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世纪中心城市高校办学特色刍议_改革涌春潮_教育

新世纪中心城市高校办学特色刍议_改革涌春潮_教育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心城市高校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努力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中心城市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环境,需要创造良好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中心城市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前提。

新世纪中心城市高校办学特色刍议_改革涌春潮_教育

新世纪中心城市高校办学特色刍议

20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全党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包括省会城市、开放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在内的中心城市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大力实施“科教立市”战略。一时间,一批新的高等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遍布全国。20年来,这些高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我国中心城市建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其中不少高校凭借我国高教体制改革的东风,积极贯彻“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重组、优化高教资源配置,壮大了学校实力,提升了学校层次,呈现出了蓬勃生机。然而,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高校林立强手如云的严峻形势,如何努力办出自身的特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已成为办学历史不长,实力相对不足的中心城市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要形成办学特色,首先需要弄清什么是办学特色。特色属于事物个性的范畴,其原意是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人们对“办学特色”的内涵有着诸多不同的理解和阐释。笔者认为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或一类学校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综合实力,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学校或其他类型学校所特有的,或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得到公认的优良传统、风格和显著特征。办学特色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人才培养的特色,学风校风的特色,优势学科的特色,办学模式的特色,地区的特色等”[1]。

综观国内外许多大学的办学特色,可以明显地看出以下一些特征:(www.guayunfan.com)

一是目的性。各个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办学特色,乍一看好像并无明显目的,其实不然。正如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既是其办学的理念,又是其办学的特色,并在北京大学的长期办学实践中,乃至在我国高校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各校的办学特色,归根结底,是从一种办学理念出发,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壮大自身实力,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服务。当然,办学特色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注入不同的内容,形式可能没有多少变化,但增添了新的内涵。新旧北京大学办学特色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办学特色虽然与办学实力关系密切,但实力与特色不能画等号。如美国有个别的本科院校办得非常有特色,其毕业生成了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读研的“抢手货”,然而就其整体实力而言,与许多名牌大学仍不可同日而语。

二是独特性。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或一类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或其他类型学校所独有的特征,即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但并不是所有办学特点都可视为办学特色。一个学校的办学特点可能很多,但其办学特色只可能是一两个方面。因此,办学特点也不能与办学特色简单画上等号。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办学特点经过发展壮大,有形成办学特色的可能性。

三是综合性。办学特色虽然仅指一所学校在办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一两个方面的独特之处,但它的内涵却有可能辐射到该校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办学的理念,又包括办学的实践;既包括教学、科研活动,又包括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既包括可感知的显性的物化载体,又包括抽象的隐性的精神风貌。它是一所学校的综合性标志。

四是长期性。办学特色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积淀而成的。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办学特色视作一所学校的传统或风格。而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它所产生的影响也是长远的,后来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承继业已形成的传统和风格,并使之发扬光大。

任何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身的办学特色,中心城市高校形成办学特色更具有紧迫性。

首先,这是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2]而中心城市不仅是高新技术成果、高层次人才的生产地,同时也是高新技术成果和高层次人才的巨大消费市场。正因为如此,各中心城市都不约而同地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科教立市”的战略,纷纷建立自己的高等学校,以提升城市的地位,满足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心城市高校要切实履行职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往往要承受比其他高校更加直接、更加具体的压力,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中心城市为了城市经济的长远发展,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取胜,纷纷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大量涌现,对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无论是从数量上、层次上、结构上,还是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造能力等诸方面的素质要求来看,都发生着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就迫切需要这些学校认清形势,认识自我,审时度势,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在办学特色上作文章,走以特色求发展之路,从而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其次,这是中心城市高校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心城市一般既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中心。在这些城市中,既存在着办学历史悠久、教学科技力量雄厚的一批国家重点高校,它们以其强大的学科基础、丰富的科研成果、优良的教育质量、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独占高等教育的鳌头;又生长着较为发达、颇具竞争力的民办高校。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外教育机构、高等学校正在逐渐进入我国,中心城市成为他们力图占领的主要区域。可以预见,加入W TO后,我国高校将会失去对高等教育的垄断权,这又对中心城市高校直接造成威胁。可见,中心城市高校不仅面临名牌大学的压力,同时也面临民办大学的挑战;不仅面临国内大学的竞争,同时也面临国外大学的较量,处于下顶上压,内外夹击的态势之中。中心城市高校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努力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中心城市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环境,需要创造良好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中心城市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前提。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次重大社会变革的实现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教育改革的成功也不例外,它有赖于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对于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乃至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实践的发展,其间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完善补充,有的甚至需要大胆扬弃。如长期封建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型”、“守成型”的教育思想;解放后受前苏联教育模式影响,形成的许多僵化教条的教育思想;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形成的“大一统”教育观念等。这些思想和观念都不同程度地束缚了我国高校创造力的发挥,扼杀了高校的个性特征[3]。中心城市高校要避免这些弊端,必须实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走出自己的新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要解放思想,敢于抛弃那些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惯例、传统、标准,甚至被认为是“规律”的东西。教育行政部门要放开手脚鼓励高校创新,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敢于“标新立异”,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要破除单纯的知识质量观和能力质量观,树立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并建立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只有用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才有可能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确立高校的办学主体地位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教育体制进行了一些重大改革,新的高校办学和管理模式正在形成。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法》将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并且作出了许多具体规定。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办学主体地位的确立和高校自主权的落实还有相当距离。很多本属高校自主决定的东西,往往要受到来自学校主管部门和社会其他方面的束缚。中心城市高校只有成为真正的办学主体,才能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市场需求,独立自主地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选择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摆脱“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窘境,形成各自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先决条件和有效保证。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是高校的主要投资者、所有者,政府与高校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垂直从属关系,政府对高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调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对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甚至课时安排等都有统一的规定,并且按统一的标准对学校进行检查评估,这一状况严重束缚了学校个性的发挥和学生个性的培养。中心城市高校要办出特色,必须实行学校所有权和办学自主权的分离。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必须依法治教,对高校真正实施宏观指导、管理和监督,还权于学校,彻底改变原有的依附关系,为高校营造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行动的空间,使高校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有效地应对国际教育挑战,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心城市高校要立足高校之林,发挥自己的作用,走“特色立校,特色治校,特色取胜”之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那么,中心城市高校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呢?

