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出应用,彰显特色_重庆市统筹城乡教

突出应用,彰显特色_重庆市统筹城乡教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突出应用,彰显特色_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城乡教育共享一片“云”璧山县教育委员会从2011年开始,璧山县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超常规运行,突破性建设,加快实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项目工程,并以此缩小城乡教育“数字化”鸿沟,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突出应用,彰显特色_重庆市统筹城乡教

城乡教育共享一片“云”

璧山县教育委员会

从2011年开始,璧山县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超常规运行,突破性建设,加快实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项目工程,并以此缩小城乡教育“数字化”鸿沟,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此举让全县师生共享了一片绚丽多彩的信息“云”。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

在未实施项目工程前,璧山教育面临着“腹背受敌”、在“夹缝”中生存的现实问题。(www.guayunfan.com)

一是璧山与主城一山之隔,主城学校极为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对璧山学子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优质生源向主城集结的趋势愈发明显,璧山教育水平离主城教育水平越来越远。

二是周边区县依靠雄厚的资金投入、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根基牢靠、辐射范围大的办学优势,对璧山教育构成了诸多“威胁”。

三是教育宣传形式有限,教育对外形象处于“半封闭”状态。

但璧山拥有突破教育“包围”的武器,即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良好基础。

一是2004年,璧山县成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县。在项目支撑下,全县建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光盘播放点120个、卫星收视点78个、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教室35个,覆盖了全县所有中小学,受益师生78000余人。现代远程教育已让城乡孩子初步领略了现代化信息教学的魅力。到2008年,全县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装备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拥有计算机4250台,投影机126台。

二是自2009年以来,璧山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抢抓璧山隧道通车、璧山与主城无缝对接,微电园拓展区日臻成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医药食品三大支柱产业日益壮大,深绿型生态化城市加速形成的发展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形成产业集群,着力优化投资环境,璧山县经济社会发展好戏连台,上演了“弯道超车”“璧山速度”“璧山模式”等惊爆眼球的“大戏”,璧山成功融入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区域,成为主城“西进”的关键连接带。经济的发展为改变我县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没有主动权和话语权这一老大难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撑,也迎来了破解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这一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转机。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做法

(一)超前谋划,内涵发展

2011年,县委、县政府响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抢占教育制高点,实现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思路,并果断决策,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列为璧山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五件大事之一。全县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为基本原则,以“整体规划,分类建设,城乡并进,均衡发展”为工作思路,精心制订了《璧山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用6年时间,投入5000万元,到“十二五”末,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使命如山,行大于言。为把《规划》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建立联动机制,各部门通力配合,确保了信息化建设人力、物力、财力“三到位”。2011年,教育部批准璧山为中小学信息化试点、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代表县,重庆把璧山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一块“试验田”,确定为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区域教育云、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县。

(二)加大投入,超前建设

2012年是我县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年”。

这一年,全县按照县级财政投入为主、学校投入为辅原则,多渠道筹措经费2130余万元,助推信息化建设步入史无前例的“快车道”。

这一年,全县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及适度超前的原则,采取“一级建设,两级应用”方式,建成璧山区域教育云中心。这个信息“心脏”为全县各学校提供了设备、平台、应用“三大服务”。

这一年,全县教育信息化实现了“六个全覆盖”。

校园宽带网络全覆盖——校园宽带网络以千兆网速与云中心万兆互联网出口对接,编织了一张由“天网”“地网”“校园网”组成的三维立体云网络。

多媒体教学全覆盖——全县共建成“班班通”教室1078间,学生上课享受了全方位的视听盛宴。

数字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借助功能完善的现代教育网络体系,我们告别了“信息孤岛”现象,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利用做到了纵横互通、“无孔不入”。

管理信息化全覆盖——全县学校实现了办公、教务管理、后勤管理、教育科研管理、教师效能管理、学生成长管理数字化。

校园安全监控全覆盖——数字化安全监控为全县师生建立了一道“无遮挡”安全屏障。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覆盖——依托“教育云中心”,全县学校实现了网络宽带“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生学习空间实现了“无限制漫游”。

(三)突出应用,彰显特色

在市技装中心的全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全县以培训为重点、活动为载体、课题研究为先导,以点带面,整体联动,全面推行“云教育”,开展云课堂、云学习、云备课、云教研、云交流、云管理,探索创新了“两融合五结合”的应用模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融合。信息技术为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个性化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多元化、多样化的学习评价创造了条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方式融合。通过璧山数字化学习云平台,积极开展基于问题、主题、项目的探究式、协作式教与学,实现了跨时空、跨区域的多样化学习。

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依托云管理平台,建立起全县学生的电子成长档案,率先开展了学生综合素质信息化评价。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按照新课程理念,全县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扎实推进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与“领雁工程”相结合。通过学科教师远程学习和学校管理者混合式培训,本地“领雁学校”示范,全国名师引领,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城乡统筹,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与卓越课堂相结合。应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高效的交互式学习平台开展“云端”学习,为“云课堂”奠定物质文化基础,创新课堂学习模式,构建多元的学科“云课堂”文化。

信息技术与城乡均衡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云”优势,广泛实施网络集体备课,开展网络互动教研,推行联体课堂,加强管理联动交流,实行捆绑发展。有效破解了全县边远、薄弱学校师资短缺、学科不配套等难题,城乡教育均衡梦逐渐成为现实。

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突破

项目工程建设实现了三个“创新”、两大“突破”。

(一)三个“创新”

一是创新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教育信息化实施前,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为“教委宏观规划,学校负责具体规划和实施建设”。这一体制的弊病在于学校各自为政,建设和发展步伐不一致,部分学校因经费紧张而“搁浅”建设。新体制采取政府、教委、学校三方分工负责的办法,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县政府拨付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教委负责统筹部分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同时,负责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学校负责校园网络建设。三个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样的体制实现了高起点、大项目、全覆盖地实施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近两年,我县在区域教育云建设、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升级换代、“班班通”工程、“校园网”工程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绩,体制改革是头等“功臣”。

二是创新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从“以学校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贴”转变为“以政府投入为主、学校投入为辅”。自2011年至今,县财政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出累计达3000余万元,学校自筹经费500多万元负责“校园网”建设。

三是创新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前文介绍的“两融合五结合”应用模式是项目创新的又一实绩。该应用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颠覆性改革,必将在我县教师队伍中引发一场教育理念、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从而全面提升我县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二)两大“突破”

一是突破了璧山教育宣传瓶颈。我县依托区域教育云,及时建成璧山教育门户网站,开辟了璧山教育宣传专栏。各学校和机关科室积极向宣传专栏报送信息,璧山教育的对外“窗口”完全打开。同时,教委还联合多家网站,编织了一张璧山教育宣传大网。近3年,我县教育宣传成效显著,县教委网站挂出教育信息15000多条,在其他网站挂出教育信息1000多条。

二是突破了优质资源应用瓶颈。教育信息化的“落地”标志着我县教师资源应用终端构建成功,乡镇教师与城镇教师虽身处异地却能同时使用优质资源进行教学,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依托信息技术手段,跨越空间距离,坐在“同一间教室”学习,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了共享。

策划审稿人:唐 刚

   撰 稿 人:罗世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