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设施_庆城县教育志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设施_庆城县教育志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设施_庆城县教育志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设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关心重视,不断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使教育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批教室的建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初等教育校舍建设方面一个显著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设施_庆城县教育志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设施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关心重视,不断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使教育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校舍建设来看,经历了由窑洞小学向平房小学的过渡和由平房小学又向楼房小学过渡的两次大的跨越。从学校教学设施来看,全县初中以上学校都建起了教学实验室和现代信息教育网络,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图书资料室,一些村学也都具有了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各类教学设施,部分学校教学设施已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有关办学标准。特别是陇东中学这样具有光荣传统的历史名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教学设施达到全省一流水平。

一、教育管理机构基本设施建设发展沿革

在新中国成立前,教育管理机构作为县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设在县政府之内。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成立了文化教育局并设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办公地点在今庆城北街移动公司后院。1983年教育局和文化局分设,1990年教育局原址划拨文化局使用,教育局搬至原庆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办公。2005年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庆城城区规划调整的客观实际,于2006年8月6日,在庆城北区统办大楼门前征地5.3亩,2007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2009年12月,由甘肃省教育厅、庆阳市教育局和庆城县人民政府先后共同投资1200万元,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庆城县教育培训中心大楼正式峻工,2009年12月17日,教育局机关整体搬入培训中心大楼办公。

二、从窑洞小学到平房小学(www.guayunfan.com)

解放初,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较差,给教育的投资极其有限,为了在这种困难局面下发展教育事业,全县各级基层组织及广大群众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解决办学设施问题。

1.利用旧庙宇创办小学或村学。庙宇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遗留下来的最显著的痕迹,而且基本上普及到每一个村庄。这些庙宇财产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都是经过本村人的捐赠或者募捐而成为本村的公益财产,村庄较大一些的庙宇都建有规格不一的房屋,有一个露天舞台(供祭祀时唱戏用),还有一定的场院。解放后大搞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庙宇中的神像全被搬掉了,只留下一些空房子。按照当地习俗,对庙宇里的财产是不能私自占有的,占有了会带来灾祸。所以,尽管当时许多人都无处居住,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占庙为家,破庙中的房屋只能作为流浪乞食之人暂避风雨的场所。解放后大办小学教育,全县许多村庄就首选庙宇作为办学场所,因为办学是公益活动,利用庙宇办学校也就没有权属之争。当然更重要的是庙宇大多是房屋,用作教室光线较好。庙宇中的一些香案祭桌也能就地取材作为学生的课桌来用。庙宇场地也较大,一座破庙的二三间房屋和三五张香案祭桌,在当时的条件下就足以办成一所小学校了,所以当初在全县创办的小学或者村学绝大多数就是以破庙为场所办起来的,比如庆城南门外的文笔峰小学,文笔峰就是原来的庙宇。

2.利用村民废弃的庄院办学。当初国家规定村办学校要让学生上学步行距离不超过5华里,那时办学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要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面对这种情况,当时创办的部分小学或村学就选择了村民废弃的旧庄院。这些旧庄院一般分这样几种类型:一种是绝户的。几代人住下去绝户了,也没有人继承,就长期荒废了,这些大都是一些破废窑洞。还有一种就是大户人家的一些房屋。有些地方把地主的房产分给农民,农民没有去住,创办学校时就以此为校址。

