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的组织与实施_综合实践活动理论

信息技术教育的组织与实施_综合实践活动理论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的组织与实施_综合实践活动理论第三节 信息技术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些源于生活或贴近生活的“问题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实现学生个体与社会信息的重组与统一。信息交流应当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的组织与实施_综合实践活动理论

第三节 信息技术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在长期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各国提出了不同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如美国的很多州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英国则是实施统一的课程,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而中国则和芬兰一样,把信息技术教育设置为综合课程的一部分。对照我国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现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当前在信息技术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三种主要形式

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途径,一是独立设立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二是通过课程整合途径,三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始信息技术教育。

(一)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www.guayunfan.com)

《信息技术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使得我国青少年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养有了根本的保障。为使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教育落到实处,在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要考虑到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与情感需求。

我们必须认识清楚的是,信息技术课程有别于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计算机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且是唯一的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并且是学习的工具之一,强调的是使学生具备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利用,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地发展。

从教学方法而言,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与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将有所区别,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我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是课程内容的革新,也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不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应该是探索新型的模式,有关学者提出了新型的信息技术学习模式,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统整。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革新必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二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将内容简单地混合起来,而是一种有机地结合。开设必要的技术课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为学习者提供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境,创设应用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整合是有效的途径。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为学习工具、为认知工具,以具体学科任务、研究课题来驱动学习过程,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加工信息,与他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协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最终实现信息素养与学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共同、有效的达成。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将在第四节做重点论述。

(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实施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我们为什么要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来开设,其原因就是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结合彰显的巨大的作用。

第一,综合实践活动回归生活世界,在问题活动中培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只有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彰显出其巨大的价值。相反,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相脱离,将使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失去意义,而不复存在。

中小学生是从属于时代和社会的,他们具有超常敏感的时代性、社会性,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仅局限于课程、课本和学校的做法,割裂了学生与社会的必然联系,是不完整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小学生一方面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日益增多,另一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生在参与课程(尤其是地本、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开发活动中,与社区、社会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学生的社会生活面临着重新建构,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活动”将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这些源于生活或贴近生活的“问题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实现学生个体与社会信息的重组与统一。同时,通过信息搜集、比较、概括等方法扩展、增殖信息,并在信息扩展与增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回归社会活动,在交流交往中培养信息素养。没有信息交流就没有群体、社区、社会。信息技术是信息交流的第一需要,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但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空,而且给人们带来了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人际互动方式的变化。信息交流应当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中小学生是归属于一定社会群体的,其个体与他人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互动性。学生在实际交流交往活动中,建立了个体与群体、单向与多向、直接与间接、纵向与横向、跨时空与跨文化等多元交流交往。无论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伙伴与团体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大大拓宽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把信息技术教育从单纯强调个体作为的个体活动中解放出来,融入到广阔的社会群(团)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在信息社会的社会化。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回归文化视野,在信息文化建构中培养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只强调技术能力而忽视人文观念,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必须提升到文化层面。站在文化视角,信息技术教育将有质的升华——从单纯的信息技能训练走向整体的信息文化素养积淀。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仅站在技术能力的角度,忽视与脱离了文化视野,影响了学生完整的信息素养的发展。前一时期,某校发生的“学生网上骂老师”不能不令人遗憾万分,这也将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推到了难堪境地。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可塑时期,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道德、法律、法规,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受到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环境的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环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二是教师教育,三是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是整个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如何的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必须在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的资源基础。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关键性因素。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关注其学习环境的建设,建立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环境,才会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等心理因素对其认识过程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时,就会从内心迸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动画、图像等各种技术于一体,可以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是要创新教学方法。纯粹的信息技术知识琐碎而枯燥,如果不对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精心的设计,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要想让学生“爱学”就要把信息技术知识有机地溶入学生喜闻乐见的任务中。

