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材料作文中的运用_因果思维与中学作

新材料作文中的运用_因果思维与中学作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材料作文中的运用_因果思维与中学作第二节 因果思维在材料、新材料作文中的运用新时代的高考作文命题张扬人文精神,关注现实生活,崇尚理性思考。下面结合平时作文训练中的作文题目和学生习作进行分析。可见,材料背后蕴含着明晰的因果联系。如果写记叙文,要有对成功原因的分析刻画;如果写议论文,则要加强对获得成功的途径的功能、意义的分析,在因果思维中完成对中心的论证。

新材料作文中的运用_因果思维与中学作

第二节 因果思维在材料、新材料作文中的运用

新时代的高考作文命题张扬人文精神,关注现实生活,崇尚理性思考。命题者对材料作文中材料的设计注重引导考生对人的命运、人的尊严、人的生存意义,以及人性的高尚与卑劣、人类的文明与暴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反省,使学生能运用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因此,命题者在提供材料之后,往往要求考生“联系社会现实”“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说自己的感受,话自己的经历。这时候,考生如果能够运用因果思维进行材料上的审视和构思上的提炼,就可能写出蕴含逻辑思维张力、富有深刻性和独创性的好文章,展现自己良好的写作素质。

下面结合平时作文训练中的作文题目和学生习作进行分析。

先看下面这道作文题:(www.guayunfan.com)

阅读以下一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里,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在那截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太平洋靠的却仅是一截简单的树枝!

读完上面材料,请联系现实生活,不脱离材料的含义而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难度不大,因为有隐晦又明显的“点题句”:小鸟成功地飞越太平洋靠的却仅是一截简单的树枝!

读罢材料,我们首先要对材料的内容作认真地思考:人人都渴望成功,但并不见得都能成功,那么小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小鸟成功地飞越了太平洋?——因为依靠了一截“简单的树枝”,因为小鸟不管是累了、饿了还是困了,它都能紧紧地衔着树枝坚持到终点。可见,材料背后蕴含着明晰的因果联系。

其次,要分析好“为什么”。为什么小鸟能成功地飞越太平洋?因为小鸟“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在那截树枝上睡觉”,简言之,就是因为有了“树枝”这一看似不起眼但却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什么说它靠的仅是“一截简单的树枝”?因为它学会“凭借”树枝这一“工具”,找到适合自己成功的支点。因此,“君子善假于物”、“成功需要借助条件”等便成为比较明确的写作方向。

因果思维分析,重在分析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容易使文章深入下去,闪耀出理性的智慧。重点要突出对“工具”的功能、作用、意义的理解,从而使文章变得条分缕析。

如果写记叙文,要有对成功原因的分析刻画;如果写议论文,则要加强对获得成功的途径的功能、意义的分析,在因果思维中完成对中心的论证。

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善假于物唯吾所用

张忠义

如果是一把小刀,对于刀和柄,握住不同的部位,就决定了受损或受益。

古人有云:“君子善假于物。”就是说君子要善于借助对自己有益的事物使自己取得成功。人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借助适当的工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你要渡河,就要借助船和桨;如果你要滑雪,就要借助雪橇;如果你要飞翔,就要借助飞机……这些工具唯吾所用,不仅节省体力,而且能节省时间,岂不美哉?

牛顿曾说过:“我之所以看得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错,在他之前有过无数科学家,已经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他们的成果不可磨灭,也是科学史上璀璨的明珠,牛顿的成功,在于能借助他人的成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他并没有重新开始,一步一步全靠自己,因为他认识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众人拾柴火焰高”。于是,三大定律诞生了。这不正是“善假于物”的表现吗?

君子善假于物,所假之物必须是对自己有益的,不能借助于那些无用的、甚至有害的外物,那样很可能就会脱离成功的轨道从而离成功愈发远了。

正如一把小刀,有它的刀和柄,如果你握在刀刃部位,就会割伤自己的手,而如果你握住的是刀柄,那么这把小刀将唯你所用,可以切割各种东西。

磨盘,就是有智慧的人类发明出的唯吾所用的工具。一个人磨面耗费体力甚大而且还需要很长时间,而借助于磨盘,这项工作就会变得简单多了,一个磨盘相当于5个人的力量,因而一个人拉磨相当于有五个人在劳动。后来,干脆人也不拉,取而代之的是用驴来拉磨,又是一个善假于物唯吾所用的例子。

“君子善假于物。”由此看来,这句话确实道出了一个成功的秘诀——借助外物唯吾所用,借助的是外物,受益的是自己。

善假于物唯吾所用,事半功倍,走向成功彼岸的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了。

小鸟为什么能够飞越太平洋?因为它借了一截树枝;人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他善于借助外界的事物为我所用。“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很准确地把握了论点,分析富有逻辑性。为什么牛顿会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因为牛顿能“借助于他人的成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进行因果思维分析的同时又不忘辩证地看问题,指出借物也需合时、合适,比如刀的柄和刃,因为“君子善假于物,所假之物必须是对自己有益的,不能借助于那些无用的、甚至有害的外物,那样很可能就会脱离成功的轨道从而离成功愈发远了。”如此论述,体现了作者较强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也提升了文章的深度,拓展了文章的广度。

有的学生举出多个事实论据,来证明“善于利用条件而成功”的观点。

如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成功?请善用条件

王腾磐

读罢材料,觉得这是一只非常聪明的小鸟,它只是利用了一截简单的树枝,就完成了飞越太平洋的壮举。动物尚且如此,那人呢?

常常听人抱怨说自己没有良好的条件:没有钱、没有权、没有靠山,没法和别人竞争,走不到成功的彼岸。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每个人都拥有成功的条件,只是看你是不是善于发现和利用。

毛泽东年轻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其实这个职业好不到哪里,比起那些贵族子弟的条件差远了。但毛泽东能抓住图书馆书多而自己又清闲这个简单的条件,阅读大量的书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并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最后还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由此可见,命运之神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发现并利用那些简单却实用的条件。君子能渡江绝河,“善假于物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政治上如此,经济上也不例外。许多国家水多油缺,而中东水缺油多,可多年来一直没有人去利用这个简单的条件,美国人却率先做到了:用自己的水去换取中东的石油。这么一个简单的条件,就为美国人创造了高额的价值,不仅解决了石油短缺问题,还赢得了很大的经济利益。

有人生来身体上或者心理上有缺陷,于是就迷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自暴自弃。巴西传奇球星加林查刚生下来时左腿就比右腿长了不少,走路一瘸一拐,但这倒可以在他过球的时候让别人摸不清他的带球方向,由于身体的残缺性结构,他做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假动作而又不摔倒,结果在球场上赢得了无数荣誉……

成功的秘诀在于什么?在于善于利用那些不起眼却有用的条件。“看似平常最奇崛”,平常之中总会隐藏着不平常。其实小鸟的“树枝”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它,我们一定都能够成功。

本文对材料的理解非常准确,从而给立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小鸟为何能横渡太平洋?因为它善于凭借“树枝”这一外在的条件。由此推及到人,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阐明善于利用条件带来的好处,因果思维贯穿其中:毛泽东因为善于利用“图书馆书多而自己又清闲”的条件,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美国人因为善于利用本国“水多油缺”的条件,从而最终“不仅解决了石油短缺问题,还赢得了很大的经济利益。”最后回扣主题,指出成功的秘诀在于善于利用那些不起眼却有用的条件,“因为平常之中总会隐藏着不平常”。

全文思路清晰,语言精当,分析问题逐层深入,展现了作者极强的思维能力。

有的学生则在开篇提出疑问,中间纵横捭阖地分析因果,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如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成功靠什么?

林 兼

成功靠什么?

农夫劳作于田,收获于秋,靠的是锄头,若没了锄头,纵他有千斤之力,亦无法耕种。

作家创作出书,为人所知,靠的是笔墨,若没了笔墨,纵他有满腹经纶,也只是孤芳自赏,独自兴叹。

渔民出海捕鱼,满载而归,靠的是渔网,若没了渔网,纵他有天大本领,亦拿小小的鱼儿没有丁点的办法。

猎人出入深山,收获野味,靠的是弓箭与枪支,若没了弓箭与枪支,其出入深山,则无异于送死的羔羊,保命尚不及,谈何打猎?

成功靠什么?无疑,靠的是工具。

作家有了笔墨作工具为人所知。

渔民有了渔网作工具满载而归。

猎人有了弓箭作工具丰收野味。

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工具。有了工具,就如同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往成功捷径的钥匙,只要坚持下去,迟早都会收获成功的果实。甚至可以说,人类之所以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主宰,就是因为人类掌握了这把通向成功捷径的钥匙——工具。生活中我们处处需要工具,而在学习中,若要取得成功,成为赢家,无疑,也是需要“工具”的。而此时的“工具”则是学习中的方法与技巧。

我们都有过面对一道数学难题一筹莫展的经历,或是面对一篇作文无从下手的处境,抑或是面对物理、化学、生物题目时的困惑。我们与成功也许有的仅是一步之遥,却终是遥遥无期,我们缺乏的正是这学习上的“工具”——方法。

没有了这“工具”——方法,我们只会觉得困难丛生,无处下手,倘若领悟了其中一二,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那些困难也将无法遮挡住你的视线,成为困难了。

当那些高考状元,接受电视采访,被问及如何成功时,脱口而出的就是方法。一批批的状元们过去了,而方法,这一成功的秘诀却被届届传了下来。

成功靠什么?也许答案会很多,但逃不掉的是工具,是方法。也许有时有了“工具”也不一定能成功,但成功的必是那些掌握了“工具”的人。

成功靠什么?是工具,是方法。

本文开头单刀直入提出问题:成功靠什么?靠工具。为什么人类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的主宰?为什么人类能够成功?是因为人类“有了工具”,人因为能使用工具创造工具而成为人,“工具”是人类从兽群中站立起来俯瞰世界的象征。

作者在开篇提出问题后,又以“农夫劳作于田”、“作家写作出书”、“渔民出海捕鱼”为例进行因果思维分析:因为“作家有了笔墨作工具”所以“为人所知”;因为“渔民有了渔网作工具”所以“满载而归”;因为“猎人有了弓箭作工具”所以“丰收野味”。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成功靠的是工具。

接着,作者又从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入笔,在缜密的逻辑分析中点明因果,深化中心:因为工具是被人们流传下来的成功的秘诀,所以要成功不能仅靠工具,还要掌握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

结尾再次点题,与开头呼应,再一次提升文章的主题。

再看下面一道作文题: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谈得上生活。你了解生存与生活的关系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要求: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题意明确、难度不大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选用的是一句雨果的名言,审题时首先要准确理解这句名言的内在含义。

从表面上看,两句话中间是分号,看似并列,其实强调的是后一句。因为“生存”只是为了留住生命,而一个人的追求不能只是停留在生存的层面,只有确立了理想并为之奋斗,才谈得上“生活”,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理想。

