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问技能灵活运用_语文课堂教学技能

提问技能灵活运用_语文课堂教学技能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问技能灵活运用_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四、提问技能灵活运用课堂提问的技能类型有很多,课堂提问教学呈现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很丰富的。所以我们特别要提倡提问技能的灵活运用,这里着重从提问的类型,发问、候答、叫答和理答的艺术,主问题的设计,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设计课堂提问等方面说一说提问技能的灵活运用。所以,理解性提问是课堂教学提问的重要方式,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重要途径。

提问技能灵活运用_语文课堂教学技能

四、提问技能灵活运用

课堂提问的技能类型有很多,课堂提问教学呈现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很丰富的。由于每节课的类型不同,教学目标、内容、要求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提问的方式必然各异。即使同类型,同内容、学生程度也相近的教学,由不同教师执教,教学风格也有差异,提问的方式也会有区别的。所以我们特别要提倡提问技能的灵活运用,这里着重从提问的类型,发问、候答、叫答和理答的艺术,主问题的设计,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设计课堂提问等方面说一说提问技能的灵活运用。

(一)提问的类型及运用

提问技能的类型很多,按照提问的水平分,提问的技能有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等,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教学功能,其教学价值也有高低之分。比如,回忆性提问常用于对一些具体事实和知识进行再现或确认,虽然这种提问缺少思维深度,答案现成单一,但对于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理解性提问是在回忆提问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更加深层次的提问,多用于了解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具有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深化教学内容、培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分析能力等功能。如果没有理解性提问,就激不起学生的思考,书本知识、他人经验就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所以,理解性提问是课堂教学提问的重要方式,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重要途径。应用性提问是一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问,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问,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问。它包括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和评价性提问。这类提问旨在要求学生用语言文字对所学知识进行精确的表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某些设计出来的问题,借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和能力的掌握情况,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问答行为中促使知识向技能、技巧、智力、能力转化。下面请阅读一个课堂实录来看看优秀教师是怎样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问题编拟,进而在课堂中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以服务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例4-8】 饶美红《枙孔乙己枛课堂实录》:(www.guayunfan.com)

一、导入:孙伏园先生的评论引出《孔乙己》。

师: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还把它译成了外国文。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乙己。

二、初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课前我们都已预习过,通过对课文的通读,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

生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生2:他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生3: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的情景。

师:你能配上动作把这一段朗读一下吗?

(学生摇头晃脑并伸出五指做孔乙己状形象地朗读。)

师:从这段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1:孔乙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生2:他是一个好玩、可笑的人。

生3:他是一人迂腐的人。

师:但老师觉得这情景是这篇课文中唯一能让人感到温馨的地方。有同学有同感吗?

生1:他自己钱不多,买了为数不多的茴香豆还要给孩子们吃。

生2:这里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师:孔乙己留给你们还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吗?

生:“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给我印象也还深。

师:你认为窃和偷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

师:其实两者意思一样,偷是口头语,窃是书面语,你们说孔乙己自己知不知道两者意思是一样的?

生:知道的。

师: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1:人们用口头语“偷”来嘲笑孔乙己,孔乙己为了辩解而用古词语“窃”,故意在字面上做文章。

生2:说明了孔乙己这个没落封建文人的迂腐、可悲。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棒,《孔乙己》这篇经典的课文在你们的父辈和老师读书时候就有,有意思的是这两天老师问了一些年长者和一些和我同时代的人,让他们说说多年后孔乙己留在他们脑海里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这几幅孔乙己的经典画面:

(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回字有四样写法。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好像跟我们的同学说得不谋而合,看来这就是经典的不朽之处,无论经过多久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一样的。

师:根据以上这些文字的叙述,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读书人!

师:怎样的读书人?能否在前面加个定语

生1:可笑的读书人!

生2:迂腐的读书人!

生3:善良的读书人!

师:国际知名的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先生认为:孔乙己是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是如何的?

