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写给家长的阳光话语_阳光下成长_阳光

写给家长的阳光话语_阳光下成长_阳光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写给家长的阳光话语_阳光下成长_阳光六、写给家长的阳光话语随着科技经济实力的激烈竞争,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家发展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家庭的发展是孩子的竞争,孩子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成为一名品行、智慧皆阳光的孩子呢,是每个家长急切关注的问题。“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普遍的心态。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堪称教育孩子的楷模。

写给家长的阳光话语_阳光下成长_阳光

六、写给家长的阳光话语

随着科技经济实力的激烈竞争,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家发展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家庭的发展是孩子的竞争,孩子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成为一名品行、智慧皆阳光的孩子呢,是每个家长急切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其实每位家长都有认识,关键在于方法要得当。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至理名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普遍的心态。这可以理解,也有共鸣。但常常因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孩子成不了“龙”,更有甚者,走向了反面。怎样才能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子女成为时代需要的思想、品行、智慧、身心皆阳光的现代阳光少年呢?

1.善于创建自主和谐的阳光家庭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性格、秉性是在一定的心理气氛和心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环境对他们认识世界、判断是非及情绪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以高雅的趣味、文明的举止,使孩子在家庭和谐的阳光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从对孩子的调查中发现,孩子厌恶的家长行为有:加作业不让娱乐;对成绩期望过高;搓麻将影响学习;搜书包压制自由;闹矛盾家庭不和;打(骂)孩子任意发泄。(www.guayunfan.com)

由此看来,家长必须端正教育思想,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创设和睦、协调、民主氛围的家庭环境,才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家长还应多关心和爱抚孩子,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兴趣。他们学习或练习的时候,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刚开始孩子也许做得并不好,但不要一味地去指责他们,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当他们说“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时,要鼓励他们试一试再来一次,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废。否则,一旦他们养成了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那么,他们将永远不会体验到成功,他们的自尊也会逐渐降低,所以要让孩子相信自己,相信“我能行”。如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多湖辉教授,小时候非常淘气,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还差点被校方勒令退学,可后来却成了大学教授。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他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时,他不无骄傲地说:“这得归功于我的母亲。”小时候,母亲常对他说:“你呀,现在不爱学习,可是,总有一天你会喜欢学习的。”“你将来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这点,妈妈最清楚。”当时,他自己并不相信,因为母亲说的话与现实情况相差太悬殊了。可是每次他遇到挫折时,母亲总是这样充满信心地鼓励他。“不知从何时起,我也这么想:说不定将来也许会这样。”他说:“特别是我面临那些惨重失败时,母亲的话总是在脑海中浮现。”从这个事例可以说明,家长的鼓励和自信,使孩子在无意之中树立起了“我能行”的信念。此外,还要给孩子成功的机会,让孩子在成功中树立自信,在自信中获得发展。要让孩子获得成功,家长就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孩子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如果把目标比喻为一个“桃子”,它应该是跳一跳能摘到的。如果目标太高了,孩子经过努力仍然达不到,他就会失去信心和兴趣;如果太低,没有一点挑战性,也无法激起成功的欲望。

2.善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和他们的各种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选择和决定,容忍孩子有与父母不同的见解。放手让孩子独立办事,独自接触社会生活的洗礼,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受磨炼,增长才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堪称教育孩子的楷模。罗斯福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人格。他有句名言:“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他反对孩子们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他让孩子们凭自己的本事自食其力。大儿子詹姆斯20岁去欧洲旅行,临行前买了一匹马,然后打电报向父亲求援。父亲回电话说:“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儿子只好卖掉了马,作为路费回家。二战打响后,罗斯福的四个儿子都上了前线。父亲病故了,他们还都坚守在自己各自的军舰上,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父亲送行。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说:教育就是授人独立自尊之道,并开拓躬行实践之法。又如陶行知所说: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汉。我们不少家长心太软,对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揽,进行“一条龙”、“全方位”、“系列化”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白天接送,晚上陪读,孩子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患了“软骨症”,见不了世面,经不了风雨,结果独生子女难独立,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应成为家长重要的必修课。

附:美国对孩子独立性培养的方法

一是练胆教育从幼儿开始。美国家长深知,人之初胆本小。要想孩子长大后胆子大,就必须从幼儿练起,因此,美国家长从婴儿时期开始,就让孩子独居一室。等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他们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玩具以驱逐对黑夜的恐怖。晚上睡觉前父母到孩子卧室给孩子一个吻。说句:孩子好乖,晚安。然后就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去了,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拿着布娃娃或塑料枪之类的玩具甜甜地进入梦乡。

