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行感言_四十八载带班情

同行感言_四十八载带班情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行感言_四十八载带班情1.与名师对话有人说,离成功的人士越近,就越接近成功。周老师一直强调班级常规是班主任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座谈活动中,周老师以朴素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讲述了他48年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和感受。使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道德实践,感悟人生的真谛。周老师在现实班主任工作中做了很多细小却是十分伟大的工作。我自己一般只会在寒暑假进行家访,可周老师却不是这样,只要班中的孩子身上一有问题,或突发

同行感言_四十八载带班情

1.与名师对话

有人说,离成功的人士越近,就越接近成功。那我肯定就属于特别幸运的一个人了,无论是学科上,还是班主任工作上,我都有很多与名师接近,与名师对话的机会。从班主任工作方面,对于我更有幸的一件事是,我成为了上海市十佳班主任周士良老师的徒弟。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与名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让我走近名师,与名师对话。

平等、亲近与筷子理论

在与周老师沟通与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感受到平等,因为平等,我才敢大胆地表达我的想法和我的困惑,这让我有机会从他那里学到更多,也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名师是容易亲近的,真正的实力是不太需要张扬的。这带给我的是一种做人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事,落实自己的责任,就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我从周老师那里学习做人,再将学到的传送给我的学生们。

从周老师那里我学来了一种观点:亲近。(www.guayunfan.com)

对学生是亲近的,把他们当成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用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这种亲近,才容易走进学生心里,才会有学生的信任与理解。除此之外,老周告诉我,作为班主任要有一种观点上的转变,要从“我管班级”变为“我协助大家管班级”,要让不同的同学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周老师的指导下我让学生们先干一步,先动一步,先想一步。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这也是为班主任工作减负的过程,因为有了这样一次一次的指导与参与,不仅让同学间的分工更明确,合作更密切,也让他们形成了凡事得先靠自己解决的习惯。

对课任老师是亲近的,用老周的话来说就是:协助任课老师管好班级,对待他们像对待教授一样尊重。

对待家长是亲近的,老周告诉我,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就好比筷子,要相互协助,少了一方都不可以。利用好家长的资源对于班集体的建设是十分有帮助的。在周老师的教育下,今年的班级工作中我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从第一次家访,到第一次家长会,从家长的装束到说的话,问的问题,我都注意起来。这是不可忽视的第一次。第一次的家长会,既是建立个人形象的有效时机,也是建立家校联系机制的有效时机。

多问、多想、多实践

从周老师那里我学会了一种态度:用心。

我是年轻的,有我的优势──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比较容易也比较快。也有不少的毛病──做事激进,急躁,缺少脚踏实地研究精神。即使我具有copy不走样的本事,对于班级管理这个不断发生变化的工作也是无效的。

多问,不仅是多问身边的老师怎么做,还要多问问自己:这样的方法对于学生是有效的吗?这样的教育是对的吗?多问问学生:你们在关注些什么?对于老师的方法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多问问身边的同事:我这样处理合适吗?其中自我的思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算是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都有效的方法却不一定是适合所有的学生,那么在了解学生基础上的思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除了真诚,对于缺少经验的我,更要用心。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解决。在周老师的引导与帮助下,我开始慢慢理解班主任的工作思想与实质,开始研究一点战术,让学生不知道我想干些什么,让他们有新奇感,从周老师那里我慢慢学习与体会的不仅仅是做班主任的方法,还感受着班主任的魅力。

周老师常说,把简单的事做得不简单,容易的事认真做,做得不容易。在我来看就是要用心去做,用心观察学生,走近学生,然后用心实践。在周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我们班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位学生都像灿烂的阳光,学生们都称周老师为“师爷”。

细节、常规、氛围

从周老师那里我学会一种方法:寻找合适的教育切入口。

班级形成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班级氛围的营造与集体观念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主题开展活动,另外,还要利用一些其他机会进行巩固。

