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体育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合理_公共服务型体育体5.5.3 体育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合理体育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政府体育行政工作绩效评估的重要参考,对政府体育管理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工作的“指挥棒”。新的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新形势下体育价值观的多元化。表5.1是一个比较综合的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体育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合理_公共服务型体育体

5.5.3 体育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体育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政府体育行政工作绩效评估的重要参考,对政府体育管理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工作的“指挥棒”。

在判断体育发展时,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体育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量的增长,而且更要看重质的变化。体育发展在质上的表现是其结构功能是否合理、方法手段是否科学。结构功能的合理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内部子系统之间是否协调;二是指体育与外部系统(如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等)的发展是否和谐。假如一个社会的子系统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能与社会改革与发展方向相一致,可能它的能量越大,其破坏力就越大。同样,一个系统内部自身张力失去平衡,某方面突飞猛进,其他方面停滞不前,就会整体崩溃。(22)在传统体育体制影响下和体育社会化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体育发展运作模式形成了:群众体育逐步转向以社会办为主,体育行政部门积极扶持、协调、指导和依法管理;竞技体育以国家投资、直接管理为主,以社会参与为补充。由于事实上存在“一硬一软”两个价值目标取向,在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中,体育行政部门实施以竞技体育为重点,侧重于“金牌”、“奖牌”或“总分”为目标的较为单一评价模式。

由于体育发展的评价指标相对简单化,金牌数逐渐演变成为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使各级直接管理竞技体育的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将金牌政绩化,进而把抓各个运动项目的具体训练的工作日常化和事务化,使政府陷入竞技体育的微观事务管理难以自拔。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政事不分、管办一体,把绝大部分的精力、人力、物力都陷在竞训事务之中,对体育宏观管理能力较弱。在项目管理上,管得多,管得死,项目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此外,“全运会”上各省市金牌争夺达到了白热化程度,而为了金牌不惜代价,社会资源滥用。近年来,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民众的置疑和不满。围绕“奥运争光战略”来实施的竞赛体制,本应是“国内练兵、一致对外”,通过以赛促训,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并非是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的状况下进行零和博弈。同时,金牌导向的结果是各级体育部门不惜血本、重金奖励,过分地重视短期赛事成绩,严重地制约了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发展的评价指标简单化评价模式,对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其具体表现为:第一,内部结构的不协调。表现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之间发展的不协调。长期以来,金牌或奖牌数量被当作体育发展的举足轻重的成绩指标。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金牌总数跃居第三;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金牌名列总数第二;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并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若以金牌衡量,我国体育发展速度之快,成果之显著令人咋舌。然而,此成绩与十三亿人口的体质健康水平、体育参与程度、体育设施拥有数量、人均体育经费形成巨大反差。同时,体教分家、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困难、“终身体育”效果欠佳等严重困扰着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延缓了政府体育管理职能转变和体育体制改革的进程。对竞技体育成绩滑坡的过分关注和担心,值得其成为政府体育部门延缓体育体制改革的借口,传统体育体制向公共服务型体制转型的改革进程也会因此受阻。第三,助长了管理者急功近利和短期投机行为。由于比赛成绩、奖牌数目是各级政府体育部门官员业绩优劣的主要根据和升迁任免的重要条件。第四,比赛中“君子协定”、“场外交易”、“分配金牌”、“假球”、“黑哨”、“官哨”等丑恶现象不断上演,引起公众极大不满。(www.guayunfan.com)

可见,传统的单一的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严重地制约了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形势条件下,发展体育事业的导向机制也应该随之发生改变,构建科学的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不仅仅是全面评价政府体育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新形势下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23)第一,应以科学的体育价值观为导向。以“奖牌”为目标的单一评价模式正是传统的“政治功能导向”的体育价值观的体现。新的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新形势下体育价值观的多元化。即体育不再仅仅是为国争光的手段,更应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第二,应以《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会争光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会争光计划纲要》是我国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法规、制度,新的体育发展指标体系应遵照其中的规定。第三,应突出投入与产出。不仅要评价体育产出如奖牌数量、体育人口、体育场馆设施数目,更应考虑为相应的投入成本,进行投资效益评价。第四,应对体育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作较为全面的评价。如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科技、体育设施等。表5.1是一个比较综合的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表5.1 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4)

续表

科学合理的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既应对本地区体育事业发展起到全面、客观地评价,促进体育管理重心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又应有利于实现区域间体育发展的合理竞争、合作竞争,实现体育资源优化利用,实现地区和区域体育发展双赢、多赢局面,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注释】

(1)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钟天朗.体育服务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陈元欣.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民营化探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1)

(4)钟天朗.体育服务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 闵健.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性障碍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6)闵健.以市场为导向,把国有体育场馆建成现代体育企业.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7)刘英.我国体育场馆设施的民间资本投资探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

(8)刘小湘,胡依琴,柏勇.试论我国体育场馆投融资管理的发展对策.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

(9)王雪青,陈文,刘炳胜.体育场馆融资模式选择框架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2)

(10)[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赵晓男.制度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逻辑基础和分析框架.当代财经,2007(7)

(12)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98)(综合卷).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13)张自如.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体育与科学,2008(1)

(14)卢元镇.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文环境——中国体育文化优思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李振国.国家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回顾.体育文化导刊,2008(4)

(16)刘东锋.对我国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演进的思考.体育学刊,2008(9)

(17)同上①

(18)同上①

(19)刘青.政府体育事业职能界定.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王亮.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刍议.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4)

(21)马志和.我国单项运动协会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与政策措施.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9)

(22)卢元镇.2008年后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准备.体育学刊,2008(2)

(23)刘青,雷红.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8(12)

(24)王景波.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