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关链接_教师职业伦

相关链接_教师职业伦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关链接_教师职业伦第一章 教师职业伦理概述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职业之一,教师职业伦理源远流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必要条件。这是从教师的职业特征和任务角度来界定“教师”。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服务于这个目的,并认真履行这个职责。

相关链接_教师职业伦

第一章 教师职业伦理概述

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职业之一,教师职业伦理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涌现了无数“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在实践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炼、概括了教师职业伦理,并将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 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伦理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

教师作为独立的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产生、发展是以人类教育活动发展为基础的,是在人类教育活动发展过程中诞生的。教师职业的产生、发展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师职业的产生、发展,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一天也离不开教师和教师的职业活动。(www.guayunfan.com)

(一)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类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上的,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为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增加生产,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原始工具,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在这种群体的生产劳动过程中,每一代人都必须向上一代人学习制造工具、使用工具和进行生产劳动的技术和经验。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又必然要发生一定的社会联系,这就要求人们还要具有认识社会的能力,以正确处理人们相互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承担者,主要是部落、氏族的首领、老人和妇女。他们的从教活动是人类最初的教育活动,也是教师职业的萌芽。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基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决定因素。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倘若不从事生产活动,不生产出衣、食、住、行等各种物质生活资料用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人类便无法生存,也无法从事政治科学文化教育等其他活动,所以,社会生产活动是引起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发展变化的最基本的因素。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或迟或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生产力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最终决定因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必要条件。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的总和,它有三个基本要素: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以及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即具有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包括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体力劳动者和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力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使用者、劳动对象的改造者。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精神状态和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要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就必须有专门从事传播生产经验、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教师。

(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使教师职业产生成为可能

人类始初的教育活动,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只是在从事劳动过程中,作为年长一代对下一代进行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传授而出现的。它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生活、劳动的管理,以及图腾崇拜、巫术祭祀等活动混杂在一起,没有成为专门独立的社会活动。

随着社会生产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一部分人具备了从事文化教育、管理生产和公共事务的才能,并且可以不去从事物质生产劳动,而有可能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这样,脑力劳动便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教师也由“兼职”状态转变为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脑力劳动者。

在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初期,虽然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但并非真正的职业教师。春秋时期的孔丘为了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国较早办起了“私学”,他反对只从剥削阶级上层子弟中招收学生,主张“有教无类”,即无论是上层贵族子女,还是平民百姓的子女,只要缴纳一定的学费,都可以被收为学生。这样,在中国就正式出现了以教为业并以此谋生的职业教师。

二、教师的含义

广义的教师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所认为的“学者为师”,即把那些曾经对自己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起过指导、帮助作用的或者产生影响的长者、智者等尊称为自己的“老师”。例如,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在《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苏维埃学校的教师》一文中提出:广义的教师是指有威望的、明智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在当代社会,人们更多的是从狭义方面理解教师这一概念,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这种狭义的教师定义,是根据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专业化和科学化而作出的。应当说,狭义的教师概念反映了当代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明确了教师职业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揭示了教师这一概念的内在规定性,反映了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就是从狭义角度来对教师下定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概念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教师是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这是从教师身份和教师必备的资格与要求的角度来界定“教师”。第二,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这是从教师的职业特征和任务角度来界定“教师”。只有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人,才具备教师的最基本条件。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承担其他职责的同时,也承担教育教学职责并达到教师资格基本要求的人员,也可以被认为是教师。第三,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这是从教师的工作目的来界定“教师”。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服务于这个目的,并认真履行这个职责。

三、教师道德与教师职业伦理

如上所述,教师正式成为一种社会职业,是在人类社会分化为阶级以后出现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事业逐渐发展起来,教师的职业活动亦开始日益复杂起来。教育劳动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它的目的是要求教师在教育劳动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具有特定社会所希望的知识和品德,以便使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能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以自己的知识、品德和才能来影响和教育学生的。教师在自己的劳动过程中不仅要同社会发生联系,而且要与学生及家长发生联系,因而,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就需要道德来进行调节。由此,逐步形成了与教育职业劳动紧密相连的道德观念、心理习惯、生活理想和行为规范,成为指导教师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的基本准则——教师职业伦理。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含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所以,常常伦理道德不加区分或联用。但他们又有所不同,道德较多的是指人们之间的实际关系,伦理则较多的是指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那样:“主观的善和客观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的善的统一,就是伦理。”(黑格尔,2007)因此,一般地说,伦理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学说,是研究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学问。所谓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伦理学以整个教师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通过对教师道德现象的研究,阐述教师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形成教师道德意识,指导教师道德实践,因而有自己内在的理论体系

教师职业伦理体系是由教师职业伦理基本原则、主要规范和主要范畴等构成的,其中,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居于主导地位,统帅和支配着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和范畴,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约束力,是整个教师职业伦理体系的核心和精髓。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是教师职业伦理原则的展开和具体化,教师职业伦理原则总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来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调节和指导作用。教师职业伦理范畴是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它受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是对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的总体概括和反映。不论是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都要通过教师职业伦理道德范畴内化为教师个体的道德心理机制而发挥作用。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具体讨论教师职业伦理的原则、规范和范畴。

第二节 教师职业伦理的历史演变

一、我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职业伦理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随着人类教育的发展,学校、教师职业的出现而形成,经社会历史形态的演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我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形成

我国教师职业伦理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我国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之中,生产关系变化急剧,各种学派应运而生,各派学者纷纷聚徒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学术观点,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教育上出现了以孔丘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教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的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强调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和身教去影响、教育学生,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博学多识、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研究学问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对待学生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传授知识时不要隐匿、不要保留。通过修养就可以达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他认为教师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知错而改的教师,其实是维护自己的威信,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墨子(公元前468—前376)认为教师的最高品德就是实现其政治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他把“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视为教师的大恶,把“有道者劝以教人”视为教师的大善(《墨子·尚贤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说教不要怠倦,做到言行一致,“以身戴行”(《墨子·修身》)。

孟轲(公元前372—前289)强调“教者必以正”(《孟子·离娄上》),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他把“知耻”作为教师修养的先决条件,认为人能知耻,便能勇于改过,过而能改,便成无过。他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的教育和道德意志的锻炼,即“存其心,养其性”(《孟子·尽心上》)。他主张节制私欲、反求诸己、改过迁善、锻炼意志等道德教育原则和深造自得、专心有恒、循序渐进、重思存疑、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认为教师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崇高职业。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很重视道德教育,强调教师“参验反省、择善从之、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内涵,提出了强学力行、虚壹而静、学思兼顾、积渐全尽、专一有恒的教学方法。学习必须依靠教师的指导,学生应该尊重教师。他说:“学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深不言。”他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仕》)他把教师的德行、信仰、能力、知识及其在学生中的威望作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荀子·礼论》)把教师作为治理国家、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并把尊重教师作为衡量国家兴衰的标志。

(二)我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

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整理和统一了文字,推行封建礼教,颁“禁私学”令,进行焚书坑儒,采取“统制思想”和“以吏为师”政策,对兼任教师的官吏进行严格控制。吏师的教育原则是“以法为教”。其后,我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封建社会时期

西汉哲学家、教育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认为教育是统治人民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教师的道德责任在于“化民成性”,树立良好风俗,防止奸邪。他认为“义之养生人大于利”(《春秋繁露·卷九身之养重于义第三十一》),要求教师要“明义利”,不以私利为教育目的,做到“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忠心耿耿地从事教育事业,并对教师提出了“守礼”规范,“非礼而不是,非礼而不动”(《天道论》)。他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春秋繁露·卷一玉环第二》)他认为教师语言要简洁明了,通俗形象,“其动中伦,其言当务”,教师应不说空话,一言一行犹应善处,不能掉以轻心,牢记“为人师者,可无慎耶?”(《春秋繁露·卷五重政第十三》)

唐朝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韩愈(768—824)在《师说》中指出教师的任务有三:传道、授业、解惑。他在《进学解》一文中写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教师要有“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治学态度,就如同品尝芳香味甘的佳肴美酒一样,去诵读经典著作,探索经典真谛。老师钻研业务时要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勤奋精神,要做到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力作不息。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因材施教等,还要求教师“以身立教”,做到“其身亡而其教存”。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1130—1200)认为,教师“若不用躬行,只是说得便了,则七十子之从孔子,只用两日说便尽,何用许多年随着孔子不去。不然,则孔门诸子皆是呆无能底人矣”(《朱子语类辑略》)。他强调师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主张“立志”“主敬”“存养”“省察”。他在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条》中提倡要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师生共勉的道德规范,还要求师生做到“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王守仁(1472—1528)强调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首先要“庄严自持、内外若一”,“以身先之”。“凡习礼,须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全书·教约》)他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对无节制地灌输知识,认为这是摧残儿童;反对教师体罚学生。他主张学生对教师的缺点与错误可以直言相谏,做到“直不至于犯,婉不至于隐”。

颜元(1635—1704)对教师职业伦理有很多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教师应以身作则,“教以济养,养以行教,教者养也,养者教也”(《存论编》)。他很重视教师的实践活动,认为教师“口头说出,笔下写出,不如身上做出,乃是不自欺,乃为有实得”(《乃斋言行录》卷上),“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存学编》)。他还对师生提出共同的道德要求是“孝父母”“敬尊长”“立忠信”“申别义”“禁邪僻”“慎威仪”“肃衣冠”“勤赴学”“行学义”“尚和睦”“贵真善”(《乃斋年谱》),等等。

2.民主革命时期

张之洞(1837—1909)在《劝学篇》中阐述了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他要求教师恪守“中学”立场,反复告诫教师要做到“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本”(《奏定学堂章程》),“祖宗之法不可变”,从根本上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政权。

康有为(1858—1927)以改良现实社会、实现人类“大同”为理想,从理论上阐述了他理想化的教师职业伦理内容。他在《大同书》里描绘了理想世界的教育制度的蓝图,还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职业规定:幼儿教师应该“德性慈祥,有恒心而无倦心”;小学教师应该“德性仁慈、威严端正、诲诱不倦”;中学教师要做到“贤达之士、行为方正、德性仁明、诲人不倦、慈幼有恒”;大学教师要做到“专学精深奥妙,实验有得”(《大同书》)。康有为在行动上也身体力行,讲演起来“如大海潮,如狮子吼,善能振荡学者之脑气”。

梁启超(1873—1929)从“教育救国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国家富强的根基在于文化教育,把“育人才”“开学校”和“变科举”看作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的主要手段。他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新民”,其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和“自由”“自治”“进步”“进取”等品德。他反对体罚学生,提倡女子教育,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实祸天下之道”。他要求教师自觉认识肩负的职责,热爱本职工作,从辛苦的工作中“领略得个中趣味”。没有责任,没有目的的教师,其苦才是不可名状,是真正的苦。他倡导教师把教师职业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蔡元培(1868—1940)首创公民道德教育,把孔孟传统伦理观念的“义、恕、仁”比附于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师生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他要求教师“不嫖、不赌、不娶妾”,还认为教师应当知识渊博、自我磨炼,以成为人的模范。他为师范生演讲时说:“什么叫师范?范就是模范,为人的榜样。”

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师和全体劳动人民一样,翻身当家做主人,广大教师团结在党的周围,热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国革命的理论和苏联的经验,学习工农,积极参加国家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与全国人民一致形成了“革命的、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教师职业伦理风尚。

1957年,毛泽东向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发出“又红又专”的号召,它为人民教师的教师职业伦理建设指明了方向。“红”,即要求教师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专”,即要求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从事教育工作的理论知识与能力。

1962年至1963年,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以下统一简称《条例》),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条例》指出了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完成教育任务;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严格要求,指导和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发展智力和增强体质;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思想、行为方面,力求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要努力学习,关心政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刻苦钻研业务,力求精通所任课程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政治、文化、业务水平;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迅速为教师摘掉了“文革”期间的“臭老九”帽子,不断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和社会政治地位。1984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总工会联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对教师规定了六个方面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全国教育总工会在1984年《要求》实施的基础上,又颁布了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3年八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确立了法律保障;1997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总工会为了帮助广大教师适应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克服在一些教师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倾向和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罚代教和以教谋私现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有关规定,重新修订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职业伦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2005年1月教育部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2008年9月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又一次修订,颁发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1年12月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首次颂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外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形成与发展

(一)外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形成

外国教师职业伦理形成于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时期,那个时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普罗塔哥拉(公元前481—约前411)强调教师要在教书育人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伴以必要的练习、实践和讨论,使学习达到一定的深度,从而在灵魂中生根。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提倡教师用说服和鼓励的语言和学生交谈,因为“用说服和鼓励的语言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显然是比用法律和约束更能成功”(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1961)。他认为,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做比教他们怎样做重要,“照着良心行事并能知其所以然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坚定且正直的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1989)。他厌恶空洞的道德说教,告诫教师“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他重视美育,认为对美的不懈追求,向灵魂的完善不断接近,这是“一个神圣的心灵的标志”。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认为教育是人类所具有的首要的和最好的事物。他要求学生对教师进行经常的监督,教师“如果不指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值得赞扬的,什么是羞耻的;什么是神圣的,什么是渎神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就无话可说,无事可做”。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灵魂的不同去实施教育,如针对理性灵魂进行智育,针对动物灵魂进行德育,针对植物灵魂进行体育;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道德品质,要求教师以“节制中庸”的道德去培养学生的中庸美德。他很重视美育,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美育。

昆体良(约35—95)认为教师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处处给自己的学生做模范,做榜样。教师应该谙熟所教学科的内容,能熟练运用教学方法。教师要爱护学生,“让教师首先唤起个人对他学生的父母感”。教师要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注意学生智慧的差别”,然后予以施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态度要诚恳、耐心,乐于回答问题,并要用心地听取学生的问题,特别要注意启示那些沉默少语的学生。

(二)外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

外国教师职业伦理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形成后,又出现了以下几个突出的发展阶段:

1.文艺复兴时期

维多里诺(1378—1446),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他重视德、智、体、美诸育的普遍实施。在教学中,他重视个性发展、开拓知识视野,鼓励学生自觉学习、了解知识、主动创造;在学校里废除体罚;在德育中,特别注重教师用优良品质向学生示范,被誉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和“仁爱主义”。

拉伯雷(1494—1553),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他建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谈话的方式教学生学习,并常常和学生一起散步,为学生安排有意义的实际考察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生活热情;他要求教师不要把艰深的学习变成机械的背诵,要使学习带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他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认为“有知识而无良心,便是灵魂的死亡”。

蒙台涅(1553—1592),法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散文作家。他重视知识,认为知识乃一切美德之母。他认为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学生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反对死记硬背书本,主张教师应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交往和国内外旅行来活跃与发展自己的心智。他重视德育,强调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认为只有高尚的美德,才能使个人得到真正的持久的荣誉、幸福和欢乐。他反对教师对学生采取粗暴和强制的方法。

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教育家,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奠基人。他主张所有的人都应受教育,都要学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而且要学得“完善”“彻底”;提倡“泛智论”,把努力提高知识素养、具有广博知识和系统传授知识的技能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重视学校纪律,认为“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坊没有水”,“如果你给学生去掉纪律,你便算是去掉了它的发动的力量”(夸美纽斯,1957:210,214)。重视对学生进行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品德的培养。

2.近代资本主义时期

洛克(1632—1704),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把教育明确分为德育、智育、体育三大部分。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对儿童从小就要重视道德教育,尤其是通过实际道德行为的锻炼来培养德行;强调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认为榜样所起到的吸引或阻止儿童去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大而深刻。他反对体罚,认为体罚只能培养儿童的奴性、拗性和怯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和发展儿童的求知习惯,要引导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提问与主动探索、求知。

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主张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要求教师是一个道德卓越的人,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睿智,是学生的楷模,自始至终以善良的态度对待学生。

第斯多惠(1790—1866),德国教育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他认为学校全部工作的成功均依赖于教师职业伦理的提高。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必须具备优良的素质和高尚的品质。他要求教师要具备崇高的、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培养学生和教育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教师的学识要渊博,熟悉教育学、心理学,通晓教材和教授方法,使教学引人入胜、富有兴趣、生动活泼,激励、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信心、上进心;教师还要有勇敢的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在任何困难场合下都不要停止前进。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育家也对教师职业伦理进行了一些论述和发展。如赫尔岑要求教师接近学生,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别林斯基认为,教育者是“伟大的”,教师的人格和精神是“神圣的”,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在他的手中”,他要求教育者必须把受教育者“看做人”,教师应热爱学生,“爱应该是教育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而教育的目的是人道”。乌申斯基比较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他说教师的人格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托尔斯泰认为热爱学生和献身教育是教师的两大道德品质,他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托尔斯泰,1953)。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是一切幸福的根源”,“教育给人民以福利和威力。同时它还给人以精神上的愉快”。他认为,学校和教师应当保持儿童纯洁的道德,不欺骗他们,不对他们隐瞒真情,不压制儿童的天性,不打击儿童的独立活动和意向,教师要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去影响教育他们。

3.教师职业伦理在苏联的发展

克鲁普斯卡娅(1869—1939)要求教师以社会主义学校为立足点,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做一个关心国家、关心集体的共产主义者。她提出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使儿童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集体中愉快、充实地生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主动性;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总是很了解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劳动,养成会劳动的品质与习惯。

加里宁(1875—1946)首次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造就社会主义的新人,使这种人养成各种最优秀的品质。他认为在小学和中学里应当奠定牢固的基础知识,反对教学分量过重的教学大纲,无限度地增加学生的负担,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要对学生加强共产主义教育,包括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崇高理想、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节约习惯、纪律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品质。他要求教师要具有共产主义教育的思想,崇高的道德威信;要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对自己讲授的学科具备深厚的知识,并善于讲授这门学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富有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积极参与国家社会政治活动。

马卡连柯(1888—1939)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优良的教师集体,并在集体的统一步调下全心全意地工作;通过优良的教师集体,培养优秀的学生集体;在集体工作中,教师要具有严格的自觉的纪律观念和行动,认为纪律是一种深刻的道德现象和政治现象;教师对学生要做到既严格要求,又真诚尊重。

凯洛夫(1893—1973)认为教师在学校教育和教学中起决定作用。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仿效的榜样;教师必须进行一般的教育修养,包括布尔什维克的思想性,精通自己所教科目,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教育的技巧修养,包括教师要有教育的观察力与机敏性、教育的创造力;意志品质修养,包括意志与品格的坚强性、忍耐性;积极参加社会宣传、教育等重大社会活动。

赞可夫(1901—1977)认为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学不能只是传授知识,必须促进智力、能力、情感、意志、性格、体力、集体主义思想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爱儿童,要为儿童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神、才能和知识,并将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教师要细致观察、深入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进行自我修养,具备很高的文化水平和明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认为教师首先要对教育事业、教育对象抱以深沉的爱和极高的热情,有为学生献身的精神。教师要培养人,必须了解学生;教师在执行每一项任务时要有发展、有创见,有教育家的激情;教师要从各方面做学生的榜样;校长应该做教师的教师,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

4.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师职业伦理

美国从20世纪20至30年代开始用实证的研究,比较系统地概括了25项教师职业应具有的品质,如适应能力、仪表得体、广博的兴趣、细心、体谅别人、合作、可靠、热心、说话流利、有活力、判断力强、健康、诚实、勤勉、领导才能、有吸引力、整洁、虚心坦白、创造能力、进取精神、敏捷、文雅、好学、自制、节俭等。1948年全美教育委员会所属的师范教育委员会向全国教师发表了《我们时代的教师》的报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提出了13项详细要求:要尊重人;要富有社会意识;要能够理智地处理一切事物;要善于与人合作;要在专业素养中培养其一般的优良特质;要继续不断地求知;要熟悉传达知识的技术;要爱护儿童,与儿童友善相处;要能够了解儿童;要能够了解社会并参与社会活动;要是学校社会中的良好分子;对本身及儿童的成熟要能具有正确的品评能力;要有专业的信心。1975年,全美教育协会对《教育职业伦理规范》的结构和陈述作了重大修改,大约200万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签署赞同《教育职业伦理准则》。美国教育协会的专业伦理规范自1929年通过后,几乎每隔十年就修订一次,经过四次修订,基本成熟定型。1975年的版本在美国仍沿用至今,它不仅是美国教育界最具影响的专业伦理规范,而且还成为其他国家建立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一个范本。

日本从探讨“现代教师形象”开始,到1952年日本教职员组织通过的《伦理纲领》,规定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必须做到:一要肩负日本社会的课题,同青少年一道生活;二要为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斗争;三要保卫和平;四要站在科学真理的立场上行动;五要不容许教育自由遭到侵犯;六要寻求公正廉明的政治;七要同家长一道跟社会的颓废作斗争,创造新文化;八要教师应当是劳动者;九要维护生活权益;十要团结。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教师职业伦理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先后出版了许多关于教师职业伦理的专著和教材。

第三节 教师职业伦理的基本特征

教师在社会进步和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在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文化一代一代传授下去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同时,把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传递给青年一代,使得人类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继承和发展。因此,教师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职业。

影响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这些影响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按照预定的教育目的和严密的计划,遵循教育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组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影响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劳动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可能决定或者改变他将来的发展方向。一个人从儿童时代开始,他的知识领域的开拓,智力的发展,人生观、道德观的建立,文明习惯的养成,总之,人的个性的形成,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作用所不能代替的,因为学生的心灵需要教师的心灵去塑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先进的教学机器,有人就宣扬,机器将要代替教师,学校要逐渐消亡,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机器教学永远代替不了教师的作用,不仅因为教学机器的设计和内容程序的编制需要懂得教育规律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学生心灵的塑造是不能用机器加工的,只有用教师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智慧去感染和熏陶。教师丰富的学识、高超的教艺,会成为吸引学生去攀登科学高峰的“磁石”;教师高尚的品德、不倦的教诲,往往能使误入歧途的“学生”重新走上正路,成为有用之才;教师的辛勤劳动、顽强的意志,会给那些心灵上有创伤的学生带来信心和毅力。这些是任何先进的教学机器都无法做到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的作用是确定无疑的。

正因为如此,对青少年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师,其职业道德也必然为社会所关注。教师职业伦理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它是教师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社会、学校、他人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职业伦理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教师职业伦理要求的高层次性

纵观人类道德实践的历史可以看出,由于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和社会的期望,从总体上说,教师职业伦理总是处于当时社会道德较高的层次上。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对教师职业伦理的期望和要求的高层次性。教师的劳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哪个职业比它更受社会的关注。人们认识到教师工作的社会作用,将它视为一种神圣的职业,在职业伦理上,自然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汉代学者扬雄在《法言·学行》中写道:“师者,人之模范也。”人民教育家徐特立也曾说过:“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古往今来中外历史上各个社会和阶级无一不在道德上对教师提出比其他职业更高层次的要求。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被世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封建社会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共排次第;古代印度把天下人分为四等,教师和僧侣同排在第一等级种族——“婆罗门”之中;近代众多国家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都进一步说明了教师是普遍受到人们爱戴和尊敬的职业。教师之所以会受到历代社会、民俗的尊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与教师自身对道德的深刻认识,对道德修养的严格要求,道德水平处于较高层次有关。

二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师职业伦理。教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他们不仅要用自己的丰富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是以自己的品格去“传授”品格,即以自己的良好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健康、聪明、活泼的新一代。要教育后代有高尚的道德,首先教师的道德境界要高。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其灵魂必须纯洁,道德必须高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实质上是我们称之为教育的这个微妙的人类创造领域中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

二、教师职业伦理意识的自觉性

教师职业伦理意识,是指对教师职业的观念、想法及态度,包括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理想、职业信念和职业意志等内容。教师职业伦理意识与其他职业伦理意识相比具有更强的自觉性。

一是教师劳动本身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遵守职业伦理方面要有较强的自觉性。表面上看,教师的劳动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具体为教育方针、教学目的、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的,但由于教师劳动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灵活性。从教育劳动的时空看,教育劳动的时间一部分是限定的,如上课、下课、教学进度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大量的劳动时间的支配、使用是自由的。比如,教师备一节课可能花10个小时、20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也可以花5分钟、10分钟时间草率了事。教育劳动的空间也有很大的自由选择余地。教师不必像工人守在车间、营业员守着柜台那样固定在教室里。学校内外、家庭、社会公共场所等,都可以用来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场所。这种教育劳动的独立性、灵活性,就要求教师在职业伦理意识上有高度的自觉性,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二是出于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内心监督,使教师更具有职业伦理意识的自觉性。教师在教育中抱怎样的劳动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和内心的自我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处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它包括学生的监督、教师集体的监督以及社会的监督。只有当这些外在的监督转化为教师内心的自我监督时,外在的监督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种转化过程就是教师的自觉行为。这就要求教师无论是在社会公共场所,还是学生面前,都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特别要注意自己行为的后果和影响,自觉地为人师表。

三、教师职业伦理情感的丰富性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与学生的互相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就像磨坊没有水。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事业,也是情感的事业。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是爱,从爱出发,以爱为归宿。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获得教师的爱是学生普遍的心理需要,教师爱的投入会在学生身上得到爱的回流。教师的行为总是伴随着丰富的感情,表现为对教育的忠诚、对同志的热忱、对学生的爱护。其教之勤、爱之切,都源于教师职业伦理情感的丰富性。教师职业伦理情感的丰富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感胸怀的博大。教师的爱比母爱更理智、更深刻、更高尚,甚至更丰富,是爱祖国、爱事业、爱一代新人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教师的爱是泛爱,对谁都有感染力。教师对思维敏捷的、反应迟钝的、乖顺的、顽皮的、倔强的、怯弱的学生,都一样付出爱心,用爱去激发学生的高尚情操,用爱去抚慰学生的创伤。

情感体验的细微。教师情感的丰富性还反映在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细微体验上。教师往往会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变化中去觉察学生心灵深处的波澜,在学生一种眼神一种脸色中去读懂其内心的隐秘。教师最理解人心,特别是最善于理解青少年的心,理解他们一举一动的情感含义。许多时候,连细心的父母也不得不求助于教师。一些父母常常赞叹,孩子更听老师的话。

情感调控的自觉。喜怒哀乐,虽为人之常情,教师却更为丰富。教师对七情六欲往往有很强的自我调控的自觉。个人的不快甚至不幸,一到学生面前,很快克制并埋藏到心灵深处,依然以愉快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自己年龄高了,一到学生面前,却还是童心依旧。出于职业的责任心,教师偶然出现的消极情绪会很快地转化为积极状态。有时学生的错误会使教师突生恼怒,但教师一般都会很快使自己冷静,使自己在教育中处于最佳的情绪状态。教师越能自制自控、自我把握,学生越觉得老师可亲、可信、可敬。

以情化人的灵活。教师情感的丰富性还在于很有感染力、渗透力。教师最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激励人。学生中各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心理结构不同,领悟能力也不同,对同一环境、同一事件,各人的情感体验也会不同。教师最善于辨别差异,针对不同人与事,以不同的情感去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据报载,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上:“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在这里,校长既是严,又是爱,既是集体荣誉心的教育,又是人格尊严的启发。所以教育的成功往往来自于情感的丰富性。

四、教师职业伦理影响的深远性

教师职业伦理影响的“深”,表现在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在塑造青少年的性格、品质,培养他们的个性上,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乌申斯基把教师对儿童的影响看成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契尔那葛卓娃等,1982:20)。它比任何职业道德都更具有穿透力量。

教师的职业是培养后代的事业。教师工作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是教师通过心灵的努力去完成的。其成果也在劳动对象的心灵上产生,帮助他们形成一个美好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每时每刻都在以自己的道德影响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作用,改变着他们的精神面貌,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着新一代的灵魂。与此同时,还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健康人格的发展,等等。正由于教师职业伦理的影响深深地作用于青少年心灵的特点,人们尊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手执金钥匙打开儿童心灵大门的人”。

教师职业伦理影响的“远”,表现在教师职业伦理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而是影响其终生。“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教师对他们工作对象的教育效果,他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发挥的作用,有的当时并不能显现出来,要在多年后才能看到。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年龄小,阅历较浅,缺乏生活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育往往感受不深、领悟不透。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并且扩而大之,绵延不断。如果一个对学生高度负责,且有很高威望的教师,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教诲、引导作用的教师,会得到学生持久的爱戴和怀念。鲁迅与他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友情是世人共知的,分别多年以后,鲁迅依然怀念他的老师。他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的,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鲁迅把藤野先生改正过的讲义收藏着,在北大任教时,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墙上,以示永久的纪念。由此可见,教师职业伦理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第四节 教师职业伦理的时代要求

一、科学性要求

科学是人类文明最绚丽的花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我们加强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科学指南。

“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和规范的复合体,它具体表现在科学信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科学能力甚至科学法规之中;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被科学家内在化并形成他的科学良心;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被大众内在化并形成他们的科学意识”(郏斌祥,1988)。科学精神就是承认客观世界有客观规律,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唯物论精神;就是承认宇宙万物有自己的客观规律,不以神的意志为转移的无神论精神;就是要求在人的主体活动中体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精神;就是要求体现世界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统一的精神;就是要与形形色色的伪科学作不懈斗争的精神。把科学文化转化为学生所认知所把握的课程、教材,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表现出科学精神的高扬。这也是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内在要求。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教育劳动最富于创造性,教师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更应强调现代教师的创新开拓能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

科学是人类智慧、理性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是文明的传播地,学生应是推进社会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主体,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弘扬科学理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民族性要求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奔腾不息,连绵不绝,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民族理想、民族智慧。

中华文明四大优秀传统、思想基石、智慧火花就是:唯物论、实践论、无神论、大同论。中华文明的四大传统,渊源于公元前3 000年前后的炎黄时代的中华文明起源期,结胎于公元前1 000年前后殷周之际的中华文明雏形期,基本形成于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春秋战国之际的中华文明古典定型期。“老子道学—孔子儒学—孙子实学”,代表了中华智慧的三大源头。

唯物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第一块哲学基石。老子道家的核心观念是“道法自然”,孔子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者爱人”,同时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而孙子兵家的核心观念是“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百战不殆”,可以说尽管他们的思想也掺杂一些不彻底的唯心论杂质,但思想主体都带有明显的唯物论倾向。

实践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第二块哲学基石。老子首倡的“道法自然”,孔子首倡的“仁者爱人”,孙子首倡的柔武弥兵之道,思想主流都带有知行统一的实践倾向。以他们为三大源头的诸子百家,思想主流不是非人间的神秘主义、世界本原问题,而是更注意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在“天人关系—知行关系—形神关系—生死关系”这四大哲学问题上,更注重实践智慧、实用理性、现实思考。中国文化、中国人也追求永生不朽,但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中“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来实现。

无神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第三块哲学基石。在老子道家的宇宙观模式中,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根本没有给神留下任何地位。孔子是“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祭神如神在”。他的态度比较中庸,无神论不大彻底,但同样是主流倾向。在《孙子兵法》倡导的“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制胜之道中,同样没有神的地位。后世则有王充的无神论、范缜的神灭论、王夫之的排佛斥道论……

大同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第四块哲学基石。在中华文化元典《尚书》第一篇《尧典》中,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大同理想萌芽。在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定型期,就出现了带有古代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三大思想萌芽:以孔子名义出现在《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论,以墨子为代表的主张兼爱非攻的“兼相爱、交相利”理论;以重农学派许由为代表的主张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无君论。在近代,继承发展古代大同论萌芽的,有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农民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20世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起斗争,中华文明的四大优秀传统、思想柱石、智慧火花,又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升华。不应讳言,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也有封建迷信的消极面、阴暗面,但那不是中华文明的思想主流,不足以成为民族传统主流。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本思想源远流长,有极强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道德的自觉,以德立人,坚持独立的人格,所谓“匹夫不可夺志”就是强调人格意志的独立性。在强调个体“修身”的同时,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人、家、国”作为一个整体认知。我们民族在人格养育上的传统就是“学做人”,“正人”与“行理”的统一。而这一切又成为中华民族评价个人、集体、国家之关系的准则。这种准则的形成、延续与认同已有几千年历史。

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教育的功能将日益凸现出来。随着国际交往增加、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文化霸权主义将不断地渗透到发展中国家,因而要求教师首先是个爱国主义者,善于吸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培育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三、时代性要求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全世界都在思考怎样才能赢得未来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竞争的优势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1996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主要途径,认为教育是人类走向21世纪的通道,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是科技发展和知识普及进步的贡献者。因此,优先发展教师教育,教育和培训高素质的教师,实际上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项先导性的战略措施。

未来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优秀的人民教师,去促进未来公民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去借鉴和传播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去树立和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不仅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素质的提高,而且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位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位开发人力资源的专家。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职业性要求

尽管我国师范学校从建立到现在只有百余年,但是从孔子讲学到书院教育,在学者办学、学者从师、如何为师、如何育人等各个方面都留下了我们民族尊师重教、精于师道的育师经验,成为我们今天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一份宝贵财富。

在师德方面,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学生、关心集体、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有坚定的敬业乐业精神和乐于奉献的献身精神,热爱教育,甘为“人梯”,培育英才。

在师才方面,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学而不厌、勇于创新、专博相济、深广结合、钻研业务、认真施教,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的教育思想搞好素质教育。

在师能方面,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具有娴熟的教师技能,懂得教育规律,掌握现代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技术,开展有效教学,讲究教学艺术,把握教育分寸,提高教育质量。

新世纪的教育,将更加重视素质教育,重视终身教育,重视教育的机会均等和公平。因此对未来教师的素质将更加强调以时代精神为主体的师德素养,以学术性、师范性和人文科学知识为内涵的文化修养,以开拓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以心理健康为标志的身心素质。教师的培养正呈现出高学历化、教师职业的专门化和在职进修制度化的新趋势。

在英美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师范院校的毕业典礼上,即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学生和医学院的毕业生将从事医生这一职业一样,将经历一个重要的仪式——集体宣誓,诵读《教育者誓词》:

我在此宣誓,我将把我的一生贡献给教育事业。我将履行作为教育者的全部义务,不断改善这一公共福利事业,增进人类的理解和能力,并向一切为教育和学习作出努力的作为和人表示敬意。我将这些义务当作我自己的事,并时刻准备着、责无旁贷地鼓励我的同事们做到这一点。

我将时刻注意到责任——通过严格的对知识的追求来提高学生的智力。即使非常辛苦,即使受到放弃这一责任的外界诱惑,即使遇到失败等障碍而使之更加困难,我也将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许诺。我还将坚持不懈地维护这一信念——鼓励并尊重终身学习和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

为了忠实地完成这一职业义务,我保证做到努力钻研所教内容,不断改善我的教育实践,并使在我教导下的学生能够不断进步。我保证寻求和支持能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政策并提供所有热爱教育的人一切机会去帮助他们达到至善。我决心不断努力以赶上或超过我希望培养的素质,并坚持和永远尊重一个有纪律的、文明的以及自由的民主生活方式。

我认识到有时我的努力可能会冒犯特权和有地位的人,我认识到我将会受到偏见和等级捍卫者的反对,我还认识到我将不得不遇到那些有意使我感到灰心、使我丧失希望的争论,但是,我将仍然忠于这一信念——这些努力和对目标的追求使我坚信它与我的职业是相称的,这一职业也是与使人民自由相称的。

在这次大会所有人的面前,我庄严宣誓,我将恪守这一誓言。

这些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它对从事教育的人所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学习思考

教师节到了,孩子给每位老师送上了一张贺卡,但他其实并不是对每位老师都有这份真诚的心意。

孩子问:如果不是与其他同学一样把贺卡送给每位老师,老师会不会“区别对待”?会,还是不会?