生1: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应是挺高的。

生2: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

三、再品孔乙己,他是一个有着悲剧性格的“边缘人”。

师:那就让我们去看看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如何?假如我们让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你能在咸亨酒店众多的酒客中,一眼就认出哪个是孔乙己吗?请根据文中的话说说理由。

生:能,根据第四小节中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师:为什么说他是唯一的?

生:根据文中第一小节的描述,站着喝酒的是短衣帮,而穿长衫的是要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师:也就是说孔乙己既不属于短衣帮,又不属于穿长衫的主顾。但是,他只要踱进店里坐着不就可以成为长衫主顾一类了吗?他能坐着喝吗?

生:不能,因为他太穷了!经济地位不允许他坐着喝!

师:那么只要他脱下长衫就可以归入短衣帮了。他愿脱下长衫吗?

生1:不能,他太穷了,只有这么一件衣服,所以脱不下来。

师:你认为他没有换洗的衣服,果真是这样吗?

生2:不对,我觉得是他始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他认为长衫再破也是读书人的标志。

生3:他喜欢与众不同。

(全班大笑)

师:那这个孔乙己太有个性了。

生4:在他的思想里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自己和短衣帮归属在一起。

生5:他企图用一件长衫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的思想意识不认可他脱下。

师:所以真是欲上不能,欲下不甘啊!既不能踱进店里去喝,又不能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脱下长衫。孔乙己成为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孤独的边缘人。

四、三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

师:这么一个不属于任何群体的边缘人,是否跟别人没有任何关联了?

生:文中第九小节这样写道:“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说明他还是和别人有关联的。

师:能从文中找到“这样”的具体表现吗?

生1:第四小节,满口之乎者也……他说窃书不能算偷,大家都笑了。

生2:大家说孔乙己捞不到半个秀才时,店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生3:孔乙己和邻居孩子之间的‘多乎哉?不多也’,也都是笑声。

生4:第十一小节,孔乙己说:“跌断,跌,跌……”,大家便哄笑。

师:静下来,让我们想一想,这些真的好笑吗?如果我们就是孔乙己,考不上秀才举人,可笑吗?没钱不能多给孩子茴香豆,可笑吗?没钱只能去偷书,可笑吗?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可笑吗……让我们觉得可笑的分别是孔乙己的什么事?

生1:窃书不能算偷,这里表明了孔乙己没落、迂腐。

生2: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说明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孔乙己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

生3:“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显示了孔乙己最诚挚的人性,但由于生活的窘迫,这人性不过是笑料的一部分罢了。

生4:“跌断,跌,跌……”孔乙己此时的神态是“低声,恳求”说明他很可怜!

生5:突然发现让人们觉得可笑的分别是孔乙己的“偷窃—落第—迂腐—断腿”。

师:确实如果我们是站在酒客的角度,觉得孔乙己是可笑的。但我们以孔乙己自身的角度去想想,这一切对于孔乙己个人来说都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那为什么每一次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悲凉,人情冷漠。

师:孔乙己他自认为是一个读书人,有身份的人,可他的一举一动却成为人们无聊生活中的笑料。可见他们的快乐是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的,他们在玩味、欣赏别人的苦难。孔乙己这么一个悲苦的人的形象就很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师:但让我们感到更辛酸的是,文中继续写道:“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生1:说明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

生2:他只不过是一个玩物,一块笑料,一个废物。

生3:他是一个可有可无、毫无价值可言的人。

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读出?

生:第十小节中“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师:是在什么情况下我才觉得的?

生:掌柜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师:文中这十九文钱总共提到几次?说明了什么?

生1:四次。

生2:十九文钱成了他的代名词,他曾经存在过的唯一证据。

生3:十九文钱似乎标志着他存在的全部价值。

师:是的,所以当这十九文钱从粉板上抹去时,孔乙己这个卑微的名字便永远从冷漠残酷的社会消失了!

师:还有吗?

生:第十小节,“谁晓得?许是死了”。

师:什么样的情境下有这样的对话的?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一下,来体会一下当时他们的心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谁晓得?许是死了。他们用的是什么口气?

