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_浙江工业大学新一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_浙江工业大学新一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信息化环境下产生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合自由,来源广泛,效能很大,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和认识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如何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教育和引导,是当前高校管理亟待研究的新课题[1]。笔者试就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一些初步的探析。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_浙江工业大学新一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

□曹仁清

内容提要: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给当前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途径,强化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使其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作为科学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应邀对美国西部电器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著名的霍桑试验(1924—1932)后,相对于正式群体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企业的正式组织群体中存在着自发的非正式群体。梅奥的“非正式群体”虽然是针对企业管理提出来的,但对高校的学生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全球化加速发展,而全球化的背后引发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球化变革。在信息化环境下产生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合自由,来源广泛,效能很大,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和认识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如何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教育和引导,是当前高校管理亟待研究的新课题[1]。笔者试就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一些初步的探析。(www.guayunfan.com)

一、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成员都是大学生。传统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自发性、相似性、不稳定性、心理相容性、直接接触性及有中心人物等特点。但在信息化环境下,以有线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讯网络为平台,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2]:

(一)虚拟性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网络的虚拟性,也反映出网络交往的不确定性。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虚拟性,成员的活动依托网络展开,成员的沟通和交流也使用网络语言,联系的方式以QQ群、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具有不真实性和虚拟性。

(二)中心人物的不确定性

在传统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往往有一个群体“领袖”在群体中起着指挥、调节和榜样的作用,这一“领袖”人物直接影响到群体的存亡兴衰。在信息化环境下,有相同地缘、背景、性格、爱好的大学生通过网络相聚在一起,中心人物处于动态变化中,具有不确定性。

(三)跨时空性

一般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很大程度上受空间距离和时间的限制;而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只要拥有终端通信设备(电脑、手机、网络),其沟通和交流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明显的跨时空性。

(四)松散性

一般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通过成员间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群体的规模相对稳定;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具有虚拟性,群体的加入和退出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和地域的限制,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相对较弱,具有明显的松散性。

(五)号召性

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一旦就某一问题(例如涉日问题)达成共识而形成非正式群体,其联络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串联”,而是借助于信息技术,行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的跨时空性,其规模可能以几何级数递增,具有极强的号召性。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有传统的非正式群体的一些特点,但更具有信息化环境下所呈现出的新特点。这些,既为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二、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依赖性

一些大学生们常常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在其非正式群体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寻找知心朋友。一旦离开网络便感到失落、烦躁、易怒,出现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变得孤僻、脾气暴躁,攻击性增加,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导致学业荒废,甚至危害正常的生活。例如,上网过度会出现网络综合征。患有此症的人对现实中的其他活动越来越没有兴趣;还有些大学生因长期以伪装的身份出现在网上,容易导致心理错位、性别错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网络的虚拟与现实的分裂,容易使一些大学生出现人格分裂或行为不良等后果。

(二)人际交往淡化

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交往多是以网络为平台、文字为载体的非直接性交往,客观上减少了日常社交活动时间,淡化了同学间在现实生活中横向和纵向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更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安慰或解决方法,这样往往会使他们逐渐丧失现实交往的技巧,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甚至人际关系的淡化和冷漠。

(三)道德行为失范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由于长期沉溺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往往将主流的伦理观念淹没于个人的祈求中,自觉的道德要求隐匿于信息的随意接受中;加之大学生的自身阅历、社会经验和辨别、判断能力的欠缺,久而久之,容易抛弃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责任感,甚至将网络社会的那种肆无忌惮的行为延伸至现实生活中,使道德冲突与道德失范的现象愈演愈烈。如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上靠帮别人写论文、做作业赚钱;一些缺乏自律的大学生从网上下载文章作为作业交给老师,甚至在网上购买硕士、博士论文。这种现象,不仅意味着某些大学生的堕落,而且意味着学术伦理的丧失。这些既给国家的安全、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权带来巨大威胁,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四)学业荒废

