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课程_坚守者的行走

学校课程_坚守者的行走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课程_坚守者的行走学校课程“课改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事件”,这句话或许是对课程改革最精辟的阐述。学校是课改实施最小的实体单位,学校课程的决策、设计与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改革的虚与实。学校课程不是理念的追随、形式的变化,而是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对于日常行为的优化,对于细致工作的落实。⑥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学校课程_坚守者的行走

学校课程

“课改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事件”,这句话或许是对课程改革最精辟的阐述。“事件”,以成败论之,有个结果便是终了,且很快会被“新事件”所覆盖;而“过程”则是“一次”的无限延伸,也是“一次次”的永恒承继。每一次课改都背负着时代的使命,有着宏观的价值与意义,每一次课改也都会给“下一次”造成影响,关系到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素质与命运,以至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一个民族承衍的走向……因此,课改的影响不在结果,而在于实施的过程。学校是课改实施最小的实体单位,学校课程的决策、设计与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改革的虚与实。学校课程不是理念的追随、形式的变化,而是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对于日常行为的优化,对于细致工作的落实。

过程是琐碎而平常的,正如课程的包罗万象。

学校课程的决策与实施

第一章 课程内涵界定与理论综述(www.guayunfan.com)

一、课程概念溯源

1.历史上的中国的课程概念:

最早出现:《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的注释:“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这里的“课程”有“伟业”的意思。

最接近意: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到的“课程”,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里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

2.历史上西方对课程(curriculum)概念的认识:

单词原意:“跑道”

单词常见意:“学习的进程”

概念最早出现:1859年,由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提出,文中“课程”指“学习内容的系统组织”。

二、课程内涵界定

从课程概念溯源中可以看到,“课程”这个概念的出现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但要“规范”地去表述它的涵义,却非常困难。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对课程问题的关注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对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都有了扩展,课程的定义不断增加。据美国学者鲁尔在1973年统计,“课程”这一概念至少有119种定义。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论断。这是为什么呢?

课程论专家施良方教授解释了谜底,他说:“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因此,对课程内涵的界定或对课程定义的选择,反映了人们对课程本质的理解,进一步说,人们对课程内涵理解的差异也反映出了所持的教育观念的差异。

在一次讲课中,我随意找了几位老师,请他们用一句话来说说对课程的理解。

※老师,你认为课程是什么?

回答一:课程即教学科目(如语文、数学等)

点评:《辞海·教育心理分册》:课程为“教学的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学校的或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指一组教学科目”。

回答二:课程即教学内容

点评:王策三:“课程是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总和。”

回答三:课程即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

点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回答四:课程即教学目标或计划

点评:古德:“课程是学校传授给学生的,意在使他们取得毕业、获得证书或进入职业领域资格的教学内容和具体教材的总计划。”

回答五:课程即学习经验或体验

点评:丛立新:“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回答六:课程即教育媒介

点评:廖哲勋:“课程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

1.课程内涵的辨析

课程著作汗牛充栋,课程定义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大致可分为如下3类:

①课程作为学科或目标,课程是知识

分析:这是较早的、使用最普遍的课程定义。这种观点的基本思想是: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不仅应该从相应的学科中精心选择,而且应该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作为知识的课程通常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讲义)等看得见、摸得着、成系统的、既定的、经验的、静态的存在。

这种课程定义往往片面强调课程内容,而且也把课程内容仅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其最大的缺陷是把课程视为外在于学习者的静态的东西,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②课程作为过程或媒介,课程是经验

分析:用经验来揭示课程的本质,有很强的概括性,它不仅包含了课程中的科学知识(间接经验)和技能,而且还包含了学习者占有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置于课程的中心位置,注重在学习者现实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使学科知识成为学习者的发展资源而非控制工具。

但是,持这种课程定义的人,往往有忽略系统知识在学习者成长发展中的意义的倾向。

③课程作为行动或实践,课程是活动

分析:这种观点的基本思想是:只有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在这里,课程不再是一个事物,也不仅是一个过程,它成了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生活实践。这种观点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主体,甚至强调学生对课程的批判意识和创造课程的能力。

然而,这种观点的极端是“泛课程化”,由于无法界定课程标准而影响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其实,以上三种课程内涵代表着不同的课程观念和教育观念,孰是孰非,是很难评判的,但是能肯定的是:首先,凡事不能走极端,对于这三种观点,我们要辩证而客观地去看待,根据具体的情况去取舍;其次,从这些观点的表述中,我应该能够捕捉到课程内涵发展的总趋势。我们来看这样一份材料:

2.资料: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①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②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③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④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⑤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空无课程”并重。

⑥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8-71.)

其中需要解释的是:第④点中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就是我们平日常见的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开放型课程(校本课程)等,也包括一些德育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学校文化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学校的“实际课程”。

而第⑤点中的“空无课程”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是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的概念,是思考课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选择了现有的课程并将之制度化,而排除了其他课程?那些被学校和社会有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艾斯纳称为“空无课程”。当然,有些“空无课程”是出于某种需要而有意识排除掉的,但也有些“空无课程”是由于受习惯势力的影响,未意识到其价值所导致的。比如在现有的课程目标中,认知目标受到重视,而情感和过程目标被弱化,相应的,许多课程在某一层面上便成了“空无课程”;或者在某些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会刻意回避和删减掉某些内容。那么这些“空无课程”的成因是什么,该不该使之“空无”,对学生会有什么影响,对学校文化构建和育人目标达成又会有哪些影响?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

3.我对课程内涵界定的倾向性观点

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所获得的全部经验的总和——包括人类共同的、对学生来说是间接的经验(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有组织的课堂内外的活动中获取的经验与体验,以及学生在“学校文化”中学到的“隐性课程”。

这个课程定义其实体现了我的课程观和育人观,在后面部分将会作具体阐释。

三、课程观的演进

简单地来说,课程观就是对课程本质的看法,其实,前面在讨论课程涵义时,已经有所涉及。讨论课程观时一定会提到相关的课程理论,我们来看这样一张表格,先有个感性的认识。

1.资料:三种课程观的比较

(续表)

(董毅邬旭东.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35.)

