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晓庄师范与乡村教师_“七环培训法”与

晓庄师范与乡村教师_“七环培训法”与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晓庄师范与乡村教师_“七环培训法”与第二节 晓庄师范与乡村教师晓庄师范是现代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成果,而乡村教育运动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产物。在众多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中,陶行知领导的,以南京晓庄师范为中心展开的乡村教育改革运动,成就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造成乡村教育不适应乡村生活需要的原因很多,陶行知认为最主要的是办学指导思想的错误。

晓庄师范与乡村教师_“七环培训法”与

第二节 晓庄师范与乡村教师

晓庄师范是现代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成果,而乡村教育运动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产物。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同时也是一场民主化、科学化的思想解放运动。随着西方各种资产阶级学说的涌入,中国教育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种来势迅猛的教育运动。平民教育的目的,是在减少不识字的人数,提高国民素质,使大多数人由此得到国民应有的知识,行使国民应有的权利,履行国民应有的义务。职业教育运动的目的,在于矫正中小学校只重书本知识而忽视生活的教育,使学生毕业后有一技之长,自营生活,自立于社会。与此同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也觉察到:中国以农立国,85%的人口在农村,各种运动只有向农村发展才有发展前途。于是,向来不受人们注意的乡村及乡村教育,也引起人们的注意,关注乡村、关注乡村教师成为教育界的一种时尚和责任

陶行知一开始就注意乡村教育问题,并把研究、改造乡村教育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成为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史上最为杰出的倡导者、实践者和领导者。

一、改造乡村教育改必先培养新乡村教师

在中国,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的关键问题。要寻找中华民族的出路,必先寻找中国农村的出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先改变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这是国内外有识之士一致的看法。那么,如何改变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找出一条繁荣富强的生路呢?一些教育家,主张走改良主义的道路。他们希望通过乡村教育,来改善农村生活,稳定社会。也就是说,通过教育来改造农村,通过教育寻找中国农村的出路。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从1925—1935年间,全国各地共建立了193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区。在众多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中,陶行知领导的,以南京晓庄师范为中心展开的乡村教育改革运动,成就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www.guayunfan.com)

陶行知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就是中国的乡村问题,而乡村问题的关键在于乡村教育。他说:“乡村教育关系到三万万六千万人民之幸福,办得好,能叫农民上天堂,办得不好,能叫农民下地狱。”[25]而当时的乡村教育,完全不适应乡村生活的需要。学校教给儿童唯一的东西是书本知识,所培养的唯一人才是“用脑不用手”的书呆子。他们从来也不注意到农民的真正需要,从来也不关心知识的使用价值。这样的教育不但不能改造农村生活,使农村变成“快乐的天堂”,反而会使农村减少生活力,变成“地狱”。造成乡村教育不适应乡村生活需要的原因很多,陶行知认为最主要的是办学指导思想的错误。简单地说,这种教育是“洋八股”和“旧八股”思想指导下的必然结果。所谓“洋八股”,就是“拉洋车”的洋化教育。外国流行什么教育思潮,教育方法,不管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不管是否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赶紧翻译介绍,宣传推广。今天介绍一个“新思潮”,明天又宣传一种“新方法”,结果使国内教育界无所适从。所谓“旧八股”,也就是人们常指责的传统教育。这种教育是关门来干的,只有思想,没有行动。“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员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26]陶行知把这种教育斥之为“死的教育”,“吃人的教育。”传统教育何以吃人呢?陶行知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的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他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他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许听教师讲,不许问。……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27]传统的教育不但教学生吃自己,而且还教学生吃别人。因为传统的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他不教劳力者劳心。”他教人分利而不生利,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粮。工人、农人自己不够吃,还要供给他们食宿,这就是“吃别人”,就是:“吃人的教育”。在“洋八股”、“旧八股”思想指导下的教育,不但不能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反而使他们得了两种不治之症。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28]前者的得病者是读书人,后者的得病者是一般工人农民。要医治这两种病,就必须对中国的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清涂“洋八股”、“旧八股”的影响,建立一个生活与教育密切联系,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教法学法做法合为一体的“新教育”、“活教育”制度。