生1:漫不经心,掌柜随口问,酒客信嘴答。

生2:一个漫不经心,一个毫不在意。

师:讲得真好!这种刻意为之的“轻描淡写”更加强了悲剧的效果。我们一般在谈论什么东西逝去的时候会用这种口气?

生1:动物。

生2:我们家的宠物死了,我也不会用这种口气。

师:可见孔乙己连动物也不如。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读到了什么信息?

生1:丁举人的凶残行径。

生2:但没有人站出来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

师:说明了什么?

生: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麻木到了触目惊心、令人寒心!

师:有人说:“人没有错,错的是时间。”一个小小的孔乙己,谁会去关心他?一个小小的举人在那时可以草菅人命,而没有一个人去阻止,都只是旁观。或者说在看戏,戏中谁死谁活与我何干?漠视像习惯一般存在,再装着没事人样,然后再看戏。

师:文章最后还写到:“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请听课文十一至十三小节,请同学们边听边在文章中找依据。

(学生听课文录音边思考)

生1:我认为他死了,因为前文说孔乙己品行好,从不拖欠,但现在——二年过去,还欠十九文钱。

生2:我也认为他死了,因为原先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而现在他被打折了腿,黑而且瘦。天气又逐渐转凉。

生3:我认为他没死,他可能到另外的地方去谋生了。

生4:我认为他死了,因为他这么好酒,如果没死,他爬也要爬来喝酒。

师:中国酒的历史比文学的历史更长,曹雪芹,他是“举家食粥酒常赊!”这位同学分析得挺有道理,孔乙己这么好酒,如果还活着,一定会来喝酒的。

生5:我认为他没死,可能这个社会上有好心的收容了他,并给他好酒喝。

(全班大笑)

师:你怀着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

生6:我认为他已经死了,因为原先别人嘲笑他,他会争辩,而现在是“不十分分辩”,说明他心都已经死了。

生7:天气已转凉,且他这时穿着的是“破夹袄”,刚才我们说孔乙己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脱下那件长衫的,可此时他已脱下,这意味着他生命的终结。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这一小节,请同学们默读,然后告诉老师,此时如果我们再到咸亨酒店去找那个标志性的孔乙己还能找的到吗?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找不到了,孔乙己此时已被迫脱下长衫,换上了短衣帮的“破夹袄”。

师:长衫脱下那他该归属于短衣帮了!

生:这回他终于坐下来“喝酒”了,不过并不是坐在隔壁的雅座里,而是坐在一个蒲包上喝。

师:鲁迅先生让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让我们震惊,他先前塑造的那一个高大的孔乙己的形象已倒塌,这是一个人精神的萎缩。鲁迅先生让他最后一次出场也没有归属,他始终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可怜的读书人。所以著名作家刘再复认为:“孔乙己是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师:如果说“大约”印证了“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说明没有人去关心他,让我们读到了隐含着的社会的冷漠的话。那么我们同学们刚才找出来的种种迹象表明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让我们彻底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凄凉。

五、走进鲁迅先生,他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师:孔乙己的确死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当老师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内心感到无比的痛苦,孔乙己他存在过吗?于是写下了这段文字:

(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教师配乐朗读)

  春天已经来临了,孔乙己也的确死了,死在那个被冷落的墙角。听说,他死时还不停地唠叨着:“人固有一死。”的确,这一次他真的死了,死在人们的唾弃和冷眼中,死在这个春天已经来临的季节。

  孔乙己被几个收拾垃圾的人草草地葬了。没有墓碑,因为他无名无姓;没有吊客,因为他无亲无故。

  草,已长满了这座荒墓,永远不会有人知道这里面有一个人,他是谁。

师:那个叫孔乙己的人,他死了。是谁杀死了孔乙己?

生1:是科举制度,让他学了一些没用的东西,如茴字有四种写法等,让他无法谋生。

生2:是他自己的性格,他好吃懒做。

生3:是当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

师: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中写到:中国的看客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我们来看一下,鲁迅是让孔乙己怎样从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的?