引入趣味方法。学生之所以爱玩游戏,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游戏中具有挑战,经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打字部分的教学很枯燥,我们可以采用一个打靶游戏软件让学生练习指法,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记录,做成名为“射手榜”的网页放在局域网上,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鼓励学生挑战“高手”,并根据学生成绩对网页及时更新。掀起了学生练习打字的高潮。

鼓励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参与中教师应该设置不同级别的教学要求。教师提出的任务可以分成基本任务和扩展任务,只要完成了基本任务就算完成了任务,让绝大多数同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扩展任务又为学生留下了探索的空间。参与性教育应该引入合作教学的机制,教学任务的提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模式。例如,把教学任务的几个步骤采用“闯关”的形式,制作成Flash动画播放。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哪个小组最先闯过关,就成为最终的获胜者。这可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原则(5)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相对于其他学科课程而言,信息技术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它的教学本身有自己内在的固有特征,把握这些内在的规律和原则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

(一)打破模块,有针对性的教学

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有关信息技术的名词、术语,已经成了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是否掌握信息及信息处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已经成了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基本能力。因而,让学生了解、理解或初步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就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由于受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心理和生理特点的限制,不应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

在初始阶段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比如让学生打一些益智的游戏,用一些辅助学习的软件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游戏中逐渐掌握了鼠标的操作,对计算机的几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桌面等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然后进入第二阶段,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以基本操作为主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引入相关的知识、名词、术语、思想与方法,用到一些,介绍一些,暂时不用的,以后用到时再介绍。比如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可以在学生已经反复地保存和打开自己的作品后再引入。这样虽然打破了信息技术学科体系本身的惯例,但为学生建立起了科学的学习顺序。

(二)任务驱动,学做结合

传统的观念认为学和做是两个过程,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是两个过程,必须先学了,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按菜单进行讲解,把菜单上的项目一条一条地逐一介绍,学生听起来空洞、枯燥、无味,离生活、学习相距甚远。本来是学生最喜欢的东西,却让学生越来越感到乏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是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但这都不应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探索过程。

(三)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怎样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要充分地相信学生,有的教师老是对学生不放心,总认为我不说,学生可能就做不好,甚至不会做,其实学生的潜能是很大的,就等教师去发掘。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对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方法指导,为学生构建向上攀爬的支架。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软件中的帮助、网上请教。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互相帮助,加强协作

协作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之一,学习者与环境的作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建立协作小组。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小组成员之间讨论与辩论、结成伙伴、竞争等形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同学和教师都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启发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这样的协作学习,使学习者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被大家共享。

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性学习

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学习是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我们今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

(一)在研究型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体现得十分明显

计算机的工具软件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比如,在研究的准备阶段,要查阅大量资料,撰写研究方案,制作调查表,可以用网络浏览器、搜索引擎到网上去查找,用文字处理等工具写研究方案;在实施研究阶段,对搜集到的资料、信息、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加工,此时字处理软件与电子表格软件等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在撰写研究成果时,学生可将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表示出来,还可通过多媒体演示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以进行交流、讨论、分享,也可以以个人主页的方式在网上发表等等。这时又可以使用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网页制作等工具软件。学生在具有使用这些工具软件的初步能力后,再把这些工具软件的使用整合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之中,既可以实现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水平。

(二)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

网上资源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在网络中任意地学习、研究,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进行对话等,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面对网络,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获得最新的信息和资料,教师能得到的,学生也能得到,优生能得到的,差生也能获得,学生在网络中享受真正的平等。

(三)网络还提供了各种操作方便的交流工具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时空的限制,师生、生生交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通过BBS可以进行异步交流,聊天室、有声聊天等可以进行同步交流。同时,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学习者在里面是以一个符号存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享有平等的权利,没有教师的权威,也不怕说错了别人会笑,学习者能够真正地释放自我,进行充分的交流。这种交流还可以跨越班级、学校,走向全国甚至世界。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面对众多的学生,不同的兴趣,不同的课题,受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及知识面的限制,会有很多困难,可以鼓励学生在网上去寻找指导教师,还可以鼓励热心教育的人士,在网络中对学生给予指导。