相关链接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教师〔2005〕1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3.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

4.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5.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广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6.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广大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坚持科学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7.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坚决反对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坚决反对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坚决反对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坚决反对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处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

8.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进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必须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9.强化师德教育。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对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建立和完善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和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大学,都要适应新的要求,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列为教师培养和职后培训的重要环节。要把师德教育作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

10.加强师德宣传。每年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在三年一次全国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中,表彰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组织师德典型重点宣传和优秀教师报告团活动,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举办师德论坛,促进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

11.严格考核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12.加强制度建设。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抓紧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因地因校制宜,制订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四、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

13.要将教师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师德工作。要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人民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要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教育部建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全国师德建设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教育工会等教师行业组织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5.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师德建设。高校党委要切实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开展一次以师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轮训,在此基础上,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教代会和群团组织紧密配合,学生、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合力。

2005年1月13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节选

2010年07月30日

(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节选

国发〔2012〕41号

(五)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完善高等学校科研学术规范,健全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查处机制。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最美女教师 大爱动天地

——记为救学生失去双腿的佳木斯市十九中女教师张丽莉

2012年5月的佳木斯桃红柳绿,空气中弥漫着紫丁香的浓郁香气。

连日来,一个英雄的名字出现在各大媒体,流传在大街小巷。张丽莉,花一样的名字;28岁,花一样的年龄。

5月8日晚,当失控的客车冲向孩子们的瞬间,佳木斯市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用她柔弱的躯体,谱写了一曲英勇奉献的大爱之歌。

张丽莉,这个勇敢的名字,神圣地植入黑土地,深深地植进人们的心底。

那一刻,柔弱的她犹如铜墙铁壁

张丽莉的壮举定格在那一瞬间。5月8日20时30分许,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下晚自习的初三学生涌向校门。这时,停在校门前的一辆大客车突然失控,撞向路边停着的另一辆客车,被撞客车失控后向校门口的学生们冲来。

“面对失控冲过来的汽车,张丽莉老师可以选择退避,但她用手推开、用身体撞开了身边的学生,随即被卷入车下遭到碾轧。如今,她双腿高位截肢。张丽莉老师感动了这座城市,她是我们佳木斯人的骄傲。”讲起心痛的一幕,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副校长靳艳萍眼含泪花。

“我刚出校门,惨祸就发生了。”十九中学生刘晔目击了惨祸的经过。当时,有几个学生背对着前面的大客车走着,完全不知道危险。

还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学生孙智鸿回忆说,当时肇事的那辆客车冲出去三四十米,张老师向前一扑,用手将车前一名已经吓傻的学生推到一边,又用屁股将旁边的一名学生顶到了一边,她自己却被猛冲过来的客车撞倒在地。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院长曹洪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5月8日晚21时许,他们收治了6名伤员,其中1名学生只是手外伤,已经出院,其余4名学生伤势不是很严重,还在接受治疗。受伤最严重的是教师张丽莉,医院初步诊断她为双下肢碾轧、失血性休克、骶骨骨折、双上肢及双手碾轧伤,生命垂危。

张丽莉的伤情牵动了各级领导的心。5月11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打电话给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向张丽莉及其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并转达对张丽莉的崇高敬意,赞扬她的行为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深厚慈爱之情,令人感动,可钦可佩。

吉炳轩连夜向佳木斯市委询问张丽莉的伤情和救治情况,指出要尽一切力量,保证最好的医疗水平和条件,全力进行救治。吉炳轩说:“张丽莉在万分危险时刻,挺身而出,不顾生命安危勇救学生,表现了一个人民教师慈母般大爱胸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黑龙江的骄傲,教师的楷模,更是人民的表率和伟大的时代英雄。张丽莉舍己救人的壮举令全省人民为之敬佩和感动,要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的活动。”

5月12日上午,受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王宪魁的委托,省委、省政府组织慰问团前往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看望并慰问了英雄教师张丽莉。省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省教育厅、卫生厅有关负责同志和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赴医院看望慰问张丽莉。黑龙江省教育厅作出了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校园里,她像茉莉花一样充满热情

在师生们眼里,漂亮、开朗的张丽莉老师就像一束茉莉花,亲切、真挚。

张丽莉是初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担任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她把100多个孩子的学习时刻放在心上,宁可放弃休息时间也不愿一个孩子掉队。在一次古诗知识复习时,初三年级(9)班的几名同学没有背下来,张丽莉就放弃午休时间,逐一领着背、记、考,直到全部合格为止。

有的学生因成绩不好而心情失落时,张丽莉总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关心、鼓励他们。在一模拟考试中,王睿的成绩很不理想,在座位上掉泪,张老师发现后,急忙帮着擦去泪水,像妈妈一样说:“孩子,再哭我会心疼的。来,老师帮你分析原因,咱们一起努力把成绩提上来。”一席话,让孩子心中的悲伤全部融化在这温暖中,变成了向上的动力。

“夏天她在教室地上洒水为我们降温,冬天她买来电水壶给我们烧开水喝。”学生张佳岩说,放学时学生等不到来接的家长,她就主动打车送学生回家。开家长会时,她自掏腰包给家长买水喝。

“担任班主任后,她的心思完全放在了学生身上。带班两年多,她起早贪黑,甚至连自己的饭菜也会让给没吃饭的学生。有的学生来不及吃早饭,她就拿出每个月为数不多的工资买来面包、饼干给他们吃。”姐姐对工作的认真、对学生的爱让张丽莉的弟弟感到自豪。

从不请假休息,从不丢落一节课,从不放弃一个学生,为了学生们的进步,张丽莉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休息、健康、心血,乃至生命。

“每次放学和张老师一起出校门,她都会拉着学生们说:‘来,咱们一起过马路,别着急,慢点,看着点儿车。’没想到,她为了保护和救同学被车撞倒,被截掉了双腿,我和同学们都特别难过。”学生闫泽坤泣不成声地说。

张丽莉所展示出来的美,是没有修饰的;张丽莉所展示出来的爱,是发乎于心的。因为自然、因为纯洁、因为厚重、因为高尚,这样的美丽更加弥足珍贵。

“以前老师是我们的拐杖,以后我们就是老师的轮椅。”面对重症监护室的张老师,孩子们说得质朴而动情。

平日里,她对每个学生都那样善良

5月13日是母亲节。目前张丽莉伤势较为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恶化倾向。为了让她得到更好的治疗,专家组决定,5月12日晚将张丽莉转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治。在这个温情的日子里,来自北京、哈尔滨的各路专家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全力救治这位像母亲一样的老师。然而,知道实情的人们心底却掠过一缕酸涩,因为,张丽莉的母亲8年前就去世了;去年她怀孕却因为陪学生上早操跑步而流产,为了带好毕业班,张丽莉跟家人保证:等今年中考结束就要孩子。

婆婆抹着眼泪说:“丽莉是个好儿媳,懂事,善解人意。”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这是张丽莉的座右铭。”副校长靳艳萍说,“她是我们的教学新秀,是语文教学水平较高的一位老师。2007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主动去听老教师的课,进步非常快。语文教研组长张立波老师是丽莉的师傅,二人感情特别好,相处得就像母女,丽莉出事以后,张立波老师由于悲痛过度病倒在床。”

“班上有一位同学生病了,老师带我们几个班干部去探望。打车时,一辆自行车摇摇摆摆就奔向了我,她一把将我揽入怀中,车子挂坏了张老师的裤子,可她却先问我有没有受伤。”3年前的一件小事,让学生闫泓佚至今记忆犹新。

“我家是低保家庭,丈夫去世了,我一个人领着儿子生活,十分辛苦。张老师得知我家的情况后,每个月都给我们100块钱,从孩子上初一时就一直坚持,连寒暑假都不落下。我患有肾病综合征,张老师还经常询问我的病情、安慰我、鼓励我。我和儿子从心底里感谢张老师,希望她快点好起来。”家长赵亚波哽咽得说不下去了。

在佳木斯救治期间,不断有老师和学生来看望。昏迷中的张丽莉身上连接着各种监控仪器,还没脱离生命危险。“我告诉他们,马上要中考了,要以学习为主,不用来了。”张丽莉的丈夫李梓烨,满脸憔悴,却还在为妻子的学生着想。“不管以后怎么样,我都是她的依靠,她就是我的唯一。”这个悲痛中的男人斩钉截铁地说。

“老师,危险来了的时候,您是我们的天,以后我们就是您的天。”孩子们对着他们敬爱的老师说。

“有这么多人的关爱,我相信女儿一定能挺过这一关。”张丽莉的父亲对赶来慰问的各级领导说。

敦品励学,弘毅致远。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的张丽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校训精神,践行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师准则,体现了追求道德、学问、胸怀广阔、意志刚强的品质和决心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理想。

根植爱,呵护爱,传播爱,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张丽莉一样的教师,我们的社会才充满了爱,饱藏着爱,洋溢着爱。

(资料来源:曹曦、廉世民,《中国教育报》2012-05-15)

赞张丽莉精神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以他们的先进事迹奏响了一曲曲时代主旋律的壮歌。在这厚重绵长的时代英雄谱上,张丽莉这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普通教师、这个龙江大地的优秀女儿,以自己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赢得了全社会的钦敬和仰慕。我们在赞叹这一壮举的同时,必须承认张丽莉精神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社会现象。

张丽莉作为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表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其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也契合了人类文明的共性;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也顺应了当今社会先进文化发展走势。作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模范典型、新时期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张丽莉无疑是亿万人民群众和广大人民教师的骄傲,同时也是表征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学习张丽莉精神,必须深刻发掘和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文化根基和人文价值,努力使张丽莉精神成为推动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动力。

张丽莉精神树起了人心向善的社会公德标杆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那些决定社会前行的基本要素不会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也不会变。

人心向善是社会个体以道德伦理规范约束自身行为,使之符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进而内化为个人品德。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道德定律。”人心向善是道德自觉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过程与效果的有机统一,是使爱从点的聚焦演化成线的延伸、面的拓展的思想引擎。张丽莉精神以爱生如子、无私忘我为核心,以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为基准,树立起高尚的社会公德标杆。

张丽莉精神之所以蕴含着人文价值,就在于其颠覆和超越了那种“泛爱”观念和所谓的“博爱”思想,使人心向善这一朴素价值观变得更加真实、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积存于张丽莉心中的那份纯情真爱绽放出人性光辉,驱散了灾难的阴霾,创造了生命奇迹。那一刻,张丽莉挺身而出,用无畏画出了人生最美妙的弧线;那一刻,张丽莉奋力一推,用果敢谱写了人生最壮美的赞歌。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经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张丽莉就是一个匡扶道义、彰显大爱的“女神”,其精神主旨在于感恩国家、回报社会、奉献他人,这是对市场经济中“经济人”属性的有力反叛,是对呵护弱者、关爱他人的社会公德的生动诠释。

黑土地赋予了张丽莉黑土地一样厚德载物的品格,松花江赋予了张丽莉松花江一样清丽高洁的襟怀。开展学习张丽莉活动,是在为传递爱心的价值选择与伦理追求提供现实载体,也是以义薄云天的识略和见贤思齐的举措为提升民族思想道德素养搭建实践平台。这既符合道德自觉的内在逻辑,也契合社会伦理的当今主流。因此,在开展学习张丽莉活动中,应着力构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性互动机制,并使之成为一个铁定法则植入社会心理,进而促进人本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心向善为核心的道德自觉,要求人们趋向于对社会有用、使他人受益的义行善举。张丽莉精神被全社会大加褒扬和广为传颂,为营造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的社会环境增添了一抹新绿。

张丽莉精神擦亮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品牌

爱岗和敬业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姐妹,爱岗是敬业的首要前提,敬业是爱岗的最终归宿。爱岗敬业,是人们对待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种积极态度。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且有所作为,须臾离不开自己的人生舞台。

张丽莉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竭力扮演好组织分配的角色,唱好自己的每一出戏。“恩师鞠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张丽莉把工作岗位与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立最高标准、尽最大责任,以自己出色的教学水平,赢得了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一致赞誉。

爱岗敬业作为人类社会最常态的奉献行为,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每一份职业、每一个岗位,既是人类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文明演进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因此,从根本上讲,世界上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爱岗敬业的劳动者用智慧、心血和汗水创造出来的。离开对岗位的耐心坚守,缺少敬业精神的持久灌注,任何财富岂不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积极倡导的职业道德。伦理学家罗国杰先生曾经说过:“职业道德在道德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道德是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对于改善整个社会风气,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社会分工不同,职业道德作为职业生活的行为准则,体现在教育领域、表现在教学岗位就是师德。

师德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并且应当具备的自觉的内在的品质,是教师人格的集中体现。张丽莉参加工作5年来,恪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教书育人,以知行合一、以身立教的良好形象为人师表,其言其行是对师德的全面解读和完美注释。

教育是一种涵养文化、滋润精神的神圣事业,如果教师没有与此性质相匹配的追求、气质与修养,那么就无法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无法在教育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大力发扬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忠于职守的优良师德,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要求,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国家培养多年的人民教师,张丽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平凡的小事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给人们带来无数次的振奋和感动,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高度和精神标尺。

爱岗敬业源于对信念的执着和守望。张丽莉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信条,把爱岗敬业作为人生信念,勤奋钻研,严谨笃学,提升素养,强化本领;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崇尚优秀,追求卓越;默默耕耘,辛勤劳作,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成为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的楷模。张丽莉爱岗敬业,是一种自觉的付出行为,是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黑格尔说:“传统美德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越大。”张丽莉立足三尺讲台,流下的是无尽汗水,铸造的却是永恒师魂。所以,“最美女教师”用单薄羸弱的身体救护学生的义行壮举,绝非一时的冲动和偶然的激情,而是平素良好职业操守的瞬间迸发,是经年高尚职业道德的刹那展现。张丽莉最后一堂的“最美”一课,不仅点亮了孩子们通往未来的精神之路,在一定程度上也擦亮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职业道德品牌。学习张丽莉精神,就要像张丽莉那样,发扬甘当螺丝钉的实干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张丽莉精神昭示了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中国人的精神天庭上永远需要无数颗璀璨的星斗闪耀,21世纪的黑龙江故事里须臾不可缺少张丽莉这样温暖人心的主人公。

如今,在改革开放征程上疾速前行了30多年的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阶段、矛盾高发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庞杂多元,社会道德秩序比较失范无序,由此衍生了诸多突破道德底线的乱象和问题。这些乱象和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构成了一定挑战和威胁。人们的思想意识,伴随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有何种社会经济制度,就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理性意义上的张丽莉精神,就是把人性中最基本的善良因子呈现出来给大家看,它绝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道德标准。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像张丽莉那样,在眼睛打量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一下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安危冷暖,也许现实生活就找到了“最大公约数”,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有了坚实保障。

当前,我国现实生活中违背甚至毁弃传统伦理道德的现象丛生不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甚嚣尘上,面对小悦悦的冷漠,面对拐卖妇女儿童的残忍,面对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毒胶囊的黑心,社会上发出紧张的道德焦虑和强烈的良知拷问。张丽莉崇德重义、向上向善的言行壮举也许能够化坚冰为暖流,成为现实社会中的一泓清泉。

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都不愿成为“一麻袋各不相干的土豆”和“无数块集体迷茫的浮冰”,呼唤道德精英的横空出世,期冀正义力量的倡导引领,渴盼道德热情的感化熏陶;人们更加需要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精神的亲和凝聚。唯其如此,社会才能减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弥合人与人的情感距离,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永远不会纯净如仙境瑶池,人们无法不去面对那些和张丽莉大相径庭的人和事。我们当然希望看到这样的现实:那些因张丽莉事迹的映照显得卑微甚至丑恶的人会自惭形秽、幡然从新;人们更强烈地要求进行顶层设计、优化社会环境,让蕴藏在民间、隐匿在底层、潜伏在草根的道德力量破土发芽,茁壮成长,以健全的道德体系阻遏私欲的膨胀,以顽强的信念抵御贪婪的扩张。从那些善良面孔上流下的无声的泪水,依稀可闻大众的心声:企盼张丽莉精神发扬光大,希冀道德风范永续长存。这种持久的企盼针对的是现实,最终却指向未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英雄人物的业绩和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面对张丽莉,我们在见贤思齐、向善而行的同时,似乎都应反躬自问,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仅仅珍惜自己的人并不一定是珍惜生命,只有珍惜社会利益和他人生命才是真正珍惜生命。“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当我们为像张丽莉一样的道德典范的人格魅力深表赞叹时,为什么不能在行动上向他们靠拢和接近呢?如果有更多的人自觉地对自身生活进行道德反思,并选择具有道德意义的生活方式,我们又何须担忧社会道德风貌得不到改善呢?

(资料来源:刘金祥,《中国教育报》2012-06-04)

师魂不朽

——写在第二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第28个教师节就要来临。当这个数字一年年增加,“教师”二字的分量在我们心中愈积愈重。我们憧憬这样的日子——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打在脸上的时候,心存温暖的我们向全国所有的教师送上特别的敬意,献上最美的鲜花。

(一)

听着学生的问候,看着学生的笑脸,教师的满足感会油然而生。有时候你也会困惑:是什么力量让教师如此容易满足而且幸福?

因为教师是一群精神清洁而明亮的人。在危急时刻,在平凡岁月,学生始终是他们的第一关切。

有一个辉煌的瞬间犹在眼前。

2012年5月8日,黑龙江佳木斯。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张丽莉推开两个学生,而自己却被车轮无情碾轧,失去了双腿。

如果电光石火、生死攸关的一瞬间能被定格,英雄教师们呈现的一定是同一种姿势——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中砖瓦冰雹般坠落,谭千秋拼命撑住课桌护住身下4个学生,“守护的翅膀”成为永恒。

2005年3月31日,江苏金坛。飞驰的轿车直扑学生,殷雪梅奋力将他们推向路边,自己却倒在血泊之中。

在危急时刻、生死关头,像张丽莉、谭千秋、殷雪梅一样,无数教师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学生,挺身而出保护学生,矗立了一座座巍峨的师者丰碑。一位作家赞叹:教师最美,精神千秋。

当教师与英雄的称谓一次次重叠,我们一次次被感动,被震撼。英雄教师、最美教师,无论什么称谓都不能充分表达社会对教师这一群体的尊敬!

教师本是平凡而普通的人,在匆匆的人群中,他们有着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欢乐与困惑。但在那生死攸关的瞬间,他们甚至没有犹豫和思考的时间。蕴藏在教师这一职业背后的力量推动他们从大地上跃起,走向崇高与伟大,如同彩虹高悬天空。

伟大源自平凡,平凡最难坚守。60载教学生涯,于漪留下无数经典教案,“教课就是生命在唱歌”。20多年扎根库区,王月娥每天摇船,接送7个小岛的20多个孩子上学、回家……在我国1 700万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是这样年复一年坚守三尺讲台,在平淡的工作中默默奉献。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中哺育学生,延续文明,成就伟大。

这是什么力量?或许,支撑这种德行的动力,就是闪耀着教师这一职业内在精神的最光辉的顶点——师魂。

(二)

什么是师魂?师魂是教师的精神支点和力量源泉,是教师内心的道德律令和头顶仰望的星空,是师者所以为师的标志,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师德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

这或许太抽象、太理性。我们换一种说法。

师魂是张丽莉、殷雪梅在危险时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精神和境界,师魂是徐本禹对山里孩子庄严的承诺,师魂是向倩在灾难降临时张开的双臂,师魂是李桂林、陆建芬山路上点燃的火把,师魂是云丹在海拔最高学校播种的梦想……师魂是在讲坛上默默坚守的1 700万教师内心的激情与火焰。

很多人在追问,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旦拥有了“教师”这个身份,他就拥有了一颗高尚的心,一个坚强的灵魂?“师魂”二字,为何能让他们在最平淡的时刻发出最灿烂的光芒?在最危急的时刻做出最无畏的选择?

(三)

让我们一起掂量师魂的分量、感受师魂的温度。

师魂,既接续传统又与时俱进。纵沧海桑田,仍如常青之树岿然屹立。师魂是纽带,是血脉,只要有教师在,师魂将一直赓续绵延。然而,今天教师该如何爱学生?该遵循怎样的师德?该如何奉献于事业?这些又为师魂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

爱心、德行、责任、智慧,构成了新时代师魂的内涵。

大爱无言!爱心是师魂的核心。汶川地震之时,一边是学生,一边是自己的孩子,很多教师面对艰难的生死抉择,选择了先救学生。这是人性的考量,也是师魂的光辉。“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把学生的生命放在首位,教师的高尚情怀,已经远远超越了心理学对角色选择理论的解释。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底色,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生死瞬间,更体现在日常点滴。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爱;“润物无声”的引导教育是爱,“疾风骤雨”的严格要求是爱;教好每一节课是爱,认真批改作业是爱,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教师因爱而高尚,学生因爱而绽放。

大德无痕!德行是师魂的精髓。翻开历史卷轴,人们会发现教师的背影之所以伟岸,不仅仅是因为传道授业解惑。从孔子到陶行知,人们心中的教师典范无一不是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人,他们探求真理、传播文明、播种希望,他们安贫乐道、温良恭俭、洁身自好。自教师职业诞生之日起,高尚德行便注定与教师形象长相厮守。教师的德行,不仅影响学生一生,也引领着时代风气。今天,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价值如何多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这些教师职业道德中最核心的内涵,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散发出巨大的时代魅力。

大责无疆!责任是师魂的品格。今天这个时代,教师的责任意味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使命,在中国教育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只有广大教师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平凡岗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懈奋斗,才能共同托起共和国宏伟的教育大厦。今天这个时代,教师专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当好一名优秀教师,要从孩子生命成长、生存发展的高度去思考教学,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爱与责任,相得益彰。当一个教师触摸着自己的责任心,把真诚与智慧奉献给学生,爱才有生命力。

大智无价!智慧是师魂的真谛。古希腊人将教师尊称为“智者”。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为人师。今天,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要具备学习的智慧、处世的智慧、生活的智慧,而最核心的是育人的智慧。今天的受教育者与从前相比,个性是多么突出!今天国家对创新人才的渴求是何等迫切!如果教师没有智慧,像生产产品一样培养学生,那对人性是多大的伤害。而千人一面的孩子怎么能有丰富的创造力?今天的教育理念与从前相比是多么复杂,今天的知识更新换代是何等迅速,如果说传统教育的内核是知识,那么未来教育的视野应是智慧。因而,智慧型的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

(四)

事业崇高,师魂永恒!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肩负着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关键职责;教师是教育大厦的建设者,肩负着推动教育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教师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弘扬传统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教师是国家振兴的奠基者,肩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使命。

师魂,感召教师担起这如山般的重任,走在时代前列。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那些备受尊敬的教师往往是时代文化的高点,成为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精神旗帜。

不用说太远,想一想现代中国那些响亮的名字,李大钊、陈独秀、闻一多、蔡元培、陶行知、鲁迅……他们都以三尺讲台为自己的人生舞台,凝聚、感召、引领一代青年为国家复兴而奋斗。他们是平凡的教师,但在平凡中又心系民族和国家,从讲台到社会,他们的人生融入到现代中国追求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历史洪流中。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那些可贵的品质不因历史更替而失散,不因时代变迁而消逝,相反却历久弥新。他们用行动将教师这一职业的精神内核——师魂擦得更亮。

他们是时代的灯塔。

(五)

今天,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身处这样一个时代,选择教师,难免要面临困惑。

有时,你也许会困惑于生活的压力。教师是一群甘于平淡、乐于奉献的人。但是,在这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教师同样面临着物质诱惑,同样承担着改善家庭生活的责任。只是因为做了教师,他们肩上还有另一种责任,更大,也更有分量。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教师该如何权衡?

有时,你也许会困惑于自我的发展。教师是一群默默耕耘、长期付出的人。年复一年,他们把学生的成长成才当作最大的成功和幸福,但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从职业角度看,教师都有自我发展的权利和需求。在促进学生成长和自我发展之间,教师该如何平衡?

有时,你也许会困惑于社会的期待。教师是一群承载厚望、责任无限的人。在独生子女时代,孩子就是家庭的全部。“孩子就交给您了”,一句嘱托,千钧重担。尽管只是“有限责任者”,但现实中没有哪个教师会对家长的高期待掉以轻心。尽心了,还要尽心;尽力了,更要尽力,教师职责的边界在哪里?

有时,你也许会困惑于平淡的生活。教师是一群角色平凡、事务繁杂的人。一方校园,三尺讲台,经年累月,周而复始,很多人羡慕教师职业的清净与单纯,但很少有人能承受与之相应的平凡与繁杂。一边是百舸争流、精彩纷呈的世界,一边是淡泊名利、潜心育人的职业需求,教师该如何抉择?

(六)

聆听教师心声,感受教师困惑,不只是让赞美更有理由,更要在现实中为教师排忧解难,提供师魂自然生长所需的“阳光”“水分”与“空气”。

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的教师第一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今天,在向全国1 700万教师送上第二十八个节日祝福的时候,我们期待党和政府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拓展教师的发展空间,保障教师的福利待遇,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无论他们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偏远山区,愿政策的阳光照亮每一位教师的脸颊,温暖他们的身心,让前行的脚步更有力量。

我们期待社会给教师更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呼吸到更自由的空气:家长不把所有教育的担子都推给教师,而是和教师心连心、手牵手,一起承担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公众对教师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因为教育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直面挑战,甚至允许失败;媒体多关注教师的现实困惑、真实心声和精神面貌,让他们有更多的话语渠道和展示平台。

我们期待学校的管理更柔和一些,更人文一些,给教师以更多尊重和激励,为师魂生长源源不断地输送“生命之水”。教育是以灵魂影响灵魂、以生命化育生命的事业。学校期待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就应该怎样对待教师。只有让教师真正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他们的心才会自觉地贴近教育,他们的爱才会自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田。

我们也期待,政府的关怀、社会的理解、学校的尊重能够极大促进教师的自我认同,让他们从心底里爱上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七)

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比教师更古老、更令人尊敬的职业。自孔子、苏格拉底等先师以来,数千年薪火相传,教师的形象和精神已化为恒久而稳定的印记,深得世人认同。然而,要当好教师,更需要对师魂的自我认同,自我追求。

选择做教师,就意味着选择平凡,选择崇高,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所内含的准则与尺度。师魂绝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教条,而是教师共同遵守的基本价值,普遍认同的内在追求。一个出色而幸福的教师,一定在于他的内在认同与社会的外在认同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契合——既做社会需要的教师,也做自我满意的教师。

(八)

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既是身份和行为的自我审视,更是精神和灵魂的自我求解。

热爱教育。教师的工作不仅要付出劳动,更要付出爱心。因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教育,爱学生,教师就能在平凡中书写崇高,在微小中构筑伟大。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把教育的影响力深深刻在学生的心目和行为中。爱护每一个孩子,教好每一节课,点滴关怀,细碎工作,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爱的教育”是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在不经意中践行着伟大的使命。

育人为本。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育人是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诉求。正因为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师的工作才有了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的特殊性。关注每一个有差别的孩子,爱护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因材施教,遵循规律,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不一样的发展,都能有最大程度的进步,这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工作的意义所在。

立德树人。教师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高尚德行的践行者。网络时代,日新月异的技术设备和传播手段正在让知识传授变得轻而易举,很多人怀疑电脑将来可以取代教师工作。然而,完整的育人,不仅是知识传授,更重在道德影响。任何兼备知识与德行的教师,都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良心”。言传身教,以德教化,这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最佳路径。

智慧施教。教师不是机械的重复者,而是智慧的行动者。今天的教育环境是如此复杂,教育对象是如此多样,教育理念是如此多元,要做好今天的教师,不仅需要知识和能力,更需要行动的智慧。因为你的智慧,任何难度的教育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所有类型的孩子都能学有所成;因为你的智慧,教育变得更加美好,师魂变得更加流光溢彩。

行为示范。教师既是社会普通一员,又是富有影响力的“特殊公民”。教师除了要像普通公民那样遵守社会伦理规范,还承载了为人师表的社会期待。这既是对学生言传身教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因为即便是在校园之外、工作之外,教师的言行举止同样散发着对他人的影响。任何履行人师角色的教师,都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特殊公民”。

我们这个时代,幸运地拥有一大批勇于担当、无私无畏的英雄教师,更幸运地拥有无数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普通教师。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师魂如花,寻常之时悄然含朵,危急时刻灿然绽放。正是有了他们的奉献,他们的坚守,师魂才如此鲜亮,如此绚丽!

师者永恒!师魂不朽!

(资料来源:钟曜平,《中国教育报》2012-09-09)相关链接_教师职业伦

第二章 教师职业伦理原则

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在教师职业伦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基本要求,也反映了教师职业活动和其他职业活动在道德要求上的根本区别。教师职业伦理原则贯穿于教师职业活动的始终,统帅着教师职业伦理的一切规范和范畴,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第一节 献身性原则

一、献身精神是教师职业伦理崇高之所在

教师职业伦理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核心是要求教师应具有为人民的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www.guayunfan.com)

(一)献身教育是祖国和人民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根本要求

祖国和人民要求人民教师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人民教师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发展教育事业则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教育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建设。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才的培养,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都要靠教育,靠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振兴祖国,振兴教育,关键就在于教师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树立起献身教育的信念和决心。只有这样,教育才有希望,祖国才有希望,现代化才有希望。所以,邓小平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1994:108)他要求全党以战略的眼光看教育,高度评价广大教育工作者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努力工作”的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指出既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又要“提高教师的质量”。且看今日之中华,祖国各界和广大人民都热切地关心教育,关心教师,对广大教师忠于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寄以殷殷厚望。

(二)献身教育是教师职业伦理先进性的集中表现

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反映了广大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深厚的道德感情,教师服从教育事业的整体需要,立志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精神,体现了人民教师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教师的职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岗位。教师的劳动性质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谋利益的努力奋斗。

献身教育也反映了教师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自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虽然从总体上讲已经达到了统一,但两者之间局部的、暂时的矛盾仍然是经常发生的。解决这些矛盾还得靠教师艰苦奋斗,发扬献身精神,不计较得失,自觉以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为重,服务于人民,奉献于岗位,全心全意致力于培养人才的事业。

(三)献身教育是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应有之义

看一个教师是不是有伦理修养,首先就要看他是不是忠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没有献身精神。教师立志献身教育,就能自觉地履行各项伦理规范,真正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关心集体、举止文明、为人师表;立志献身教育,就能正确理解各个伦理范畴,真正认识和体会到社会主义时代教师的责任、良心、公正和荣誉;立志献身教育,就能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善恶、美丑、是非作出自觉的道德评价。一个教师有了献身教育的志向,就会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中华民族是一个讲道德修养著称的民族,更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教师职业伦理传统的民族。从古到今,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教师职业伦理传统中,始终贯穿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热爱祖国、献身教育、忠于职守。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的“献身教育”仍然是人民教师进行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最高形式和表现。

(四)献身教育是教师职业劳动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在于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职业感情。教师劳动以青少年为对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教师能否出色履行自己的职责,实现育人目标,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的劳动态度和职业感情。只有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自己教育对象的热爱,才会严于治学,严于执教,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得到最佳发挥,在人才培养中获得最佳成果。一个教师假如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牺牲精神,缺少职业感情,教学态度马虎,即使其知识水平很高,业务能力很强,也难以转化为人才效益。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在于劳动者要付出毕生的精力。教育劳动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教师长年累月、一心一意地刻苦琢磨,在教学业务上精益求精,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无愧于为人之师的光荣。然而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一个教师要想使自己成为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优秀教师,要不惜“春蚕到死,蜡炬成灰”,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孜孜不倦地去攀登教育科学的高峰。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献身教育的决心,心猿意马,斤斤计较于个人的得失,见异思迁,把心思用在跳槽、兼职上,忙于追逐金钱,就不可能有很高的思想业务水平和威望,就很难成为受学生欢迎和崇敬的师长。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还在于要付出全部心血。培养人的劳动是艰苦的劳动,需要教师细心、耐心、热心,付出全部的心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除学生隐蔽的心理障碍,创造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都不是靠一堂课、一次谈话、一场报告、一项活动,就能奏效的,有时需要几次、几十次,多侧面、多角度的努力,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达到预定目标。许多时候教师不能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甚至把对家庭子女的爱心也转移到事业上去。没有这样为教育献出全部心血的牺牲精神,是难以完成培育优秀人才重任的。

二、献身教育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途径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总要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也总要寻求一种有效方式去实现这种人生价值目标。而献身教育则是人民教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现实的途径。

(一)在献身教育中确立正确价值目标

人生的道路,需要目标指引。这个目标就是人生价值目标。有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的人,不论眼前的现实生活是多么艰难困苦,他们总是乐观的、充满信心的,能积极地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奋斗;而一个没有人生价值目标的人,稍遇困难便退缩,稍遇挫折就萎靡,常常会感到生活空虚,碌碌无为。在我国,人们应当确立的人生价值目标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价值目标体现到教师身上,就是献身教育。如果一个教师立志在培育成千上万祖国所需要的人才的宏伟事业中去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目标,他的一生就具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如果一个教师失去了这样的价值目标,就看不到自己辛勤育人的人生价值,就会失去人生最宝贵的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

(二)在献身教育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是社会的人,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努力奋斗的过程,是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人民教师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献身教育这种平凡的劳动和创造之中。教师的工作: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家访,还有找学生谈话、组织班级活动,每天都是这样简单地重复,但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劳动中,播撒了真理的种子,传递了智慧的火炬,塑造了美好的灵魂,使自己的人生意义得到了美好的体现。因此,教师献身教育的辛勤劳动正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最现实的,也是最可靠的途径。

(三)在献身教育中获得最崇高的人生幸福

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说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60:7)人民教师的职业,就是一种能够促进“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的职业。在这种“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岗位上,教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头脑聪慧、灵魂高尚、身心健康、人格完美的人才,得到了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的尊重和报偿。正如陶行知所言:教师的成功和幸福就在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因为人才的灿烂而使祖国昌盛、社会繁荣,教师也会从中得到快慰和喜悦,深有“她在丛中笑”的感受。教师献身教育的硕果是教师人生幸福之所在。

三、提高献身教育的自觉性

献身精神,就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甚至生命奉献给祖国、人民的事业,这种精神表现为对教育职业选择的高度自觉,对教育职业生活的深层体验,对教育职业理想的执着追求。

(一)在平凡职业中体现崇高

诚然,教师的职业是很平凡的。教师不像军人。一个青年人一旦选择军人的职业,就意味着他有勇于为祖国、为人民献身的思想准备,当祖国和人民遇到危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接受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这是军人的天职,所以军人被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而教师所从事的不是叱咤风云的伟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需要在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生,没有显赫的权势,没有耀眼的金钱,没有令人羡慕的声名和荣耀,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闲。可是,教师所从事的却是塑造人类灵魂、创造人类文明的高尚的劳动,只有教师才深深地懂得这个平凡岗位上的崇高,所以,他们无愧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乐于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生。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而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是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86:316)在平凡的岗位上去追求事业的崇高,这种职业选择的自觉显示了教师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境界。

(二)在辛苦工作中追求乐趣

诚然,教师工作是辛苦的,而教师待遇并不高,免不了与清贫为伍,但教育劳动却很繁重,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调琐碎,繁杂劳累,不停地消耗着自己,渐渐地头上增添白发,脸上出现皱纹,可是教师正是在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中追求人生的乐趣。正如孟子所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教育辛苦却乐在其中。一个教师为了育人成才,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辞辛苦,默默工作,像一炷红烛,毫不吝惜地释放自己的能量,照亮下一代的心灵;像一个园丁,辛勤耕耘,精心育才,用自己的心血去滋润祖国的花朵;像一架人梯,让青年人踏着自己的肩膀去攀登科学的高峰,摘取科技的星辰;像一条春蚕,为了人类默默地吐尽最后一口洁白的纤丝;像一颗铺路石,让人踏着自己走向辉煌的未来。就这样,教师在其艰苦的劳动中,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默默地奉献给下一代,赢得了人民的普遍尊敬,获得了最大的快慰。陶行知说得好,一个教师在人世间,要捧着一颗赤心而来,不带半根青草而去。身为教师应有这种献身于事业的高度自觉。

实例研讨

“剪刀老师”剪掉的不是校服是师德

因学生穿的校服码数小,深圳某中学园岭初中部初二(7)班班主任田某剪烂班上多名学生的校服。被剪校服的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班主任上学期就有剪学生校服的习惯,父母也知道,但都敢怒不敢言。校方认为老师剪烂学生校服是“过激行为”,将会展开调查。(2012年4 月25日《新华网》)