一些大学生自控力差,经常沉溺于网络,甚至被网上的一些虚假信息所迷惑。如一些大学生所倾心的网恋,就是被对方的甜言蜜语所吸引,产生见面的冲动,结果在现实中见面,一旦发现与网上的差距太大,形成巨大的反差,就使得一部分人意志消沉,无心学业;有的同学由于网恋而上当受骗,甚至离校出走。另外,还有一些同学成群结队地通宵上网,白天无心上课,经常旷课,导致学业荒废。

(五)不可调控性和不可作为性

非正式群体成员的观念、思想、心理、行为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并通过他们的日常行为外化出来。因此,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这些非正式群体是积极的,对大学生的身心都有利;如果是消极的,那么,一些消极的言论,就可能折射到生活中或校园里,就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由于信息化环境下非正式群体具有虚拟性、中心人物不确定性、跨时空性和松散性等特点,造成了管理上的不可控制性和教育的不可作为性。

三、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对策

不管你赞同还是反对,信息化浪潮已扑面而来。大学生中非正式群体存在是客观的,是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因素所形成的[3]。高校管理者必须知难而上,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途径,强化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加强引导,扬长避短,促使大学生健康发展。

(一)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要有正确的认识,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采取支持的态度,加以保护、利用,促其成长,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成为团结广大同学、搞好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对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应该坚持正面引导、热情帮助的方针。中间型群体对集体的关系不亲密,若即若离,其行为对集体没有明显危害,但如果引导不好,让其不太关心集体的倾向过分发展,它就可能疏远组织。对消极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应对其成员主动接近,了解他们,与他们建立起感情,然后从中施加影响力,加以诱导,使其转化为积极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采取果断措施加强管理,特别对那些违反校纪屡教不改者,要视其情节轻重,给予适当处理。总之,做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管理与教育,应根据其思想实际,从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着手,坚持疏导的方针,加强思想教育促其转化。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表现自我的良好机会,来满足非正式群体的需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满足校园文化的主体——青年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地把兴趣爱好型、学术研究型、创造型非正式群体成员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娱乐功能和对不良风气的抵制功能,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全局观念,处理好小群体与大集体、小群体与小群体之间的关系。让非正式群体成员在参加活动时将自己融入大集体,发展外向型、多维、健康的人际关系,让校园文化活动以自身的权威性、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来影响非正式群体成员,强化非正式群体成员在正式群体中的角色意识,使他们有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有展示一技之长的场所。

(三)加强自律性教育

由于信息化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自律道德”,难以形成“他律道德”,较容易引起道德失范。所谓自律道德,是指人们在进行道德评价和行为选择时,主要受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支配,而不是受外部的支配。在信息化环境下,由于道德的特殊性,导致人们的主观价值标准模糊和自主意识降低,自律道德弱化并由此造成道德失范。所谓他律道德,是指人们在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时,受到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和制约,对行为的判断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是主观的动机。为了增强对信息化环境下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加强法制及社会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增强法制化观念,提高自律性。

(四)强化管理,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加强对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加强局域网的管理,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对一些色情、淫秽、暴力、迷信的内容予以坚决的剔除,对一些不健康或不文明的信息和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二是强化非正式群体的角色意识,通过制定日常的和网上的组织管理条例,加强制度、纪律教育,使其明白在非正式组织中的权利、义务、地位,允许做和禁止做某些事情的道理,直接或间接地对非正式群体成员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一种辐射效应。特别要加强对学生的校纪校规教育,严格考勤。三是坚持重点突破,注意中心人物的动向,控制非正式群体的规模。要摸清那些经常有不良上网习惯的非正式群体中的“领头羊”的动向。因为这些“领头羊”往往在群体成员中有较高的威信,这些人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也有许多优点,要对这些“领头羊”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转化工作,发挥转换一个,带动一批人的效果。四是要因势利导,注重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注释】

[1]庄国波:《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31-36页。

[2]邹绍青、苏如娟:《试论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20-22页。

[3]潘从义:《新时期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146-15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