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课程”构建与实现

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课程”构建与实现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笔者认为,借助网络广泛的传播力和多媒体技术支持,积极创建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课程”,提供全天候的网络在线信息素养教育,不失为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1,2]。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美国大学图书馆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出现大量“在线信息素养课程”。

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课程”构建与实现_信息社会与信息素

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课程”构建与实现

喻 萍

(上海金融学院图书馆,上海201209)

摘 要: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形式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构建集成化、开放式的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并从教学内容的整体构架、教学模式、硬软件配置、学习效果测试反馈等方面展开实践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在线课程;图书馆(www.guayunfan.com)

网络使当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甚至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80、90后的大学生们来说,网络更是与其结缘,购物、交友、游戏都乐于借助网络,在线自主式学习(E-learning)同样受到青睐,除享受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学习任何内容的便利外,强大的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友好界面使人自信和愉快。在高校,网络教学已并不鲜见,但将信息素养这一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纳入正规网络教学体系的却很少,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信息集散中心,是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年复一年地开展着新生入馆教育、信息检索培训讲座等相关工作,然而效果不甚理想。开设多年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也处于专业面广、师资有限、教学手段落后的境况。对此笔者认为,借助网络广泛的传播力和多媒体技术支持,积极创建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课程”(Onl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Tutorial),提供全天候的网络在线信息素养教育,不失为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1,2]。

1 国内外“在线信息素质课程”概观

1.1 国外研究历史与动态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了“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理念:指人们应具备的信息意识以及查找、收集、评价、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发了全球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欧美大学纷纷开设信息素养的相关课程,并将信息能力与阅读、写作、计算(数学)并列为大学生必备的4项基本能力[3]。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美国大学图书馆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Onl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简称OILI)的研究和实践,出现大量“在线信息素养课程”(Onl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Tutorial)。2004年因特网上“Directory of Online Resources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网站列出的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南非、马来西亚60多所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状况中,“Tutorial”一项下就包含了31所大学开发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教程,其中有颇受欢迎的得克萨斯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程”(TILT)、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在线指导”(Stanford’s Key to Information Literacy,SKIL)等。在对我国港台地区的调查也表明,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也以各自形式构建了集成化的信息素养在线教程[4,5],如国立台湾大学谢宝煖教授的“资讯与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的“图书馆与网络资源利用”、香港中文大学的“资讯素养课程”、香港科技大学的“信息素养教程”等[6~8],这些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集成化的、通识型的信息素质教育在线教程,并且不设门槛,对公众开放[9]。

1.2 我国“在线信息素质课程”建设状况

我国内地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基本上是围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堂教学展开的,70%以上本科院校都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多年,在利用网络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方面,2008年对全国未设置图书情报专业的98所高校图书馆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有93所都利用网络开展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占94.9%。内容包括:建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网站发布课程大纲、课堂教学课件,提供专题讲座资料及制作入馆教育课件等[10,11]。笔者在2010年4月,对上海的9所211高校图书馆网页进行调访,从OILI的栏目名称、目标人群、教学载体形式、在线测试反馈、开放度几方面加以考察,除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仅有新生入馆教育视频外,其他8所院校都在图书馆主页设立OILI相关栏目,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续)

从表中看出:高校图书馆OILI基本是借助网络发布专题讲座、文献检索课及新生入馆教育三种教育培训形式的课件,媒体格式多为ppt、pdf和静态网页,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弱,普遍存在文字堆积、单向灌输,缺失在线练习和交流现象,与在线素质教育课程应具备的集成化、精炼生动以及互动要求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的相关在线学习课程(ELearning)则均只为本校在读学生选修文献检索课设计,限制外人登录。

2 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2.1 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