面对学生私自改短、改小校服的行为,因为多次警告无效,班主任索性使出“杀手锏”,对不按照规定尺寸着装的学生校服全部一剪了之。道理很简单,衣服剪烂了就不能再穿,这样迫使学生重新买合身的校服,同时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教育和警示,好一个如此“保护学生”之法。

从反响来看,班主任田某的这种行为并非如他所愿,反而换来了学生和家长的不理解和日益加深的愤恨,无疑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失败的、无能的,因为他剪掉的不是学生的校服,而是受人尊重的师德。

“传道、授业、解惑”历来就是教师的本职所在,教师也因此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这种教育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以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为支撑,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育艺术,增强人格魅力,寻找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而非以具有破坏性、强制性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目的。

学生正在处于增长知识阶段,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弱,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按照“剪刀老师”的思维逻辑,如果面对一个日常爱打架斗殴的学生,为了防止打架伤人,是否就要打断甚至割掉学生的手脚?实乃荒唐可笑。“剪刀老师”的此行此举,倒是给广大教师如何教好书育好人提供了“反面教材”。

(资料来源:张天杰,华龙网,2012-04-26)

要对教育事业饱含深情

要对教育事业饱含深情。没有对教育的奉献精神,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一定无法走远。越优秀的教师,就越深爱教育,正是这种对教育的奉献精神,才能让最优秀的教师选择在岗位上坚守。

——源自阿根廷“杰出教师奖”的评选标准

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如果说有一种精神,无论古今,什么时代都需要,那就是奉献;如果说有一种精神,无论中外,都能感动所有的人,那就是奉献;如果说有一种精神,永远闪耀出夺目的光彩,那就是奉献。毋庸置疑,奉献已经成为评价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准,作为一名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更应该具有这种崇高的奉献精神。

在阿根廷的一些贫穷落后地区,教育的开展面临重重困境,很多学校只有一名教师坚守,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到教育,这些教师选择了为教育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阿根廷的“杰出教师奖”的评选中,有很多来自偏远地区的教师获得了此项荣誉。

有关部门也将教师的奉献精神写进了阿根廷优秀教师的评选标准。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一名教师的事业却是常青的。教师的生命在学生身上能够得以延续,教师的价值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没有对教育的奉献精神,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一定无法走远。因为正是这种对教育的奉献精神,才能让最优秀的教师选择在岗位上坚守。

案例介绍:

当中国学子在“教师节”向自己的恩师献上祝福的时候,在大洋的另一边,阿根廷的教师们也收到了一份节日的礼物。原来,阿根廷也有“教师节”,日期和中国的“教师节”只差一天,即每年的9月11日。

在阿根廷的一些地方,一名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还达不到450比索(约合1 300元人民币)。在一些经济状况较差的省份,教师们的收入更是微薄,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350比索。尽管收入微薄,仍有很多优秀的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奉献着。

在宣布给全国教师发“节日红包”的同时,阿根廷政府还颁发了本年度的“杰出教师奖”。评选“杰出教师”的标准不是升学率,而是责任心、使命感和爱心。来自阿根廷全国各地的22名优秀教师获此殊荣。一位来自中国的记者有幸采访了几位教师代表,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谈,中国记者被教师们朴素而伟大的情怀深深地震撼了。

菲利克斯

他是村里小学的校长,也是学校唯一的教师。

菲利克斯工作的地方是西北部卡塔马卡省的一个只有40个村民的小村庄。他是村里小学的校长,也是学校唯一的教师。他说:“总有人说农村的孩子只要认识几个字,会算基本的算术就够了。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希望多教给学生点东西,如音乐、戏剧、雕塑等。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如此贫困、偏远的地方,孩子们不失学已经不容易了,而菲利克斯的上一届学生不仅完成了小学的课程,而且已经走入了中学的课堂。是菲利克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点燃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劳 拉

在她看来,教师的职责远比“站在讲台后面教课本”要多得多。

27岁的劳拉·马尔克斯是米西奥内斯省选送的教师代表,那是阿根廷全国教师收入最低的省份。她工作的学校至今还没有教室,56名学生只能挤在一个借来的会议室里上课。为了建一所梦想中的学校,她挨家挨户地向社区居民“募捐”砖石和建筑材料。劳拉常利用课余时间照顾病人,帮助有残障的孩子,因而在社区里享有很高的威信,大家纷纷向她伸出援助之手。但对于劳拉来说,最困难的是说服家长送有智力缺陷的孩子来上学。“他们总是说,‘反正他也学不会,倒不如在家里帮着干活’。”但不管困难有多大,劳拉都没有放弃过。在她看来,教师的职责远比“站在讲台后面教课本”要多得多。

玛蕾娜

对于这个“闯”进村里的城市教师,工作之前要先学会骑驴。

“做教师当然可以成天待在教室里,其他什么也不管。但当你把学校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时,一切就都不一样了:社区里人们的观念变了,学校变了,连教师自己也变了。”来自拉里奥哈省的玛蕾娜的想法与劳拉不谋而合。几年前,玛蕾娜放弃了在大城市里的工作,到这个只有15户人家的小村子里教书。为了当一名合格的教师,玛蕾娜进修了教育学,但她没想到的是,开始工作之前,她还得学骑驴,因为这是当地唯一的代步工具。想起当初骑驴的经历,玛蕾娜至今还觉得好笑。然而,她要面对的考验还远不止于此。对于这个“闯”进村里来的外乡人,大人和孩子都抱着警觉的态度远远地观望着。但后来,玛蕾娜用热情和真诚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一个星期后,一个我从没见过的孩子走进教室。他对我说,‘您不认得我,但我可听说过您的好多事’。说完,他拥抱了我,给了我一个吻——我有了我的第一个学生!”

在阿根廷教师节那一天,政府向全国82万多名教师每人发放70比索的特殊津贴(约合200元人民币)。70比索算不上什么大数目,对于改善阿根廷教师们的生活状况也起不了什么作用。钱虽不多,却显示了阿根廷政府的一种“姿态”。

尽管经济重建的工作千头万绪,政府并没有忘记教育对于国民经济,乃至整个国家前途的重要性。在“杰出教师”的颁奖典礼结束后,教育部长菲尔莫斯宣布,阿根廷政府正在致力于通过一项新的法案,以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方式,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一定的水平。

这几位阿根廷教师说道:“不论待遇如何,我们仍将在教师这个位置上坚守。孩子需要我们,教育需要我们,国家需要我们。”

案例分析:

读到这个刊载在报纸上的报道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在阿根廷这些贫穷的乡村里,教师是一个没有前途、没有收入的闲差,甚至是无法赢得尊重的职业。在保证不了正常生活的情形下,劳拉、菲利克斯和玛蕾娜老师仍然选择坚守,若没有对教育的深切的爱和奉献精神,又怎能做到?

一名学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我怎样才能获得成功?”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他对全班学生说:“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从今天开始,每人每天把胳膊前后用劲甩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听后都笑了起来,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一个月过去了,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学生在坚持甩胳膊?”全班有九成的学生举起了手。半年过后,苏格拉底通过检查,发现还有五成的学生在坚持这个甩手动作。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全班学生:“请大家告诉我,这最简单的甩手动作,现在有哪些学生在坚持?”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名学生举起了手,这名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坚持很难!案例中的三位老师,他们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诠释了坚持,并且是在一块贫瘠土地上的坚持,为明天培育花朵,培育奇迹。著名作家魏巍先生说得好:“教师这份职业——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教师——这才被称为高尚的职业。”

一名优秀的教师,是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实践,用生命去感染学生,使之动容和钦佩。闻一多先生在《红烛·序》诗中写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开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辈子追求的就应该是这种红烛精神,因为奉献是教师的天职!

案例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两个字,那就是热爱,热爱教育,热爱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把一腔最为炽热的情感,献给了教育这项最伟大也最神圣的事业,想一想吧,教育,百年大计,又有什么能与之媲美、与之比肩呢?或许正是因为他对教育这样的热爱,才使他成为一个令人惊叹不已也仰慕不已的教育大师。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教育的人,一个对教育对孩子没有感情的人能在教育的原野上耐心地培花育草。没有这样的热爱,没有这样对教育工作的赤诚,我们的世间又怎能如此的美丽呢?专注于教学工作的研究,专注于对孩子的研究,研究教育的本质,研究能够实现我们教育理想的最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地把握教育的内涵。我们都知道,教育工作本身是繁重的复杂的脑力劳动,但因为有了热爱,有了这样一份执着,教师的劳动就不再是负担,而成为教师内心深处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需求,在心灵的世界里永远绚丽夺目,从而为实现这种需求做出永不停歇的追求,孜孜不倦。

一、献身于教育,教师首先要做到敬业

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既然从事教育事业,首先要热爱这个事业。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过:谁要没有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强烈的志向,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上。因此,必须以敬业为天职,唯有这样,才能做到一专多能,勇于开拓,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奔腾翻越。

首先,教师要对工作有高度负责的事业心。要克服私心,去掉三心二意,把事业放在第一位,自觉忘我地工作。其次,要有追求事业成功的进取心。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能够得心应手地工作,在本职岗位上争先创优、成果辈出,从而充满成就感。最后,还要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诚实心,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

敬业,会让你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状态下都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职业的道德责任。

敬业,会让你凭借隐藏在内心的意识活动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对待教育中的任何一件事和任何一个学生。

敬业,会让你远离庸庸碌碌,而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教育家!

二、献身于教育,教师还要乐于奉献

教师应该爱教育事业。当我们把教育当作事业时,我们需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教育。

奉献,是教师品德的灵魂。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永远是我们的楷模,他就像根燃烧的蜡烛。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奉献应增加新的内涵。就像现代生活中,人们没有忘记蜡烛,但人们更多地使用电灯,电灯只要吸进一点电能,就会全身心地发出光来。同样,现代教师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也应该给自己补充、更新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

1.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看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作为一个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爱心的确有些困难,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或两个班级的学生,精力较为分散。而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

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该及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学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也应该多加以关心和帮助。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抱着一颗对教育奉献的真心,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师德的自觉性,是行风建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奋斗于这个天底下最灿烂的事业。

(资料来源:赵国忠,2009)

第二节 典范性原则

一、教师的崇高社会地位决定教师职业伦理的典范性要求

(一)教师职业伦理的典范性要求是由教师地位的崇高决定的

教师,是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教师以自己的劳动,使人类的智慧和文明世代继承、弘扬和发展。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表现的道德品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风貌。因此,古往今来的思想家、教育家,总是在肯定教师崇高社会地位的同时,强调教师职业伦理的典范性要求。

(二)教师职业伦理的典范性要求是由教育任务的神圣性决定的

教育劳动是培养、塑造新生一代的神圣职业,所以各个时代和各个阶级总是对教师的职业伦理水准提出很高的要求。人类道德实践的历史也证明,历代的教师道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较高水准上,对社会道德的传播和发展起着示范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教师更是自觉地用社会主义道德塑造新生的一代,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使他们成为高尚的人、社会欢迎的人。而教师要履行培育优秀人才的神圣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必然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在道德意识、道德境界上有较高的水准,成为“人之模范”。

(三)教师职业伦理的典范性要求是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

教育的特点在于周期长,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学校教育实际上是为未来设立的,是为现在还不存在的社会和环境培养人的,所以教育要面向未来,具有强烈的超前性,以对未来的预见去从事今天的教育,培养今天的学生。社会文明在不断前进,未来社会会对人才的道德文明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有强烈的未来意识,只有教师自己具有未来社会的人格要求,作为学生的榜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符合未来社会文明水准的人才。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徐特立曾经说过:“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说教师是“先进分子”,不仅是针对现实社会来说,也是针对未来社会来说的,是对教师各个方面的高标准的要求。

(四)教师职业伦理的典范性要求也是教育劳动的开放性决定的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的教育也是开放的教育。教育劳动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师职业伦理状态不仅影响和作用于学生,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教育改革开放的深入,教师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多,他们的思想和品德、行为和举止也将会越来越多地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和社会,因此教师的职业伦理状况不仅要受到学生的评价,还会受到社会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有更高的职业伦理水准,不仅在学生中,还在社会上堪作典范。

二、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典范性是教育内在规律的要求

(一)教师为人师表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识

教育劳动的主体是人,对象也是人,是人影响人、人培养人的劳动,教育劳动过程自始至终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几乎都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典范性的巨大教育作用,并把为人师表作为核心要求提出来。在中国古代,孔子就充分认识“身正”对为师者的伦理意义,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还以强烈语气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认为教师以身作则,行为人范,才配得上当一个教师,否则立身不正,怎能教育别人呢?孔子有力地揭示了“身正”对于教育人的重要意义。《韩诗外传》卷五中也说到“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人师也”,才能卓越,德行高尚,可为人范,才能称得上为人之师。在国外许多教育家也都鲜明地提出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乌申斯基十分强调教师身教作用的不可替代性。他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杰普莉茨卡娅,1958:375)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在于能为人表率,他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我国《教师法》把“为人师表”作为教师应尽的义务作了法律上的规定。

(二)人格的影响是最大的教育力量

身教重于言教,无声胜于有声,巨大的教育力量,来自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人格影响比教师的语言传授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正如契尔那葛卓娃所说,教师的人格形象是“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契尔那葛卓娃等,1982:20)。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是用自己的灵魂去“传授”品格。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的管理机构,无论它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性格中的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他深刻地指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我国古语说得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明人格感化是教育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教师职业是直接以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心灵,所以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三)为人师表是教师教育威信的基础

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力、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教育威信状态。克鲁普斯卡娅曾明白地揭示了这一点,她说:“学生接受他们爱戴的教师所说的话,同接受他们看不起的、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人所说的话,情况完全不一样,从后者说出的最崇高的思想,也会成为可憎的思想。”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取决于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因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教育威信直接影响教育的力度。对此,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言行一致,才能使教师树立起成为巨大教育力量的威信。教育的活动(指成为学生榜样的活动)是建立自己威信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1983:208)可见,教育家们几乎一致认为教师的教育威信是教师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而教师的教育威信是靠教师的人格形象去建立的,所以教师平时严于律己,注重人格修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这样一种人,就会赢得学生热烈的爱戴、由衷的尊重和敬佩,就会在学生心目中享有很高的教育威信和巨大的感召力。一旦教师成为学生的人格向往和仿效楷模,就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生活热情和理想追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包括知识的传授、人生的劝导、表扬和批评,都会得到学生情感上的积极认同和响应。相反,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象不佳,教育威信不高,那么就会受到学生的感情淡漠和人格轻蔑,成为教育工作的障碍和困难,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自觉加强教师的人格修养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教师的教育内容会有不同要求。作为一个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就要善于把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品格,这表明教师人格的健全和成熟,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在今天,教师要真正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要做这方面的努力。例如,一个教师的政治思想见解、理论思维能力,是构成教师人格形象、教育威信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构建人生理想、政治信仰的基础。教师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就要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生确立理想与信仰的精神支柱,而要学生不动摇,教师自己首先要坚定。再如,对学生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要有改革开放的思想和热情。今天的学生有较强的时代意识,不喜欢保守、落伍的教师,不喜欢那种拘而不纵的教育思想。青年人的意识指向未来,一个对改革开放缺乏勇气与热情的教师,将得不到学生的欢迎。还有,在今天,要教育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首先教师要富有乐观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师的进取精神、开朗性格,都会给学生的人生观产生很强的感染力量。总之,教师要为人师表,就必须遵照时代的要求,把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要求,努力转化为自身的品格,成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感染源。

实例研讨

找寻与优秀班主任“对话”的方式与“坐标”

案例介绍:

暑期三天的师德学习结束了。通过学习,我看清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特别是在听了任老师的报告后,一些原来较模糊的东西明朗了,对一些较深层次的东西理解起来更容易了。

我觉得最让我感动的是任老师的创新精神。她是一个相当会动脑筋的老师,为了学生她什么都敢尝试而且都很成功。如学校大环境无法改变时动脑子改变自己教室的小环境,使得其他班的学生羡慕不已,同样也让自己的学生更珍惜自己的班级。再如学生过生日的形式、对学生的礼貌教育、家访对学生的承诺、家长会的准备和每周家长的发言、七彩阳光的创意、对学生打架的处理,等等,真可以说是多姿多彩。别人没想到的,她想到了;别人在做的,她做得更好。

以前我对孩子为什么会如此迷恋网吧,特别是男孩子对网络暴力游戏的迷恋无法理解。听了任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这一现象,觉得很有道理。对这种身陷其中难以自拔的学生,一味地批评、强制是不行的,要的是老师、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相互配合,正确引导,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心和爱,让孩子自觉地远离网吧,远离暴力,珍惜自己。

对照任小艾老师所言,我就是那种保姆加警察型的老师,对学生既爱又恨。平时真的是怕他们磕着、碰着,热了怕他们中暑,冷了怕他们感冒,就像一只担惊受怕的母鸡,生怕会出什么状况。而在学生犯了错误后又总是缺乏应有的耐心,恨他们不知道珍惜自己,恨他们不爱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恨不得立刻就让他(她)认识错误,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而不会从学生的角度或学生的心理方面去分析原因和后果,往往粗暴行事,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听了任老师的报告,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研究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为现在的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而在心理上又摆脱不了孩子的状态,因此常常会犯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错误。了解了这些,老师在处理问题时,就心平气和多了,做到在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两者合一,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把聪明的学生教得更聪明。

案例分析:

这是一位班主任在听了任小艾老师的报告后的反思。从这位班主任的反思中我们不难看出,听优秀班主任的报告对我们的启发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学生观的更新。这位班主任老师对照任小艾老师所言,认识到自己是那种保姆加警察型的老师,从中可以看出她原来的学生观,就是只把学生当成教育的客体,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和需要。通过听报告“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研究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此时,她的学生观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即不仅把学生看成教育的客体,也把学生看成教育的主体。这种转变对学生是一种幸事,对自己是一种喜事。

其次是做班主任要学会多动脑筋,勇于创新,提高教育的艺术性。任小艾老师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点子特别多,别人没想到的,她想到了,别人在做的,她做得更好。听了她的报告,不仅对我们教育管理的方法有所启迪,更重要的是让班主任能够勇于并善于创新。

再次是懂得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教育的科学性。我想,这位老师以后肯定会多学习一些关于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

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新课程也倡导教师的成长要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结合起来,所以,班主任要想尽快成长,多向优秀班主任学习、多与优秀班主任“对话”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位优秀班主任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和独到之处,任小艾的艺术,魏书生的威信,李镇西的民主,王晓春的睿智……还有我们身边许多没有称号的优秀班主任,只要我们平常做一个“有心人”,多向他们学习,我们的工作就会少走弯路。

案例启示:

向老班主任学习,与优秀班主任“对话”,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直接“对话”

1.要善于倾听。平常多听优秀班主任的讲座、报告,就自己遇到的问题向他们讨教;平时与其他班主任聊一些班级管理的话题时,要善于抓住重点,从交谈中吸取精华;也可以就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向老班主任具体请教,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

2.要善于观察。跟着老班主任学,从早跟到晚,把老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看个仔细,记在心里,晚上再用记日记的办法把老班主任带班经验认真记下来,然后仔细揣摩这些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揣摩,处理起班级事务来会觉得信心倍增。

需要提醒年轻班主任的是,不要一味模仿老班主任的具体做法,而要融会贯通,消化吸收,把老班主任的做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只有找出了工作方法的内在理论依据,才能真正把方法学到手,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工作艺术。

3.要善于观摩。善于观摩其他班主任是如何组织班级活动的,整个观摩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在看到他人优点的同时,思考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这种相互指引、共同进步的方法是较为直观的学习方法,长时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提升教育能力的方法。

4.要善于利用网络与优秀班主任交流。现在,越来越多的优秀班主任参与了网络论坛,如李镇西老师是“教育在线”网站的总版主,王晓春老师在“教育在线”的“班主任论坛”中的“长者引领——王晓春老师指点我们”上对班主任的教育故事进行点评和引领。在网络时代里,我们应善于利用这一新型资源与优秀班主任“对话”。

刚刚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的教师,一定要虚心拜有经验的老班主任为师,静下心来向老班主任学习如何制订班级计划,如何处理学生矛盾,如何组织各种活动。

二、间接“对话”

如果你在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还是对带班摸不着门路,班主任工作效果不理想,我们建议你认真读几本优秀班主任写的书籍,如张万祥、任小艾、魏书生、李镇西、王晓春、万纬等人的书。在读书的时候,要认真读,认真想,认真记,然后把书中的教育原理、教育方法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联系,设计出一套自己的带班计划,然后和一些有经验的优秀班主任讨论、修改,使之完善,然后再拿到教育教学中去加以实践检验。如此反复必有提高。

在这里我们要提醒班主任,读书不要只读教育理论书籍,更不能只读班主任工作艺术的书籍,读书的眼界要扩大,读书的范围要拓宽,文学、历史、艺术都要读,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班主任也要有所了解。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便会发现班会主题多了,思想深刻了,与学生交往自如了。读书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如果你是一位老教师,班主任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想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还想总结一下自己多年的带班经验。我们建议您,先找一些教育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书读一读,然后再找一些优秀班主任写的理论著作读一读。我们的许多老班主任缺少的不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缺少的是边缘学科的知识。如果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读书广度和深度,就会发现您的眼光更敏锐、更深刻,写起文章来也会思想升华,“妙笔生花”。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需要太多的学习、太多的努力。没有谁能够一下子就具备成为优秀班主任的所有素质;也没有谁可以一下子赢得所有学生的喜爱和同事的敬重。任何一位能够称得上“优秀”的班主任,必定是在漫长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在不断的摸索和碰壁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应该做的,是不断探索,积极进取,终有一天,我们也会留下自己闪光的足迹。

(资料来源:鞠文彩,2007)

第三节 育人性原则

一、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伦理的根本要求

(一)以育人为重是教育史上的一贯思想

既教书又育人,这是教育劳动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历来为教育家所倡导。中国古代《学记》中就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之以事”,而且要“喻诸德”。历代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师不能只当“经师”不当“人师”。宋朝时陈亮与程朱理学在教育上的一个根本分歧是育人问题。陈亮认为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教人“做人”,而程朱的教育目的实际上只是教人“做儒”。陈亮曾上书给孝宗皇帝痛陈其在“艰难变故之际,书生之智,知议论之当正,而不知事功之为何物,知节义之当守,而不知形势之为何用”的教育恶果,认为教师首先要教学生认识形势,懂得做人,学会经世致用。近代的教育家也一再呼吁教师要当“人师”,不能只当“经师”,不要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陶行知也曾对此发表过精辟见解,他认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人求真”,而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做真人”。在今天,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按照教育方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坚持育人性原则,才能实现这个教育目标。

(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人民教师职业上永无止境的追求

教师是培养人类年轻一代的专门人员,他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文化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并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又把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人的素质不断优化,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夸美纽斯说过:“只有受过一种合适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1979:36)人类的年轻一代,只有经过教育,具有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行为规范和文化科学知识,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才能接替老一辈的工作。教师的育才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是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追求一种“桃李满天下”的理想。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要把育才当作自己一生所要奋斗的事业,当作自己一生追求的崇高理想。正是这种对育才的强烈欲望和事业心,促使教师对业务精益求精,严谨治学,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光荣感,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培育优质人才这一人类伟大的工程。

(三)以育人为重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特定要求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人们的精神状态起了很大变化,积极向上、竞争进取已成为青年思想的主旋律。但不能不看到,一些青年人由于内心世界脆弱,有时抵制不了金钱至上、利己主义、享乐思想的诱惑,陷入误区;一些青年人自我价值的追求目标很高,有很强的参与欲和期望值,却缺少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情绪忽高忽低,很不稳定;如此等等。面对当前这个特定历史时期成长的年轻人,教师教书育人的任务更加繁重,他们要努力排除西方思潮和市场经济给青年人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师要有教书育人的自觉

(一)要自觉延伸教育劳动的目标定位

教师不能把教育劳动仅仅看成是传播知识的职业劳动,不能把师生关系简单看作知识授受关系,应自觉地延伸自己的劳动目标,把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叶圣陶说:“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引自《上海教育》1983年第8期)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着眼点应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要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人才。教师自觉地把教育劳动的目标延伸到育人上,这就意味着把党和人民要求培育优质人才作为衡量自己教育劳动优劣的尺度,自觉摒弃雇佣劳动的态度,对国家对学生高度负责。一些人以为教书就是育人,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应当说,教书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两者有一致性,但不是同一回事,教书不等于育人。在今天,育人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来开展教育活动,全面优化教育对象的素质。教师应该自觉延伸劳动目标定位,做一个教书育人的有心人。

(二)要自觉增强教育劳动中的育人意识

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在课堂内、课堂外,都应当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业责任。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既要遵循课程的科学性,又要开发课程的思想性,努力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教师无论是担任文史教学任务、音美艺术教学任务,还是担任数理教学任务,都要努力开发课程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努力在知识教育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汲取有益的思想养料,并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同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教师有没有育人的自觉,其教学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同时,教师育人的自觉性还应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教育环节之中。例如,教师在批改、辅导、实验、考试、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之中都应自觉地去追求育人目标,千方百计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使学生得到道德情感、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熏陶。事实上,任何一门科学知识中都或多或少含有思想教育因素,任何一种教学工作都或明或隐地体现服务的方向,任何一个教师都有意无意地对学生的思想、信念、情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例如科学的方法、知识的作用、科学家的生平,都是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教育的很好教材,关键在于教师要有育人的自觉,才会善于捕捉最佳的育人契机。此外,行政、后勤人员通过自己的优质管理和优质服务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好的思想道德感化作用,能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促使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有关人员都自觉育人,通力合作,就会发挥整体育人功能,形成良好育人环境,收到良好育人效果。

(三)要自觉提高育人的能力

自己昏昏然,难以使人昭昭。教师有育人本领,才能有效育人。教师应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素质,广博的科学知识,这是育人成才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些基本条件,即使有良好的愿望,也是难以获得育人成才的最佳效果的。一个教师要全面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需要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需要对时代特点趋势有深切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勇于进取,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特别是在今天,新科技革命在迅猛发展、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在逐步形成、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这些都对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增强理论修养,提高道德水平,更新思想观念,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具有较强的认识能力、教学技能和道德威望,才能做好育人工作。同时教师能否卓有成效地育人成才,关键还在于是否按教育规律办事。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教师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将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智能和思想品德,是有客观规律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延续性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过程。为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习状况,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摸索和认识教育规律,提高教书育人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以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实例研讨

要有非凡的人格魅力

优秀教师需要有非凡的人格魅力。每一位优秀教师的身上,都有一种区别于他人的人格魅力存在。教师要用这种独特的魅力去感染学生,从而引发共鸣。

——源自新西兰优秀教师评选标准

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自己就要自觉地积极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学识功底厚实,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公正、民主的人。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教师人格是内在的,但内在的人格光辉总会向外显露出来,产生非凡的魅力。

新西兰优秀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有这么一条评价标准:教师需要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用这种魅力去感染学生,从而引发共鸣。每一位优秀教师的身上,都有一种区别于他人的人格魅力的存在。

教育事业与其说是一个传授的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感染的过程。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身上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因子,闪烁着真善美的光彩,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自己身边,教育就是这样的“润物细无声”。

案例介绍:

《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是一部1989年上映的教育大片,但它的魅力与意义在今天依然能让人心灵震撼。

故事发生在一所美国的寄宿制男子高中里,它和中国的许多名校一样,管理严格、注重纪律,教师和宿监时刻盯着学生,防止他们捣乱;但学生们却总能找到管理漏洞,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偷着吸烟、追女孩子,甚至夜晚逃出校园。看来,“猫和老鼠”的游戏每天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学校中上演。

在开学典礼上,校长自豪地向家长们介绍:“我们的大部分毕业生升入了著名的常春藤盟校……”家境一般的父母费尽心思将孩子送进这所名校,然后语重心长地叮嘱:“你知道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你身上寄托着我们的希望……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好好读书,缺什么告诉我们。”——这些话是不是非常熟悉,好像说话者就在你的身边,就是你的校长,就是你的学生家长?

在日常的课堂上,一些学生的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以及偷吃零食,也与中国的课堂相似。直到来了一位新英文老师,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约翰·基廷是一位不同寻常的教师,有着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撕掉学院式的教条讲义,向他们展现诗中的美、爱情和生命的意义;他站在讲桌上,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他带着学生在庭院中踏步,体会“坚持个性”时要经受多大压力,要求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别只想着作者的见解,要找到自己的见解”;他以诗为媒介,告诉学生,作为人类的一员,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重要的是,基廷并非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标新立异,他是在用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诗的美丽,理解生命的丰富多彩,发掘学生“内心极珍贵的东西”。

基廷老师的独特个性和热情,深深地吸引了这帮年轻人。学生们喜欢他,找出他当年的学籍资料传看,甚至悄悄地模仿他,复活了基廷学生时代加入过的“死亡诗社”,深夜在山洞中打着手电诵读诗篇。

尼尔是个热情而敏感的男孩,从小就向往着舞台,但他的父母从不愿意去了解儿子的想法,只是按照中产阶级的主流观念,为他安排了固定的前程——做一名收入丰厚、令人尊敬的医生。

尼尔的父亲与中国的许多父亲极其相似,他会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要求儿子走他设计好的路;在假期为儿子报化学辅导班,而不是孩子喜爱的戏剧学习班;他断然否定儿子的梦想,而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在儿子自杀的悲剧发生后,他将责任完全推给学校,要求学校开除鼓励尼尔演戏的基廷老师。

面对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校方将基廷老师作为“替罪羊”抛出。

当基廷老师被迫离开学校,离开他喜爱的学生和教室的时候,沉默着的学生们终于坐不住了。那个一向安静听话的陶德第一个站上了书桌,对着基廷老师的背影呼唤:“船长,我的船长!”

这时,陶德的目光是坚定的,一反他平日的温顺胆小。这个男孩一直生活在“优秀毕业生”哥哥的阴影中,所有人都要求他像哥哥一样优秀,却没有人在意他的感受,了解他的自卑,关心他的愿望。但是基廷老师在关注他,关心这个坐在第一排的安静男孩。他知道陶德害怕写诗,更害怕当众朗诵,但他偏偏不放过这个孩子。

奇怪的是,在基廷老师独到的引导下,这个羞怯的男孩竟然真的迸发出“原始的激情”。他在课堂上的即兴创作令他自己震惊,也为他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这位令人尊敬的教师,蹲跪在讲台前,双手拇指竖起,交叉在胸前,用热情的目光仰视着自己的学生,不需要一个字,教师的这个姿势已经足够明白地告诉学生:“你太棒了!”它对学生产生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所以,在影片结束时,我们看到这个习惯于默不作声的男孩挺直了脊梁勇敢地率先站上课桌。随后,一个又一个的学生站上来,他们呼唤着“船长,我的船长”,用坚定的目光送别自己心爱的老师,向这位生命的引导者致敬。

案例分析:

影片结尾处,这些血性少年一个个义无反顾地站上课桌,怀着留恋和感激最后一次对基廷老师叫出“船长,我的船长!”时,再冷漠的观众也会为之动容。船长虽然离开了,但理想和希望的种子已深深地埋在了每个少年的心底,永远不会消逝。也许在我们少年时都曾梦想过能拥有一个像基廷一样完美的教师。

许多评论者说,他们看到这一场面时,都禁不住淆然泪下。这确实是动人的一幕,它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了教育的作用,也彰显了生命与生命交汇时的壮丽。网上一位美国教师留言说,他当年从军队退役,就是看了这部影片后,决心去学校当老师的。他说:“十多年过去了,我从来没有为当初的决定后悔。我向每一届学生推荐这部影片,向他们保证,我要像基廷老师一样,为他们拥有美好的生活而教书。我相信自己做到了!”

一位美国中学生在网上写道:“从7年级开始,我几乎每年都要看一遍这部影片。第一次是在社会课上,后来是在英文课上,而且几乎每一位英文老师都会向我们推荐它。基廷老师,就是我心里完美老师的形象。”

基廷影响了一代教师,还将影响到我们未来的教师。这种追求个性、追求教育自由的教师身上散发着难以掩盖的炙热光芒,而这种教师的人格魅力,正是我们教师不倦追求的。

案例启示: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精神风貌、思想品德、治学态度、气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人格是对学生最无形而且又最有力的教育。

人格魅力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自我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呈现,它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之总和。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

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上。知识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和科学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唯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所以,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自己所学专业要“精深”,相邻学科也要“广博”,向“博、大、精、深”迈进,真正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能的人。

其次,具有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他需要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需要站得直、走得正,所以,身为教师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朗如日月,清如水静”,积善成德,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从事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清贫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

再次,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前提。一个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一个教师能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是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有一种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这样才会产生强大的震撼与感染,显出十足的人格魅力。北京22中特级教师孙维刚堪称当代师表中的佼佼者,他为学生勤勤恳恳、呕心沥血的那份执着与奉献,无时不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为了学生,他长期强忍着癌症的剧痛毅然站在三尺讲台。在孙老师病逝那天,4 000多名学生自愿前去送行,白花点缀的悲壮使他的人格在天国里升华。

最后,教师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拥有一定的人文修养上。一方面,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一个教师的人文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能否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品格,影响他能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另一方面,人文修养的高低还决定着教师学识水平的高低。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学习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熟练掌握。较高的人文修养有利于教师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使他们勇于接受新事物;有利于教师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拥有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拥有较高的人文修养的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某种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规律性知识,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人文方面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教师的影响就能更多地渗透到学生生活的一切领域。

二、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具体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如下作用:

一是示范作用。教师是学生心中景仰的道德标杆,学生都有“向师”的模仿心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与学生朝夕相处、教书育人的老师自然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形成无形而强大的“校园教育场”,能促使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错误与不足,从而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二是激励作用。尊重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无一不是信任、尊重和热爱学生的。这样的老师能让尊重、理解、关怀、信任如阳光一样照耀在每一位学生的身上,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学生自然会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效应。这样就会牢固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精神父母”高尚而可亲的形象,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三是熏陶作用。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优秀教师能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去积极影响和作用于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让学生能够在不断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质。长期的教育熏陶,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够不教而教,使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促使学生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自由、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如何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和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形成人格魅力的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只有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塑造出高尚的人格。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看,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还体现在外在言谈举止上。因此教师应选择健康的人格理想作为发展的价值参照系,从点滴入手,自觉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师人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面向21世纪的新型教师。

其次要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强化教师人格根基。教师必须不断潜心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地提高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知识愈丰富,他个人对知识、科学、生活的态度就愈鲜明,学生就越能从他身上看到智慧的光芒,敬佩他们的老师,并且学习他们老师追求知识的精神。

再次,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要热爱教育工作,为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自己;要期望适度,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从社会方面看,社会应该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为教师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如:加强政治引导,改善社会政治环境,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加强美育引导,用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来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康成长;加强道德引导,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通过上述的举措,为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与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塑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使之形成令学生钦佩的人格魅力,并以之影响熏陶学生。

(资料来源:赵国忠,2009)

学习思考

青年教师小李是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美术教师,他发现不少学生不喜欢画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向学生宣布:今后凡不及时完全作业的一律挨三记手心。这种“教规”宣布后,对督促学生起到了“效果”。但有一次一个调皮学生有意不完成作业,小李老师感到左右为难,他想:“我宣布打学生手心只是‘吓唬’一下学生,但不‘说到做到’就会影响自己的教育威信。”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才对?