周老师一直强调班级常规是班主任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从学生的坐姿到两分钟准备工作的20秒倒计时,从早上到校的交作业情况到值日生的分工,值日班长的责任制度与每日小结,点点滴滴都不可忽视。六年级是最辛苦的一段时间,每个细节都要一一落实,学生下课的时间就是我工作的时间,学生休息的时间就是我跟他们沟通的最好时间。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过程中,我与同学们走得更近了。

年轻的我在工作上还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有了与名师接近的机会,无论是对于我个人的规范还是对于班级管理的思路上都让我受益不少。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的学习机会,感谢周老师,让我能从他那里学习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我会好好珍惜、不断学习、努力工作。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附中 肖 珺

2.默默耕耘 无私奉献

──参加“老周茶座”系列活动有感

参加了“老周引航”项目中的“老周茶座”系列活动,自己颇有感受。

中国有句古话叫“尊师重教”,自古教师的地位就相当高,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无不尊敬老师,这是民族的美德。今天,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种新的思想指导下,老师不再是孩子们的“主”,不再是课堂的绝对主宰。作为具有教育指导者和知识传播者双重身份,已被尊重的教师需要意识到:“师道尊严”固然重要,但“生道”也需要获得相应的尊严。那么,实践中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如何去理解“生道”,又如何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呢?我觉得周老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周士良老师在班主任这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岗位上工作了48载,从学生的兄长辈、父亲辈、叔叔辈,一直干到爷爷辈,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育生涯中。在座谈活动中,周老师以朴素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讲述了他48年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和感受。他那“爱需要科学、爱需要智慧、爱需要艺术”的教育理念,把责任、诚信、感恩、集体、国家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道德实践,感悟人生的真谛。

周老师在现实班主任工作中做了很多细小却是十分伟大的工作。比如说:为了提高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他自掏腰包,请老师为学生补课;为了教会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通过“祖国如此多娇”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相关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他建立网站帮助学生查阅学习必备的资料……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周老师的家访。我自己一般只会在寒暑假进行家访,可周老师却不是这样,只要班中的孩子身上一有问题,或突发了一些情况,周老师都会及时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家长进行沟通,针对一些特殊的孩子,甚至会家访许多次。我想:这个方法很值得我学习,在平时的教育中,许多孩子身上经常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有的时候我们处理得不好,很容易和家长产生矛盾。其实我们和家长的心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孩子好,通过家访、沟通,可以拉近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如果双方可以携起手来,那么许多教育中遇到的难题也许都能迎刃而解。

周老师说,班主任工作大多是一些平凡琐碎的事情,但这些事联系着千家万户,联系着民族国家。教师对学生付出情和爱,努力使学生成功。学生成功了,就是家庭的成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成功又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又是十分有利的。

周老师高尚的师德、高超的教育艺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博大的爱心、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从周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教师这份职业的神圣和伟大;从周老师的身上,我们更认识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做的这一件件平凡而细小的事,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和榜样。同时也感到自己与优秀的党员教师之间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我要向周老师学习,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事业来做。那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自己也会在工作中充满活力,感到快乐无穷。

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 张 弦

3.育人之妙 存乎一心

──师从周士良有感

在来市二初中前,周老师的大名早已见诸各大报刊,如雷贯耳,能成为周老师的学徒倍感幸运,自然也难免心生敬畏。虽说从师于周老师只有短短的三个多月,但依然领略了名师风采,可谓感悟颇深,收获良多。

名师风范──君子之心

在《论语》中有两则关于君子的论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是形容孔子的,说他温和而严肃,威严却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而后孔子的学生子夏便照着孔子的样子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千百年来,时光变迁,然而对于君子之定义却就此定格。

平日喜读人物传记,每每读到傅斯年、竺可桢、蔡元培……那些个听听名字便令人神往,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而他们的平凡小事更是让人心生敬畏。总是会感叹儒雅、厚德之学者渐行渐少,寻寻觅觅中来到市二初中,有幸遇见了几位颇有君子之风的师者,周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有着众多头衔的名师,却并未让人有居高临下之感,相反,先生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温柔敦厚,身正垂范。开学第一天,他便亲临班级为同学们讲解各项规章制度,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得孩子们笑声不断,而那些原本枯燥,冰冷的规矩也变得温热、深入人心。从此,班中的孩子们每天总是热切地盼望着先生的到来。

我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格魅力吧!

