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对乡村民众政治生活的影响_底层视野

现代学校教育对乡村民众政治生活的影响_底层视野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学校教育对乡村民众政治生活的影响_底层视野_现代学5 现代学校教育对乡村民众政治生活的影响就政治角度而言,在古代中国乡村社会中实施传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化民众和培养官僚队伍后备人才。目前研究者们一般认为,这种“离乡”现象不仅使乡村社会人才单向外流,造成乡村经济建设缺乏人才,而且也造成乡村政治生态的恶化。那么,在浙西南山区乡村基层组织中,那些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乡村民众能否在乡村政治舞台中扮演角色?

现代学校教育对乡村民众政治生活的影响_底层视野_现代学

5 现代学校教育对乡村民众政治生活的影响

就政治角度而言,在古代中国乡村社会中实施传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化民众和培养官僚队伍后备人才。教化由大量的私塾、社学进行,而培养官僚后备人才则进一步由官学或者书院负责。但无论何种目的,其希望达成的最终结果是培养民众对皇权统治秩序的认同感,安分守己;或者选拔出其中的精英分子帮助君王治理国家。在传统社会中,乡村民众的政治生活主要是在士绅阶层和各种“能人”领导下纳粮服役,维护宗法制度;或者在无法生存的时候成为流民或起义者,撼动乃至推翻旧王朝和建立新王朝,从而开始新一轮循环。传统教育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培养出来的士绅阶层与乡村保持着密切联系,“耕读传家”是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乡梓和叶落归根是多数士绅的责任和愿望。因此在传统乡村社会,教育机构培养和输出的人才并不背弃乡村,而是保持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良性循环,从而维持着乡村社会政治生活的稳定。

晚清以来,随着现代学制的确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越来越多的乡村士绅子弟和颖秀的贫寒子弟走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完成学业后,有的返回家乡服务乡梓,更多的则在经过了中、高等专业教育后开始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这就出现了明显的乡村精英“离乡”现象。目前研究者们一般认为,这种“离乡”现象不仅使乡村社会人才单向外流,造成乡村经济建设缺乏人才(在4.4中已对此有所述及),而且也造成乡村政治生态的恶化。按照杜赞奇的说法就是出现了正直之人“退位”,地痞恶棍充斥于乡村政权的“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情况。那么,这种乡村精英的“返乡”和“离乡”对浙西南山区乡村的政治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本部分首先要探讨的问题。其次,中国近代以来的遭遇使得现代学校承担了“救亡图存”的政治使命,因此学校在传播现代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发挥着传播现代政治观念(尤其是国家民族观念)乃至政治动员的作用。那么,在清末和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浙西南山区的学校是如何向民众传播现代政治观念的?这是本部分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再次,学校向民众传播现代政治观念的行动培养了民众的政治素养。那么,在浙西南山区乡村基层组织中,那些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乡村民众能否在乡村政治舞台中扮演角色?这是本部分要探讨的第三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