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文化_坚守者的行走

学校文化_坚守者的行走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文化_坚守者的行走学校文化学校发展是在文化传承中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最终形成学校自身的独特而优秀文化的过程。基础教育与人文精神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综合国力在经历了近代西方列强的摧残几近崩溃以后,再一次飞跃成为了世界经济大国,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显著与重要。

学校文化_坚守者的行走

学校文化

学校发展是在文化传承中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最终形成学校自身的独特而优秀文化的过程。期间,校长的办学理念和行为逻辑不断地与师生现存的观念与行为习惯发生着碰撞与磨合,由此呈现学校独特的文化意境。而这个动态的发展经历就是在欣赏、鉴别、反思、琢磨的“文化品味”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过程,校长的创造力、决策力、凝聚力皆体现其中。高品位的学校文化能使学校品牌产生强大的生命力,而依靠学校文化的运作能力进行学校管理,则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契机,使之产生更高的效能。

基础教育与人文精神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综合国力在经历了近代西方列强的摧残几近崩溃以后,再一次飞跃成为了世界经济大国,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显著与重要。然而,物质的丰富与精神世界的丰富并不总是相等的,在物质丰富、科技进步、信息强大等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精神空虚、理想信念虚无的一批人,出现了物质富有、知识丰富,但是文化缺失、精神颓废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诸如大学生药家鑫的极端事例。

作为一位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竟然在开车撞倒被害人后,心生恶念,以“农民难缠”为借口,下车对一个仅仅是受伤、有可能获救的生命连捅数刀,将一个3岁儿子的年轻母亲杀死,制造了惨绝人寰的血案。令人骇然的是,驾车肇事又杀了人的药家鑫第二天还能“泰然自若”的去上学;更令人愤慨的是,案发后,一批“精英们”认为药是学音乐的,又是高材生,很同情他,“废死刑”声浪高涨。当然,最终这种“精英至上”“人分等级”的观念没有得到社会的响应,法律给予了公正的判决,药家鑫走向了生命的终结。但药家鑫案例给社会留下的反思是沉重的,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社会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www.guayunfan.com)

今天的中国不仅仅需要物质,更需要精神,需要理想信念;在物欲横流的时期,更需要大力宣扬、传播人文精神。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1.著名的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对人文精神是这样说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包括:文化品质、审美情趣、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精神世界、价值观、人生观等。道德是人文精神的核心。

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具体人物的具体事迹、言语、行为等体现出来的。如岳飞的精忠报国的精神,他的《满江红》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人与词都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一;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以及他的《正气歌》,激励了多少爱国志士前赴后继,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抛头颅洒热血,成为了中华民族之魂;雷锋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平凡的“钉子、傻子”精神,他的一心想着他人、一心想着工作的精神依然是当代社会的楷模。

2.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有三层:

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

③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周国平语)

二、人文精神的提升过程

显然人文精神对人而言是人的社会性的高层次的体现,是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重要助推作用的核心精神。人文精神不是生来就有的,不是人类社会诞生就自然形成的,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技术、科学革命的同时,人文精神在时代的背景下,在一代又一代先驱者、殉道者的推动下不断的提炼、上升,进而引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成为时代精神。

因此对于每一位社会人而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或者只是为了不被时代所抛弃,或者要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都需要将自己融入时代的大熔炉,实践先进文化,提高自身修养。

我们每一个体是很难代表时代的人文精神的,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是那些杰出的、有着巨大感召力的典型人物。但是我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有知识、有修养、有文化、有精神的受人尊敬的普通人,这难道不能使得我们自豪吗?

