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设施_庆城县教育志

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设施_庆城县教育志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设施_庆城县教育志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设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历程中,尽管封建思想意识、封建习俗礼仪延续了数千年,完整的官办学堂和不很完整的私立学校也发展了数千年,但就现存的资料来看,很难看到比较规范标准的教育设施有哪些。还有流传久远的庆城八景,实质上绝大多数都具有教育的性质,也可以看作是庆城县古代教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设施_庆城县教育志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设施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历程中,尽管封建思想意识、封建习俗礼仪延续了数千年,完整的官办学堂和不很完整的私立学校也发展了数千年,但就现存的资料来看,很难看到比较规范标准的教育设施有哪些。但从另外一些方面发现,象庆城县这样边远落后之地教育的发展,也就如同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一样迟滞缓慢,基本上找不到规范的教育设施发展留下的踪迹,而不同时期庙宇的修建和庙宇设施的发展,则可以隐隐约约地显现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设施发展的一些影子。据历史记载,庆城以及周边一些有名的地方都修建了许多庙宇,而庆城尤为集中,这也可以看作是庆城古代教育设施发展的见证。

到了近代,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现代文明传入了中国,西方文明中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一些进步和发现,使封建落后的腐朽思想不攻自破。面对这种局面,广泛意义上的教育逐渐被中国的有识之士接纳,庙宇逐渐演变成了学校,一是它本来就承载着教化人的职能。二是落后的经济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庙宇办学也就成了权宜之计。所以,明、清时代在庆城办起的书院、学堂,都是以庙宇为基础创办的。位于县城南街的孔庙曾历经多次的焚毁和修复,其目的就是用它来教化人民,所以它就是庆城出现的较早的教育设施。因为从孔庙的建筑布局来看,它就和现在学校的布局有许多相似之处。还有流传久远的庆城八景,实质上绝大多数都具有教育的性质,也可以看作是庆城县古代教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创办的庆阳府儒学、安化县儒学都是在原孔庙的基础上办起来的,明代安化县知县杜霁远曾利用寺庙祠堂创办了8处学校。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知府赵本植改建和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知府胡砺锋重修的“凤城书院”,都是在庆城原孔庙的基础上建成的,还有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庆阳知府为无力交纳学费的孤寒儿童设立的两处义学都是利用庙宇和祠堂建成的,一处在庆城的傅公祠,一处在庆城北关的文昌庙。当初办学都选庙宇祠堂的原因有这样几点:一是庙宇祠堂在人们的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地方,而封建社会人们把入学识字都看作是比较庄严神圣的行为,把这两种神圣的东西融合在一起也就成了人们自然而理想的选择。二是庙宇祠堂在封建社会是人们进行公益活动的地方,而学校本身又具有公益活动的性质,是一个地方人们的群体行为,在公益活动的地方进行群体活动这种做法也就合情合理了。三是封建社会经济长期落后,创办学校没有一定的基础,办学就首先要有房屋做教室,这是基本的物质基础,而作为公益活动场所的庙宇祠堂中的房屋就刚好满足了办学的基本要求。

民国时期,随着教育内容的变革和自然科学知识对教育的渗透,使中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家对普及国民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由于那时国力衰微,经济落后,政局不稳,战争不断,国家对教育投入还是微乎其微,像庆城县这样的边远落后地区,教育设施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就全县情况来看,教育基本设施仍然停留在庙宇学校阶段。全县虽然在一些村庄增办了一些学校,但基本上都是利用本村的破庙和村民废弃的庄院所办,教育设施的建设还是停留在只提供读书识字的场所而已,至于学生上课用的桌椅板凳,部分是庙宇祠堂中的香案或供桌,部分则由学生自家去带,有的干脆就做成泥土台子。尤其是庆城县占有黄土高原的独特优势,群众居住以窑洞为主,而开挖窑洞则是全县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解决教学用房的最佳选择。因此,在民国时期创办的小学除了庙宇之外绝大多数都是窑洞小学,而这些窑洞大多还是村民们废弃的旧庄院。条件稍好的则是一些有钱的大户人家自己出钱,请私塾先生在家中教自己的孩子和亲朋好友的孩子,教育设施就是自家的房屋居室。(www.guayunfa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