基于上述认识,陶行知于1926年12月、1927年1月,连续发表了《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再论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两篇重要文章,在批判中国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走错路的同时,提出了系统的乡村教育改革思想。他写道:“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繁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有荒田不知开垦,有荒山不知造林。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人忍受土匪、土棍、土老虎的侵害而不能自卫,遇了水旱虫害而不知预防。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格外穷,强的变弱,弱的格外弱。像这种教育,大家还高唱着要教育普及,真是痴人说梦。其实这种教育决不能普及,也不应该普及。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生路是什么?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29]

二、欲改革乡村教育必先培养乡村教师

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那么正确的道路在哪里?应该如何走?陶行知经过对南京至上海铁路沿线农村深入的调查研究,得出明确的答案: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在于对中国乡村教育进行根本的改造,使其成为“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如何在“走错了路”的乡村教育基础上,建设和创造出一种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新教育呢?

首先,要有开辟精神、试验精神及科学的态度。陶行知认为,一个人如欲立志从事教育改革,创造新教育运动,必须具备两种精神:“一是开辟精神,二是试验精神。有开辟精神,然后愿到那人不肯到的地方去服务,然后我们足迹所到之处,就是教育所到之处。有试验的精神,然后对于教育问题,才有彻底解决;对于教育原理,才有充量的发现。”[30]开辟精神与改革意识紧密相连,而试验精神则是创新、发明的基础。有了这两种精神,加上科学的态度,就不会盲目地模仿外国教育制度,做“拉车夫”。有了这两种精神,就不会再抱着旧传统教育不放,就不会再犯“依赖天工”、“沿袭陈法”,“率任己意”、“偶尔尝试”的错误。因此,陶行知要求从事乡村教育改造的同志,必先具备上述两种精神,以实际乡村生活作为“探险的指南针”。不再墨守旧法或抄袭舶来货,去重演削足适履的把戏。那么,适合乡村生活实际需要的“活教育”,一定会“不期然而然的要产生。”

其次,确定指导思想。抛弃“洋八股”、“旧八股”指导下的旧乡村教育,建设一个适合乡村生活的新教育,必须先确立新的教育指导思想。陶行知为乡村教育改革运动而制订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而乡村学校倘若要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就必须先建立在乡村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而乡村教师要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就必须先具备“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陶行知认为,从书本到书本,不以实际生活做中心,正是旧教育、旧学校的特点,他把这种教育称之为“死教育”。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要采取优良小学的办法,训练学生,以广流传。”因此,陶行知先办乡村中心小学,然后再办乡村师范,培养乡村教师。为了贯彻这一思想,陶行知还主张乡村师范应聘请成功的乡村小学校长,教员兼任指导员和教学工作,以训练出合格的乡村教师。另外,陶行知还主张乡村师范应办在城乡接壤的小镇上,一方面可以了解农村生活实际,有实地教学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过几年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的情况发生。陶行知创办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就是根据上述精神创办的,后来成为中国乡村教育改革运动的中心,合格乡村教师的培养基地。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要彻底改变只准教师讲,不准学生问,只有思想,没有行动,只动脑不动手的注入式教育,代之于教学做合一。

第四,在教学内容上,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换言之,凡是有利于发展学生“活本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生活的“活本领”,都是学校的教学内容。用陶行知的话来说:“要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就拿什么来训练教师。”[31]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具体地说,除教授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外,还应有选种、调肥、预防虫害等科学农业、园艺、手工、卫生等内容。

教育内部改革方案确立后,陶行知又谋求制订教育同外部关系的改革方案。陶行知认为,“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闻问。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了促进的媒介。”此外,教育还要与银行联络,以推翻重利,与科学机关充分联络,以破除迷信;与卫生联络,以预防疾病;与道路工程机关联络,以改良路政。教育与外界联络的范围越广,改造乡村生活的力量就越大。

陶行知认为,要实施这个整体方案,须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试验期,在这一时期里,主要是设立各种试验乡村学校,试验关于乡村教育种种方法和材料。第二时期是:训练期,根据试验所得结果,训练许多合于乡村生活的教师和其他有效的人才。第三时期是播种期,依据受过训练人才的多寡从事推广,使乡村教育可以布满全国。[32]由上可见,陶行知的乡村改革整体方案,是完全否定旧传统教育的前提下,对学校、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与外部诸因素关系重新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全新的、创造性的改革方案,陶行知把它称之为“教育革命”。