那么我们如何成为有知识、有修养、有文化、有精神的人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代社会的人文知识。由于人类社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人类的文明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积淀下来的,所以人文知识也是几千年的积淀,我们要善于学习人类文明知识,要能够在嘈杂的社会里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学习经典。

通过对知识的孜孜学习、通过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们就能提高我们的修养,人的修养提高了,文明程度也就会提高,社会就会进步。

人有了修养,才会有文化,才会有精神,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解来显示:

人文知识——人文修养——人文文化——人文精神

三、基础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缺失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等各个环节中。邓小平在反思改革开放十年的教训时,曾经沉重地说:“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可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在教育领域中依然没有对过去、现在进行深刻的反思,对未来没有科学、务实的规划,中国没有大师,没有强大的原创力,社会是短视的、是现实的。学生、家长以升学为唯一目标,是中国社会就业形势的现实,是人们生存的需要,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这是政府官员需要面对的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人的生存权利的问题。

但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却被决策者、被许多教育工作者遗忘了!

教育要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教育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教育既要面对现实,面对最广大的社会大众,更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引导、推动时代的进步。

作为教育的基本载体,学校的作用显然要与教育的功能相一致,那么在我们的办学理念里我们有没有思考学校要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在教育理念上,我们有没有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教育的基本内涵?有没有确立人文精神的培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当我们的理念经过修饰大大的张贴在校园内的时候,我们的具体的教育行为有没有因此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或者我们只是将理念作为标签来粉饰我们的门面?

我们的教育理念往往与我们的行为是背道而驰的,我们更多的是仅仅在迎合上级、迎合短视的社会现实,我们只是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优良性能的工具人。所以我们培养不出大师;今天我们的学生娇生惯养、吃不起苦,我们却只是简单的将这些归罪于国家的独生子女的政策以逃避原该属于自己的责任

在教育制度上,我们的教育是以精英主义为取向的,在精英主义教育体制中,教育所考虑的仅仅是教育如何实现选拔,考试如何达到控制。而学生思想和想象的自由是受到压制的!这种教育是疏远人的,是缺乏人文关怀与生活关怀的,是对人的尊严缺乏尊重的教育。

四、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我们不应该寄希望我们能够使人人都拥有高尚的人文精神,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对人文修养的培养,使得社会变的更加美好,为我们的时代精神奠定社会基础。

1.在学校中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教工,人人都要学习知识,学习经典,提高自身修养,人文修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微观基础;人文修养是衡量一个人修养的重要因素;学校每一位员工都是教育工作者,人人都应随时注意自己形象的教育功能。

2.培养人文修养要从人文知识的认知开始。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明了人文修养的内涵与外延,进而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从穿着打扮、从仪表、言谈、仪态举止等各方面先着手培养自己的文明礼仪。

3.人文精神是我们毕生追求的目标,我们的快乐就在追求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要将育人目标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要告知学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教会学生如何追求幸福。

4.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时机、教育环境。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当然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师最熟悉的、最拿手的就是在课堂中的教育形式,但是这决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育人根本就没有、也不应该有主次、唯一等说法。所以我们就可以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各个方面大有作为。

人文精神培养的方式要注意不能形式化,不能是空洞的说教,不能假、大、空,不能脱离实际。

人文精神更多的趋向于形象、情感,所以培养要从“润物细无声”着手。这就是我们给大家的建议,可以从人文知识的认知开始。

5.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从阅读经典开始,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习惯。可以推荐一些经典著作,如中国四大名著,歌德的《浮士德》等,以及现代优秀作品。我曾经将《教师人文读本》推荐给许多人,并且在连续几个假期从中挑选作品推荐给全校教师,并利用行政手段,要求每位教师写读后感。

6.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将中国文明史中的书学、杂学、训诂、宗教、历史、哲学等通过多种形式不断的、细水长流的渗透到每个人的意识中。

