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时间:2019-07-02 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_在创新中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张 廷

(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认真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在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辐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坚持在改革中探索,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历程(www.guayunfan.com)

1.高校校园文化的初创时期

1949—1966年是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当时的指导思想是要求青年学生做到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登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三个台阶”。此时的校园文化健康积极,引人上进,广大师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努力把青春和知识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我是党的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这是当时那一代人的座右铭。校园文化还学习与效仿苏联模式,保尔·柯察金等英雄形象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20世纪50~60年代,大学毕业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校园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的校园内弥漫的是一种“牺牲小我,奉献国家”的精神氛围,从上到下一鼓作气为建设、搞建设,此番景象催人奋进,净化心灵。

2.高校校园文化的曲折发展时期

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校园文化遭到严重破坏。毛泽东发出的“五七指示”和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决议,都明确地要求学生“学工、学农、学军”,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文化的革命斗争。由于“停课闹革命”,许多学校被关闭,“读书无用”的思想在校园中盛行。此时的校园文化被扭曲,被无休止的政治狂热和无情的批判斗争所取代。接着,青年学生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教师被贬为“臭老九”,有的甚至被关进牛棚,离开工作岗位去“劳动改造”;到后期,高等院校几乎停止了招生,校园文化几近被扼杀。这个时期对校园文化的破坏是惨重的,师生无心也无力从事科学知识的传授与学习,高校变成重灾区,成为大字报、大串联、个人崇拜、派性斗争的策源地。整个校园人心惶惶,人员稀少,昔日传承文明的文化教育功能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狼藉,校园文化成了造反文化。

3.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时期

(1)自发恢复阶段(1978—198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相继拨乱反正,开始重新走上正轨并不断发展。这一时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开始恢复,并得到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一是“读书热”兴起。广大学生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求知若渴,成才意识强烈,道德风貌良好。二是“第二课堂”活跃。这个时期大学生在抓好课堂学习之外,还积极结合专业开辟“第二课堂”,组建各种学习型社团组织,认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如北京大学1982年2月组织了“百村调查”,1984年组织赴青海“学习服务团”,社会反响良好,全国各高校大学生掀起了社会实践的热潮。当然,这个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以一种自发和分散的形式出现的,尚处于萌动恢复期。

(2)探索调整阶段(1986—1991年)。198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第12届学代会上明确提出了“校园文化”,这标志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最初的萌动自发恢复阶段进入到自觉有组织探索阶段。高校校园内诸如书画、摄影、集邮、音乐、气功、棋牌各类协会、俱乐部等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了,各高校纷纷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节,极大地活跃了高校的文化氛围。也正是这个阶段,商品文化、非理性思潮开始冲击和涌入,立志成才的追求让位于物质的实惠,高校校园出现了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等,一些大学生思想混乱,并最终导致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大学生的情绪和价值倾向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们参与改革的热情大大降温,高校校园文化进入了一个相对沉寂的阶段。这一时期,思想教育引导开始加强。1989年政治风波促使人们冷静反思,也促使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随着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发展势头,尼采热、西方热很快被1990年后再度兴起的“传统文化热”“马列热”“毛泽东热”“学雷锋热”所取代,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也开始逐渐复苏。

(3)健康发展阶段(1992—2003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校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普遍加强了对校园文化发展的引导和管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搞好校园文化的建设,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从而将校园文化建设提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融合不断增强。各高校在履行传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使命之外,还更加重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科技创新、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层出不穷,如从1997年开始开展的高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对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全面深化阶段(2004年至今)。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明确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同年12月,教育部、团中央又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这一阶段的校园文化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建设日益规范化。各高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自觉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从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建设途径、组织领导等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推进。各高校不仅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而且在校园自然人文环境、校园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校园文化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校风、校训、校歌、校徽和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等这些反映校园精神的载体的建设与推广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二、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历程的总结