第五,提出教育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陶行知经过对乡村教育的考察和全面思考,总结出十八条乡村教育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陶行知把它称作《我们的信条》,这也可以说是从事乡村教育改造者的决心书和誓词,必须终身奉行,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其主要内容是:深信教育是国家的万年根本大计;深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原理;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深信乡村教师应成为农民和学生的真心朋友;深信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改造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33]

第六,最终目标。陶行知通过对乡村教育的根本改造,最终要使农民自立、自治、自卫。使“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叫中国一个个的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34]如果从世界范围而言,乡村教育根本改造的最终目标则分三步走:第一步要谋中国三万万四千万农民之解放;第二步要帮助东南亚各国农民之解放;第三步要帮助全世界农民之解放。可见,陶行知走的是一条教育救国,教育强国,以教育解放全人类的道路,这注定了他教育改革最终失败的命运。

三、欲培养乡村教师必先办乡村师范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改革实践,是从设立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师范,培养乡教师开始的。乡村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工作,即创办适合乡村生活需要的乡村中心学校,主要是通过特约基本符合上述要求的乡村小学,加以改进而完成了。1926底,陶行知在《新教育评论》上先发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章程,申明办学宗旨是:“在根据中心学校办法,招收中等以上各级学校的末年级生加以特殊训练,俾能实施乡村教育并改造乡村生活。”教学工作“以中心学校生活为训练中心。”课程设置分五大类三十三门,每门课都冠之教学做三字。实行学分制,先修满学分者先毕业。其具体内容是;第一大类,中心学校活动教学做,共30学分。包括国语、公民、历史地理、算术、自然、园艺农事、体育游戏、艺术、童子军等科,第二大类,学校行政教学做,共3学分。包括整理校舍、布置校景、设备、卫生、教务、经济等科;第三大类,分任院务教学做,共6学分。包括文牍,会计、庶务、烹饪、洒扫整理、缮写、招待等科;第四大类,征服天然环境教学做,共16学分。包括:科学的农业、基本手工,卫生等科;第五大类,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共5学分。包括村自治、平民教育、合作组织、乡村生活调查、农民娱乐等科。总之,农村生活所需要的本领,一个活的乡村教师必备的知识,都列入学校教学做的课程中。招生条件规定,考生必须具有初中三年级以上程度,立志从事乡村教育改革并有农事经验者。“书呆子”,“文凭迷”则概不接受。考试项目也完全不同于其他师范学校,共五门:农场操作一日,智慧测验,作文一篇,常识测验,还有三分钟演说。晓庄师范要培养具有农夫身手的乡村教师,因此,很重视劳动教育。陶行知写过一首《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35]这歌是晓庄师生最爱唱的歌。晓庄有一个试验农场,是师生学习农事劳动的基地。每个学生分配菜地一分,普通农作物地五分,荒山地一亩,各人包干耕种,收获的农作物交农场收购,作为学生膳宿费用。晓庄农场还饲养家畜,有:牛、羊、驴、鸡、鸭、鹅、猪、狗、鱼等动物,由师生轮流喂养,以培养学生对农村副业的兴趣。为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晓庄还办有勤工俭学会。该会除包做学校土木工程外,还从事编织、缝纫、烹饪、印刷、工业化学、商店、小吃部、浴室等业务。收入除一部上交学校外,余作学生收入。每年“五一”劳动节,晓庄师生都必须参加修路,造林等公益义务劳动,以纪念劳动节。“不会种菜、不算学生”、“不会烧饭,不得毕业”就是晓庄师范提倡劳动教育时提出的口号。