7.情操尚美,审美能力的培养。学会欣赏美的物品、事物,是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感的重要方法,如丰子恺先生在《美术与人生》曾经说过:“形状和色彩有一种奇妙的力,能在默默之中支配大众的心。例如春花的美能使人心兴奋,秋月的美能使人心沉静;人在晴天格外高兴,在阴天就大家懒洋洋的;山乡的居民大都忠厚,水乡的居民大都活泼,也是因为常见山或水,其心暗中受其力的支配,便养成了特殊的性情……这叫做美术的亲和力。例如许多人共看画图,所看的倘是墨绘的山水图,诸人心中共起壮美之感;倘是金碧的花蝶图,诸人心中共起优美之感。故厅堂上挂山水图,满堂的人愈感庄敬;房室中挂花鸟图,一室的人倍觉和乐。优良的电影开映时,满院的客座阒然无声,但闻机器转动的微音。因为数千百观众的心,都被这些映画(电影)的亲和力所统御了。”

再如,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交响乐的常识,我们就能够安静的坐在音乐厅静静的欣赏贝多芬的《命运》。

8.道德向善:“我在上帝的儿女中找到了上帝,那就是爱。”世界上宗教很多,教义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劝人为善。仁爱与奉献,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操。访贫问苦、从事公益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等等是不错的活动。

9.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水、人与地球的和谐共处已经很现实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全球气候的异常,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都是自然对人类的警告。我们要对自然起敬畏之心,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身。

结束语:

维克多·雨果(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在《论文学》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生活,就是有正义感,有真理,有理智,就是矢志不渝,诚实不欺,表里如一,心智纯正,并且对权利与义务同等重视。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生活就是理智。

多元发展背景下的普通高中人文教育思考

引言 困境与责任

“在古典时代,孔子曾强化人们的羞耻感,孟子则提倡恻隐之心,但为什么在我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些制造假冒伪劣的人却没有这样的公民意识和终极关怀,说到底还是缺少人文精神。这对于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

——余秋雨《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城市文化之美》

在经济全球化、整个国家处于社会历史性的“转型”过程中,“唯科学”的思潮正不露声色地成为国人的常态思维,人们习惯将“先进”与“科学”连用,甚至将“先进”等同于“科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社会的主流文化正遭受着人文精神失落、价值道德失范的考验。

在教育领域,特别是高中教育界,“高考”的重负、大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对学校评价标准的片面性等因素,都给学校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导向。由此,以“知识”、“方法”与“技能”为基础,以分数、考试、排名为评价方式的“伪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显示出绝对的强势。而针对于人的情感世界,追问生命的意义,强调作为公民的使命感、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关注人的情趣与理想,唤醒人向善唯美的“人文教育”则成为了装饰和附庸。

在这样的困境中,我们认为,教育机构关注的不仅仅是社会的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培养何种社会人的问题。教育的功能在于为推动社会发展,解放并发展生产力而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多样化的,不能以大学升学率为唯一的评价指标。更何况,作为合格的社会人,尤为重要的是良好的文明修养与道德认知的健全,人文教育应当在学校教育中确立其合理的地位,在同真正的科学教育的融合中显示其独特的作用。

我们认为,教育在与社会产生矛盾时,教育要反思,如果是教育现状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则教育必须尽快向社会靠拢,但如果社会的价值取向是短视的,那么教育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回归的重任。这样也许是痛苦与艰难的,甚至会有短时利益的牺牲,但为了社会与人的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是必须的。

一、多元发展与学校人文教育

(一)社会多元发展与学校人文教育

1.在多元的社会价值取向下

“多元”是当今世界的特质,多元思想、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相互激荡,“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现期”并存。一方面,这扩展了人们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价值多元化的日益扩展也使得人们对基本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困惑和迷茫,人们在诸多的价值尺度和价值供给中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在实践中不得不向价值的多元化妥协。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和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外,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大力促进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塑造。而这,就需要学校人文教育发挥功能。因为,人文教育的目的,正是要使受教育者提高人文修养,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审美、如何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如何确认主导价值观,如何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

