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选材现状_运动员科学选材

心理选材现状_运动员科学选材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选材现状_运动员科学选材10 心理选材心理因素对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在运动员选材体系中的地位和权重。因此,遗传因素对心理变量作用成为运动员心理选材的基础。10.1 心理选材现状大部分心理选材研究的内容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与参考价值的研究,但目前运动员心理选材仍存在一些问题。曾凡辉等也指出,不能把科学选材看成仅仅是体校或运动队招收运动员前的一次全面检查。

心理选材现状_运动员科学选材

10 心理选材

心理因素对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在运动员选材体系中的地位和权重。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功能控制和动员,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功能和素质。其中遗传度大的先天的心理因素则直接关系着运动员从事和发展项目的可能,尤其是儿少时期的先天心理因素较少受到社会实践的掩盖和改造,是人们探视和掌握的大好时机,无疑有助于人才的选拔和潜能的发挥。运动员心理选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将被选者的运动才能之天赋因素测定出来,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预测其未来的竞技能力,实质在于以那些稳定的心理变量为基础来预测运动员的心理发展情况,进而预测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运动员心理选材的这些稳定的变量就是较多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少受环境影响的变量。因此,遗传因素对心理变量作用成为运动员心理选材的基础。

10.1 心理选材现状

大部分心理选材研究的内容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与参考价值的研究,但目前运动员心理选材仍存在一些问题。

运动员心理学选材的很多指标是来源于研究者的经验选材,大量的研究工作仅限于对运动员心理初级选材的基础性研究,采用科学依据较少的“单一模式”进行粗浅性选材,还不能脱开单纯凭教练员的观感和简单测试手段的选材现状,大多数还是按成绩(如量表所测累计分)选材,对中、高级运动员选材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很不足。(www.guayunfan.com)

在认知方面,对包括感觉的敏锐度、知觉的准确度、反应的迅速选择与准确性、运动记忆的及时准确,以及运动员的想象力与注意力等方面的心理功能做出了较好的探索与尝试,但对运动表象、意志和情感等动力性问题少有涉及,这可能也有客观原因:心理学母学科在这几个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测量工具还不足以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而在个性方面,对性格气质方面几乎都有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个性评估转向行为评估;从描述和预测研究转向干预和控制的研究等,对兴趣与能力也有简要论述。

有关专门研究分析心理选材的文献在科学选材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并且心理研究的项目单一、不平衡,研究的指标深度与广度还不够,对选材指标的结合性、连续性、特异性和变化性考虑较少。

结合训练与竞赛的实践不足,应制定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操作性强的心理测试与心理评价体系,应重点研究在纵向上解决在什么时间进行选材的问题和在横向上解决采用什么指标进行选材的问题。

有很多研究在选择研究指标的不同项目上的确有很大的共性,如都要求感知觉敏锐、表象清晰、意志坚定等,缺乏与具体项目的具体要求针对性地相结合。例如对运动员清晰动作表象的要求,在体操项目中就要细化研究肌肉动力感、重力感、平衡感等选材指标,在篮球项目中则应更多地考虑深度感、方位感、速度感等。目前的主要困难是在具体项目上的心理学研究较少,现在还不能很清晰地下结论,具体项目上怎样和为什么要测试一些指标——这些仍处于探索阶段。

心理选材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值得去科学地探讨与论证,所测指标不能简单地用统计学处理,而应采用多重数据处理方法,深入挖掘选材数据中的规律和特点,如判别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构模型等较高级的统计方法。在量表的使用上,要保证检验测量的反应评价效度,并且在心理指标上应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

10.2 心理选材的遗传基础

目前对于运动员心理选材来说,对人格和智力遗传度的研究较多,对其他心理指标遗传度的研究还很少。对与运动成绩相关较高的心理指标,如对情绪的控制、情绪的稳定性、注意能力、意志力、表象能力、运动知觉等心理指标的遗传度研究几乎没有,应利用行为遗传学的方法来研究这些指标遗传度,选择遗传度较高的指标确定为心理选材指标,以更好地预测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另外,应特别注意遗传因素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由于男女两性心理指标的遗传度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如外倾性和保守性,因此,在选拔不同性别的运动员时,应分别进行遗传度的加权,从而建构不同的选材模型。因为遗传的优势需要一定时间来表现,因此在考虑遗传度的稳定性时,需要考虑到遗传度的发展变化,对各个年龄段的遗传度进行更精确的把握,才能更好地进行预测。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考虑,人的心理特征发展过程有固有规律,这些规律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因此,将遗传学和发展心理学结合起来,必将增大选材工作的预测效度。