3.国家有重点地投资修建学校。国家投资修建的主要是中学和一些完全小学。当时的所谓国家投资,实际上是整个投资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还要靠当地政府解决,而且投资所建的房屋,都是当时较低标准的房屋,只是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小学或当时创建的一些初级中学,才建较高标准的房屋,这个较高标准的房屋是解放初按照苏联中小学的房屋结构建设的教室,当时普遍叫做“苏式教室”,这在当时的庆阳县立初级中学、庆阳师范,还有后来的肖金中学、驿马中学、肖金小学和西峰镇的一些小学修建的较多,这些教室的最大优点就是窗户开得较大,一个教室是三间房屋,前开两门四窗,后开两个窗子,教室的旁边再修一个单间房屋供班主任住宿办公,也便于管理学生,这就比一般房屋只开前窗而不开后窗光线好多了。开前后门也更便于学生进出,这种教室外表壮观很有气势,房缘做得宽厚,山墙的房马头也有独特造型,立体效果明显,给人一种雅致雄威之感。这就成了当时具有示范性的标准教室。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和苏联的关系发生变化,这种教室只建了那么一批以后就停建了。但由于这种教室当时的施工质量较好,设计也比较合理,许多这样的教室一直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像庆阳县立初级中学(现在庆阳一中)当年建起的这种教室,一直使用到2003年因校园扩建才将最后几排这样的教室拆除。这批教室的建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初等教育校舍建设方面一个显著标志。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校数量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利用旧庙宇和旧庄院办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当时教学设施建设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把旧庙宇拆除重修。有的在原址上把庙宇的殿堂拆除,利用原来的废旧木料重新建成适应教学的教室。有的是把庙宇拆除下来的废旧木料砖瓦拉到另选的新址上重新建校。不过利用这些材料新建的学校教室质量都不是很高,但和原来的庙宇殿堂相比还毕竟是有了一些变化,起码在结构上是利于教学了。二是把原来办在农家废旧庄院中的小学进行了重建或者搬迁,但是这种重建和搬迁都没有质的变化,只是因为原来的场地过小,有的仍然是从旧窑洞搬到新窑洞而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起码是学校有了自己的教室和校园,不象原来那样的临时性借址办学,而且新搬的这些学校的场地都比较适宜于办学,选址也比较合理,一般都选在了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符合就近上学的原则。在这些搬迁的过程中,对农村小学和村学国家基本没有什么投资,都是靠当地群众投工投劳自己办起来的,许多学校也是靠全体师生亲自动手建成的。比如当时的肖金公社双桐小学从沟边的旧庄院搬到胡同的新校址,就是靠群众力量完成的,先挖成了6孔土窑洞,后又箍成了4孔小箍窑,搬入一年多后又南北相对盖了6间厦房。在这期间,当初开始建校时的负责人刘万锐老师做了许多工作,是他亲自和村民们一起挖好了所有窑洞,也是他带领师生(当时仅有的3位老师)修成了4孔土箍窑和学校外面的操场和厕所,为后来学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家提出了“上初中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要求,全县中小学数量急剧增加,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校舍建设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动员社会力量办学建校成为当时进行中小学校舍建设的主要方式。到1975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由1966年前的412所发展到713所,基本上达到了每个大队有一所五年制学校,每个公社有一所中学或七年制学校。据统计,1970年至1975年,共新建学校17所,复修5所,总投资22.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1万元,其余都是社队群众投工献料和师生勤工俭学解决的。当时的肖金中学修成的30多间学生宿舍,全是学生打土坯箍起来的土箍窑,所需的砖瓦都是用师生勤工俭学的资金买回来的。双桐小学第二次搬迁新校址,除了组织学生打墙修院而外,学校后面的6孔土箍窑全是当地村民投劳所建,还有后来增修的6间土木结构平房教室,所用的木料全是动员村民无偿捐献。经过这一时期的努力,全县一半以上的小学到20世纪70年代末基本上由窑洞小学过渡到了平房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村学也开始有了平房教室。农村孩子从窑洞教室开始走向平房教室,这是全县校舍建设上的一大变化。

三、教育设施建设中的几个重大项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家安排的几个重大项目的实施使全县教育设施有了质的飞跃。这几个重大项目主要是:

1.世界银行贷款第三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

“世界银行贷款第三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简称“贫三项目”),是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财政部国家计委、世界银行联合举办的“第三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该项目包括校舍建设、仪器设备及图书采购、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等内容。项目向世界银行贷款1亿美元,国家配套资金9.28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持安徽、福建、河南、河北、甘肃、吉林、青海7省的124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九年义务教育

