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项目改革的主要举措和做法_重庆市统筹城乡教

项目改革的主要举措和做法_重庆市统筹城乡教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大对国家及地方各类就业专项计划的宣传和利用,鼓励和引导毕业生报考专项计划,并为毕业生报考提供实际的支持和便利,使这些专项计划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项目改革的主要举措和做法_重庆市统筹城乡教

开展毕业生就业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

重庆交通大学

“开展毕业生就业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项目以促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为主线,以通过“招生—培养—就业”三环联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统筹城乡提供智力支撑作为着力点,以打通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渠道为统筹城乡提供人才保障作为突破口,基于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系统构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八大长效机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著的实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一、项目改革的实施背景

高校毕业生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深刻变革,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及高等教育中的一件大事,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和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李源潮、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用创新的精神、改革的思路,重新审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统筹谋划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管理,创建与市场机制、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具有系统性、根本性、长效性的就业机制。(www.guayunfan.com)

二、项目改革的主要举措和做法

该项目系统构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八大长效机制。

1.“一把手”工程领导机制

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校院一把手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重要的战略任务和工作重点,逐级明确任务和责任,纳入年度考核,为就业工作顺利有效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2.“招生—培养—就业”三环联动机制

遵循“按照教育规律治学、适应社会需求办学”的思路,将就业工作前移到专业设置、学科调整、招生计划编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过程中,跟踪市场、反馈信息,服务人才培养,逐步建立与市场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切实增强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和人才培养的市场竞争力。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高质量的毕业生去占有就业市场,以毕业生良好的实际表现和口碑铸造学校良好的办学形象,增强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努力形成“进口旺、质量高、出口畅”的良性循环。

建立健全市场需求分析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制度,校、院两级组织专门工作组,教务处牵头,会同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人才培养质量的跟踪调研工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

实行新设专业申报答辩制度,校、院两级切实做好新专业设置的论证和调研工作,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来设置新专业。在新专业的申办过程中,由教务处牵头,发展规划处、招生就业处等有关职能部门与相关学院成立审核小组,实行新设专业申报的答辩制度,在审核小组初审同意后方可向校学术委员会申报,应将准确可靠的市场需求信息作为论证工作的重点,切实增强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度。

根据社会及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在大二下学期,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情况,由各学院在充分调研、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办学实际,会同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职能部门灵活设置契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并对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调整。

根据初次签约率实施专业预警机制,并坚持在安排专业招生计划时进行硬挂钩。对连续3年初次签约率平均数为55%~70%的专业,实行橙色预警并根据当年招生规模酌减其招生计划数;签约率平均数为40%~55%的专业,实行黄色预警并隔年招生;低于40%(不含40%)的专业,实行红色预警并暂停招生。

3.就业工作合力机制

实行毕业生就业日常工作重心下移,明确职责,规范秩序,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对就业工作的主导作用,全面统筹、协调、组织、指导各学院及学生社区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学生社区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协助者,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及就业指导,积极协助学院完成毕业生就业推荐等相关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在全校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4.就业市场培育机制

进一步联络、巩固现有的用人单位,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式,逐步建成学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并争取用人单位不断增加招聘计划。加强与校联办、产学研办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开辟就业市场新领域,挖掘就业潜力。加大与正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行业协会、地方商会、就业协作组织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等机构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其单位信息多、服务形式多、服务范围广的特点,为毕业生就业寻求机会。发挥学院在就业市场培育和拓展中的主体作用,学院要建立细分的专业就业市场,拓展专业就业渠道。加大对国家及地方各类就业专项计划的宣传和利用,鼓励和引导毕业生报考专项计划,并为毕业生报考提供实际的支持和便利,使这些专项计划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5.就业指导教育机制

在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中必须始终坚持“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着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在充分利用好“就业指导”必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指导”和“创业学”选修课主渠道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熏陶课堂、咨询服务课堂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以职业生涯测评系统软件及一对一的就业咨询等形式开展好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客观地评价自我,形成全程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教育机制。

6.就业工作考评机制

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考核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考核指标,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80%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低于80%的所在学生社区负责人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级,学院、学生社区不能评选为“先进集体”,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学院和学生社区给予适当奖励。