(1)高校校园文化与政治形势、经济发展、主流文化有关。校园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支撑着高校的脊梁。它潜移默化,影响和造就着高校的文化品格。它不仅对高校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受到社会主流文化、政治形势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其中,民主平等、政治开明的政治环境,校园文化必定以此为基调。社会主流文化所关注的热点,必定会立刻在校园文化中找到相应的反应。建国60年来,校园文化的发展始终遵循着这一历史规律。在建国初期,校园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都紧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与发展步伐;在“文革”时期,校园文化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为当时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是打倒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知识成为坚实的力量,高等教育备受国家领导重视,校园重新燃起希望,校园文化日渐发展。

(2)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曲折,需要引导与管理。高校校园文化不是纯粹自发形成的,需要引导与管理。如果校园文化呈恶性发展趋势,师生员工就可以通过某些措施扭转不良校园文化的蔓延及发展。建国初期,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主要在于正确引导了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做贡献。“文革”时期如果能对狂热的政治激情加以适当疏导,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就会缩小。20世纪90年代初,高校校园文化出现“经商热”时,学校建立起一套正确引导“经商热”的制度与理念,让该现象不至于朝不符合大学精神的方向发展,让师生理性与冷静地对待。进入21世纪以来,校园文化受到了各种挑战,多元文化渗入高校,有些腐朽文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领导积极引导与管理,创建文明校园新氛围,对于多元文化采取包容继承的态度,把握好校园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对于教育部门和学校来说,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引导和支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3)高校校园文化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无声教授”和“潜在课程”,校园文化提供着大学教育的精神养料。它时时处处以充满文化灵性的气韵,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每一个“校园人”。综观建国60年以来校园文化的发展轨迹,它越来越注重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必然成为高校各项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着眼于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探索和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首先,文化活动要服从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要在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定位好校园文化建设,在各种文化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其次,要善于激发大学生建设校园文化的活力。高校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参与建设校园文化的创造力。再次,校园文化活动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善于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都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的文化诉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校园文化中找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空间和渠道。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好时代主旋律。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主流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社会主义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题中应有之义。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通过健康的精神食粮、文明的活动方式、昂扬的校园精神、良好的校园环境去影响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才能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不致使错误思潮和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对青年学生产生误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保证校园文化沿着主流文化这一正确方向发展。

(2)坚持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建设个性校园文化。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组织,高等教育有其固有的办学规律,有着比较相近的培养目标,也有着相近的学校制度。因此,高校的校园文化存在着较多的共性。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同为中国的高等学校,每个学校的创办背景、历史传统、办学条件、专业设置都不尽相同,其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学生构成、地域特征也不相同,因此,各个学校在基本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规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个性。校园文化的个性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失去了个性,就会失去活力,也会失去对师生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立足本校实际,努力建设富有本校个性的校园文化。要大力弘扬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突出学校的专业特色,反映学校领导的个性风采。要突出学校的办学性质和学科特点,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3)坚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改进高校德育。寓德育于校园文化的思想教育活动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升国旗、放电影、开展知识竞赛,邀请老红军和模范人物作报告等形式,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寓德育于校园文化的理论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通过党校、团校、大学生马列主义研究会,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的广泛开展。寓德育于校园文化的文化教育活动中,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教育和娱乐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形成高尚的思想、美好的心灵和良好的人格。寓德育于校园文化的实践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增长才干,健康成长。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坚持党的统一领导部署,形成齐抓共建格局。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证明,坚持加强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形成学校党政领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合力,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学校领导班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师,要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引导、推动、示范作用。教职工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要加强教职工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注重培养教职工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广大教职工的事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政工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排头兵,要充分发挥其在帮助学生把握政治方向、提高道德水准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骨干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依靠力量,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才能落实,也才能实现德育的目标和要求。

(5)坚持校园环境综合治理,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只有不断改造旧环境,努力创建新环境,坚持校园环境的综合治理,才能优化校园环境,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一方面,切实加强物质环境建设。在校园基本建设上舍得投入,加大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的力度,从本校的历史传统、培养目标出发,建设具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不知不觉受到熏陶,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精神环境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吸引师生员工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发挥交叉学科、复合型学科、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使文理科学生平衡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