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研究

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题即从志愿服务机制、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品牌等角度对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研究进行初步探索。志愿服务寓教育于服务实践之中,成为志愿者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一部分,谭教授分别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在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研究_扎根闸北教育的科

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研究

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张 颖[1]

[摘要]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育系统中,我区政府一直将开展志愿服务,发挥学校对社区的服务功能作为创建文明城区的重要推动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区教育系统的志愿者活动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普遍仍停留在较初级的水平,而校外教育机构在场地、师资、辅导队伍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呈现出的良性发展趋势,及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对志愿服务的开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课题即从志愿服务机制、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品牌等角度对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研究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www.guayunfan.com)

志愿服务机制 志愿服务队伍 志愿服务品牌

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有生力量。它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目标,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活跃于环境保护、扶弱助残、赈济贫困、救灾抢险、社区建设、公益活动等诸多领域,为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志愿者身上所洋溢的自我牺牲的品格、奉献敬业的境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执着追求,深受人们的推崇和敬佩。

作为一所校外教育机构,我们依托常年开展的“三三0活动”、“居民网上学习圈”、“名师工作室”等机制,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机构独特的“高地”优势,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最大化的理念。我们还积极整合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资源,如:社区环境资源、学校教育资源、公共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等,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志愿服务、社区学校的课程优化社区学校建设。

一、选题的意义

志愿服务来源于英文Volunteer Service,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目前,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多人愿意为社会、为别人提供帮助。在我们身边,一方面,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愿意去做志愿者的人越来越多;另外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新的困难群体,需要我们动员更多的志愿者来提供帮助。在教育系统中,我区政府一直将开展志愿服务,发挥学校对社区的服务功能作为创建文明城区的重要推动力。广大的志愿者在各级组织的带领下,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广泛开展社区服务、公益劳动、扶贫济困、助孤助残、法规宣传和帮教活动等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

但是,目前我区教育系统的志愿者活动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狭窄,形式单一;志愿者服务阵地薄弱;运行机制不完善等。而校外教育机构在场地、师资、辅导队伍等方面有着很多优势,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并已开始逐步走向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因此,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校外教育机构的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并不断优化,功能优势能得以全面展示并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将不断增强。

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志愿活动意义在于:

1.是一流城市与一流城市精神的中介

志愿者精神是我国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文明的有机结合。随着志愿活动的深入开展,志愿者精神将更深入人心,更加充溢社会,成为上海一流城市和一流城市精神的中介。

2.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价值实现的新领域,回报社会的新阵地

志愿者参与服务的过程,是把自己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是检验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是丰富自己人生阅历,在社会生活中锻炼成长的过程。志愿服务寓教育于服务实践之中,成为志愿者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3.是校外教育机构提升办学理念、办学内涵的新载体

志愿服务体现了公益性原则,可以充分发挥作为校外教育机构“诚心服务,优质教育进千家;竭诚奉献,心心相印连万户”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文献研究综述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于22个国家的调查发现:志愿服务的贡献占这些国家GDP的4.6%,志愿服务提供的劳动相当1千万个全日制劳动力(扣除宗教组织的志愿者)。对英国最新的调查发现,每年有2千2百万人每周至少贡献4小时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英国每周的志愿服务时间已经超过9千万小时。志愿服务已成为一种全球活动模式,处处可见。面对志愿服务这一渐渐兴起的形式,众多国内外专家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我们主要采用网络查询的方式,查阅了众多国内外有关志愿服务的文章。如:《志愿服务立法研究》、《中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比较》、《中国的志愿者情况》、《国外的志愿活动和公民社会组织》、《全球化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非营利部门的崛起》、《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中外志愿者服务比较研究》等。这些资料主要对国内外志愿服务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阻滞,以及人们对此采取的有效措施或研究人员对此提出的有效建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这些资料中,我们集中关注了三部分资料,并于其中分别选择了一篇较为典型的文章作为此次课题情报分析的参考文献

1.国内专家对志愿服务这一领域的探索及研究成果

通过对该部分资料的查阅,使我们对中国现如今的志愿服务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志愿服务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利因素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今后课题研究的实施有了警示的作用,使我们能够绕开误区,顺利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促进校外教育机构志愿服务的发展。

