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加坡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_外国高等教育政策

新加坡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_外国高等教育政策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加坡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_外国高等教育政策二、新加坡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新加坡各高校教学政策的制定、所设专业的编排等均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结构密切相关。下面我们通过对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新加坡管理大学的专业设置、教学特色等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新加坡高等教育政策,并从中汲取经验来逐渐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新加坡教育体系比较复杂,但基本路线是多次筛选,因材施教。

新加坡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_外国高等教育政策

二、新加坡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

新加坡各高校教学政策的制定、所设专业的编排等均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培养出来的实用型人才在毕业后几乎都能顺利走上与其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近些年,随着政府对教育投资的逐年增加,新加坡各高校也在不断地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力争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此同时,各大高校设立了更多的奖学金、助学金等,增加学生的入学机会,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再被经济问题所困扰而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沿袭了英联邦的教育理念,既推崇因材施教也致力于培养精英人才。新加坡政府给予各大高校充分的自我管理的权利,可以自主决定聘用什么样的人才,可根据研究需要和市场需求订立专业和学科,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制定一些政策以便管理等。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这些宽松的政策、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下面我们通过对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新加坡管理大学的专业设置、教学特色等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新加坡高等教育政策,并从中汲取经验来逐渐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

(一)本科教育

新加坡教育制度的目标,是为国人及海外学生提供均衡的教育,通过培养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培育高素质公民。新加坡教育体系比较复杂,但基本路线是多次筛选,因材施教。新加坡教育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是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参与和发展作为日后升学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如果在某方面的特长特别突出,还可以优先进入名校。在新加坡,攻读学士学位通常需要3年时间,在攻读学士学位阶段学习成绩优秀者可多读一年获取荣誉学位。荣誉学位分等级,如一等荣誉学位、二等荣誉学位等,它仍属于第一学位阶段即学士学位阶段教育。[5]

1.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悠久的综合型学府(www.guayunfan.com)

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缩写为NUS)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且最负声望的一所公立性大学,简称“国大”,成立于1905年,位居新加坡国内大学排行榜的第一位。国大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5年设立的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和1927年设立的莱佛士学院。这两所学院于1949年合并为马来亚大学,并在1962年改名为新加坡大学。1980年8月,新加坡大学和1956年成立的南洋大学正式合并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位于新加坡西南部肯特岗下段,离市中心12千米,距东郊樟宜机场30分钟车程。校园北界是亚逸拉惹高速公路,南界为巴西班让路,西临金文泰路,东濒南波那维斯达路。校区占地面积150公顷,前身是殖民地时代英军驻新加坡巴西班让空军基地。校区被肯特岗大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学区、行政楼和康乐设施;后部分主要是研究所和学生公寓。校区毗邻新加坡科学园(Singapore Science Park)和国立大学医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科研条件十分便利。

国大校园绿树成荫,四条线路的校车穿梭在干净的马路上,能到达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大部分建筑通过有盖走廊连在一起,即使在下雨天,同样出入方便。学校的大厅周围、走廊上每隔几米有供4~6人使用的连体桌椅,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学生在一起讨论或自习。每隔一段距离还有饮水机。校园网四通八达,主干速度可达每秒24GB,3.5万个有线网络插口和近一千个无线网络发射器,让师生能够在校内随时随地获得资讯。[6]校园网与全球几千所研究机构连线,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电脑成了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电脑公司到学校集中销售电脑,售价远低于市场价,资金短缺的学生可以申请1000新元无息贷款。对于没有电脑的学生,学校机房、院系电脑室、图书馆拥有10万台计算机可供其免费使用。

国大拥有7个图书馆,总面积为34,170平方米,拥有藏书二百多万册,订阅期刊5万多种,电子刊物和数据库3万多种,音像资料近两万种。面对庞大的资料库,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电脑和借书机,全过程自助查阅,下载电子刊物,预订、借出、续借、归还图书等,无需任何图书管理人员的参与。同时,图书馆除有电脑供免费使用外,还有宽敞的自习区、讨论间、电话间、自助复印室、个人自习室、休息室和音像室等,非常方便、舒适。除了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国大同时具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学校的体育娱乐中心设有15个网球场、 12个室外球类场地、 2个运动场、 1个奥林匹克游泳池以及15个室内体育馆。国大学生通过网上预定场馆,大部分可免费使用。校区还有10个餐饮中心,供应中餐西餐、马来餐、印尼餐、日本料理等,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提供多种选择。[7]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打造了这样一所设施先进的国际化高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便利的交通以及处处显露出人文关怀的基础设施是打造一流高校必不可少的条件。