相关链接

张思明的成长之路

张思明,中国当代教育家,国家特级教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资深数学教师,是教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张思明今年48岁,18岁那年,他高中毕业,被留校当老师,至今整整30年。

张思明酷爱学习。然而,30年前他高中毕业时,正值“文革”末期,“反潮流、交白卷”依然盛行,上大学只能是他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张思明是靠自学成才的。1981年,国家恢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后,他第一批报了名,然而却没有通过公共课考试。第二年再考,结果还是一样。两次失败,他并不甘心,第三年,他又报了名。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1985年,他自学修完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的本科课程,取得了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他又以全优成绩,提前半年学完了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课程,获得硕士学位。为此,他曾作为全国自学成才的先进典型,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张思明是一个用心做教育的人。他主张教师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敢于打破常规,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兴趣,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长达3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先后总结出“极端思维法”“压盖阅读法”“3∶2笔记法”等30多种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他的学生先后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得150多个奖项。

张思明是一个勤奋的人。他说:“自己的智商并不高,之所以有一点成绩,靠的就是克服惰性。”30年来,为了备课、学习,他坚持每天清晨4点半起床。作为数学教师,他每周要上十几节课,批改300多份作业。作为班主任,他送走过九个毕业班。在近乎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下,他累计写出150万字的专著,发表高质量论文40多篇,获得“苏步青数学教育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张思明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不留痕迹的教育”。在他看来,只有倾注真实情感的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他说,教师传授的知识可能很快被遗忘,但教师做人、做事的态度,教师的人格却常常对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他很少用语言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而是力求用自己的行动,让学生悟出做人和治学的道理。

30年来,他先后被授予“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青年教师师德之星”“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他说,作为一名教师,永葆“职业青春”的秘诀只有一条,那就是“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是,张思明认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开凿一眼清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真正做一名让学生满意的教师!

(资料来源:《一线优秀教师的感人故事》,央视国际2005-09-07)

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记“全国师德标兵”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

永恒的事业,

创造自己崇拜的学生,沸腾的脑海,

振荡着“秀才培养出状元郎”;终生无悔的追求呵,

开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格局,永不消逝的志向啊,

展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摘自《理想之歌》(作者:林崇德)

时光回溯,1960年5月,原本想当新时期“詹天佑”的林崇德,只为班主任对教育的热情和执着所感动,决意接过老师手中的教鞭,于是把所有大学入学志愿表上的志愿都填为“师范”。高中毕业前夕,林崇德用青春的激情,写了一首《理想之歌》,上面就是其中的几句。

44年过去了,青春不在,但理想却化为现实。林崇德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一名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培养的51位博士被《北京日报》誉为“已成长为一支相当有成就的学术骨干队伍,在国内外也颇有影响”;他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成果被《中小学管理》杂志称为“点燃了我国现代基础教育的火种”;美国的《肯特日报》把他与美国当代教育家斯波克(B. Spock)相媲美,称他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家;而他自己获得了全国劳模和第二届“全国师德标兵”的称号。

怎样当好老师?这是他在几十年从教生涯中一直孜孜不倦地思索的问题。林崇德教授认为做一个新世纪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就是要落实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提高师德与业务能力”,要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不断提高能力,砥砺品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培养出优秀的建设人才。

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林崇德教授在自己的人生字典中首先给师德加上“师业”的注解,即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和勤业意识。

凡是听过林崇德教授报告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林崇德所理解的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即使在“十年动乱”中的“天天读”时期,他都要每天背一条“语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直到今天,每当他新著出版,总是在扉页上写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他看来,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理想的认同、情感和行动。这就是师德第一个表现:“师业”。

敬业爱岗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教育实践中他反复地强调:一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岗位的职业意识;二是献身于教育工作的职业理想;三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职业实践;四是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牺牲精神。他常说,不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都不应该仅仅把教师的工作理解为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而是更应该自觉地把它看成是教书育人的终生奋斗目标。每年新教师的上岗教育,学校总是请林崇德教授去做关于师德的报告,他指出,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教师,要把培养国家栋梁,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作为己任,把培养党政干部、科技骨干和杰出企业家作为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重要任务。他在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后说:“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青少年学生一代是关键。”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培养的博士生中,31位已晋升教授,24位和他一样当上了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们有三个特点,一是在业务上较为过硬,特聘教授、校级学术带头人大有人在,有的甚至担任国外名牌大学的教授。在最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所公布的821名专家名单中,就有他培养的两名博士。二是具有较高的管理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2/3以上的学生被提为系、处或院以上干部,其中校级或司局级的领导有6人,还有2名学生被推荐为全国人大代表,其中一名为常委,还有一位已参加了中央党校副省部级后备干部学习班。三是具有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能力,并出现了财产超过亿元的企业家。北京师范大学曾总结他指导博士生的特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出发点,以实际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更新为重点,以紧抓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基础,以感情投资为纽带,全面提高博士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林崇德教授在解释这个特点时谈了两点看法:一是博士点的学科建设,“硬件可达,软件难求”,即前者的建设具有短期性、可预测性,而后者的建设却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不可预测性,博士生导师本身的学识修养和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是软件建设的关键。二是作为导师的,要树立“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的观念。不想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学生超过自己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否则一代不如一代,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还有什么指望?林崇德教授风趣地说:“我从来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想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相反,他经常谈到这样一种理念,希望他的学生超过自己,也希望他的学生的学生超过他的学生,这就是他44年前的理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成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教育境界。林崇德教授的高足、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奇博士创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出了林崇德教授没有做成的学科建设的大事,然而董奇副校长却说:“我们这些林老师的弟子,都是林老师的成果。”林崇德教授十分感动,他深深觉得,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是衡量教师“敬业爱岗”的根本性指标。他强调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人才,做到责、权、利的统一。责,意味着教师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即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权,教师调动、影响新一代的积极性,决定着教师的素质高低;利,教育这种职业劳动,为社会培养文化、政治、经济所需要的人才,教师的利益是与社会整体、国家利益以及服务对象——学生的利益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唯其如此,林崇德教授所在的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学术梯队建设,不仅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和学术队伍建设效仿的榜样,而且也被中国心理学界称为典范。

展示“甘为人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让青年人踩着自己的肩膀前进”的师者风范。在林崇德教授对“师德”的定义中,“师爱”是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林崇德教授认为,如果把学校称为“德行的博物馆”,那么教师就是起着看守作用的“门卫”,看守着人类持续为之努力奋斗的东西——真理、美和正义。林崇德教授曾经当过13年中小学老师,1978年后他归队回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心理学教师,主要任务是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2004年2月22日是他最高兴的一天,这一天,他担任中学第一任班主任的班级近30位学生到北京师范大学来看望他。他在聚会教室的黑板上写了两行字:“茶话半天叙别情,教书一生聚知音。”就在畅叙别情的过程中,他的学生、北京市东城区前副区长、现北京市城建集团副总谈起一桩林老师早已记不起来的往事:“‘文革’初期,我父亲作为公检法系统的一名基层干部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给揪了出来。自己尽管上了初中,但顽皮贪玩,在一次下乡劳动中,耍竹竿不小心捅下了毛主席像并碎成几瓣。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当地的贫下中农把我当作反革命分子押送到林老师那里。当时可把我吓坏了,我父亲的问题还没有定论,自己又当了反革命,我的弟弟妹妹不是要被株连了吗……那天,林老师当着贫下中农面把我批评了一顿,可后来从不提起此事,过了好一阵子,我才放心了……”围绕着这起“包庇”事件,他的学生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地回忆当年林老师如何如何爱护学生,在场招待他们的林崇德教授的研究生说:“我们的老师现在仍然把对学生的爱放在他工作的首位。”

从1986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林崇德教授先后送出16个博士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或做访问学者,15个学生按时回国。原国家教委有些干部感到很奇怪,当时2/3的留学人员都不愿回国,为什么林某人回收率那么高?他们问这些学生为何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学生们的回答是:“我们是冲着老师回来的。”他们又问林崇德教授:“你有什么魅力吸引自己的学生?”他回答:“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我仅仅做了一点感情投资。”1994年一位佐治亚州立大学的教授邀请林崇德教授偕夫人去美国讲学,答应提供往返机票,还付给一笔相当可观的美金。林崇德教授提出换博士生俞国良出国一年,将提供给他夫妇的费用转给这位博士生,那位美国教授临走时说了一句肺腑之言:“有孔夫子思想的中国老师,这样对待学生,我深为感动,我回国后必须办成此事,若办不成,也对不起这样的中国老师。”林崇德教授把爱国主义思想与崇高的师德融为一体,以师爱真诚鼓励学生出国深造,出国博士生最需要关心的问题,他几乎都一一过问和操心,正是他这些点滴关爱,使学生们感到祖国亲人的温暖;又用同样的师爱真诚呼唤游子报效祖国,牵动着他们归国效力。可见,一切师德都是基于教师的人格。

林崇德教授的独生儿子在他自己著作“后记”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从当今的社会价值观念来看,父亲实在太不值得。他总是强调他的事业心,也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他把热爱学生看做是其事业的核心。他一直提倡对其学生‘感情投资’,包括学习问题、工作问题、职称问题、婚姻问题、住房问题等,使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被牵扯进去,以至于母亲笑他说:‘你应该把家搬到单位里去,为你的学生做牛做马。’从一开始,我就不想也不应该去要求和分享这份神圣的感情,事实上他不可能在我身上花太多的工夫。但作为他的儿子,我是十分理解的。”所谓“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林崇德教授儿子对他的意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学生感情投资的点点滴滴。

博士研究生都是成年人,按理,带成年学生应该轻松一些。但了解林崇德教授的人都知道,他在这些大男大女身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绝不亚于中小学教师对待未成年的孩子。他常对学生说:“论年龄,我是你们的父辈,我在内心也把你们当我的孩子,你们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所以,学生们的思想、学习、生活等问题不仅是他关心并付诸实际操作的问题,而且考虑得特别细,外地来京研究生没有自行车,他把自己的自行车让他骑;看到有人缺日常生活用品,他亲自指点去商店购买;有的研究生生活困难,他想方设法为他申请补助……师爱是绵延不绝的。对学生,林崇德教授不仅在他们求学期间给予慈父般的关怀,即使走上工作岗位后仍实行“跟踪服务”。为留校学生送去生活用品;为他们跑配偶的调动;帮助有的弟子的孩子解决“小饭桌”问题;为外地的学生考虑长远学科建设事宜……他的学生正是在这种师爱下成长的,即使在国外工作的学生也心系祖国。正如他的弟子、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张日昇博士说:“我每年要回国七八次,因为我的根在中国,林老师是孕育这‘根’的土壤。”他另一个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教授称他为“不是父而胜于父”。

凡是当过他学生的人都知道,“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是他“师爱”的内涵。“爱”仅仅是他“师爱”内涵的一半,其另一半则是“严”。

林崇德教授对学生的“严”,首先是“做人”上的严格要求,因为一流人才的基础是砥砺一流品行,因此他强调爱国、信念,强调艰苦奋斗、厚德载物。他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亲自介绍了10余名研究生入党;每年新研究生入学迎新会上,他都坚持讲一个话题: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求学生讲诚实、讲良心,做到仁义礼智信信中成名,温良恭俭让中求利;平时他要求学生从具体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把做人与学业发展结合起来;他积极鼓励自己的研究生承担社会工作,他希望通过社会工作,锻炼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使他们在思想道德上有追求,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另一个“严”,是治学要求上的“严”。他对学生学习上要求是高的,对他们辅导也是认真的。每当入学之初,他就针对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学生制订出明确的培养目标,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到学习态度、科研成果,甚至计算机能力、外语的学习都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要求每个学生写出学习和科研计划,定期汇报完成情况,不得马虎。对于学生们的毕业论文,他更是悉心指导,从资料的选择、框架的确立,到数据的分析、结论的提出,甚至文字的修饰,他无一不事必躬亲。有些学生的博士论文在他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下,竟改了二十多遍……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林崇德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平均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数量、质量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是最高的。自1999年开始,教育部每年都要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有十位博士获此殊荣,其中两位是他的博士研究生(1999,2004)。

林崇德教授对“师爱”的性质做了这样的概括:“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一视同仁的爱。他始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自己的学生则是神圣!他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他绝对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他和所有的优秀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那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个性)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会影响其毕生。这就是孔老夫子教诲的“亲其师”必然“信其道”的道理。

“死水和活水”“一桶水和一杯水”,是教育界对教师业务水平与学生知识水平之间关系的形象比喻,由此林崇德教授赋予“师德”以“师能”的内涵。

林崇德教授曾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这样的观点:除了师德,高校教师的威信直接取决于其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他以此激励和要求自己。林崇德以他脚踏实地的研究工作和教育实践,为“师能”做了最好的诠释。

在北京师范大学,每当有他的讲课或讲座,教室里总是满满当当的,连外系慕名而来的学生也说:“听林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把专业课讲好、讲活,其背后除了有作为一名教师数年甚至于几十年如一日对教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大胆实践外,更离不开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多年的辛勤积累。

几十年来,除了教学,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去。一方面,他从事基础研究,并把自己的思维结构观点推向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使各项研究有科学的实验支撑,他于1985年5月协助他的恩师朱智贤教授白手起家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并长期担任所长职务(1985—1999),经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声望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单位。以他为领军人物的该研究所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专家评价为达到国际水平的博士点;1999年被评为教育部首批15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在2003年教育部的首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评审中,该所成为全国4个获得优等评价的研究机构之一);2002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评审中,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科,受到评审专家一致的高度评价,在全国心理学界以唯一的全票获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近年来研究所人均课题数、经费数、著作数、获奖数在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名列前茅。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所属的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含中科院和社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公布了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以林崇德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所属的心理学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一。

另一方面,林崇德教授非常重视应用研究,把他自己的思维理论应用于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上去。从1978年开始他抓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班,至今已在全国26个省市建立了3 000多个实验点,实验的主题也从中小学生能力发展和培养扩大到对教师素质提高和培养途径的研究,从单科的教学实验到整体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并先后主持了近10项这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点课题。一大批实验学校和实验班的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提高,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获得了全面发展。他被誉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国家教委前领导何东昌曾表彰林崇德教授的教育研究实验为理论与实际、普及与提高、专家与群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典范。

林崇德教授没有节假日、星期天,甚至有时都没有大年初一,在紧张的教学科研间隙,他不忘将研究成果总结整理。迄今为止,他发表了160余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16部专著;主编了近4 000万字的工具书和学术丛书,获得了24项奖项。《中国青年报》记者量了量他的著作的厚度为180 cm,而他身高才169 cm,称其为“著作等身”可谓名副其实。从中他感受到:“师能”是党要求教师的“业务能力”,它是教师顺利完成任务的知、识、才的保障。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林崇德教授的一贯主张。在今天的师德建设中,还必须将“廉洁从教,尊师重教”纳入其中,才能在师德中展示师风。

去过林崇德教授家的人,都会对他家客厅里摆放的小工艺品留下深刻印象。不过,吸引人的倒不是这些工艺品有多么独特或珍贵,而是它们背后或底座上贴的纸条,上面清清楚楚地写明了来历和缘由。其中一个孔雀开屏的雕塑上写着:1997年宁波讲课,未收报酬,宁波市教委赠送留念。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他,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担任宁波市教委教育科研课题的学术顾问,多次回去指导、讲课,但每次都是不要酬金,不住宾馆,不去旅游。这是《宁波日报》报道他“三不”的缘起。为表达对他的感谢,宁波市教委赠送了这一纪念品。

他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穷教授傻博士”的现象一去不复返,知识分子获得工资外收入的途径和机会多了。但是,作为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坚持一条原则,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可利用职务之便赚取不义之财、不法之财。作为研究生的导师,他从不接收在读研究生任何礼品;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的成员,他一再婉拒多位兄弟院校领导与同行相见的要求,也不收取他们获准硕、博士点后的谢礼;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他从1995年起就主动坚持上交个人所得税……所有这些,他的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林崇德教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不仅仅表现在廉洁从教上,而且还表现在尊重师长上。《光明日报》曾以《尊师爱生的楷模》为题在“名人专访”栏目中,作了这样的报道,作为已故心理学前辈朱智贤教授的弟子,他牢记的是恩师的含辛茹苦,是他把自己培养为博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从1978—1991年朱老谢世的13年中,他对先生的照顾无微不至。朱老生前,林崇德只要不出差,必定每天去一趟朱老家,一方面向先生汇报所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展,另一方面照顾先生的饮食起居。1987年,林崇德应邀到美国讲学。他走后不久,朱老胸腔积水,师母杨敏老师苦不堪言。林崇德闻讯后,立即提前回国,照顾老师。朱老见状大喜过望,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1991年先生去世后,林崇德依然每周定期去探望师母,为她排忧解难。林崇德经常说:“尊重老师,不应仅仅是生活上的关心、照顾,最重要的是继承和发展老师的学术思想,否则,就说不上是真正的尊师。”他先后协助朱老主持了两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主编了上百万字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以及大型工具书《心理学大词典》。根据朱老的学术思想,他又和朱老一起撰写了《思维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史》两部专著。朱老生前这样说过:“我的学术观点在崇德的帮助下都公诸社会,我的学术思想后继有人。”朱老逝世后,林崇德还主持修订了朱老传世著作《儿童心理学》,进一步阐释了朱老的学术思想。朱老逝世10周年期间,林崇德几经努力,全力操持,终于为恩师出版了《朱智贤全集》。

所有这些都为学生做出了榜样。现已是教授的一位学生这样说道:“先生尊师重教,对前辈礼敬有加;对同辈学者注重精诚合作;对晚辈学子则尽心扶持,甘当人梯。在先生的教导下,我知道有一种比做学问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做一个品行端正、正直、善良、诚实和宽厚的人。”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是本校师生的行为准则,而且也是所有要成为“人师”者的师德规范。为了当好老师,当好导师,林崇德教授深感牢记校训的重要性。实践校训就是提高师德、为人师表“师风”的表现。当前,廉洁从教应看做师风或实践校训的关键。

“认识自己,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这是林崇德教授在他的一本著作中就教师的素质提出来的。他说,他自己大半生的教育实践都是为探寻一个完美的答案在努力着。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时,林崇德教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人有来生,在我高中毕业时,我仍把自己所有的高考志愿填向‘师范’,毕业后仍当教师,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可能就是一个完美的答案。

(资料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相关链接_教师职业伦

第四章 教师职业伦理范畴

教师职业伦理范畴,是指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伦理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成为教师的内心信念,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如教育责任、教育公正、教育良心、教育荣誉等。它从一个更深的层面上来影响教师的行为。

第一节 教育责任

一、教育责任的含义

责任是个广泛的概念,它反映了个人对社会、个人对他人应承担的一定责任,它往往与义务、职责、使命具有同等的意义。教师的教育责任,是指每一个教师对其职业所应当承担的职责。它是构成教师教育劳动的基础,它是以法律、行政规章制度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等形式来规定的。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职责,是衡量该教师是否称职、是否有教师职业道德责任感的标准。任何一个从事教育劳动的教师,如果不愿履行教师职责,不承担教育责任,就是失职,就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还要追究行政甚至法律责任。(www.guayunfan.com)

教育责任是教师职业伦理的基本范畴之一。它是教师基于一定的伦理认识,在内心信念和伦理责任感的推动下,自觉履行的对学生、他人和社会的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义务,也是社会、他人和学生对教师的伦理要求。教师对自己应负的教育责任,具有一定的自觉性,才会去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有了强烈而坚定的责任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做好教育工作。教师也只有在教育劳动实践中勤勤恳恳地担负起自己的教育责任,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赞扬。

今天,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塑造为适应既有社会规范而全盘接受知识或义理的人,而是为化解国家乃至人类未来的风险与挑战、创造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新文明、新社会而持续探索的“未来人”。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末早就预见到的:“人类教育正越来越倾向于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育新人。”这对教师的教育责任赋予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教育责任的确立

在教育劳动中,教育责任不是来源于教育教师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的强制性,也不是由于个别教师的“善良意志”,它的确立既有客观的社会基础,又受教师自身因素影响。

(一)教育责任确立的社会基础

1.教育责任根源于现实的教育劳动关系

教师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总要对与自己相关的社会、集体和他人承担起一定的使命、职责和义务。在教育实践中,社会用特定的概念形式把这种使命、职责、义务确定下来,而教师个人也以这些概念来理解、体验和把握自己的使命、职责和义务,这样就形成了教育责任范畴。所以,教育责任来源于社会教育劳动各种关系的客观要求,来源于社会分工和教育事业利益的要求。在教育劳动中,教师如何对待教育工作、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不是受个人心理和意志支配的个人私事,而是由现实的教育劳动关系所规定的。这种特定的教育劳动关系要求教师端正劳动态度,担负起教育责任,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用于为学生和社会服务,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2.教育责任的内容是由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决定的

在教师职业伦理体系中,最集中表达与维护教育事业利益的是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因此,教育责任所包含的内容,应由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决定。教师职业伦理原则与规范是根据社会和学生及学生家长对教师各方面的需求而对教师提出的外在要求,而教育责任是教师在对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利益深刻理解、全面思考的基础上,把外在要求转化为本身的内在需求,成为教师个人教育劳动中高度自觉和坚定的内心信念。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是在某个特殊条件范围内,以个别形式表现出来的,而教育责任则是把这些特殊的个别的伦理要求经过总体上、本质上的概括确定为教师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因而教育责任能更深刻、更准确、更自觉地把握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指导教师道德实践。

(二)教育责任确立的教师自身因素

1.教师对自身职责的深刻认识

教师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蒙者和设计者,是各种人才的造就者。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学校教师的基本职责。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要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现在的在校学生的素质如何,能否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劳动质量,因此,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还关系到2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广大教师只有对自己的神圣职责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才能确立崇高的道德责任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国家昌盛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贡献。

2.教师对教育事业崇高的敬业精神

教师的敬业精神,是指教师高尚的敬业和乐业思想,即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性质、任务、社会作用等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充满热爱之情,具有乐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职业信念。这是教师确立教育责任感的思想前提和内在条件。一个教师如果对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积极的态度和崇高的职业信念,就不可能确立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更谈不上为教育工作尽心尽职。

3.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是与无私奉献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奉献精神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稳定、持久的情感意向和鲜明的价值选择,是教师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一个教师只有做到为教育事业兢兢业业,不求名,不图利,才能真正为学生、教育事业、国家民族利益负责,确立起高度的责任感。相反,一个教师如果私心杂念太重,干什么事情都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是不可能确立什么责任感的。所以,无私奉献精神是教师确立教育责任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

实例研讨

范跑跑事件引发争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作为一名教师的范美忠第一个跑到了安全的操场,且丢下了学生不理不管,并在网上发表了“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的范氏言论。请你对“范跑跑”事件发表看法。

责任和幸福

案例介绍:

我的无奈

“王华飞,你昨天的作业完成了吗?”数学老师问了两遍后,只见一位低着头的男生慢慢地抬起头,苍白的脸上,两只胆怯的眼睛望了一下老师,头一摇,马上又低下去了。数学作业都没做,还谈什么我布置的英语作业呢?我忍耐着。怎么办?只能先去找其他没交作业的学生了。待我把作业本都收齐后再找王华飞,他还在语文老师那儿。像这种情况,在这个班里有五六个,他们都是经常不交作业的“钉子户”,而且也是各科老师“争抢”的对象。那天,等补完英语作业,已是傍晚6点半了。我在他的小本子写上:“请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回家作业。谢谢!”哪知,第二天家长的回条竟是:“由于其他作业已做到12点钟,因此英语作业来不及做了。”——哎呀,我特地询问了同学们,可昨天大多数学生在学校就完成了作业,极少数在晚饭前,连那几个“钉子户”最晚也在8点前做完了。他做到12点,英语作业还没做?我思索着,先与孩子沟通吧。我耐心地询问,并与他一起探讨时间的分配问题。但对我的苦口婆心,他只看了我一眼,就低下头不再抬起,也不说话。学生不交作业,家长又不配合,我有一种很无奈的感觉。

家长也无奈

记得那天已经很晚了,他照例在补作业。他爸爸来接他时,我与他爸爸谈了有关帮助孩子改进学习习惯的问题。哪料到他爸爸开口就说:“孩子那么大了,应该自觉。我们家长工作都挺忙的,没时间管他。他爱怎样就怎样,随他去。”我据理力争:“正因为孩子不自觉,因此,我们大家都有责任关心他、爱护他、帮助他。”而他爸爸则说:“我们从他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为他的学习和做作业问题不知花了多少精力,想了多少办法,打也不知打了多少次了,都没有用,管不好了!”我碰了一鼻子灰,心想:孩子是你的,你都没有信心,我瞎起劲干什么?何况还有那么多学生要我帮助。

老师的责任

谁知没多久,这孩子的成绩一下子从四十几分下降到二三十分。啊!我怎能意气用事呢?这是我的责任啊!我怎能随便放弃我的学生呢?我暗暗责备自己。一定要帮助他赶上队伍!以后只要有时间,我就陪他做作业、订正测验卷,一对一地帮助他补语法。由于在语、数、英老师眼中他都是“抢手货”,因此英语总是留到最晚。期中考试前的那次,当语文老师把他“移交”到我手上时都快7点了。我给他准备了晚饭,那天晚上我们补得比较晚,我又把他送回了家。通过努力,期中考试他考了80分。全班同学都为他鼓起了掌,这一次,他又低下了头,可是这次他的脸上分明写着喜悦。

我觉得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因为孩子的转变是给我最大的回报。但我又隐约觉得有点不踏实,因为这样的成绩毕竟是“恶补”的结果,他整个人还是松松垮垮、懒洋洋的,对学习总提不起兴趣。我决定用我的真心去征服这个孩子的心,改变这个孩子的学习习惯,让他真正地脱胎换骨,化蛹为蝶。

脱胎换骨

果然,他下半学期又松懈下来,三十几分的成绩又出现了。我抽时间找他谈心,告诉他学习一定要有恒心,要坚持到底,不怕困难,鼓励他要一点一点进步。晚上经常帮他补课补到很晚才回家,还细心地帮他准备晚饭。他渐渐愿意和我交谈了,从交流中我才知道,他父母都远在郊县的医院工作,每天都7点半以后才能回到家。然后还要做晚饭,确实挺忙的。从此我更关心他了,同时也体谅了他父母的心情。我还把自己的电话给了孩子,便于家长与我联系。家长也很感动。由于家长与老师互相沟通、了解,我们之间的配合也默契了。他妈妈双休日在家也经常督促孩子默写单词、听录音、背英语了。有天晚上,她打电话问我英语课文磁带哪里有卖,家里一盘也找不到。第二天我立即送给王华飞一盘。我想,孩子能踏上正规的学习轨道,这比什么都好。学期结束时,家长再三请我们几位老师吃饭,我们都推托了;家长感激地把钱塞在我手里,我也拒绝了。我告诉他们:我期待着孩子的进步。这将是我最大的快乐与安慰!

再接再厉

寒假里,我不仅在电话里与孩子交流,还去他家进行了家访,看见他正在听英语录音,我心里好高兴。使劲地表扬他一番后,我马上教他跟读与背诵的方法,并检查了他的作业,鼓励他继续加油。他告诉我假期的生活安排和新学期的计划。我嘱咐他抓紧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他响亮、干脆地回答:“好!”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家长也十分感动,不断地感谢我。我发自内心地说:“王华飞是你们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我是有责任的,我期待着他的改变,我相信他会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而不仅仅是赶上集体的队伍。”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问他:“寒假作业完成了吗?”他笑了,响亮地回答:“完成了!”第二天默写测验,他及格了,65分。当我说不及格可重默写时,他坚决要求再默写一次,结果得了95分。王华飞真是脱胎换骨了,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过最高兴的却是我。人心都是肉长的——关爱,慈母般的关爱,是会改变一个人的。作为教师,我们所做的就好像投入时间池塘的石头,尽管它们本身会消失,但它们激起的波纹会伸向无尽。的确,我们投下去的精力、时间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我相信它会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得到回报,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用一句哈丽雅特·马蒂诺的名言与大家共勉:有什么工作比教书要负更多的责任,要具备更多的条件,由此也更加荣耀呢?是的,这份责任让我幸福,让我荣耀。

案例分析:

教师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完成教育的使命,在具备爱心的同时,还必须牢固地树立起责任意识。任何社会角色、行为主体都有客观规定的“责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责任是由契约的责任和道德的责任构成的。现在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签订聘书而走上工作岗位的,这一纸聘书便是一种契约,就是教师在新时期下必须要履行的一种责任;同时教师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职业,还有其道德责任,这个道德责任更多的是面向学生、社会、国家的未来。人民教师所肩负的有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三项主要责任,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案例启示: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责任心是多么重要。

1.履行岗位责任,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

新时期人们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都有了很大提高,都明白只有每个人都做好了自己的工作,整体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合力来。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教好自己的学科,所以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完成本岗位的职责。如果书都教不好,育人就更难了,更别说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了。上面的案例中,该英语教师发现王华飞学习困难后,没有听之任之,而是主动地帮助王华飞。虽然没有获得家长的支持,使她感到有点无奈,但可贵的是,她并没有放弃这个让人“无奈”的孩子,因为教师的责任心告诉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任何孩子,这也是教师岗位职责的要求。如果开始她放弃了,就不会有王华飞以后的进步。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却有许多相反的、令人惋惜的事件,这也是造成青少年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2.强化责任意识,有利于发挥教育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教育是教人向善的活动,而这种向善、求真、求知的活动,只有作为施教者的教师意识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前面说了,教育是爱的事业,既然是爱的事业就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来,不负责任就是缺乏爱的表现。作为教师,时刻强化责任意识,才能真正为家庭、社会、国家培养出身心和谐发展的下一代,为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案例中,英语教师虽然屡遭失败,但心中的责任明确,一心一意要将王华飞的教育做好,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华飞产生了极大的转变。这种改善使其父母重新对他们的孩子产生了希望,愿意主动配合教师了。经过这样的努力,教师今后要轻松些了,王华飞的家庭又幸福和谐了许多。

3.内化责任意识,是为国家培养大量有用人才的有效途径

教师工作的责任是重大的,又是极为平凡的,重大的教育责任是由每天点点滴滴的平凡的事情来完成的。是责任,促使他们完成每一天、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只有将责任意识深深扎根在教师内心,才能促使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件工作。培养人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偷工减料,若是不负责任的教师,其言行将会给学生带来终生的不良影响,最终将严重影响祖国人才的质量。

(资料来源:黄而兰,2005(4))

第二节 教育公正

一、教育公正的含义

公正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既是法学概念,又是政治学概念,也是伦理学概念。在法学中,公正与法律有关,法官的使命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主持正义,为社会公正服务。在政治学中,公正是一个道德原则,要求公务人员不徇私情、公正无私。在伦理学中,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把公正作为重要的伦理范畴,把它与义务、责任、荣誉等联系在一起作为伦理范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伦理学上的公正,即正义、公道,它表示人的品德,指为人处世没有私心,不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和公平合理的原则。

所谓教育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具体来讲,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评价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应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智力、不同性别、不同相貌、不同出身、不同民族、不同个性、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公平相待,满腔热情地去关心每一个学生,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因材施教。

教育公平是全球性的教育伦理问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教育公平,固然涉及入学机遇、教育投入、教学质量、资源分配等方面,但归根到底还是每个孩子能否通过学校教育,成长为既满足社会各种需求,又彰显一己价值的“有用之才”。当每个智慧生命经过学校的“文化洗礼”之后,其特殊才能和实践价值得到社会化的彰显并实现,那么,教育就因为完成了给每位投资者以有形、长远的回报,而体现出庄严和普适的公平原则。

教育公正是和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严格教育好学生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公正,就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在学校生活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抽象的公正。教育上的公正,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儿童。”(苏霍姆林斯基,1983:117)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教育公正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职业伦理要求,而且应是每个教师必备的个人道德品德素养。有了这种高尚的个人道德品质,教师就会在教育工作中自觉遵循教育公正的道德准则,公正、平等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最佳的发展。

二、教育公正的确立

教育公正不是教师与生俱来的伦理观念,它的确立既受社会历史条件、教育制度、教育目的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又取决于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水平。

(一)教育公正的内容受社会历史条件、教育制度、教育目的的制约

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各阶级所处的经济、政治地位存在很大的差别,社会教育制度不利于劳动人民的子弟,教育目的是为统治者培养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因而教师的教育公正往往受到限制。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育事业是为全体劳动人民服务的,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尤其是随着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的全面实施,绝大部分适龄儿童少年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为教师公正平等地对待和评价绝大多数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教育目的,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全体青少年儿童培养成为社会主义高素质的劳动者。同时,我国人民教师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日益得到提高,这为教师履行教育公正提供了经济政治基础。

(二)教师掌握教育公正要以全面深刻认识学生为基础

教育公正并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品质作出公正的评价,一律平等地对待,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只不过是一种低层次的“外表公正”。教师的教育公正不能满足于“外表公正”,而应该达到“实质公正”,以追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品质。“实质公正”就是指教师不但要实事求是评价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品质状况,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从历史的、具体的、动态的角度客观公平地评价、对待每一个学生,选择公正合理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手段。相反,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和正确认识,片面强调一律平等,则会造成实质上的不平等,从而违背教育公正。

(三)教育公正的确立还有赖于教师个人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

教育公正要真正成为教师的内心信念,除了良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对教育对象深刻的认识外,还取决于教师个人伦理道德觉悟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做到:

1.坚持真理

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塑造学生真善美理想人格的重任,应该是真理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他们不但要向学生传播真理,而且还要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为学生树立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榜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懂得在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过程中探索真理、坚持真理的价值和意义。坚持真理包含着修正错误。任何科学知识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更新,教师要对所授知识进行严格的审视和鉴别,确保传授给学生的是科学而准确的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难免会犯错误,一旦出现过错,教师就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承认,坚决改正,而不能强词夺理、文过饰非、知错不改。不然,就会误人子弟,也会损害教师的威信。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各种社会问题必然要反映到学校中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教师要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美丑、真假,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能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健康的社会心理和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如果教师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敢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讳莫如深,或从主观出发恣意评论,甚至采取极不公正的态度,必然会带来不良后果,甚至有可能把学生引上邪路。

另外,坚持真理还要求教师在解决各种问题、处理各种关系时必须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真理作为根本标准,而不能采取主观主义的态度,随心所欲。

2.秉公办事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尚不完善,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竞争往往又不能都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这些社会不公正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劳动积极性和思想情绪。这就需要教师以坚定的道德信念坚持真理,抵制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影响,提倡公平竞争,共求提高发展。

秉公办事,还有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对涉及学生利益的事情能公正处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思想工作者在处理一些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时,如选举学生干部,批卷评分,评定奖学金,考察学生入队、入团、入党等,要尽力做到公平合理,不徇私情,否则,就会侵害学生的切身利益,玷污教师的形象。

3.赏罚分明

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校规、校纪的约束,而校规校纪的约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奖赏和处罚是实行严格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抑制歪风,树立正气,奖赏和处罚都是必要的。但只有做到奖赏合理、处罚公道,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只会造成恶果。

奖赏和处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奖赏是从正面给人以教育,鼓励先进,树立正气;处罚是从反面给人以教育,督促后进,抑制歪风。教师对这两种手段运用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在赏罚分明的同时,要使用同一尺度和标准,不能前后不一、因人而异,以免造成形式上和事实上的不公正。教师只有公正地使用这两种教育手段,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行为失范,损害学生的自尊心,降低教师的威信。

4.一视同仁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由不同相貌、性格、气质的青少年儿童组成的,他们在家庭出身、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对待这些不同的学生,公正的态度就是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决不能以个人感情为转移,以学生成绩好差分优劣,以智力高低定亲疏,更不能以家庭出身分高下,尤其不能把不正之风带进师生关系中,把纯洁的师生关系庸俗化。

总之,教师只有把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学生和社会的根本利益着想,以培养合格人才、高素质劳动者为最终目标,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提高自己内在的伦理道德修养水平,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到公正无私。

实例研讨

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人生而平等,学生也应得到公平的教育。公平,是教育的起点,一个教师若做不到教育的公平,就不能称作是优秀教师。

——源自日本优秀教师的评选标准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说过:“公平是赏罚分明者的美德。”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给他们以公正的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日本优秀教师评选标准里有这样一条:一个教师若做不到教育的公平,就不能称作是优秀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无论自己是否引人注目、是否取得过骄人的成绩,甚至是否遵守学生规则,自己都会和其他同学一样平等地受到教师的关注,得到教师的关心,这时,他们才会不由自主地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产生由衷的“向师之心”,向教师袒露自己的心声。

日本教育领域认为:一个真正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总是能尊重和宽容每一个学生,平等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无论学生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乖巧的还是顽劣的,他们都能够让自己的师爱阳光均匀地照耀在每一个学生身上。

案例介绍:

案例一:

鲁迅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鲁迅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

1902年,他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学,后弃医习文。在日本7年多的时间里,鲁迅看尽了日本人对中国人的鄙视和虐待,但老师藤野先生公平待人的人格却让他敬佩万分,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一次,藤野先生在上评论课时,拿起了一幅讲义图问道:“这张下臂血管图是哪位同学所画?”

