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_应用型本科课程论

通识教育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_应用型本科课程论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识教育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_应用型本科课程论第五节 通识教育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在这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里,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而言,“职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生常认为,通识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我们强调的通识教育,是一种促使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教育,使人可以挺立心志、自作主宰,而不再屈从于人之外的“客体”的主宰。

通识教育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_应用型本科课程论

第五节 通识教育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

在这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里,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而言,“职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为了实现教育之所以为教育的目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加强通识教育。在开发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课程时,“适切性”、“历史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等是要遵循的原则。

一、应用型本科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对21世纪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而言,我们必须对学生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接受教育的心态有所调整,学校不应是就业训练所。学生也必须觉醒,进入高校,不是为了提高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下,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个人被利用的价值;相反,学生进入高校是为了敦品力学,爱国爱人。如何使21世纪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之间进行健康互动,这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要使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之间进行健康互动,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回归教育本质性目的。通识教育在这种回归运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使应用型本科教育一方面既能通过专业教育而完成技能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又不至于从教育的本质中“自我迷失”、“自我异化”。

当前人们“自我迷失”、“自我异化”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从“人—我”互动的脉络中逸脱而出,成为社会中孤零零的、不再是生存于互相滋润的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于是,这种从“人——我”互动脉络中逸脱而出的“个体”,就只关注自己的短期利益,特别是生物层面的食、色等欲求,这种孤单的“自我”,因为只重视物质追求、只重视自己短期利益的价值,所以必然走向极为病态的“自我中心主义”;二是从“人—自然”互动的脉络中逸脱而出的“自我”,这种“自我”由于与大自然断裂,所以不仅与大自然之间毫无孺慕之情,而且恒处于紧张对立之状态(30)。当然,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是以“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作为哲学基础,以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作为代价而展开的。(www.guayunfan.com)

造成人的“自我迷失”、“自我异化”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未能完成其本身的宗旨。教育之所以未能完成教育之所以为教育的目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教育具有高度工具化性质。具体表现为文凭主义当道和教育为经济、政治服务。当前我们教育制度最根本的症结,在于我们社会过度重视“文凭”,以致“文凭”的取得凌驾了教育理念的落实和发展。这样不但无法落实现代教育理念,甚至也严重扭曲学生的智能训练。教育为经济和政治服务,各级教育承载大量落实经济与政治的目标与任务,这是人人耳熟能详的事实。二是教育内容的空洞化。由于以上所说的文凭主义和工具主义等弊端,教育内容大部分都是实用性的知识,较少涉及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或道德判断等内容,学生学习的许多知识都与他们的生命无关,也不会浸润到他们的身心之中。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由于特别重视实用技能的训练,这样造成“事实”与“价值”相互分裂,使得应用型本科学生有一定的技能而缺乏必要的教养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另外,由于社会的日趋工业化和个人主义化,也使得应用型本科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日趋淡薄,使得“认知活动”与“实践活动”分途发展。学生的“知”、“行”脱节,极大地妨碍了学生道德修养以及个性完善。

为了防止人们“自我迷失”、“自我异化”,使教育真正完成其使命,因此,不得不加强通识教育,以便通过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沟通,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健全个人与公民。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生常认为,通识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这种观点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言之有理,但是更深一层思考就会发现,主张应用型教育完全为就业市场而存在的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教育与训练之间的本质性差异。他们也忽视了教育有培养健全人格的教化功能。由于这些弊端,导致学生知识上的缺陷,给工作和成长都带来了不良影响。虽然许多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好,上岗后能较快适应新的工作,但时间一长,显得后劲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旦转行、转岗,许多学生不能马上适应。

加强通识教育也是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而且向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相互交叉、渗透的边缘学科,而且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另外,每一项科学研究都是要由多种学科的共同发展来实现的,而且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是彼此统一、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对自然、社会与自身的认识,也不应该是彼此割裂、支离破碎。加强通识教育也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建立后,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变化频繁,打破了部门经济、行业经济的界限。因此,一个人仅仅具有某一种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为了适应不同行业结构的需要,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注重更广泛、更深入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具有更广泛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但是,如果把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局限在某个狭窄的专业教育范围内,把人作为做事的“工具”来培养,就会使人的知识、能力、思维以及情感都变得专业化了,从而导致人的“新片面发展”(31)。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随着各种新知识、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学会处理新信息,以及处理工作和社会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一个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21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Life-long Learning Society),通识教育正是为终身学习社会奠定基础的重要教育。

二、通识教育之诠释

所谓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就是一种建立人主体性并与客体情景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我们强调的通识教育,是一种促使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教育,使人可以挺立心志、自作主宰,而不再屈从于人之外的“客体”的主宰。它也是一种朝向完善人格的建立,促使人的自我解放的教育。它是一种强调广泛的、非专业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通识教育是所有的高校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和谐的完全人的整体活动”(32)。应用型本科教育如果只给予学生将来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把学生当作一个仅仅会“做事”的“人”来进行训练,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能力、思想、情趣上都可能被“专业化”,进而使人成为缺乏伦理道德辨识能力的人。