例,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学系主任谭建光教授曾撰写《全球化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一文,从观念更新、体制创新、能力建设等角度分析了全球化对志愿服务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探讨了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应对策略及发展趋势。该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全球化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这一部分,谭教授分别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转型对青年志愿服务的影响这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第二,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一部分,谭教授分别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在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两方面进行阐述。

第三,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创新。这一部分,谭教授分别从观念更新、体制创新、能力建设三个角度进行阐述。

2.国外专家对志愿服务(非营利部门)这一领域的探索及研究成果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外志愿服务(非营利部门)产生的原因、背景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阻力和解决之道。国外非营利部门较中国发达,其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经验和理念,对我们今后课题的开展和进行给予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在萨拉蒙博士(非营利部门研究领域的权威人士)的指导下,由全球近150位研究者和300多位顾问共同完成了一个人型国际非营利部门比较研究项目。这一研究成果具有以下两点开创性的地位:其一,比较系统地提供了一系列包括全球不同区域的非营利部门的基本数据资料,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比性。这是非营利部门首次研究系统的数据体系。其二,通过这一项目研究整理出一套国际非营利部门分类标准体系,即“非营利组织的国际分类标准”,使今后国际的非营利部门有了比较统一的标准。如今,非营利部门在世界各国都已构成了一股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发挥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国的非营利部门也正在悄然升起,不断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和促进中国社会力量的发展。

3.专门机构对志愿服务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

主要采用资料收集、分析比对的方法,将中外志愿服务发展的过程、经验进行比较,以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进行详细分析,筛选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能为我们所用的有用信息和经验。这些宝贵的信息和经验也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诸多依据,给予了一定的参考性。

例,上海外国语大学曾就志愿服务这一课题作深入研究,并认为志愿服务在我国起步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发展迅速,已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对志愿者需求也有增无减。但我国开展志愿服务的工作经验较浅,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于是沿着这个方向,采用资料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并结合国外志愿服务的经验,对我国大型活动志愿者服务工作状况作了深入的研究。

在经过一系列的资料采集、比较、分析后,研究人员认为我国的志愿服务目前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志愿者选拔方式的局限性;第二,志愿者培训工作的不到位;第三,缺乏统一规范的志愿者管理系统,效率低;第四,志愿服务缺乏法制保障。

专家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对国内外的志愿服务有了清晰的了解,对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及机遇有所认识,也使我们对志愿服务这一课题研究有了自己的明确定位。由于专家研究的切入面较广、较高,与我们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疏远,于是我们将课题研究方向定位于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研究,从而使志愿服务联系教育,融入生活。而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念即是立足校外教育机构,探索志愿服务的组织机制、队伍建设和品牌特色,发挥它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及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理论基础

1.孔子“仁”的思想

“仁”,即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其首先表现为人的一种向善的本性,要克己复礼。其次,表现为一种家族之爱,起着凝聚家庭、亲情以至民族的作用。再次,表现为泛爱和博爱。其最高境界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儒家的这种爱的精神,在处理个人和亲属群体之间的关系上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对于打破狭隘的、派他性的家庭和宗族观念,起过有益的作用。可以说,孔子“仁”的思想中体现出的积极意义与现代志愿者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

2.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核心内容,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其内在表现,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它建立在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同培养四有新人目标和党的三个代表相统一,也同志愿者服务的任务与目标相一致。它凝结着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是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光辉旗帜。综上所述,雷锋精神是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旗帜,志愿者活动是雷锋精神的延伸与发展,两者本质上是相趋同的。

四、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探索志愿服务的组织机制、队伍建设和品牌特色,以此倡导志愿精神、抓好社区志愿服务、提升志愿人员素质,发挥它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及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研究内容

(1)构建志愿服务的组织机制。

发挥组织合力、整合校外教育机构资源,形成内部联动的工作机制。本校外教育机构部门分工明确、教师各有所长,这些都是志愿服务顺利开展的有利支撑。首先,积极整合本校外教育机构资源,充分发挥党支部牵头作用,以志愿服务领导小组的形式,把各部门的力量动员起来,共同协调指导志愿服务工作。其次,努力推动党员志愿者团队和部门特色志愿者团队的组织建设,加强工作指导、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形成组织内部工作合力。