二是从小就让孩子接受自立训练。普天下的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同样,美国家长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爱不是在表面上,而是体现在内心。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让他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习用刀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让孩子自己吃。孩子看到父母做事,或跟小朋友一块做,不纠缠着父母做。父母外出游泳,把幼小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或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

三是让孩子适应环境接受锻炼。美国家长等小孩子到六岁以上时,便会带他们到山区旅游。每每遇到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孩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最快或最慢的地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就对他们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从不乘缆车,而是让孩子自己走。途中遇到陡崖峭壁,就让孩子判断决定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应该怎样保证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幼儿遇到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四是指导孩子使用工具,有句俗语说得好:“艺高人胆大。”美国家长也深知这个道理。为了让孩子获得一些生存技能,美国家长从小就教孩子认识工具和电器。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应学会用这些工具,有什么东西坏了,你就可以自己动手去修理。”工具包里有榔头、螺丝刀、扳手等。父母教给孩子这些工具的用途、性能,让孩子掌握操作要领,并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五六岁的孩子就让他们学会使用煤气灶、高压锅和洗衣机。家里物品无论哪里出了毛病,父母都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修理。

五是教孩子进行自我保护训练。同时,也告诉孩子社会上有骗局和陷阱。因此,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父母带孩子上街时,随时随地都会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及其他注意事项,指明那样走容易出现危险,只有这样走才会安全。为了让孩子在遭遇突发情况时避免受到伤害,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还让孩子牢牢地记住必需的电话号码,譬如父母单位的电话号码、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的急救电话等等。在野外迷了路时,父母训练孩子利用树叶的疏密来判断方向,如何区分哪些是可以食用的野果、野菜。

3.善于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如牛顿之所以会发现万有引力,正是得益于他喜欢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别人看来苹果从树上掉下,年年如此,属于果熟落地的自然现象。可在他的世界里,却是蕴藏着发现与创造。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走向成功,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要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学习或劳动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附:法国哲学家福柯致儿子的信

播种一种好行为,就会收获一种好习惯

我亲爱的儿子:

你知道每当你做下一件好事时,你无形中就能慢慢培养一种好习惯吗?

人的一生之中,脑部神经随时都在驱使自己做出相关的动作。这种动作在相同环境下的不断重复,便使自己不自觉地产生了习惯。

习惯并不意味着僵化,它也可能意味着活力,更意味着秩序和节约。反射作用是自然而然的节省法,为脑神经提供了休息的机会,毕竟还有更重要的工作等着它去做。

要养成习惯,如果不用科学的方法,而仅凭一时的意志,那只会使你感觉到累而生厌。习惯有赖于科学方法来支持。人们在习惯中淡忘曾有过的意志和幻想,又在习惯中实现其他的梦想。人们今天做的,就是昨天已经做的。

习惯性的生活会使你感到有十足的精力和良好的生活空间。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生。在你的生活习惯中,你会使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理想都得到体现。每个人的习惯当然是不相同的,因为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你如果要把一种行为养成自己的习惯,而这种行为对你又是如此的陌生,那么请你记住:“多做几次就好!”习惯的养成,只是动作的积累,脑神经指令的重复。这种行动你做得越多,脑神经所受的刺激和记忆就越深,你的反应也会更加熟练,习惯便是属于你的了。

不过,习惯也会成为你生活的暴君。生活方式的不同,自然要求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与之相适应。倘若两者发生了深刻的矛盾,我们便说这种习惯是一种坏习惯,是与我们的习惯原旨相违背的。在这个时候,你需要把它摒弃,将它用另外一种更健康、更有序、更有效的习惯来取而代之。

每个人都有自己后天所培养的习惯,而成为与他人有所不同的个体。但是有的时候你必须审查自己所有的习惯是否有益,如果是好的习惯,请坚持下去;如果发现习惯是不好的,一定要改变它。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如果你反复地重复着一件有益的事情,渐渐的,你就会喜欢去做,这样一来,所有的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习惯的力量可以冲破困难的阻挠,帮助你走上成功的道路。

有四种良好的习惯——守时、精确、坚定和迅捷——将造就你成功的人生。没有守时的习惯,就会浪费时间、空耗生命;没有精确的习惯,就会损害自己的信誉;没有坚定的习惯,就无法把事情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天;而没有迅捷的习惯,原本可以帮助自己赢得成功的良机,就会与自己擦肩而过,而且可能永不再来。