生齐读:他从……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师:著名作家余华在《内心之死》中说:“当读到这段文字,有‘一种子弹穿过身体的迅疾’的感觉。鲁迅先生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他的腿被打断后,才开始写他到来的方式,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责任。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用手走路的人,一个非人!这幅图景是整篇小说的灵魂,孔乙己留给我们的是用手支撑着身体走出门的背影,背影后是自顾自谈笑着的人们。

(学生思考)

师:孔乙己不幸中的血腥味就在这些看客的冷漠的谈论中消解了,这正是鲁迅最痛心的。

一种全民族的演戏与看戏,是一种极其可怕的消解力量。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遭社会凉薄的孔乙己形象呢?

生1:唤醒人们的同情心。

生2:披露这个麻木的社会。

师: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使鲁迅先生感到痛心和愤慨的问题。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经常和友人许寿裳一起探索“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他们当时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在鲁迅先生看来,这种爱的缺乏,往往表现为一般群众精神的麻木,从而对不幸者采取冷漠的旁观的态度。《孔乙己》完成了他的揭露并批判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写作意图:

(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学生齐读):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鲁迅《枙呐喊枛自序》师: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在鲁迅先生眼前飘动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回字歌》的歌声缓缓响起,大屏幕播放视频。)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大师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的思想与文学具有一种原创性,后人可以不断地向其反归、回省,不断地得到新的启示,激发出新的思考与创造。鲁迅正是这样的一位具有原创性的现代思想家和文学家。——钱理群

(二)发问、候答、叫答、理答的艺术

教师提问技能在课堂中的运用的基本模块和流程一般是:发问—答问—应对与理答—后续提问。这种“提问—答问”行为是一种互动性行为,在教师问答行为中间有学生行为介入,因而它是间断的系列行为,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是“问答行为链”。问答行为除最初的发问行为外,行为链的后半部分很大程度上受学生当时回答情况的制约,所以运用问答行为策略比讲述行为策略要难。

首先,关于发问,教师必须要考虑到问题的难度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关系。一般而言,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低难度问题较有效,对高年级学生而言,高认知水平问题更有效。而问题的清晰程度也往往会影响学生能否回答问题及其回答所能达到的水平。

其次,教师发问后,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时间的思考机会和创造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的宽松的课堂气氛。

再次,教师发问后叫答方式与叫答范围也值得讲究。比如,按一定形式,如座次、学号顺序等,依次请学生回答的、学生可预见的规则叫答方式要比教师的随机叫答方式教学效果好。因为这样既可减轻学生的焦虑水平,有利于集中注意,而且可以扩大叫答范围,而随机叫答多倾向于让好学生回答,这对能力较差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有关研究显示,叫答范围越广,教学效果也越好。

最后,教师的理答行为对提问教学行为的教学效果起关键作用,善于运用问答式的教师懂得充分利用学生的回答继续下一步教学,比如,认可学生的观点,对他进一步修改、比较或概括等。这种接受学生观点的理答行为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而且学生对教师也会有更积极的态度。虽然教师的理答行为中无法避免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进行批评和纠正,但是教师在纠正学生的观点时必须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不可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确切的情况下教师常常需要运用转问和探问的提问方式。所谓转问是就同一问题向另一同学发问,所谓探问是对同一学生继续发问。如果学生回答不正确,教师应对原问题重新措辞后提出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问题,或者将原问题分解,简化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或者提供回答线索,或者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也可再提一个问题,就正确答案进行追问。优秀的教师是很善于运用追问的艺术的。教师在理答的最后阶段,往往需要对学生的回答重新组织概括,给学生一个明确、清晰、完整的答案。

下面我们阅读一篇曾获得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的课堂教学实录,请着重关注于海雁老师发问、候答、叫答、理答的艺术。

