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文化重建的思考_以学校校训为例

学校文化重建的思考_以学校校训为例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文化重建的思考_以学校校训为例_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第三节 学校文化重建的思考——以学校校训为例一、问题的提出走进任何一所学校,往往在入口处可以迎面见到一堵墙或一块屏风,上面通常会书写着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大幅标语。学校对自己发展的这种思考可以在学校生活的主导方面显现出来,其中,校训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方面。

学校文化重建的思考_以学校校训为例_课程的价值取向研

第三节 学校文化重建的思考——以学校校训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走进任何一所学校,往往在入口处可以迎面见到一堵墙或一块屏风,上面通常会书写着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大幅标语。例如,“好好学校,天天向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求实创新勤奋献身”等等。这些书写在校园里,往往一走进学校大门就能够映入眼帘,在学校四周的许多标语中显得最为突出和醒目的标语,是以能够为大家所接受的方式把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用一定的“话语”外显出来之物,它在极大程度上反映着这所学校办学思考的水平和理念,可以认定为是这所学校的“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外显形式。我们认为,它并不仅仅是与学校物质环境有关的“装点”之物,相反,它明白无误地反映着学校的文化理想和办学理念,或者反映着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程度。

标语,指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这是不同版本的汉语词典对“标语”一词的相同解释。“标语”是:“①表示某一有特征性的地位或目的、一争论问题的立场或一种努力的目标所写出的简短而引人的语句(张贴标语);②拟张贴在公共场所的宣传性的招贴——多指为政治目的的。”(19)关于这一“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有学者认为:“(现代标语口号)不但要唤醒集体的人群或民众起来行动,并且要帮助他们组织起来。标语口号就是这种集体运动的纲领。”(20)在现代社会中,标语虽少了所谓的“革命性”,但其自身所具有的这种“宣传鼓动作用”、“纲领性”的作用似乎有增无减。由于标语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它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人们对它的使用也越来越“炉火纯青”。

学校作为一个培育人、影响人的场所,对标语的使用由来已久。最明显的莫过于以标语的形式存在于学校之中的校训,除校训之外,便是其他许许多多劝诫与导向性的标语。随着学校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新教育理念的不断产生,学校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标语,校园、走廊、教室张贴着各类标语,占据着相同的空间,张显着不同的话语:第一,以标语形式存在的校训(有些学校标明,有些学校未标明);第二,校园里的各种标语;第三,教室标语及招贴画。在此,有必要对校训作一简要阐述。有学者认为“学校选定训练上所必要之若干德目,以一定之句语或文字,向学生(或学生之父兄及保护人)公表,定为该学校之训育标的,是之谓校训。”(21)其他辞书对“校训”的解释也基本相同,如: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由此可见,校训的出现是道德教育的需要;校训是词语或文字,这就与校风区别了开来。(www.guayunfan.com)

沃斯诺尔说:“文化分析的题材可以容易地在客观行为、事件、言语和社会互动客体中观察到。”(22)通过对我们今天在许多学校里司空见惯的“标语”的文化分析,能够使我们考虑它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吗?准确地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了吗?在学校发展中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吗?由此,可以澄清我们在办学过程中的思考,探讨学校文化的内涵。这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价值。