亚伯拉罕·林肯就是通过训练才练成了他讲话简洁、明了、有力的演讲风格。温德尔·菲里普斯也是通过艰苦的练习才练就了他那出色的思考能力和杰出的交谈能力。

常言道:“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

好的习惯主要是依赖于人的自我约束,或者说是依靠人对自我欲望的否定。然而,坏的习惯却像芦苇和杂草一样,随时随地都能生长,同时它也阻碍了美德之花的成长,使一片美丽的园地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芦苇丛。那些恶劣的习惯一朝播种,往往10年都难以清除。

当人到了25岁或30岁的时候,就很难发现自己的习惯会再有什么变化,除非他现在的生活与少年时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变。但令人欣慰的是,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尽管养成一种坏习惯很容易,但要养成一种好习惯几乎同样容易;而且,就像恶习会在邪恶的行为中变得严重一样,良好的习惯也会在良好的行为中得到巩固与发展。

儿子,你还年轻,祛除坏习惯不艰难,养成好习惯也容易,这就看你有没有积极的心态与行动啦!不要犹豫,以自己的积极行动去养成良好的习惯。

你的好行为一定会给你带来好运!

4.善于引导孩子探索未知的兴趣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要知道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孩子的求知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要了解孩子会学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5.善于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

——心态是一把双刃剑

心态这一看不见的法宝会产生两种惊人的力量:它既能让你获得财富、拥有幸福、健康长寿;也能让这些东西远离于你,剥夺一切使你的生活富有意义的东西。在这两种力量中,前者——积极心态,可以使你达到人生的顶峰,尽享成功的快乐与美好;后者——消极心态,则可使你在整个一生中都处在底层的地位,困苦与不幸一直缠身。还有一种情况,当某些人已经到达顶峰的时候,也许会让后者将他们从顶峰拖滑而下,跌入低谷。

对成功而言,心态真可谓太重要了。如果保持积极的心态,掌握了自己的思想,并引导它为明确的目标服务的话,就能享受到这样的结果:为自己带来成功环境的成功意识;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独立的经济;出于爱心而且能表达自我的工作;内心的平静;没有恐惧的自信心;长久的友谊;长寿而且各方面都能取得平衡的生活;免于自我设限;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智慧。

相反,如果保持一种消极心态,而且使之渗透到思想之中,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将会尝到这样的后果:贫穷与凄惨的生活;生理和心理的疾病;使自己变得平庸的自我设限;恐惧以及其他破坏性的结果;限制自己帮助自己的方法;敌人多,朋友少;产生人类所知的各种烦恼;成为所有负面影响的牺牲品;屈服在他人的意志之下;过着一种毫无意义的颓废生活。

——积极的心态是坚强的源泉

积极思想只有在相信它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作用,而且必须将信心与思想过程结合起来,就可能产生奇迹。很多人发现积极思想无效,原因之一便是他们的信心不够,抱着怀疑和犹豫,不停地给它泼冷水。因为他们不敢完全相信一旦你对它有信心,便会产生惊人效果。

勇敢而大胆地信仰——这是一切成功的法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远阻拦它。信仰可以集中一切力量,不要迟疑,不要怯懦,不要猜疑,要勇敢而大胆地相信这一切,这就是胜利。

6.善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劳动是生命自立的基石

阿拉伯文学家纪伯伦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提到热爱劳动,劳动是上天给我们最伟大的赐福。家长要引导孩子认识劳动是一个人幸福人生的必经之路。从大的意义讲,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文明,创造了生产力,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小到个人来讲,劳动是作为一个人能独立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生命体独立的象征。俗话说,不劳动者不得食。说明了不劳而获是可耻的,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才叫做幸福,才有人的自尊感和人生价值。劳动虽然辛苦,但收获是快乐的,更重要的是劳动使人变得坚强,变得聪慧,变得健康,变得快乐。劳动使人富有,使人美丽。我们常说,人因工作而美丽。所以,家长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尽早帮助孩子树立“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人生价值观。

——勤劳是成功的途径

有些人经常埋怨自己,不成功、不出色是因为运气不佳或怀才不遇。应该说,从客观程度上看,不排除人的成长中是有机遇的,但是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科学家爱迪生,人家都说他很聪明,有天才,可他却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没有一天是无所事事地度过的,他在睡觉前都要读书。他不是看小说或者刺激的故事,而是看机械、化学、电工方面的书籍。闲暇时间他都用于学习研究。中国有句古语“天道酬勤”,正印证了勤奋的力量。家长要孩子长大成人,培养勤劳的品质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品质。

由此,作为家长不要包办孩子的事,不要怕孩子吃苦,不要不分配孩子做家务。要让孩子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让你的孩子经历劳动的艰辛过程,以磨炼人的意志,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乐意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丽而幸福的人生。

