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改呼唤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_探索与创新回

新课改呼唤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_探索与创新回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改呼唤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_探索与创新回新课改呼唤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李建春摘 要:本文主要叙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开放式教学的具体做法以及对开放式教学的评价要求,目的在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

新课改呼唤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_探索与创新

新课改呼唤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

李建春

摘 要:本文主要叙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开放式教学的具体做法以及对开放式教学的评价要求,目的在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课堂;开放式

一、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是时代的必然要求(www.guayunfan.com)

新课程标准为历史教学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层次的目标,这并非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刻板地、孤立地理解和套用这些目标。因为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形成让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富有情感、善于分析并积极投身社会生活,亲身体验实践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新的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人才的定义也并非仅仅局限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能力与实践操作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打破这种课堂教学的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阶段性学习为向社会学习、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具体而言是:

1.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素质教育对现代公民的人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就是创新性的凸显。能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一项重要标准。由此,学校教育系统必须从“封闭”状态向“开放”状态转变。与之相适应,学科教学在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软环境的建设,为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创造优良的外部心理环境。

2.学科教育的功能要求

新课改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最基本的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而思考人类发展和自身发展为终极目标。这种基于人格形成的教育着眼点,实际上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通过知识载体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

3.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培养健全人格,有利于挖掘人的心理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主要是从个体差异性的角度去看待学习环境的作用。“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中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及时把握时机对其进行人格养成的教育,是关系到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创造潜力,需要我们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二、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的特点

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丰富性、愉悦性、特殊性,给予他们知识、情感、能力的正确的综合的评价,使学生乐学、好学、勤学、会学。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使学生不断地感悟历史,以史为鉴,使历史成为他们成长的一种必备的知识技能。

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应是学习目标的整体化、学习过程的个体性和学习评价的多元化三位一体。

三、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的做法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的做法是:以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为切入口,通过大量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移情”于历史环境之中,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情操。变过去的单一、被动、封闭的学习为多样、主动、开放的学习,凸现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改革深入的过程中,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努力构建让学生乐于探究、善于分析、亲身体验实践过程的教学模式。

1.教学思维的开放

传统历史教学重视对学生集中思维的训练,却忽视发散思维的培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学生创新思维的程度又主要依赖于发散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教学的讲台变成对话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放言。其次教师要适当引入一些不同的史学观点,让学生讨论争鸣,畅所欲言。再次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观点,既要积极肯定和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即使他们的观点不正确也不要轻易否定或妄加评论,而应引导学生依据史实,通过集中思维,让他们最终自我否定和改正原来的观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是非常有益的。

2.教学内容的开放

教学内容由封闭转向开放是指历史教学内容要由教材向教材以外的方面适度拓宽。教学内容向教材以外拓宽的方面我想有三:一是在重难点上拓宽,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适当补充一些历史材料和历史细节,以充实历史事件的过程、丰满历史人物的形象。二是在信息上拓宽,要适时引入充分体现本学科时代性的最新史学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史学动态,教师要成为最新史学信息的获得者和发布者。三是在学科间拓宽,要加强历史与政治、地理三个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教育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属性。刻意追求体系的严密与稳定,追求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实质上是以静态的、封闭的形式来对应动态的、开放的内容。为此,应建立教学内容的更新机制,及时进行调整补充,还应引导关注前沿,面向未知。

3.教学过程的开放

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过程。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开放式教学就是依认识规律理顺“过程”与“结论”的关系,恢复“过程”的应有地位。在开放的格局中,注入式、教条式没有市场,而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才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正是从中得到训练与强化的。

4.教学时空的开放

历史教学时空要由课内校内延伸到课外校外。传统历史教学的时空基本上被限定在课内校内,加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外学习几乎是空白。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但不是惟一渠道。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课外学习历史的好场所,特别是大量的历史遗迹,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物化、真实、形象、丰富的历史材料,更是历史课外学习独具的优势。因此,历史学习应将视野拓展至整个社会,社会才是学习历史的大课堂。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并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外书籍,使教与学的重点不再仅仅滞留获得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课外研读历史的良好习惯,才能逐渐培养终身自我学习的兴趣。

四、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的评价

教学形式的的开放性,必然导致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所以我们改过去终极性评价方式为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方式;由单一的知识评价变为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与开放性教学相适应的开放性考试,考试一般以开卷形式进行。在试题的公布后,我们都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完成,每学期在期中和期终组织两次较大规模的考试,平时则根据课程进度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题目,完成进度根据题目难易度酌定。

五、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的作用

1.它调动了师生两方教与学的积极性,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

2.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激发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这种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终身学习是有帮助的。

总之实行开放式教学,只要应用得当,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本文获2006年度苏州市历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