(2)优化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

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将通过培训、实践、指导、评估等方式,全面提高志愿者个人及组织发展实力。利用服务活动之间的间隙,培养志愿者的各种能力。

第一、培养志愿者的现代服务理念。基本理念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志愿服务发展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如今,“助人自助”和“开发性扶助”是最重要的理念。志愿服务的收益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同时,对于服务对象,志愿者要致力开发性扶助,即通过服务提高他们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增强他们的依赖性。现代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理念的树立,是志愿者能力建设中最重要的。一旦确立了新的理念,志愿者就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服务效益。

第二、培养志愿者的现代服务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志愿者如果单凭热情,很难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他们的现代服务素质是需要培养和开发的,如果得到提升,就能够为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

第三、培养志愿者的现代成功素质。我们认为,帮助青年志愿者培养现代成功素质,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中不断成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获得生活成功感的志愿者,能够更加愉快、更加轻松、更加积极地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我们将成功素质的培养纳入青年志愿者能力建设的内容,让志愿者感觉参加志愿团体的好处,不仅能够帮助别人,学习帮助他人的知识和技巧,还能够学习提升自己、追求成功的知识和技巧。

(3)建设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

在推动志愿服务工作中,在不断培育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按照“项目化组织、事业化推进、社会化运作”的思路,敏锐把握社会需求,精心设计服务项目,积极优化服务资源,努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将其作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多方面合作,采用行动研究,边探索、边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认识,系统推进和扩展研究范围。

4.研究步骤

(1)课题设计阶段(2006.11—2006.12)

选择研究课题,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文献资料搜集及所需的专家认证。

(2)课题实施阶段(2007.1—2007.10)

依据研究内容,课题组对课题的过程研究加以管理及提供必要的服务。

(3)课题结题阶段(2007.11—2007.12)

收集各方面的数据与案例,进行分析和统计,撰写结题报告;聘请专家论证;修改并完成结题报告。

五、实践与操作

2005年伊始,中心在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建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使志愿精神落实到千家万户,中心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优化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构建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通过寻找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亮点,促进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1.探索志愿服务机制,健全组织保障体系

中心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指导,确立了“完善自我、情暖人心、服务社会”的活动宗旨,采取定期(每学期)和不定期(主题活动)相结合的活动制度,初步构建了活动中心的志愿服务机制。

(1)制度化的工作体系为志愿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将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中心总结经验,从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和交流制度三项工作机制着手,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方向的发展。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中心深入把握志愿服务的特点和规律,制定了志愿者注册制、党员承诺制等相关制度,规范了注册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了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我们还结合中心工作实际,要求人人做到“三个一”:关爱一名孤老,结对一个家庭,总结一份感悟,藉此完善中心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和谐发展。

·实施考核激励制度

一是分类明确服务要求。中心针对不同的部门分类,提出不同的服务要求,充分发挥教师各有所长的特色。二是推行星级评估制度。对超过基准服务时限的志愿者推行星级评估。服务时数达100小时的为一星级志愿者,达200小时的为二星级志愿者,以此类推,累计达500小时的为五星级志愿者。三是完善奖惩措施。中心将教职工参与志愿活动的情况作为评先评优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将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作为入党的重要条件,从各个维度激发志愿者的内在参与动机,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推行例会交流制度

每季度在中心礼堂召开志愿服务活动例会,内容是总结本季度工作,部署下季度工作,并邀请志愿服务专家作专题报告。年底组织专题交流,总结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感人事例和宝贵经验,评选、表彰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先进典型。例会制度的实行为志愿者提供了一次交流、学习、促进的机会,加强了各服务分块间的整体联动,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志愿者的工作能力。

(2)网络化的发展模式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强劲动力。

随着志愿者工作的不断推进,志愿者队伍逐渐扩大。为更有效地管理志愿服务机制,及时反映志愿服务成果,激励志愿者更积极地投入志愿服务活动,中心构建了志愿服务网络化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志愿服务机制系统化、规范化的建设。