二、现象与原因

学校是一个文化体,每一所学校都会对自己的办学有这样或那样的思考。然而,学校之间对自己办学的思考在内容和层次上是有差距的。有些学校把反思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对自己的办学的思考和批判会深刻些。而有些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缺乏深刻反思,在学校发展中,形式化管理的成分要大一些。学校对自己发展的这种思考可以在学校生活的主导方面显现出来,其中,校训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方面。作为一种“话语”形式,校训应当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应当能够表达学校的精神风貌、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学校的文化理想和对重建学校文化的期盼。因此,它可以被理解为是反映学校对自己发展前景的思考的集大成者。后现代主义大师福柯指出:“话语存在着基本代码,是一些控制了语言、知觉框架、交流、技艺、价值、事件等级的代码。”(23)社会语言学也认为,言语“除了传达全社会共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之外,还会由于特殊的语境,传达某些特殊的信息,标志说话人的社会特征”。(24)学校通常可以见到的“言语”与学校特定的情景、所能表达的信息等有密切关系。对它的解读,能够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一所学校对自己办学的思考程度、对自己学校文化的把握程度。知识社会学认为,知识并不生长于纯粹客观的背景之中的,它的生成与运作不能脱离开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社会背景。哈贝马斯(Habermas)也认为,由于知识涉及不同的“认知构成的兴趣”,在其逻辑体系之后必然存在着价值的冲突、对立和矛盾。校训是学校知识的某种再现形式,它的生成与实施无法摆脱历史文化传统、社会背景以及与课程活动有关的一切主观因素描影响,纯粹“价值无涉”的、客观理性化的学校知识是不存在的。显然,学校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场所。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应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学校的文化理念应当通过种种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校训就是一种主要的、有价值的表现之物,明白无误地反映着“被遮蔽”的学校办学思想。

但是,在今天的学校中,在对校训的思考和凝练上做的不尽如人意,学校对自己的发展和文化建设考虑的很不够,缺乏理念。表现之一,似乎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都有书写在校园里的标语或口号,而且就书写的技艺来说是极为整齐和有相当的书法水平。但是,与其说它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不如说是应景文章和展现书法水平之作。不仅是那些在通常的目光中被看作办学水平一般或者不高的学校在这方面缺乏思考,就是那些被认为是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在这方面也做得不好。走进今天的学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学校,除了校名的差别之外(绝大多数学校的校名是通过阿拉伯数字来区别的,比如,一中、二中或一校、二校等),很难再找到其他方面的差异,学校与学校之间几乎毫无差别地在办学,其间的文化差异在此被人为地消解了。表现之二,对校训的内涵的把握缺乏认真思考,未能准确地分析其中的隐喻,在校训的凝练上随意性很强,往往将时下流行的口号或标语、名言警句书写与其上,致使其要么与时代精神对教育提出的发展性要求相悖,要么有些措辞的内涵与外延不够严密,容易引起歧义,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学校的办学思考。例如,在有些师范学校中,其标示的“校训”与时代要求教师专业化的价值取向不相吻合。学校对自己的办学和发展思考的不够的表现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例述。

整齐划一的校训至少反映出学校对自己发展的思考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取向。其一,学校发展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像社会的其他部门一样,尤其像工厂一样,在各个方面进行量化统计和数量关系的比较。其二,学校之间应当进行比较和竞争。绝对的平等观在这里发挥作用,不容许在比较中出现任何差异。如果有差异,就会被理解为在对学校之间的分等划类是缺乏了公正性。其三,学校是政府部门的下属机构,为了“便于”管理,学校必须是“格式化”的,为此,需要削平差异,按照某种标准化、可量化的指标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学校对自己发展的思考之所以是这样的取向,原因是多方面的。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工业化所带来的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的桎梏。为了体现“公正性”,它强调采用的“客观、公正”的方式评价学校的发展,只注重学校发展中可以被量化、便于比较和规范的部分,标准化的色彩极其严重。例如,建立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是:追求数量的扩张和“效率”,希望在单位时间内传授最多的知识;以“忠实执行”为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教师普遍缺乏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刻反思,只关注教学操作本身;形成了以“规范”为内涵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制度。在这种情形下,每所学校固有的差异性和由此带来的丰富多彩的个性与风格被扼杀、创造性被压抑。