其次,要分析好生存、生活、理想三组词语之间内在的因果联系。对于这三组词语,我们不妨作这样的追问:什么是生存?人为什么要生存?什么是生活?人为什么要生活?为什么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只有理清“生存”、“生活”、“理想”这三组词语的联系和区别,才能切中肯綮,阐明道理,表现自己的独到见解。

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为真正的理想而生活

胡 慧

动物活在世上求生存,而人活在世上求生活。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事实也如此。

生存与生活究竟区别在何处?为什么人可以说是生活,而动物却只是生存呢?因为人是统治者的原因吗?不是,理由很简单,人类因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活,因为有了理想从而有了逐步文明的世界,而动物持续了几百亿年仍然只是为了存活而上演一幕幕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场景。所以,它们的生只为存。

而理想究竟为何物?它也有崇高与卑微之分,远大与短浅之分。碌碌小民以全家能吃好穿好住好为理想而奋斗;有志之士以报效祖国为理想而奋斗终身。前者为了小我而活,后者则为大我而活,真正生活的强者自然是后者。生活的意义截然不同。

理想作为生活的支点,划出了人和动物的区别。人类有了理想,有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才能推动历史的车轮,从而也把自己的生活推向高度的文明。

比尔·盖茨为了建立网络世界而拼搏一生,他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邓小平以促进祖国繁荣统一为理想而呕心沥血努力一生,提出一国两制的政策,从而使中国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强歌。袁隆平为实现水稻高产的理想而一心扑在农业事业上,终于创造了一亩亩高产水稻。

人们说他们是真正活着的人,为人类的崇高理想而活着。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却是永远活在阴暗里。希特勒以奴役全世界人民为理想,他制造了多少血泪,死后也永远遭人唾骂。十恶不赦的罪犯整日里为了能使自己过上好日子而活,把个人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血泪之上,他们也是生活,但他们是怯懦的生活者,卑微的生活者。与那些为真正理想而活的人们,他们真的该汗颜,惭愧。

伟大的理想是一座丰碑,是一颗闪亮的北极星。让我们为真正的理想奋斗吧!

本文观点鲜明,开门见山指出人为什么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理想。“人类因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活,因为有了理想从而有了逐步文明的世界,而动物持续了几百亿年仍然只是为了存活而上演一幕幕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场景。所以,它们的生只为存。”三、四两段对观点作进一步阐释,五、六两段运用因果思维进行正反对比分析,使说理一步步走向深入。结尾处再一次点明观点。全文构思新颖,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也有学生通过对比论证,从“拥有理想”的“因”,到有意义的生活的“果”的因果辩证思考中,阐明生活的重要性。

如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学会生活

张程楠

渐渐习惯睡眠时间的减少,常常在躺下去想要睡觉的时候,发现窗外的天色已经发白。

随着太阳的升起,月亮星星的隐退,万物开始复苏。花瓣上的露珠闪着灵魂的光,电线上站着的小鸟唱着清脆的歌……昼行夜伏,周而复始,它们是生存者。

而人,我们是在生活。如果让单纯的生存向生活迈进,我们需要拥有理想与追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人间一片废墟。两个美国人去访问了一家住在地下室里的德国居民,离开后,甲问乙他们能否重建家园,乙很肯定的回答能。问其原因,乙回答:你看到他们在黑暗的地下室桌子上放着的那瓶鲜花吗?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灾难的境地,还没有忘记鲜花,那他们一定能够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是的,那鲜花,正是希望的象征。那德国居民,他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他们更是在生活。为他们家园的和满,为他们国家的再次崛起而生活,他们拥有理想,拥有追求。

是热烈而充足地生活抑或仅仅是生存,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高尔基从小饱受人间的辛酸,旧社会的血泪鞭笞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争,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永远像海燕一样在电闪雷鸣中展翅翱翔。

他的写作,他的奋斗,难道只是为了生存吗?当然不是,否则他又何必如此辛苦,如此艰难?他是在生活,在生存的基础上让自己的生命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

当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当我们留心周围的世界时,你会发现,活着,并不仅仅只为生存。

你诞生之时,你在哭,你周围的人在笑。之后你学会了生活,懂得了生活,在生活中创造了价值。当你逝世的时候,你在笑,而你周围的人则悲泣不已,但你却离开得坦然而又安然。

本文牢牢把握“生存”、“生活”与“理想”的关系,指出人类之所以和动物不同,是因为人类有理想;同时也正因这理想,人类“学会了生活,懂得了生活,在生活中创造了价值”。

文章张弛有度,举例分析富有表现力。所举事例虽不新颖,但正因为被人们熟知才更有说服力。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把困难克服,甚至转化为优势,这些无不体现了理想在人心中的重要作用。个人的耐力、毅力和坚韧在崇高的理想面前会被激发。人的潜力是巨大的,要看你是否善于生活,善于发掘,善于奋斗,时刻为理想的实现准备着,这样才能无憾于人生。

再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让生活之树开满鲜花

卢铎文

如果说生活是一棵树,那我绝不甘心让它萎靡地存在着。那只是一种麻木的生存,而不是精彩的生活。我要让这棵生活之树,开满鲜花!

生活,需要一种东西,叫做理想。“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如是说。寥寥数语,点明了理想之于生活是何等的重要。巴尔扎克从寂寂无名到一代文豪的历程告诉我们,生活,可以暂时缺少面包,但理想不该被丢弃。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巴尔扎克也坚信自己能够成功。而今,鲜有人知晓他曾经为了写作负债累累,衣食堪忧。感谢他的那句名言:“我将粉碎一切障碍。”它告诉我们处于黑暗时,有理想为我们指明方向。理想,是浇灌生活的甘泉。

理想,是生活之树得以长青的基石。

一颗孤木成不了一片森林,自然也就抵挡不住风沙,抗拒得了洪水。没有理想的生活开不出热烈的花朵。所以,让我们珍惜自己的每一个理想,就如马克思与恩格斯,用理想书写自己的生活。马克思主义与《资本论》代表了一个时代,预示了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当然,有了理想就要执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古人这样说。“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西方人如是说。其实都告诉我们生活是一个过程,没有让我们一步登天的云梯可以寻找。执著,是平淡之中的一份坚持,是凡尘喧嚣中的一份恬淡;执著,更是艰难苦痛之中的一份坦然。是生活中的缕缕阳光。

种一颗树,需要阳光、空气、水……创造生活,同样需要我们付出许多。树立一份理想,才能期待一份收获;树立一份理想,才能收获一片温馨。最后,我们还要把生活执著地过下去。

好好生活才是一种生存,否则,生存就失去了意义。

让生活之树开满鲜花!

这是一篇很有意蕴的文章。

缜密的思维与语言,显示了作者良好的思辨能力。作者对材料进行了认真地审视和辨析,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深刻的见识,丰厚的学养,理性的思考,是难以超越贫乏,写出如此别开生面的文章的。

文章开头阐明论点,指出要在生存的基础上丰富而有味地生活。接着从理想、友谊、执著三个角度阐述生活的内涵,最后在因果思辨中指明论点:因为“好好生活才是一种生存”,所以要“让生活之树开满鲜花”,回扣了主题。

再看下面一道作文题: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

书本是甜的。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命题者在提供材料之后,现成提供了“点题句”,难度不大。首先,我们从材料中提炼出几个可以立论的观点:①谈教育方式。我们从“母亲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吻《圣经》上的蜂蜜”、“仪式”等字眼可以看出,这是母亲的一种教育孩子的方式。②书本是甜的。从“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到结论“书本是甜的”可以看出,从形式到内容,讲的是书本是甜的。

然后,我们要从材料中寻找出对应的因果关系。

通过仔细推敲后,我们不难找到这样几组因果对应关系:①母亲为什么要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因为她想让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②母亲为什么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因为母亲想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③母亲为什么要叫小孩读书?因为书本是甜蜜的、美好的。

当然,材料中有关的类似因果关系的提示语,也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如材料中出现的“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等语句。

一旦找准了这些“因果对应”关系,就能将材料分析得透彻,并在分析中体现出思维的深刻性。

其次要探究“为什么”。这是调动学生因果思维,分析材料中隐含的对应因果关系的关键所在,是体现学生创见性和创新性的重要一步。

要探究“为什么”,首先要问“为什么”。这就启发我们要多元化、多层次的思考。为什么说书本是甜的?如因为书本能带给人精神上的引导和智力上的开发等等。例如因为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以我们从奥斯特洛夫斯基身上学到了坚强;因为看了《飘》,所以我们从郝思嘉身上看到了勇敢、自救精神等等,这样的因果分析容易使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层次,不会像有些学生单纯地罗列现象。例如,有的学生在分析书本的作用时,单纯讲书的知识性,认为看了有关钓鱼的书就学会了钓鱼;如果不看就不会钓,看了修收音机的书就学会了修收音机,不看就不会修,分析停留在单一的知识获得的层面上。更有同学说书本里面有好玩的游戏,让人看了乐不思蜀,整天甜滋滋的,与出题者和材料的本意大相径庭。其实,书本除了知识的获得,还有精神的提升和智力的开发等功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再次,要思考怎样才能使书本甜蜜。运用因果思维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恰当的读书方法。读书可精读,也可略读。有时要咬文嚼字,有时要不求甚解。因为读一本好书可以给人以知识、智慧、文明、进步、经验、希望、坚强。所以,读一本好书可以读出一个人生,岂能以一个“知识”了得!如此分析就容易突显主题,使文章具有逻辑性和深刻性。

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品 书

李青松

每个犹太人的孩子都会经历这样的仪式:母亲让他吻书上的蜂蜜,让他体会:书是甜的。

母亲的用意不言而喻,她要让孩子对书产生兴趣,去看书,去品书,从而真正地体会到书真的是甜的。

这种体会,不啻于一笔财富,这种体会,这笔财富,你拥有过吗?

翻开书本,你会发现里面原来有着这么丰富多彩的世界。字里行间,时而是峻岭巍峨,时而是红叶似火;一处是青烟白鹭,一处是红装素裹。这种美丽,虽然不曾谋面,却是栩栩如生,虽然不在身边,却就呈现在你眼前。这时书给人的感觉是多么幸福、多么甜蜜。

翻开书本,你会发现生活可以如此简单,你会如此聪明,知识和智慧是这样地使你在这片天地中游刃有余,从油盐酱醋到海水原子能综合利用,从脂粉环钗到南北两派园林,似乎什么都可以找到,结合实践可以学会无数技巧,成为能者和强人。当你熟练地为邻居修好家电,备受感谢的时候;当你依法炮制为自己做出一盆美味的时候,你会不会想到,原来是书本在散发着如此甜蜜、如此令人心怡的气息!