预先确定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课程(以下简称OILT)的教学目的、目标人群、教学模式以及评估方法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首先,OILT的目标是面向所有图书馆用户(校内、校外读者、同行等)必须掌握的信息素养基础知识入手,提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通识型的信息素养培训教程,帮助读者有效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资源。课程是集成化、综合性、开放式的信息素养网络课程,不需要有强大的教师和学生管理模块,而是将重点放在内容构建的整体、生动、交互、易学等工作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在教学模式上把握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引导式、问题情景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为主[12],每个单元学习模块都短小精悍,避免学习疲劳,从问题提出开始,呈现循循善诱的探索学习过程。彻底摈弃将文献检索教材中大量文字内容平铺直叙,或用各章节的授课课件和课堂录像堆砌现象,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升网络教学效果。网页设计上就体现出课程的整体性和动态交互特性,页面统一、简洁,有较多的留白,需要插入的图片及动画比例适中、充满趣味性。

2.2 软、硬件配置

根据以上课程特点和要求,图书馆无须购买或研制具有强大管理和交互功能的网络教育平台,简单的硬、软件环境即可完成课程构建。硬件配置为:CPU(Intel?Pentium?4、Intel Centrino?、Intel Xeon?或Intel CoreTMDuo处理器);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XP、Windows Vista?Home Premium或Windows 7);10GB以上的可用存储空间。DVD-ROM驱动器(推荐1 024×768屏幕分辨率)。如需要声音植入则高质量的麦克风和录音环境是必需的。

软件工具主要使用动态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er、图像捕捉软件(Adobe Captivate 4或Camtasia Studio 6、ScreenCorder 5等)以及Powerpoint完成。Dreamweaver网页制作工具方法简单、易修改、功能强大;Adobe Captivate 4等抓图软件带有及时反馈分支/循环功能,可以方便地创建自己的强大的随机问答测验模块[13]。Powerpoint具有良好的动画演示功能。

2.3 主体内容设计与搭建

课程内容设计围绕对现代图书馆的有效利用进行。参照目前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我们拟将OILT内容分为6个有代表性的子模块(图1)。主页由3部分构成:课程名称、网站地图、各学习模块,每个模块学习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并控制动画与插件的使用,避免产生下载等待时间。每个模块都由学习目标、几个知识点、范例、问答与反馈及总结几个部分构成一个小循环(图2)。

图1 主题模块

图2 模块1单元小循环

(1)信息素养概观:将21世纪信息素养的概念产生、内涵演变、信息素养标准界定以及国内外信息素养课程以热点链接方式串联在一起,学习者任意点选查看,开阔眼界,树立信心。

(2)认识各种信息源:以出版时间为顺序,动感直观地展示现代各种信息源,辅以简短特性介绍、图文并茂。

(3)利用在线馆藏目录:图书馆公共查询系统(OPAC)是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核心工具。利用图像捕捉软件将查询实例制作成演示短片,展示查询技巧。此间对我国现行的分类体系加以指点,帮助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图书馆馆藏书目系统的检索方法。国外知名的图书馆OPAC链接及各国主要文献分类体系详表也可以热点链接方式提供给感兴趣的学习者浏览。

(4)信息检索基本方法:此模块帮助学习者掌握常用检索技术,包括检索“域”的种类和作用、检索词选择技巧、布尔逻辑算符以及检索策略的构建,通过设计具体问题情景,加入对学习者提问和交互环节,加深学习者对选词规范化、同义词添加、剔除不适检索用词等方面的认知。提供几个知名、开放可存取资源链接,以便学习者进行数据库检索实战练习。

(5)Web信息搜索:以几种典型的通用搜索引擎、专题搜索引擎、网络资源导航为例,概括各种搜索工具的特点及检索技巧,消除常见误区。

(6)合理利用信息: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涉及知识产权、著作权等法律知识,以相关典型案例配合说明,并对使用信息的评价、筛选、管理进行基础性指导。

2.4 学习效果在线测试与反馈

在线教育最大缺憾是没有了传统课堂应有的控制约束和群体讨论,缺乏人性化的沟通。因此,课程在线的测试反馈以及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它让学习效果得到及时诊断与反思,尽可能避免宽松型在线课程易产生的蜻蜓点水、半途而废现象。在每一个模块的学习内容结束后,针对知识点精心设计5~6个简单的选择或判断题进行测试练习并即时反馈,构成一个小循环,整个学习过程中形成多次循环,即小循环多反馈的模式,促进学生自我诊断、反思和评价[12]。完成这类在线测试与反馈可利用Adobe Captivate 4或Camtasia Studio 6等图像捕捉软件,它们提供内置的选项来快速创建如选择题、简答题、填空、真或假判断及匹配等测试效果,无需编程。例如在“合理利用信息”模块中,设计一个问答:你认为以下哪一项不适用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范围?