【例4-9】 于海雁《枙金岳霖先生枛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师:金岳霖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可有人却说这位逻辑学家“行事不合逻辑”,你认同这种评价吗?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分钟阅读后,随机选出一列学生,按座位顺序发表看法)

生1:我觉得他应该是符合逻辑的。作为一个逻辑学家,他的学识很丰富,可能在一些平常人看来,他的行为是不符合逻辑的,但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是有自己的一套理念的,他就没有一般逻辑学家的那种古板、那种严肃,而是用他的一种比较和蔼可亲的气度行为来宣传他的教育、他的理念。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棒,一个逻辑学家应该有自己的“理念”,问题是,这种理念是什么呢?体现在哪里呢?

生2:在上课的时候,他很幽默,而且亲切可爱,他作为一个逻辑学家行为是符合逻辑的。

师:作为一位教师,他在教学上是很有特色的,幽默和蔼,是一个好老师。

生3:课文的第九段,他讲课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应该把小说和哲学串联起来,向同学们阐述出来,但是最后却得出了“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的结论。这是不符合逻辑。

生3:还有第十段,“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比输了就把石榴和梨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我觉得他作为一个成功的哲学家,一个伟大的逻辑学家,他不应该降低他的身份去和小朋友一起玩,然后养斗鸡。我觉得这里也是不合逻辑的地方。

师:很特别,那么一个“养斗鸡,喜欢和斗鸡一起吃饭”的人,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3:是那种生活上很孤独,没有依靠的那种人。

师:这位同学看到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你认同他的观点吗?

生4:我认同他的观点。因为作为一个教育学家,相当于一个比较有身份的人,他和一些小朋友去打赌,我觉得这对于一个比较有学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很不合逻辑的事情。

生5:我不认同他们的观点。我认为金先生在教学上的行为应该是比较合逻辑的。第三段,你看他上课的时候,教室里坐得满满的,我想他的逻辑学一定教得比较生动,讲得蛮好的。另外,从他的专业看,因为逻辑学一般人都学得比较少,而金先生与别人有着不同的见解。

师:这种不同的见解,表现在哪里?

生5:第六段,逻辑是比较枯燥的,可金先生却觉得他很好玩。我想他对逻辑学应该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也认识得比较深刻。

师:金先生是选了他真正喜欢的专业去学习了。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其实是一种更深的逻辑。

生6:我认为他的行为是符合逻辑的。他的有些行为不符合常人所谓的逻辑,比如:和小孩一起玩,和鸡一起抢饭吃,全不符合一般人眼中的逻辑,但是却符合他个人人生的逻辑。

师:为什么?

生6:因为这是哲学家的人生兴趣。

师:说得好,这是他人生中的兴趣,是他生活中的兴趣。(板书:生活)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生3、生4和生5、生6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个交锋。生3认为金岳霖很孤独,所以会和斗鸡一起吃饭,而生6又说这符合金先生自己的人生逻辑,你们赞同谁的观点呢?

生7:我认为金先生不符合逻辑。毛主席让金先生接触社会,而他却和骑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坐在车上转一转,对于一般的大哲学家和大逻辑学家来说,他们一般都不愿放下自己的身份来做这些事情。

师:所以你认为这也不符合一般世俗人的生活逻辑。刚才我看到这位女同学笑得非常开心,能谈一下你的观点吗?

生8:我认为他是符合逻辑的。他乐意学逻辑学,他肯定理解得比一般人透彻深刻,就像刚才说的,他有一套自己的理念,而且不管是他的教学还是他的生活都表现出和常人的不同,就是说他按照自己的理念生活,所以他的喜怒跟一般人不同,在一般人看来不能理解,但是从他本身来看,从他是一个逻辑学家来说,是符合他自己的逻辑的。

师:从这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坚持,金先生坚持了自己的做人的原则,自己的治学的原则。你觉得,金先生应不应该在讲了一大堆话之后,得出一个“小说和哲学没关系”的结论?