鲁迅立刻站了起来,其他同学充满轻蔑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大声地说道:“是亚细亚黄种人的‘大作’!”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片不以为然的哈哈大笑声。

但是,在那个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时代,藤野先生却并没有对鲁迅露出任何歧视的神色,反而绷着脸对其他同学说道:“中国人也是人,不要以为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侮辱其他国家的学生,你们没有资格鄙视任何一个人!”

这句话从此深深地烙印在了鲁迅的心中,并使鲁迅坚定了努力出人头地、改变中国人地位的誓言。

藤野先生训斥完学生之后,便把鲁迅叫到讲台前,用手指着图对他和蔼地说:“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虽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了一些,但是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变它。”藤野先生接着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上了正确的解剖图,并且对鲁迅说:“以后一定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描画。”

整个谈话过程中,藤野先生始终保持着平和认真的态度,既没有因为鲁迅学习上的错误而展现任何的不耐和不屑,也没有因为鲁迅身份上的“与众不同”而露出任何的轻蔑和鄙视。

对于一个像鲁迅这样受尽了歧视和侮辱的民国留学生而言,藤野先生这种公平的对待和关爱,自然会使他感激万分,进而终身受益。

鲁迅后来所取得的成绩与藤野先生对他倾注的无私的爱无疑是分不开的,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藤野先生对学生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态度,一丝不苟地为一个中国留学生批改作业的行为感染了鲁迅,影响了鲁迅。

案例二:

在美国,学生入小学时,都要测试智商的高低,按照智商的高低分为快慢班。有一所小学有这样一个班级:智商低下的有之,思想不健全的有之,失去自主能力的有之……这个班级因此被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称为“特殊”班级。

学期中间,一个名叫麦琪的老师被调到这个学校来,校长要她担任这个“特殊班”的老师。

通过初步的了解,麦琪知道了这是一个智商最低、老师都最不愿接手的班级,但她并没有因此退却,反而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现状。

在教学和管理中,麦琪想方设法地对学生渗透平等、民主、自主的观念。课堂提问时,为了保持公平,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回答机会,她让学生一排一排挨个儿回答问题。这样的做法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也能够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

学期结束考核后,校长把麦琪请到办公室,问她说:“你对这些孩子施了什么魔法?他们考试成绩竟然比普通班的学生还好!”

麦琪笑着回答道:“那很自然啊!他们的智商本来就比普通班学生要高呀,您不是也说他们很特殊吗?”

“我当时说这个班学生特殊,是因为他们有的患情绪紊乱症,有的智商低下,需要特殊照顾。可是你好像并没有照顾他们,那为什么……”校长不解地问。

“我为什么要照顾他们,他们和普通的学生一样,我对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公平,包括我对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模一样的。”

校长这时才醒悟过来,原来“特殊班”的学生并不特殊,只是自己没有做到平等地对待学生而已。从此以后,校长撤销了“特殊班”。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藤野先生在面对其他同学对鲁迅的歧视时,并不是置之不理,更没有“同流合污”,而是教导学生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他面对鲁迅画错的讲义图,也并没有责骂,而是耐心地给予讲解。

作为教师,对于你身边的“问题学生”,你能做到像藤野先生那样公平地对待吗?

教师要想对每位学生的成长确实有所启发、有所引导,就必须做到尊重、关心他们,理解、体谅他们,信任、接纳他们,以关爱之情、公平之心去感染、感化他们,逐渐建立起一种体现公平的精神教育模式。

公平就像教师的碉堡,教师只要恪守公平的原则,就尽可以躲在碉堡里高枕无忧。要知道,这公正二字做成的碉堡,可是坚硬似铁,牢固如钢,学生是永远攻不破的。

案例二中,麦琪老师改变了一个落后班,创造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教育奇迹。而这奇迹,正是公平的种子开出来的花朵。

在每一个班集体中,都会存在这样一群孩子——后进生。由于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形成自卑心理,产生无能感,从而促成孤僻、冷漠等畸形性格。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认为这些学生是“差生”或是“问题学生”,对他们总是嗤之以鼻,不予理睬,那么这样的教师就缺少了最起码的做教师的准则,更谈不上什么人格魅力,自然就会永远被学生拒之于心门之外。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泛爱”的教育理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

案例启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公生明,廉生威”,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的建立,不是靠“老师”这个称谓带来的,更不是靠说教和体罚强迫学生建立的,而是靠教师自己的情操和人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后自然生成的。

教师的“公平客观”,是理想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人格之一。在学生的眼里,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

当一个教师用真诚、善良、言行一致的原则与学生相处,对学生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地处理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时,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仰慕感,就会有意无意地效仿教师,甚至是追随教师。

然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却常常有不公平的教育现象存在。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之下的共同交互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在处理师生关系的矛盾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公平现象是多方面的。

一、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形成的原因

(1)不正确的学生观带来的不公平。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他们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潜能,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师生之间虽然身份不同,人格尊严平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学生观的原因,学生在校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有的学生因为“顽皮”“好动”,不符合教师脑中的好学生标准,经常受到教师的责罚,并限制其在校的活动自由;有的学生因学科成绩不好,拉了班级成绩的后腿,因而得不到应该享有的尊重;有的学生因特别喜爱某项活动而影响了学科成绩,受到教师的批评。从公平的角度来看,“好动”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有特别爱好的学生都没有错,这不过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发展特点。但在僵硬的学生观下,这些行为都需要“修理”,教师要努力地让他们按学校的要求来行事。这样的“修理”对这部分学生的发展来说就很不公平,因为教师剥夺了他们按自己成长轨迹发展的权利。

(2)统一的教学标准造成的不公平。现代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强调的是教学的标准化、同步化、统一化,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及其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用同一个模式,没有区别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不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努力程度,而是用分数这一标尺来“一律对待”,这是在不平等起点上强调过程和结果的平等,从表面上看是公平的,实质上是不公平的。

(3)强调规矩产生的不公平。规范教育无可非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试想一班中有几十位学生,缺乏一定的纪律去约束,将会是什么样子。但规矩得有个度,不能以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为代价。有的学校规矩多得不得了,班里还有一条条细致严明的班规,真要是严格执行只能坐着一动不动。对有些学生来说,众多的规矩抑制了他们的个性。有的学生喜欢把自己穿得漂亮些,可学校规定必须每天穿校服;有的学生没有午睡习惯,而学校规定必须趴在桌上一个半小时不作声。规矩对他们的限制已影响了他们自身的成长,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4)评价中的不公平。教育评价总是以一定价值观为基础的。由于所依据的价值观不同,对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评价、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等,人们所得出的结论就有差别。如根据“听话就是好孩子”的评价标准,往往会把具有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学生评为不守纪律的学生,这对该学生来说就是不公平的。

二、教师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1.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家庭出身不同的学生

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尊重和信赖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在学校,教师是公平公正的象征,教师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在工作中,不论学生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如何,教师都要一律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是公平公正的、是平等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平时的生活很简朴,在班里好像有些自卑,不敢张扬自己的个性,个别学生对他们也显示出一些不尊重和轻视,我们应该及时抓住苗头,郑重指出。人不能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以后的生活道路,要靠奋斗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所以,平等地对待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家庭的孩子,教师要格外用心,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

2.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成绩不同的学生

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的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当今社会的竞争已经渐渐扩展到了孩子身上,而且在“应试教育”指导下,学生每天面对着的不是无休止的试题,就是频繁的考试,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尽管这样,教师还是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少数尖子学生身上,而忽视大多数学生,而且对班里的所谓“差生”加以言语上的挖苦和讽刺,使他们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造成了学生们在情感和心理上的极大伤害。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些同学小学时候基础就不够扎实;有的家庭条件较好,周末或寒暑假就找老师补课,所以成绩相对较好;也有的同学精力并没有完全放在学习上;等等。虽然表面上看班上所有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和时间是相同的,但他们实际参与学习的时间或积极参与学习的时间(学习机会)却是不均等的。这种状况必然导致人为地扩大了学生成绩等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反过来强化了师生对这种成绩分布结果的错误看法,使之“固定化”。其结果必然压抑了学生的抱负水平,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破坏了许多学生的自我观念,而教师的挖苦和讽刺,更导致了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更是稚嫩的、脆弱的。当教师只注意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或教师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时,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将是恶劣且深刻的,甚至会使学生在自卑、忧郁、孤僻的性格陪伴下度过一生。而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从教师身上获得人格的尊重而不是不平等的对待,甚至是讽刺和挖苦。因此,作为教师要有一种平等意识,不歧视“后进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奋发精神,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进步程度等多方面给予恰当评价,已是一个不争的话题。教育公正不仅仅限于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的“外表公正”,更注重以追求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实质公正”。

恰当地处理好“外表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实施教育公正的重要内涵。一个语文学习不够好的学生,也许他的数学思维特别活跃;一个文化学习不敏感的学生,也许他的歌唱得特别好,舞跳得特别美,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多多发现他们的长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地发展。

3.教师要公平公正客观地处理学生中的各类矛盾冲突

“爱”是公正的原则,正如俄罗斯有一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难看的小孩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教育不是知识的发售,更不是单纯的灌输,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的态度、方法教育学生。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能遇到学生发生冲突的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对班上优等生和后进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另眼相看。优等生犯了错误决不能护短,同样要进行教育,使他们健康发展;后进生犯了错误也要多做调查,实事求是地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的公正必将得到真正的实施。教育是神圣的,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何等的重要!

教育更是神奇的,许多不争的事实说明:一次偶然的教育机会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辛勤园丁的教师,又怎能随意错失这来之不易的教育机会呢?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中写道:爱心无价!我们应细心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保持爱的天平的平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老师的爱,让孩子们在公平、公正的爱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美国俄亥俄州某学校的校规规定:学生在学校里应当获得可能的最好的教育;学生作为一个个人必须得到教师公平的对待。如果教师没有公平地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可以通过个人或者学校的代表组织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教师受到相应的处罚。

教师应当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以个人的好恶选择喜爱某些学生,或厌恶另一些学生,这样不但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有损教师的人格。

作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信赖和尊重、同样的鼓励和期望,会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

(资料来源:赵国忠,2009)

第三节 教育良心

一、教育良心的含义

所谓良心,就是人们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马克思说过:“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60:152)

教育良心,即教师的教育良心,是教育伦理学中的重要范畴,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自己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自我道德判断与评价。教师良心同教师义务密切联系,可以说是被教师自觉意识到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教师义务、使命。

教育良心是教师在履行义务中形成的一种内心信念,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劳动中表现出来。具体表现在:其一,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教育事业整体的一种高度自觉的责任感。教师对自己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种对他人和教育事业应尽的道德义务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从而把教育事业的义务升华为对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种高度自觉的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个人职业道德意识的深刻表现,最终成为教师个人的“职业良心”。其二,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劳动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教育良心是一种理性的道德意识,当一个教师在深刻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合理性及必要性时,他就能够按照职业道德要求,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判断、选择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当发现自己的行为违背自己的“个人良心”时,就会促进自己改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良心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在选择教育行为之前,教育良心起着能动和指导作用;其次,在教育行为中,教育良心起着监督和调节作用;在教育行为结束后,教育良心起着评价和激励作用。

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伦理觉悟的综合表现,是一个教师的道德灵魂。加里宁指出:“为了真正地进行教育,不仅要很好地熟悉自己的业务,而且要有纯洁的灵魂。”(加里宁,1957:44)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具有了教育良心,才能自觉履行教师职业伦理要求,并激励自己认真负责,努力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二、教育良心的确立

教育良心,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活条件下,通过教师在教育劳动实践中对自身所承担责任的深刻体验和认识而逐渐形成的。

(一)正确认识良心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良心既不是什么天赋的神秘现象,也不是人的“自然情感”的再现,而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活条件产生不同的良心。因此,良心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定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教育良心,乃是教师对社会和学生的责任关系在教师内心的反映,是外部的责任要求转化为教师内心的伦理要求和个人品质的结果。教师要形成高尚的教育良心,首先就要对良心的起源和本质有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良心观。

(二)深刻理解一定社会的道德关系和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

教育良心,其表现形式是主观的,但其内容却是客观的,是教师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和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和深刻理解。教育良心作为道德责任感,是教师在深切体验和认识到自己对学生、对社会客观上所承担的责任时,才会产生和形成的;作为自我评价能力,反映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和教育劳动的道德要求。没有这些道德要求,或这些道德要求没被教师所认识和理解,就不能转化为教师的内心信念,也就不可能形成教育良心。因此,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有自觉认识和深刻理解一定社会的道德关系和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才能形成教育良心。

(三)自觉进行社会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

教育良心,区别于教育责任的明显特征,在于它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要求。因而,教育良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己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取决于教师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由“他律”变成“自律”。一个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用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要求对照检查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自我教育,才能形成高尚的教育良心。

实例研讨

要真切感受到神圣的使命

优秀教师要有强烈的使命感。教师要对教育事业怀有使命感,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是为了去完成自己神圣的使命。

——源自美国“全美教师团队”年度评选标准

对于教师的使命,有不少比喻。有的人把教师的使命比作“蜡烛”,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的人把教师的使命比作“人梯”,学生是站在教师的肩上,从而看得更远,取得更大成功。有的人把教师的使命比作“园丁”,学生就像花木,园丁要精心栽培,花木才能生长茂盛。

要成为一个学生终生难忘、终生喜爱的教师,非常不容易。教师要圆满地完成培养人的使命,决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师,在教育中总是用全部智慧去发现美,用灵巧双手去创造美,用真情实意去感悟美,用诚实信誉去传播美。教书育人就是教师肩负在身的神圣使命。

美国优秀教师的设立标准中有一条:教师要对教育事业怀有使命感,教育教学事业,就是为了去完成自己神圣的使命。美国教育在全世界令人称道,是现今教育最为先进的国家,然而在美国的相对较落后地区,由于经济的影响,教育机制不够完善,很多教师的教学环境也十分恶劣。因此在对优秀教师的评选中,教师是否具有与生俱来的使命感,是衡量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

案例介绍:

劳伦·迪阿就感受到这种使命感的召唤。如果不是这样,在工作的第一周她就会辞职。她所在的学校虽然称不上“压抑和简陋”,但对于充满热情的新教师,那里绝对不是最有利的发展环境。她23岁,刚从威斯康星大学毕业,所学专业是英语文学和西班牙语。虽然她被聘为双语课程教师,在市内的西南部学区教二年级,但没有人花时间向她说明这一课程的组织和目标。学校的校长不是一位优秀的教学领导者,对小学低年级的课程和教师都不熟悉,而且也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当她拿到自己教室的钥匙时,就被告知“这里的一切都要你来教”。

她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只是因为感受到了那种召唤。在第一个学期里,她面对的挫折与困难比别的教师整个教学生涯中遇到的都多。但她明白,自己的学生和他们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尽管困难重重,劳伦还是下决心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我决不能放弃,”她说,“有时候我真的不想去学校了,但是我绝不能就这样离开我的学生。我了解他们的处境,知道代课教师将会让他们做什么,又将会如何对待他们。”

“你为什么教书,威廉先生?”一个学生问。

“我是来挣大钱的,当然。”我开玩笑地说。

“我妈妈是教师。”另一个学生突然插进来说,“我知道她挣多少钱。你说的挣大钱是什么意思?”

是的,孩子们或许是对的:教师挣不了大钱。事实上,一些教师甚至要在放学后做有偿家教或第二职业、暑期打短工来贴补家用。不过,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期间由于太投入,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求额外的收入来源。

因此,如果教师不挣大钱,那为什么一开始要进入这个职业?

我的猜想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某位家庭成员给了他们很好的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对我来说,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我认识的最有耐心的人之一,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我系鞋带、认钟、系领带以及刮胡子。他还鼓励我看书。

后来,在他们读书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位专业的教师,打开了他们心灵的窗户,并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从事教育事业的种子。我是在高中的最后一年遇到这个人的。他就是詹姆斯· O.布莱恩神父,一个教我们社会学与经济学并兼做辅导员的爱尔兰耶稣会牧师。我把他视为力量、智慧、谦逊、朴素和同情心的化身。他让我们反思我们接受的所有教育,并让我们感悟到,如果我们不去帮助那些不如我们幸运的人,我们所有的学识、智力、技能和天赋都毫无意义。

在1980年的暑假,他挑选我去教那些靠奖学金从公立小学转到私立天主教学校的聪慧的穷孩子。我至今仍不知道他为什么选中了我,但我想,他一定在我身上看到了我那时没有看到的东西(后来我有机会回报这样的恩惠。8年前,我对一个优秀的十年级学生说,他应该考虑做教师。如今他就要获得教师资格了,而且在我的学校做实习教师,我们希望明年能把他永久留下来)。

这些早期的教师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使命。我记得我的合气道老师帕特里克·奥格曾对我们说:“你生下来的时候,就有一项使命只有你才能完成。你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个使命。”我们都需要找到我们去为之付出的使命——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

我们早期的教师不仅教会我们功课,他们让我们看到教育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这岂不就是所有的优秀教师所做的事情——引导我们的孩子找到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

因此,要是下次你再问我为什么教书,我会简单地回答说:“这是我与生俱来的使命。”

案例分析:

时代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是缺乏生命活力的。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发展我们的观点,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什么做教师”这个命题自然应该有不同的理解。为学生做教师、为家长做教师、为学校做教师、为国家做教师,归根结底还是为自己做教师。一旦成为教师,就是将一项神圣的使命背上肩头,全力为教育而奋斗。

也许很多教师都如同劳伦·迪阿和威廉先生一样,是因为感受到这种使命的召唤,才能坚持在教育这条路上不断前行。这种使命是一种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注,以及一种身为教师的深切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一批批的学生成才了,一代代的教师却慢慢老去了。然而,只要这种身为教师的使命感还在,教育就会作为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案例启示:

教师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如何完成教师的使命?早在两千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已经告诉了我们。

教师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真做到“有教无类”。这是师德中最首要的一条。说得更通俗一点,教师的使命之一是:热爱学生,一视同仁。

孔子告诉我们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于学习要永不满足,努力学习,决不厌弃;教育他人要永不疲倦,认真施教,情绪饱满。荀子在《劝学》这一名篇中,第一句就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明确提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上述孔子和荀子的话,其意思,就正是当今全世界都认同的一个教育思想——“终身学习”。

教师的使命之二,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不可以已”,要“终身学习”,并努力促进学生们“终身学习”。这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条。每个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教师首先要学,然后才能教;学好才能教好,善于学才能善于教。为教之道与为学之道是一致的。为学之道是什么呢?儒家经典名篇《大学》开宗明义就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即:学习的规律,首先要明白做人的美德,亲近民众,回归生活,努力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这正是教师的使命。“明德”“亲民”“至善”,成为师德的标志,成为教师这种职业的要求。

儒家经典名篇《中庸》里将学习的基本程序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广博地学习,认真地请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踏踏实实地实行。学、问、思、辨、行,五者要统一起来,一以贯之,永不停止。

教师的使命之三,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明德”“亲民”“至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八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师德的更加深入的阐发!

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有“四大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是国家教育部一再强调的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是培养人,重在提高素质,主要包括“四大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强调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的教育要培养人的“四大素质”本质是一致的。“四大支柱”与“四大素质”从整体看,是全方位对应的。由此可以看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新时代,教师的使命就是要实施“素质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价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当今世界公认的教育的“四大理念”是:“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就是要遵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理。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宽容、相互包容,共同求得和平与发展。“回归生活”就是要“明德”“亲民”“至善”,教师要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得到有个性的和谐发展。“关爱自然”,就是要遵照中国古代哲人老子的思想“道法自然”。按照教育规律育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育民主”就是要遵照“有教无类”的思想,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师生在人格尊严上完全平等,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从全球的视野看,教师的使命是努力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将国际公认的教育理念“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教育民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上述分析使我们看到国际上公认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和“教育的四大理念”正是从孔子的智慧中吸取了不少精华。教师作为一个人,他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但是,教师完成的使命却是长存的、无限的。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教师们更珍惜自己的使命。教师在他完成使命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他的生命价值,同时,在他完成使命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永生。

(资料来源:赵国忠,2009)

第四节 教育荣誉

一、教育荣誉的含义

所谓荣誉,是指人们履行了义务而得到的社会的敬重、赞扬和褒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个人内心尊严感和欣慰感。

教育荣誉,也称教师荣誉,是指社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的社会价值作出客观评价,以及教师由此产生的个人的主观意向。教育荣誉包含着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客观方面,它是社会的客观评价,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劳动履行了教师义务,对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后,得到社会舆论的承认、赞赏和褒奖,是一定社会用以评价教师义务及教育行为社会价值的尺度。二是主观方面,它是教师个人的道德自我意识,是教师对自己履行教师义务的行为所具有社会价值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道德上的满足感。它实际上体现着教师教育行为选择的道德责任感与自我道德评价能力,可以说就是教师良心的社会价值尺度。教师对自己行为在内心深处感到欣慰、尊严是经过他的良心的审查而实际确认的道德行为。

作为自我意识的荣誉与社会客观评价的荣誉是紧密相连的。教育荣誉是以赞扬和褒奖这一客观评价为基础的,教师内心的欣慰、尊严意向是社会评价的主观感受,是通过社会舆论把客观评价转化为主观意向。因此,社会舆论对教师职业行为评价越高,说明教师荣誉越大,社会价值就越高,由此可以增强教师的自尊心和自爱心。

二、教育荣誉的确立

教育荣誉既是社会对教师履行教育责任的肯定和赞扬,又是教师本人在履行责任后道德情感上的满足。因而,教育荣誉的形成和确立,一方面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正确对待荣誉。

(一)教育荣誉确立的社会条件

1.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教师,是一种培养、塑造新一代人的特殊职业,它的地位、作用和意义集中体现在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继承、发展、传播上。人类精神文明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因为它的传递、发展只有通过教育的途径才能实现,而教育的具体执行者主要就是教师。教师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将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传递给新一代人,以便在他们身上培养出社会所期望的品质和才能,从而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劳动者,人类的物质文明、物质生产也正是由此得到延续和发展的。因而,人类文明源远流长,但如果没有教师,就会断线、枯竭;人类的社会生活代代相传,但如果没有教师,就会陷入愚昧、野蛮。全社会上上下下,对教师职业的崇高地位和重要作用应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劳动的价值。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感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无上光荣的,是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的。

2.落实《教师法》,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为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待遇和奖励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教师要真正享有这一切,还需要有关各方切切实实地贯彻落实《教师法》。各级政府、全社会应共同努力,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关心教师切身利益,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使教师真正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3.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教育荣誉能促进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反过来,教育荣誉的形成和确立,也有赖于全社会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从这方面讲,社会良好的尊师重教风尚是教育荣誉得以确立的重要的社会思想基础。因此,社会各方力量要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之风,鞭挞和纠正轻视教师、损害教师利益的行为,为广大教师增强教育荣誉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教师要正确对待教育荣誉

教育荣誉是建立在教育责任基础上的重要伦理范畴。教师在确立教育荣誉问题上,要采取正确的态度。

1.把履行教育责任作为荣誉的前提和出发点

教育荣誉既然是履行教育责任后社会所给予的肯定、赞扬和褒奖,那么,它就必须以履行教育责任为前提。没有履行一定的教育责任,没有为教育事业、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社会就不会给予荣誉。获取教育荣誉是履行教育责任的结果,履行教育责任是获取教育荣誉的基础和前提,两者地位不能颠倒。每个教师都必须把争取荣誉和积极履行责任紧密结合起来,把履行责任作为争取荣誉的出发点。教师应把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作为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应尽义务,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努力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正确处理好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

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复杂劳动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个体与教师集体相互协作的劳动过程。这说明,人才的培养既需要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也离不开教师集体力量的发挥。因而,教师可以而且应该关心个人荣誉,但是关心个人荣誉必须与发展集体荣誉统一起来,决不能漠视集体荣誉,更不能以损害集体荣誉来换取个人荣誉。应该认识到,教师个人荣誉的取得,离不开集体的努力,教师个人荣誉不但是集体荣誉的体现,而且是集体荣誉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社会和集体应当鼓励个人建功立业,争取荣誉,而且要尊重和保护个人正当的荣誉感与自尊心。同时,也要引导和教育教师正确对待个人荣誉,不能为了荣誉而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更不能为了个人的荣誉而损害他人和集体荣誉;应当把自己和其他教师看成是一个整体,通过争取集体荣誉来争取个人荣誉,把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有机结合起来。

实例研讨

小王老师的变化

某小学青年教师王某,事业心比较强,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业务过硬。分配进校不久,就担任学校教改实验班的班主任并承担教改实验的科研任务。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第一个实验周期结束时,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进步显著,受到学校领导、同事及家长的一致称赞。王老师觉得自己成功了,渐渐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平时,与同事们的交流少了,在教研组的集体教研活动中,常常表现得相当自负,听不得别人的建议,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最正确。他班上的学生也在私下议论:“王老师的意见不好提”“王老师跟以前不一样,不跟我们亲近了”。学生家长也反映:“小王老师有点拿架子了。”有一次,班上几个同学的家庭作业没完成,王老师发现后大发脾气,罚这几个学生面壁半天,等他们的家长来校写了保证书,王老师才肯罢休。从此以后,这几个同学不但不听他的话,而且还想着法捉弄他,给他难堪。一次语文课上,其中的一个学生不知从哪儿找来几个繁难的异体字问王老师,王老师不认识这几个字,回答不了,觉得很没面子,于是就大声训斥这个学生,叫他不要捣蛋。结果教室里一阵哄笑,王老师非常恼火,他忍受不了教室里的喧闹,竟然扔掉课本,赌气摔门而出。事后,王老师很苦恼,他自己认为对教学是认真的,就是对学生“狠”了点,那也是为了他们好啊。他百思不得其解。更为难堪的是,学期期终考试,班级成绩落到了全年级最后,原先想方设法将孩子挤进他班的家长,又纷纷托人找关系要求将孩子从王老师班上转出。

假期里,老校长多次找小王谈心,帮助他找出身上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败的原因。更多的是小王老师在感到痛苦、内疚的同时,不断反省自己一年来的教育行为。他终于明白了,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没能正确评价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导致自己角色定位不准确。第二学期,王老师调整了心态,更调整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他很快又找回了自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案例分析:

案例中王老师的失败就在于他成功以后,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过高地评价了自己的能力和作用,从而忽视了自我职业道德的修养,导致了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的紧张,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态度,进而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一个教师,如果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评价,没有自知之明,不仅会导致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准确,还会导致教育行为的偏差。比如,案例中的王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的冲突,就是因为他未能对自己的实际教学做出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教学基本功好,因此,才会做出不是自己不会,而是这个学生对自己不尊敬、“捣蛋”的错误判断,结果产生了不正当的举动,他自己还想不通。如果教师有了自知之明,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即使课堂上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也会适时地提醒自己:世界上没有无所不晓的人,不要把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看成是丢人的事,自己可以通过课后查阅资料再告诉学生,这样,教师的教育行为就会变得有条不紊了。至于王老师忍受不了教室的喧闹而摔门离去,则更是由于他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缺乏自知、自信、自我控制等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结果。

此例中的王老师惩罚未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在王老师看来,他是严格要求学生的,他是为了学生们好的,而学生们不理解,他自己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像王老师这样“恨铁不成钢”而好心办坏事的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仍然是教师在评价自己时没有解决好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矛盾。

值得庆幸的是,案例中的王老师在校长的真诚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深刻反省,终于发现了自身的缺点所在,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并采用正确自我评价,解决了问题和矛盾,找到了人生的新坐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可见,“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正确的自我道德评价,缺乏自知之明,对创造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对教师自身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只有全面、历史、客观、发展地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和得失,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戒骄戒躁,勇往直前。

(资料来源:王荣德,2005)

学习思考

某中学在一次有奖考试中,有个班的不少学生为夺得这次难得的“荣誉”而作弊,其中包括正副班长等几名学生干部。李老师对他们给予了严肃的个别教育,终于使学生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但学生们都担心把事情张扬出去“坍了班级的台”,建议老师把这件事“了”掉算了,评奖照样参加,并保证今后绝不再犯。李老师指出,有集体荣誉感是好的,但害怕讲出去则是不敢正视错误的表现,主张把这次事件向全校公开,并决定在事实弄清之前,全班同学一律不参加评奖活动。李老师的这种做法符合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条道德规范吗?

相关链接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续表

续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续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小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小学教师入口关;制定小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小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小学绩效管理机制。

(四)小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相关链接_教师职业伦

第五章 教师职业伦理价值

在延绵数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开拓者,始终承担着传衍文化、传播知识、繁荣学术、阐扬科学的光荣使命;起着开启民智、哺育人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他们为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为扫除愚昧落后、改良社会风气习俗、培养年轻一代人才建立了不朽功勋。这正是教师职业伦理的价值追求,具体地说,教师职业伦理具有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第一节 教师职业伦理的教育价值

教师的使命,就是挖掘人的潜力,引导学生朝着健康、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职业伦理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教师用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对学生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有力地推动学生在道德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转变,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一、教书育人的真谛(www.guayunfan.com)

教师的历史使命和全部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就是适应时代要求,培养新型的合格人才。

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所说的“传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授业”,是指传授知识;“解惑”,则是解答做人和求知方面的疑难问题。“传道”“授业”“解惑”这三条,归根到底就是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教书和育人,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教育过程。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则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书育人之所以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这是由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它的根本任务决定的。任何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总是培养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在社会主义社会,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以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不仅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也是教师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列宁曾经说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58:43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更多的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高尚思想品德修养、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教师要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做到既“授业”,又“传道”,即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果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管传授知识,不问学生思想政治方向,不把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联系起来,不按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培养人才,那就是失职,是对社会主义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徐特立先生在谈到教师的人格问题时曾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因为中国过去教经书中的知识的称经师,现在是教科学知识,为了容易记,所以仍袭用这个名称),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徐特立,1979:204-205)

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做到:首先,教师必须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关心学生。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有益于身心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教书育人必须从培养道德、丰富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几方面对学生全面负责,下工夫认真做好工作,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教师自身要刻苦学习,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教书育人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些基本条件,即使有良好的愿望,也不能获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勤于进取,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教师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也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不断扩大知识面,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第三,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科学,熟悉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教育科学理论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它揭示教育活动过程的普遍规律及其原理、原则和方法。教师能否卓有成效地教书育人,关键在于是否按教育规律办事。为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习状况,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摸索和认识教育规律,提高教书育人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取得最佳工作效果。

第四,教师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教书育人是一种开发学生智力、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高度自觉性劳动,通常是在没有外界直接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对教师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果很难提出额定的要求,工作做多做少、做的程度如何,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取决于教师的觉悟。因此,教师要有对国家和学生的高度责任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以教书育人作为个人道德行为的准则,使教书育人转化为个人的内心要求和自觉行动,积极主动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教书育人是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将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教书育人作为这一客观过程的反映,必然有它自己的固有规律。

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的延续性过程。这是由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规律和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人的思想认识过程总是由低向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又与人的年龄增长、生理变化、思维的发展程度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教书育人必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连续不断进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发展和心理、生理的特点,探索教书育人的客观规律,提高教育效果。

教书育人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过程。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①当代青年学生是在开放条件下成长的,他们接触外界的东西更多,思想比较活跃,各种人生哲学和社会思潮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使学生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②教书育人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活生生的,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要摸准每个学生的思想脉搏,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正因为教书育人是一项艰巨任务,因此要求教书育人要讲求艺术。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把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是教书育人的一种艺术。不管教师的主观意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反映教育目的性和方向性,都会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直接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课堂是思想教育的阵地,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加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根据课程内容,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和理想教育。

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也是教书育人的一种艺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式样的、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感染性较强的活动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和文娱体育场所,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健康的小说、文艺作品,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戏剧,欣赏优秀的音乐、美术作品,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提倡高雅艺术进校园,让学生在欢乐之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之中学到知识,使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艺术化。

正确运用语言,善于运用语言,是教书育人的一项基本功。教师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幽默,是很能吸引学生的。忠言不逆耳,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在进行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时,应该结合教育内容,灵活运用一些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和富有哲理的诗词、谚语等,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教师需要在教育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艺术水平。

教书育人的艺术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只要我们有一颗教书育人的火热心,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创造,我们就能逐步提高教书育人的艺术,为教书育人作出新的贡献。

二、教师职业伦理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

有人曾比喻说,学生好比洁白无瑕的银幕,教师好似清晰的拷贝,拷贝上的各种形象总是要无可掩饰地投映到洁白无瑕的银幕上去。这句话就深刻地提示出: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深远而又十分重要的教育影响。而这种教育影响取决于教师的道德人格。正如新加坡国家教育部颁发给校长的委任状上写着:“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自身的道德人格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灵的成长和道德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而这种教育影响,正如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的那样,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制度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乌申斯基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道德人格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影响道德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在学生成长过程,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教师道德人格的影响力。每个学生无不处在教师道德人格的影响下,教师的道德人格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了学生的思想,在学生思想上无不打上教师道德人格的印记。这种影响既广泛又深远。教师道德人格的影响,使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在中外教育史上不乏其例。“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杨怀中先生和“救亡曾断指,入党在危时”的徐特立先生,对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蔡和森的政治成长道路不无影响;伟大的俄国民主主义革命家赫尔岑反沙皇专制的民主意识,是受益于老师布梭的教育;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的爱国主义举动熏陶影响了一大批像许德珩这样的学生;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影响下,新安旅行团的小学生们走上了宣传抗日救亡的道路。由此可见,教师道德人格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

教师要教育别人,自己要先受教育;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心中要有火种。教师的教育影响因素中,道德人格是重要的、强有力的教育因素。荣格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说明,教师的道德人格对学生的精神和道德人格的个性化发生着最大的影响。教师道德人格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能够起到培育、引导、感染和促进作用。

教师道德人格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教师的道德人格具有直观示范性的特点。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过程中,教师道德人格的力量主要通过示范体现出来,即教师以自己的道德人格品质、表现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良好发展。

教师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教师是学生成长为“社会人”之前所直接接触的、除父母之外的最主要的对象,是学生最亲近和最尊敬的人。学生区别于成年人的特点在于道德人格未定型,可塑性强,行为模仿性强。他们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立德志、塑人格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情感、意志、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道德人格都尚未健全;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等问题还缺乏切身的体验和成熟的看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面和生活阅历的局限,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往往浮于表面,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分析。他们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就得不断地向他人学习。而教师的道德人格面貌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观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摄入学生眼里,印在学生心中,都会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有人就比喻说学生的眼睛像“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息,经过储存和处理,就会指导他们的行动。天天与学生接触相处的教师,必然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可谓是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自己的老师。如同植物具有“向阳性”和“向水性”一样,学生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思想、品德、感情、意志、日常言行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琢磨着和模仿着。这特别表现在那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更是照着教师的样子行事,把教师的言行敬奉为准则,开口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闭口又是“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他不一定听从父母的话,对老师的话却唯命是从。可以说,教师的工作作风、学习态度、劳动习惯、待人接物等,都会给学生以影响,甚至连教师的日常板书、服饰、发型、语言举止,学生都爱模仿。

