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偏差及其矫正

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偏差及其矫正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偏差及其矫正_立特色兴校之本 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偏差及其矫正张 省摘 要: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入党动机表现的基础上,指出了导致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的几个方面的原因。根据调查,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日益趋向多样化与复杂化,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着功利化、实用化等不良倾向,这一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引导和矫正。

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偏差及其矫正_立特色兴校之本 

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偏差及其矫正

张 省

(绵阳师范学院 法学与社会学院)

摘 要: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入党动机表现的基础上,指出了导致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的几个方面的原因。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重在理论学习、重在培养教育、重在建立联动机制等几点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矫正(www.guayunfan.com)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党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党员队伍的质量、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各类高等院校的扩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也在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政治热情持续升温,高校出现了大学生的“入党热”的现象。根据调查,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日益趋向多样化与复杂化,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着功利化、实用化等不良倾向,这一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引导和矫正。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入党动机的调查和分析、教育和引导,严把高校基层党组织大学生入党的质量关,才能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保障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保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一、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的各种表现

动机,是一个人在具体实施某一行动前,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一行动的原因和要达到的目的,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观因素;而入党动机,则是入党的目的,即为什么要入党?它是要求入党的人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是要求入党的人的内在驱动力,它在整个入党过程中起着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申请入党的占到总数的近50%,本科院校高达70%,有的学校甚至在90%以上。大学生积极要求入党本身是一个好现象,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经验和多种调查表明,大学生要求入党的动机已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化的趋势,部分学生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信仰不明确,表现出种种不正确、不成熟的入党动机。

(一)功利实用型

随着高校体制的一系列变革,特别是高校毕业分配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政策的出台,使得大学生们不得不跻身于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许多用人单位往往把“是否党员”作为衡量毕业生政治思想素质,甚至毕业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在此背景下,党员身份得到一些用人单位的关注,并成为选择标准。而且在此形势下,部分大学生纷纷把入党作为找到好工作的砝码。一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这类单位本身就有一定的政治要求,因而会更倾向于学生党员;二是民营企业,这类单位注重人才优势,控制招聘成本,而学生党员一般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因此以学生党员为标准进行筛选成为一种高效的选择方式;三是外资企业,随着投资深化和国内业务发展,外资企业对党员的政治偏见正在消除,一些党员通过出色的工作顺利成为高级主管,也增加了外资企业对党员的认可程度。这样,无形中党员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这也印证了大学生党员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性,也刺激了部分人为个人私利申请入党现象的表现。这种入党动机具有明显的实用化倾向,容易滑向价值主体的“自我化”。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利己思想较重,患得患失,在重大活动和工作中很难经受考验,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功利实用型的潮流使得一些希望进步的学生会认为自己入了党才得到老师的信任,甚至得到一些荣誉,这些都将成为将来激烈就业中的筹码。此类学生一般会和老师套近乎,对教师言听计从,进行无原则的服从。

(二)虚荣被动型

这类学生一直表现得很优秀,有强烈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虚荣心,他们认为入党能抬高自己的身价,能获得同学、朋友和亲属羡慕和赞赏,能博得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好感,因此,他们想方设法争取入党,但是对入党的终极意义认知不明。此外,有些学生本人的入党意愿并不强烈,但父母、老师却很重视他的入党问题,在他们的规劝甚至压力逼迫下,被动地递交了入党申请。这部分学生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一种朴素的感情上,他们对党的性质、奋斗目标等缺乏深刻认识,入党愿望不能持久,如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容易失去入党的积极性,入党后行为表现往往会出现巨大的反差。

(三)从众投机型

社会心理学认为,同辈群体之间在心理志趣上有较强的示范和感染作用,在行为选择上会出现从众附和、跟风随流的倾向。一般而言,在学校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会被吸收为党员,这部分学生党员在学生中就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有一些学生拿自己和党员同学做比较,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工作上都很优秀,他们能入党,我也能入党,他们能够做到的我也应该能够做到;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看到周围很多同学都写了申请,唯恐自己“落后”,跟不上“潮流”,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递交入党申请书。在现实生活中,有从众投机入党心态的同学,往往并不太热衷于公益活动和组织生活。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多元化,是认知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就业因素、教育因素和工作环节因素等多种因素聚合作用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我国的经济体制现在正处于转轨阶段,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大学生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党内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党和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这一系列因素使一些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与取舍等方面受到影响,功利性入党动机有所蔓延,有的甚至对社会主义产生迷茫,丧失了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另外,大学生就业体制由原来的“严格计划、统分统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个人条件是否优越成为择业成功的关键。大学生于是争相为个人形象镀金镶银,许多用人单位把是否是“党员”“干部”作为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信号,学生党员、干部往往被抢手的单位录用,并安排到重要岗位。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把入党作为目标,希望自己的政治面貌一栏能在大学毕业时填上“党员”二字。