要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头脑,就必须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晓庄师范主张“在劳力上劳心”,反对死读书。“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36]这首诗,就是陶行知为宣传其“手脑并用”的教育主张而写的。晓庄学生读的书分两种:一是学校规定的必读书,二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而选择阅读的书。无论读什么书;都贯彻陶行知“做什么事,用什么书”的思想。学校每月公布一次必读书目,学生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接受每月一次的检查考核。如晓庄第一年五月份的必读书是《设计组织小学课程论》、《明日之学校》、《医学常识》。六月份必读书,有《高中心理学》、《乡村教育经验谈》。七月份必读书有《治蝇要览》、《臭虫与蚊虫》、《实用农业教授书》、《中等农学通论》、《科学大纲》等。所读的书与学校工作的重点,农村的季节变化紧密相关。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改造社会的精神,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使学校与社会融合为一。晓庄师范采取了以下措施:①会朋友去。晓庄师范规定学生每周一次,每次半天,专访一个乡村,与这个村的村民拉家常、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困难、问题、需要,并尽量给予帮助。为以后改造社会积累经验。②创办民众学校,由师范生到附近乡村开办民众夜校,教农民读书、识字。每个学生都必须轮流到不同的民众学校中担任义务教员,以帮助农民识字,学文化,提高国民意识。③开设中心茶园。农民业余生活贫乏,多有赌博陋习。对此,晓庄师范开办了几处中心茶园,备有围棋、象棋、胡琴、笛子、图书杂志等文化娱乐品,由农民自己管理茶水。晓庄师生则轮流到茶馆说书,讲故事,教唱歌、宣传卫生常识,时事新闻等,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中心茶园在联系群众,传播文化,开导思想,移风易俗,改造社会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④开办乡村医院。晓庄师范办有乡村医院,义务为乡民服务。除义务治病外,乡村医院还发动学生开展乡村卫生运动,宣传卫生常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⑤举办联村运动会。联村运动会由晓庄师生和周围农民共同参加,比赛项目有武术、爬山、挑柴、挑粪、举石担、玩石锁、跑步、跳远等,此外,还有别开生面的耕牛比赛。联村运动会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同时又推动了农村体育事业发展。⑥组织联村自卫团。晓庄师生和周围村民,共同组成联村自卫团,主要任务是“团以保生”,维持地方治安,为百姓除害。通过联村自卫团,把学校与农村的关系打成一片。

晓庄师范创办不久,以其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各地纷纷组团前来参观学习,有志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都以能入晓庄师范学习为荣。晓庄师范无疑成了全国乡村教育改革运动的中心,乡村教育改革人才的培养基地。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中担任领导工作的戴伯韬、刘季平、方与严、张宗麟、董纯才,张劲夫、张健等人,都曾就读于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

四、晓庄师范的办学特色

陶行知认为,真正的乡村师范应该是这样的:由乡村实际生活产生乡村中心学校,由乡村中心学校产生乡村师范。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必能用最少的金钱,办最好的学校,培养最有生活力的农民。其目的是使“乡村学校成为改造乡村生活之中心,乡村教师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最终,“叫乡村变成西天乐园,村民变成快活神仙”,“合起来造成中华民族的伟大新生命”。那么,如何才能创立真正的乡村师范呢?陶行知认为,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建立“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以实验之”,然后将实验得来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这样,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便于1927年3月15日应运而生。她的诞生,是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乡村教育运动的开始,生活教育理论的创立。

晓庄师范一经创办,即以全新的面貌引起整个教育界的轰动和瞩目。有人用“教育中国化,课程生活化,生活民众化,环境科学化”20个字来概括她。也有人把她视作陶行知的“新发明”,中国乡村教育的“灵魂”、“苗圃”,乡村师范的“榜样”。全国各地来晓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可以说,此后新设的乡村师范,几乎都是仿效“晓庄模式”的。晓庄师范何以如此引人注目?何以获得如此殊荣?答案就在于晓庄师范本身,就在于晓庄师范鲜明的办学特色。

办学目的——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陶行知对当时的乡村教育有过深刻的批判,他说:“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繁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那么,中国乡村教育的生活或者说出路何在?陶行知认为,出路就在于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这种“活教育”,能教农民子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能教人生利不分利;能叫荒山成林,瘠地长五谷,能叫农民自治、自卫。具体办法就是教育与农业携手,提高农业产量,充分发挥教育的实效性;教育与银行机关联络,以推翻重利;教育与科学机关联络,以破除迷信;教育与卫生机关联络,以预防疾病;教育与道路工程机关联络,以改良交通道路。如是,农民的“知识日增,道德日高,技术日精,农产日多”,中国的乡村生活就可得到彻底改善,农民就可过上幸福的生活。

培养目标——活的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办理不善,不受农民欢迎,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合格的乡村教师。由于乡村条件落后,生活艰苦,待遇微薄,一般师范毕业生多不愿低就。即便来自农村的学生,受了几年都市生活熏染,也不愿回乡服务。因此,乡村教师多为冬烘先生或未受过职业训练之青年。他们的学识才力既不足,又无教育之热情,何以见信于民?因此,陶行知把“活的乡村教师”的培养作为乡村教育改造的必备条件。这些“活的乡村教师”,须立志为乡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能与农民共甘同苦;在能力上,他们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他们还能以身作则,“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因此,能否培养活的乡村教师,就是晓庄师范与其他师范学校的根本区别之一。