7.善于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分享成果的气度

——合作式竞争是新时代的生存方式

随着人类社会向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竞争无处不在。有人说,人生在世不能回避竞争,更不能放弃竞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竞争,不是传统观念的竞争,传统的竞争偏重于不讲合作的竞争,更谈不上互利,竞争的结果是血淋淋的,其过程是不择手段的。这种竞争对双方都造成心灵的伤痛和留下阴影,使人际关系紧张、人情淡薄。事实证明,对抗式竞争的结局是惨痛的,只有合作式的竞争才能各获其利,谋求更大的发展。人们之所以要合作,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失败,减少过多无效的损失,更主要地是寻求发展的利益和空间,实现双赢。社会的发展已离开了“个人英雄主义”,越来越体现寻求各种经济的、科技的、教育的、生产的乃至个人生存的合作。学会与人合作是新时代学会生存的必然选择。

——合作分享是成功的秘诀

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懂得成功不是一个人干出来的,是大家分工合作的智慧及结晶。甚至,连自然界都知道合作的重要。如把两棵植物种在一起,他们的根部就会互相纠缠,改善土质,两棵植物一起种植比一棵植物单种长得更加粗壮。合作意味着1+1大于2,甚至大于8、16。如果没有合作的精神,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将是有脚无路走。家长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学会与他人共事合作,利用他人成功是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秘诀。如美国福特汽车制造公司的老总福特,他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可他不懂得设计汽车,但他能制造汽车。因为他能聘用世界顶级的汽车设计工程师进行研发,这就是他与人合作分享成果带来的成功。

——与人合作要有分享的气度

家长要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气度,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去积累和教育,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一是重视孩子与同桌、同学的交往。在交往中,告诉孩子与人合作才会有朋友。二是重视孩子参加各种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懂得个人的利益是与集体的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与人合作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三是重视包容人的不足。学会欣赏人是友好合作的重要情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苛求完美的人,要会宽容人性的不足,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四是重视关心他人,共享资源是长期合作交往的情感纽带。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与他人分享,也是寻求更大发展的天平。

附1:几种常见问题孩子阳光家教建议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你了解你的孩子吗?只要你针对他的特点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推荐常见的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

第一类:聪明活泼但个性倔犟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自主是家庭的重要组成,与父母有较亲切的关系,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

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倔犟的性格相对,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熟的成长之路。

第二类:好动好奇而又不能自控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在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

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一,父母要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

第二,在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如此。

第三,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一定要让孩子看着你的脸听。

第四,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听讲的小窍门。

第五,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

第三类:注重外表及生活攀比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讲究吃穿,有的上学要坐摩托车、三轮车。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故事。

其次,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

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计划用钱,并用典型事例来教育孩子。

第四类,喜欢顶撞师长,不听话的孩子

此类孩子对父母、师长的教育,充耳不闻,当耳边风。

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一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师长的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二要在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消除他们的“敌意”,使他们愿意听从教导。

第三要给说话的权利,让他说原因、说理由,哪怕是不正确或不真实的。

第四要多一点宽容,教育之后,还会做错事,要给予改正的机会,要耐心,要等待。

第五是教育孩子的态度要坚定,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各唱各的调,这都不利于教育。

第五类,惰性较强,玩世不恭的孩子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学习被动,作业不完成或抄袭,造成考试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是要以平时的家务事开始训练,不要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二是帮助孩子制订计划,并加强督促检查。

三是父母要以身作则,事事起表率作用。

四是要从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养勤劳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总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在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讲究家教方法,就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下一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2: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阳光培养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犹如在大海行舟,时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时而风云突变,大浪滔天。要想顺利前航,就要学会在各种环境中前进。可当前一些家长眼里关注的更多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去面对各种困难,适应各种环境以及应对竞争中的各种挑战的心理能力培养,相对重视不够。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成功与否与其心理健康品质是息息相关的。

据调查,当前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有如下几种常见问题:

1.忧闷症。主要来自于学习压力过大。由于学校升学考试,社会就业竞争激烈,造成唯分数是高的心理负担。优生唯恐分数不高,差生唯恐分数偏差,人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恐考、恐分的心理压力。长期积压,学生变得焦虑、忧闷,出现走上考场紧张、失意等不良的心理现象。

2.失控症。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格成长期,出现典型的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识,可由于心理成熟度不够,对事物是非问题判断不明晰,意志品质还未坚定,往往造成“心高行矮”的矛盾冲突,容易激动,行为偏颇,难于自控。常表现为碰到冲突、问题或批评时,常不能自控,易于激动,缺乏耐心,严重者对于批评的话语难于接纳,当面顶撞,经常与同学打架斗殴,粗言野语,行为不端,造成同学、师生之间关系恶化。