每天清晨,总能看到周老师带领班级晨跑的身影,可以听到嘹亮的呼号声;那声音颇有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味道,每天中午,周老师都会进班级看着孩子们用完午餐,他总是最后一个进食堂乐呵呵地说:“看到孩子们把饭菜吃完,我特别高兴。”

日复一日,从未间断。正所谓“学高身正”,我想这是先生用行动诠释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教育需要坚持,教而不养,何来教养?”话音即落,余音绕梁。

大美无形,大音稀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高而身正,在静默中,先生彰显着名师风范,而这颗君子之心无疑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照细节──严谨之心

泰山不让细土,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细流,故能就其深。

大凡功成名就者多是注重细节之人,周先生的细节之论也早已深入人心,教室的“五星级”标准,班级每一处都一尘不染,学生之间文明用语细致入微。所以,每当周老师走进我的班级时,心里总会特别紧张,因为,我知道班级的任何一个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除了对班级硬环境的要求一丝不苟,周老师还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情感,每当有学生到办公室找周老师时,周老师总会请他坐下或是自己站起来再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周老师的用语、神情、姿态都极其专业,在亲切的交谈中让学生感到尊重,领会深意。而每当我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学习之余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教育的艺术之美。

周先生给予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关爱也尽在细节中体现,日常教学中的每个表情,每句话周先生都深谙于心并适时地予以引导。记得第一次大队集会,全校师生悉数到场,班级同学兴奋难掩,这于我实在有些始料未及,自然也让我多了几分急躁与不安,就在我徘徊于队伍中时,周老师轻轻地拍了拍我说:“别急,慢慢来!”果然是名师,轻轻的一句话顿时让我焦虑而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细节、严谨、耐心,短短六字却可以让后辈们琢磨许久许久……

我想这也是周老师专业素养的体现。

上善若水──澄澈之心

细细想来,年过花甲,从教四十余载的先生似乎在用无声的语言书写做人为师之道。

若是要形容先生的为师之道,我想到了四个字:上善若水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之向下流,不需外力,自觉而行;为人师者也应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动力;水清澈透明,为人师者应坦诚无伪,洁身自好,不慕荣利亦不汲汲于富贵;水容万物而不争,不弃卑微,不辞涓流,不择不剔,广采博纳,融汇百川,为人师者也应有一颗博爱之心,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敬爱生命,因为每一位孩子,用周老师的话说都是国家的孩子,都拥有珍贵的生命。

面对学生,处理事物也应要像水一样,不偏不倾,公平公正。

水随方就圆,秉性不移,不管遇到多少挫折,都要在蜿蜒曲折中奔流到海,为师之路自然也是漫长艰辛,唯有育人以终,不谋他途,方可通达。

这是对已过花甲,从教四十余载的周先生的诠释,自然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说到了水,不禁想起了那些渡河的人,通常在涉水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也便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测的。

我想其实周老师教给我们的就是四个字──“静水流深”:

静水流深──静,是生命的完满;水,是生命的本源;流,是生命的体现;深,是生命的蕴藉。这便是周老师教给我们需要用一生去领悟与实践的宝贵财富。

最后,化用苏轼的几句词来形容我眼中的周先生,那便是:

君子三分,二分细致,一分流水,细看来,并非浪花,却道是静水流深。每日跟着周老师研习,不仅育人,更是做人,班主任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用心揣摩,周老师也犹如一本内涵深厚的辞典,亦需要我们后辈用心感悟,做好班主任,就让我们从心开始吧。

上海市第二中学 张君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