生8:在一般人看来,他不能这样。因为沈从文先生叫他去就是想叫他向一些同学讲一些东西,想让学生多理解点东西,但他得出的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这跟沈从文先生叫他去原意是相反的。

师:但是这恰好体现了一个大学问家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8:率性而行、独特。

师:率性而行。独特、坚持自己。我想科学的尊严不在于人云亦云,应该在于每一个专家每一个学者都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看法,只有每个人都说真话,我们才更有可能走向真理、走向真实。现在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补充这个句子:

(出示PPT):金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

生9:金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师:很好,能马上从课文中筛选重要的信息。我们再回到生3的问题,他觉得金先生很孤独,我有一个故事与大家共享:一位年轻人被老虎追着跳下了悬崖,他抓住了悬崖的枯藤,但是往下爬的时候,却发现下面还有一只老虎在等他。偏偏这时一只老鼠又开始咬他手中枯藤的根部,怎么办呢?(等待)这位年轻人把他的目光投向了他身旁的草莓,摘下来放入口中,说道:真甜啊!

老师觉得,每个人都会面对人生的困境,也都可以选择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刚才很多同学都觉得金先生不合逻辑,甚至与一般人很不同,但是恰恰像有些同学说得那样,他用他自己的率性天真,用他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去面对了他的人生,他是一个带着自由的灵魂去拥抱生活的人。就像这位同学刚才说的那样他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在他种种不合逻辑的行为当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大哲学家独特的“哲学人生”。

……

(三)主问题的设计

所谓“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是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话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整体的教学内容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活动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还认为,“如果我们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主问题’在教学中表现出这样一些明显特点:第一,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的牵引力;第二,在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持续较长时间教学板块的支撑力;第三,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第四,在教学节奏方面具有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形成动静有致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力。”

下面这个教学实例中在主问题的设计上值得我们借鉴。

【例4-10】 劳新华《枙范进中举枛课堂实录》(片断):

师:范进中举后,为官了。他会是一个怎样的官吏?A.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好官。B.浑浑噩噩、政绩平平的庸官。C.同流合污、蝇营狗苟的赃官。

生1:好官。因为他考入举人做官何等的艰辛,以后做官肯定想到以前的艰难,会为百姓谋福利,应该是好官。

师:你以己度人,觉得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必定珍惜,所以你认为他要做好官。但我们刚才聊胡屠户,是通过他言行的细节描写、前后变化来分析的。那我们对于范进的推测是否也应该建立在有关他的细节描写、前后变化的基础上呢?现在,尝试找关于他的细节,关于他的前后变化,进而分析范进这个人。可在书上圈点勾画,加上你的评注。

生2:第一段中,说他是“滥忠厚”,所以他不可能是贪官。而文末他收到银子就给了胡屠户,也说明他不怎么贪财。

生3:我不同意。我觉得他可是一个赃官。不管怎样处理钱,开始的时候他已经收下了钱,这就说明他具有赃官的潜质。而且有胡屠户这样的“好岳父”在,他一定会成为一个贪官。

生4:我不同意他刚才讲的。因为胡屠户仅仅是岳父,不能控制范进的所有。真正的原因应该在范进身上找。而能否做坏事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胆子。范进开始畏畏缩缩,其他人不管怎么对他都逆来顺受,这决定了他今后胆量不够的。所以只能做庸官而已。

生5:是的。尽管屠户对他不好,但他还是把钱分给了岳父,这说明还是很讲感情的。但能力恐怕不足。所以估计也就是一个庸官而已,不会是贪官的。而且第八段讲到他疯时,满脸污垢的样子,说明他遇到大事就很难镇定处理。恐怕以后也不能很好地处理为官之事。

生6:我仍然觉得他会是一个贪官。他性格决定了开始为官必为庸官。同学刚才说了,不多说了。再从最后一段来看,他还没有当官就开始坦然地接受别人的银子了。那以后真的为官了,不是更容易收银子吗?

师:同学意见不太一致,但似乎好几次提到了第十一段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无缘”相见,真的是“无缘”吗?