翻开书本,看花开花落,水退潮升,月落乌啼,你会从中发现一个个似曾相识又无比飘逸的身影。有峨冠博带神游于汨罗江的,有绕过五柳采菊于东篱下的,有身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有久驻江边望峰息心留连忘返的。这众多的身影无处不散发着令人倾心的气质,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抵御的心醉神迷。体会别人的心境,体验别人的生活,与古人共处,与伟人对话,这是怎样的熏陶——一种超越时空的交流!书本在这时已经不只是甜蜜了,它又化为一盅清茶,一樽醇酒,任你慢慢品茗。

这种感受,是那么的美妙,以至于让我们手不释卷。读得越多,感受越深;读得越细,体会越透。

不断地读,不断地感受之后,我们会发现天之高远,地之广博,平淡的生活原来是这么恬美,一文不名原来也可以这般富有!我们的目光更锐利,思想更深刻,当然,也更爱品书。

因为——书是甜的!

这是一篇散文味很浓的议论文。全文很好地围绕着“书”这一个主题展开议论,大气,智慧,具有很强的因果思辨色彩。例如,因为“翻开书本,你会发现里面原来有着这么丰富多彩的世界”,所以我们应当去品书;因为书可以带给我们种种美妙的感觉,带给我们无法抵御的心醉神迷的感觉,使我们在生活中“游刃有余”,让我们感受到“平淡的生活原来是这么恬美,一文不名原来也可以这般富有”,因而我们要去品书。

更值得欣赏的是妙语连珠。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说明主题,将抽象的道理诗意化。“时而是峻岭巍峨,时而是红叶似火;一处是青烟白鹭,一处是红装素裹。”“从油盐酱醋到海水原子能综合利用,从脂粉环钗到南北两派园林,似乎什么都可以找到,结合实践可以学会无数技巧,成为能者和强人。”语言整散结合,分析张弛有度。从知识到技能,再到能者和强人,说服力强,逻辑推理与因果关系的辩证性分析很具说服力。

也有学生从具体所读书的内容着手,娓娓阐述自己的领悟和看法,给人以自然、舒适的感觉。

如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书本是甜的

罗 梦

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从容地坐下,翻开书,置身于安静的精神世界中。因为书本孕育了安宁,它让我们避开周围庸俗不堪的事物,静静地陶醉在书中,享受书本带来的甜味儿……

摊开历史书: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跃然纸上,我们看到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类的诞生和成长,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伟大和不屈。《三国演义》演绎着三国的风云变幻、魏蜀吴争霸天下的惊心动魄,那是一个真正的乱世,但却诞生了一批批名副其实的铁血英雄,播扬过轰轰烈烈的生命意志,从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忠心和赤诚。王昭君坚定的步伐至今犹在眼前萦绕,她舍弃了父母之邦,毅然选择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壮,用瘦弱的双肩挡住了匈奴的千军万马,建立了汉匈世代友好的关系,从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爱国。书中沉淀着多少先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他们的人格魅力沁入后人的心房。

翻阅外国名著,另有一番甜味。“人文之父”莎士比亚为我们演绎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舞台剧,在他笔下丰富的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忠贞的爱情,看到了凶险阴暗的人际关系,看到了如何善处各色人等……高尔基的《海燕》让我们领略到了疾风恶浪下勇于拼搏的海燕,看到了不可扼杀的革命浪潮,看到了顽强抵抗的革命者。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尽展老人与海的殊死搏斗却只拖回一副鱼骨架的悲壮,那种顽强的毅力、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正是我们生活的真谛。

书籍是不分语言和国籍的,那种传递的思想感情跨越了国界,跨越了人种,带给我们甜润的享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而我觉得书中自有一番“甜味”,能给人沁人心脾的感觉。

本文思路清晰,开篇点题:“因为书本孕育了安宁,它让我们避开周围庸俗不堪的事物”,所以我们爱“享受书本带来的甜味”。从具体地品一本本的书,如《三国演义》《海燕》《老人与海》,到感觉到其中的甜,“我觉得书中自有一番‘甜味’,能带给人沁人心脾的感觉。”因果思维缜密有度,举例旁征博引,古今中外,显示出较强的思辨色彩和阅读广度。

再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品 书

金 晶

我是个爱书的孩子,喜欢坐在书店的楼梯上,花一整个下午,品读我爱的书。

读罢,通常我会带着满意的微笑把书放回原处,一如儿时偷吃母亲藏起的糖果后的满足。然后披着黄昏的暗淡灯光,缓步于回家的路上,细细回味书中的真谛。我在一次次的回味中接受书的沐浴洗礼,既而升华。于我而言,书本便是糖果,只是后者给予物质满足,前者满足精神需求。

张爱玲的《金锁记》里是一个甜而带悲的女子,甜是她前半生的爽朗,悲是她后半生的执拗。那稀稀落落的二胡声混着她病痛的呻吟,久久不散。

丰子恺的《华瞻日记》是货真价实的香甜,以孩童单纯的眼光看待这个千奇百怪的世界,有恐惧,有迷茫,有捧腹,有开怀,更有忍俊。

郁达夫的《迟桂花》是一份甜而不腻的清雅,有尔虞我诈,有互相猜忌,有挑拨离间,但更多的是农人的干净和纯朴,带着领略人性的美好。

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是一碗心灵的鸡汤,甜且滋补,用哲理的清溪洗涤我心底的暗房。

勃朗特的《简·爱》是一朵甜而不屈的梅花,透着淡淡的清香,倔强地挺身于寒冬腊月,凭着坚强、不屈和执著,她,最终迎来真爱。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是深埋于心底的浓浓的甜。几个为生活奔命的汉子,在冰天雪地里讨生存。几杯暖酒,几句寒暄,谈到家,谈到妻儿,这几个彪形大汉居然也有了泪光。我看到生命卸妆后的朴素。脱去华美,退去喧嚣,黯淡灯光,泪水蒸腾。那些个布满沟壑的脸上,抽搐着流露出内心的波涛汹涌,念家,想妻儿。也许这就是生命最原始的本色,感动,发自内心。甜甜的,夹杂着泪的酸楚。

所有的所有,都是我所珍爱的挚友,品味人生百态,歆享各色人生。或酸或辣或苦,都会让我有一种收获的欣喜,令我流连忘返,甜甜的,芳香四溢,一生与书结缘,其乐无穷。

书本是甜的。

本文开头是一幅非常温馨的小画面,指出为什么我爱品书,因为“我在一次次的回味中接受书的沐浴洗礼,既而升华”,因为“于我而言,书本便是糖果,只是后者给予物质满足,前者满足精神需求。”

摆出观点后作者就展开了缜密的论述。从张爱玲的《金锁记》到郁达夫的《迟桂花》,从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到勃朗特的《简·爱》又到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正是对这些书一次次的细细品味,才感受到了那种由心底发出的欣喜;正是因为这无数次的流连忘返,才品味到了人生的百态。作者在举例中糅合因果思维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书本是甜的。全文张弛有度,详略得当,分析独到。

同样,下面这篇学生作文也是在因果思维的理性思考中展现作者独到的智慧:

指间的四季花园

詹宇璐

小时候,外公告诉我:“知道吗?书本是甜的。如果有一天,你感受到了,便会拥有自己的四季花园……”那时的我不懂,但“四季花园”却是个不小的诱惑。于是,我拼命地读书,寻找我的四季花园。

在书里,我看到孤松倚着绝壁,以坚韧的生命坚定地延开自己的足迹,于是它筋骨间的苍翠将一方孤寂装点得生机盎然。

在书里,我看到孙琥珀与命运的抗争。她曾被困牢狱,曾陷入贼窝,曾沦落戏院,曾经历瘟疫,曾逃生大火,曾进入宫廷的尔虞我诈……经历了重重艰辛,依然不改她的倔强。

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于是,杜鹃涨红了脸,迎春随风起舞,春的空气中酝酿着生命花开的甜甜味道。书,是甜的……

在书里,我看到如歌用她烈火般的热情感染了身边的人,燃烧了智慧与正义。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爱情的执著,对正义的坚贞,她与朋友们战胜了暗河宫。

我看到生命火般的热情催开了烈火山中那荷塘里朵朵娇嫩的荷花,在盛夏的烈日下散出甜甜的馨香……

在书里,我看见一位母亲用自己瘦弱的身躯,在废墟里,顶住无数砖石的压力,为女儿撑起一片狭窄但安全的空间。

在书里,我看见特雷莎修女蹒跚的脚步在风雨中格外坚定,我看见她低下高昂的头颅,只为恳请瑞典皇宫里每一位高贵者省下诺贝尔午餐的六万英镑,只为用温情的春风吹化苦难者脸上的泪花;我看见她满身疾病,却得到了所有苦难者的祝福。

我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于是,金色菊花在这个收获爱的季节里灿烂绽放,有着甘甜的味道。书,真的是甜的……

在书里,我看见保尔瘦弱的身躯在风雪中屹立不倒。他的一生都在工作,尽管一身残疾,却仍有一颗不败的心。

我看到了在生命的冬季,腊梅以她的暗香与风雪抗争。书本,有胜利的甜甜味道……

畅游书海,我真的嗅到了香味,那是种淡淡的、清凉的甜。以心为土,以文字为泉,我真的找到了我的四季花园。

大仲马说:“人生就是不断的等待与希望。”是的,我也在等待,等待花开。我在希望,希望人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四季花园,品出书本的甜甜味道。

本文入题较快,开篇便提出书本为何是甜的问题,进而引出下文我通过读书寻找到书本是甜的原因,因果思维贯穿全文。因为在书本中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所以我感受到了“书本是甜的”。因为从书本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充满爱的世界,所以我领会到了“书本是甜的”……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只是全文整体结构有点散落,分段太多,粗略一看,难让人体会到春夏秋冬的特点。在论据方面,虽选取了不同的事物来代表四季,但欠典型。

再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你品尝过吗?

沈 阳

你知道书本是什么味道的吗?你品尝过书本的味道吗?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书本是甜的。

在每一个犹太人小孩稍微懂事的时候,他们的母亲便翻开《圣经》,滴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他们去吻,告诉他们“书本是甜的”。

莎翁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足见莎翁对书籍的重视和喜爱之深。如果说米饭是我们身体之食粮,那书籍便是我们精神之食粮了。嗯,书本是甜的,要不,怎么会有莎翁这句惊世名言的出现呢?