(二)学校因素

学校党组织在政治理论和党的宗旨的教育中,形式化的东西较多,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表象,轻本质。某些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和从事学生工作的党员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轻视其思想品德,以偏概全,忽略学生深层次的思想状况,不注意从根本上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对党的认识,在培养考察过程中,喜欢听汇报、看材料,忽略对培养对象实际行动的考察,容易被表象所迷惑。二是重“感情”,轻标准。表现为重视经常与自己联系的学生干部或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学生,或者是一些“关系户”,而对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政治进步关注不够。党建工作者的工作有时在有意无意地满足学生的功利需求和虚荣心理,入党的政治价值被部分地异化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激励手段,从而慢慢形成对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的误导。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反差,校园围墙内外的反差,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使学生内心拓积着强烈的矛盾空间;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体系的思想滞后和内容脱节,造成学生蕴涵于入党动机的激情与理性大打折扣,从而带来党员发展路径上不良的后续连锁效应。

(三)家庭因素

当代大学生许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孩子在大学里成为拔尖的优秀人才,入党便作为许多父母期望的指标。但当父母的期望值过高时,会使大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而忽视了作为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导致许多不良的入党动机。而且,在价值定向上也出现了偏差,“重智轻德”,忽视了子女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子女价值观念功利化的问题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大学生个人因素

当代大学生入校时一般为18岁左右,他们年纪轻、社会阅历浅,在中学阶段忙于升学拼搏,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根本宗旨理解不深,对社会思潮和社会不良现象缺乏政治鉴别能力。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一些理论疑惑和深层次问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表现出一种初涉政治生活的不成熟性。进入大学后,他们在理论学习方面往往缺乏计划性、主动性和系统性,只有在学校或党组织的硬性规定下才会被动地接受学习,有的学生甚至连党校学习也处于疲于应付的不良状态。由于理论学习的简单化,造成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倾斜。他们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在政治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对入党的目的和意义理解模糊,这是产生不良入党动机的个人因素。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入党动机的途径

鉴于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复杂性,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当务之急,而此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我们认为,只有加强政治理论和党的宗旨学习,严把大学生入党和考察关,并且建立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联动机制,才能从根本上矫正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

(一)思想和信念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的,而理论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学习

以前我们的政治理论学习只注重开了多少会,学了多少文件,为学习而学习,从思想到思想,空对空地进行灌输,实际效果较差。事实上,检验政治理论学习的效果如何,不是看学了多少时间,做了多少报告,上了多少次课,最根本的是要看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是否统一了学生的思想,是否坚定了学生的信念。我们要积极探索政治学习的多样性,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学原著、讨论、辩论、知识竞赛、演讲、报告、参观、实践等多种形式,变枯燥的政治理论学习为“寓教于乐”,使广大同学真正能够理解并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党校学习的政治理论学习主渠道优势,特别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我党的丰功伟绩,树立起党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崇高形象,进而使同学们对党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加拥护,在信赖的基础上更加热爱。高校加强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关键是创新考核学习效果的新方式,要探索从传统的试卷考试向行为评价转变,从单一的考核方式向综合考核转变,从校内考核向学校、社会双向考核转变。

(二)培养考察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如让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察,加深他们对党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端正入党动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获得,这里最重要的是实践。要求入党的同志仅有入党的迫切愿望还不够,还必须见诸行动,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要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理解党的宗旨。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党组织也能更好地了解和考察他们,从而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党支部要积极探索考察、培养学生党员的新模式,努力创造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一展身手,在和人民群众接触中不断校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提高对党的新认识。