(四)信息技术平台可以有效的拓展综合实践活动模式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上述优势为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和类型的多样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依赖多媒体信息技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6)

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演示活动。用CAI技术进行演示,不仅可以看到学生无法亲身体验的过程和结果,同时还可以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式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研究的课题,学生分析讨论,然后以分组的形式,开展分工与协作的活动,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展示相关资料或说明,帮助学生实施协作学习。

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式活动,又称网络探究式活动。通过网页制作,学生自己根据课题内容制作学习专题网页,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通过网上探究去参与活动过程,完成活动任务,并通过网络提交成果,并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自我评价和展评。这种方式的活动,可以更充分地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竞技式活动。利用网络或CAI课件展示课题研究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内容开展活动,比如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开拓了他们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5.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式活动。这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其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十分喜欢。学生在已有的信息技术应用条件下开完成研究过程,获得研究成果,并制作相应的专题课件或网站,或者编辑成电脑报进行展示,提出各种问题,并在活动中给学生留下空间进行研究和答辩。网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平台。

6.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表演式活动。用CAI课件展示为活动创设一种情景,然后由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模拟表演。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个性特征、能力培养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上述活动打破了传统条件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实现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在类型上和层次上的拓展。

五、信息技术教育实施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但是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发展和摸索阶段,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

现在的中小学一般的班级规模都比较大,动辄七八十人,对于信息技术这样一门操作性很强、需要针对性很强的个别辅导的课程来说,教师的力量太弱小了,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带的班也比较多,有的上千学生规模的学校只有一个信息技术老师,这样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去掌握分析,以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结果必然影响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差异,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准备基础上存在很大差异。在这样大的差异面前,尤其是在很多同学由于受社会影响对计算机文化了解出现扭曲偏差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计算机文化观念,树立信息意识,在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面临重重困难。

(二)学校硬件设施不足和课程制度弊端限制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

我国大部分学校,条件还比较简陋,能满足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很不错了。好一点的学校设施相对于庞大的学生数目来说,亦显不足。信息技术教育是应用型课程,在中学生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树立信息意识,使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用来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问题。而要培养学生这种有意识地或下意识地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环境,形成浓厚的计算机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的形成,必须要有优良的硬件设施环境来支撑。这种信息化的环境对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来说,实现起来还有一定困难。

从课程形式看,很多学校只是停留在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简单的实施形式上,开设一门信息技术课程,而没有从学科整合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角度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也就停留在对于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层次上。远远不能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形式多样化的要求,自然也不能实现基础教育改革所期望的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三)学校和学生对于该课程学习的意义认识不足

由于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在应试教育弊端积存至今的教育环境下,它所处的地位也是十分尴尬的。

从学生而言,应试教育的存在,特别是高考强压之下,本来对培养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各门功课,有了主副之分,造成了学生智育与德育的畸形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技术型课程,既非高考课程,又非德育知识型课程,而且在现实的条件下,学生也并不可能普遍地应用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于是很多人就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玩乐课,没有考虑怎么利用这个信息技术手段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而是一味想着怎么用计算机来玩游戏,怎样上网和朋友聊天、看Flash动画甚至浏览一些不健康信息。这种对信息技术的错误扭曲的认识和做法,正是学生家庭和教育机构极力反对的,这也阻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正常进行。

从各级教育机构而言,客观地说,各级教育机构对于普及信息技术,推进素质教育认识上还是到位的,但是却无法或无力扭转应试教育这样一个大环境;为了眼前利益,也不愿从根本上推行素质教育。因此就出现了“以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这样一个怪现象,而且往往在越是落后的地区,应试教育越是大行其道。

在这种情况下,学科相轻的现象的出现就不奇怪了。我们不能指责某些教育机构或某些教师教育思想落后误国误民,这是我国教育体制弊端的积存,不根本变革落后的教育体制,不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还是一句空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