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与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_学科建设与研究生

通识教育与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_学科建设与研究生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识教育与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_学科建设与研究生通识教育与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究其实质,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略作分析,通识教育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推行乏力的主要原因不外如下。环顾地方性院校的通行做法,通选课即为“兴趣课”,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与任务目标,而异化为教师充抵工作量、学生赚取廉价学分的场所。

通识教育与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_学科建设与研究生

通识教育与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不过,目前有关通识教育的讨论与实践探索基本围绕本科教育,又多见于综合性重点大学。事实上,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充、同等学力应试、学制缩短等现象的日益普遍,通识教育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价值已经凸显。尤其数量众多、资源条件相对有限的地方性普通高校,如何根据社会需求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效利用通识教育的开展,培养出具有更强适应性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一、通识教育的沿革与现状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起于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它强调精神解放,注重纯理性的追求,其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身体、智慧和道德的和谐发展,力图将人从褊狭和愚昧中解放出来。究其实质,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

回顾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历程,20世纪初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就明确提出“沟通文理”的主张;“通识为本,专识为末”“诸育并进”是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有关大学办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观的凝练。众多学者,如朱光潜先生“养成宏正通达之士”的目标,金岳霖先生“所有的人文学科都应该丰富年轻人的性格”的主张,都显示出20世纪前期教育学界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迫于特殊的国际环境与经济形势,为迅速完成国家重建与经济赶超的应急之需,我国高等教育复制苏联模式,采取了条块分割、划分细致的专才教育培养体式,多数重点单科院校直接隶属各部委管理,文、理、工科学科科壁垒分明,强调知识的灌输与技能的培训,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文理的贯通。(www.guayunfan.com)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理念更新,专才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受到诟病。教育界开始重新审视并积极探索通识教育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不过有关通识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基本围绕于本科阶段。其实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更高端层次,研究生教育更应注重培养对象的全面发展及其对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知识领域的融会贯通,以便从基础理论、知识架构、个人素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等重要环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突破专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对象在社会选择和个人发展历程中普遍面临的瓶颈。然而为数众多的高校,尤其是地方性普通院校对于研究生通识教育的开展明显关注不够,投入不多。略作分析,通识教育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推行乏力的主要原因不外如下。

二、推行乏力的原因思考

(1)资源禀赋的客观差异,导致地方性普通院校对待通识教育的认识定位上存在着较大的偏差。相对于综合性重点大学,地方性普通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储备、生源素质、人文环境等方面“先天不足”。而通识教育实践具有的成本显著、收益隐性、成效滞后等特性,使得地方性普通院校的管理高层普遍缺乏深入推动的内在动因,仅将其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一种补充或点缀,相应的政策支撑与管理力度明显不足。

(2)功利主义思想制约通识教育的发展空间。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的转化,当下的地方性普通院校面临着巨大的生存竞争压力。学校在专业开设与课程设置方面,不得不以实用性为起点,以满足学生谋职就业的直接需要为导向,以确保稳定的招生规模。因此,相对远离现实、不具实用性的文化素质类、通识类课程,明显受到冷落。即使开设,也属于“豆芽科”“兴趣课”,徒有形式。

(3)从地方性普通高校研究生通识教育的现有状况来看,其课程安排普遍缺乏良好的、有效的“顶层设计”。往往以迁就学校现有条件为出发点,没有对时代与社会形势需求和学生素质状况进行仔细的调查分析,并根据教育理念和规律来规划这类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设计模块结构,多数属于拼凑或应景,以致研究生教育阶段通识教育课程纷乱无章或者徒有其形。

三、对策与思考

由于招生规模、生源结构、培养类型、学制弹性等多方面的变化与调整,当下的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已经迥异于传统的精英教育。如何确保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并举,同时满足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文化需求对其人才培养的需求,已经使得地方普通高校有效开展通识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1)学校领导的认识高度与明晰定位是基本前提。通识教育归根结底是素质教育,承载着“育人”的基本功能。因此需要学校高层从教育理念的高度明确其意义,从而在管理体制上统筹研究生教学与思政、学生工作等职能部门,共同规划与实施通识教育的全过程。研究生阶段通识教育的基础历来薄弱,因此,必须自上而下地贯彻、助推,给予相应的资源倾斜、政策激励、制度支撑,才能具备行之有效的基础。

(2)教学双方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认同及重视程度是根本动力。对通选课程价值判断转变的过程,实质也是对通识教育理念认同和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形式上“开设了多少门通选课,通选课平均出勤率有多高”所能表征的。而参与师生对通选课课程价值的判断与态度的改变,亦不是单纯的行政措施、制度或硬性规定能够解决的。应当通过显性宣传与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摒弃急功近利的学习观,明晰通识教育对其成才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并外化为端正的学习态度;激励优秀教师承担通选课程并确保教学质量。教师的专业分布、学养以及通识教育的理解都会对研究生阶段的通识教育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除通过合理计算工作量、给予适当酬劳等物质补偿外,更应让任课教师感受到开课本身的光荣与责任

(3)良好的通识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质量是实施关键。

1)结合总体培养目标及学科融合需要,全局统筹,确定本校各学科研究生通识课程开设的主要领域及方向。

2)制订严格的申报程序,打破以院系为单位的常规,从全校范围内审批申报通选课程。

3)对审批通过的通选课具体教学计划进行指导,包括其课程目标、具体学时、教学进度及教学要求。

4)收集各方信息,制订系统的考核指标,定期评鉴,动态调整课目。

5)优化通选课的课程质量是关键。环顾地方性院校的通行做法,通选课即为“兴趣课”,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与任务目标,而异化为教师充抵工作量、学生赚取廉价学分的场所。因此,确保通选课的课程质量至关重要。通选课程的选择应具有基础性、整合性、前瞻性。全校性通选课应定位于各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并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规定必选与任选的课程范围。

6)提供优质师资。深化通识教育,其目的并不寄希望于课堂能传授所需的全部知识,而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度思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专业以外的人文、自然、社会学科的求索热情,并以此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理性思辨的习惯。因此,对授课教师素质及水平的要求也就成为题中之义。

7)必需的教学任务与训练要求。应力戒照本宣科、考前死记、考后忘记的传统模式,提倡多采用专题探讨、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方式,并以课后作业、读书笔记、必要测试等形式明确课程的重点与要求。

8)建立师生沟通的多元渠道,通过课堂提问、心得写作、教学网站留言等形式加强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动态。

9)科学评价,适时调整。引入适当方法,评价通选课的课程效果并作为教学改进的参考。

(4)利用校际沟通资源互补,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等方式积极营造通识教育的外部氛围。地方性院校由于其学科门类及师资实力所限,单纯依靠本校力量往往无法完全满足通识教育的学科交叉、跨度较大、课程内容综合化的要求。通过地区内校际联合、交叉开课,实现学科互补、师资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对地方性院校通识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能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要消除传统的思想痼疾,确立“通专并重”的教育氛围,仅仅依赖课堂教学的形式,显然是单薄的。它需要通过办学理念、校训传统、校园文化、讲座宣传、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显性课程以外的方式渗透、潜移默化。只有这种长期的积淀与熏陶,才能成为通识教育在地方性普通院校生长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吕淑华,师韵茗.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和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4).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何京蓉,颜帮全.创新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28).

[4]谢桂红,颜洽茂,金娟琴.强化通识教育 推进大类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8(3).

(作者:杨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