A.时事新闻          B.《新闻学》一书

C.新闻评论          D.《新闻调查》节目

回答正确,系统出现鼓励特效,进入下一问。如果回答不正确,系统将及时返回:“正确答案为A。中国《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了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为:a.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b.时事新闻;c.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当小循环测试结果极不理想时,系统将建议学习者重新开始这一模块的学习。课程平台还可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技术设计一个综合的信息素养在线测试系统(图1中第7模块),建立题库,完成学习并通过综合测试的学习者可以获得图书馆授予信息素质培训合格证书(电子版),以资鼓励,它可作为本校学生选修信息检索课程的阶段性成绩。

3 OILT构建的一些建议

3.1 充分体现网站的开放性

21世纪的大学图书馆既是信息资源管理和推广者,也是信息素养的指导者[14]。OILT是为一切需要了解和使用信息资源的人而设计,作为一种基础素养教育资源,理应给予每一个希望获得基本信息能力的个体以帮助,体现现代图书馆为社会开放服务的友好形象和管理理念,促进学习型、节约型和谐社会的营造。开放性具体体现在不设置人为的门槛,如IP地址控制学习者访问、需用户名及密码登录、使用通用性差的软件平台及插件等。

3.2 逐步加强交互功能与交流渠道

开辟施教和受教双方及时互动是决定在线课程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开放的网络教育中之所以鲜见交互功能,源于施教者对国际先进的学习对象技术的滞后了解和应用[15]。课程建设者应经常关注新技术、新应用软件的出现和引用,与计算机网络支持部门建立较好的协作关系,逐步加强在线教学的交互能力。交流工具也要与时俱进,目前Web2.0环境的Blog、RSS、wiki等均为开展跨时空群体交流打开方便之门,我们甚至可以利用它们共建知识库,生成学伴间的合作与交流平台,积极利用图书馆用户资源。

3.3 不断维护和更新

信息资源、检索手段和数据库服务功能都在不断进步之中,这些与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因素需要及时在OILT学习平台上得到反映。否则,付出极大精力建设的课程最终又会是互联网上的一堆垃圾。而一些适于教学的新技术和手段若能及时添加和应用,更能增强和完善网络教育的效果和功能,让学习者能常用常新。

参考文献

[1]周秀会.从信息素质教育看文检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2):74-78.

[2]谢宝煖,魏令芳.大学资讯素养通识教育之研究.通识教育,2002,9(2),45-90.

[3]谢宝煖,林淑婷.大学图书馆资讯素养网站之研究.图书与资讯学刊,1999,8(30),18-44.

[4]赵丹.香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网络课程的调查与分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2):91-94.

[5]刘畅.港台澳地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比较与分析.图书与情报,2007(5):73-78.

[6]香港中文大学.http://www.lib.cuhk.edu.hk/infolit.htm.

[7]香港科技大学.Information Literacy Tutorial.http://library.ust.hk/serv/skills/infoliteracy.html.

[8]TILT.http://tilt.lib.utsystem.edu/intro/selector.html.

[9]宋琳琳.美国前20所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图书与情报,2007(5):68-72.

[10]彭奇志,严而清,吴信岚.我国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分析研究.图书与情报,2009(01).

[11]王慧.我国“211工程”百所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图书与情报,2007(5):79-82.

[12]建构主意教学理论.http://2009.cersp.com/article/browse/3557675.jspx.

[13]Slebodnik,Maribeth;Riehle,Catherine Fraser.Creating Online Tutorials at Your Libraries:Software Choice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Reference &User Services Quarterly;Fall 2009,Vol.49Issue 1,pp.33-51,6p,1chart.

[14]Eisenberg,Michael B.Three Roles for the 21st-Century Teacher-Librarian.CSLA Journal;Spring 2006,Vol.29Issue 2,pp.21-23,3p.

[15]韩莹,祝忠明.国外学习对象技术及应用的研究热点分析.图书馆杂志,2009(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