庆城县于1996年被甘肃省教育委员会确定为世界银行贷款“第三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县。该项目从1996年开始,2001年6月底全部完成各项任务。项目总投资1139.54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474.183万元,内配665.357万元。共用925.561万元完成了24169.77平方米的校舍建设任务;用72.305万元为3所初级中学按二类标准购置了教学仪器设备和为7所初级中学按三类标准购置了教学仪器设备;用22.457万元为23所小学按二类标准和为11所初级中学按三类标准购置了15167册图书;用44.771万元完成了5525单人套课桌椅的添置任务;用25.365万元对851人次的各类管理及教学人员进行了培训;用9.704万元完成了“初中渗透职业因素教育”科研项目的研究推广;用34.404万元对中小学的2499名学生进行了资助。

通过该项目5年时间的实施,使全县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达到了“两基”指标要求,1999年,顺利通过了甘肃省的“两基”验收。到2000年项目结束时,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8%,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7.7%;其中:女生入学率小学达到98.8%,初中达到97.5%;在校学生辍学率小学降低到0.45%,初中降低到0.5%;小学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9.1%,初中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5.3%;专任教师合格率小学达到98%,初中达到88%;师生比小学为1∶22,初中为1∶17;校舍危房比例降低到小学为19%;校舍生均占有面积小学为3.5平方米,初中为5.1平方米;仪器设备配置达标率和课桌椅配齐率小学、初中均达到100%;学校图书生均册数小学上升到10册,初中上升到13.5册,使义务教育“四率”标准显著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项效益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1996年立项时的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使有关学校的校容校貌得到了彻底改观,建成了一批在全县具有示范性的完全中学和初级中学,大大缓解了校舍严重短缺的矛盾,培训了一大批懂专业、会管理、高水平的教育专业人才,为“义教项目”的实施乃至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图书、仪器、课桌椅等教学设备的配发,使办学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变,为实现“两基”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义务教育工程项目

1997年,甘肃省及庆阳地区将庆阳县确定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实施县(简称“义教工程”),主要目标是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打好校舍建设的基础。该工程从1998年3月开始,于2000年底全部完成,历时3年时间,涉及全县17个乡(镇)的31所学校,其中小学28所,初级中学3所。工程计划投资917.3万元,完成投资995.774万元,占计划数的106%。其中:中央、省、地工程项目专款628.9万元,县财政103.68万元,乡(镇)财政236.428万元,群众个人和单位集体自筹21.766万元。修建校舍共21249平方米,其中:楼房8079平方米,平房13170平方米,购置课桌凳3329单人套,培训师资567人次。

该项目的实施使所有项目学校的中小学生均校舍占有面积分别达到了4.5平方米和3.5平方米,实现了校园建设“六配套”和教学设施“三配套”的办学目标。

3.“希望工程”项目

希望工程是在共青团中央领导下,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以民间的方式广泛动员海内外财力资源,建立希望工程助学基金,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救助贫困地区家庭困难学生,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项工程是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面最广、影响力最强的社会公益事业,它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庆阳县“希望工程”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正式启动,先后共建成“希望小学”6所,其中高楼“八一爱民希望小学”是中央军委政治部沿红军长征路援建的100所“八一爱民小学”之一。它是由海军北海舰队92196部队援建。该工程于2006年初动工,当年9月竣工并交付使用,总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总投资117万元,北海航队援助25万元,甘肃省教育厅配套资金15万元,庆城县自筹配套资金77万元。另外,还有白马“长庆第一希望小学”、安家寺“宝钢希望小学”、“庆化厂希望小学”、“兰香希望小学”等希望小学的相继建成,既改变了原来破旧不堪的校舍环境,也为全县校舍建设工作注入了活力。尽管这些学校都是由多方筹资所建,但对改变人们在校舍建设方面的陈旧观念还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2007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庆城镇药王洞村“兰香希望小学”是由国务院原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耿飚的夫人赵兰香投资50万元修建的。药王洞“兰香希望小学”的建成,使药王洞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变。