2.在多元的社会发展进程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多元的社会发展是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而在多元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更需要公民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专家陈思和曾撰文指出:知识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它是人生命以外的东西,通过灌输就可以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但精神的塑造是人性的,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是一种历史的积淀长期而形成的文化传统,只能通过引导、影响去激发、去塑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更不易操作,也更容易被忽略。但是,我们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校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应该说,在公民人文精神的培养上,学校教育责无旁贷。

(二)人的多元发展与学校人文教育

社会体制的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也带来了社会成员——人的多元化。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智能特点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对每个人的发展要求也应是不同的,从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多元发展来讲,我们应该承认个性差别,允许个性发展,学校更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智能发展特点而给予不同的发展条件与环境,为学生提供实现成材的多元选择和多元模式。但是,个性的多元、成材的路径并不排除“人才”内在的共性。何为“成材”,什么是教育的成功?诚然,学生走向社会后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干出成绩,但作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前提一定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精神追求的现代公民。因此,人的多元发展与学校的人文教育并不矛盾,在人的多元成材之路上,人文教育是一门必修课。当然,在教育方法和形式上,我们也可以追求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二、普通高中的人才培养定位

(一)以培养社会的优质中坚为己任

在普通高中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对人的发展要求只能有原则的目标,不能大而统,不能按企业的产品标准设置统一标准,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方法,才是最适合的。更何况社会发展本身就需要各种人才,学生走向社会后可以从事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工作,可以是管理者、经济学家,也可以是服务员、技术工人,只要品德良好、情趣高雅、个性完善、心理健康,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很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就是“合格的社会人”。因此,我们提出:普通高中不能只以英才教育为主,虽然这是短期内快速提升学校层次的有效途径,但这是以牺牲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潜力为代价的。作为普通中学,我们更应以培养优质的社会中坚力量为己任,将学校的教育思想渗透到所有学科及学校工作的每一个层面,使学生带着它们走进社会,成为具有良好道德观、创新意识的健康合格的社会人。

(二)国民人文素养取决于普通人才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作用,处于升学“弱势”的普通高中,往往比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更关注高考成绩的意义,将自身作为高等教育的预备教育作用狭隘化、教条化,为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高中生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新世纪要求人才所具备的价值、伦理观念、思维与行为方式,以及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等人文精神要素很少在普通高中的三年教育过程中打下基础,而这阶段正是以上诸要素最有利的发展关键期。同时,我们认为,国民素质的提升,关键并不在精英群体,而是取决于广大普通人才、中坚力量的整体素质,因此普通中学对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以及道德品质的培育显得更为重要。

三、普通高中的人文教育内涵

(一)人文教育的概念界定

一般说来,现代的人文主义者普遍认为:科学旨在得出普遍规律,人文则更注重活动和选择的自由意志;科学技术强调工具理性,而人文则看重价值理性、终极关怀。于是就相应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人们往往从内容的角度来理解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亦即:科学教育是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人文教育是传授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在这种片面思想的影响下,便出现了上文提及的“伪科学教育”和“伪人文教育”,在高中教育中往往表现为:将“科学教育”等同于“科学技术教育”,将“人文教育”等同于“人文学科教育”,甚至将“人文教育”简化为拓展型课中开设的几门人文学科课程。

我们的理解是,教育确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为了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增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的;另一类则是为了探索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寻求人生的方向和价值,使人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的。前者是科学教育,后者是人文教育,而这两类教育又各自存有三种形态:

1.知识形态:自然科学(包括技术)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

2.文化形态:科学文化教育与人文文化教育;

3.精神形态:科学精神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

这三者共同构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单独任何一种形态都不足以代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换言之,它们应当是知识、方法与精神的统一体。

同时,人文教育应该求得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兼容与互补、协调和统一,统一于对“真、善、美”这个人的发展终极理想的诠释和追求。