可见,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为学生所效仿;同样,教师不好的习惯,也会被学生所效仿。因此说,教师不仅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灵魂去“传授”品格。凡是要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凡是要学生不做的,教师一定不要做。

教师的行为作风、处世方法,乃至气质、性格、习惯,都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印象,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熏陶或感染,甚至感召的作用。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就好比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悄然地影响着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往往比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长篇大套的演说好得多,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而且这种道德人格品质的影响,逐渐成为学生道德人格品质的“基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基因”(道德人格意识)就会成长为理想情感,在教师的培养和熏陶下成熟为意志和信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人格水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道德品格水准。因此,教师的道德人格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仅教书,而且重在教人。只有注重自身的道德人格修养,注重身教,才能以自己的模范道德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心中的火种。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教师道德人格对学生教育作用常常通过熏染和督促两种作用方式进行。

师生接触,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品行怎样,生活态度怎样,治学是否严谨,上课是否认真,要求是否严格,对学生是否真诚爱护和关心,诸如此类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影响。这便是教师道德人格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寓身教于无形之中的这种熏染,在学生中可以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一个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

教师道德人格的督促作用主要表现在言教身教上,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注重思想修养,加强身体锻炼,遵纪守法,等等。一个好作风、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教师的督促应当是经常的。督促要循循善诱,动之以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易于接受。

教师的熏染作用和督促作用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有熏染而无督促,学生不知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有督促而无熏染,学生面前缺少榜样的力量。熏染和督促都很重要,并不等于说它们同等重要,平分秋色。熏染的力量更大、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教师的熏染宣传实质上就是教师要为人师表,要做好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督促则没有那么大的力量。第二,熏染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它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因此,熏染的影响是持久的,而督促的影响则不然。第三,熏染是一种学生自觉自愿接受的影响,学生心悦诚服地去仿效教师的行为,这是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而督促多少带有强制性,学生在接受督促时往往是被动的。因此熏染比督促效果更好。陶行知先生说过:“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是熏染最为重要。”但是,这决不是说,我们只要熏染,不要督促。有时候督促可以起到熏染所起不到的作用,督促作用常常也不能为熏染作用所取代。

总之,教师道德人格中的熏染作用和督促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都不可偏废,不能因强调这一方面丢弃了另一方面。

教师道德人格对学生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刻的。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教师平时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自己行为不端,言行不一,他自己不良的道德人格素质使得说教空洞无味,虚伪无力,缺乏说服力,反而产生不良影响。而相反,许多教师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地为学生热心工作,没有喋喋不休地大讲什么大道理,但他却以实际行动、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力量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地说,一个具有高尚健全道德人格的教师,他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把热情洋溢、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把好学多思、审时度势的思想作风,把正直诚实、任劳任怨的高尚品质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每日每时的现实关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可以渐渐学到良好的素养、高尚的情操等道德人格品质。教师道德人格的这种教育影响,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也是任何的其他手段替代不了的,这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的,也是最有力的教育手段。

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都高度重视教师道德人格的示范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蔡元培曾经说过:“什么叫师范?范就是模范,可为人师的榜样。”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不仅重视言教,而且尤其注重身教。他最早倡导以身作则,以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感化学生。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自立,才能立人,首先正己,才能正人,由此类推,教师应该首先拥有完善的道德人格,才能影响、示范学生。教师的榜样有无穷的力量,教师的威信就完全建立在教师自身高尚道德人格的基础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写道:“与其他人比较,人们更相信完善的人,无论在什么问题上都是这样,当一个问题有意见分歧而不能确切断定时,更是这样。”学生面对着纷繁复杂的事物问题,必然是相信具有完善道德人格的教师。在道德人格影响上,教师的道德人格要比其他人员(除父母外)的影响更深、更广、更远。教师道德人格不仅深刻地影响学习期间的学生,而且会继续影响学生今后的生活道路,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是用自己的知识和心灵教育学生、塑造学生,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高尚道德人格的学生。诸如教师的思想观点、治学精神、品德修养、仪表风度……都对学生起着示范影响,也都受着最严格的监督。这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可以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正直的性情、高尚的品德、坚强的意志,充分发挥教师的综合教育效应。可以说,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是处在整个教育过程的最“前沿”,教师自身道德人格风范的折射驱动学生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

可见,教师的道德人格素质并不只是教师个人的道德人格修养问题,而是教育因素、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这颗种子一旦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必将绽放出灿烂的花朵,对学生的一生都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表率影响和感化学生,用教师自身个体和群体的道德人格力量为青少年一代树立榜样,照亮青少年一代蓬勃向上的人生道路。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教师讲过这样一段话:“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看他,须知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心理上多种微末变化更富于敏感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1957:177)。“时刻检点自己”,这应该成为教师的座右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去影响和教育青年。正如有的老师所说的:医生的道德是治好每一个病人,教师的道德是教好每一个孩子。

第二节 教师职业伦理的社会价值

教师职业伦理认为,教师道德人格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人格,她应当高于和优于其他职业道德人格,是全社会的表率。因此,教师道德人格自然也成为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之一。

一、教育投资的兴起

现代教育经济学表明:教育是有形的消费,潜在的生产;必要的消费,扩大的生产;今日的消费,明天的生产;物质的消费,人才的生产。教育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本身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成为利国利民的有效投资和消费重点。教育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关于教育投资的作用,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T.W.舒尔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人力投资”理论。舒尔茨认为,人的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的资本投资的作用。他测定,美国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20%是物的资本投资引起的,其余80%主要是教育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的作用,这正是人力投资的结果。他肯定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是人力投资的核心。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使隐藏在人体内的能力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活动。按照他的计算,从1900年到1957年的50多年间,作为实际的物的资本增加大约4.5倍,而对劳动力进行教育和训练的投资却增加了大约8.5倍。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物的资本的增长速度。而同期利润收益,物的资本的投资所赚回的利益增加了3.5倍,教育投资所增加的利润高达17.5倍。可见,教育投资比物的投资收效要大得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小学生为43%,中学生为108%,大学生为300%。美国学者哈比森·迈尔斯认为,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与其人才资源综合指数成正比,主要是由大学生人数决定的。

教育与经济的密切关系,在当今社会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尤为明显,竞争的态势已逐渐从产品与技术的竞争深化到人力资本和教育的竞争。在21世纪,谁掌握了教育优势,谁就控制了主动权。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教育超前规划、优先发展是人类自觉推动社会前进的一种进步。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年度报告中又明确指出占有知识的差距,最终导致国家之间竞争力的差距。教育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比尔·盖茨预言教育将成为衡量个人财富的唯一尺度。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知识的平等将成为最大的问题,无知即贫困的代名词,维系国家富强和促进个人发展需要的教育日益重要。1996年4月,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特别强调:“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教育是更深刻、更和谐的人的发展并从而减少贫困、愚昧、(不平等的)排斥、压迫和战争的一种主要手段”,“在21世纪到来之际,教育和各种培训已成为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教育是对未来的一种关键投资”,“教育投资是能产生长远效益和回报的经济投资和政治投资,是一种社会性投资”。报告还认为“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应重新思考和扩大‘终身教育’这一观点的内涵。一方面,要继续重视终身教育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重视终身教育在铸造道德人格、发展个性以及增强批评精神和行动能力方面的意义”。

总之,教育是构成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以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为特征的全新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学习即生活和进步的基本手段。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发达国家教育产业已蔚然壮观,在经营教育产业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表现在政府有效投资,经营管理,产学研结合紧密,发展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吸纳社会资源助学兴教,发展私立教育,对外输出教育……教育日益成为振兴经济的支柱产业、创汇产业和“无烟工厂”,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身上获益巨大,既获取了巨额财富,又从中选择优秀人才为己所用,以求达到人财两得、名利双收的目的。布满全球的“托福”考试和MBA财源滚滚,教育成为最赚钱的行业,垄断了世界教育市场份额的30%~40%。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纷纷开拓国际教育市场。

教育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生产投入的特点。教育投入是一个全社会、全方位的投入,教育经费投入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经济收益,而是为了获取社会效益。教育投入既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时间、精力的投入,智力、感情的投入,也需要政府的投入,即政策上的指导和人、财、物方面的支持,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爱。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都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教育经费投资来看,已基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包办教育、包拨教育经费的模式,逐步转变为面向社会,建立起以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体制。过去将教育看成纯消费性事业,是发展经济的沉重包袱的旧观念,已经转变为教育投资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是比物质生产投资更具效益的投资的新观念。教育经费投入的直接目的更多地是为了取得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即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大学生和各类专业工作者,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第二,成本核算的特点。教育也要进行成本核算,不计成本地为办教育而办教育,是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相悖的。但是教育不仅不能像其他产业一样一味地降低教育成本,必要时还要通过提高教育的成本来改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培养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以服从于和服务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这一根本目的。

第三,生产过程的特点。教育过程是一个生产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在“学校工厂”生产的产品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不能直接收回成本,更不可能直接实现价值增值的生产过程。一般产业是以制造和生产物质财富为主的生产劳动过程。而教育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以“生产”智力劳动者这种特殊产品为主的生产劳动过程。通过学生毕业以后为社会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增加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增加社会生产的总量,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第四,市场竞争的特点。教育市场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学校作为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的差别。在教育市场上,学校的数量增多,各个学校的办学规模也逐渐扩大,各个学校都会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开设一些特色的专业,生产的“产品”的差别使各自拥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从而对于具有一定偏好的用人单位来说,某些学校作为生产者可能在短期内占有一定的垄断优势;与此同时,由于各个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这就使各个院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使得原来占优势的学校可能失去已有的竞争优势。教育的竞争是一种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竞争。禁止任何学校以诋毁、破坏别的学校的名誉获取不义之“财”的丑陋行为;禁止和反对用任何不正当手段“争生源”“抢地盘”“夺师资”;反对和禁止牺牲教育质量,“只招不教”的行为;坚决禁止“卖文凭”等违法行为。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第五,生产产品的特点。教育生产的产品是不能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而是要通过“产品”投向社会,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以后,由社会实践来检验产品的质量。由于教育的“产成品”是经过教育培养掌握了现代科技知识,提高了劳动能力的“人”,教育是其他产业部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应改变把教育看成纯消费性事业单位的旧观念,树立起教育具有生产属性,是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性先导性部门的新观念。

第六,效益评估的特点。教育的效益评估既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指标来计算,又不能以毕业学生人数的多寡来衡量,也不能完全以产生的名人的数量来佐证,而必须以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与市场的认同尺度,由社会来评判,由市场来选择。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一,而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把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智力资源优势的唯一途径。

二、教师职业伦理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

教师道德人格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塑造影响,而且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教师是学生道德人格的教育启蒙者和设计者,同时也是社会风气的促进者。教师道德人格对社会生活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出来。

1.通过学生影响社会

教师道德人格的社会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所培养的学生体现出来的。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人格形成。教师道德人格的高尚,不仅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而且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教师高尚道德人格传播到社会上去,使社会上的人们间接地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并转化为自己学习上勤奋钻研、工作上开拓进取、生活上乐观向上等良好的道德人格力量。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学生接受教师道德人格的教育影响后形成的道德人格素质影响他所接触的社会各类成员,影响着他的同学、亲戚朋友、邻居、兄弟姐妹,甚至家长;另一方面,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仍然受到教师道德人格的影响,在他们事业的成就中,无不凝聚着教师的心血,铭刻着教师的功绩。由此,教师通过自己的学生,联系着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教师道德人格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和未来。所有这些,都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2.教师通过亲自参加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

现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我们今天的教师所承担的任务,已经大大超出学校这个狭小天地,而延伸到厂矿、企业、部队、乡村的每一个地方。教师作为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队伍,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教师与社会各方面的接触和协作也越来越密切。同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多更好地接触社会现实,必须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消除社会上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积极改造社会环境。这样,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教师或拿起笔著书立说,投书报纸杂志;或发表演说,开设讲座;或是上电视,进行科普宣传;或举办科研成果发布会;或与各界人士共商育人大事,同议抑制不良影响之策;或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意识和模范行为去消除消极的社会因素,教师的道德人格因素有利地促进了社会环境的改造,促进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3.教师道德人格对家庭、亲友、邻里的影响

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教师,不仅对其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其本人的家庭、亲戚朋友、邻居产生影响。一个善于关心集体、重视团结互助的教师,必然凡事从整体利益出发,而不是只顾个人私利。他也会在日常生活中,为使家庭各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和睦、友好相处做出许多努力,自然而然地体现出乐于帮助别人的品质。他的这种良好品质,无形中带动、感染、影响了与他相处的人。这样,就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因此,教师的道德人格品质也影响家庭、亲友、邻里以及社会一般人际交往关系,促使人们和睦相处、礼貌待人、助人为乐等,从而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总之,教师作为一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队伍,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他们与广大群众有着十分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他们的工作与整个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的道德人格品质,特别是理想情操、精神风貌,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社会,对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雨果说过:“多办一所学校,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不断自觉地加强道德人格修养,完善自己,用自己的模范表率积极地去影响社会。

第三节 教师职业伦理的自我价值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师是决定祖国和人类命运的崇高职业。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的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传播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教师正是在实现这一伟大使命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

一、教师需要的分析

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意识到的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对一定的客观事物的追求。需要是由主客观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成为人的一种内在必然,作为内驱力,推动着人去希冀,去追求,去行动,去发展,成为人行动的初始动因。

就一般情况而言,需要是分如下几个层次:

(1)生活需要。这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对生活必需品的占有以及娱乐、交往等。

(2)工作需要。这是以理解、尊重、信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基本内容的需要。

(3)发展需要。即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作出贡献的强烈愿望。

低级需要是高级需要的基础,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需要是发展的,一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不再成为需要,不再是推动人去行动的动力。在人们的诸多需要中,各种需要并不是等同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即为优势需要,它强烈地左右着人们的行动。

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1970年马斯洛又把它概括为三个层次:基本需要、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增加一个超级需要,即卓越人物为了理想可以牺牲一切需要。奥德费则提出“ERG需要理论”,把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E)、相互关系需要(R)和成长发展需要(G)。他认为:某层次需要满足越少,就越渴望这种需要。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则追求高层次需要;高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则追求低层次需要。因此,需要的发展既有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上升、跳跃,又有由高层次到低层次的回归(回转)。我国学者研究需要层次理论也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把人类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类。物质需要包括:生存需要;改变环境、改善生活的需要;改善社会物质条件、优化生活的需要;改造世界、实现各取所需的需要。精神需要包括:目前需要、社会需要、成长需要、奉献需要。

教师的需要是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的,它是在其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教师的需要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由教师职业特点及其文化修养等主客观因素决定的。主要表现为:物质生活需要迫切,精神文化需要优先,受人尊重需要特别强烈等。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以育人为生活的中心。不少教师不分校内外和白天黑夜,全身心扑在教育工作上,教好学生成了他们最大的需要和满足。教育工作没有上下班之分,教师上班照管学生或上课,下班备课、家访、改作业,有的教师还要自学、进修,往往深夜才能休息,所以有人说:“工厂三班倒,学校连三班。”有些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始终不渝,把培养学生当成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乐趣,这是我们很多优秀教师共同的心理特性。

近年来一些调查表明,教师需要比例最高的是:良好的工作条件、获得新信息和进修提高。这些需要都是直接和培育人才有关的,突出地说明了培养人才逐渐成为教师生活的中心。

(2)注重道德与精神追求。贯穿道德于需要,首先是道德信仰渗透于需要体系之中,成为教师需要的重要内容,无论衣食住行、交往活动,或是创造革新,都以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为要求,以一定的社会利益为目的。其次是自觉地以一定的道德标准制约需要,决定一些需要的取舍,力求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要求,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

道德观念、道德信仰虽然是后天形成的,但一旦形成道德习惯,就可以和人的需要体系融合一体,在人的一生中发挥巨大作用。不少教师通过严格的道德锻炼,成为无私奉献的“红烛”,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的需要如同其他事物一样,除了具有共性的一面,同时亦有其个性,即教师个体的需要存在着差异,这是由教师个体的经历、地位、环境、道德人格、情感、意志、兴趣、认识水平、价值观念、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不尽相同造成的。

现代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其动机支配的,而动机由某种欲求或需要所引起。需要在形成动机、目标行为的过程中是由弱变强,又由强变弱的。一旦有了目标,需要便产生动机,进而产生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动机也随之增强;一旦目标实现,需要得到满足,积极性使会衰减。这时,又在新水平上产生新需要,寻求新目标,激发新的积极性。教师就是在“需要—动机—满足—新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的,因此可以说,教师的需要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教师的需要是一种潜在力量,要把这种潜力变为行为的动力就需要通过社会激励和自我激励来实现。社会激励的主要方法途径有: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解除后顾之忧;充分满足精神需要。自我激励包括培养认同感,培养义务感和培养事业心等。显然,自我激励与教师道德人格对自身的完善作用是异曲同工的。

二、教师职业伦理是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

教师职业伦理认为,教师道德人格具有自我完善作用,即教师的道德人格能够反过来影响教师自己,调节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外在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行动。良好的道德人格有利于提高教师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水平,保证教师本人的心理生活在较高水平上健康运转,调整教师的自觉行为,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的自我完善有着极其丰富深邃的寓意。教师的自我完善,实质上就是努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即唤醒自然和社会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使之获得充分的发展以及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和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按照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教师的自我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远大。远大的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是教师自我完善的目标,没有崇高而坚定的理想是谈不上自我完善的。远大的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是和坚定的信念、乐观的人生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忘我的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的。教师有了它,就会产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志向和抱负,充分认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2)道德高尚。高尚的道德是教师自我完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在家庭道德、社会公德,特别是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方面有较高的修养。

(3)知识广博。广博、精深的知识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手段和工具,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必备条件。它对于陶冶性情、锻炼才智、修养品行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4)技能娴熟。娴熟的技能是教师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教师既懂得教育理论,又掌握教学方法和教育技能,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5)审美能力强。审美能力是教师自我完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它包括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感受和评价,以及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6)身心健全。身心健全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又一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它要求教师不仅有强壮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

在这六个方面中,高尚的道德品质占有突出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理想的选择与实现,知识进取和技能发展,审美情趣和身心健康。因此,教师要实现自我完善,必须注重道德人格修养。道德人格修养是教师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教师是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不可避免地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在当前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性大变革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变化都给教师的生活、工作、思想、感情带来了冲击和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同时,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也经常遇到利益方面的矛盾冲突,面临生活的苦与乐、工作的难与易、待遇的高低等各种现实问题。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就有待于其道德人格的自我调节作用。有的教师调节得不好,往往会产生心理失衡,陷入苦闷、彷徨之中。比如,有的人牢骚满腹,在怨天尤人中打发日子;有的人悲观失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一切向钱看;等等。这就迫切需要教师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冷静地、客观地分析各种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和问题,纠正与社会要求相悖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教师的自我心理调节作用,无疑要靠其自身的道德人格修养来实现。这对于保证教师心理生活的健康运转,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往今来,有许多优秀教师,面对许多的矛盾、问题和困难,却始终能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愉快平静的心境,始终不渝地献身于教育事业。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道德人格修养达到了较高水平,能够随时调节自我心理活动。比如,一位从教四十多年的老教师赠言给他的同事:“既然拿不到元帅杖,那就拿铁铲吧,说不定铁铲更能使你出类拔萃。”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一生政治上失意落魄,但他却仍然始终如一地、热忱地教育培养学生,这其中他的伟大道德人格的自我调节无疑是发挥了重要作用。诚然,强调教师道德人格的自我调节作用,并不是也不可能否定和抹杀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而只是要求教师发挥良好道德人格力量,自我调整心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在当前教育战线上,有许多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教师,他们的学识是那样渊博,事业上取得了较大成就,对同行又是那样宽和、谦逊,对学生是那样平易近人,而在名利得失问题上又是那样的自律、洒脱。面对这样的教师,人们怎能不敬重他们,不被他们高尚的道德人格力量所感染、同化?

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青少年学生步入社会生活的引路人,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建筑师,是人类灵魂的雕塑家。他们为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人类走出愚昧、促进社会风尚、雕刻新生一代的灵魂都树立了不朽的功勋,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人格修养,这不仅是教师个人自身的要求,也是社会的期望。

教师职业是甜蜜的事业,如果细致地品味,都可以尝到它的甜味,许多教师都有愉快的体验,教师职业的“左邻右舍”,都可以感受到那种令人羡慕的温馨。过去,中国社会在走向解放的时刻,为表达那种对最有牺牲精神的人的社会情感,我们把“最可爱的人”送给了我们的战士;今天,中国社会正走向新的辉煌,为说明教师那种崇高而优越的职业感受,我们把“幸福的人”冠之于我们的教师。

学习思考

女学生小惊在作业里说:“我从小就被灌输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思想。可是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工程师?也没有触及过灵魂。我脑子里有过的印象是老师接受学生家长送礼时那张灿烂的笑脸和到期末出的让我们下地狱的考题。”这样的老师在生活中少见吗?

相关链接

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访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

冬天的北京,阜外大街旁的一座小楼里,一个到处是花草和小鸟的房间,83岁的霍懋征老人在其中穿梭,就像60年来她在孩子们中间穿梭一样。空间里漫溢着爱、安详和静谧。

“何永善……”“王翻身……”,霍懋征老人的谈话中总是时不时地蹦出这样那样的名字。他们都是她的学生。几十年前的,十几年前的,几年前的。

霍懋征,新中国首批特级教师之一,也是我国小学教育战线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1921年9月出生于山东济南市的一个教师之家,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放弃留校任教,主动留任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即北京第二实验小学),60年如一日在小学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为“国宝”,被薄一波同志誉为“一代师表”。党和国家的三代领导人都对她进行了多次接见和充分肯定。

霍懋征老人最近的大事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将霍懋征教育思想的研究纳入了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的国家重点课题。而专门介绍霍懋征教育思想的《真善美的丰碑——霍懋征语文教学思想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霍懋征爱的教育艺术》,也刚刚分别由中华书局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对于一个已经在教育上探索了60年而至今没有“退役”的优秀教师来说,她的教学确实是具有历史的研究意义。在这个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我国教师由传统的教育思想转变为现代教育思想的缩影,也感觉到了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探索中的潜在脉络。

我对这个工作“上瘾”

1943年,霍懋征大学毕业。“让我去二附小吧,我想当一名小学老师。”得过很多奖学金,身为北师大数理系高材生的霍懋征的请求让人出乎意料。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人们对霍懋征“惊世骇俗”的选择大惑不解。但是,她的想法简单却又坚决:“我喜欢小孩子,更重要的是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我愿意做打基础的工作。”于是,霍懋征成为了师大第二附属小学(即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一位教师。

回想起这个放弃大学教职,而选择做小学教师的决定时,霍懋征老人的回答很有意思:“我对这个工作上‘瘾’!”

“教师是一种职业,但在我眼里更是一项事业。这种观念在我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

霍懋征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爱这个事业”,教育是一个事业,不是一个职业,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好的教师的标准”,在霍懋征看来,只有深沉的四个字“敬业”“爱生”。

从“职业”到“事业”,这也许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的必经之路。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支撑就是思想支撑,也只有这样的思想支撑,一个人才能在自己选择的区域内排除万难取得成就。

刚迈出校园的霍懋征喜欢孩子,可以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聊天。但是,站在三尺讲台,这个半大的孩子却掩饰不住自己的窘迫和不知所措。在旧社会,老师之间都互相提防着。向老教师讨教教学经验?简直是异想天开。老教师们冷眼说,你一个大学毕业生连小学老师都当不了吗?

霍懋征于是只好偷着向老教师们学。平时,霍懋征总是细心观察,从老师们的谈话里琢磨体会。而有时候,她则会抱着一大摞作业本,躲在其他班教室外面的台阶上,一边批改作业一边偷偷听课。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我觉得自己从此才真正是如鱼得水。”霍懋征说。正是这时,霍懋征接触了苏联以及国内的诸多专家,她十分珍惜这些难得的机遇,在专家的指导下,她认真地钻研和实践,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改革,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以讲为主、以读为辅”的“讲读法”语文教学法。

1956年,霍懋征被授予全国首批“特级教师”称号。1961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们到底要教什么

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这一段的经历,改变了霍懋征一生的选择。

在运动中,霍懋征被打成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群众专政,没有自由,要参加劳动改造,一年零九个月都不能回家。外校的中学生们到她所在的学校造反,看守这些“牛鬼蛇神”的女孩子们,开口就骂,抬手就打,一个突如其来的惨祸更是让霍懋征五脏俱焚:13岁的幼子被人扎死,15岁的女儿被吓傻……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这就是我们辛辛苦苦教出来的孩子吗?”霍懋征心如刀绞,但在痛失爱子的悲恸中,她也反思起了教育:“我们到底要教什么?”

“最关键的,我们要先教会孩子‘做人’。”这是霍懋征最后思索的结果。

1978年,霍懋征迎来了事业上新的春天。霍懋征想:“我终于可以实现我的梦想了。我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理想,什么是善良。”

组织上希望她能出任北京市实验二小的校长,霍懋征的态度无比坚决:“不!我的生命在课堂,我的事业在课堂,我要重新回到课堂中去,而且,我要教语文。”

改行教语文的想法是霍懋征深思熟虑过的。“语文,是育人的,是‘文’‘道’的统一。”在她看来,语文教学是塑造人类灵魂最有力的工具,来得更直接些。“文革”带给她的心痛,已经让她深深地感到了“塑造灵魂的重要性”。

而解决“灵魂”问题,霍懋征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能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

当时的小学语文教学还是新中国成立初盛行的“讲读法”,这种教学法存在读得少、学得慢、效果差、费时间的弊端。孩子们整天忙得团团转,却读不了多少书。针对这种弊端,霍懋征提出了“速度要快,数量要多,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16字改革方针。

霍懋征大胆地拿她所教的班做起了语文教学改革试验。当时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反对,他们说:“霍老师,您现在已经小有名气了,您可别胡来啊!”但是,霍懋征坚定而理智地坚持了下去。第一个学期,教材里的文章只有24篇,而霍懋征却教了学生95篇优秀范文。1981年,全北京市最后一次统考,这个实验班的考卷被编为“303”号,面对这样的一沓卷子,阅卷老师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给分。最后,班里46名同学,有44名同学的作文被评为“一类文”,另外两名同学的作文被评为“二类文”,而且这些作文中没有出现一个错别字,总评分为97.46。

霍懋征和她的实验班轰动了全国。在1979年吉林长春召开的23省市中学语文教学会议上,有很多老师提出:语文教育不应该夹杂思想政治教育,否则便会导致两败俱伤。霍懋征坚决反对这种“两败俱伤论”,她坚持语文教育就应该是“文”和“道”的统一。霍懋征认为,语言文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应该是内在的,而不是割裂的。

“既然你这样坚持,那你给我们上一堂公开课,体现一下‘文’‘道’统一。”专家们将了霍懋征一军。虽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但霍懋征的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打鼓:“以前从未来过东北,从不知道东北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我能上好这堂公开课吗?”后来,她索性豁出去了:“上好了,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那就可以给其他教师一些启发;如果砸了,那我也可以自己改正,不断进步。”

霍老讲的课文是《毛岸英在狱中》。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敌人拷打杨开慧,审问杨开慧,岸英亲眼看到妈妈多次被敌人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却宁死不屈。他牢记妈妈的嘱咐,什么也不许对敌人说。”霍懋征认为“多次”一词在这段话里分量很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切入点。于是,在课上她引导学生反复读这段话,然后提问:岸英为什么能战胜敌人?学生有的说:“他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有的说:“因为他有远大的理想,要解放全人类。”这些带着成人套话痕迹的回答,显然不符合当时只有8岁的小岸英的思想实际。她又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中的那段话,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深入感悟“多次”这个词的含义。学生想象着杨开慧妈妈一次次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却英勇无畏的表现对岸英的深刻影响,终于明白了是妈妈的言传身教使岸英有了战胜敌人的勇气和智慧。学生在读这几句话时热泪盈眶,怒火满腔。在场听课的人也大为感动。课成功了,与会的老师、专家都心悦诚服地肯定了霍老师的看法。

20年前的“素质教育”

“教育的基本理念是相通的。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国家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现在大谈新课程标准,其实霍老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早已经贯彻了现在的‘新课标’所提出的许多理念。”霍懋征的女儿、曾是北京一所著名中学校长的赵蠧评价说。

“新课标”提倡“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霍懋征早在1978年的语文实验班的改革中,就已经成功地实践了这些理念,创造了“读讲法”。

而现在大家大谈“减负”,霍懋征却自豪地说:“我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负’。”

“在不给学生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创出最大的课堂效应。”在“纪念霍懋征从教60周年研讨会”上,霍懋征再次重申了她的这一教育教学思想。“现在学生的负担比较重,体罚学生的现象也不绝于耳。有些老师说,课上时间不够用,就要让孩子多做、多写、多抄,我坚决反对这种看法。”

那如何向课堂要质量呢?霍懋征有两个“锦囊”:一是精心备课。精讲,讲精华;多练,按照规律性知识,针对学生的缺陷和薄弱点,有方法、有目标、有效率地练;合理的组织课文。二是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育一向强调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一直牢牢占据主宰地位。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霍懋征的每一次讲课,就是师生之间的一次互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点拨、示范、总结、质疑,学生则是自主学习的主体。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霍懋征的课外活动就搞得有声有色,将学生们从书本堆中解放出来,把“课外时间还给孩子”。这里头的故事可多了。小学生易写错别字,怎么办?同学们说:“谁写错一个罚抄十遍。”“谁写错了不让他回家。”孩子们似乎已经习惯于教师的“罚”。霍老就不,她组织学生们成立了“错别字病院”,按照错别字的多少,分别选出了“重病号”“病号”“大夫”“院长”,并向家长们汇报。在愉快的游戏中,孩子们的错别字越来越少。

她组织了很多课外活动小组,如“小图书箱”,引导学生如何去阅读、翻阅成语;“小药箱”,学习简单的救治,一个学生后来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医生,还写过一篇文章《小药箱和大大夫》。她还带着学生搞社会调查,让学生亲自去听、看、说、写。学生们大大开阔了眼界,并将所见所感出了板报。家长会上,班干部向家长汇报调查研究的成果,孩子们自己拿着小指挥棒,指着展板向家长介绍,其他班的老师也都带领着学生排着队来参观……

用爱支撑的教育艺术

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教授曾说:“霍懋征之所以成为一代师表,其主要特点是教育艺术和教师人格高度的统一。她的教学艺术是人格化的教学艺术,她的高尚人格是倾注爱心、富有教育魅力的人格。”

爱学生不仅是母性的关怀之爱,更是一种“师爱”,是在平等、尊重和民主之上构建起来的“爱的艺术”,这种艺术,贯穿于霍懋征60年教学生涯的一切方面。

“60年,我没有丢掉一个学生,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没有告过学生一次状。”霍懋征老人说。

霍懋征的学生中,有刘少奇的孩子,有朱德元帅的孙子,有薄一波的孩子,也有工厂女工的孩子,有淘气得差点进工读学校的孩子。然而,“什么样的孩子,在我这里都是平等的。不管什么样的孩子,我总相信要是很好地去教育他,个个都能成才,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她的两个观点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她的学生都争着说:“霍老师最爱我了”,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爱的感受。

“娘啊,娘啊……”,霍懋征曾经接到过一个电话,拿起听筒就听到了这样的话。那是霍懋征老人的学生何永善的声音,他现在也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他当年留过两次级,没有一个老师愿意要他,外宾来参观的时候,老师甚至要把他藏在厕所里。校长实在没有办法了,决定将他送到工读学校里去。霍懋征却把他要到了自己的优秀班级里。“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得给他做人的机会,应该让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公民。”现在的何永善经常打电话叮嘱“妈妈”要保重身体,还常常带着自己的媳妇孩子来看“妈妈”。

1999年,30多名毕业生邀请霍懋征老人聚会,霍懋征老人带去了一叠她78岁时骑在牦牛背上的照片,彭清一教授在背后题了一首打油诗:“人生七十古来稀,骑上牦牛变十七。挥手扬鞭千重意,晚辈我等要牢记。”那些当年的孩子,现在成了教授、医生、编辑……都是50多岁的年纪,也都鬓发添白,他们排着队伸手来接霍老的照片。在那一刻,时空陡然回转,霍懋征老人眼前出现的,仿佛还是那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同学们,45年前的今天,你们每个人都伸着小手让我检查卫生。今天,你们每个人都伸着大手来接我的礼物。我是你们的小学老师,我是世界上精神财富最富有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爱”,滋润着霍懋征的每一个学生,感动着每一个家长。“爱”,也让霍懋征老人的心中充溢着幸福的情感。1993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霍懋征从教50周年研讨会”上,霍懋征老人将自己的感受归结为六个字:光荣、艰巨、幸福。她说:“做一名老师实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资料来源:胡晓、徐启建,《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27日第5版)

努力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邹有云、黄静华、盘振玉作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2004年12月14日15:00—16:00,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三位模范教师邹有云、黄静华、盘振玉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共同交流,主题是“努力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以下是人民网直播的文字内容。

[主持人]:各位网友你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成员,他们是三位模范教师。首先为你介绍一下三位老师,这位是江西省永修县拓林镇黄岭小学太阳山教学点的邹有云老师,您好。中间这位是上海市尚文中学的教师黄静华老师,您好。边上那位是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乡大瑶山五马垅小学的教师盘振玉老师,您好。我们强国论坛的网友知道三位老师来做客,早早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也有很多网友向你们表示了敬意。今天上午三位刚刚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大会。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努力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我想和几位老师、广大网友一起谈谈师德的问题。我们抓紧时间首先回答网友的提问。

老师起码应该有一种高尚的情怀

[主持人]:我想问三位老师怎么看待师德这个概念。

【邹有云】:老师起码应该有一种高尚的情怀。

【黄静华】:我感到师德实际上就是一种爱学生的体现。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同时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和感染学生。

【盘振玉】:我觉得主要是从老师的言行来带动学生。

[主持人]:三位老师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网友暖阳给邹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山区小学的老师,是什么支持你默默地奋斗了33年?

【邹有云】: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妻子对我工作的支持;第二是我们党和政府对我们教学点的关心、关爱;第三是学生的家长,如果不是他们,我可能支持不了这么久。

[愚林]:当初你选择当一名山区小学教师,是出于你的自愿还是生活所迫?在30年当中,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

【邹有云】:当时我看到很多山区的孩子失学,也算是自愿吧。

[暖阳]:你的工作被承认以后可能做什么事情或者待遇都比以前好许多,至少心理上平衡很多,那你此时想给那些为山区教育付出毕生精力但依然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说些什么?

【邹有云】:成为全国模范教师以后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的待遇,这几年待遇确实是高了很多。

[主持人]:在我国很多区域还有很多在山区的老师,我想你们肯定对他们有很多话要说。

【邹有云】:我想他们也是跟我一样,在山区里面为了这些孩子确实付出自己的毕生精力,以我个人来讲,应该说这种精神也鼓励了我自己在山区里面更好地工作。

[网友]:黄老师,我觉得你最好和盘老师、邹老师交流,如果你跟其他两个老师换一下的话你能适应吗?

【黄静华】:我会适应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本来就来自农村,我毕业以后一直想当老师,我想只要能做老师,天涯海角都愿意去。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你去过其他地区的学校吗?