这几个重大项目实施之后,全县80%以上的中小学的校舍建设实现了楼房化,使中小学校舍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县教育局争取中央、省、市专项资金2999万元,完成投资6008万元,改扩建学校52所,面积52972平方米。完成2007年续建项目学校9所,灾后重建项目学校34所(维修加固楼房学校10所,维修平房学校5所,新建项目学校19所)捐赠修建项目学校9所,完成撤并学校30所,建成蔡口集乡高塬寄宿制小学、桐川寄宿制小学、玄马寄宿制小学和南庄乡东塬寄宿制小学。

四、图书室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加大教育设施建设投资的同时,也充分注意了学校图书室的建设。1952年,庆阳县初级中学创办后就开始了图书资料的添置工作。同时,也加强了对庆阳县第一中学(现庆阳一中)图书室建设,每年基本上有比较固定的经费以保障图书资料的购置。1958年,庆阳初级中学改为庆阳二中并增设高中部之后,甘肃省教育厅就加大了对图书资料配备的投资,当时就建成了比较规范的图书室,所需图书都是由甘肃省教育厅免费配发,图书的种类都是省上统一审定,许多很有价值的古典文学名著和传统经典作品进入到学校图书室。经过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17年的努力,全县所属中学的图书室建设都有了很大发展,藏书质量和种类都有较快上升,陇东中学图书室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庆阳县第一中学(现庆阳一中)的图书室建设更是规模空前,不但有种类齐全和数量足够的图书,而且都建有上百平方米的阅览室供师生阅读。这两所学校图书室藏书都在数万册以上,并且有些藏书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首次出版发行的珍品图书。在小学方面,全县只有庆城小学、肖金小学、西峰南街小学等一些规模较大的中心小学建起了图书室,所藏的图书大多以连环画册为主,基本能够满足当时的学习与教学需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但学校的图书室建设工作被迫中断,而且还对中小学当时的藏书进行了清理与焚毁,开始是以作家判定作品,凡是作家出了“政治问题”,其作品一律被列为禁书而被毁。后来凡是繁体印刷的图书和仿古的线装图书全部被列为“四旧”而被毁。在这一运动中,陇东中学图书室基本上不存在了,只剩下《毛泽东选集》四卷本、《毛主席语录》及当时的一些应时性政治读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全面启动,国家在把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开始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全县中小学图书室建设工作也随着校舍建设工作一起步入了恢复发展的正确轨道。从1984年开始,省、地对各中小学图书室建设就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局也随即把各校图书室建设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在确立了中学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的同时,也对县直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的图书室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从1985年开始,全县完全中学都建起了图书室和资料室,并配有专职管理人员,各初级中学都建起图书室,配备兼职图书管理员,县直各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也都配备了兼职图书管理员,乡村小学虽然建不起图书室,各校也都为学生提供了比较方便的借阅条件。到了20世纪90年代,学校图书室建设工作成了学校硬件建设的重要条件之一,教育局每年都有重点的保证建设一处图书室,先后拨出专款对陇东中学、驿马中学、庆城职中、庆城小学等学校都给予了重点扶持。到目前为止,全县中学生生均图书15册,小学生均图书10册。近年来许多关心教育的有识之士和有关部门向学校捐赠部分图书也丰富了学校图书室的库存。为了使学校图书室建设标准达到上级要求,陇东中学于2005年开展了向学校图书室捐赠图书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师生捐赠图书近万册,部分教师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很有价值的图书都捐赠给了学校,有的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图书向学校捐赠。还有其他中小学也都开展了类似的活动,加快了全县中小学图书室建设的发展步伐。2010年,全县有5所中学建成了移动多媒体电教平台,4所中学接通了黄岗教育资源网,7所中小学接通了电信宽带网,各校将中小学义保经费的8%用于购置图书仪器,落实专项经费153.08万元,购置仪器4万件,图书4.24万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