·志愿者数据库规范化

中心积极整合资源,将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及相关特长、兴趣爱好分类管理,并结合志愿者个人的服务意愿、特长和兴趣作为分配的尺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者的优势与热情,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中心还努力推动党员志愿者团队和部门特色志愿者团队的组织建设,加强工作指导、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形成了组织内部的工作合力。

·志愿服务信息网络化

中心采用博客的形式,以文字、图片、视频、动漫等表现方式,生动、全面地展示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感人故事、志愿者事迹、志愿者和受助对象的感言、志愿服务合作方案等内容,从而构建了框架式、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优化了志愿服务机制。

2.优化志愿服务队伍,发挥人才支撑作用

为优化志愿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工作环境,中心由党支部牵头,中心主任担任志愿者服务队顾问,根据部门分工明确、教师各有所长的特点,同时也针对社区服务对象的特性,在两个层面上建立了两支志愿者队伍:一支是由19名党员教师组成的党员志愿者团队,另一支则是科教、艺教、群方等以部门为基点组成的特色志愿者团队,并通过培训、实践、指导、评估等方式,全面提高志愿者个人及团队的发展实力,利用服务活动之间的间隙,培养志愿者的综合能力。

(1)培养志愿者的现代服务理念。

现代志愿服务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促进志愿服务生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要求志愿服务的收益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要求志愿者对于服务对象要致力开发型扶助,即通过服务提高他们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增强他们的依赖性;要求志愿者更注重集体行为,借助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网络,以规模化的优势体现社会化的特点。现代志愿服务理念的树立,为志愿者能力建设奠定了殷实的基础,为志愿者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服务效益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培养志愿者的现代服务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服务素质的培养与开发已是刻不容缓。中心以“培训先导、统筹兼顾、务求实效”为工作理念,开展了专业化、系统化、经常化的志愿者服务理念、服务技能、服务方式和服务规则的专题培训,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志愿者的社会化动员机制、拓展了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参与渠道,志愿者团队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荣誉感得到了显著增强。

(3)培养志愿者的现代成功素质。

我们认为,帮助青年志愿培养现代成功素质,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中不断成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获得生活成功感的志愿者,能够更加愉快、更加轻松、更加积极地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我们将成功素质的培养纳入志愿者能力建设的内容,让志愿者感觉参加志愿团体的好处,不仅能够帮助别人,学习帮助他人的知识和技巧,还能够学习提升自己、追求成功的知识和技巧,从而激发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自豪感。

3.构建志愿服务品牌,推动文明城区建设

在推动志愿服务工作中,在不断培育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中心按照“项目化组织、事业化推进、社会化运作”的思路,敏锐把握社会需求,精心设计服务项目,积极优化服务资源,努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将其作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抓实党建工作,打造“党员志愿责任区”。

中心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党员这一资源优势,为社区群众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了以“树好党员一面旗”为主题,以“党员责任区”为载体的党员“亮身份、做贡献、树形象”,做“贴心人”活动。通过创新内容、改进形式、增进实效来拓展党员志愿服务内涵,增强中心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党员责任区是中心党支部根据不同的服务岗位、工作性质、活动范围等,把需要完成的各项志愿服务与分配的各项服务有机结合,以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每个党员,从而形成以一个或几个党员为主体,以社区群众为对象,以一定的区域为活动范围的品牌责任区。党员责任区的建立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表率意识。

(2)整合校外资源,营造“居民网上学习圈”。

05年6月,由中心党支部、汾西路261弄党总支、区教师进修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党支部等联合举办的“居民网上学习圈”正式启动。投资十余万元在中心图书馆建立了“社区居民休闲廊”,配置了计算机和上网设备,成为社区各层次、各年龄居民网上学习、休闲娱乐的好处所。“居民网上学习圈”设有市民礼仪、车行上海、家长学校、升学指导、养生保健、数字家庭六个版块,在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投资50余万并提供卫星接收装置后,学习圈容量多达2000兆。网上学习圈通过网络平台,打破时空上的局限,为居民提供了崭新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让居民们能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学习,并逐渐形成一个个有主题,有规模的“学习圈”,共同构建起一个真正便民、利民的虚拟学习环境。居民上网不仅能查阅到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还能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探讨彼此感兴趣的问题。