教学内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认为,乡村师范应学习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是乡村小学里所教所学的课程;另一方面是作为乡村教师必备必会的职业知识、技能。因此,晓庄师范完全是根据“要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就拿什么来训练教师”的根本原则来设计课程的。陶行知经过分析研究,认为一个人在乡村环境里健康成长并有所作为,必须学会过五种生活,接受五种教育。即健康的生活—健康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改造社会的教育。根据乡村小学里必教的“五种教育”及一个乡村教师必会的职业知识技能的要求,陶行知将所有的课程划分为五大部分。即中心小学活动教学做,中心学校行政教学做,分任院务教学做,征服自然环境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不但课程设置与传统的师范学校截然不同,而且晓庄师范没有教科书,只有教学的指导书。教和学都是通过“事”,通过活动来完成的。可以说,晓庄师范的全部课程包括全部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生活即教育。

办学形式——“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时,决心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拆去,使整个社会生活场所变成整个教育场所,使小众教育化为大众教育。一旦“社会即学校”变成了现实,那么,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就可以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本领。“以青天为顶,以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就是晓庄师范的真实写照。这种以社会为学校的办学形式,是其他师范学校不敢想象的。

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现行学校的通病是教学分家,学用脱节。教的是一套,学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可以说,先生教的是启发式,学生学的是启发式定义,实际做起来则是“注入式”。因此,陶行知主张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法训练乡村教师。其具体办法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和学都要通过做才能发生效果。以种稻为例,种稻这件事是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教田里学。为种稻种得更好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种得更好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就是“种稻教学做合一”。由此可见,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做,另一方面是为做而教而学。所以,晓庄师范的全部教学活动分为“前方”和“后方”两部分。“前方”就是中心小学,每个学员都要在中心小学的教学中学会教学。“后方”就是指师范本部,为了更好地教,在指导员的指导下,学习各种教的知识和技能。“前方”的教和“后方”的学构成了“教学做合一”法。“教学做合一”法在晓庄师范运用后,全国各地的乡村师范纷纷仿效,成为教育界一句时髦的口头禅。著名电影戏剧家洪深在创办电影演员养成所时,也打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招生广告,可见影响之一斑。

此外,晓庄师范还有许多独一无二,开天辟地的创举:如入学者必须有“农事的经验”,志愿做一个乡村教师,经过垦荒、智慧测验、常识测验、作文、演说等五科考试。合格者方可入学。入学第一课就是自己建校园、校舍。学校的教师通称指导员,学生统称学员,除一名校工外,其余工作都由师生分任,学员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学校购有200亩田园和一片荒山供师生耕种和造林。建有小学师范院、幼稚师范院各1所,中心小学8所,民众学校3所,中心茶园2所,中心木匠店、乡村医院、联村救火会、石印工厂各1所,作为学员教学做的场所。学员无统一的学习年限,自己认为可以作一个“活的乡村教师”,即可毕业。从事乡村教育半年后,经学校考核,认为确实达到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再补发毕业证书。

可见,晓庄师范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办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招考办法,甚至学校机构设置都不同于一般学校,处处显示出它是一所新型的、不同凡响的特色学校。

五、晓庄师范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改革理论是在否定洋化教育,传统教育的前提下,经过调查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理论,创造性理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争取自由平等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为广大农民提出来,并为农民服务,深受农民欢迎的教育理论方法。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改革理论对我们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仍有现实意义。

第一,提出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把乡村教育出路视作中国教育的出路,把中国教育的出路,视作中华民族的出路,从而使乡村教育提高到立国强国的战略高度,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第二,提出了一整套符合中国乡村教育发展规律的指导思想,整体方案及原则,指明了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三,时刻想着农民,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第四,改造学校与社会隔离,生活与教育分家的“死教育”,建设了学校与社会联系,生活与教育结合的“活教育”。农村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从而使“教少数人升官发财”,培养“人上人”的升学教育,改造成为广大农民子弟服务,培养农村生活需要人才的大众教育。

第五,改造盲目抄袭外国教育的“洋化教育”和沿袭旧法的“传统教育”,建设切合中国农村实际生活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活教育”。改造了教人用脑不用手,用手不用脑的“残废教育”,建设“手脑都会用”,“在劳力上劳心”的健全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