【黄静华】:我看到西部一些地区确实比较落后,看了以后对自己也是很有触动的,所以回到学校以后我就在同学中间组织了一个“心系西部同龄人”的储蓄活动,我要求学生们天天向西部的同学们学习,人家在那么艰苦的环境还学得那么好;第二要想着帮助别人,我尽自己的能力,能够为西部教育的发展作一些贡献,当然也期待西部的教育能够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教育资源能够共享。

【盘振玉】:我们那里是山高沟深,2002年前没有电话,没有公路,现在有了公路,农民生活也有了提高。

[风火轮]:盘振玉老师,你认为做老师怎么才能做到“为师、为人、为学”的统一。

【盘振玉】:我认为作为老师首先在各方面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也就是做一个真正的高尚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同时我认为作为我们老师,过去说老师说的话都对,现在老师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应该和学生一起探求真知,不懈地追求。做新人的指导者,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以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当然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所以不断提高自己很重要,要不断地探求各种各样的新知,这样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合格教师。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黄老师,看了你的简介知道你执教已经33年了,你觉得现在的孩子和5年前、10年前乃至和你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黄静华】:现在的孩子确实和以前的孩子不同,因为他们的信息很多,上网、报纸,还有很多电视都能获知,但是有时候孩子自己也会出现“疑难杂症”,关键是要以真情呼唤真情。只要我们真诚地付出,真诚地对待每位学生,真诚地改掉那些极易忽视的极小缺点,那么学生也会真诚地对待我,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只有老师做到真诚才能和学生零距离沟通,这种情况下学生才可能跟我们坦诚心扉,所以首先要有真情。学生的信息这么多,我们作为老师也应该多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学生知道的我们也应该知道,然后才能跟他们有一个互动和交流,特别是现在学上网、学外语,就拿我来讲,年纪也比较大了,但是我还在尽量地学,现在学生自然而然会对你非常敬佩,听到老师也在学,学生们也是非常开心,其实对老师来说也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一直是与时俱进,与学生俱进。

[风火轮]:有很多人现在不愿意做小学教师。

【邹有云】:在其他单位可能比当小学老师挣钱多,我看来不是挣钱的问题而是培养孩子的问题,如果让这些孩子上不了学,读不成书这可能给地方上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网友]:盘老师,面对一人一校的情景,是什么在支持着你在大瑶山里20多年。

【盘振玉】:是孩子们期望的目光一直留着我,因为我自己以前想读高中没有读成,我想我的学生要比我强,是他们渴望知识的眼光使我留下来了。

[主持人]:现在你的学校情况怎么样?还是一个老师一所学校,所有的都是你承担吗?

【盘振玉】:是的。

[主持人]:你还想在这个岗位继续做下去,做多久?

【盘振玉】:只要不把这所学校撤掉我会一直待下去的。

[主持人]:你现在有多少学生呢?

【盘振玉】:9个。

[主持人]:他们是年龄段不同的。

【盘振玉】:隔年招生。

[主持人]:邹老师你们学校情况怎么样?

【邹有云】:一开始只有我一个人,后来把我妻子也请来,其实妻子是义务教书,像现在我来开会妻子在家上课。

[网友]:你对学校付出了很多,你的妻子和家人没有怨言吗?

【邹有云】:刚开始是有怨言的,当时我看四个年级的学生都要教,我教不过来,这时候请妻子帮我教学,一开始她不太愿意来的,后来经过我的劝说她还是来了。

[主持人]:黄老师,你谈谈老师现在的处境好吗?

【黄静华】:主要有一个领导的理念问题,教育的理念问题,我认为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能单单看他成绩怎么样,实际有的学生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尽管他学习不怎么样,但是他有其他方面的特长。我们班初三毕业以后有两个学生美术非常好,他们就考了装潢学校,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因为尽管他们的成绩不是那么好,但是学习装潢以后一样可以为社会作贡献的。我们2010年上海要开世博会了,我说希望某个场馆能够看到我们这两个同学的杰作,实际上对于我们的同学应该要这样,特别是老师的教育理念要正确,怎么样使学生成为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人。当然到考试或者升学的时候是比较累一些,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对学生来说发展也是很多的,不是说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就是应试,就是高中,就是大学,有的成才的人不一定是上了大学,但是也为国家作了很大的贡献,不能说生存在夹缝中很难受,这个感觉不是很强烈。

[网友]:你对自己的孩子是怎么教育的?

【黄静华】:我们现在不能忽视心理健康的教育,有的时候我说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倒是决定于他的非智力因素,而不是智力因素。现在我们学生面对的是飞速发展的社会,如果没有了健康的心理,他怎么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怎么能做合格的接班人。我的孩子现在是硕士生,他已经30岁,我认为他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从小家长对他不是很溺爱,什么事情都让他自己处理的,所以他从小学开始一直是干部,到初中、高中、大学一路直升,他毕业以后可以直升博士生,他不愿意,他说还是参加社会学习吧,现在他很好,我觉得这样很好,不要见到困难就退缩。

[网友]:盘老师,你所在地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教育资源不足还是经费问题。

【盘振玉】:开始对经费问题我比较着急,但是今年村民都比较重视,他们把电脑、教学仪器都送上去了,现在我担心的就是学生,因为有的学生在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普通话不过关,这方面很吃力,现在得双语教学。

资金和观念是贫困地区教育的最大难题

[网友]:在贫困山区的教育当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邹有云】:观念有,资金也有。

[主持人]:都需要进一步改善。除了资金需要进一步提高补助,在观念上应该有什么变化?

【邹有云】:首先有些家长由于没有读多少书,所以认为自己的子女学不学无所谓,现在有一些学生毕业以后赚的钱比较多,所以现在入学率比以前高了。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师德的话题,网友问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师德和知识哪个更重要?这两者是什么关系?

【黄静华】:我认为我们老师应以师德为先,如果一个老师没有一种责任感,没有一心为学生付出的情操,没有自己想到为祖国将来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心愿的话,让他做工作可能是比较难的,可能是疲于应付。当然在高尚的师德的支撑下,我们要支撑自己的整个人生,有了这样的心愿以后,在师能方面,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有了高尚的师德,如果自己的能力或者学识不提高,那么怎么样面对我们的学生呢?实际上这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是根,只有根生才能枝叶茂盛,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随着时代的进步,师德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主持人]:刚才黄老师也谈到师德的重要性。网友问过去当老师须吃得苦,但是现在待遇提高了,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少了。这种现象当然部分地存在,想请几位老师谈谈这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首先几位老师同意这位网友的提法吗?

【黄静华】:我认为不能太绝对了。因为我们全国那么多地方,就像我身边的两位老师一样,他们在做奉献,你说他们有多高的待遇呢?我们看看西部,看看农村,这些地方实际上许多老师都在默默地付出,他们的收入并不高。当然这位网友说的这些情况在个别老师身上也是有的,不是说没有。但是我认为要看主流,应该说我们绝大部分的老师都是在很认真地为我们的学生付出,师德应该说还是比较高尚的。对这些个别的老师我认为应该加强师德方面的教育,现在要弘扬高尚的师德,应该是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是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的师德已经高尚了,应该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学习的过程,对我们来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师德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的,我认为是这样的。

【盘振玉】:我觉得像我这样在大山里面默默奉献的不止是我们在座的两位,还有好多好多,我在这里向跟我一样在山村里教学的老师,向你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比我还辛苦。”

[主持人]:这里也向全国各地的所有默默奉献的老师道一声辛苦。现在还有很多网友的提问,我想陆续请几位老师回答。网友问:邹老师,你实现了当地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100%的目标,请问你是怎么做的?能不能谈谈你的经验?

【邹有云】:开始有很多学生确实是失学,他去村小读书路途比较遥远,因为要翻几座山,最后我到了教学点以后再到村民家里进行劝学,让孩子来了,他们到学校过程确实有一定的困难,有的是家长的观念问题,有的是资金的不足,我想办法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解决了以后让孩子都能入学;再有这些孩子在偏远山区里面读书以后再到别的地方读书,有的读了大学,村民现在的看法就不同了,学了文化和没有学文化确实是有差异,这样就使入学率、巩固率达到了100%。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父母周末把孩子带到各种各样的班,你觉得有必要吗?

【黄静华】: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非常不喜欢,这些孩子真的很苦,他自己内心真的不喜欢,我认为应该还学生一个非常快乐的周末或者周日,让他们能够自由安排,喜欢怎样安排然后怎么做,不要按照父母的旨意上什么班。我们的孩子缺少了欢乐的童年,我回想我们那时候的童年是很欢乐的,到了休息日到什么地方去玩儿或者到同学家做客,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所以我感到能够把休息日还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能够享受到童年的欢乐,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网友]:我认为学而优则试,应试教育是发展教育的罪魁祸首。

【盘振玉】:我那些孩子很活泼,我让他们自己组织活动,他们很活泼,我这一次来北京,打电话他们都在问老师什么时候回来,他们很想我回去,我给他们有自主的空间,他们没有压力。

【邹有云】:对于复式教学班作为老师来说确实应付不过来,所以我更放宽一些,我每个班都有小助手,小朋友教小朋友,不管学什么总有放开的感觉。

【黄静华】:我认为智力不单单体现在他回答一张考卷或者升学,人的能力有好几个方面,比如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好多好多,还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我认为首先要考虑智力包括哪几个方面,如果单单是看学习成绩的话就比较片面了。应试教育主要是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劲把精力放在大难题上面,我认为题目做得好的学生不一定反应很快,不一定各方面的接受能力很强,我们要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全面平衡发展。

[网友]:重庆市开县境内曾经发生过特大井喷事故,这期间很多老师都是舍生忘死救学生的,三位老师怎么评价?

【黄静华】:我当时看了这个报道很感动,我在想如果我在那个场合我会这样做吗?他们真的是用自己的生命救孩子,而且没有孩子受到伤害,我看了这个报道认为他们不愧为优秀的老师群体,也是全国教师的榜样。我感到自己实际上还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考验,我相信如果在这么大的考验面前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努力像他们一样。

[主持人]:盘老师在大山深处有没有这样的考验?

【盘振玉】:我没有看过这样的报道,但是我听说了,首先对那里的老师表示亲切的慰问,他们这种精神更值得我学习,更体现了师德的一种境界。我那里也遇到过这种情形,就是山洪暴发的时候,狂风暴雨把教师的屋顶全部掀掉了,当时我把学生都转移了,后来我自己到学校转移那些教具,所以我说虽然没有看到那个报道,但是我说他们的情操很高,这是值得全国老师学习的。

【邹有云】:对他们的事情我确实不了解,因为我们那儿信息闭塞,拿我家来说,连电视机都没有,所以说这些事情的原因我还不清楚。

[主持人]:如果说遇到了这种自然灾害,威胁到学校和孩子的安全,你会怎么做?

【邹有云】:我也会那样做。

[主持人]:很多网友提到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网友问:我们太原市的老师经常打学生没有人管,不知道在座的三位老师对打学生的事情怎么看?

【黄静华】:我认为这是绝对违反一个老师的道德,怎么能打呢,不要说打,惩罚也不应该。不能把孩子只作为一个学号一个名字,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人,将来他们都要踏上社会都要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当中不应该留下这样的阴影。他对老师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们爱学生应该付诸行动,要把每个孩子都作为有个性、有人格、有希望的人来关心,把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看成是有意义的事情来做,为孩子创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健康成长,我对打孩子的事情表示非常愤怒,不可以的。

[主持人]:盘老师你怎么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盘振玉】:我的孩子一般都很听话,很乖的,我没有打过他们。打骂的方式,作为老师应该是违犯了师德的。

【邹有云】:我认为不应该用那种手段,假如你采用了这种办法以后,他跟你就没有那种亲切感,教师就相当学生的父母,我一般不会体罚学生。

[网友]: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这句话现在是否已经淡忘了?

【黄静华】:实际上严格也是一种爱,但是严格不是体罚,比如说对学生人品上的要求,道德上的要求,让他们怎么学会做人,对他们学习上的要求这应该是严格的。但是这个严格不是板起面孔说他们或者体罚他们,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做到什么就要做到什么,我们遇到的学生的情况都不同,这就需要老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需要我们满腔热情地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然后因势利导,使他们不断地前进。

[网友]:现在太阳山的孩子是谁在给他们上课?

【邹有云】:我的妻子在给他们上课,包括上一次表彰会的时候都是妻子在那儿上课,我也惦记着,经常打电话问孩子怎么样。

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也是一份事业

[网友]:你们是怎么成为教师的?

【黄静华】:我在读书的时候从小是一个好学生,小干部,老师们都非常喜欢我,所以在老师的抚爱下我开心地成长。从小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当一个老师,但是毕业以后下乡到安徽的茶林场,正好在1971年的时候我如愿了。上海市在“文革”当中没有老师,我们知识青年回来了一部分,所以当时我非常激动,因为我就是喜欢当老师,就是因为我的老师的影响,所以回来从踏上讲台以后我就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职业,也是我的一份事业。

[网友]: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黄静华】:教学这么多年,最大的遗憾我也没有考虑过,我感到就是对家人关心不多,我是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特别是我先生患胃癌手术以后只活了一年零八个月,最后去世了,我感到自己欠他的实在太多太多。现在他已经离开我十年了,在他去世那一刻我最大的遗憾是作为妻子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对他的关心实在太少了,他临终的时候指着我们的一个学生对我说,你要多帮助他,不要让他留级。我的丈夫是全身心地关心我的事业,关心我的学生,有时候陪我家访,有时候我把学生带到家里,我真的非常自责。但是这时候我的学生来到我的身边,有一个学生一直伴着我守护丈夫,有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同学知道这个以后也给我写信,有一个孩子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老师,知道你的不幸深感悲痛,但是你应该感到欣慰,因为你有那么多学生,这就是你的骄傲,你的辉煌。他们说黄老师你放心,等你退休后我们轮流把你接到家中住,一家住一个月,保证你开开心心的。

[主持人]:盘老师你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当上老师的。

【盘振玉】:我1982年初中毕业,当时想上高中,后来就直接到小学当老师了。

【邹有云】:我本来在工大读书,是学医的,我回乡的时候我们村子里大队的医务所有三个工作人员,我如果再去的话就是四个,大队承受不了。我在家耕田两年以后,学校缺人,大队书记让我在学校当老师,我后来觉得这个职业也很好,当医生是治一个人的病,但是当老师可以治一个孩子的命,如果孩子上不成学,他永远学不到知识,所以我觉得当老师是好事儿。

[网友]:孩子们功成名就的时候可能都把你已经忘了。

【邹有云】:今年有一个学生就是已经很有成就了,今年回村的时候还找我了,这个孩子现在在深圳开一个工厂。

[主持人]:盘振玉老师你的学生有没有走出大瑶山,回来看你的?

【盘振玉】:有,他们会打电话,有时候也会来看我。

[主持人]:在这里也应该代表所有的网友向三位老师表示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几位老师用最朴素的语言给了我们感动,最后请三位老师用一句话和我们人民网的网友道一个别。

【盘振玉】:网友们再见,我祝你们在事业上工作上走上更高一层,生活幸福。

【黄静华】:各位网友,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邹有云】:假如我能上网的话,希望跟你们多多交流。

[主持人]:希望三位老师能够再上人民网和我们交流,让网友更多地理解和了解教师这个职业,谢谢三位老师,也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再会!

(资料来源:人民网2004年12月16日)相关链接_教师职业伦

第六章 教师职业伦理修养

教师职业伦理修养来源于实践,具有丰富的内容,修养的目的是把他律的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及规范转变为教师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是由客观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人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无所谓品质好坏优劣,只有当他进入社会生活,面对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由其所决定的道德关系,经过一定的生活实践,才能形成某种道德品质。另一方面,人作为自觉能动的主体,其道德品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个人的主观努力而形成的。对个人来讲,它是一个自觉认识和行为选择的过程,是一个由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即构成道德品质的各个方面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

第一节 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意义

一、迎接时代挑战

当今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进一步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许多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增强国力作为首要任务。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合作与竞争空前激烈。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各方面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的问题愈趋突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总而言之,21世纪将是人类更大发展和进步的世纪,也是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就教育而言,也将面临诸多挑战。(www.guayunfan.com)

首先,信息化社会将导致新的教育技术革命。在信息化社会,学校教育将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各种学科的教育教学软件系统将会被广泛开发与采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系统将通过计算机网络更加融合。与此相适应,教育信息处理在各个学习阶段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教师将积极并灵活地运用各种信息媒介机器与教材,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更加强了自学的魅力,促进了“开放型学校”的真正出现。

其次,国际化社会将产生新的国际理解教育景观。“全球化”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新阶段,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生活,并且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全球化催生人类教育将发生一次空前伟大的变革。随着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交流的扩大,各国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完全被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而长期生存和发展,各国向国际社会开放并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在新世纪的国际文化社会,新的国际理解教育景观将会出现,以经济往来为龙头的文化教育往来将日益频繁,教育将在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各方面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再次,成熟化社会将构筑终身教育的新体系。成熟化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闲暇时间的增多和对精神生活追求的强化,而充实人们的闲暇时间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自然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新世纪的成熟化社会,教育将是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的教育,教育将贯穿于人的一生,各种教育设施将在终身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科技化社会将呼唤“学会关心”的主题教育。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向更高、更新、更尖、更精方向发展的时代,它将给人类带来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但人们也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科技化的社会,将呼唤人们从关心自我的小圈子中跳出来,教育学生学会关心超越自我的世界。教育将更注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主题,道德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将普遍开设并得到强化,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精神和国际精神。

总之,21世纪的发展既向教育和教师的素质提出严峻挑战,又为教育的发展和教师的素质提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就是说,无论新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到多么高的程度,教育或学校是不会取消的。随着学校教育的现代化社会功能的发挥,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与社会的接触是不会削弱的,其道德素质对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是不会消失的。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提出了新历史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对教师的素质,包括教师职业伦理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到底是教师的差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首先重视教师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必须首先开发教师资源。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教师职业伦理修养,迎接时代挑战。

二、培育优秀人才

教师总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由于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形成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和教师职业伦理要求的特点,由此也决定了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教书育人。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要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健康,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崇高职责,也是教师对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不难想象,如果我们的教师对本职工作三心二意,半心半意,甚至毫无兴趣,把主要精力用到同教书育人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去,那么,教师要完成自己的职责、使命,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为了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我们的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责任感,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为此,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职业伦理修养。

三、推进教育事业

教师在实现目标、完成教育任务活动中,必然会形成各种客观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如教师与教育劳动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辅人员的关系、教师和社会的关系等;在职称评定、教学评估、评选先进以及各种利益分配时,也会产生许多矛盾。为顺利地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就需要协调各种关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而协调各种关系的基本机制,处理各种利益矛盾的基本准则,就是教师职业伦理。

拿师生关系来说,它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如果这一关系处理得好,真正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就有利于教育和教学任务的完成;相反,这个关系处理不好,师生关系紧张,不协调,那就会影响和削弱教育和教学的效果。一般地说,处理好这一关系的关键在教师,如果教师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既循循善诱又严格要求,教学认真负责,那么学生就会尊敬教师,热爱教师,乐于听从教师的教导。相反,如果教师态度粗暴,对学生漠不关心,甚至歧视、讽刺、体罚学生,那就会损害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使学生和教师疏远,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这时,教师讲的即使是正确的道理,学生也不容易接受。为此处理师生关系,教师要讲师德,在维护人的尊严上师生人格平等,在讨论问题时师生地位平等,在真理面前师生权利平等。平等是师生关系的一个准则。

再拿教师之间的关系来说,这是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关系。教师之间会发生工作上和利益上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除了运用行政手段以外,还得靠道德调节。教师讲师德,就会讲团结协作,相互尊重,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不计名利,公平竞争,就会克服文人相轻、门户之见、争名夺利、互相排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些不好的思想作风。

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是构成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对于教育学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目的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期望把孩子培养成才,但由于双方的教育观点、内容、方法、态度不尽相同,因此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对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关系一般都较和谐。对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关系可能会紧张,甚至各自埋怨和指责对方,如果这种矛盾得不到及时调节,势必会相互抵消对学生的教育,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十分不利学生的成长。

总之,教师职业伦理修养能够激励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忠于职守,以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去从事教育工作。同时能使社会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价值,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使最大多数的人积极支持教育事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从而推动全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催化社会文明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不仅自己掌握了知识、技能,还要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下一代人。正是通过历代教师的教育活动,人类社会世代积累的文明成果才得以延续和发展。不仅如此,教师还以自身的道德品质引导下一代的成长,还对未来人才规格进行探讨和设计。因此,教师及其自身道德素质对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起着推动作用,而且还对探索人类文明发展方向起着重要作用。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教师始终起着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教师洒下的辛勤汗水。在古代社会,人们对教师的道德素质也极为重视,把教师看成是社会文明的代表,尤其是在实行科举制度时代,凡官吏都出自某一师门,因而教师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社会。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名师如孔子、孟子、韩愈以及蔡元培、陶行知等,他们所提倡的师德思想和自身的道德实践已远远超越了教师道德本身的含义,而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和宝贵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对象日益扩大,不再局限于青少年和儿童,终身教育思想也就应运而生。教师不但教育培养青少年儿童,而且教育影响全社会所有的人们。这就使得教师的道德品质直接而且始终作用于广大的人们,从而对社会的文明状况起重大影响,教师高尚的人格也会成为社会的楷模。

由于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教师群体的道德水准总高于社会道德的平均水平,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发生的辐射影响对社会道德风尚改善的积极作用。首先,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经常与社会交往,良好的师德对社会就会产生直接影响,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其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通过学生把良好道德品质带到家庭,带到社会,以至影响家庭和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的变化。再则,学生毕业以后走向社会,他们把从教师那里接受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又带到了工作单位、职业群体,对一个单位、一个群体的道德风尚的改善,精神文明的建设发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加强师德,不只对教师是重要的,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改善、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是重要的。

五、完善自身素质

教师职业伦理修养能使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意义,深刻理解教师所担负的社会职责和使命,确立坚定的职业信念。而这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恰恰是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使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为教育事业自觉奉献的动力源泉,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也就是在这基础上树立起来的。因此,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主要也来源于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反过来,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和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又会促进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

教师职业伦理修养能促进教师改善劳动态度,敬业爱生,形成良好的教风。实践证明,教师道德素质越高,敬业思想就越牢固;敬业思想越牢固,爱生的风气就越浓厚。浓厚的爱生风气必然有力地促进学生尊师意识的发展,学生的尊师反过来又肯定了教师的劳动价值,进一步激励教师形成以敬业爱生为主要内容的良好劳动态度和教风。良好的劳动态度和教风是教师集体人格的体现,是教师内在品格和外在言行的统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教师道德素质,教师才会对学生的学风产生良好的影响。

教师职业伦理修养能提高教师的行为选择能力和心理素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深入发展,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变化,都在影响着教师;市场经济的大潮,给教师的生活、工作、思想、情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使教师常常会遇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这一切必然会引起教师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职业伦理就能帮助教师冷静地、客观地分析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选择正确的行为,纠正与教师道德相背离的各种思想和行为。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以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和规范要求为准则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过程。因而教师职业伦理修养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保证教师心理的健康,心情愉快地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职业伦理修养能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业务素质。教师钻研业务、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精神含有道德因素,因而是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重要内容。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是教师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但一个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缺乏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人不是合格的教师。高尚的教师道德品质往往会促使教师去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探索教育规律,力求掌握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从而成为优秀的教师。

总之,教师职业伦理修养是教师成长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完善自我的巨大动力。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不计得失、无怨无悔、呕心沥血,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二节 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过程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指教师对教育劳动中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它包括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职业道德知识和概念的掌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和职业道德信念的形成等。如对教师道德行为规范的认识,其中包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教师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认识,等等。认识是情感产生的依据,是进行道德意志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决定行为倾向的思想基础。荀子说:“知明而行无过。”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道德认识问题。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刻体会它的实质内容和要求,了解确定这些内容要求的客观依据,明确它对教育活动的特殊意义,这是教师履行职责,调整教育活动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个人与事业的关系以及自身品德修养等方面行为的基础。

与人类普遍的认识过程一样,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一般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道德实践这样两个阶段。职业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是职业道德观念的积累和形成。教师在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时,应有一定的直接的道德经验,在此基础上,才能吸收、消化各种道德理论,否则就无法深刻掌握道德知识,难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认识。掌握道德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是道德认识的概括化过程。它可以帮助教师从许多具体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中,从某种道德行为的多方面表现中,概括地把握一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本质;帮助教师深刻地理解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自己的行动或用于分析社会道德现象。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不仅要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从道理上懂得是非美丑善恶的区别,而且还要在实际生活中分清上述各种界限,培养道德评价判断能力。道德评价是运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分析判断的活动,是道德认识的具体化过程。在道德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巩固和加深道德认识,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同时,道德概念也正是在道德评价的过程中才真正形成,并不断丰富与发展,最终形成道德信念的。

由此可见,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师个体的职业道德认识水平,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的首要条件,那种认为不必经过职业道德认识阶段,直接就可以培养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如果仅仅出于顺从权威和小心谨慎,而实际缺乏道德认识,不知道自己遵循的规范和准则是否合理,也不明白自己行为的道德意义,那么这种行为习惯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发展仍处于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不成熟的阶段。因此,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的首要环节。

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活动而产生的,是以职业道德认识为基础的。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这种职业道德情感同教师的职业劳动紧紧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它建立在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只有对自己职业的社会道德价值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认识和理解越深,热爱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也就越加强烈。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育实践的产物,是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这种情感形成之后,便成为推动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一股强大的动力,促使教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诲人不倦,教书育人。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教师如果仅仅从职业道德认知去掌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而缺乏职业道德情感的体验,那么,他的职业道德观念仍是肤浅的、易动摇的。在职业道德要求内化的过程中,职业道德情感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评价作用,即以敬慕、赞赏或鄙夷、厌恶的情绪表明对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评价态度。第二,调节作用,以某种情绪态度来强化或弱化个人的某种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第三,信号作用,即通过各种表情动作来示意行为的道德价值。与职业道德认识相比,职业道德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它的形成,不仅要诉诸人的理智,要有多方面的陶冶,而且往往需要在生活实践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炼。一旦强烈的道德情感形成,要改变它往往比改变一种旧的道德认识要困难得多,并且新的道德情感在新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之后,就能使这种道德认识稳定化。教师职业道德情感能加深内化过程,使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内化变得更为深刻和迅速。

教师的道德情感是极为丰富的,概括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眷恋和对学生的关怀、爱护方面。这是教师道德情感的核心。一位执教多年的中学老师说:“我只要离开了圣洁的讲台,离开了可爱的学生,一种痛苦感、失落感就油然而生。至于工作条件的艰苦,教学任务的繁重,对我来说,都算不了什么。”这些话,说出了广大教师的心声。教师们就是在苦与乐的伴随下,默默度过了几十年的粉笔生涯,从内心中逐渐产生一种无法用笔墨形容的爱事业、爱学生的崇高感情。

教师对学生的爱,也体现了对祖国和教育事业的爱,教师爱学生,不是对学生的溺爱和迁就。热爱学生固然包括生活方面的爱护,但更重要的是要严格要求学生,严慈相济,培养他们心灵中闪光的智慧、思想和品格,帮助他们克服错误和不足,使他们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教师热爱学生,不只是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业务才能,还要关心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体育锻炼,让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还在于不只热爱优等生,而且也同样关心和爱护那些才智较差的学生,在对待才智较差的学生上,更能衡量一个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程度。

实际上,爱是教育最有力的手段。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强烈,学生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往往是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愈是真挚,就愈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深切,学生所受到的激励鼓舞越大,其自觉能动性就越高,学习和成长的效果也就会越好,这就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而带来的“教师期望的效果”。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可以变成推动学生进步的力量。

因此,教师的职业,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是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方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心。“观念的东西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人,而人能够改变世界”,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感情的,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热爱和爱护,才能使学生产生饱满的情绪,形成强烈的上进心,在成长过程中取得较快的进步。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表现在教师的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等方面。自尊心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尊、自重、自爱的情绪体验,是教师渴望自身的角色价值得到社会集体的承认与尊重的需要。这是教师追求完善人格,实现崇高人生信念的良好品质。自尊即要维护教师的声誉,保持良好的道德形象,自觉按照教师道德要求规范自己,不做任何有损教师形象的事。责任感是教师对社会、他人应承担的义务和应尽的职责的内心体验。教师的责任感主要表现在自觉地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教师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这种情感可使教师在没有任何外在压力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正像一位老师说的:“我觉得学生身上的事都是我教师的心上事,都是我应该关心的,应该做的。”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情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教师就能立足本职,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业务精益求精,为“教书育人”而全力以赴。荣誉是教师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对社会作出贡献后得到的肯定评价。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感到由衷的愉快,这就是荣誉感。据调查,广大教师都把“看到学生进步”“工作得到肯定与表彰”“获得各种光荣称号”“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等作为最光荣的事。教师的荣誉感就像推进器,促使教师认真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发扬锐意进取、奋勇拼搏的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贡献一切。

再次,教师的道德情感表现在对同志的尊重、友谊、热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同事们都是为共同目标而努力,都是为祖国建设事业培养人才,教师共同遵循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道德要求的规范,以之约束自己,互相尊重、团结协作,才能使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水平。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应保持联系,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共同掌握学生在德智体方面的成长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家长要以诚相待,以礼相见,并注意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家长们的合理要求;教师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为人师表的职业形象,以自己的心灵和言行影响社会,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明白真善美与假恶丑,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总之,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和表现水平不同的品德因素。它是在职业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对职业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有着稳定的调节作用。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师积极工作、勇于开拓进取的内部动力,是教师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保持高尚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所谓道德信念,就是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它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和炽热的道德情感的有机统一,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一贯性的特点。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也就有了精神支柱,人们不仅能够按照自己所信仰的道德要求去评价他人行为和自己行为的善恶是非,而且能够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所信仰的道德要求去自觉履行各种道德义务,完成各种道德使命。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过,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在道德内化过程中,道德信念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的正当性、合理性等发自内心的坚定信心。教师的职业道德理想和人生观是道德信念的最高形式,它们决定着教师行为的方向性、目的性,影响着教师取得成就的水平以及品德修养的质量、道德要求内化的程度。教师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是人类不断走向更高层次文明的重要桥梁。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才靠教育,教育靠教师。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没有哪一个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可以离开教师的培养,没有哪一个民族、国家可以离开教育而使自身的文明得以发扬拓展,教师职业不论对于社会的进步,还是对于教师个人的完善,都是重要而光荣的职业。教师劳动虽然艰苦而清贫,但在他手中能塑造出人类美好的明天,他的精神和事业也将随之而不朽,他所从事的是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认识到、体验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和高尚,意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从而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他才能做到言行一致,不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能处处为事业着想,呕心沥血,始终不渝,为培养一代新人而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生。赵纯是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的。他本来可以留在科研和生活条件都很好的国外,面对出国潮、下海潮,他为什么选择了做一名教师,而且平静地固守着自己的职业,每日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并且在育人和科研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说:“我知道我的祖国还很贫穷,也知道教师的职业不能给我很多的物质财富,可是,这是我的祖国,她养育了我,我对她的富强负有责任。而要使祖国腾飞,需要从教育开始,我愿一生做一名教师,把我的生命献给祖国的明天。”像赵纯老师一样,许多人做过或正在做着这样的工作,许多人树立过或正在树立着这样的典范,这些教师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道德行为,就在于他们已经树立了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从而内化了“献身教育”这一道德要求。

四、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是教师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并作出行为抉择的毅力和坚持精神。教师的职业道德意志是在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职业道德信念的体现。它使教师能够时刻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作出行动的抉择,并在道德行为整体中坚持一贯、长时间地专注于所确定的行为,并最终实现和完成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是作用于道德行为的一种坚强的精神力量,是克服行为中各种困难的内部动力,它主要表现在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等方面。

第一,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为目的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并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正确目的的意志品质。它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积极自觉地献身于教育实践。这既是教育事业对每个教师的要求,也是每位教师成就事业的保证。如果行为上偏离了教育目的,就要及时自觉调整;如果出现外界干扰,不论干扰来自何方或有多大,教师都必须有能力抵制和排除它,自觉地实现教育目的。我们都知道,苏步青教授为中国数学科学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教育岗位上工作50多年,他的学生有20多位在全国闻名的大学里任数学系正、副主任,有十几位在全国数学学会里任理事。但当年他是如何培养出自己的学生的呢?20世纪30年代初,在日本荣获理学博士的苏步青,与同学陈建功相约,自愿来到新建的浙江大学,当时的浙大数学系,不过4个教师,10个学生,图书资料奇缺,实验设备全无,学校经费无着落,他名为副教授,连续四个月没拿到一分钱。但这些都没有动摇苏步青的意志,生活虽苦,但这是为祖国培养人才。他与陈建功每人开四门课,外加辅导、改作业、编教材、搞科研。图书资料缺乏,他就利用暑假到日本去抄,一个假期抄回20多万字的最新文献资料。就是靠这种自觉的意志力,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为国家培育了一批批出色的人才。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不辞辛苦,自觉地为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和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而奋斗。

第二,坚持性。这种坚持性就是在行动中坚持目标、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的品质。教师面对复杂的教育环境,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干扰,但教师的职责要求教师必须以超常的勇气和毅力去克服一切阻力,实现教育目的。全国优秀班主任、四川省劳动模范杨绍清老师,当年自愿报名到革命老区保平做小学教师,当时的保平,不通公路,不说油、盐、柴、米得去15里路外的场镇买,就是喝水,也得跑几里路到陡坡下的河里挑,但杨老师坚持下来了。3年后,当上级调她到南充工作时,她考虑到渴望知识的孩子和需要文化的淳朴的山里人,终于决定留在保平,坚持做一名山里的小学教师,这一留,就是26年,凭着对山区教育事业的热爱和顽强的意志,一步步走过几十个春夏秋冬。在教育岗位上,要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教育目标,离不开这种坚持精神。

第三,果断性。所谓果断,就是适时决断的品质。这是教师行为目的性,完成任务的高度自觉性和顽强性的综合表现。教育活动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有计划决断和随机决断的能力。计划决断,就是对教育实践有战略眼光,对上级教育要求和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有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估计,在此基础上适时做出正确的教育计划;随机决断是发挥教师高度创造性的表现,即面对突发事件能果断决策。但应该指出的是,果断不是武断和轻率,果断是建立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决断,而武断和轻率,是认识片面性的产物,会造成教育行为的盲目性,导致教育失败。

第四,自制力。所谓自制力,就是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当客观现实诱发不利于实现教育目的的情绪冲动时,教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地把握言行和分寸。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良好愿望,当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时,往往会爆发一种不能自控的激动情绪。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某工读学校执教时,面对一个打闹偷窃无恶不作的闹将,一时性起,不能自制,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这个耳光虽暂时杀了这个学生的“锐气”,可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马卡连柯在夜深人静时,扪心自问,对自己的鲁莽行为追悔莫及。他毫不犹豫地向学生当众道了歉。从此以后,他改变教育方法,对学生不是指责,而是引导;不是厌恶,而是信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一次,马卡连柯特地让这个调皮学生深夜骑马去银行取钱,给予高度的信任。当第二天学生把取来的钱分文不少地放在老师面前时,老师的眼睛湿润了。感化的力量终于使这个闹将转变了,毕业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的自制力还表现在不应由于意外的成功而得意忘形,不能因意外的打击而精神萎靡,不能因意外的情况变化、教育行为受阻而悲观失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自己的言行,使之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

总之,在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的基础上,职业道德意志使教师果断地确定职业道德行为的方向和方式,并控制来自外部或内部的障碍和干扰,在教师教书育人、钻研业务、克服困难、事业有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将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形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关键。

五、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职业道德内化的过程不只是由社会道德意识内化为个体道德意识,而是还要在个体的道德行为中体现出来。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不在于他的言论多么动听,而在于他的行为是否高尚、言行是否一致。如果知而不行,只有意愿和情感的体验而无实际行动,那么就只是一种道德说教,甚至会变成虚伪的道德。只有在实践中贯彻道德原则和规范,并且始终坚持下去,经过长期的锤炼,使其成为个人的日常习惯,道德品质才算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正如列宁所说,应该把已经掌握的学问“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达到的成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2:698)。文化知识是如此,道德也不例外。