有一句歇后语是这样讲的:“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妙哉!人人皆知孔丘乃我国的第一代家师,他的藏书之广,那是不言而喻的。而如果我们从另一方面讲,孔老夫子能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教师,是不是也多亏了他的那些书呢?书是甜的,我又收到了结论之二。

因为有了书,我看到了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上跋涉,阳光雪,西湖梦,风雨天一阁。看着他从边塞茫茫沙漠中的残垣断壁中遥想古人,在梦中于往来西游的纷繁脚步中认出留迹之人,踏在天一阁的台阶上一步一行一走,一页一页翻着它的履历。

因为有了书,我看到林清玄做了一个在家的“出家人”。他在佛学中找到了一个宁静的世界,他借着手中的笔向社会吹来几缕清风,惊叹于他吟出“春有百花秋有日,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书是甜的,它让我品尝到了人生原来可以如此甜中又带着清淡。

翻开书,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时,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尊严;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时,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我懂得了作为人应具有的抵抗精神。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书是甜的,甜得淡雅,甜得深邃。品书,我甘之如饴。

本文开篇先是两个设问,从“知否”到“品尝否”,层层递进,入题较快。接着引用话题中的材料补充观点,展开具有因果思辨的论述:为什么说“书本是甜的”?因为莎翁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因为颇有嗜书癖的孔老夫子带来了他成才的秘诀——书籍;因为借助书这个神奇的工具,现实中的我也品尝到了“甜”头。举余秋雨和林清玄两个事例既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进一步论证了“书本是甜的”的观点。文笔细腻优美,给人恬淡深远之感。

再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品书方知其甜

陈宣辰

书本是甜的,因为每一位撰书的人都是一只辛勤的小蜜蜂,把毕生采到的蜜都酿入其中,供他人品尝。

——题记

国父孙中山先生曾说:“一天不看见书,我就无法生存下去。”因而,他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书。当沉浸于书本中时,他便像是一个快乐的小孩,吮吸着书本中的蜜汁,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的甜可以胜过书本。

一本书代表着一种甜,当世间充满书籍时,那也便充满了甜。读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感受爱情甜蜜的尽头,却种着一颗酸梅树;在品尝酸果时,方知已逝爱情的甜蜜:那是酸酸的甜。读李清照的词,首先感受到的是温柔典雅的婉约所带来的美妙的文学意境,一曲终了,细细回味,大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限凄凉与悲伤,正如将一只外甜里酸的果子吞了下去,品尝时不见其酸,下肚后方知其奇酸无比。读海子的诗,从头到尾是一片快乐的海洋,一个个幸福的画面,谁都会认为他是一个快乐的使者。一篇末了,令人心境舒畅,正如吃了一个内外通熟的果子,经过细细的咀嚼,却仍然感受不到酸意,而走到果树旁,才发现那树生长在极度甜意的土壤之中。海子将自己毕生的甜意全都送给了自己所撰的书,而将酸全都留给了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海子的诗那么美丽,而海子的生活却那么悲剧化。每一本好书都是甜的,但有它们不同的甜法。

那位犹太母亲将蜜滴在圣经上,让孩子去吻,也许那蜂蜜所散发出来的香味远不及其品尝起来的甜,但有心的人却总能闻到一丝丝淡淡的清香,当它飘到心里,便会变得奇香无比,因为那是书本的味道,是人类智慧的味道。

书的甜味就在于品尝它时所带来的快意,学会品书就学会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无疑是美妙无比的。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生活得很痛苦,很酸。那么,学会品书吧,那样,也许会让生活甜许多。

本文以“品书方知其甜”为题,题目中就已蕴含着深刻的因果思维分析:“因为每一位撰书的人都是一只辛勤的小蜜蜂,把毕生采到的蜜都酿入其中,供他人品尝。”所以,唯有去品味书中的奥秘才能真正了解到书本为何是甜的。因为那书本里散发的味道,是“人类智慧的味道”。

可究竟书本为何而甜呢?文章在第三段,将读莎翁的作品、李清照的词、海子的诗三者的不同感觉作了详细的因果辩证分析,颇有哲理。全文叙述流畅,观点清晰,文学味浓。

也有学生独辟蹊径,引古往今来有代表性的名人入文,写得别有一番味道。

如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书 香

毛鹏丽

中国人总把上辈有读书人的人家叫做书香门第,犹太人总在孩子幼时举行“舔书”的仪式,不同的国度里不同的人都向我们阐释了一个同样的道理:书本是好的,读书是有益的。

追溯历史,哪一个圣人不是饱读诗书?

王勃自小习文,七岁能吟诗,十几岁就著就名篇《滕王阁序》。试问,没有翻动卷页,何来幼童成就才子?

遍读医书,斟字酌句,细细推敲,李时珍以医者独有的严谨捧书细念。每一味药,每一剂量,每一张药方组成了中医史上最闪亮的巨著《本草纲目》。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阁中藏书,闺中对诗,以文采牵起一段姻缘。镜花缘过后,她独倚南窗,对书吟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若无书,何来一代才女李清照?

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不然。

伟大主席毛泽东在行军打仗之时,总是尽力看书,圈圈画画,读读写写,认真得眼里似乎只有书。他的警卫员曾感慨地说:“主席的床有一半都堆着书,就是为晚上方便取放。”试问,若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那么为何胜利的旗帜是一介书生扛起?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道路是书本铺就的,从无知走向博学的阶梯是书本堆砌的。读《简·爱》,我们了解了作为女性的自尊;读《复活》,我们懂得了精神的高洁;读《水浒传》,我们明白了英雄的诚信;读《西游记》,我们知晓了自由的可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头脑清澈,唯有读书最可行。

当然,读书并不是什么书都可读。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选择。坏书不仅不会陶冶身心,反而使白纸添上污点,唯有好书散发清香。

愿书香沐浴每个人,望每个人成为书香。

本文审题准确,入题快捷。开篇便提出中心论点:“书本是好的,读书是有益的”,接着列举了王勃、李时珍、李清照、毛泽东等人的读书经历以及这些书带给人的影响,深入分析了“为什么书本是甜的”、“为什么要读书”这一观点。引例分析从古到今,条理清晰,论据鲜活,材料新颖典型,恰到好处。

文章结尾运用辩证分析,先正后反,正反对比,指出品书要会选择,要品好书,因为“唯有好书”才能“散发清香”。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令人信服。

再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书味本甜

吴永斌

记得程颐说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书籍是载体,承载了人类无尽的文明,将思想、艺术、科学等调和,酿成了人类心灵深处最甘甜的蜂蜜。因而,书是甜的,甜彻肺腑,快尽人意。

书的精妙就在于它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未知的国度。在这里,书是精神食粮,任凭我们采撷。我们犹如拾荒者,拾掇着艺术的奇葩,科学的瑰宝;更多时候,我们则是走在文学的大道上,细品先哲的思想,体会文字的奥义。这里并非柏拉图的乌托邦,但胜似乌托邦的天堂,书籍化解了苦涩,使你发现原来世界是甜蜜的。

书是甜的,更在于它向我们娓娓道来的知识源泉是甜的。它像一位博古晓今的老人。是它使我们认识了亚细亚、欧罗巴,也是它使我们知道了犹太人、吉卜赛人;同样也是它使我们听到了斯巴达的怒吼、滑铁卢的炮声,更是它使我们看到了天安门前国旗的飞扬、罗布泊中原子弹的轰鸣……

并非所有的书都是甜的,有的书则像初青的橄榄,带点春涩,细细咀嚼方能品出其中甘甜。无论是鲁迅笔下针砭时弊的杂文,还是博尔赫斯眼里颇为厌恶的恶棍系列,抑或是康德口中甚为难懂的《纯粹理性批判》……他们的文字都是犀利的,甘甜并非来自文字的优美,而是思想深处对现世不良的批判的痛快。

同样,文字作为作者的衣裳,我们并不只需盔甲,亦需绸衫。象牙塔里的五彩诗歌,浪漫墨场中的清丽散文,洋溢美好希冀的质朴童话……仿佛入口即化的巧克力,直透心田,甜意在心中缓缓徜徉,升华氩氲成了一个个绮丽的梦。

但亦有思想腐化,看似甜蜜的苦书,它们是蛇果,引诱我们堕落,所以我们要做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采果人,去采有着美好本质的果,而并非那些华而不实的花。

书籍是甜的,但愿我们能胸中藏万卷,那便是心存万般蜜。

这是一篇颇为大气,富有思辨色彩的议论文,文章的主体由一层一层的因果关系构建而成。

文章开头是一个小因果:因为书是载体,承载了人类的文明……因而书是甜的。借此提出“书味本甜”的论点。中间部分,作者从多个方面对论点进行了论证:因为书的精妙是引领读者走向一个未知的国度,所以书就像精神食粮,滋养我们的心灵;因为书中的知识是甜的,书本是一切知识的恒久、有效载体,而知识是无穷力量的源泉,所以书味是“甜”的;因为书本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是深刻而富于智慧的,所以书是甜的。三个大因果,一个小因果,因果思维分析使得文章缜密有度,富有张力和文采。

文章结尾部分采用辩证分析,指出读书也要学会甄别,因为有些书看似“甜蜜”,实际上会“引诱我们堕落”,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思辨能力。

再看下面一道作文题:

园丁集(之五十二)泰戈尔

花为什么谢了呢?

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

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

我强弹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

因此琴弦断了。

泰戈尔的诗会给你怎样的启迪呢?请根据泰戈尔诗的哲理,联系现实生活,不脱离材料的含义而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本身蕴含着“点题”句。材料的内容是关于“爱”和“度”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运用因果思维对材料本身进行分析:为什么花会枯萎?因为过分灼热的爱。为什么琴会断弦?因为强弹了音符,因为过度用力。所以凡事都要有度,因为重负之下未必有人才。

其次,要分析好“为什么”。为什么要把握好“度”呢?如何把握“度”呢?运用因果思维对身边事、个人事进行分析,也可以对由集体到社会、国家的大事进行分析。比如对身边事的分析:因为父母对子女过分的爱,所以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会自理;因为家长过分的望子成龙思想给孩子带来了压力,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为学校过度的学业负担使得学生厌学,从而提出要适度施教的问题等等。

还有的学生举名著与历史中的例子进行分析:《苔丝》中亚力克是爱苔丝的,但由于爱得太深反而成了盲目占有。安吉尔同样也爱苔丝,但因为爱得太固执且缺乏理解,最终把苔丝逼向了生命的悬崖等。这样的因果思维分析也比较有新意。

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花”与“弦”

彭 也

花朵虽美但在灼热的爱护中会枯萎;古琴铮然但强弹下也会断弦。人固明智然而在溺爱或苛求中也会迷失。泰戈尔的诗正是为人们阐明一个道理:过度的热爱和苛求正是沉沦的前奏,适度则益,过犹不及。

“真理跨前一步便成了谬误。”适量的药固能治病,过量服用则成中毒。世上凡事都有一个度。它是量变和质变的界限,是由一面走向另一面的分界。把握事物的性质,促成事物的发展,度便要摆于首位。只有认清事物的度,才能衡量行为的度;只有适度,方能成功。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却或多或少存在着过度的行为。家长的溺爱,学习上的苛求,无一不是如此。父母对于儿女的过分的爱正如人们对于花朵的过分灼热的追求,含在口中怕化了,于是便紧紧地把他们放在心口,为孩子们做好一切事,无怪乎有了现代社会中“鸡蛋无缝如何剥”的怪论。殊不知,当花朵被过度的爱所包围时,孩子们也在父母严实的溺爱中枯萎,不懂得如何自理的学生们与失去了生机的花朵又有何两样?家长的溺爱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爱,它是一种害。

同样,除去了溺爱型的生活之外,在学生中也不乏苛求型的存在。然而过高的要求超过了限度,带来的也只是有害无益。古琴不能胜任强弹而折断琴弦,学生们的不胜负荷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家长的望子成龙,社会的过高期求带给学子们的不是学习上的动力而是担心失败的恐惧和无法承受的重担。学生们如活泼的弹簧,在适当条件下会伸缩自如,然而一旦超出限度,便会失去弹性。可见,苛求实际上是更重的负担,一旦超荷,孩子们也会在窒息的境况中“断弦”。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正常健康的新青年,浸泡在溺爱中、榨压在重担下已成畸形的中学生是为时代所遗弃的,当轻爱与溺爱、苛求与缓求摆在面前时,请记住适度最重要!