(三)搞好组织考察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入党程序

对新入党学生一定要从严要求,严把“入口关”,要严格审查他们对党的性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对党的事业的信念,在工作、学习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关键时刻的政治态度、表现,群众对他们的认可程度等。同时,还需要对他们的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只有从严考察,才能让那些想蒙混过关的“假”积极分子望而生畏,把他们从考察的队伍中及早地清理出局。在发展党员过程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完善入党动机的甄别机制,一是做好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工作,特别是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夯实团的组织生活基础,形成入党动机矫正的团内养成机制。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组织生活是否正常,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严格而正常的团组织生活是大学生正确入党动机的有效养成机制。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未入党前,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团员。当前,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有一种只偏重校园文化,举办各类文娱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倾向,对严格团员组织生活,强化团员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团员意识的工作重视不足。高校应采取措施使团的工作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对接,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和组织生活,严格团员考核,使团的组织工作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形成一个连续过程。二是在考察过程中要扩大听取意见的范围,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发展的公示制度。高校党建要严格避免大范围入党、集中入党、火线入党等不符合党章、党组织工作要求的现象。一定要将入党作为最慎重的一道程序,从严考察,从严把关,避免高校党建自身从制度上出现偏差,导致一些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大学生进入党内。要将入党动机教育作为先导教育,保障时间,保证实效。

(四)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的联动教育机制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学校对社会环境具有“过滤”和“调控”作用,因此要对社会因素进行筛选,弘扬和宣传积极的社会因素,抵制和隔离消极的影响,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向上发展。家庭要引导子女真正从思想上入党,而不仅仅看重从组织上入党。影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此我们要做认真分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重视大学生组织发展工作,把那些真正有志于贡献自己才智的优秀青年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努力。在具体实践上,学校党支部要制定社会、学校、家庭联动手册,定期检查,适时查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此基础上遴选出言论和行为高度统一的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培养对象。此外,还应加强同社区党支部的联系,可以将入党发展会搬到社区举行,让群众成为大学生入党动机考察的“考官”,最终实现“群众关”“父母关”“同学关”三关齐下的考察机制,让真正志虑忠纯之士加入党的大家庭中。

(五)注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高校党建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以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是多年来一直探讨和研究较多的话题,但笔者认为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发挥的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中的互补效应更有效地凸显出来。目前,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学生逐年增多,如何更好地把好党员质量关等,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应该得到普及,大学生不但要对党有正确、清醒的认识,对自我、他我也要有全面的、健康的观点。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入党动机是有正相关关系的,保持对社会、他人有良好心态的人往往也拥有正确的政治态度,所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具体措施主要有:定期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可以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加强对对个别问题学生的关注,消灭不稳定因素;建立大学生导师(督导)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理健康联系人。

四、结语

综上可见,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新特点是把入党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把入党作为参与现实生活的一种身份或资格,作为一种实现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把入党、参与政治生活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相联系,相对于过去那种把政治与个人发展相对立、相脱离的空洞的政治来说是一种进步,更加符合入党、参与政治生活本身的意义,政治不是游离于个人发展的异己力量,它与个人成长密切相关,政治素质本身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而入党又是一个人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把入党与自身政治发展、个人发展相联系,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过分注重现实成分,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信仰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较为欠缺,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追求只停留在外在层次上,较注重组织上入党,而不太注重从思想上入党,较注重结果,而不太注重过程,大学生入党动机中存在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的倾向,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正是社会现实在大学生思想中的一种折射。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学生党建工作应当认清这一社会转型、变化的大背景,适时做出科学地调整;应当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坚持“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与感染力,从而对学生深入地进行党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科学地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校党建体系,锤炼和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从而有效地发挥新时期学生党员群体的先进性。

总之,重视并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中央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一贯要求,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大学生入党动机受家庭、社会、学校、大众传媒等多方面的影响,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性,建立社会、学校、家庭联动教育机制,高校党建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教育模式,把那些动机端正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内来,真正从思想上入党,为党组织提高战斗力,增添新鲜血液,我们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 马玉书. 要注意大学生“入党热”中的功利化倾向[M].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

[2] 常有余. 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新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00(7).

[3] 邰汉强,邢永利. 正确对待大学生入党动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9(4).

[4] 周友秀. 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分析[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1(1).

[5] 胡亚娥.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教育[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5(3).

[6] 张祝平,郑晓丽. 新时期高校学生入党动机状况调查研究[J]. 嘉兴学院学报,2005(3).

[7] 王海旺. 大学生入党动机探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5).

[8] 王利福. 加强入党动机教育是提高学生党员质量的关键[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1,3(1).

[9] 谷越峰. 高校端正学生入党动机的对策研究[J]. 河南教育(高校版),2018(8).

[10] 肖辉赞.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的理论方法[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1] 王琼,宁井铭. 浅谈高校党建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9(3).

[12] 任智勇,李辉,侯艳茹. 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与学生党员先进性的调查与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17~19.

[13] 刘佳. 大学生入党动机引发的价值观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2007(9).

[14] 郭素萍.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