道德行为作为道德品质的外部状态,表现为语言和行为习惯。在道德品质的构成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都属于道德意识领域,属于精神化的东西,还没有客观化、物质化,因而还不能构成主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道德品质一方面表现为内化了外在道德规范后所形成的心理和价值意识特质,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活动和行为习惯,是知行的统一。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是指教师在职业道德认识、情感、信念的支配下,在教育活动中对他人、集体、社会作出的可以观察到的客观反应及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即在职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教育事业及他人、集体和社会方面的行为。教师道德行为是教师个体道德意识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思想品德、治学态度、举止言谈在学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历代的教育家都十分强调教师的表率作用。在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史上,尽管社会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但是各个阶段都要求自己的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外国教育史上,同样强调为人师表的作用。苏联柯瓦列夫在《教育学概论》中写道:“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如果教师言行不一,必然抵消了“言教”的效果。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宣传者,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实践者。道德理论上的说服,必须以榜样为示范。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和文明习惯三个方面。

教师要担当起社会交给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首先在政治方面必须做学生的表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思想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向着热爱祖国、拼搏成才、建设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忠实可靠接班人,教师必须在品德上成为学生的模范。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为人民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必须坚决不做。如果身为教师,竟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还会给学生树立坏的榜样,丧失了“人师”的尊严。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作风影响所及,会使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即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恶劣品质,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作风,缺少这种品格的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是不可能的。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教师的表率作用不仅仅反映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等心灵深处内在品质上,也显露在谈吐举止、修饰衣着、仪容仪表等外部表现上,庄重的外表,源出于谦逊淳朴的内心。无论外表还是内心,对教师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一切言行随时都在对学生产生影响。在这方面,教师应做到仪表端庄,服饰适当;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谈吐优雅。

总之,教师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文明习惯方面的表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他们缺乏分析能力,善于模仿,不辨是非,易于激动,教师的表率作用更为重要。这种无声的“身教”,恰似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基本要素并非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整体发展。如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信念、意志、行为是在一定职业道德认识的支配下形成的,不是基于正确认识的情感,只能是没有理智的感情冲动;没有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教师职业道德信念,不可能产生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没有正确认识指导的行动,也是盲目的行动。同样,只有认识没有行动,也不能视为有道德的人,而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又能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增强职业道德情感、坚定职业道德信念、锻炼职业道德意志。要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离不开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信念;要使行为成为习惯,又离不开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教师职业伦理修养是促进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的重要条件,其起点是提高教师的道德认识,通过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感,锤炼教师的道德意志,坚定教师的道德信念,最终达到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但它又是一个重复、渐进的复杂过程,诸环节具有同时性或兼进性,需要同时进行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和习惯的多方面训练,使它们相互烘托,相互促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节 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方法

中国古代许多伦理学家,在伦理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积极意义的方法,其基本特征就是将道德论与认识论融为一体,突出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特别是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的思想,闪烁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辉。批判地继承和吸收我国古代道德修养方法中的合理因素,总结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修养的经验教训,并从理论上探索道德修养方法的内在阶梯性及其同构性,是确立正确的教师职业伦理修养方法的基础。

一、致 知

《大学》中提出了道德教育与个体道德修养的历程,即“八条目”。“致知”即为“八条目”之一。“致”就是至,即到达;“知”就是认识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知”提供了道德修养的一个文化要素与文化环节,“致”提供了道德修养的与“知”相匹配的一个具体目标和途径。“致知”的基础是“格物”,即穷究物理,厘清各种伦理要素、匡正各种伦理关系,以寻找、确立自己的伦理位置。“格物”的过程,即是在伦理关系中定位的过程,也是获得各种伦理与道德知识的过程。“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和手段,“致知”是“格物”的结果。可见,教师进行伦理修养必须要“致知”,即明伦察物,学思结合。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出于有知,知识是一切德行之母。孔子认为:“有德者必有言。”就是说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说出有道理的话。而要能说出有道理的话,必须明人伦,察物理,学习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教师个体要对所学的各种职业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思考、反省和默虑,力求真正弄清职业道德的本质,透彻地理解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合理性,准确地确立自己在教育劳动中的伦理位置,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起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及情感,从而选择适当的职业道德行为。

二、内 省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没有竭尽全力吗?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表现吗?老师教我的东西有复习吗?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内省”是人们由他律的道德向自律的道德转化的标志,它表明个体道德心理的发展进入了自觉阶段。教师个体通过不断的自觉内省,从而对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客观必然性有了较多和较全面的认识,使职业道德情感趋于生动深刻,使职业道德意志作用显著增强。“内省”是一种理性反思,是主动式的自我教育。理性反思调动教师角色的省悟性、思考力和服从于真理的心理积极性,引导规范修养发展的趋向。教师要反躬内求,运用内讼、省察、克治等方法,严于解剖自己,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肯定、自我否定。

三、践 履

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根本的道德修养方法。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改造主观世界;只有在现实的与他人相处的道德关系中,才能改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在各种现实的人际关系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同样,人们的道德行为或不道德的行为,只有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脱离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脱离了社会实践活动,就无法进行道德修养。离开了人们的道德实践,就无法判明善与恶、正与邪、是与非、荣与辱。

教育劳动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手段和过程,也是教师完善自我的手段和过程。教师个体只有在职业道德实践中才能达到职业道德修养的较高境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认知能力,丰富情感,磨炼意志。实践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标准。它检验教师个体的职业道德修养目标是否符合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检验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品质。仅仅在口头上能背诵娓娓动听的道德箴言,仅仅在思想上能确立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志向,但却不付诸实践,那只能是一种华而不实甚至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实践是推动教师个体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的动力。教师职业伦理修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人性向善追求的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样一个不断修养的过程,正是由道德生活实践来推动的。教师个体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能源,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只有身体力行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地健全自己的职业道德人格,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境界。

四、慎 独

“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的《大学》篇和《中庸》篇。《大学》言:“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在深居独处或个人单独活动的时候,必须戒慎恐惧,随时警惕自己,决勿妄生邪念,勿妄为别人所不知而己独知的恶行。对此,《中庸》也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是不可片刻离开的,如果能片刻离开,就不是“道”了,因此君子在不被看见的地方,是谨慎敬戒的;在不被听见的时候,也是恐慌畏惧的。没有比幽暗之中更为显著的,没有比细微之处更为明显的,故君子在独处时要谨慎啊。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赋予了“慎独”以新的内容: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慎独”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和应具备的美德,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

“慎独”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也是一种重要的伦理修养方法。理想的境界必须凭借具体的修养方法才能够达到。教师个体要达到“慎独”的境界,首先要注重基本的道德品质的自我培养。如果连基本的道德品质如善良、正义、同情心都不具备,就无法造就理想的教师人格。教师职业道德品质通常以处理自己与他人、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时的道德习惯表现出来,所以,要达到“慎独”的境界,尤应注重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自我培养。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就是教师个体在职业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定觉悟水平,是一定的道德自觉性,是思想感情和品格情操的综合。教师个体自身一定的职业道德品质构成职业道德精神境界的基础,而职业道德精神境界又是职业道德品质的进一步升华。要做到“慎独”,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修养和锻炼。陶冶“慎独”境界时,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注意检点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培养高尚的职业人格。

第四节 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境界

道德境界是指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和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道德程度和精神情操水平。所谓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境界,是指教师在一定的人生价值观的指导下,在学识、技艺、智慧等方面实际所达到的水平。

首先,道德境界是人生意义的表现形式。诚如很多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追求有意义的生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的生命是意义论的而非存在论的。人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意义是人生命栖身的“家”。没有意义的人生就会如海德格尔所说使人沦为“无家可归”者,而我们所谓的道德境界,正以意义为其内容的人的生命表现形式。它不离乎日常的人生,但超越日常的人生,使人生从一种单纯的生理物质存在升华为一种真正的人的精神之境。

其次,道德境界是人生的动力源泉。人的行动一刻也离不开人的潜能的开发,对人生意义和境界的追求作为人的一种永不枯竭的“族类需要”,作为人的一种最为本质的追求,具有超越环境、超越历史的特点,从而成为人的行为的最具激励性和恒久性的动力和潜能。

最后,道德境界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坚实基础。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而人的这种社会属性使人与他人的“共在”成为人生必然。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较高人格境界追求而囿于一己之私的话,那么很难设想他能对社会的事业具有真正的献身热情,也很难设想他能认真奉行社会所确立的公共道德准则并能与他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因此,道德境界的培养不仅直接切入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亦是人之立足于社会的坚实基础。

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并用三句诗词加以概括:“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最高境界。其实这不只是做诗的境界,做学问的境界,也是修养的境界,事业的境界,人生的境界。

在我国现代教师职业伦理修养中,存在以下三种境界。

一、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

所谓职业就是凭之吃饭、挣钱的工作。在现在这个处处呼唤改革、倡导竞争的时代,干不好要下岗、要落聘、要丢掉饭碗。因此教师就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在下海的人大把数钱时不眼红,在歌星、影星受人吹捧时不“发烧”,也就是要做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

教师的专业境界是能师,即智慧型的教师。他们既重视经验的积累,为学生倾尽心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能做个有心人,表现出自觉地对理论的追求、对教学的理解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他们对教育教学内在规律有较深刻的认识,视野开阔,个性鲜明,教育教学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三、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

人师是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其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人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风格或体系,完全进入了教育的自由王国——达到不教之教。可以醉人而不知,可以育人而不觉。把教育当做一种艺术,通古晓今,博采众长,能把最恰当的事例信手拈来,融入课堂,天衣无缝,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汲取知识的芬芳,不再有学习之苦。这样的境界,是每个为师者都想追求到的,但欲达到,非经年积累不成,而一旦达成,享受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乐趣,则心中喜悦,万难形容。

总之,教师职业伦理修养是每一个教师升华人生境界的必由之路。它犹如琢璞为玉,必须在实践中刻苦学习,身体力行,砥砺意志,涵养品性,方能“千淘万沥历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正是在教师职业伦理修养过程中,我们才能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超越,才能在知行相济中求真,在内省自律中至善,在求真至善中达美,迈向真善美统一的人生境界。

学习思考

朋友的女儿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一次回家跟妈妈学舌,问妈妈:什么是弱智,什么是弱智学校?妈妈奇怪女儿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女儿说:今天我们老师对我们班的小鸣说“你就该去弱智学校”。老师,你别伤害幼小的心灵!

相关链接

如何应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所谓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

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两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做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外向性问题行为容易被觉察,它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对这类行为应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以防止其在课堂中蔓延。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力涣散的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被教师察觉,但这类问题行为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危害也很大。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只根据行为的外部表现来判断问题行为,不能只控制外向性问题行为,对内向性问题行为也要认真防范,及时矫正。

以下介绍教师经常遇到的六种问题行为及其建议与对策,旨在帮助教师妥善处理这些行为。

问题一:上课时打瞌睡

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是一件令人心烦的事,这应引起你的注意。如果有一个学生经常打瞌睡,要深入了解,找出原因,其原因可能包括他晚上睡得太晚、在学校感到枯燥无味、一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等。当考察这些原因时,我们要通过了解他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打瞌睡,找出主要原因。知道学生打瞌睡的原因有助于你考虑如何应对,使你明确是把它作为疾病问题或情绪问题看待,还是把它当作动机或纪律问题来处理。

建议与对策:

1.叫醒学生。问他是否感觉不适,如果是,送他去看医生。如果他说他感觉良好,建议他喝一杯水,然后送他去休息室洗洗脸以克服疲倦。

2.使学生难以打瞌睡。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打瞌睡,你确定这不是疾病或服药所致,等下一次又打瞌睡时,将他的课桌搬开,使他的头没有地方靠。给他一块笔记板让他在上面写字,当他告诉你他在上课时决不再打瞌睡时,再让他把课桌搬回来。

3.让他坐在教室的前部或靠近讲台的地方。如果坐得离你很近,他就不太可能打瞌睡,因为你时时都可以注意到他。如果学生坐在教室的其他地方,看到他在打瞌睡,你可以走到他身边,你的出现会唤醒他。你也可以考虑安排他坐在靠窗户的位置,光线和清新的空气能使他保持清醒。

4.使学生保持活跃状态。在一天当中最容易犯困的时间里给他们安排一些活动。实际上,把一些身体运动纳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是一个好办法。例如,可以让学生做做操舒展一下身体、玩一玩游戏,或者做一些像到办公室去传递信息之类的差事。根据学生的行为安排适当的活动。例如,学生在观看录像时容易打瞌睡,可考虑让他帮助播放录像。

5.出其不意地提问。如果他感觉到你随时有可能提问他,他会尽力保持清醒。你发现他在打瞌睡,就问他一个问题,或给他一件事情做,目的是要提高他的警觉,而不是要让他难堪,所以,提的问题必须是他能够回答的。

问题二:在课堂上大叫

在课堂上大声叫喊是教师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庆幸的是,这也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之一。学生在课堂上插嘴以不同形式出现,从不举手脱口说出问题的答案,到某个同学被提问时他人作答,再到上课或讨论至一半时未经要求就作评论,不一而足。无论以何种形式插嘴,大叫的学生都会使你偏离思路,还会阻碍其他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活动。另外,如果一个学生通过大声叫喊得到你的注意,会怂恿其他学生也跟随他大声叫喊。

建议与对策:

1.把有大声叫喊倾向的学生安排坐在靠近你的位置。让他坐在靠近你上课时经常站立的地方,这样安排使你能够在他要脱口而出时,暗示他安静并举手。

2.不理睬大叫的学生,只提问举手的学生。关注大声叫喊的学生将会使他更有可能重复这种行为,如果可能,试着不理睬他,继续上课并提问举手的学生。可以对一个学生说:“我喜欢你举手等待提问的做法。”这就是发出一个信息,即举手的学生要比大声叫喊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关注。

3.用行为修正改变学生的行为。行为修正的简易方法是,用横线把3×5英寸的卡片分成10格,并把它贴在课桌上。在一天开始的时候,设置一段30分钟长的时间,如果这个学生在这一时间内没有大声叫喊,就在卡片的一个格上签字,并重新设置时间。如果他确实叫喊了,立刻重新假设时间,不要在格子上签字,当卡片上的所有格子都签了字,奖赏他或给他班上的某种特权(注:时间的长度与卡片上的格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问题的严重程度来设定)。

4.教学生检测自己的行为。把一张分成五部分(一天一个部分)的3×5英寸的卡片贴在桌子上,提醒学生他叫喊了几次,每次他叫喊时就让他在恰当的地方做个记号。一周结束时,与学生一起数一下他每天叫喊的次数,如果他表现进步了,要表扬他或给他班上的某种特权。

5.每天留出特定的时间和个别学生谈话。有一些学生大声叫喊只是因为他想和你说话,一天当中留出一段特定的时间,让学生与你谈他所关心的事。如果担心忘记要谈的内容,建议他们把相关的内容记录下来。

6.教会易冲动的学生如何保留他的想法。易冲动的学生可能会告诉你,他经常脱口而出,是因为如果不把要说的内容马上说出来,会把它忘记。对于有这种问题的学生,建议他记下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以便能够帮他记起要说的内容。提问他时,稍作停顿,日后等他有时间时再重新组织他的想法。

问题三:书桌杂乱无章

识别这种学生并不难,他的抽屉像个垃圾堆,作业纸或练习册一发下去他就塞在抽屉里。你会发现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有书、玩具、弄皱了的纸,甚至还有食物。这种学生在学校里要花去很多时间寻找他所需要的东西,重做丢失的作业。他胡乱翻找抽屉、搜寻书包,往往会打乱整个班级的秩序。

建议与对策:

1.留出时间让学生整理他们的书桌。有些学生不能使他们的书桌保持干净,除非你将清理书桌的活动排进时间表。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如星期五下午,要求学生整理书桌。允许那些书桌整洁或迅速整理完毕的学生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如果学生对整理十分凌乱的书桌感到厌烦,就建议他把书桌上的东西装进书包,回家后放在饭桌上进行分类。

2.不定时检查学生的书桌。赞赏能保持书桌整洁的学生,给那些还不能保持书桌整洁的学生一个整改的期限,把他们的名字和整改期限贴在墙上,以时刻提醒他们,告诉学生在期限到的那一天,一定要检查他们的书桌。在限期内不能保持书桌整洁的学生,在其他人课间休息时他要留下来整理,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对学生如何保持书桌整洁进行示范。学生不是自然而然就会保持书桌整洁的,你应该教他们怎么做。当你教他们如何保持整洁时,记住你的目标并不是让他把书桌整理得一丝不苟,而是要使他们有条理,不费劲就能找到自己要用的东西。指出哪些东西不应放在书桌里,建议他在桌面上贴一张清单,以便知道里面放了些什么东西;不用的书就不要放在书桌里;在书脊上写上书名以便能快速地找到要用的书。

4.让学生保持桌面整洁。如果桌面上的无关材料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则很难专注于他的学习。因此,鼓励他形成一种习惯,在一项新任务开始前,清理桌面上的不需要的东西。

5.把清理书包当作一项家庭作业。在家里把书包清理好,就省得占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去做这件事。要求家长帮助孩子完成这项任务。

6.提供器具给学生装学习用品。为学生提供一些器具,如带拉链的塑料袋、储藏盒,用以装学习用品。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快找到要用的东西,而不必花很多时间去搜寻抽屉和书包。

7.让学生把资料保存在文件夹里。要求学生把不同学科的资料放在相应的文件夹内,或者把已完成的作业、未完成的作业、家庭作业分别放入不同的文件夹。要求高年级以上的学生用综合文件夹,其中的不同袋子存放不同学科的资料。

8.把完成了的作业带回家。每个星期指定一天让学生把已经完成的作业带回家。把这个时间告诉家长,以便他们能帮助孩子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问题四:擅自离开教室

学生未经许可离开教室通常有三种原因,一是对教室里的事情感到不愉快,二是想去更感兴趣的地方,三是想引起教师的注意。离开教室的动机经常是这三个理由的综合。为了最有效地处理这样的问题,你首先要知道学生为什么要离开教室,把他离开教室的时间、离开前教室里发生的事情以及他去哪里都记录下来。

建议与对策:

1.在几分钟内如果不能找到学生,应该立刻报告校长。当学生离开教室,你首先要做的是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寻找他。在多数情况下,他不会走得很远。偶尔不能马上找到他,就应该通过内线电话告知办公室或叫一个学生报告校长,但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扰其他学生。

2.立刻把学生带回教室,但不要太关注他。不要以拥抱欢迎他回来,也不要去责备他。只是让他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目的是不要让他相信离开教室是一个引起你的注意和得到同情的方法。

3.事后和学生谈话。严肃地对学生说清楚不经许可不能擅自离开教室。指出如果他离开教学楼,独自在外面是不安全的,你不希望在他身上发生任何事情。问他为什么离开教室、去了什么地方,知道原因后,帮助他改正这种行为并让他知道,如果再擅自离开教室,你将采取严厉措施,如告诉他的父母、课后把他留下来。

4.使学生难以离开教室。上课时把教室门关好,尽可能让学生坐在远离门的地方。为了阻止学生离开,尤其是在活动课上,教师要尽可能站在靠门的地方。

5.让学生提醒你。要求学生看到有同学离开教室时,立即告诉你或在门上安一个铃,开门时铃就会响,你便知道学生的动向。

问题五:制造噪声

学生可能以各种方式制造出噪声,包括敲打铅笔、以舌头发出啧啧声、唱歌、弄响手指关节等,这些声音会使你与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虽然你可以不理睬一些无关紧要的噪声,但有些噪声干扰了你上课,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就有必要采取主动的回应。

建议与对策:

1.让学生知道他正在发出噪声。如果学生发出噪声自己却没有意识到,你就要把他叫到一边,明确告诉他弄出的响声分散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并表明以后若再发出噪声,你会用暗号暗示他停止这种行为,这种情况再出现的话,你无须停下来责备学生。

2.走近发出噪声的学生。当你正在讲课时,他发出噪声,你可以边讲边走近他,靠近他站一两分钟,还可以用眼神与他交流。你出现在他眼前足以让他停下来。

3.试着判定学生什么时候最有可能制造噪声。你可能发现,在某一个时间里,如在傍晚、测试时、上特殊的课时,教室一片嘈杂。知道学生哪些时候会发出噪声有助于你了解学生这样做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他觉得所做的作业乏味、太难或太容易;不知要做什么;难于长时间集中精力……了解这些引发学生发出噪声的原因,使你认识到需要调整作业的难易程度、活动的时间长度以及信息的呈现方式。

4.给学生以实在的关注。如果你观察到学生发出噪声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就应该找寻时机给他以关注,如在他表现积极、学习上取得成功时表扬他。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认可,他就不会用不合适的方法引人注意。

问题六:小偷小摸行为

导致学生小偷小摸行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因为想要得到某种东西而控制不住行为的冲动;有时是为了表达不快或苦恼,或是为了报复对他不公的人;还有的是为了获得他在同伴中的地位或引起教师的关注。

无论这种行为的动机是什么,你对它作出反应的目的有三个:把偷来的东西还给主人,找出偷窃的学生,严肃但又体谅地对他作出反应。如果班上发生了很多次偷窃事件,还要考虑如何防止这种事件再次发生,因为它可能导致学生间的冲突或彼此不信任,所以,你必须快捷敏锐地处理这种事情。

建议与对策:

1.要求归还丢失的东西。告诉学生某一件东西丢失了,问有谁知道它在哪里,但不要提及“偷”字让学生知道若未经允许把东西拿走,马上归还是很重要的。指定一个秘密的地方让他在不被看到的情况下把东西放在那里。

2.要求学生写字条。如果你想知道是谁拿走了东西,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纸张上写下“我没有拿某某东西”或“我拿了某某东西,对不起”,签上名字、折好了交给你。你将惊奇地发现学生愿意承担责任。如果他承认是他把东西拿走,你要替他保密,帮助他认识这种行为的后果。

3.如果你知道谁偷了东西,就应该直接叫他返还。如果你确实知道是谁偷了东西,就不要问他是否偷了该东西,这样只会使他撒谎,而要让他明白你知道他偷走了东西,希望他还给失主并赔礼道歉。如果这个东西不在了,告诉他你希望他能够用别的东西替代或赔偿。

4.就偷窃行为及其后果教育该学生。低年级学生对财产权可能理解有限,要让他明白偷窃是错误的行为;年龄大一点的学生知道这种行为不对,要让他理解偷窃行为将给他自己以及失主带来的不良后果。

5.考虑告知校长和父母。如果学生偷走了值钱的东西,而且这种行为不止一次了,就一定要告知校长及学生父母。如果他偷走的东西不在了,他必须用其他东西替换或者赔偿。建议他父母让他做额外零工赚钱来补偿。

6.保证该学生不被其他同学排斥。如果你知道是谁偷了东西,不要告诉其他人,不要在公共场合指责他。若有学生从其他渠道获得有关他偷窃的信息,你要采取措施避免他被同学排斥或嫌弃,其他学生也会仿效你的态度对待他。

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经常遭遇的。教师要认清问题行为的性质,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或认真防范、及时矫正,避免它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观察,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准确判断,采取相应的策略。

(资料来源:肯尼思·肖尔,曹绍炼编译,2005.)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

徐匡迪

今天我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来谈谈做老师的体会。我给自己出的题目是: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

一、教师要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快,人类社会在工业革命后的近200年间,第一个百年知识的总量大约是50年翻一番。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知识以指数方式增加。有研究报告表明,最近30年人类新增知识的数量,已超过过去2 000年人类所积累知识的总和。可以说,国家、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优势,愈来愈依赖于知识和科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这既提供了以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正如江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说过去国际军事政治斗争的背后,主要表现为直接争夺工业化必需的资源和商品、资本输出的市场,那么,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我们要有效地战胜各种挑战,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正因如此,推进教育事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广大教师肩负的历史责任是何等重大而庄严。我认为今天我们做老师,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为中国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培养出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并把我国建成中等发达国家的各种人才这一点上。

说到作为一名当代教师的价值,可能有许多人会有不同的思考,由于我们的社会正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过渡,各种观念的冲撞、社会利益的调整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从而也会出现价值多元化的趋向。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教师的价值取向也必然受到社会生活变化的冲击,会出现困惑和矛盾。

最突出的就是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的功利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不是可以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了,金钱就是追求的唯一目标,收入就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尺度?我觉得万万不能简单地把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与教师的崇高追求等同起来。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经济领域中提高效率的有效机制。但是市场经济从来就不是指导人类社会生活普遍的、唯一的准则,即使是在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里,有良知的人们也无时无刻不在呼吁消除这种体制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负面作用。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写了《原富论》以后,还写了一部《道德论》,阐明了唯利是图的弊端性。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是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唯利是图都不是我们的价值取向。记得江泽民同志曾引用莎士比亚名剧《雅典的泰门》中关于对黄金的诅咒,来告诫广大干部处理好责任感、使命感与追求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能把追求自身利益放在崇高的责任感之上。一个学校千万不能为追求收入而淡化了它最根本的职责。在这方面,那些上课留一手,课余搞家教的做法,那些以交钱抵分数换取入学资格的方式,值得我们反思,值得我们警觉。

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能不能单纯地把升学率作为教师和学校追求的目标?我觉得这个问题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市委、市政府也多次强调要扭转这一倾向。但是由于它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看来还有很艰巨的工作要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是要多看大局,放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要时刻意识到,我们担负着“百年树人”的历史责任,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我们作为教师,永远都是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是克服人类无知与恶习的最重要的社会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历史人物与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因此,最终衡量一个教师的价值,绝不可能是当年的升学率,而是看在10年、20年,甚至30年之后,我们到底培养了多少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本着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本着对这一职业的高度的自豪感与荣誉感,我们就一定能把目光放得更远。

二、教师要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

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包括精神方面的、道德方面的、创造能力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以及体魄方面的。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强调的:“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不仅要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我看来,这种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

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要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为人师表、垂范师德的基础。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我们整个民族特点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通过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浇灌与培育,让我们的新一代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使他们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增强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奉献社会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内涵。只有在有品德的人身上,我们才能看到睿智和理性发挥出伟大而高尚的作用。自古以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被作为教师个人品德的典范。我们今天要做一名好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教师的传统美德,更需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这种品质不仅表现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坚强意志与奉献精神,在当今时代这种品质还应转化到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探索的自觉行动中去,不为任何困难所动摇。中外教育史上许多留下光辉篇章的教育家,都鲜明地具有这种意志品质。此外,在我看来,教师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也十分重要,这不仅有益于自身素养的提高,表现出人格美和教学艺术美,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不仅用眼睛而且用心灵去感受真、善、美。

从学识方面来看,教师应该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自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我们都知道,一名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作为今天的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新世纪已经来临,对于那些拥有新知识的人来说,新时代意味着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教师要走在时代前列,关键要做到两点:

第一,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教师,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教师,都要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对于这一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我国古代《学记》中早有论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予渔”,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著名的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这些都表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作为教师,很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当今时代的教师,这一任务显得更为紧迫。因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迎接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进入一个“学习化”时代,只有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能力、善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的新型人才,才能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二,教育者首先要重视终身学习。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创造社会的到来,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在未来社会中,就业模式也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将存在终身学习的需要,更何况是教师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当今教师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要不断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教师素养,这是教师在“终身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的必修课。对所教专业,更需常教常学,加强信息交流,力求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和科研成果,要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习的水平。要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师要增强人文科学素养,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要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三、教师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至今想起仍深为感动。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教师的爱心能使少年英雄更健康地成长。在我们的青少年中,有一批成绩优秀、才华出众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教师的爱心特别要表现在锤炼其意志、帮助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长方面。教师的爱心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倍增信心。对有些生理缺陷或家境贫寒的学生,教师的爱特别要表现在关心和体贴上,使之摆脱自卑,增强信心和勇气。孔子对学生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至今仍传为佳话。家贫的,他多方接济;有疾病的,他去看望。他在与所有学生交往中,态度谦和,平易近人,敞开心扉。学生对他的深厚感情,终身不忘。教师的爱心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要像父母对待子女、医生对待病人一样,用真心实意和深情溶化他们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我知道,许多工读学校的老师正是这样用自己的爱心与热情,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教育转化了一个又一个工读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贡献。据我所知,我国工读教育对违法和轻微犯罪青少年的挽救成功率一般已达到85%,这其中不知凝聚了教师们的多少爱心与帮助!

如何用爱心去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结合我几十年的教师生涯,谈几点体会:

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个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弟子。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

第三,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即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名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最后,我愿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心得来与各位老师共勉: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谢谢大家!

(资料来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0)

永恒的追求——论教师与“真善美爱”

■真善美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是现代价值体系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道德追求。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不仅是美好价值的坚守者和弘扬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做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这个源远流长又被赋予时代内涵的命题,将鞭策和激励每一位即将以及正在教育岗位上工作的人。

■从来没有一种职业,能像教师一样,与真、善、美、爱这四个人类无限崇敬的美好价值完美结合。

日前,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北师大考察时亲切勉励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简洁的几句话,道出了为师的真谛,为师的价值,为师的追求,为师的境界。

真善美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是现代价值体系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道德追求。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不仅是美好价值的坚守者和弘扬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犹如一面镜子,映射着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教师不仅要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过硬的教学本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应在追寻真、传播善、创造美、践行爱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哺育学生,延续文明,走向崇高,成就伟大。

真的追寻者

什么是“真”?真是事实和规律。从职业特点出发,教师注定是真的追寻者:尊重事实、探寻规律,让社会文明赓续发展;追求真理、求真务实,让职业底色熠熠生辉。

从苏格拉底、孔子时代开始,教师就一直是时代航船上的眺望者,是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行者,是离真理最近的人群。

如何实现国家的富强?如何保障人民的福祉,最复杂的命题中蕴含着最宝贵的真理。在不同时代,教师都把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感内化在灵魂深处。在中国从黑暗走向黎明的艰难跋涉中,李大钊、鲁迅、陶行知等,以教师身份探究民族救亡图存的真理。在中国从崛起走向复兴的豪迈跨越中,千万教师又在探寻以强大教育支撑强大国家的真理。钱学森在弥留之际仍在牵挂:为何中国难出创新人才?怎样多出创新人才。面对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肩负着培养人才,引领时代的天职,教师成为真理的坚定追寻者。

从微观层面说,求真务实对于教师,就像空气和水必不可少。教师对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贯穿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等各个育人环节。教师将前人积累的文明成果,经过扬弃创新,传递给青年学生,这样一个过程,注定是一个求真的过程。于漪老师在一次备课中,为了解决一个“着”字的正确读法,查了5本字典,完全弄清才把正确的读法教给学生。不仅教学如此,科研更是忌讳浮躁虚假。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求真、崇真是唯一路径和最佳落点。历史证明,严谨笃实会走向辉煌,弄虚作假会摔得粉碎。

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师担当着“经师”和“人师”两种角色,既是学生寻求真理的导师,又是学生学会做人的表率。因此,教师在传道授业上特别需要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在铸魂育人上特别需要具有真诚坦荡的情怀,在为人处世上特别需要具有表里如一的品德。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能否获得真知灼见,能否得到思想升华,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真本领和真品格。说到底,教师主要拥有两种力量,一种是真理的力量,一种是人格的力量。真理使人格深具魅力,人格使真理更具光辉。鲁迅说,伟大人格素质最重要的是个“诚”字。因而,教师要做到“贵诚实,守信义”。教师的真实形象和真诚情感,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善的传播者

善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穿越时光、跨越国界、超越民族。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卢梭说:“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在汗牛充栋的中华典籍中有无数关于善的论述,舍生取义是善,关爱他人是善,无私奉献是善,敬老爱幼是善……“善”,在今天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近来,张丽莉老师的英雄壮举引发了举国关注,在广泛的赞扬中我们既看到了教师职业的伟岸形象,也看到了人心向善的巨大力量。从另外一个视角来观察,与“小悦悦事件”中路人的冷漠形成对比,为何很多善举往往由教师率先传递?为何由教师传递的善影响如此深远?为何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氛围中,教师能成为模范践行者,能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

因为教师是“人伦之楷模,万世之师表”,这是教师追求的高度。因为教师是人类美好价值理念的言传身教者,是能把善深植于大众心底,把善传播最远最广的人。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利益、人的个性、人的权利问题有了新的诠释,认同善不难、践行善不易。但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做善的传播者,引导学生乃至社会大众守牢心底的那根良知底线,这是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这种善的践行和传递,不仅仅体现在英雄的瞬间,更体现在教书育人的点滴,表现为行为世范潜移默化的力量。

说到底,善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善举,是在利他行为中,实现自我完善。作为教师这个特殊职业,如何体现这种价值?

教师职业中包含着一种高尚而特殊的善,那是一种全身心的无私无悔的爱的奉献。爱为善之源,善为爱之予。善待学生、尊重学生,即为教师善的品格和印记。

教育是塑造人心灵和灵魂的伟大事业,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的鲜活生命,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去教育和感染学生。首先要学会尊重,尊重每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尊心。作为教师,还要多关爱学生,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世界留下你的善行记录,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亦能使教师成为善的传播者。

美的创造者

三尺讲台,几十学生,不断重复的讲解,不厌其烦的叮嘱,这样的职业何美之有?找寻这个答案,并不难。

当江西上犹县清湖小学教师邹国梁撑起载着学童的小船,从湖面上的晨雾中悠悠驶过,他用坚持刻画着一种融入天地的自然之美。

当年逾古稀的教授、院士姜伯驹面对讲台下面的本科生,抛出一个个充满趣味又不乏深度的数学问题时,他展现的是一种闪耀着理性光芒的智慧之美。

当广东顺德教师韩亚兰用100多个自制零件为学生打造实训设备时,这位“为职业教育而生”的教师,让我们理解了专注之美。

当今时代,获得社会认可的教师常被冠以“最美”之名。“最美”既是教师精神迸发出的张力,又是蕴含在平凡工作中的一点一滴。“最美”既是无数优秀教师品质的集中体现,又会化作更多教师身上的一个个闪光点。

凡是对教育孜孜以求的人,都将之视为是一门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美的创造者,都应该掌握一种创造教育之美的能力。

西方美学史上有句名言:“和谐就是美。”对于教师来说,它意味着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对教师来说,它也意味着,用得当的举止,优美的言行,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榜样。

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于教师来说,它意味着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在知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无止境地追寻。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世界上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教师来说,它意味着欣赏每个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它意味着教会学生彼此欣赏,懂得对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包容;它意味着在纷繁的世界里,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辨别美、欣赏美,创造美,激发起孩子内心对美好的追求和珍视,助其成长为具有和谐之美的人。

爱的践行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爱孩子,你就从事别的职业吧!”

无论是求真、扬善还是创造美,究其深层次的动力,往往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喜爱。用爱去感染学生,用爱去对待工作,用爱去面对世界,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做一名爱的践行者应该是每名教师的担当。

世界上的爱有很多种,最特别的一种是师爱。它有着母爱的伟大,却广泛而无私,它讲求不偏不倚,平等地将爱的阳光洒向每个幼小的心灵。它有着友爱的温馨,却在快乐中教人道理、指向成长。它有着情爱的矢志不渝,却不会轰轰烈烈、缥缈无依,而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

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爱是理解、是尊重、是宽容。作为教师,当一张张年轻稚气的脸庞,惶惑不安地望着你的时候,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点肯定就是践行爱。当一个孩子犯下错误时,绝不恶语相向,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就是践行爱。当有学生出现困难前来求助,一次倾听、一些帮助就是践行爱。

爱之所以伟大,在于有爱的人总是首先想到别人,正所谓利人必先克己,达己必先达人。教师的爱,就是在危险面前,总是先想到自己的学生;在利益面前,总先想到自己的同事;在成绩面前,总是先想到他人的支持。

教师的爱还应该是一种大爱,一种超越了自己的班级、教室乃至学校的狭小空间,对国家、社会、大自然和全人类的爱。这种爱,将给教师一种宽广的胸怀和眼界,一种不凡的气度和心态,更重要的是它必将通过我们的言行,传递到学生的身上,使其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责任意识和大爱情怀的一代新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这个源远流长又被赋予时代内涵的命题,将鞭策和激励每一位即将以及正在教育岗位上工作的人。唯有如此,才能涌现出更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唯有如此,才能拥有一支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过硬师资队伍。

(资料来源:焦仲文.中国教育报,2012-09-20.1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