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反文化_校园文化学简论

校园反文化_校园文化学简论

时间:2019-07-02 理论教育

校园反文化_校园文化学简论

第三节 校园反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校园文化建设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许多学者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特征功能及其建设提出了很好的见地。不过,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校园文化现状特别是普遍存在的校园反文化现象的调查和研究,“文化热”中的玄谈风在校园文化的讨论中也存在。可以断定,在校园文化的讨论中,如果忽视校园反文化现象的分析研究,那么由此而产生的理论将是存有缺憾的理论,也将会给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所谓反文化,是相对主流文化而言的,也就是一些与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相对立的社会价值、观点、理论等,是一种内容广泛、形式复杂的社会反抗思潮。从显性表现来看,校园反文化现象是在文化行为上对校园主流文化的揶揄和反讽;从隐性层次来讲,它是以情绪和情感方式推出的一种时代反叛意识,是一种文化错位〔11〕。在我国大学校园里,反文化现象已成为校园文化现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聊、空虚、悲观、粗野鄙俗、故作惊世骇俗与游戏人生等校园反文化现象林林总总,使得社会普遍为之迷惑不解。因而笔者在这一章里以20世纪80年代末的校园反文化现象为案例,重点就校园反文化的特点成因及其价值评判进行分析。

一、校园反文化现象的特点

与校园主流文化相比较,校园反文化现象明显地具有下面几个特点:(www.guayunfan.com)

(一)表现在道德文化上的功利性

道德观念一旦提升为传统习俗,就超出具体的时空,消弭了人们的选择,它统摄着人的意识、情感与价值目标。可是,反文化青年学生的心理结构中似乎具有天然的反叛意识,反文化现象与健康的校园文化在道德价值观上反其道而行之。健康的校园文化是鼓励学生勤奋好学的。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厌学”的魔风席卷全国高校各个角落,一些爱啃书本的学生在同学怪异的目光、嘲讽的微笑的包围下显得很孤立。健康的校园文化提倡勤俭节约,但我们的“天之骄子”的浪费现象令国人触目惊心。舞弊,历来为学人视为一大耻辱,而如今,五花八门舞弊之能事的案例在大学校园里层出不穷,有人经调查得出结论:目前大学生不存在抄与不抄的问题,而是抄多或抄少的问题。

校园反文化现象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例如,一位老教授请几位同学帮他搬家,有个同学竟然毫无羞色地先问教授给每人多少搬家费,这与尊重师长的传统美德是大相径庭的。在这种功利思想的支配下,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观、荣辱观在部分学生头脑中似乎已淡忘殆尽,从而导致对非道德行为抱无所谓态度成为家常便饭。功利性的过分强调还铸成一些大学生的反社会人格:没有稳定的道德理智,心理行为反复无常,见他人于险境而不救,对社会没有义务感。

(二)表现在政治文化上的盲目逆反性

校园反文化思潮在政治上表现为对社会有一种病态的反抗心理,也就是多年来常使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不解和棘手的逆反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在,不管别人讲的正确与否,总要莫名其妙地逆反一番,作个相反的结论。这种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的高校相当普遍,如某校某教师,在A班偶尔提及一句恩格斯的话,略加阐述和发挥,只因错讲成是叔本华的话,便引起许多同学的共鸣。发现错误后该教师认真进行课前准备,又在B班深入分析了这句话的意义,只因说是恩格斯的话,课堂反应冷淡。这种奇怪的逆反心理当时普遍地存在高校校园内,成为一种时代流行病。

校园反文化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不规则的紊乱状态,总的趋势是对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相抵制排斥,具体地体现在或对某项文化内容消极冷漠,进行非逻辑推理;或对某文化形式怀疑过敏,厌恶反感。这种心理上的变态性,使反文化青年本身形成与主流文化相隔离的心理“外壳”,以致两者之间无法形成谐振和共鸣,使得主流文化宣传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在被逆反者的心理曲解过程中受到贬损、摒弃。

(三)表现在情绪情感和思维方式上的非理性从众倾向

校园反文化现象的非理性从众倾向和前述的逆反心理相互关联,逆反心理者为摆脱孤立,往往要寻求社会支持,在非常态的自我表现意识的驱使下,这种寻求支持的欲望变为行动,群体从众倾向的存在,使这种行为产生其效应上的发散性,于是便形成一个不可低估的“逆反群体”。“逆反群体”的出现是以非理性从众倾向的存在为前提的。由于非理性从众倾向,人们放弃了理性的思考,而是像一首流行歌曲里所唱的,“跟着感觉走”,随大流。这种从众心理,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强烈的破坏性,极易为阴谋家所利用。在“八九学潮”中,一个谣言,可以让大批学生疲于奔命;一段演讲,能够使成百上千人激动不已;一条标语,便可以把大家拉上街头。

