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添堡回族乡三岔小学_会宁校史

新添堡回族乡三岔小学_会宁校史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添堡回族乡三岔小学_会宁校史新添堡回族乡三岔小学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三岔小学地处新添乡的最南端,北接新合村,南邻中川乡王磨村,东靠三合村,西依张平村。始建于1962年,学校在距新添乡南十公里处的三岔村。家长在供孩子上学方面有比较强的竞争意识,自恢复高考以来,三岔村考入大中专学校的人数35人,以下人员曾毕业于三岔小学。今天的三岔小学正在茁壮成长,日后必将成为新添教育事业中的参天大树!

新添堡回族乡三岔小学_会宁校史

新添堡回族乡三岔小学

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三岔小学地处新添乡的最南端,北接新合村,南邻中川乡王磨村,东靠三合村,西依张平村。始建于1962年,学校在距新添乡南十公里处的三岔村。创建之初,学校规模小,教学设施简陋,有两名教师在土窑洞里工作,学生60人左右。

1968年发展为五年制完全小学,当时由陇西教师张龙担任校长,他重视教育,给老百姓做思想动员工作,使地方老百姓对孩子的上学在观念上有一个转变。1975年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教育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素质,大队党支部决定搬迁扩建学校。经广大群众的努力,新建校园面积4067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1998年改为六年制小学,在村支部和村委会的积极努力下,2001年7月政府决定投资30万元人民币重修三岔小学,工程于2002年6月竣工。现有校园面积5016平方米,新建校舍及生活用房总面积为880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师6人,其中中师学历4人,高中学历2人,小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一级教师2人,代课教师3人,平均年龄35岁。现有六个教学班,有学生90人,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升学率100%,辍学率0%,。

纵观学校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www.guayunfan.com)

第一阶段(1962年—1975年)为学校初创时期,这一时期受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在校老师少,办学条件差,忽略了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壮大。在很长的时期内,学校保持着一个很小的规模。

第二阶段(1975年—2001年)由于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面貌。无论是政府、社会、学校、还是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办学热情高涨。但由于这一时期国家较穷,地方教育主要依靠地方政府集资,老百姓投工投料来办,没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办学条件,虽然地方政府为实现“两基”作了不懈努力,但学校只能小规模运行,这一时期学校教学效益差。

第三阶段(2001年—2008年)学校坚持以“尊师重教、团结严谨”为校风,形成了“教而不厌”之教风,“勤学善思”之学风。近年来学校在以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目标管理,科学管理;

二、抓好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抓好教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勤俭办学。

现在学校管理已步入科学化、规范化道路。学校现在课桌凳配备100%,教学仪器有“两箱三仪”,学校有书柜1个,图书700余册,生均6.5册,学校有电教、体育、音乐、美术、劳动课等器材,为了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学校订了《小学生天地》,《未来导报》、《白银日报》、《甘肃教育》、《党员通讯》等报刊。信息技术设备属模式2,有一名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经常利用活动及节假日培训教师,教师基本上会操作电脑,部分会制作课件,能从教育网站下载教学材料。学校还组织教师学习《教师道德规范》、《教育法规》,使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个班,因材施教,抓好尖子生,督促中等生,帮助后进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近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发展。

三岔村虽然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全村仅有人口不到600人,但三岔村老百姓对教育比较重视。家长在供孩子上学方面有比较强的竞争意识,自恢复高考以来,三岔村考入大中专学校的人数35人,以下人员曾毕业于三岔小学。

王晓峰: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留校工作四年后考入研究生,现就读于贵州大学

撒文江: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现任党岘乡党委书记。

唐月生:现任成县工商局局长。

唐桂芳: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现任玉门市农行副行长。

撒志平:毕业于兰州医学院,现任平川区职工总院耳鼻喉科室主任。

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团结奋进,为把学校建设成现代化的农村学校而努力奋斗、着。今天的三岔小学正在茁壮成长,日后必将成为新添教育事业中的参天大树!

三岔小学历任校长名单:寇忠智、张龙、马志忠、赵禄寿、曲启杰、马志祥、马文礼、撒玉珍、寇志雄。

(供稿人:寇志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