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如何体现创新教育的精神_校园文化学简论

校园文化建设如何体现创新教育的精神_校园文化学简论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体现创新教育精神的课堂文化,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校园文化建设如何体现创新教育的精神_校园文化学简论

第三节 校园文化建设如何体现创新教育的精神

一、要进行体现创新教育精神的观念文化建设

建设创新教育的观念文化,就是要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把传统的以学生为接受者的文化转变为现代的以学生为探索者的文化。转变陈旧的教育观,确立创新教育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确立创新教育观,就要实现“三个中心”的转变。一是实现由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二是实现由课本中心向能力中心的转变,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实现由以课堂为中心向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转变,正确处理传授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的关系,鼓励学生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实践性、创造性学习,确立新的学生发展观。当然,这种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实现的,无论是教师方面,还是学生方面,都有很多不适应“三个中心”转变的地方。从教师这方面来说,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启发式、参与式、演练式等),与以教育者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满堂灌”相比,自然对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要高得多,不仅要有较强的课程设计、组织协调、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有更强的交流沟通、灵活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必须真正树立师生平等、学术民主的观念。这对于长期在充满计划经济色彩的传统教育模式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就必然存在如何适应的问题和如何自我更新的问题。从学生这方面来说,对创新教育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仅是出于对“满堂灌”课堂教学和“死记硬背”考试方式的厌恶,而不是在观念上有真正的创新,因而表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依然存在依赖性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历史传统的原因,有社会心态的影响,也有制度方面的因素,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相互制约。所以,观念文化的建设不仅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更是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要经过长期努力、逐步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要进行体现创新教育精神的课程文化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是构建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工程。优化课程结构要坚持整体优化原则,即以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紧密结合为前提,设置多种课程类型,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整体功能。高校课程类型多样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整体综合化趋势的体现,是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和培养鲜明个性的需要。为了增强课程整体功能,提高课程育人的成效,可以尝试建立“一个结合、双向互动、三元对接”的课程结构。〔9〕“一个结合”就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要加强选修课的课程建设,在增加选修课比例的同时,努力提高选修课的品位与质量。“双向互动”就是教与学的互动,重点是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三元对接”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或称显性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对接,建立三者之间密切的横向联系和良性的互动机制。(www.guayunfan.com)

就高等师范院校而言,建立课程创新体系,优化课程结构的内容主要有:首先,要拓宽基础课,体现师范性。在剔除一些过时的没有多大指导意义的课程的同时,增开一些文理渗透类、教育教学管理类、教育技术类和教师技能类课程。其次,增加选修课,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针对目前选修课管理中的问题,我们要在继续加大选修课的同时,全面加强选修课的教学管理。第三,加强信息处理专门课程,提高学生应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第四,开设各学科科研方法和教育科研方法的课程以及“创造学”、“创造教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在将来从教时开发、培养他人的创造性的能力。第五,要积极设计和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发挥校园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要进行体现创新教育精神的课堂文化建设

建设体现创新教育精神的课堂文化,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一是要注意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创新的基本能力,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及时掌握信息以及整理、鉴别、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注意保护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克服困难,培养学生坚忍的意志品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肯定其不落俗套的表现。四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说明,观察能力强并具有观察习惯的人往往更有主见、更倾向于独立判断。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建设体现创新教育精神的课堂文化,最基本的就是要建立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多维互动”,就是指要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促成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群体等多向互动局面的出现。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为问题研究式、实践操作式、集体激发式、授道解惑式等教学模式,各类创新性教学模式各有其特殊的具体操作规律,但是都必须共同遵循主体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原则。首先,要贯彻主体性原则。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色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贯彻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不拘泥教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心态是开放的,不局限于教师的教学视野。第三,要贯彻创新性原则。允许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与教师、课本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建设体现创新教育精神的课堂文化,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鼓励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变单一的讲授法为讲授、讨论、读书指导、参观演示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变教师讲授为主为学生积极自学为主;变单一的知识传授为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与此同时,要求教师熟练地掌握和广泛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使得教学更有效,更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做到教师讲课艺术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用来辅助教学,便于学生由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转化为发散的、跳跃的、随机的思维方式,因为教学软件的非线性的教学组织结构符合人类善于联想、触类旁通的网状思维方式,这对于培养创新思维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其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接受变为获取,为发挥其创造性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要进行体现创新教育精神的制度文化建设

首先,评估文化要符合创新教育的思想。必须以“全景式”评价代替“管窥式”评价,以全面发展评价观代替“精英教育”的评价观;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而应在教学评价时不以固定的模式限制和束缚教师教学中的创新活动;必须以学生发展为评价目标,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使评价真正成为创新教育的“发动机”。教学管理模式要符合创新教育思想,必须从传统的封闭型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的开放型模式转变,摒弃僵化保守的管理手段,积极创建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和育人环境。

其次,要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淡化专业界限,促进学科渗透和融合。根据构建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按照国家新专业目录修订教学计划。修订培养计划时拓宽学科基础,要求学生打好一级学科基础,学好二级学科主干课、跨学科课程。通过对原有专业课程的拓宽和改造,柔化专业方向,实现由狭窄的对口型专业向宽口径适应型专业教育转变。

最后,要创新教学管理体制。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缺乏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对教学管理体制要进行相应的变革调整。如双学位主辅修制、学分制的完善、学生考试与成绩评定、教学过程的监控机制、教学质量的评估、教师的考核计量计酬办法等等,都应从适应、支持、促进创新教育的角度重新考虑,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为创新教育的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五、要进行体现创新教育精神的环境文化建设

在大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在集体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没有自由、安全、愉悦的创造性环境,便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便不能培养最佳的创新能力。所以,要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特别是人文环境、人际环境、学术环境建设,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的集体气氛。学校和教师要在承认学生具有可以开发的巨大创造性潜能的基础上,充分信任他们,增强他们创新的自信心,并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机会,让他们能进行创造性学习。而学校的环境布置也要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开展,有利于让学生产生安全和自由感。有各种学生活动室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必需的场地,有各种必需的设备可以供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时使用,学校的各种设施布置也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想象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能力,教师也要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和引导,广泛扶持学生开展文学、艺术、体育、科技、学术活动。

总之,在实施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适逢其时。由于校园文化理念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校园文化的发展应对创新教育的真正实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就取决于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校园文化理论应该从教育研究的边缘地位进入中心地位,二是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应该从课程与教学改革之外进入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