10.3 心理选材的年龄因素

选材的起始期,应根据运动员专项训练特征和人的遗传特征而确定。刘献武认为,初级选材的适宜年龄,一般是根据各运动项目达到最佳成绩的年龄和所需训练的年限而确定的,两者之差即为该项目初期选材的适宜年龄。他还另外提出,运动定向和初选时,主要要考虑到那些制约性相当大的遗传特征,即使在第一生长加速期-能把遗传特征区分为先天还是后天制约性占优势或两种制约性相等的时期,形态和功能特征也必须根据其遗传制约性来加以排列,一般从5岁左右开始。

选材的关键期是青春发育期,其主要原因有:首先,曾凡辉等人提出,这一阶段的个体对外界环境作用敏感且遗传因素表现显著,因此是选材的最重要阶段。青春发育期,在运动训练的“促进”和“诱发”作用下,运动能力的各个方面能充分得到表现。其次,一些运动能力决定因素到一定阶段才能逐渐稳定下来。比如人们智力差异的稳定性就与年龄有关,7岁以前测量的结果的预见性都很低,7岁以后测量结果的预见性逐渐提高,说明7岁以后的智力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诚然,不同特征的发展速度肯定有所不同,但没有必要等到所有特征都充分发展到稳定性较高时才开始选材。青春发育期身心会产生极大变化,因此从这一时期选材,可能使预测更加准确。大多数运动项目进行早期培养和训练的时间,均是在青春发育期之前或青春发育期。因此,初次系统选材不应晚于青春发育期。

10.4 心理选材的连续性

选材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选材和育才是密不可分的。邱宜均认为,没有纵向的长期追踪研究,没有个案追踪研究的结果与事实,我们就难以深入下去,得出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也无法验证我们的研究结果。曾凡辉等也指出,不能把科学选材看成仅仅是体校或运动队招收运动员前的一次全面检查。选材研究的实践表明,选材的效益是与选材的连续性紧密相连的。选材越是具有连续性,越是能够在长期选材过程中不断进行跟踪检测,其应用价值也越高。

10.5 心理学及常用心理选材指标

10.5.1 心理学简介

为了更好地理解心理学在运动员选材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心理学变量在选材中的应用,首先要了解与心理选材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大脑是心理的器官。因此,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人大脑的科学。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功能,同时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功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心理过程、心理结构、心理的脑机制、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心理与环境,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心理过程是指大脑对外界事物反应的过程,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认知等,其中感觉知觉是借助生理基础形成的,虽然运动员心理学选材应该包括感觉知觉的相关测量,但运动实践中相关可靠研究较少,目前仍不明确;而个性心理(individual mind)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个性调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现象的个别性一面。

10.5.2 常用心理选材指标

10.5.2.1 智力

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当考虑到动物智力时,“智力”的定义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总之,智力可被视为个体的各种认知能力的综合,特别强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学习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们接受和建立知识的能力往往被视为智力。

智力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环境和遗传在塑造智力方面起多大的作用。有关双生子、家人和领养的研究发现,遗传、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影响智力,但是,智商的个体差异具有高度的遗传性。然而,研究并没有证明种族之间的智力差异主要是基因导致的。智力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与环境、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主观努力等。

智力测验是经过专门设计的一种心理测量工具,用来评估一个个体相对于人群中其他人而言认知能力的高低。瑞文标准智力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Raven)于1938年设计的非文字智力测验。该测验旨在测试人的一般智力水平,尤其可以测量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的信息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的主要特点是适用年龄范围宽,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语言的限制,既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实施,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结果解释直观简单,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1985年,我国学者张厚粲等人对该测验进行了修订,建立了中国常模。

10.5.2.2 反应时

最早将反应时间测量用于心理学的是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反应时间”实际上是词不达意的,只是由于习惯而沿用至今。实际上,它不是指反应的延续时间,而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包括以下几个时间段:刺激使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过感觉神经(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处理信息—神经冲动经过运动神经(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官—效应器兴奋后做出反应。里斯迪克(Rijsdijk)等人以16~18岁的双生子考察反应时与IQ的关系时,得出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的遗传度分别为64%和62%,说明反应时的遗传度较高。