校园反文化的非理性倾向还通过部分大学生无所寄托的浮躁情绪得以凸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曲《一无所有》之所以风靡校园,是因为这首歌表达了他们一种难以表白的复杂情绪:既具有反叛传统的豪迈,又具有无可奈何的哀叹。理想追求的失落使他们产生一种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浮躁情绪,这种情绪使他们激动不安,于是不断寻求各种行动和形式来宣泄,或嘲讽传统,或揶揄现实,或傲慢,或冷漠,通过种种荒唐行为甚至破坏行为来达到心理上的快感。

(四)表现在文化行动上的浓郁的世俗化色彩

高校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群体,但令人困惑的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文化行为与处于社会底层的其他社会群体如待业青年、个体户几乎无差异,呈现出浓郁的世俗化色彩。在这个群体中,高雅的精神文化享受不被青睐,倒热衷于低层次的娱乐消遣活动。庸俗不堪、文笔低劣的武侠色情小说同样可以在这找到热情读者。他们筑起麻将城来同样可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他们用俚俗的语言侃社会、侃政治、侃性。他们每晚“卧谈会”的内容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这种反文化现象的世俗特点。他们鄙视崇高的人生追求,而追求感官刺激,生活享乐,“混”的观念似乎侵蚀到他们的灵魂深处。于是,“六十分万岁”成为他们的口号,“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成为他们的座右铭。他们既迷醉于手相、面相等迷信神秘主义,又追求现代生活的潇洒,在他们的文化行为中,原始野性和现代人的玩世不恭奇妙地糅合在一起。

二、校园反文化现象的成因

(一)文化自卑感与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交互作用的产物

中国贫穷的现实使人们的心中,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心中充满了挫折感。青年大学生思维敏锐,知识面较广,接受外界信息多,因而对中国贫困积弱的现实感受更深,部分学生产生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和盲目的文化自卑感。在这种沉重的自卑心理的重压下,很容易导致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产生一种非理性的情绪上的对抗。全盘西化论之所以在高校校园内尚有市场,正以一些学生骨子里的文化自卑感为前提。

文化自卑感也使许多大学生对西方思想倍加青睐。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大学校园里,西方文化哲学书刊长期走俏;尼采热、叔本华热、弗洛伊德热,热浪滚滚;五花八门的新科学与日俱增,形成文化大会餐。他们并没有运用理性去阅读、分析乃至批判西方思潮,而是出于个人好恶地拮取西方思潮中那些能激起他们共鸣的片言只语作为他们反抗现实的原始动力。于是,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便在部分青年学生的思想深处安营扎寨。大学生中的非理性行为、悲观心理、颓废情绪从非理性主义思潮中找到了理论寄托。因此,文化自卑感的心理定势与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交互影响,对校园反文化现象起到直接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青年学生自我期待值过高与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矛盾冲突的结果

部分青年大学生自我期待值过高,并且热切地追求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理想的自我远远超前于现实的自我,社会自然很难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于是在行动中就易表现出对主流文化的隔膜、厌烦、反感乃至仇视,并以一种群体亚文化的形式反叛主流文化。需要指出的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形成中的特殊性,与他们经历的特定历史过程有关。他们父兄的生活经历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这使他们在感情上十分倾向于与主流文化相反的东西;他们自身生活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中,这又使他们过分陶醉在自我的优越感之中,人为地削弱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心理承受能力;而注重个人利益的商品经济观念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在他们身上又表现得那么尖锐和难以逃避。各种矛盾冲突的结果,使他们对主流文化产生一种不可亲近感甚至敌视感,把主流文化的种种行为规范、文化约束视为对自己的文化虐待。于是,他们便以怪诞、新奇、世俗的反文化形式嘲讽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优美、典型和崇高。在主流文化被反文化行为攻击破坏的过程中,他们从心中油然产生一种痛快淋漓感。自我期待价值在现实中的难以实现所带来的心灵痛苦,似乎也因这痛快淋漓感而得到了奇妙的宽慰。