生:两人不是无缘,而是张乡绅无心。只有地位提高后的范进才能进入张乡绅的视野。

师:说得好!此后的言语更是如此:“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一个七绕八拐的关系,就让两个人变成了“亲切”的世弟兄。对于人家如此的说法,范进怎么回答?

生:回答得非常自然: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师:是呀,回答得非常巧妙,很会作答。可是回想前文,胡屠户跟范进说话时,他怎么就只会诺诺连声呢?

生:因为范进明白如何回答官场上的问话。他读书这么多年,其他都没学会,文绉绉的酸词语倒会用了。

师:说得好。再看后文,“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这里的“华居”指什么?

生:范进家的破房子。

师:看看,范进能与之对话的,就是那些能把破房子叫成“华居”的人。后面还有一个“请教”,这里的“请教”是请教些什么?

生1:感觉不是学问,但说不清楚。

生2:是请教当官后的范进。其实就是有事情的时候要请你帮忙。

师:好一个“请教”!范进这时倒是非常像好官——再三推辞。可张乡绅急了。他为什么急?

生:范进不收礼物。

师:不收礼物为什么他会着急?自己用不是更好?

生1:因为送礼是有目的的。

生2:对,他现在送礼是为了以后范进能帮自己。

师:是呀,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现在收了礼物,将来你范进就得帮我了不是?

生3:嗯。小投资,大回报。将来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师:急了,于是这样说:“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何谓“至亲骨肉”?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两个人从见第一面到“至亲骨肉”用了大约多少时间?

生:陌生人到亲兄弟大约也就用了不到10分钟。

师:是的。都亲兄弟了,还能不收吗?于是,范进就“作揖,谢了”,礼物也就统统收了。这里可以看出范进是个怎样的人?

生1:虚伪。面对第一次见的人,人家说“至亲骨肉”,范进也没说什么,就算是默认了,这绝对很虚伪。

生2:挺令人感到恶心的人。范进肯定很早就想要结识张乡绅了,只是没办法见到而已。他语言上这么快能和张乡绅投机,也只能说明他很早就梦想有这么一天了。几十年读书恐怕也就是为了能这样的对话。所以觉得令人感到恶心。

生3:他和张乡绅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我们知道在官场打拼首先是需要混熟眼的。张乡绅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头,也有钱。如果范进想继续爬上去,就必须依靠张乡绅搭桥。而且,范进也需要他以往为官的经验、为官的人脉。而张乡绅也需要范进,因为他退下来了,而范进是未来会做官的,他想要保住自己的那份家产和地位就必须有一个靠山能帮他说话。

师:一语中的。我们再看两个人的经历:张乡绅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范进现在也是举人出身,将来也要做官。

生:张乡绅的现在就是范进的未来!

师:上面的细节的确能体现范进未来将成为一个怎样的官。咱们再找找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范进未来将是个怎样的官。

生1:很多地方显示他做事情不够利索,将来可能是庸官。比如卖鸡、别人告诉他中举还不信,慢慢管自己卖等事情。

生2:收钱的地方体现了他超强的“脏”。表面上开始不肯拿,后来才拿,好像很好。但事实上,开始仅仅是表面上的推辞,表面功夫。而且如果一开始就收,感觉欠的人情比较大,到后面才收,那可以说是你一定要我收的,我是没有办法才如此的。欠的似乎就没有那么多了。整体感觉有点像“伪君子”。

师:是呀。拿得如此舒.不过,请注意,拿钱发生在什么时候?前面他刚经历了人生的一场大变化——疯了。一个巴掌刚“亲切”完,打醒后就如此舒.拿钱,有天分呀……

生3:刚被巴掌打醒的范进,坦然接受邻居给他穿鞋。刚中举就有了老爷的派头。而且后面还有胡屠户在后面给他扯衣服的事情。扯了几十回!