7.就业弱势群体援助机制

高度重视对因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有心理障碍等导致就业出现困难的就业弱势群体的援助。通过指定老师进行定向咨询指导,在思想上帮助他们卸下包袱,鼓励他们迎难而上,树立信心;拨出经费为特困毕业生进行就业专项资助,帮助他们解决部分求职费用;有意识、有计划地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困难学生等措施对他们进行有效援助。就业援助新机制让就业困难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切实促进就业率的稳步提升。学校设立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面向生产一线就业专项奖励经费10万元/年,对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按照2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表彰奖励。

8.就业工作保障机制

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提供充裕的场地和先进的设备,保证就业指导教育、咨询服务、招聘推荐等工作的开展。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就业工作经费按不低于学校当年实收本专科学费的1%列入学校年度预算拨款。设立专项大学生创业基金,用于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孵化园及各学院具体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竞赛活动等。配备足量的就业工作专职人员,校级就业工作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按不低于1∶500进行配备;将各学院从事就业工作的辅导员设立为就业专职干事,确保就业工作队伍的相对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摆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纳入统一规划,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三、项目试点取得的主要成效及产生的社会影响

该项目以重庆交通大学为载体,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校外推广产生了良好示范作用。

1.以就业导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构建起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总体格局,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格局,从根本上提高了人才质量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实行新设专业申报答辩制度,灵活设置契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实施专业红、橙、黄三级预警并与招生计划硬挂钩,切实增强了专业适应度,从源头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探索建立了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熏陶课堂、咨询服务课堂五位一体的、分阶段、模块化的教育教学体系,实现了就业指导教育个性化、全程化和全覆盖,受到学生欢迎,收到突出效果。

3.以就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了以中交集团、中铁集团、科研院所等就业骨干单位网络500多个,联络单位6000多家,就业实习基地200多家,校就业网提供1200多家查询信息,我校平均供需比达1∶2,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在重庆所有高校中名列前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教育部领导、专家多次来我校调研考察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张浩明副司长、张继栋副主任等领导及专家高度评价学校就业工作。原国家民委教育司张京泽副司长带队考察我校,高度评价我校就业工作“三个好”“三到位”。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陈云棠教授充分肯定我校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三位一体”方面有创新、有特色、有实效。

5.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指定学校在市级会议上交流经验。2009年6月,我校党委书记刘伦教授在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上,被指定作为高校代表交流了我校大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新举措;2012年4月,刘伦书记再次被指定在全市就业工作大会上交流了我校调专业结构、抓规范管理的成功经验。我校周直副书记、王平义副校长也多次在市级会议上交流我校就业工作特色做法,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会的高度好评。

6.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交通新闻网、重庆市教委网站和《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简讯等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报道我校就业工作,我校被“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誉为毕业生最容易找到工作的“非211院校”之一。

7.市外教育考察团及兄弟院校多次来校调研考察。广东、陕西、浙江等省组织就业考察团累计近60所高校及长沙理工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近10所市内、外高校先后赴我校学习借鉴就业长效机制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

8.学校在全国高校就业领域具有广泛影响。重庆交通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普通院校当选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就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交通陆上专业就业协助组副理事长单位、市高校就业专委会主任单位(该项目主持人姜尔岚教授担任主任) ,产生了广泛影响。项目组成员朱辉荣被邀请到西南大学等近20所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宣讲项目成果核心理念,受众上万人,反响良好。

项目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推广应用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多年来学校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面向基层、生产一线就业的毕业生达65%以上,受到了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学校被评为首批“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重庆市唯一一所高校,教育部专门发文和著书要求在全国宣传推广学校就业工作典型经验)和“全国就业先进集体”,多年被连续评为“重庆市就业先进集体”。

四、反思

1.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和调控作用

一是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对人才的理性需求。二是政府部门调控对人才的合理流向,进行人才使用的合理布局,利用政策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农村去建功立业。

2.建立健全高校协同联动机制

一是打造同区域间的高校专业连锁机制,实现在结构调整和学科建设上互补,教育、设备、资源共享。二是建立同区域间的高校层次对接机制。三是推行同区域间的高校联手机制,共同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共享资源。

3.深化校企产学研用合作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校企沟通机制。二是建立校企联办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使用的无缝衔接。

撰稿人:周 直 姜尔岚 吴成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