(三)社会反文化现象的感染

校园文化不可能与社会的现实生活隔开,我们在研究校园反文化现象时,也不能不同时对社会反文化现象进行考察分析。社会反文化现象的出现、发展与当今中国亚文化群迅速增生壮大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个体户、待业青年都是在反文化舞台上引人注目的亚文化群。虽然从表面上看,大学生文化素质高,与后两者比属于较高文化层次,但由于自我放大造成的价值失落感使他们与后两者有了共同的东西;同样的视自己为主流文化所排斥的群体,同样视老人们为主流文化所亲近的既得利益的陈腐的一代。他们在代际冲突中有了共同语言,便视主流文化在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施加于人身的文化限制为文化虐待,进而产生反叛行为。因而,以个体户、待业青年为载体群体的校园外社会反文化思潮与以大学生为载体群体的校园反文化思潮相互影响,前者对后者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如,社会地摊文学的繁荣,也吸收了一大批高等学府的青年人;手相学、算命术风行社会,大学校园便应运而生一批神秘兮兮的“手相专家”、“八卦先生”;迟志强的一曲《悔恨的泪》在社会上流行后,校园里的“天之骄子”也很快沉醉于“铁窗时代”。其他如“麻将热”、“气功热”、“经商热”等等,几乎每次校园反文化的热点出现,都与社会反文化现象息息相关。

三、对校园反文化现象的价值评判

自1989年那次“八九学潮”以来,大学生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这种对大学生“历久不衰”的关心、品头评足是前所未有的。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大学生在道德行为、学风纪律、政治素质等各方面的问题常有文章披露。在1988年11期《大学生》登载一篇报告文学《唉,“天之骄子”》,可以说是大学生反文化现象的大展览,光看看题目就够让人吃惊:“无聊——今日有酒今日醉”,“空虚——恶作剧花样翻新”,“厌学——弄不清‘何必当初’”,“粗野鄙俗——人才大旗丑态毕见”。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一场争论。对校园反文化现象如何进行价值评判,长期以来也众说纷纭。

有一种比较典型的观点:认为人格和社会理想普遍的失落感是新旧文化摩擦和冲撞的必然结果,反文化则体现了一种对新文化的呼唤,它带来了多种思考和观念的改变,为新文化的建立提供了多种思路。这种观点给人一种有意拔高的感觉。无论从反文化之表面现象来看,还是探究其成因,我们都不难发现,反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病态文化。有人把高校中经常出现的尖叫、摔酒瓶的现象称之为“抑郁型浮躁症的典型表现”,是很恰当的。当然,对反文化现象的种种表现,我们不能一刀切归之为不健康、消极,比如其世俗化的肯定现实生活的倾向本身并不是消极的,但是不是就要由此而否定“重义轻利”的传统文化、进而将“世俗化”大树为新文化的旗帜呢?难道真的如一些学者所宣扬的“历史的进步一定要付出沉重的道德代价”呢?事实上未必是这样。我们很难设想,没有理想、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大学生反文化群体能带来社会主义校园新文化的诞生。恰恰相反,校园反文化现象的存在,对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股不可等闲视之的阻抗力量。

也许有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为某些反文化现象是被压抑后一种本能的合理发泄。我们不否认这种宣泄理论对于控制社会心理、消除不安定因素的参考作用,但我们对此不能停留在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上,甚至据此理论对这种反文化现象的负面进行开脱,而应该进一步在人生观的深层次意义上分析其病因。从文化——心理层面深入分析,反文化思潮不过是以表现畸形变态的负面形象而曲折地透射出对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价值取向给予的肯定。简言之,就是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曲折表现。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看待社会的发展,不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观察问题,往往被个人的名利蒙住双眼,被一己之得失左右情感。极端个人主义扭曲了人的思维,妨碍了人的正常判断能力,使一些青年学生走入反文化的歧途。

对于20多年前的那场学潮,曾经有过许多反思的文章,但对学潮与校园反文化现象的关系还研究得不深。全面考察一下学潮的前前后后,无论从学潮的表现内容,还是其表现形式,都与校园原本普遍存在的反文化现象存在对应关系。校园反文化现象为学潮提供了群体力量和心理基础,学潮是校园反文化群体激烈运动的极端表现。青年学生通过学潮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自我实现”,表现出激烈的自我宣泄的反抗情绪。只要亲见或亲历学潮的人,都能从现象上直觉到这种文化的“自我放大”的情绪态度。所以,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不能不注意到校园反文化现象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和对社会秩序的极大破坏性。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压制这种现象,但如何提高青年学生对文化的选择能力,促使这种反文化现象的消除、转化,则是我们进行校园文化研究和开展校园文化实践活动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