“居民网上学习圈”的创建,为志愿者们搭设了成长成才、积极奉献的舞台,也成为了中心努力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它不仅拓宽了社区居民的学习渠道,还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提升了居民社区认同感。

(3)倡导志愿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奉献月”。

为促进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中心还设计开展了“志愿服务奉献月”品牌活动项目。将每年的3月定为“志愿服务奉献月”,3月5日定为“志愿者集中奉献日”,动员中心全体教职工以“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创建文明城区”为主题,通过“志愿者服务一条街”、“志愿服务广场”等活动形式,广泛开展了“志愿者争当创城先锋”、“志愿者交通安全文明劝戒日”、“志愿者三送一助”(送知识、送文化、送健康、助安全)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提高了市民的社会公德,弘扬了社会新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六、初步成效

志愿服务课题的开展已历时一年有余,通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探究,中心的志愿服务已取得初步成效。

1.建立志愿者品牌队伍

中心建立了两支志愿者品牌队伍:一支是由19名党员教师组成的党员志愿者团队,另一支则是科教、艺教、群方等以部门为基点组成的特色志愿者团队。两支志愿者团队各有所长,这使实践中的志愿服务活动个体与集体交融、常规与特色互动,一系列的活动在实效显著中更显得灵动、活泼,生气勃勃。

中心的全体志愿者还依据服务类型,做了具体分工:

·个体社工型:以党员志愿者与名师工作室的志愿者为代表,个体式地为服务对象进行课程、兴趣小组活动的帮助指导。如中心党员志愿者们在支部的组织下与汾西路261弄居委会开展了双结对活动,为创建和谐小区共同努力。党员志愿者们与小区内两户困难家庭结对,为了使结对工作不局限于每年节假日的问候,还特意制作了“结对联系卡”一一注明支部负责人和志愿者的联系方式,使服务对象遇到急事难事时有了“保险”。曹建玉老师坚持一周一个电话,及时了解情况。当她得知13岁的小翁酷爱英语和书法时,便主动联系,让他免费参加中心的剑桥英语班和民族文化培训班。刘耀瑛老师打电话到结对家庭时,得知他们正为女儿如何填写报考大学志愿犯愁时,就主动上网帮他们查找资料,并为他们出谋划策,解决了实际困难。在中秋节到来之际,志愿者又提着月饼和水果为他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同时,志愿者们还对与中心结对的20位贫困学生,或给予个性特长上的指导,或让他们免费参加“水乡同里绘家园——民族文化考察活动”、“相信自己,创造奇迹——主题教育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助理型:以图书馆的志愿者为代表,立足于与学生、家长进行学习方法、资料搜索等交流沟通。如中心图书馆的志愿者建立了面向社区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辅导站,开展了“亲青服务热线”、“青少年团体心理训练营”、“忘年交读书会”等各类活动。

·设备辅助型:以科教部的志愿者为代表,进行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补助、装配、使用指导等。如中心科教部志愿者们冒着酷暑和严寒,在临汾街道汾西路261弄多次举行“信息技术进社区”——便民咨询活动。活动包括硬件维修,软件咨询和上网解答等。

·特需支援型:以艺教部、群方部的志愿者为代表,为社区提供有特定需求的艺术指导、活动策划、组织实施等服务。如中心艺教部志愿者为居委合唱队、社区舞蹈队编排出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群方部志愿者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和师资指导作用,使社区少先队蓬勃发展等。

2.拓展志愿者服务阵地

针对志愿服务阵地薄弱这一情况,中心通过网络这一形式,拓展了志愿服务阵地,使志愿服务,立足校园,走进社区,服务社会。中心创建的“居民网上学习圈”,通过网络平台,突破了居民在学习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拓宽了社区居民学习的渠道,提高了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努力营造了社区居民“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居民在网上不仅能查阅到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还能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探讨彼此感兴趣的问题,形成了一个真正便民、利民的虚拟学习环境。现学习圈会员人数已达5千余人。中心科教部志愿者为社区青少年和居民提供网络操作技能培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社区教育相融合的方法和途径,并联合举办“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为促进青少年和居民网上同学同乐,共同提高,创设了有利条件。中心名师胡文亮,作为志愿者开展的“社区书法资源共享圈”,则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效应,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最大化理念,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书法类培训和指导。“居民网上学习圈”逐渐成为志愿者们一展身手的大舞台,也成为中心努力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