国大作为亚洲地区领先的全球性大学,有来自世界100个国家的3万多名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给大学增添了无尽的活力。国大设有人文和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商学、法学、建筑学、计算机、杨潞龄医学院和杨秀桃音乐学院等院系,另有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东亚研究所、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所和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数据储存研究所、信息研究所、材料研究、工程研究所和分子细胞生物研究所等高级研究机构。国大曾在200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0名,在亚洲地区仅次于东京大学、香港大学和京都大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大也将与时俱进,为广大学子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更广阔的学习深造空间。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学语言是英文,并采用英美式的通才教育。学生第一年被分到各个所属学院接受公共课基础教育,第二年以后才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划分专业。它采用学分制和投标选课制,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选课搭配的指导;采用英式的5分制和荣誉学位制,根据学生的综合累积分(CAP)授予不同等级的本科学位。除了工科,医科等少数专业外,本科阶段学制一般为3年,成绩优秀者可以加读一年获得荣誉学位。本科学位分为一等荣誉、二等甲级荣誉、二等乙级荣誉、三等荣誉、及格等。一个优秀的荣誉学位通常与更高的就业起薪挂钩,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鼓励学生在本科三年级参加实习或交换生计划,为以后就业或深造打下基础。国大以其特有的办学理念、明确的教学任务以及宽松、自由的政策,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不断的发展。

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领袖人才的摇篮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缩写为NTU),简称“南大”,是一所享誉国际的高等教育学府,是国际商学院联合会认证的大学。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重组,正式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其校园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它为教授提供自由教学和研究的最好环境。它是全世界最出色的工程学府之一,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8]

南大在新加坡设有两个校区。主校区占地200公顷、坐落在新加坡西南部的南大云南园校区,是东南亚第一所中文大学——南洋大学的诞生地,光荣传承了南洋先辈倾资兴学及勇于拓荒的精神。这里拥有完善的教学和研究设施。学生和老师在设备最先进、最完善的实验室、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工作和学习。最新建成的物理与数学科学大厦,配有同牛津大学合作设计的实验室,是新加坡大学中拥有最现代化设备的实验室。另一具有象征性的建筑是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其屋顶模仿云南园延绵起伏的山丘,充分彰显了专业个性。云南园具有高科技网络学习设备,校园网是讲座录音和讲座笔记的贮藏库,学生也可以在网站上制定学习计划、寻找学习伙伴等。南洋理工大学另一新设的校区——南大纬壹校区,设立在纬壹科技城——新加坡的研发新区,邻近启奥城(生物医药研究中枢),以及启汇城(信息传播与数码媒体中枢),校区内设有南大孔子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以及校友俱乐部,提供完善的教学与康乐设施。

南洋理工大学是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凭借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坚实基础与强大优势享誉国际。它有4个大类学院,这4个大学院由12个学院组成。

南大工学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工程学院之一,属下6所学院实力雄厚,着重创新;理学院引领新加坡生命科学发展前沿,是新加坡唯一提供物理与数学科学荣誉学位的学院;商学院(即南洋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荣登全球MBA百强排行榜,既是本地唯一,也是亚洲3所同时获得欧洲质量发展体系及美国国际管理教育联合会两项国际认证的商学院之一,这些国际认证强化了商学院在经营与管理教育方面的形象;文学院属下设有新加坡首家提供艺术、设计与互动数码媒体学位课程的专业艺术学院、着重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以及扬名亚洲的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是亚洲最好的传播与信息学院之一,该学院以已故的黄金辉博士来命名。黄金辉博士是前任新加坡总统,也是备受尊敬的记者和外交人员。