其一,明确服务宗旨是形成特色的前提。中心城市高校的诞生是中心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生存与发展同中心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因此,中心城市高校必须立足中心城市,依靠中心城市,全方位地服务中心城市,为该城市建设培养急需人才、开发高新科技成果、提供智力服务。只有脚踏实地地服务该城市,适应该城市的要求,才能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才能使自身的发展有基础,有动力。在办学过程中,许多中心城市高校都把服务地方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如北京工业大学,以“立足北京,依托北京,服务北京”为办学宗旨,新的江汉大学一诞生就将“立足武汉,服务武汉,面向湖北”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由于每一座中心城市存在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传统的差异,往往在人才类型、层次、结构的要求上,科技成果需求的方向上,智力服务的内容上形成较大差别,因此各中心城市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科研方向、智力服务方式上都各显特色。中心城市高校只有始终瞄准所处城市的需求,将自身发展融入整个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中,才有可能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发挥部、委属高校某些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其二,学校定位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我国现有普通高校千余所,按学校学科设置划分,可分为综合型大学、多科型大学、单科型大学;按其功能作用划分,大体可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四类;按其办学层次划分,可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按其培养目标划分,可大体分为实用技术型、学科型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等三类。实事求是地给学校定位是学校形成特色的基础。我国中心城市高校一般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缺乏深厚的学科基础,因此,必须认真分析本校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准确给自己定位,切忌盲目向国家重点高校看齐。新的江汉大学以国际、国内潮流为背景,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牵引,立足武汉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当发展专科教育,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学校办成面向21世纪的与武汉市地位相称的高等学校。这一定位得到了政府、专家和该校教职工的一致认同。

其三,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形成办学特色的核心。培养模式是指实现特定目的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达到目标、规格的基本培养方式与途径。中心城市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既为中心城市高校构建新型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中心城市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新的江汉大学积极促进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组建学院,建立有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等。某些专业还确定了不同的方向,如设计专业设有服装设计、美术设计、服装表演与形象设计等方向;化工工程与工艺专业设有精细化工、工业分析、环境工程等方向。既促进了应用学科的发展,又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得到了社会好评。

其四,努力发挥学校的优势是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条件。中心城市高校既有办学历史不长、综合实力不强的劣势,同时又有某些独到的优势。比如,中心城市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在中心城市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林立,集中了大量的高级人才,这为中心城市高校培养师资、聘请专家、开展学术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平台。同时,中心城市往往又是一个区域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又为中心城市高校走向世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教师学术视野,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又比如,中心城市高校在开展科研方面具有天然的“亲缘”优势。因其隶属于中心城市,直接服务于中心城市,往往容易得到中心城市政府和企业的“偏爱”,可以凭借与政府、社会的广泛联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直接参与企业的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从而形成自己的科研特色和品牌。新江汉大学与武汉市科委、武汉市社科院的合作办学,与有关企业的合作,就是针对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加强科学研究的例子。中心城市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正在努力形成“服务对象的地方性、学科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的办学特色。

其五,坚持创新是形成办学特色的不竭动力。中心城市高校要形成办学特色,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而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创新,不断创新是这类高校形成特色的动力。中心城市高校由于有许多的共同点,有可能凭借这些共同点形成某些共同的特色,但这些学校也不能千篇一律,仍然必须坚持创新,从而形成鲜明特色的个性。如上海大学设立悉尼工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大连大学设立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有的学校举办二级学院,试行一校两制等都是在这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周远清.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02-16.

[2]谢绳武.以教育创新推动创新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1,(11).

[3]李进才.优化教学内容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1.(5).

(原载《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2期,与邓传德、叶冰合作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