师:这个问题就是刚才那位同学在课前提到的。

生3:是的。你想,有人给你扯衣服,一两次很正常的。但是,他坦然地接受岳父在后面几十回的扯,恐怕就只能说明他的傲气。当官的架势立马显现出来。但虽然挺看他不爽的,可又有几个官不是这样的呢?

师:中举后的那份得意,那份傲气尽在这一“扯”之间。是呀,“我,中举了!”像这样的细节在文中还有很多。有人说范进这样的言行很可笑,那这又是什么原因产生的?有人说是科举制度,有人说是范进个人的生活环境,也有人说是他生存着的整个社会氛围。回去思考一下,下次我们再聊。后来范进到底怎样呢?

生:且听下回分解。

师:没有下回了。自己去看《儒林外史》吧。

(四)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设计课堂提问

大多数课堂里的问题都来自于教材编者和教师,是教学者在他的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预设的。教学者预设问题往往是根据经验,根据自己切身体会来推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些问题也确实很有针对性,能体现绝大部分学生的愿望和意志,是大家都想解决的难题。但就凭着教师的想当然来设计问题是很有可能出现许多“伪问题”的。那么“真问题”从哪里来呢?首先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学,主动发现并认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筛选利用学生的问题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理,而且使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有可能得到实现。因为教师可以通过预习作业了解到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浅度,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梯度。学生自学时弄明白了的,课堂里就不再浪费时间;学生不易懂而又应该弄明白的,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自学时的阅读感受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于是深入探究的是学生的真问题,课堂里也就真正具有思维的质量和思维的增量,教师确确实实地引导着学生从已知领域走向未知领域。

下面的教学实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例4-11】 李明《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枛课堂实录》片断

师:今天我们来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篇作品选在哪里?

生:《庄子·秋水》。

师:秋水,很美的一个名字,富有诗意。在秋水篇里,庄子从秋水写起,写到大海,写到自然,写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这本书里,庄子主要阐述了自己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而且短短的文字,流传千年,今天仍在吸引着华夏子孙的我们,它的魅力究竟何在?今天就让我们来到千年前的濠水之滨,去看一场智慧的争论。首先请大家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口译全文,并且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可以是课文内容的,也可以是释义不通的,也可以是写作手法或写作意图的。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后提问,教师将学生的问题板书)

生:“我知之濠上也”的意思是什么?

生:为什么这篇文章运用对话的方式来写。

生:文章中“全”字什么意思?

生:庄子的写作意图到底是什么?

生:庄子只认为“鱼”很快乐,为什么不认为“鸟”很快乐,或别的什么动物?

生:“请寻其本”是什么意思?

生: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是什么意思?

师:有人知道“既”的意思吗?

生:“既”是已经的意思。

生:作品中有这么多的语气词,那如果我在“安知鱼之乐”后加“乎”可以吗?

生:本文中运用了反问句、对话形式的作用。

师:同学们一下子提出了八个问题,这些问题非常有价值,大多都直接指向了作品的内涵与中心。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就这八个问题一起来交流。

师: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关于词语释义的问题。“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这个“全”字什么意思?有人知道吗?

生:加强语气的作用。

师:加强什么语气?

生:加强了惠子认为庄子不会了解这个事的肯定语气。

师:这同学很厉害,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肯定了你庄子是不知道的。(教师板书:肯定语气)

师:我不禁想问了,惠子凭什么就这么肯定地得出这个结论的?作品中是怎么说的?

生: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就是说惠子是推断出来的。

生: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也就是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了解你,惠子以此类推,说庄子不是鱼,那自然也就不知道鱼了。

师:哦,他是通过类推得出来的。所以惠子的思想有何鲜明的特点?

生:他的思维逻辑很严密。

师:惠子是用逻辑推理来认识世界的。所以英国的著名汉学家李约瑟提到惠子时说“倘若环境条件有利于惠子学说生长的话,中国科学无需通过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即可发展。”我们通过一个“全”字这个语气词,认识到了惠子的思想,所以文言文中的语气词虽然不一定表意,但却传达出情感,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品评这些虚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