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塬中心小学_会宁校史

新塬中心小学_会宁校史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塬中心小学_会宁校史新塬中心小学新塬乡中心小学位于会宁县东北部旱塬之上,始建于1989年9月。时本乡老庄人杨应福担任第三任校长,已有教师28人,14个教学班,学生数达到700人以上,办学规模居于全县乡镇中心小学之前列,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学校办学规模已趋向县、市级标准化小学。2007年全县六年级各科质检考试中,学校名列乡镇中心小学组第三名。

新塬中心小学_会宁校史

新塬中心小学

新塬乡中心小学位于会宁县东北部旱塬之上,始建于1989年9月。校址最初选在乡政府所在地——新塬街,由本县刘寨人冯俊杰担任首任校长。创建初,学校规模小,生源仅限于新塬村,有学生150人左右,教师8人,办学条件差,办学效益不高。

1998春季,国家“贫三”项目的实施,增加了校园建筑面积,配备了国家Ⅱ类教学仪器,学校硬件建设有了很大改善。时本乡老庄人杨荣昌为继任校长。办学规模逐步加大,条件改善,生源渐增,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004年春季,“国家农村寄宿制工程”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公条件,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校园建筑趋于标准化,育人环境趋于人文化,学校管理趋于科学化。时本乡老庄人杨应福担任第三任校长,已有教师28人,14个教学班,学生数达到700人以上,办学规模居于全县乡镇中心小学之前列,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学校办学规模已趋向县、市级标准化小学。

纵观学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www.guayunfan.com)

第一阶段起步初级阶段(1989年—1998年)

刚从“戴帽”初中分离的初创小学,办学条件差,规模不大。建校时,县教育局拨款2万元,兴建2栋6间土木结构的教室和2栋12间教办室,占地面积为470平方米。当时只开设6个教学班(含学前班),学校尚无围墙,各类器械也甚少。落后的条件,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第二阶段奠基发展阶段(1999年—2003年)

1998年“国贫”项目的投资填充了学校硬件建设的空白,给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其时,新建砖木结构教室6间,办公室6间,辅助用房2间,累计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同时,配发国家Ⅱ类教学仪器,弥补了教学设备的不足。之后,校领导勤俭治校,自筹资金修建大门、围墙、厕所等,基本上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设施,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学生数增至600人以上,开设11个教学班级,拥有师范类专业教师20人,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2008年)

2003年以后,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主要是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倾向于西部、倾向于农村,也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和“新课改”的推行。2005年5月,“国家农村寄宿制”工程项目又一次惠及学校,采取拆建和新建的方式,建造教室6间,办公室13间,电教室、阅览室、仪器室各一套,总建筑面积达755.3平方米。新任校领导高瞻“三个面向”,始终把握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动态,狠抓学校管理及校容校貌建设。2006年内,学校采取各种措施,硬化了校园长廊及1000平方米的操场和校园,新建旗台及花园等。截止2007年,学校总建筑面积已达1355.3平方米,绿化面积达700平方米。

在“国家农村寄宿制”工程竣工之际,“兰州风斗沙水务科技责任有限公司”许军经理伸出热情的双手,为家乡的教育事业献出一颗爱心,捐献价值为6.6630万元的各类体育器械。于2005年9月23日的工程典礼会上,县人大李树堂副主任、县教育局刘鹏飞副局长等上级领导光临大会,举行了隆重的“工程典礼”的剪彩和“爱心捐献”的揭牌授旗仪式。当地乡人民政府为弘扬“风斗沙”造福桑梓、助学兴教的奉献精神,特树碑铭志。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真诚、笃学、竞争、创优”为校训,形成了“民主、尊重、关心、理解、合作、服务”之校风,“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之教风,“乐学勤思、合作探究、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之学风。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班子团结,协作高效,教师素质师德风范,教学严谨,质量优化,科研课题,特色鲜明,校园环境优雅绿化”的办学目标,学校管理已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几度春秋,几度风雨,在党政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下,经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所标准化、园林化的小学已呈雏形。现在,课堂教学与时俱进,趋向网络化;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展现时代特色;教育教学质量日新月异,不断走上新台阶。2007年全县六年级各科质检考试中,学校名列乡镇中心小学组第三名。

回顾过去,历程闪光、展望未来,前程似锦。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全校师生正在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校园环境,力创特色学校。

(供稿人:张贤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