南大设有两个自主机构,其中国立教育学院是新加坡唯一的师资培训专业学府,同时也以本身优越的软硬体条件,为新加坡与区域的教育界提供研究咨询服务。另一自主机构——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其属下的国防与策略研究院是世界权威的恐怖主义研究机构。南大的学术与科研课程致力于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并获得各大成功企业及行业领袖的鼎力支持,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这些企业为南大提供丰厚的科研资金,与南大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为南大学生提供在全球知名企业机构的实习机会。

南大所推行的“本科学习体验计划”,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通识教育,包括校园住宿及海外浸濡机会,让学生根据其兴趣选择丰富的主修和选修课程,增广见闻、积累知识。热衷科研的优秀学生,可以通过“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参与各项研究活动。对科学和工程充满热忱的杰出学生还可以参加“杨振宁精英计划”,这项计划旨在为全球顶尖研究院输送优异学员,进而培养21世纪引领全球发展的科技精英人才。南大毕业生皆精通先进技术,具有出色的适应能力,在各种工作岗位和行业中都广受雇主欢迎,在本地大学毕业生中也获得最高的薪酬待遇。

3.新加坡管理大学——政府资助的私立大学

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缩写为SMU),简称新大,是新加坡三所著名大学之一。与美国精英大学相同,新大采用了美国常春藤大学研讨会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新大与美国两所顶尖商学院,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 lvania)的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及以信息科技教育与研究闻名于全球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新加坡管理大学位于多美歌地铁站附近,占地4.5公顷,由6栋建筑组成。配合扩充学生名额的计划,新大也将为学生和教员提供更多的住宿机会,目前正发展两个新宿舍地段。新大提供4项与商业相关学科的全日制学位课程,其不断革新的跨学科课程包括著名企业的学生实习计划,及全球57所大学协作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新大校园提供良好的设施与无线网络环境,学生将由杰出的国际师资指导,浸润在充满着研究精神、活力四射的校园文化中。优秀的学生将有机会获得丰厚的奖学金及选修极富挑战性的双学位。双学位课程提供学生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2010年新大在全球商学院中排名第28位,获得由独立商学院认证机构国际商学院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简称AACSB)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简称EQUIS)五年认证。

新大全日制本科学位课程有:法律学学士、会计学学士、商业管理学士、经济学理学士、信息系统管理理学士、社会科学学士、心理学/政治学(上述本科学位课程为直接荣誉学位课程)。此外,所有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学生都可选择一门副修课程,如会计及法律、营销及金融、经济及金融、会计及金融等搭配。参加双学位计划的学生可在4年内领取双学位毕业证书,可选择的科目为会计、商业管理和经济学。双学位计划让学生在新经济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在就业上的灵活性也极具优势。[9]在新加坡管理大学就读的学生将接受美国长春藤大学式的本科教学方式,其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塑造拥有清晰分析能力和企业家魄力的全面人才,强调团队精神的建立、社交能力的培养、资讯科技的运用以及它对新经济的影响,并培养跨区跨国的工作能力。

在奖学金设置方面,新大的李嘉诚奖学金是由全球企业家兼慈善家李嘉诚博士及其和记黄埔集团所设立的。此奖学金也对优秀的中国内陆与香港学生开放。奖学金可为期4年,视学业成绩而定,包括学费、课本、交通等相关支出与一般生活费,数额每年约四万新币(192000人民币)。奖学金得主将视赞助机构的需要在该机构实习,但新大没有规定奖学金得主须签署服务合约。其他奖学金还有新大奖学金、海外学生奖学金、企业赞助的奖学金等,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读书的机会,让经济问题不再成为阻碍求知的障碍

(二)研究生及博士教育

新加坡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通常有两个导师,一个在所属院系,一个在相关的研究所甚至私人企业。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得新加坡各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广受欢迎。除了学习和科研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例如社团、义工、兴趣小组等。在新加坡,课外活动积分(CCA Point)的高低和课业表现的好坏同为雇主招聘时的参考。研究生阶段,读1至3年的研究生课程可申请硕士学位。根据规定,除了完成硕士课程外,学生还必须持有荣誉学士学位,完成一篇达到硕士水平的论文才能获得研究生学位。博士阶段,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2至5年的研究工作,成果显著,提交具有相当水平的论文后即可获得博士学位。