本文开头合理地运用因果思维分析,阐述凡事要适度,否则就会过犹不及的道理,正确地把握了材料的中心,主题明确。

二、三两段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度的重要性及过度的危害。第四段论证过度苛求也是不可取的观点,举的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问题,若把这两个问题合在一起,一语双关会更好。最后一段,作者呼吁社会关注学生,不要过度地爱与苛求,用语非常诙谐。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结构严谨,主题明确。但文章举例分析似乎偏于简单化,如果能多角度展开论述,层层递进,可能会更好。

再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掌舵”与“掌度”

周绕漫

被称为中华国粹的中庸之道告诉我们:过犹不及。要想正确把握生活事业的航船,首先要掌握一个“度”字。

泰戈尔的《园丁集》中写道: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一朵花,一根弦,无关大局。但如果这种失“度”延至生活中呢?报载某中学生因不胜压力竟想卧轨自杀。这不得不使你我动容了吧?不错,当今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对于他们,生活上像对花朵一样,溺爱者多,以致“花”多不胜霜雨,偶遇挫折便万念俱灰。学业上则像对“琴”,上午逼孩子绘画,下午还得补习外语。殊不知,过度的爱如同将花强压心头,花是会谢的;过度的望子成龙则如强弹音节,弦是会断的。对待事情要因人而异,充分掌握尺度。只有首先把握了度,生活的航船才能沿着健康的方向行驶。这个舵才算是把握住了。

对于自身,我们也应有个正确的定位,不能好高骛远,对于不切实际的目标盲目追求,自己给自己过度的压力,最终导致乱了手脚,迷失了方向。

小我延及大我。掌舵一个国家也应首先掌度。建国初,对于富强过度渴求,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疯狂口号中,我们国家几乎折腾成了穷光蛋。之后,对于阶级斗争过度的估量,1966年以后的十年中,除了阶级斗争我们什么也没做。大跃进,文革的苦果,足够中国人舔一生,醒一生。掌舵国家,最重要掌一个“度”字,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步一步走下去。行之有路,更要行之有“度”。

最后奉劝曾在巴尔干“忙碌”的北约官员们,借口也要有个度了,南斯拉夫和全世界人民的容忍也要有个度了。再过度的巡航导弹也不会炸出个和平来。

洋洋洒洒一大堆,我的“度”也到了。别压碎了花儿,别弹断琴弦,更不要毁了一生。掌舵者们,可要掌好度了,前路正长。

本文一气呵成,每个例子都渗透着因果思维的智慧:为什么要“掌舵”?因为只有“掌舵”才可使生活航船沿着健康方向行驶;因为“过犹不及”,所以“凡事要有度”。由“过度”这个因导致了“毁灭”这个果,也由“不压碎花,不弹断琴,不毁一生”这个因,提出了“掌度”这个果。

文章主体部分围绕着“度”,有条理地展开论述。由开头的“过犹不及”引出主题,再由泰戈尔《园丁集》中的一段话“花为什么谢了呢?……因此琴弦断了”紧扣观点进行分析,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又深刻揭示了主题——要掌度,不能过度。而由“一花、一弦”引至生活中中学生不堪重压而自杀,使事实材料进入文章,更显文章的说服力与真实性。

举例分析很有层次,由小到大,体现了作者敏捷的思维和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其实,有时候记叙文也能把这种“度”的重要性表达得含蓄而又深刻。

如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爱到极致

叶俊杰

静静地走在成长的道路上,永远无法忘记的是那个最严厉的人——父亲,以及那个最心慈的人——母亲。

泰戈尔说:“生活不是一条人造的运河,不能把它禁锢在几条规定好的河道之中。”然而,在我不得不过的生活里,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已经被定格。

童年的寂寞和疲惫时时萦绕在我的心上。父亲冷若冰霜的脸似乎是他永远摘不下来的面具,偶尔的一丝笑意,也只是令人遗憾的昙花一现。我必须没日没夜地学习,似一只背着沉重的壳的蜗牛,朝着遥不可及的天际攀爬,更加要忍受一双粗糙大手的洗礼。而母亲阳光般明媚的笑靥正如一件美丽的外衣,只是用来掩盖那张永远都停不下来的嘴。她能一天到晚地与我形影不离,只为那及时的一句嘱咐,能为我补救任何错误,接着便是无尽的数落。她会在第一时间拉起摔倒的我,也会在最后一刻推动力竭的我。然而太多的无微不至终使我厌倦。

但,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才能使父亲平息流淌在血躯中的那股热流,把最冷酷的一面展现给我,又是什么样的挚爱催生了母亲如此的关怀?

其实每每自己在作业面前筋疲力尽时,父亲总会坚定地站在一旁,没有言语,没有动作,便这么站着。一个个无眠之夜,挑灯夜读的是我,而彻夜陪伴的却是他。但即便如此,那双粗糙的大手何尝不是一下又一下地打在我的身上、我的心里呢?他的痛楚又怎么比得上我的心痛!母亲的爱确实如阳光,紧紧地将我包围,可她并不知道如此的限制只会使我厌烦。

花儿的凋谢是因为自然让它承受了太多的眷顾,琴弦的断裂是因为演奏者让它包容了太多的期待,而这一切无不是爱到极致产生的后果。

极致的爱,似乎很美;可是细细地品味后会发现,那样的爱最让人心碎。

“花儿的凋谢是因为自然让它承受了太多的眷顾,琴弦的断裂是因为演奏者让它包容了太多的期待”,“我”身上的重担是因为承受了父母过多的爱……文章既写了父亲的严厉,同时又写了父亲严厉外表下那颗爱的心;写了母亲的唠叨也写了母亲唠叨中的无限关怀。太多的爱,如洪水般汹涌而至,像一座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因为“那样的爱最让人心碎”。文章由层层因果关系构成,条理清晰,过渡自然。

再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落花·断弦

毛鹏丽

美丽的花瓣为何在春风里飘落?因为它从未移出过温室。纤细的琴弦为何在乐声中绷断?因为一个力不能胜的音节使它为难。

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总是无微不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使我们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怯懦地不敢面对荆棘,于是,笑话便接踵而来。某人成绩优异,在无比羡慕的眼神中考入名牌大学,引来一片称赞。可就在入学第一天,父母也住进了校旁的公寓开始料理孩子的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自立,单凭一张文凭怎能被社会接受?

总说鹰无情,雏鹰刚长出翅膀就被推出窠穴,任其自生自灭。可也许这“无情”是一种无法释怀的爱意。于是雏鹰在挣扎与扑打中飞出了低谷,飞向了天空。

我们不想成为总裹在茧中的蚕儿,连张开翅膀的勇气都没有,我们要做雄鹰,在哭泣中学会翱翔。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高中生因高考落榜跳楼自杀。问起为何此人有如此轻生的念头,答案竟是“受不了父母的压力”。

血泊中一句短短的话语戳痛了我们的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可以理解,因为那是每一位慈父仁母最质朴的心声。可孰知这希望一重,便像磐石一般压在了每一位学子身上,让人喘不过气儿来。

总想起孔明,想起他的深谋远虑,一腔忠义。于是刘备死后,力佐刘禅,一篇《出师表》道出一代老臣泪眼中的希冀,苍老里的仁义。可所有的重望都在“没饭吃,怎么不喝肉粥”的过度疼爱中泯灭,所有功业都在魏国的地图中成为历史。我不能说孔明愚昧,因为那是对先帝的承诺,可这预料中的失败不得不使我们深思。

让花儿在风雪中成长,也许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精彩;让琴弦在适度中鸣奏,也许有“高山流水”的美妙。

本文开头化用材料引出观点,然后举实例进行因果思维分析。为什么花会枯萎?为什么琴弦会断?因为过度了,因为凡事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考入名牌的大学生无法自立?因为父母过于宠爱。而鹰之所以翱翔天空是因为它的父母爱得有度。

文章后面部分进一步对论点进行说理分析:为什么蜀国会灭亡?因为诸葛亮对刘禅过于疼爱,所有事务都自己来完成,所以最后“所有功业都在魏国的地图中成为历史”。

文章叙议结合,张弛有度。小作者观点独特,因果思维分析恰到好处,颇具说服力。

再看下面一道作文题:

有位实习护士希望医院给自己一份正式工作。一天,院长亨利教授给一位因车祸而生命垂危的人做手术,在伤口即将缝合时,这位实习护士突然说:“亨利教授,我们用12块纱布,而您只取出11块。”院长听了不屑一顾,护士抗议道:“我们确实用了12块纱布。”院长还是不理,护士大叫道:“你是医生,你不能这样做!”冷漠的院长此时一笑,举出手心的第12块纱布,宣布道:“她才是我最合格的助手。”护士终于如愿地拿到了这份工作。

火车上,一个小伙躺在座位上,有位母亲牵着儿子上车了,儿子摇着小伙说:“叔叔,我要坐,我要坐!”小伙动也不动。母亲委婉地对儿子说:“别吵叔叔,叔叔累了,他躺一会儿,会让座给你的。”小伙听后红着脸说:“你们坐吧!”