通识教育的实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人”。高等院校学生首先是“社会人”,作为“社会人”,他一生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是多种多样的,而专业工作仅是人的全部需要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同时,作为一个“人”,他还有其他的多种多样的需要和兴趣,特别是有情感的、道德的发展需要。另外,他们作为社会公民,他们需要对国家、对社会的某些基本原则有一种共同的认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基本的社会准则、社会伦理、社会道德等。通识教育的实施也是为了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更多地给人以“道德”与“方向”。通识教育的实施能够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知识,通过广泛的文化知识的学习,选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洞开学生的见解和心胸,提高学生的素质,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的实施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教育的本质就是陶冶人性,陶冶的终极理想就是情趣在个人的身上得到完美而协调的发展。

通识教育的实施可以避免“职业导向”和“工具化”倾向。这是因为,“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它强调每个专业宽厚的知识基础,使专业在精深的同时能汲取更广阔的发展养分;通识教育的实施可以解决现存工具化倾向使人客体化的问题,能使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有机融合。通识教育注重更广泛、更深入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对学生人格的教育作用,以及全面发展人的培养。社会愈来愈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就业弹性、适应能力和必备的理论水平。社会现代化,对我们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就是促进受教育者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有特色地发展,即促进学生成为独立而具有个性的人。当今,科学文化知识正处在迅速更新和飞跃发展的时期,年轻一代面临着继承和进一步发展新知识的任务。为此,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课程来吸取新知识,而且需要通过课程做到灵活运用新知识、熟练驾驭新知识,从而成为知识的主人。

三、应用型本科开发通识教育课程的原则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拥有现代化生产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应包括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或教育目的的教育内容;第二,应包括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教育内容;第三,应体现相关专业的教育内容或职业需要的教学内容。换句话说,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注意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众所周知,当今科学技术、产业经济、大众媒体等一连串的急剧社会变化,对于社会经济、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社会和社会生活的一切侧面产生了若干新的症候和问题。在这些症候和问题中,显然包含了对于历史的面向过去的教育模式的挑战,而强烈地要求教育面向未来培养能够灵活适应社会变化的“全人”。

“全人教育”不仅是当代中外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永恒的乡愁”。远在2000年前,《庄子·天下》篇的作者早已发出“不见古人之全”、“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浩叹。到了20世纪知识分工愈细密,各学科如同“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同”(《庄子·天下》)的情况日益严重,使所谓的“全人教育”更成为高远而不可企及的理想。何为“全人教育”呢?在20世纪,王国维对“全人教育”的理想解释最为清楚,他于1906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说“人是知情意的综合体”这一点最为卓见,他认为教育是一种建设这种综合体的事业。一般而言,儒家定义的“整全的人”,在多层次、多面向之间完成动态的连续体(continuum),它既是“身心的连续体”(mind-body continuum),又是“个人社会连续体”(indi-vidual-societal continuum),更是天人同构之连续体(home-cosmic continuum)(33)。“全人教育”看重人的自由、人格,以人的基本地位为前提来观察世界,这是人本主义的基本观念。人本主义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反封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强调人性的复苏。在人本主义看来,自我实现是人的需要,但每个人的自我未必被认识到,它是隐蔽的或是扭曲的,学校课程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发现自我,“要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人自由和发展的、有内在奖励的经验。教育的目的是……个性完善的过程,……自我实现这一理想是人本主义课程的核心”(34)。简言之,“自我实现”就是完美人性的形成、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

从“自我实现”的课程目标出发,人本主义课程者提出了课程开发“历史性”的原则。同样,应用型本科开发通识教育课程也应该坚持“历史性”的原则。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缺少历史意识,他们只生活在“现在”此时此地,他们没有生存在“过去”的历史时空之中,他们对根置于“过去”与“现在”的“未来”,更是毫无展望(35)。由于历史意识与时间感的双重缺乏,所以这个时代许多人心胸浅窄,目光短浅。这样,学生没有经由历史教育而培养他们思考人生问题的时间深度,从而使他们成为当前浅近利益的俘虏而不自知。历史教育(特别是文化史教育)可以发挥提升“人文素质”的作用,使他们知道自己的个体生命与民族文化的生命共其慧命,与社会群体共有荣枯;也可以使他们在社会的变革中,不至于迷失方向而成为浮萍。

应用型本科开发通识教育课程也应该坚持“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原则。应用型本科课程首先必须重视自己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先要认识自己,然后才去认识别人。英国课程理论专家劳顿(D Lawton)认为,课程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选择,课程就是学校选择文化的过程,而学校决定优先顺序,付诸实施的方式,就是课程设计(36)。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特别要加强“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才是“西方文明”的教育。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高等教育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关注的是“人”,然后才是这个人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基于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首先要优化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教育,改进并提高“两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其次,要加强普通的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最后要加强情意领域的个性教育,塑造学生完美人性(37)。

应用型本科开发通识课程,也要体现学科的统一与结合。要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础性与实践性等内容进行完美的结合与统一,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应用型本科课程同时也应该注意它的基础性,因为基础科学是全部知识中最稳定、最具有核心价值的部分,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稳定的支撑作用。强调应用型本科课程的基础性,这样才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应忽视的课程。生活体验则包括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及生产劳动和文化活动;走进企业、工厂、社区、乡村,参与和组织各类社会活动;与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各行各业代表进行座谈,参加科技、艺术的各种竞赛等,可使学生在实际社会活动中得到体验,促进学生身心的成长(38)。总之,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应该注意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开发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开发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质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开发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宗旨是使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