1.新加坡国立大学——宽进严出的政策与研究型和修课型的双向培养

国大的研究生分为研究型和修课型,基本同等于国内的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型通常需要学习2年以上,而修课型的学习时间一般为2年,只有研究型的研究生才可以申请博士。硕士和博士一般都是宽进严出,申请参加研究型硕士项目的候选人要求具有荣誉学位或同等学力。一些成绩优良且具有学士学位或有相关研究及工作经验的申请人经研究生委员会批准可以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博士学位的申请者要求具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或至少有二级甲等荣誉学位或者相近学科的同等学力。申请修课型研究生项目的候选人需要至少具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力,有些特定的专业如英语则需要申请者的语言成绩,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或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TOFEL)达标,有些专业则需要申请人有两年左右的工作经验才可申请。

按研究论文授予学位是指研究生按照获批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研究论文。研究型学位的授予根据呈交的论文而定。研究生还必须上课并通过至少3~6个科目的考试。选择以研究论文考取学位的研究生,要同导师紧密合作,并定期讨论研究课题。导师要定期提交学生的进度报告。修读博士学位的学生,除须呈交论文外,还必须通过以其论文主题和其他相关科目为内容的口试。至于非博士生,由考试局决定是否要求其参加口试。按修课授予学位是指研究生完成课上作业,修读所指定的科目,并撰写专题论文。大部分研究生课程的专题论文可由几个额外的学科成绩来取代。课程包括正规课、讲堂课、辅导课、研讨会、实验课和笔试。这种宽进严出的政策,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并且有利于出高水平科研成果。[10]

国大配备了一流的师资,高薪聘请优秀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有一半都是外籍教师。这样以来,就保证了学生们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开阔思路搞好科学研究。政府每年也会出资鼓励高校教师出国继续深造,教师流动性比较强。这也为国大注入“新鲜血液”,保证了学校的持久活力。[11]

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学与工程精英人才的培养基地

同样是宽进严出的入学政策,在人才培养上,南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南大比较侧重于理工科、商科,着重培养工程师。于2005年设立的高等研究所,致力于促进科学与技术领域最高水平的研究。南大邀请了11位诺贝尔奖获奖人出任研究所的国际顾问团顾问,其中包括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教授、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教授以及197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大卫·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教授等。凭借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南大于2006年7月设立了“杨振宁精英计划” 。这项课程专为对科学拥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学生而设,培养学生具备扎实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进而专攻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深入研究,旨在培养21世纪引领全球发展的科学与工程精英人才。

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RSIS)是一所以亚太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为研究重点的研究生院,在最近一次广泛的全球性智囊库评选中荣获亚洲第3名的荣衔。[12]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分设5个研究部门,分别是国防与战略研究院、政治暴力与恐怖主义研究国际中心、国家卓越安全中心、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及淡马锡基金会贸易与谈判研究中心。

3.新加坡管理大学——向国际型“顶尖研究大学”的努力

成立于2000年的新大,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增强科研实力并增加研究生课程,将新大建成国际型的“顶尖研究大学” 。为了朝这个方向发展,新大的教师人数也增至500人。时任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霍华德·亨特教授同时也计划增加研究生人数,他认为,这些研究生跟随导师一起从事科研,有利于新大科学研究的发展。新大还成立了伦理审查委员会(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以保护参与研究者的权利、隐私和福利,并确保新大进行的研究符合国际研究伦理标准。亨特教授指出,这也有助于新大的研究人员向其他机构申请研究津贴。

(三)国际交流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与其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密切相关,培养国际化外向型人才是新加坡各大高校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新加坡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了人才保障。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新加坡各大高校与国际名校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等方式合作办学,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专业知识,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1.新加坡国立大学—— “无墙”文化的提倡

国大作为亚太地区著名的高等学府,其全英授课的模式排除了语言障碍,更有利于学术交流,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海外留学生。同时,国大也同国外各大高校开展合作交流项目,每年前往海外留学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已从2001—2002学年的280人增加到2006—2007学年的949人。全球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在全球化中处于优胜地位就必须加强与海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1998年,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在国大建立分校; 2001年,乔治亚理工学院在国大设立亚太物流学院; 2002年,荷兰埃茵霍温技术大学在国大设立设计科学研究院; 2003年,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建立德国科技学院。国大还分别与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复旦大学、印度理工学院等合作,在美国、中国、瑞典、印度及以色列设立了7所海外分校。这种强强联合的方式既增加了国大的知名度又提高了其科研能力,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从而促进国大的发展。