唐代柳宗元身居高位,严正刚直,抨击权贵,锋芒毕露,以至遭受种种打击。后来他总结道:“吾子之方其中也,其乏者,独外之圆者。固若轮焉,非特于可进,亦将可退也。”

阅读上面的材料,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而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题。材料选择上,采用了学生并不陌生的组合式材料。从2006年到2009年四年间,全国卷中的材料作文至少考过三次组合式材料,一次是2006年全国卷Ⅱ关于图书阅读率走低和网络阅读率走高的材料;一次是2007年全国卷Ⅱ关于丛飞资助贫困学生与华南农大学生小李等人资助贫困小学生的不同遭遇;一次是2009年全国卷Ⅱ关于道尔顿、安藤百福和乔利最后都获得成功的例子。

首先,本题中的三个材料从结果来看基本相同,过程稍有不一。总的来说,第一则材料讲的是“方”,因为女护士再三坚持“方”,所以她“如愿地拿到了这份工作”。第二则材料讲的是“圆”,因为有了母亲的“圆”,所以才有“你们坐吧”的圆满结果。第三则材料讲的也是“圆”,因为柳宗元认为圆“非特于可进,亦将可退也。”

推敲材料我们可以明确,三则材料均有“方”有“圆”。前两则侧重于“事”,后一则侧重于“理”。“理”是把握方与圆的内涵,“事”是对内涵的诠释。因为方与圆均为人立身之本,也是处世立国之道,所以人生该方则方,该圆则圆。

至于取例角度是选“方”还是“圆”,要看具体怎么用。

其次,我们要分析好“为什么”。为什么要“方圆”?先从柳宗元的“理”中寻找其内涵。“吾子之方其中也,其乏者,独外之圆者。固若轮焉,非特于可进,亦将可退也。”由此可知“方”是为人处世之本质,“圆”是方法与手段,有时为了更好地进,为了“方”,必须有更好的“圆”,即“退”,“退”是为了进,即圆是为了方。这个道理,是正确把握这则材料作文的主要走向,即中心思想。如果就一方谈或为了求新意,就容易把握不住材料的内在含义而导致偏题。

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方和圆才能成事

谢 俊

方和圆,两个极其规则的几何形体,一个棱角鲜明,一个没有棱角。方者,意味着不进也不退,而圆者,则意味着非但可进,亦将可退也。

医院里的医生将用过的第十二块纱布捏在手里,为的是考验那位护士;火车上,小孩子的妈妈说一位躺在座位上的小伙子累了,为的也是考验小伙子。

他们都没有用一种直接的方式,来批评他们,来责备他们,而是用一种极其委婉、极其圆和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事,他们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我们来说,就应该具备圆和、委婉的能力。

做事能够做到迂回,能够做到圆和,那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给别人一个台阶,不至于让人当众羞耻。我们身处一个集体,别人也许会冒犯了你,也许会责怪你,如若我们能用一种圆和的方式来处理事情,不仅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还会进一步搞好团队关系。

“国足第一人”曾有一段时间进不了国家队,他也曾炮轰足协,但他最后还是尊重事实,用一种平和的语气来谈论米卢,最终也入选了国家队,并为国家队的世界杯出线立下了汗马功劳。

做事圆和,迂回,不仅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关键时刻能调节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今世界,似乎稍有不慎,便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印巴、以巴局势剑拔弩张,而此时,如若有一方勇敢地走出来,不再用抨击、批评的口吻攻击对方,相信双方会化干戈为玉帛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不正是我们的领导人用一种圆和的方式,才使两国关系打破寒冰,走向正常化的吗?

其实,处世圆和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品质,但应坚持“方”的原则。圆和只是一个策略,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大是大非面前,在事关人生前途,事关国家命运,体现国家利益的场合,我们更应追求一种直接的、不拐弯抹角的态度。

面对“台独”势力的嚣张态势,面对“东突”势力的恐怖袭击,我们所应该拥有的唯有一种“方”的处世风格,唯有进,不许退,唯有让破坏分子“只承认一个中国”才可以谈判。

然而,对于我们,国家的普通一员,世上并没有如此多的大事值得我们关注,这时我们更应拥有一种圆和的处世风格。这样既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作者首先阐述了“方”、“圆”的意义及特征,简明形象,直奔主题。接着,从材料取例,分别从“方”、“圆”的角度进行因果思维论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中间部分,作者选用“国足第一人”以及印巴局势、以巴局势、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较有影响的例子阐述论证为什么要“圆”,指出适当的圆和、迂回,不仅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最后几段,作者鲜明提出自己的观点:圆和应坚持在“方”的原则下,很好地与开头形成回环呼应,不仅扣题,而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最后一段的总结,则使文章深度更进一层,也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也有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立论,运用因果思维分析,在对方与圆的辩证分析中达到两者的完美融合。

如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方与圆的融合

黄 伟

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讲的是隐忍的作用,讲的是圆的魅力。然而这忍隐之道似乎又与“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硬气,与刚强,与方正背道相驰。其实不然,在这看似矛盾的方圆背后又有太多的共同点,唯有融合方圆,方能拥有一个灿烂世界。

方,代表着一身硬骨,毫不妥协。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方”,一向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境界。苏武在塞外放牧的那片草地已被冰雪覆盖,文天祥刻在墙上的“正气歌”的印迹也逐渐模糊,但正是他们的浩然正气铮铮铁骨,始终鞭策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向前。夏明翰、刘胡兰、方志敏……正是以他们的一身铁骨铸就了共和国的辉煌。

圆,意味着隐忍、退让、宽容。“圆”一直被当作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美德之一流传至今,从古时候重耳的“退避三舍”、“孔融让梨”到周总理在服务员失手将梨落在他身上后的淡然一笑,“圆”在中华大地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可总有人认为方与圆犹如水火,两不相融,事实并非如此。方与圆背后共同隐含着的博大的胸怀,善良的本质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致的。一个心胸狭窄,一心只谋私利的人是永远不会去宽容别人,永远不可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挺直头颅的,汪精卫之流便是明证。

然而,随着近来对自我价值的不断追求,有的人过分地讲究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棱角凸现,方有余而圆不足;也有的人更误解了圆的内涵,认为圆便是一团和气,不分原则。于是有的人为了其所谓的方,动不动便与人大打出手;有的人凭借“圆”在官场上左右逢源,不亦乐乎。

可是,永远不要忘了历史与时间会证明一切,只有那些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方与圆的融合的人,像于谦,像岳飞方可流芳千古。

站在历史的长河前,方与圆逐渐模糊了界限,融合成一个灿烂的世界。

本文开头引“圆”的隐忍和“方”的刚强为证,得出只有融合方圆,才能拥有一个灿烂世界,引出中心。接下来阐述“方”与“圆”的含义,举刘胡兰、方志敏等例子对“方”加以论证,虽然例子不够新颖,但因果分析恰到好处。运用孔融让梨和周总理和气待人的事例来论证“圆”,说明由于“圆”的隐忍和宽容,才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流传。最后运用辩证分析,指出方与圆结合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回扣主题,论证中心。

同样是论证方与圆的重要性,有的学生则谈古论今,联系现实,丝丝入扣,讲得颇有味道。

如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说“方”道“圆”

邱琳凯

方,在我的印象中,是正直与正义的代名词,方方正正的人,刚正不阿,锋芒毕露,但他们却有太多棱角,难免在维护正义的同时,刺痛他人,伤害自己。圆,含圆滑之意,人们大多对它都是嗤之以鼻的,而我,并不准备一巴掌将它打死。

方与圆,两者并不对立,在我看来,“方”应当成为为人处世的原则,“圆”则应当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

谈到方,怎能不提蔺相如,一代名士,铁骨铮铮,面对秦王,而不改颜,誓死护璧。他虽手无寸铁,但对赵国的忠、对赵王的义化成柄柄铁剑,刺向秦王,秦王如何招架得了?终得以完璧归赵。方是蔺相如做人的原则,即便就汤镬,也不动摇。

蔺相如为人敬仰并不仅仅因为他的“方”,他也有“圆”的时候。现在,姑且将“圆滑”一词抛到脑后,圆并无贬义,它是一种委婉的处事方法,用温和的行为与言语化解矛盾,面对廉将军的不满与咄咄逼人,蔺相如并没有用“方”来标榜自己,而是用圆包装了自己的方,一再的退让只因“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何等的智慧与胸襟!终于,“将相和”传颂千古。

位列廉右,是蔺相如;权至总统,是林肯。一个在古,一个在今,一个在中,一个在外。两人的处世之道却不谋而合——“方”“圆”相济。

作为美国总统,他不缺少在南北战争中挥斥方遒的气概、运筹帷幄的果断、处变不惊的刚毅。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政敌。一位官员批评林肯不该试图与政敌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时,林肯温和地说:“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可惜的是,这世界上大多数人只懂得用棱角刺伤敌人,而不懂得用柔和的圆去磨平敌人的棱角。林肯之所以能成为林肯,就在于他能在适当的时机中,选择“方”“圆”相济。

虽说,“方”与“圆”在处世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毕竟,方为本,圆为末,本末倒置还是万万不可的。

“让球”风气盛极一时的时期,何智丽因为坚持原则坚决不让球,被乒乓球队打入冷宫。尽管输了比赛,但她坚持体育精神、坚持比赛的率真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

世事纷繁复杂,说方道圆,也只想说明一个道理:处事中,需以方为本,以圆为末,方圆结合,效果才好。

本文入题较快,在解释了“方”是什么,“圆”是什么后提出“方是处世原则,圆是处世方法”的观点,牢牢扣住中心。

接着,用“蔺相如”与“林肯”的例子来分别阐述“方”“圆”相济的重要性,并且在论述蔺相如的“方”时,又不失时机地点出了他的“圆”。将“方”与“圆”的作用进行交叉分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阐明了“方圆”结合的重要作用。在两个对比段之后,用一个“虽然方与圆在处世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毕竟,方为本,圆为末,本末倒置是万万不可的”来承上启下,用何智丽的例子从反面揭示了方与圆的关系,对比论证,辩证分析,深化了中心。

再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因变通而精彩

林娴萍

记得农民插秧时,总是以后退的方式进行,才将一株株苗整齐排列,若是以前进方式进行,恐怕秧苗早已凌乱不堪了。因为变通,所以成功。

生活处世中也是如此。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忠言”未免过于刺耳,一针见血地将自己的弱点赤裸裸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很会令人难堪。而现在的良药外面包上了甜衣,却不苦。既然“忠言”“良药”的本质没变,何必一定要逆耳与苦口呢?

唐王朝鼎盛了几百年,是因为它善于纳谏,魏征是一个谏臣。他的进谏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直言进谏,也可以是委婉劝告。记得一次唐太宗在宫中戏鸟,听说魏征进谏,赶紧将鸟藏于袖中,魏征早已洞察一切,却在那里发表他的长篇大论,鸟在袖中躲不住,早已闷死,唐太宗只好苦笑。我们不得不佩服魏征的高明,若他不懂变通,一进来就劈头盖脸地责问皇上,皇上恐怕就不止是苦笑了。而魏征这样一来既可阻止皇上戏耍,让其安心于国事,自己又无责任。

处世之中,最重要的是对人坦诚相待,“诚”的内涵很丰富。光是做到指出别人的缺点而不掺进任何技巧,即使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会离你而去。所以我们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有些人心地温厚,只需好言好语相劝即可;有些人性情刚烈,或许激将法更为有效;有些人恬不知耻,但将后果说明,他便不敢再犯。

记得《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以他的循循善诱而请君入瓮,对待齐宣王以牛易牛之事,“百姓皆认为王之为爱也”,他却说“此乃仁术也,是以君子远庖厨。”因此打开了谈话的闸门,使孟子得以宣扬他的仁政主张。若孟子不懂变通,一谈话就直奔主题,齐宣王肯定不会听他讲话,他便连机会都没了。对待齐宣王这样有野心、有政治主张的君王,孟子以他的变通展示了自己的睿智。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却能适应各种环境。因为它能改变自己的形状,所以它成了灵动智者,创造出世界的精彩。

在纷芫繁杂的世事中,我们必须坚守自己的原则。但可以不失时机地变通,因势利导,使事物朝有利的方向发展,绽放我们生命的精彩。

文章开篇非常别致,以“插秧”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作开头,简洁、幽默,入题快捷。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因为变通,所以精彩”,因果思维贯穿全文,较有时代气息。