(二)普通高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我们认为,普通高中的人文教育确实也需要关注社会维度的公民教育,在高中这个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特殊阶段,培养学生做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做合格的现代公民,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但同时,由于在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机会继续接受高层次正规教育。甚至对相当数量的学生而言,高中学习将是他们一生中的最高学历,他们在毕业后通过短期的职业培训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进入社会。因此,普通高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人格塑造的要求更高。从普通高中学生多元发展的实际出发,我们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维度的自我教育能力,利用这个阶段为他们今后人文精神的自我培养能力奠定基础。因此,普通高中的人文教育可能还要涉及培养学生具有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并具有一定自我反思批判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人文意识,努力学习和接受多方面的知识,进而把知识内化为素质,升华为精神,潜移默化地唤起学生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促使学生做善良的人,做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人。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通过渗透、体验、熏陶、感染等内化方式,提高师生对学校人文教育的认同度,在态度、观念、信仰与价值观让它成为个人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行为指南。通过行为规范等外化方式,提高师生工作、学习的自觉性,并在工作、学习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互相帮助、相互尊重、彼此依赖、合作团结、张扬个性的人文氛围。

关注精神生活,尊重精神价值,这是人文精神最深刻的内涵。经济的发展带来更为文明繁荣的未来,而文明繁荣的未来更需要人文的关怀、精神的底蕴。在这样一个时代,作为教育者,当然要承担起人文关怀的重任,并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努力加以落实,在人文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会继续前行。

意境相生:在品味文化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论学校文化构建的思考与实践

如果说人的本质是文化的,那么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和创造文化;因此,作为直接承担教育责任的学校,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培养知识型人才的层面上,它更本质的功能,应当是通过为社会输送具有良好文化特性的社会人,而起到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也就是说,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只考虑如何让学生接受知识、技能、道德的教育,还应当从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这个角度来进行。那么学校如何成为一个传播文化的场所呢?其前提是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有文化的场所。

要使学校拥有一些文化特性并不难。早在1932年,社会学家威拉德·瓦勒就曾提出:“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这里有复杂的人际关系礼仪,有整套的社会习俗,有独特的道德观念,有非理性的约束和制裁,有根据这一切制订的道德规范。这里还有博弈,有优雅的战争,有团队,有一整套经过精心设计的仪式和典礼。这里有多年的传统,因循守旧的人永远对革新者宣战。”

可见,学校文化是可以自然形成的,只要出现了相对稳定的人群,有了人的活动,就会在这个群落中产生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文化。但是,我们认为,这种与生俱来的文化往往带有杂乱不良的不健康的文化因素,而学校的良性发展将受累于此。事实证明,先进的学校文化是学校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石和动力,然而优良的、积极的、先进的学校文化一定是需要后天的设计、塑造和经营的;在这个意义上,学校发展也可以看作是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最终形成学校自身的独特而优秀的文化的过程。

一、动态塑形中的学校文化“意境”

1.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辞海》曰:“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从欣赏角度上看,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同客观景物相统一而产生的浑然相契的统一体;而从创作角度上看,意与境又有着不同的属性。一般的解释是:“意”是诗人对生活独特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境”是指客观景物、生活或氛围,“意”借“境”而表现,“境”则以“意”为灵魂,情景相生,形神交融,方可成为“意境”。

所以,“意境”的产生不是“意”与“境”的简单结合,而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虚实相生,能相辅相成、互增光彩,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不是赋予“境”以“意”的作者一人所能左右的。

2.学校文化中的“意”与“境”

将意境的概念移植到学校文化中来,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吻合:

如果说任何一种成形的文化都必须有一个核心价值观念作为支撑,那么学校文化也不例外。支撑学校文化的这种核心价值观念往往就是体现学校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思想,而这就是学校文化的“意”。

那么学校文化的“境”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除了“意”之外的一切客观存在,包括显性的校园环境、师生言行,以及隐性的制度、规范、修养、风气和人际交往的潜规则等。弗洛伊德曾说:“我房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作为整体存在的环境,它同样能代表主体意识,以及影响身处其中的人的意识。而学校文化意境中的“境”也具有这样的属性。