此外,国大每年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短期交换生约一千名,通过暑假项目、学分互认项目、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项目等吸引更多世界各国名校的学生前来就读,国大已与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二百多所学校开展校际国际合作项目,而院际、系际的国际交流项目则更多,仅商学院就与122个院校合作开展学士交流项目,并与44个院校合作开展硕士交流项目。这些国际交换生在国大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学习,与本地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了解新加坡文化的同时也传播了本国文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大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增加。在2004年,国大就在我国复旦大学建立了分校,为学生提供了解中国经济与文化的机会。2006年,国大成立了面向中国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会计划5年内每年派送1000名学生到中国进行交换、实习、实地考察、参与暑期课程等活动。目前国大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等10所高校签署了共同培养咨询、通信人才的协议。多年来,国大坚持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适应无国界的国际性人才。学校提倡“无墙” (no walls)文化:思维不设墙,概念不设墙,人才不设墙,知识的发掘、运用不设墙,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方式与生活环境,开拓学生的视野,以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国际人才。[13]

在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中,师资力量也占有重要地位,国大成立人力资源小组赴海外招聘高级人才。学校的外籍学者约占教职人员的50%,这样就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新颖与教学理念的先进。学校用高薪聘请教师,并且为教职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科研条件。国大拥有14个国家级、 21个校级以及80个院级的研究中心,创造了浓厚的科研气氛与便利的研究条件。这些研究中心与制造业、 IT业以及生物科学等产业紧密合作,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同时,学校投入大量科研经费,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促进与外界的学术交流;派遣本地教师参加学术人才交换计划,例如东欧科研人员及学生交流合作项目给教师提供到东欧各高校和研究机构教学或科研的机会。经过6年的聘用期后,凡是没有达到教学、科研要求的教职人员将被淘汰。因此要在国大取得终身职位非常难,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但同时“新鲜血液”也不断得到补充。

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蓬勃发展的国际合作项目

蓬勃的国际关系网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已成了南大与全球紧密相连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只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自身才能处于领先地位。迄今,南大已经与四十多个国家超过300家学府机构建立了联系网,主要的国际合作项目包括:新加坡-剑桥伙伴关系,新加坡-斯坦福伙伴关系,新加坡-麻省理工联盟,康奈尔-南洋酒店管理学院,新加坡-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学联盟,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盛顿大学及乔治亚理工学院合办的全球教育计划等。

南洋理工大学与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协议下,双方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频密往返交流。在2009年,双方就曾携手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而新加坡发射的第一个微型人造卫星X-SAT所装置的全球定位系统正是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提供的,目的是为研究收集导航数据。印度成功发射的X-SAT卫星正是南大与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院(DSO National Laboratories Singapore)合作研发的。X-SAT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新加坡成为东南亚首个把本土制造的卫星送达太空的国家。继成功发射了首个本土制造的微型人造卫星后,南洋理工大学将进一步与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合作,针对航空导航系统、无人驾驶飞机、人造卫星,以及遥控与信号处理展开研究。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南洋理工大学对中国的关注度增加,尤其是国家大力建设环渤海经济圈,在天津设立滨海新区。生态城研究生院,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新生态城建立的研究生院。[14]该研究生院将负责建设、发展生态城的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撑,预计2013年9月正式开学,面向中国大陆地区招收500至1000名的研究生。届时,它也将成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在中国的实习基地。[15]

3.新加坡管理大学——与美国顶尖商学院的合作

新加坡管理大学前校长霍华德·亨特教授曾说过:“要建立一所强大的研究型大学,首先要有强壮的研究教员队伍。他们从事高素质的研究,而这些研究通常是来自与多个机构的合作项目。”新大在建校初期就已经确立了其国际化方向,除了采用美国常青藤研讨会形式的教学方法外,还同美国两所顶尖商学院,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及以信息科技教育与研究闻名于全球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新大同样与海外许多高校联合办学,开展各种各样的交流合作项目,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出国留学的机会,让学生们感受外国文化,学习最先进的科技与理念,才能走在前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