文章主体部分先举魏征的例子,指出正是由于魏征善于进谏,敢于变通,才使唐太宗欣然纳谏,促成了唐王朝的鼎盛。再举孟子见齐宣王一例,指出正是由于孟子的善于变通,才使自己的“仁政”主张得以在齐国施行,造福了一方的百姓。文章第四自然段议论较为到位,过渡自然,不失为本文的一大亮点。

再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方正之心圆滑之通

张忠义

心存浩然正气,外修圆和之术,为人处事,当无往而不胜。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是为保持志节。方今社会,诱惑重重,一不留神就会深陷沟渠,失了本身,鲜丽的外表包裹着丑陋的灵魂,令人不耻。然若刚正不阿,锋芒毕露,也将四处碰壁,撞得个头破血流,如柳宗元般遭人忌讳,从高处重重摔下,砸得生疼。其语曰:“吾子之方其中也,其乏者,独外之圆者。圆苦圆者,非将于可进,亦将可退也。”是他总结自身的真知灼见,很有借鉴意味。

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倘若将谆谆教导带进循循善诱之中,那就会事半而功倍。记得罗斯福当总司令时,一次有人向其打听美军在太平洋地区活动情况。罗斯福附耳轻说:“你能保守秘密吗?”“能!”“我也能!”如此“狡黠”的回答,于幽默中回绝对方,比那直截了当地回绝更具说服力。要知立身之本,“圆滑”之道不可言。内外兼修,内方外圆,才是人生的最佳状态。

有些人却认“圆滑”为狡诈,这是小人之行,其实不然。正如刀具能助厨师烹饪美食,亦能助恶人行凶,错的不在刀具,而在于人。了解自然的自我属性,驾驭它,将达到庄子所说的逍遥的状态。海瑞是个实在人,疾恶如仇,见到不平事非直谏或痛骂不可,所以他虽在地方上有所建树,却仕途坎坷,不被重用。与海瑞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寇准了,他也算得上是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宫,却能官至宰相。这与其“圆滑”的政治谋略有着密切联系。同万恶的邪恶势力作斗争,有勇无谋万万不可,应以方心作基础,“圆滑”作工具,以柔克刚,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用。

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方心即是坚持国家尊严和国家利益,而加油之术则是不卑不亢,刚柔并济的外交辞令。倘若有人奴颜婢膝,必被骂卖国贼无疑,倘若有人脾气火暴,国家摩擦战争升级,生灵涂炭。烛之武退秦师,救郑国于危难之际;颜回救主,保鲁国于危难之际。几句话的事,却能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圆滑”之威可见一斑。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外之“圆滑”达心之方正,是正道也!

为人处事为什么既要方又要圆?因为人太过方正,则多碰壁;太过圆滑,则给人狡诈、奸佞之感。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方是为人处事之本质,圆是方法与手段。引罗斯福为例,很好地阐述了人应内外兼修,内方外圆这一观点。

接着,作者举海瑞与寇准的例子,对比论证观点,为什么同样是为民作主,海瑞却“仕途坎坷,不被重用”,而寇准“官至宰相”?正是因为海瑞太过“方”,而舍弃了“圆”,寇准却是“以方心作基础”,“圆滑作工具”,从而达到人生的最佳状态,也就是“方与圆的完善结合”。

作者在文章开头与结尾都紧扣中心作了很恰当的议论分析,使文章显得很有气势,层层深入,逻辑紧密。为什么要借外之“圆滑”达心之方正?因为有时为了更好地进,为了方,必须有更好地退,而退则是为了进。历史上有许多被人铭记的伟人,但为何有些人是因命运多舛,为保持志节受挫而被称为伟人,有些却是处事方圆并济而被人传颂?其实正是因为这些人对方和圆的把握不同所致。因为“以方心作基础,圆滑作工具,以柔克刚,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用”。

文章分析独到,用语精练,匠心独具,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有的学生引经据典,用诗意的语言解读“方圆”人生,给人眼前一亮之感。

如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方圆处世

江晓露

“当我活着的时候,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是它的奴隶。”惠特曼如是说,然而,多少人可以真正主宰自己的生命?又有多少人因追逐这凡世的一切荣华而将自己变得棱棱角角,不可一世?

伟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可以在经历一切之后懂得收敛锋芒,“圆滑”处世。像那个“一生曲折,旷达传春秋;亘古辉煌,文章成四家”的东坡居士,一次次的无奈被贬,让这个文人收敛了才气,一切变故让他懂得平凡才是最好的生活。所以,他选择了泛舟西湖,浅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经历了打磨的人生,恰若河流下游的鹅卵石,并非圆滑世故,而是更接近完美的极致。它也曾壮志未酬,憧憬这片蔚蓝之外的晴空;它也曾到过那险要的漩涡,体验那转瞬即逝的冲刷,最后,它只默默地将自己静止在这条不知名的河底,看着鱼翔浅底,以沉默来向人们叙述自己的故事。智慧的贤者,反倒成了自然的孩子,在返璞归真中,懂得了最透彻的哲学,拥有一切与两手空空的最佳平衡。

方圆处世,并不是一味地逃避世事,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懂得“圆滑”,知道收敛。这世界,本是一片荒芜,却在人的种种利欲之下变得“五彩斑斓”。因为有贪婪,所以有了甚嚣尘上的靡靡之音;因为贪婪,所以有了一切被人类称之为不良习性的行为……“圆滑”处世,告诉我们的是,在看到别人受到损害,应及时地指出他的错失,那是出于责任。云淡风轻的日子固然是好,但也不可以远离尘嚣啊。同样,认真克己是好,但也应当在合适的时候止住嘴边那句不合时宜的话。

方圆,方圆,其实亦解为“外圆内方”,《楚辞》里说:“圆凿而方枘合,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其实不然,古时那琳琅的铜钱,不正是方与圆的完美契合吗?处世就应当如此,外圆,那是“圆滑”地对待那些磨砺和挫折;内方,那是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心中坚持的人生准则是不可易的。

本着这个“方圆处世”的原则,我们方能走好这一条漫长的人生之路,不管怎样艰难,这个“铜钱方针”是不可忘的。恰如康德所言:“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心灵感到深深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为什么伟人被人们视为伟大?因为他们在经历尘事之后懂得收敛。作者在第二段一开头便提出了这一论点,引人深思。接着,引用苏东坡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为什么苏东坡被后人流传?因为他在经历一次次变故之后学会了“圆滑”处世,选择了平凡。历史上有无数“圆滑”处世之人,为什么有人被人颂传,有人却“消失”在历史的潮水之中?因为伟人在“圆滑”之时坚守他们内心的人生准则,就如古时的铜钱,达到了方与圆的完美契合。

全文用严谨的因果思维逻辑,层层深入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在句子之中巧妙地插入名言,使自己的观点更加使人信服。夹叙夹议的句子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使作者的观点跳动在行文之中。

再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进与退

鲍明浩

流淌的溪水不应堆砌太多的石块,否则只会变成一潭死水,但是即使有石块,溪水也定当“见缝就钻”地从石缝中流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做事的原则,也有一个底线,对每一件自己认定的事总会坚持去做,但有时亦需变通。

实习护士倘若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对现状置之不理,恐怕她根本不会得到一句“她才是我最合格的助手”,更别说工作了;那位母亲如果对躺着的年轻小伙理直气壮地但又是毫不客气地要求让出位置来,那不仅让年轻小伙在众人面前失去面子、难下台阶,而且也会因此而激化矛盾,达不到让位的目的。

车轮倘若为方,恐怕很难前进,亦不可后退;但若是圆,则可进亦可退。所以每个人都应内方而外圆,内心里有自己的坚持,亦知道为人处事可后退一步,倘若如此,可称完美。

就像柳宗元,虽然为人严正刚直,但太锋芒毕露,以致受到打击。倘若懂得退一步,以合适的方式来警告别人又何尝不可?何必非要一一打击,最后连自己也被抨击。

史铁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轮椅上度过,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史铁生没有选择以尖锐的方式愤世嫉俗、“破罐子破摔”,而是用他那残缺的身体叙述了一个关于人生圆和的故事。他的坚持随处可见,《老屋小记》《病隙碎笔》《我与地坛》,那些明亮的文字,照亮了一个个幽暗的内心。他没有过多的抱怨,平静的脸上没有不满。退一步想,在他的心中没有过多的恨,只是接受眼前的现实,正是如此,才让他用平静淡如水的心写出了优美的文字。

余秋雨在荒漠中徒步,面对现代文明日益流失的现状,他没有用尖刻的语言去挖苦、去嘲弄,而是身体力行,坚持对文明的信守,从而开辟出了更为广阔的精神空间。由于这一份信守,他发现了人性的丑恶。文明的淹埋,古老的淹没,使得世人的眼中少了一份无知和神秘。也因此,他在文化苦旅的道路上愈行愈远,也愈有信心。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基石,指引着我们进退。因为进,所以成功;因为退,所以得到更多。

文章开篇入题,用流水来说明变通之道的重要性,点明中心:人要学会适当的进与退。接着分析为何要坚持适当的进与退,进一步论证中心。先举史铁生的例子,说明了在挫折面前采取圆和态度的重要性;再举余秋雨的例子,更是说明了在无奈的现实面前采取“圆”的态度的重要性。最后得出“因为进,所以成功;因为退,所以得到更多”的结论,因果思维贯穿全文。

再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做一个“双面人”

蒋锦渊

万物都具有两面性:刚正、绵柔或严谨、圆和。同样,一个拥有双面性的人才是真正智慧的,顾名思义,这里的“双面性”是指人在适当的时候刚正严谨,又不缺乏适时绵柔圆和的意识,随机应变。

我们赞美黄山的美,于是有了“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语。我们也清晰地看到,黄山的美,并不止于它的秀美瑰丽,还在于它的巍然壮阔。拥有了这两面性,那才是真正的完美!

都说,太极拳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刚柔并济,是中华武术最杰出的代表。太极拳在尽显美感的同时,又不乏力度,这样的“两面性”真是华丽而又实用啊。

万物都具有两面性,如何将这种两面性充分发挥出来,并成为自己的优势,这可是一门学问。在我的记忆里,《水浒传》中的林冲武艺高强,刚正不阿,是一个典型的“大男子”了,然而他也并不是一个莾汉,在“风雪山神庙”一节中,他消除火患的几个举动让我看到了他细心的一面;在他被小人陷害后,押往服役地的途中,我也看到了他的圆和。这样的一个“双面人”,最后总是会有所成就的,他成为后人心目中的英雄也就不足为怪了。

再看看我们自己,在我们为人处世的历程中,时不时会有艰难困苦前来考验。做一个聪明的“双面人”,会让我们的取胜变得更有可能。绵柔圆和地处事,并不是畏缩与避让,也不是不磊落的做法,而是精明、不限于常理的态度。如此做事,既能获得成功,又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何乐而不为呢?

