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解“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_职业教育实践凝思

新解“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_职业教育实践凝思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帮助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因此,讲“职业教育是与地方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应该说是没有异议的。因此认为,“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的观点没有实际意义。

新解“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_职业教育实践凝思

篇3 新解“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

一、从概念或观点的变化说起

一个概念或观点产生后,可以出现以下变化:1.对概念或观点的认识不断升华,内涵不断丰富,概念或观点处于发展之中。例子不胜枚举,如“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能量”的概念。2.经过时间的检验,认识到概念或观点是片面或错误的,应该修正或扬弃。例如,受当时人们的自然观科学认识水平的限制所产生的“热质”概念,被诞生于19世纪的分子动理论判定为对热现象的歪曲反映。3.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和认识的深入,随之形成了其他相关的概念或观点,丰富了人们对有关现象的认识。4.认为概念或观点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已与现实不符,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如“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观点,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有产物,现在已没有这种提法。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帮助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因此,讲“职业教育是与地方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应该说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在理解、认识这种关系上,存在某些偏差。我们发现,有不少从事职业教育实际工作的人认为,从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很难体现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客观地分析,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地处中小城市,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的职业学校,其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常常并不高,通过培养的人才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认为,“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的观点没有实际意义。

二、是否不提“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www.guayunfan.com)

从职业教育的投资方来看:公办职业学校的主办者是地方政府,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职业学校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由政府所代表的当地。从道理上讲,政府应该责无旁贷地支持职业学校。但是,如果政府的支持长期得不到或看不到回报,必定会影响到政府投资的积极性和政府支持的方式与力度,从而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看: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技术型,即技术应用型人才。相对来说,职业教育者容易了解当地需要哪些行业和岗位的人才,认识人才的培养规格。

从高等职业学校的社会职能看:高等职业学校必须承担科学研究的社会职能。但是,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一方面,科研队伍的整体实力还无法与历史悠长的普通高校相比;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定位,也决定了高等职业学校的科学研究领域更紧密地与地方相联系。因此,超越地方的基础性、学术性研究,不能作为高等职业学校科学研究的主体。高等职业学校应该主要从事应用技术的研究,包括技术革新、工艺过程改良的研究。空间上的接近会密切应用技术研究与地方和企业事业单位的联系,带来研究的方便。从而,服务于地方的应用技术研究容易获得成果。

从学校的牵引作用看:学校的牵引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如:促进学校周边和所在城市的餐饮、文印、文体、服饰、旅游、交通、通信、建筑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增强城市的文化氛围,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借助办得出色的名牌职业学校增加城市的知名度。

从上述列举的几个方面,已经可以得出结论:“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的观点有存在的依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提醒我们,对“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不能作狭义的理解,应该挖掘这种观点的内涵,全面理解、认识这种观点。

三、“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的涵义

我们认为,“职业教育为地方服务”的涵义,包括两点基本涵义和四点拓展涵义:

基本涵义1 通过在地方就业的毕业生,提高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生产力水平,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基本涵义2 通过针对地方的应用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如技术咨询、信息服务、装备服务等),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拓展涵义1 促进学校周边和所在城市有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

拓展涵义2 通过在外地(包括境外、国外)就业的毕业生,缓解本地的就业压力,带回新观念、新技术、新经验以及资金,间接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学校的招生范围与就业去向对应:全国招生的学校,毕业生面向全国;省内招生的学校,毕业生分配到本省;地市招生的学校,毕业生只能在本地市就业。但是,随着统招统分格局的打破、人事制度的改革、用人机制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就业观念的转变,毕业生有了充分选择就业地区和去向的自主权,任何学校都不可能将自己的毕业生局限在某一地区,限制在某一单位。因此,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外地就业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拓展涵义3 通过高等职业学校服务于外地的应用技术研究,开阔科技人员的研究视野,体会、认识到不同于本地的科技特色,从而有助于在为当地服务时,知己知彼,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提高服务地方的效益。

拓展涵义4 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会影响到地方的发展。通过毕业生和科技人员服务其他地方、促进其他地方的发展,可以间接地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注释】

[1]学校教育工作者往往习惯称科目为学科。学科是科学分化的产物,学科指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所形成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学科的形成与教学无关。所以,在教学中,用“科目”比用“学科”更妥当。但在不至于引起误解的情况下,科目和学科混用,并不妨碍教学实践中的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