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_福建教育发展研究

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_福建教育发展研究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_福建教育发展研究一、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2011年是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30周年,也是福建省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27周年,同时,也是福建省自考办合并至考试院的起始之年。(一)学历教育规模下降,非学历教育规模逐步上升自学考试在福建的发展历程与其在全国的发展历程基本契合。2007年,福建省各类未就业考生占报考总数的57%。三是从福建2007年的考生相关数据来看,女性学习的人数及比例高于男性。

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_福建教育发展研究

一、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是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30周年,也是福建省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27周年,同时,也是福建省自考办合并至考试院的起始之年。自学考试在福建从最初的1984年的报考人数1.5万人、3.1万人次,发展到2011年的120万人报考人数(学历教育加非学历教育)。从首次开考高教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英语和党政干部基础科3个专业,共7门课程,到2011年,在考专业达137个(其中本科专业65个,专科专业72个);面向社会开考的专业73个,开考体制改革试点专业86个。共有47所高等院校担任主考学校,与15个厅局、行业合作开考33个专业,自学考试的优势和魅力从这些数字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但是,随着自考的发展,其制度上的缺陷和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自学考试面临发展的困境和挑战。

(一)学历教育规模下降,非学历教育规模逐步上升

自学考试在福建的发展历程与其在全国的发展历程基本契合。以下抽取2007年—2011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来分析。

从自学考试近5年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报名人数来看,福建自学考试的规模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学历教育报考人数呈下降趋势,非学历教育报考人数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上升。总体处于稳定、略有上升的局面。如图1所示。(www.guayunfan.com)

图1 2007—2011年福建自学报名人数变化

(二)学历教育考试的考生结构分析

自学考试创立初期至20世纪末,是以“文化大革命”被耽误了学习机会的人员和不能进入高校学习的人员为主要报考对象,这部分人员的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缺乏,文凭较低,年纪较大,他们参加自学考试,主要是以补充理论知识、获得学历认可为主要内容。进入新世纪,自学考试的人员结构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未就业人员逐步成为考试主体。2007年,福建省各类未就业考生占报考总数的57%。二是考生初始学历有较大提高。2007年,福建报考生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占报考总数的73%(有171名研究生参加自考)。三是从福建2007年的考生相关数据来看,女性学习的人数及比例高于男性。可以看出,新时期女性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提升生活品质的要求愈来愈强烈,也反映新时代女性自强、自立意识逐步加强。四是25岁以下的考生报考人数比例在较快增长。

从以上几个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自学考试的教育对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未就业人员正逐步成为考生主体。有许多应届高考落第生、中专生和高职高专生通过自考圆了大学梦,走上自学成才之路。自考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国民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三)自学考试成才率偏低

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全国自学考试本、专科报名考生累计近6000万,然而毕业生人数累计不到700万人,能拿到自考毕业证的考生人数不到14%,成才率比较低。[2]以福建省为例,从1984年首次开考,到1990年底举行13次全省规模的高教与中专自学考试,全省累计有15万多人参加了高教与中专自学考试,到1990年,有18人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1.14万人获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134人获得中专毕业证书[3],累计全省颁发37万多张单科合格证书。能通过各门考试,最后拿到毕业证书的仅有13%。20世纪90年代,自学考试事业获得蓬勃发展。1998年,福建全省自学考试报考人数达41万,报考人次突破百万人大关,1998年年底,福建自学考试年毕业生数首次突破五千人,达6593人。1999年,福建全年合计共有自学考试毕业生19164人。2000年—2011年,福建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人数在20万—40万之间徘徊,大多数年份在30万人左右,每年的毕业生数在1.5万—2万之间,毕业生数处于偏低的状况。

(四)专业设置滞后,课程结构不尽合理

自学考试初创之时,其专业与课程结构大体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模仿。自考主要是采取依托主考学校来开考的模式,故自考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与高校一脉相承,专业设置基本是沿袭高校的。课程结构也是所谓的“三层楼”,即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块组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培养人才的方向上,各自都发生了变化。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以上普通高等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学术型、研究型的人才,而自学考试着重培养的是职业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方向不同,教育的侧重点也应不同,专业与课程结构的调整要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另外,自学考试的部分教材过于陈旧,对于国家形势和技术发展,教材没有及时调整,造成考生学习、备考以及课程考试安排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生的通过率。

(五)管理方式和考核手段相对滞后,实践性环节考核有待加强

自学考试历经近30年,其规模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管理方式和考核手段上相对滞后,以考试作为主要的评价手段,偏离了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要求。某些课程命题与实际情况脱节,考试难度偏高,课程通过率和毕业率偏低,不少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中途而废。[4]

自学考试实践环节考核有待进一步规范。20世纪80年代自学考试教育创立之初,考生大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并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的需要选报专业,基本上可以说是有实践经验的。随着自学考试教育的发展,考生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的应届高中、初中毕业生和大中专在校生加入了自考队伍,根据福建省2007年自学考试相关的数据显示,25岁以下的考生比例达67%。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需要实践性环节的培养与考核。然而,同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相比,自学考试教育实践性环节的教育考核受到设备、场所、人力、经费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加上考生的分散性特点,组织起来有较大的难度,这是自学考试教育面临的较为复杂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自学考试教育以往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忽视对实践性环节的考核,实习与实验常常流于形式,影响了自学考试教育的声誉,[5]也不利于自学考试向纵深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