其二,政府部门对学校发展管得过严、卡得过死。本来,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为学校更好地发展提供服务,而不要过多地干预学校的具体工作。但是,在旧体制下,学校被视为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下属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无所不至地控制着学校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过多地干预学校的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严重束缚了学校本有的活力和创造性。教育行政部门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制度控制的结果是学校只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任而不考虑自身发展的差异性,严重缺乏活力,在学校文化和校训建设上不敢有大的作为。例如,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标准和方式给学校打分、排队;有个别地方甚至实行校长、教师末位淘汰制,使校长和教师在学校发展中不能舒展地放开手脚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从而缺乏对办学的深邃思考,校训的建设与展现多是出于对“校园环境的整齐美观”来考虑的。此外,与教育观、学校观的偏差有关。以往一论及学校,往往就将其功能定位在“授受”上,似乎学校的作用就在于传授知识。对学校的这种定位使得学校的功能发生畸变。在此,学校的重心、关注的对象不是人,不是学生,而是知识,人成为达到知识目标的工具。于是,学校就成为为实现工业化的理想而运作的庞大的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其不再被认为是需要文化的机构,因为人们通常认为:“知识就是文化。”对理性化知识的独尊必然漠视学生发展与教师成长的丰富多彩性,其内在的生命价值必然被忘却,学校中的一切都标准化、形式化。在它的影响下,校训也被视为是应当整齐划一的、具有“宏伟叙事”色彩之物,学校的文化价值和特点被忽视,学校之间的校训极其雷同。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不能是由外在的某个方面“赋予”学校,它只能是在自己长期的办学中逐步思考、在实践中积累发展和积淀。但是,现在的学校在办学时,一味恪守既定的“计划”、“规则”等,完全无视学校发展中必然存在的灵活性、差异性及诸多的可能性,严重缺乏对办学过程的清晰反思,致使校训是学校教育活动中仅仅是工具性存在,“说教”色彩严重,学校发展的许多机会和空间被消失殆尽。学校不会对自己的学校发展不做思考,但是,在思考过程中,由于价值取向和对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的理解的不同,致使其内容和取向大相径庭。在以工业化为主导取向的文化价值观的导向下,对学校文化的思考往往带有强烈的“宏伟叙事”倾向,一律都要“标准化”、要“便于”管理,充斥着诸如“必然”、“只要……就……”的乐观主义情调,以自为的形式去思考自在的内容的必然性,使得学校文化“千校一面”,学校之间缺乏文化差异,客观上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三、对学校的定位

学校是文化的机构,而文化一定是有内在精神的。内在于文化之中的价值必须通过文化分析才能全面地揭示出来。正如文化学学者克利福德·格尔兹所说:“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25)反过来说,校训就是一种有极高探讨价值的文化现象。它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包含着这所学校对教育与学生发展的理解。如果能够对其内容进行清晰地剖析,可以为我们揭示出学校办学理念的诸多细节。

办学理念是学校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活动和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情势的清晰、深刻的把握而积淀、升华起来的反映学校办学宗旨、办学思想、办学策略的文化观念,是隐蔽于学校思想深处的文化批判意识。而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展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训是一所学校对自己发展条件、需要及方向的深刻把握。而每所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优势和不足,都有自己的学校发展思考(那怕这种思考多么有问题或浅显)。因此,校训是学校对自己的这些思考深思熟虑的结果,校校不同是它的价值取向。现代发展观认为,有差异才有发展。任何一所学校,都必然有自己已有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哪怕是其物质条件再薄弱,它的学校文化也不会是“一贫如洗”,也决不会和其他学校一模一样。每一所学校都必然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社区之中,它都有自己的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这一切构成学校的基本条件,同时,它们也是学校形成发展需要的源泉。每一所学校都有可能在自己的需要的驱动下,依据自身所处的条件,充分利用本校的一切可用的有利因素来推进自己的发展。一所学校是否具有能够反映时代精神、能够清晰地展现自己的办学理念、言简意赅、有极高文化宽容度且朗朗上口、易于把握的校训成为今天反映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摆脱以往“惟书”、“惟上”的“标准化”的发展模式,要有明晰的办学理念、比较详尽的发展规划,能够深入地反思、“觉醒”,在办学中努力追求特色,致力于“教有特色,学有特长”,在实践中不断凝练自己的办学思考和“校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实践中不断凝练自己的办学思想和“校训”的可能,它不是某些学校的专利。

四、理想的学校文化和校训

理想的学校文化和校训应该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教育理念、充分反映时代精神。

校训应该具有鲜明的精神内涵。精神内涵的表现是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有对学校发展的深邃思考,同时能够用恰当的方式把办学理念展现出来,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认同它。从这方面分析,校训应该具有时代性,能够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并用恰当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例如,以往某些流行于学校中的口号、标语,是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提出的,其中有一些在今天当然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时代发生了变化,加之教育观的时代转向,他们容易被误读。例如,容易把学习理解为就是要多读书、多学“知识”。而且,在“宏伟叙事”的思维方式作用下,许多学校在未能把流行于学校中的口号、标语吃透的情况下就将其作为装饰物简单化地悬挂在自己的校园内、教室里,校校雷同,班班一样,缺乏个性。在重建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思考:能不能在自己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在对各种口号、标语进行内化的基础上总结出具有自身特色、且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校训?