反应时(reaction time,简称RT),是从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到明显的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可分为:①简单反应时,又称为A反应时,给予被试单一刺激,要求被试做单一反应,所得到的反应时就是简单反应时;②选择反应时,又称为B反应时,指给予被试几种不同的刺激,要求被试对每种刺激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这其中包含了被试对刺激进行辨别和选择反应方式所花费的时间;③辨别反应时,又称为C反应时,指给予被试几种不同的刺激,要求被试只对其中一个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对其余的刺激不做反应。三种反应时之间的差异,就是辨别活动和选择活动所花费的时间,辨别时间= C-A,选择时间= B-C。

测量反应时间的仪器包括三部分:刺激呈现的装置,反应装置和计时装置。这三部分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对刺激呈现的装置的要求是要适合所刺激的感官;对反应装置的要求是应尽量减少机械阻力,便于被试操作,符合被试的习惯。

影响反应时的机体变量有额外动机、准备状态、适应水平、练习次数、被试的个体差异等。

10.5.2.3 时间知觉

知觉是当前的客观事物对各个部分和属性在人脑中的综合反映。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 )是指人的时间知觉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也与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有关。

人类知觉到的世界具有时间上先后延续的性质,因此只有具备时间知觉,人们才能区分先后,理解连续的动作或行为。时间并不是为我们所能见的时针或分针,也不是任何具有实体的存在。时间和空间一起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尺度,人们因为知觉到时间而履行生活的规律。因为知觉到时间而持续或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可以说,我们对生命本身的知觉是建立在时间知觉基础上的。时间知觉又可以分为时序时间和时距时间。时序时间让我们分清楚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距知觉则告诉我们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

此外,人们对较长的时间间隔,往往估计不足;而对较短的时间间隔,则估计偏高。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内部。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太阳的升落等。内部标尺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职业训练的不同,人与人之间在时间知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不尽相同。

时间知觉的评估法:先呈现一定长度的刺激,要求被试评估它持续的时间有多长,评估的时间与实际刺激持续的时间越接近,时间知觉越准确。被试判断的结果中包含有被试对具体时间经验的因素,测得的结果不能精确地代表一个人对时间长短的知觉能力(误差百分比=误差的绝对值/实际时间)。

10.5.2.4 人格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一方面。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另一方面,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有一些相同的人格特征。

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人格。人格也具有综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此外,人格还具有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主要有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性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人格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如上述所述,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的一种心理特征。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心理特征。性格则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J.Eysenck,1916—1997)从特质理论出发,以因素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认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的总和”。艾森克认为这种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认知(智力)、意动(性格)、情感(气质)和躯体(体质)四个主要方面。后来他又强调人格具有稳定持久性。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倾性(外倾性表现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负面的人格特征)。他认为,特质是观察到的个体的行为倾向的集合体,类型是观察到的特质的集合体。他把人格类型看作某些特质的组织。他提出的人格理论主要是属于层次性质的一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结构的层次明确,因此人格就可分解为有据可查、有数可计的要素。

10.5.2.5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组织和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认知风格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的特征。1953年加德纳(Gardner)首次指出它既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又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能力与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个体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不同于智力上的差异,它无好坏之分,但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在所有认知风格中,最著名的是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属于认知方式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变现在人对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上。

场独立性(FI)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

场依存性(FD)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10.5.2.6 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方面的特征。

气质类型是指表现为心理特性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典型结合。构成气质类型的各种心理特性,多数是某一种神经特性的表现,但有的也可能是两种神经特性的结合。例如,感受性是神经系统强度特性在心理上的表现,反应的速度是灵活性特征在心理上的体现,而情绪兴奋性既体现兴奋或抑制过程的强度,也体现二者的平衡性。由于人的心理反应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神经系统的基本特性,那么,在这些心理特性中就可以既从实验结果,又从生活指标来判定不同人的气质类型。

目前,对气质神经类型分类较为流行的方法是结合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分类,即认为通常情况下,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胆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多血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灵活型;黏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抑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弱型,兴奋和抑郁过程都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