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教育_教育学教程

现代教育_教育学教程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教育_教育学教程三、现代教育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之后,成立了4个皇家教育委员会,分别对高等教育、初等教育和文法学校进行调查、审议和制定改革方案,逐渐成为英国教育行政管理的传统特点。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生产功能。

现代教育_教育学教程

三、现代教育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

(一)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伴随各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数量增加、教学内容广泛、参与教育的人数增多,这些都要求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作为学校工作的尺度。于是,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措施应运而生。15世纪末,尼德兰的代文特学校进入鼎盛时期,学生有2000人,把全校学生分成8个班级,这是班级授课制的滥觞。德国纽伦堡和萨克森选帝侯国的人文主义学校、法国的居也纳学院、德国斯特拉斯堡的文科中学等,也出现了班级教学的尝试。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大教学论》中第一个为班级教学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说:“我们还不知道有一种可以用来同时教导全班学生的方法,我们所教的只是个别的学生。”[13]“我认为,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要紧的;因为,对教师,对学生,这都是一种最有利的制度。”[14]这种节约时间和精力、大量生产的班级授课制度的出现和实施,意味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开始建立,同时也标志制度化教育或教育制度化的产生。继而,教育系统的形成,教育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教育制度化的进程;教育经验的积累,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进展,使制度化教育日趋成熟。

与教育制度化相伴随的是,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教育的每一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和提供保证。如各国义务教育的推行基本上是以立法的形式来实施的。早在16世纪末,德意志就有不少公国颁布了义务教育的法令,维登堡在1559年、魏玛在1619年颁布的教育法令中都明文规定父母必须送儿童入学。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下半期也纷纷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美国的马萨诸塞州于1852年颁布州《义务教育法》,英国于1870年由国会正式颁布《初等教育法》(亦称《福斯特法案》),1872年德国颁布《普通教育法》,法国于1881—1882年期间颁布《费里法案》,日本文部省于1886年颁布了《小学校令》,等等。正是这些具有强制性质的法律的颁布与实施,才有了标志着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教育的实现。(www.guayunfan.com)

(二)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并不重视。后来,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了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例如,工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的教育,在历史上都是为教会所垄断。19世纪30年代以后,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干预,1833年议会开始拨款资助教育,并加强了对教育的监督和管理。之后,成立了4个皇家教育委员会,分别对高等教育、初等教育和文法学校进行调查、审议和制定改革方案,逐渐成为英国教育行政管理的传统特点。1604年,普鲁士政府宣布,一切学校不仅属于教会的组织,同时也是属于国家的。17世纪至18世纪伴随德国经济的发展,学校开办权也逐渐转移到政府手中,如威廉一世及腓特烈大帝在教育方面颁布种种法令和措施,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18世纪末的法国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积极改革旧教育,如1791年法国宪法在教育方面作了规定,提出国家应创立一种公共教育制度,制宪议会还设立了公共教育委员会,并由塔力兰写出教育报告,拟出教育方案,方案提出教育行政管理权归于国家,国家没收教会的田产,并出卖一部分充作公用;1792年的孔多塞方案,提出了一个更为进步、更为完整的公共教育体系。

公共教育体系的建立意味教育走向世俗化,为学校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叶以后各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有关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大力推行和普及义务教育,先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初等教育的普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又先后实现了中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国家也在由教育的极端落后向普及教育迈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如今,我国已经完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快速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该说,学校教育普及的过程,是人的受教育权利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教育的公共性日益增强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初期,教育的阶级垄断比较明显,主要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服务,不反映或很少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但随着大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随着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对教育权的争取,以及现代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教育的等级性、特权化越来越不合时宜,越来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在此情形下,教育就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成为社会的公共话题,成为各国优先考虑的社会问题。当今,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进步。当然,现代社会中阶层的、种族的、民族的、性别的教育不平等和歧视现象还依然严重。

(三)教育的生产性日益增强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芽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5]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统治和管理人才,而且还要培养大量的劳动者,这就必然要求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是教育内容增加了科学技术的含量。建立在机器工业上的生产过程需要科学技术的运用,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就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的知识。为此,学校扩大了自然科学教育的内容,增加了实科教育。同时,职业教育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二是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日益重视实验、实习、实践等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职业教育,直接倡导产学研一体化,如德国的“双元制”、瑞士的“现代学徒制”及日本的“产学一体化”职教模式等都是典型的案例。

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生产功能。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八届国际教育会议的建议书强调: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以及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提供与外界包括与劳动界更多的接触,促进学生品格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使他们个人和集体加深对社会、道德、教学和经济价值的理解。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教育要为生产现代化和科学现代化服务,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各部分、各环节相联系,做到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由此看来,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强社会财富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教育的这种生产性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也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把教育看成是一种生产性事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许多国家的经验也证明,优先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四)教育的科学性日益提高

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在形式、规模、结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其复杂性程度大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仅凭经验性认识无法应对教育发展的需要,解决现代教育中的困惑。现代庞大的教育体系和复杂的实践活动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从客观上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创新。所以,现代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教育的理论自觉性也越来越高。人们常常会自觉运用一些已有相关学科知识来指导教育实践,如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来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等。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非常注重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行为。由此,也就促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反过来,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中,提高了教育质量,推动了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发展。这样,现代教育在实践—探索—实践的无数次循环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