作为学校中最能展现办学特色之物,学校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校训应该充分的反映这一点,校校不同、班班相异。学校文化之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其影响途径和方式应该是“无微不至”的,亦即它的形态应该是具体、细腻的。以往,一论及学校文化,多是将其定位在“学术性”上,以“宏伟叙事”的思维方式来看它,通常能进入人的目光的多是那些“宏大”的事件或人物。例如,学习一篇课文,一定要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一定要得出“歌颂什么”、“揭露什么”、“批判什么”等结论,而对那些细小、琐碎的事件或人物多是漠不关心;春天来了,就只能到公园里去找,似乎只有在公园里才有春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这些“宏伟”之物所牵引和支配,不能仔细体会、感悟、思考和质疑其中存在的深层次的、细微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其之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完全被消解。人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价值的展现方式也是通过种种具体的事件展现的,它给与人的东西不能一次成型。据研究,对悬挂在学校墙壁上的英雄人物或政治领袖、科学家等具有“宏伟叙事”色彩的画像,学生往往是“视而不见”,但对他们自己设计、创造的诸如像手抄报、自画像等“幼稚”、“单纯”之物却格外留意。(26)学生是在生活中存在和发展的,学校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和途径,“于无声处”展现学校文化的独特的作用,形成办学特色。校训的凝练和表述应当是极具本校特色的,是最能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特色之物,其他学校可学不可仿。

校训应该能够使有价值的文化在学校里成长。学校之于学生发展的价值是在过程中实现的。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学校之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应该与学生的发展相一致,突出交往的文化价值。校训之于学生发展的作用应该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这就意味着它不能是“赤裸裸”、“干巴巴”的理论说教,不能企望“一股脑”地“给”教师和学生以什么,而应像小溪、似春风,对学生的影响如同“春风化雨”,在不知不觉中使其获得感悟、得到发展。

校训应该使教师有充分反思的空间,能够被师生员工清晰地把握。教师是具有反思能力的研究者,而且学校中发生的一切具有历时性,是不可逆的。这对校训的确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往,校训在学校中的位置多被理解为使能够“好看”、“气派”、“押韵”等。由于对客观效果和装饰效应考虑过多,使校训多被“条理化”、“逻辑化”、“口语化”,其内在的文化价值被忽略,教师在理解时没有拓展的余地,不能据此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我们认为,学校生活是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而人的生活和学校生活又是流淌着的,具有非常显著的不可逆和即时性特点,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校训不能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限制与规定,相反,在它的倡导下,教师得以从以往的将“预设”好的蓝图付诸实施的“工程师”的角色中跳出来,成为专业人员。学校生活也不再被理解为模式化的,而是具有浓烈的实践特征。教师则具有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深刻的理解和反思能力,能够把实践过程与研究过程结合在一起,清醒地看到教学的生成性,在行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形而上”的,具有抽象性,具有丰富的内涵。为了能够把握它,必须要把它播撒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丰富多彩的、具体的表现形态展现和表达出来,只有这样它才能为人们所认识和把握,为此,就应该丰富文化的展现手段和方式,通过学校中具体的生活展现出来为人所把握。校训是反映学校文化理念的重要方面。对师生来说,天天耳熟能详的校训对其发展是有巨大潜移默化作用的。

学校文化的展现手段和方式越丰富,办学理念就越能够体现出来,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把握,也才能越具有教育价值。换言之,学校文化的存在应该是别具匠心、经过深思熟虑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文化的价值常常并不是以“宏大”、“规范”的形式来展现的,相反,它是在学校中各种不确定的事物中展现其丰富性的,其中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