3.“意境相生”的学校文化构建

在诗歌的意境美中,最为典型的是“意境相生”,即内情与外境彼此交融、互感相生。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构建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的意与境交融相生、完美结合的过程。当然,文化首先是一种精神,理念是其中的“内核”,是一个学校文化的价值体现,是文化之魂。因此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铸造什么样的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形成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学校的文化建设即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从校园环境、教学氛围、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实施、教养和培育,既包括硬件、环境的建设,又包括氛围、关系、行为等方面的养成,这需要有一个长期磨合和积淀的过程。

同时,正如心理学家班图拉所认为的:人的观念、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的观念和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的行为。因此,所谓“意境相生”,也包括“境”反作用于校长的办学理念,推动着它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所以,学校文化意境相生的过程,是校长的办学理念和行为逻辑不断地与师生现存的观念与行为习惯发生着碰撞与融合的过程,由此呈现出的将是一种动态塑形的状态。

二、“品味”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1.意境决定品位的高下

学校文化的“品位”,是指学校文化的品质和层次;对于学校中的人而言,表现为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流露出的一种修养。

我们认为,学校文化的品位是有高低之分的。它取决于学校文化的意境,表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诸如制度管理、环境打造、学科建设、队伍培养、课程设置、人际关系、人文修养等。以高品位的文化整合全校各项工作,可以提升办学层次、提高教育效益,为学校可持续的发展、建设一流名校打下基础。因此学校文化的品位,是衡量学校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然,在文化的品位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文化中的内核、意境中的意旨,即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的办学理念由办学思想与教育思想两部分组成。办学思想是对于学校举办者而言,从宏观上把握学校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它更多地是考虑到学校整体的规划;教育思想是针对培养什么人的,从微观角度阐述有关的教育理念,它更多地是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培养与发展。同时,办学思想与教育思想又都围绕着举办者办学理念的核心,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学校文化精神层面的实质,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学校文化核心的办学理念要有两个符合,一是要符合教育规律,二是要符合时代的背景,符合学校的特征,符合引领社会方向的要求,这样才能形成比较合理科学的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文化。我们认为,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应具有鲜明的、先进的教育观和办学理念。

2.意境生于品味的过程

在学校文化的范畴内涉及的概念,不管是“品位”还是“意境”,都是名词。名词代表的是一组形象、一个片段或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约翰·杜威曾经说过:“我们会珍视观念和意义而且不断地产生它们和利用它们。不过这些观念和意义乃是与经验进程本身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从一个外在的实在根源中输入的。”如果我们将这里的“观念和意义”理解为具有科学和前瞻性的办学理念的话,那么如何将此“意”自然融合、和谐统一于学校文化之“境”,从而生成学校文化独特美妙的意境,达到提升文化品位的目的呢?我们认为,这就需要一个既是基于经验又可产生经验的动词——“品味”的加盟。

没有行动就没有进步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品位和意境不是先天形成、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后天的设计、培植、管理和经营,高品位的文化定然是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自我砥砺、锻炼升华的过程。而“品味文化”,就是对学校文化的欣赏、鉴别、反思和琢磨,表现为是学校成员自觉、自主的实践。品味的过程就是熟悉与探究的过程、就是批判与认同的过程、就是树立与更新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意境形神交融、虚实相生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过程。所以,学校文化的意境生于文化品味的过程。

3.引领品味与开拓意境

要品味文化需要一个环境,这个环境不是开辟出来的一个全新的领域,而是从学校文化的原有意境中拓展出来的,它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文化活动的设计、管理制度的修订、常规事件的非常规处理、集体舆论的引导、教风学风的描述、情绪心态的调控、精神氛围的营造等。这个过程中,校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引领整个学校走向欣赏文化、品味文化的人,作为一个设计者、引领者和支持者,校长的创造力、决策力、凝聚力和个人魅力皆体现其中。