3.志愿活动形式多样

针对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狭窄、形式单一这一现状,中心将精心设计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深入社区基层,将志愿精神深化到工作和生活之中,立足本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年来,我们开展了以“真情送万家,社会更和谐”为主题的帮困活动,以“守护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以“爱心助学,希望永恒”为主题的爱心助学活动,以“情系弱势群体,无限奉献爱心”为主题的帮孤助残活动等大型活动十余次。一项项主题鲜明、内容精彩的活动既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为构建和谐社区作出了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心教师们将自己的温暖和关爱送到了千家万户,营造了和谐、友爱的氛围,倡导了时代新风。

在2007年举行的“争当惠成志愿者 共建和谐新闸北——闸北区教育系统志愿服务推进活动”中,中心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传承百岁老人奉献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区委提出的“向百岁志愿者刘惠成学习”的号召,加入“惠成志愿者服务队”,弘扬志愿精神,践行奉献理念。

七、主要结论

实践告诉我们,志愿服务是动员教师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心办学理念与目标的新载体。志愿服务所取得的良好成绩与社会效应,对中心的师资团队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心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起到了进一步提升的作用;志愿服务是教师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完善自我的新课堂及新的历史时期党建工作的新增长点。紧贴社会、注重实效、鲜明品牌的志愿服务是中心教师成长成才、积极奉献的舞台,是为社区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舞台。它在推动志愿服务不断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学校党建的发展。同时,志愿服务也是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志愿者精神是我国传统美德、时代精神与人类共同文明的有机结合,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力量,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精神与和谐社会在以人为本、双赢互利、促进社会进步等深层理念上的一致性,进一步发挥了志愿服务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它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继续用爱心、诚心、热心、耐心和恒心,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践行我们自己“诚心服务,优质教育进千家;竭诚奉献,心心相印连万户”的誓言。

八、展望

“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通过一年多的探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首先,我们探索了志愿服务的组织机制,创建了制度化的工作体系和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其次,我们优化了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培养了志愿者的现代服务理念、现代服务素质及现代成功素质。再次,我们创建了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打造了“党员志愿责任区”、“居民网上学习圈”和“志愿服务奉献月”等优秀品牌。不过,我们的课题探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方面:如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机构未能取得充分联系,这使得我们的情报资源收集、利用受到了限制;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的时间还不够长,这使得实践中反馈出的问题还不够充分,这样就使我们的课题修改工作受到了限制,等等。

正视已经做过的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我们对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的未来展望如下:

1.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弘扬志愿精神,扩大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真正从内心培养居民的公民意识,把志愿活动变成完全自觉的公民行为。

2.融合志愿者文化与学校文化。志愿服务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不断形成并发展成为志愿者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志愿者组织体系与网络等。志愿者文化反映了时代发展这一主题,因而志愿者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文化对志愿者文化的接纳,对学校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校文化的不断“进化”。志愿者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能更好地发挥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志愿队伍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精神家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对学校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促进志愿者精神与和谐社会的一致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通过,标志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志愿者精神与和谐社会在以人为本、双赢互利、促进社会进步等深层理念上的一致性,将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本课题立足校外教育机构,积极探索了志愿服务的组织机制,即创建制度化的工作体系,网络化的发展模式等;探讨了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即培养志愿者的现代服务理念、现代服务素质、现代成功素质等;介绍了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即打造“党员志愿责任区”,营造“居民网上学习圈”,开展“志愿服务奉献月”等,充分发挥了校外教育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功能优势,进一步强化了它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在这段时间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围绕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的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将深入、细致地探究,继续推进校外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商文成.志愿精神:在公民、社会与国家之间.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1)

[2]徐中振.志愿服务与社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3]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詹姆斯·P·盖拉特.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丁元竹.志愿者精神在中国.UN V-UNDP REPORT.1999

【注释】

[1]本研究报告是2006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研究”(编号:C0671)的主要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张颖。课题组成员:姜媛媛(执笔)、王莲萍、徐林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