3.逆反症。进入了高年级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骚动,自我意识的强烈萌芽,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成熟和半成熟的状态,心中渴望理解和尊重。此时,师长、父母的教育方法如果不当,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常常会出现不听父母、师长的正面教育,经常把父母、师长的教导当成“耳边风”,我行我素,采取顶撞父母、师长等对抗行为,这是典型的逆反心态。

4.暗恋症。随着进入青春期,学生生理变化也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如对异性产生兴趣,对心中的理想异性产生好感,甚至有喜欢接近的趋势。这时,时常会出现给喜欢的异性同学写纸条、送情书等行为。严重的话,会出现对学习不专注、喜欢看言情小说、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这是学生成长过程正常的不成熟的心理变化,家长、老师一定不要恐慌,对学生的这种情感变化,切忌公开化,让学生内心世界情感自尊受到保护,否则变会产生消极的对抗行为。

如何把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品质、意志品质等问题进行有效地校正与锤炼呢?正如古语“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强化对学生阳光心理品质的历练是阳光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会战胜困难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可怜天下父母心,道出了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没有病痛和灾难,顺顺当当长大成人。所以不少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常出现代替或充当孩子的角色,宁可自己多吃苦,也不让孩子吃点苦。要知道苦难是一笔财富,不能吃苦,不经历风浪就无法成为成熟的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听到某某孩子因失恋、成绩落后或与别人竞争,采取极端手段进行自残或报复的惨案。这一切都说明当前孩子心理扭曲和心理脆弱等问题还是大有存在。我们在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品质过程中,要重视孩子面对困难、面对挫折的耐挫能力的培植,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和承受合理的压力。

正如“玉不琢不成器”,要让孩子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是一个人一生成长中的必经过程,幸福生活是要靠艰辛付出才能换取。多少成功人士是经历多少磨难才有最后的成功。如世界著名钢琴家贝多芬是双耳耳聋的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经历多少人生磨砺及苦难,最终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正确去面对困难,接受困难的挑战才是走向成熟的人的标志。生活当中可以安排孩子多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劳动,让他们从艰辛劳动中感受克服困难的乐趣,做生活的强者。

——学会关心,做快乐的人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快乐的人,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针对孩子存在着自私、狭窄的心理问题,必须重视对学生关爱他人、乐施行善的教育。如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开展“爱心小天使”的活动,利用节假日让孩子走进社会,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或到启智学校与残疾小朋友交朋友、结对子。在活动中,让一贯娇惯的孩子体会助人为乐、施爱行善的快乐。通过奉献爱心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您的孩子理解快乐的含义,快乐是属于有爱心的人。因为爱是一种奉献,奉献令人心胸开阔,体会到人世间的温情,渐渐地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关爱父母,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做一个快乐的阳光好孩子。

——学会倾听批评,做谦逊的人

当前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百依百顺,一家人围着他转,把他当成“小公主”、“小皇帝”来伺候。学生性格比较浮躁,心眼小,耳朵尖,嘴巴利。特别是喜欢听表扬、赞许、奉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难以接纳,更容不得别人说“不”字。在学校里,经常与同学闹别扭,斤斤计较,表现不合群,容易生气,骄傲自大,自命不凡,不把老师教育、同学们的批评指正放在眼里,自其行是。因此,加强对孩子正确认识批评的教育势在必行。要引导自己的孩子认识到,其实批评是进步的药方,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个人在成长中,不可能没有闪失和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即使是伟人,也无法避免,可贵的是知错能改。只要从小敢于面对批评,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就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并努力改正缺点,成为一个虚心谦逊的人。这也是家长培养自己孩子拥有阳光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方略。

——学会宽容别人,做豁达的人

一个阳光好孩子的健康心理品质,还要拥有善于宽容别人的不足,做开朗、豁达的人。宽容是一种美德,有多大的量,就有多大的福。“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过于纠缠细小的小事,要放眼于大处,要善于用新思想、新观念去宽待别人。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想成功的人,如果没有豁达、宽容之心是难于和人相处,更无法与别人合作的。学会宽容是赢得朋友支持的良好心理品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做出一番事业,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团结依靠合作伙伴的合力,才能成就自己。真心豁达对待每个合作伙伴,宽容每一个伙伴,是今后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重要亲和力心态。只有豁达于人,身边才有朋友。当你陷入困难之时,朋友才会伸出友谊的双手帮助你,与你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