三、探询有“我”之境的文化管理

1.有我之境“我”是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这样的论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在追求学校文化特色、打造学校品牌的今天,学校文化意境当然属于个性色彩极强的“有我之境”。我们要探讨的是,在学校文化意境中,“我”是谁?我们认为,这个“我”是指学校的校长,包括由他所带领的这个团队。

在学校中,谁去品味文化呢?是学生和老师。谁能成为有文化品位的人呢?也是学生和老师。建设和展现文化的主体都是学生和老师,是人。学生和老师要成为有文化品位的人,才能去品味文化,那么他们怎样成为有文化品位的人呢?谁去引领他们呢?是校长。这是校长角色中一个上位的概念,就是怎样传承、创设、重塑、积淀学校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引领者。

那么校长是怎样创设学校文化,使“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的呢?他必须有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办学理念的构造。“构造”即构建和创造。我们现在老是在拷问“校长的创新能力该怎样来体现”,其实在构造办学理念的过程中,校长的创新能力就已经体现了。比如如何设计和创建出学校的文化特色,怎样做到学校的文化品牌既与众不同又能符合学校的特点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已经体现出了校长的创造能力。

正如《论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文中所说:“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的许许多多的经历(历史),逐渐培养成一些传统,这些传统再经过不断的提炼,最后才能够形成一点点学校文化,一点点、一点点的学校文化在汇聚的过程中,吸纳了时代的主流文化,融进校长个人的个性文化,通过整合,最后就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这是一个传承、创造的过程,需要校长长期耐心的培育、创造。”

在这个漫长的传承和创造的过程中,学校文化意境中的“我”之色彩附着的是校长的睿智和对学校办学整体定位的思考;同时,在“意境相生”中,也就是学校优秀文化成形的路途上,“我”的角色也离不开学校中的人,即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投入和全情参与。如果校长所带领的这个团队中的成员不仅能接受校长的文化引领,还能在上位的思考中与校长进行某种质疑和商讨,那么就标志着这所学校的文化已经达到了最高层次的“有我之境”。因为只有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够缔造具有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学校文化。

2.文化管理如何“管”

学校管理不是约束人、压制人、规定人的手段,而是基于人、为了人、提升人的载体,是增强学校效能的有效方式。高品位的学校文化能使学校品牌产生强大的生命力,而依靠学校文化的运作能力进行学校管理,则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契机,使之产生更高的效能。

相对于对学校文化内核和意旨的构造,文化管理的设计和实施是校长角色的一个下位的概念。在这里,校长的角色是机制的管理者、课程的决策者、硬件的创建者、社区文化的引领者等;在这里,文化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基本的规范、价值观和信念,支持师生完成教育教学等学校的核心使命和任务,通过仪式、典礼、校训、校歌等文化元素激励大家。

当然,作为学校文化创建的灵魂人物的校长,还有指导文化管理的实践者(即学校各工作条块上的分管领导)的任务,这是一些更下位的概念,比如各部门制度的建立、课程的设置、硬件的改造等,甚至细化到各具体工作的具体事项。然而,这看似零散的一级一级的管理实际上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它们都应该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服务于学校整体的文化特色的构建。

我们认为,管理者管理的是人,要管理有效,最好的方式,就是能激发和凝聚人潜在的力量,借助这样一股源源不断的动力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其中,“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而“尊重”则是最有效的激发方式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信息化时代的日新月异,人的思想和观念都在发生变化,今天,在我们的学校里,许多老师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同时也想拥有与管理者共享管理的权力。因此,所谓的文化管理就要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激励人,要通过为教师提供机会、与教师一起制订教学规范、让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满足教师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使教师产生强大的归属感,以校为家,把教书育人作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理想。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师的自尊,发挥教师最大的自我效能,更能使我们的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文化是不灭的,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品牌学校必定建立在卓越的学校文化的基石上。所以只有真正形成了学校优秀的核心文化,将学校的发展推上文化管理的轨道,这个学校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