的组织方式有逐级汇总、集中汇总、会审会总等。汇总的技术有手工汇总、机械汇总、计算机汇总。三是统计表的设计。它是统计资料整理的表现形式。统计表的结构从形式上看,由标题、标目、横行、纵行、数字资料5个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包括主词和宾词两部分。统计表的种类有简单统计表、分组统计表和复合统计表。

3.统计资料的分析

它是整个统计方法的关键步骤,包括统计数据的结论分析和误差分析。前者是从统计数据出发,分析判断出相应的规律性结论;后者是对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从数据得出结论的方法极多,主要有对比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分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法、指数法等。下面简述几种常用的方法。

①对比分析法。该方法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主要是通过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来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对比主要是部门之间、馆与馆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及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对比。

该方法主要有三个步骤:一是收集整理拟分析对象的统计数据,如本馆历年图书流通量、读者人数等;二是确定参照系并收集相关统计数据,如选定同类型馆的相同统计指标(图书流通量、读者人数等)作为参照系;三是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相对比较,并得出结论。对比分析对数学的要求不高,且属静态的简单比较,因而适用面广,为人们所常用。

②动态分析法。反映某种现象在时间上变化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一个动态数列。分析动态数列的发展速度和增减速度,可了解事物的变化过程。掌握发展趋势的重要方法即为动态分析法。该方法包括:一是确定拟分析的问题;二是收集整理一定时期内的相关统计数据;三是建立数学模型;四是进行模型精度检验及发展趋势预测。

③相关分析法。该方法是一种处理变量和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方法,即运用数学方法来分析图书馆活动中的各种统计量之间以及各统计量与某一外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确定各种统计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之大小,该方法的核心是寻求两个或多个变量的内在联系。例如,由于图书馆的非赢利性及其效益的隐蔽性、时滞性和长期性,使得图书馆经济学的核心和难点——图书馆经济效益评价与计量这一课题的定量研究特别困难。为此,有人针对图书馆投入与产出的不一致性导致了直接应用图书馆劳动成果——服务与劳动消耗之比较难以进行的现实,以易于计量的图书馆服务量与外部某一收益指标(教学成果)的相关性作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采用机辅分析来寻求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以此来确定图书馆服务量的增加与教学成果增加的正线性相关关系,从而避开了直接计量图书馆效益的障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④分组分析法。该方法就是把统计资料按某些变动标志分成若干部分进行研究的方法。包括:a.收集整理拟分析对象的总体统计资料,使之科学化和系统化;b.分析总体内不同性质的构成单元的情况,将性质相同的单元归在一个组内;c.从数量方面分析各单元组内部的联系与规律,从而深入说明各单元及总体的特征与规律。

⑤结构分析法。这是计算某一事物的各个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分组法为基础,要求首先掌握总体事物的基本统计数据,然后对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据进行分解分析,从而计算出各个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的百分比

图书馆统计分析的方法不限于上述几种,对于不同的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也可以采用综合的分析方法。只要数据准确,分析方法和步骤得当,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图书馆统计工作的注意事项

1.领导要重视

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业务统计工作,使图书馆上下都把业务统计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来抓,制定出完整、统一的统计制度。在具体实施时,应使所制定的统计制度与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责任制结合起来,同时明确具体的统计任务和各部门中承担对统计进行监督和汇总的责任人选。对全馆性的统计和资料分析应有专人负责,并要严格执行主管人审核签认的规定。统计工作人员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图书馆应把统计工作中反映出来的工作量大小和工作情况的优劣在年终与部门和个人的考核挂钩,作为奖惩工作人员的主要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统计工作中“走过场”式的弊病。

2.统计工作要规范化、标准化

为了真实反映图书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就需要首先确定一套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这种指标体系应从数量方面来反映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全部过程。因此,指标体系中所设置的各种指标必须全面和标准,以便能分别评价出各部门和全馆的绩效。指标的设置不宜过多,应突出核心指标,以免陷入繁琐,反而不利于管理。各馆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一套完整、易于操作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形成一套相对全面、固定的统计表格,表格的设计要实用和规范,表格中填报的内容要真实,应杜绝漏报、虚报等现象的出现。

3.统计手段要现代化

目前,各图书馆基本上都使用了计算机进行业务工作管理,统计工作应尽量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建立图书馆数据统计网络机制,实现统计工作的自动化。只有这样,才能将统计工作人员从繁杂枯燥的数字计算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高效、准确、规范地进行统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4.责任到人

设置专职或兼职的统计人员直接隶属于馆领导,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统计系统,从而保证统计工作的准确及时。同时,从事统计的工作人员应树立敬业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准,具备各种统计知识和分析技巧,保证统计数据的客观和公正,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