古人语:“大丈夫,能屈能伸。”绵柔圆和地做事,正是一种“屈”的表现吧,但这种“屈”,并不代表懦弱与胆怯,而是为下一步的“伸”做充分的准备。拥有随机应变意识的人,是不会吃亏的,比起总是刚正严谨、刻板循规的人,他们的成功反而来得更加容易呢。

“阴阳”两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始于自然及社会万类的理解,舍弃了其中一性就会有缺陷,只有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才可能成就一个又一个“完美”。做一个“双面人”,学会随机应变,该“阴”则阴,该“阳”则阳,这是十分必要的。

为什么要做一个“双面人”?因为人在适当的时候要刚正严谨,又要随机应变,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这一观点。然后举了黄山、太极拳的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为何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代表?正是因为它的刚柔并济,在“尽显美感的同时,又不乏力度”。作者形象地点出了“两面性”这一特点。圆凿而方枘合,就如古时的铜钱,达到了方与圆的完美契合。作者在举例中穿插议论,使自己的观点巧妙地与事实相结合,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

同样的观点,有的学生把自己放进话题讨论之中,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如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方底圆盖

陶 虹

方底圆盖这个词的意思是比喻不相投合。诚然,方和圆似乎一直是对立的——方太有棱角,会破坏圆;圆太圆滑,不能接受棱角。即便如此,可在我看来,方和圆并不是格格不入。尤其是在社会生活中,两者的融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方和圆像是一对连体婴儿,一旦分离就会导致不好的结果,甚至死亡。你看,社会上多少死守教条的人被打击、受排挤;又有多少处世圆滑、趋炎赴势的人遭唾弃!其实,方,即原则,是做人的底线;圆,即变通,是处世的必需,少了哪一样都不行。要想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方底圆盖”,把原则和变通整合在一起。

也许你会担心,“方底圆盖”会不会使你成为一个世故的人呢?其实不然。“方底圆盖”并不影响一个正直的人的成长。“方”和“圆”本身不含贬义,而要看你是将什么样的意义赋予它们。如果你的“方底”是法律、法规,“圆盖”是感情、道义,那么你同样会受人尊敬。那位护士坚守职责,于是获得了这个职位;那位母亲宽容委婉,于是使小伙子让座。

如果把“方”和“圆”放在天平的两端,你会发现它们并不总是等重。在它们的差别不至于打破平衡时,或许“圆”会更有用。小孩子都懂得:礼貌、委婉、亲切往往比强硬更能打动人,也更容易达到目的。

烛之武和触龙都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是“方底圆盖”的典范。他们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巧妙地消除秦伯、赵太后的戒心,用恬淡和谦逊的态度成功地说服他们,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挽救了国家。

我们都是快要或将要进入社会的人。社会的复杂,远甚于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因此我们要提早做好准备。现在,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的原则是什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死守规矩也不成方圆。那么何成方圆?以之规矩,应时而易,始成方圆。我所说的“方底圆盖”也便是如此。

本文因果思维分析非常明显。文章开头,作者从“方底圆盖”引出方和圆并不会格格不入,那为什么“并不会格格不入”呢?作者进行因果思维分析:因为“方和圆是一对连体婴儿,两者不可分离”;为何“不可分离”?因为“方是做人的底线,圆,是处世的必需”,两者“少了哪一样都不行”,从而回答了“为何不可分离”。

接着,作者进一步对“方底圆盖”进行因果分析:为什么“方底圆盖”不会使你成为一个世故的人?因为当你的“方底”是法律、法规,“圆盖”是感情、道义时,那么你同样会受人尊敬。再接着,作者用“烛之武”与“触龙”为何成功的例子进行分析,指出他们懂得“方底圆盖”,懂得在什么情况下用“方”法还是“圆”法,抑或“方圆”结合,所以取得了成功。

文章主体部分环环相扣,以“方底圆盖”为议论中心,进行因果思维分析,结构严谨,缜密有理。

最后,以“方底圆盖”收束全篇,与主题相互照应。

再看下面一道作文题:

阅读以下四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契诃夫说:“人的眼睛,在失败的时候,方才睁了开来。”

②哥尔斯密说:“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

③莎士比亚说:“明智的人决不会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

④达尔文有句名言:“我坚持奋斗五十五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然而,在无数次失败面前,有许多人凭坚定不渝的信念和献身精神,时时在确认新的起点。”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题。所选的四则材料是组合式的,内容比较有文化味,同时也给学生审题带来挑战。材料作文首先考查的是考生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其次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从审题的角度看,首先要判断材料的组合类型,然后再决定是求同还是求异。仔细研读材料我们会发现,四则材料属于同质性材料,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求同,即发现四则材料的共同因素,寻找恰当的角度,进行正确的立意。

通过审读材料,我们不难发现这四则材料的相似之处。契诃夫、哥尔斯密、莎士比亚、达尔文四人的话中都提到了“失败”,而且都有把“失败”当成下一个“起点”的意思:此处“失败”并不只是事情的结果,而是事情的新起点。我们要探究的是为什么要乐观面对“失败”,因为“生活的本身就是酸甜苦辣”的,所以人在前进的路上,不可能全是阳光大道、鲜花掌声。因为“人的眼睛总在失败的时候方才睁开”,所以人在成功、如意时也要睁着眼睛看到成功背后的隐患,正视它,预防它,否则就会酿成失败。

当然,在探求成功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失败,但要乐观地对待它,不要为失败而哀号,冷静地想想败在哪里?为何失败?怎样弥补?因为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成功,不在于名望,也不在于财富,而在于能屡仆屡起,永不失败,在失败中奋起,这是人性最辉煌的表现,是人格最高尚的反映,是人生最大的光荣。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历史之所以前进,人类之所以发展,社会之所以繁荣,就是那些在坎坷崎岖路上披荆斩棘的人,他们跌倒了又爬起来,甚至踏着鲜血奋力向前,决不向命运低头,他们探索着前进,他们坚信前方就有太阳。是他们开辟了人类幸福的阳关大道,是他们推动了人类历史前进的车轮,所以,他们不愧是大写的人。

运用因果思维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组文题或论题:“失败是一种提示”;“明天不相信眼泪”;“睁眼面对失败”;“爬起来,便是成功”;“在失败中崛起”;“将失败踏在脚下”;“正视失败”;“睁开你迷惘的眼睛”。

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正视失败

李云斌

假如没有失败,我们对成功的认识也无从得知。

失败,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我们的不足,正如每个人都有缺点一样,每个人都会遭遇失败和挫折。

但是,一次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败。古今中外,在失败后崛起的例子不计其数。威灵顿七次战败但最终还是击败了拿破仑;越王勾践饱尝失去家国之痛却仍夺回了失地;袁隆平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仍然发明了超级杂交水稻。

他们为何在经历重创后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因为他们懂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正视失败。就像莎士比亚说的:“明智的人决不会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正是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失败,才使他们获得成功。

也正是如此,一个国家才能生生不息。

二战中,法国先是被法西斯德国占领,法国人民在饱受了法西斯铁蹄的践踏之后,并没有因此而消沉甘心沦为亡国奴。他们凭借着巨大的决心和勇气,正视悲剧,终于赶走了法西斯。

如果当时法国因暂时的失败而退却,那么今天的世界地图可能就不一样了。

可见,失败并不是耻辱,也不该令人感到惧怕。能否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向成功靠近,就看我们如何对待失败了。

失败就像一张纸老虎,隔在奋斗与成功之间。只要我们正视它,就能感到失败并不可怕,成功并不遥远。

成功者把错误看作是一个教训,提醒自己以更大的决心,去实现目标;而那些失败者则说又一次失败是他们没有能力实现目标的证据。

其实,失败有时比成功更有价值,在不同的环境下,失败的价值有不同的意义。

然而无论如何,失败始终带有苦味。能从苦味中品出甜味,才是成功者,即使你刚刚失败。宛如空香水瓶,虽然香水已经用光,但总还拥有一个能容纳香水的地方。连香水瓶都没有,以何来盛香……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伟人们无一例外都对“失败”这种经历赞叹不已,为什么呢?因为在伟人们或者是成功的人们看来,正是失败使得人们重新开始认识自我的价值(契诃夫),失败也是一种财富,它的意义有时甚至超过了“成功”(哥尔斯密、达尔文)。并且,面对失败的最有效的办法并不是哀号,而是坚定地去寻找应对措施(莎士比亚)。

小作者正是选取了莎士比亚的观点并展开来写的,开头先摆明论点:为什么成功者“在经历重创后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因为他们懂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正视失败”。第三自然段举三个具有相当代表性的人物为例,简洁明了,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发问:为什么这三位成功人物在面对巨大的挫折后仍获得了成功呢?因为他们能够积极面对失败。继而提出了自己的论点:只有积极地面对失败才能获得成功。然后作者把议论提升到国家、民族的层面,指出“失败有时比成功更有价值”,得出结论,总结全文。

文章结尾从反面论证,比喻手法用得很好,较有诗意。

再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

面对失败

叶坚勇

失败,一个极其残酷的字眼,不知有多少人品尝过失败的苦涩滋味。

失败者不计其数,而敢于直面失败者却寥寥无几,但我们需要直面失败的人。他们可能失败过,但他们也是英雄。就如莎士比亚所说:“明智的人决不会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

我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里面说:“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击败。”后来我又读尼采的作品,其中有一句名言:“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是啊,越王勾践做到了,他卧薪尝胆,终于使自己灭了吴国,最后也不愧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中国共产党人做到了,面对大革命的失败,他们分析具体情况,毅然召开了遵义会议,从而使党走向了成熟,也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海尔人也做到了,硬是把一个濒临倒闭的电冰箱厂发展成为使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国际品牌而走向世界。

我终于了解:失败所摧毁的往往只是表面的东西,如同烽火击垮的往往只是建筑物的上方,那失败者坚强的意志、建筑物底下的基础、工业家所有的技术、企业家所有的理念,是很难被摧毁的。

拿破仑曾说过:“困难要靠自己冲破,在我的字典里是没有‘难’字的。”在我们的漫漫求学途上,我们定会碰到各种险滩沼泽。进,困难;避,消极;逃,懦弱。因此,当我们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不要有退却的想法,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沉思一下,或许就能从中找到成功的钥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要毅然前行。

因此,在人生的战场上,我们不但要有跌倒之后爬起的毅力,拾起武器再战的勇气,而且从被击败的那一刻,就要开始下一拨的奋斗,甚至不允许自己倒下,不允许自己悲观。我们坚信:我们不是彻底输,而只是我们暂时地“没有赢”而已!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遭受过失败,那么,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如何在失败中求胜呢?作者将失败分析得很透彻,引用了莎翁的话,强调了面对失败,应该积极乐观地寻找方法对待,因为“明智的人决不会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因为“失败者坚强的意志是很难被摧毁的”。

接着举例分析论证观点,有海明威不被击败的信念,有尼采所诠释的对待失败的态度,有越王勾践、中国革命、海尔集团等使人信服的例子。更难得的是,作者将这种观点融合到了现实生活中,并和自己该如何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结合起来,阐述了面对失败要坚信自己的能力,要有毅力、有勇气去面对失败,坚信自己不会被打败。

文章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第三段的引用加论述层层紧扣,非常精彩。如果全文能多一些生动具体的例子就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