当然,这张表格中涉及条目很多,比较细,也比较抽象,这是研究者的研究套数,我们普通老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关注得比较多的,应该还是实践性知识,对于理论的东西其实只要知道一个大概即可。比如说我们只需要知道:

2.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有三种不同的课程理论流派:

·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课程理论(课程的本质是学科知识的传授)

·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改造主义课程理论(课程的本质是解决实际问题)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课程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发展)

3.课程观的新走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导课程实践的教育观也出现了新的走向。从总体上来看,课程观的转向实质是向完整的人及完整的生活的转向。

有研究者提炼出了新课程观的四种基本的内涵:

①学生是课程的主体;

②生活世界属于课程内容的范畴;

③课程是学生主体有意义的活动;④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课程·教材·教法.2001(6):11-16)

显然,课程观的这些新走向与前面所述的课程内涵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内在一致的,与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也是非常吻合的。而我们的新课程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观念和共识上轰轰烈烈地全面铺开的。

四、新课程基本理念与内容的梳理

前面我们简单的梳理了有关课程、课程观、课程理论的内涵与发展的问题,这是为了让我们对新课程理念形成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因为新课程的理念与具体内容的确定,就是基于上述的对课程本质的理解的。

1.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理念先行,重视先进理念对课程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渗透。“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按照一般的课程理论体系,可以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等方面展开具体阐述。

如上海《课程方案》的“课程理念”部分,详细阐述了上海新课程的五方面基本理念:

①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

②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课程体系;

③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④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加强课程整合,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

2.新课程的主要内容(即改什么?)

(1)课程目标、内容和结构的改革

(2)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改革

(3)课程实施、管理和评价的改革

新一轮课改对培养目标的确立总体上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体现时代要求、国情和地方特点;二是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三是注重目标的多维整合。如上海《课程方案》强调培养目标要依据上海城市发展特点,要体现21世纪的上海对于合格市民的基本要求等。分学段培养目标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进行阐述;学科课程目标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阐述。

从课程内容的改革来看,上海的新课程强调加强各学习领域的整体设计,设置了十二年一贯的体系,以内容间的相互联系和学习过程的共同特征为依据,建立了八大学习领域(即:语言文学领域、数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技术领域、艺术领域、体育与健身领域和综合实践领域等)。

对课程结构的改革是新课程的重点之一。上海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构建了以功能型课程为主干的多维度的课程结构,即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

新课程管理的改革也是课改的重点内容之一。新课程重申了第三次全教会关于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政策,尤其强调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强化学校在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新课程还强调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作为强化学校课程主体地位,形成多方研究力量,提高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保证课程健康推进的重要措施,校本研修目前已经深入到学校教研的日常工作范畴。

新课程评价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国家《纲要》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作为课改的六大目标之一,倡导发展性评价,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个有关评价的案例

(一)关于对教师的评价

1.评价内容

(1)教学计划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合理性;

(2)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层次性和综合性;

(3)对所教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程度;

(4)教师在实施学校课程中的投入程度;

(5)教师在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过程中其专业水平的提高程度;

(6)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

2.评价方法

(1)学校评价

学校成立的评价小组,通过听课、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检查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教学安排等手段给教师作出一定的评价。

(2)教师自我评价

引导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建设以及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以不断提高自己开发与实施课程的能力,淡化教师之间的相互比较。

(3)学生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及完成后,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以此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提高课程质量,使之更加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关于对学生的评价

结合高考制度改革,在《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的指导下,对学校、学生实行发展性评价的尝试。提倡对学生的激励性、期待性的评价,在自然的真诚的沟通和互动中,渗透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在对学生评价标准中,坚持过程性、发展性的原则,既注重定量有形的评价,也注重隐性无形的评价,坚持“认知,情感相统一,能力、道德相结合”的原则。

1.在全校范围内确立发展性评价理念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上强调多维评价。通过多元的评价指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方式多样化。突破纸笔测验的形式,探索成长记录袋、班级日记、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调研等多种方式。

(4)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要求通过评价去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学生不断尝试“成功的喜悦”,发现并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

(5)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评价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个性和发展。

(6)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求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去,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自我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评价,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以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信心。

2.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改革评价的呈现方式

考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选择不同的考试方法,使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通过评价反馈机制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作用

第二章 课程决策与育人思想相关

一、一个独特的观点:课程是一种选择

有这样一种对课程的理解,刚才在讲到课程本质、课程内涵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提到,我觉得也不可能提到,因为它太独特,太有个性了。

当代美国课程领域最富有影响力的课程理论家威廉·派纳认为:

课程是一个高度符号性的概念。它是老一代人选择性地告诉年轻一代的内容。所以课程成为一代人努力界定自我与世界的场所。

请留意这两个词:“选择”和“场所”。我们可能并不理解也不赞同派纳的观点,但我们却能隐约感觉到这个观点中含有一种更深层次的责任意识,含有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含有对课程形态在哲学层面上的认识。

而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的“泰勒原理”,则把这层意思阐述得更为透彻了。因为泰勒在“课程”前面加了“学校”二字——如果把课程缩小到“学校课程”的范围,那么很多东西都可以说清楚了。

“泰勒原理”提出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框架:

①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③怎样才能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④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并使之得到实现?

([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可见,从“学校课程”的范畴中来讲,派纳的这种“选择”可以具象为围绕学校教育目标要考虑的四个问题,而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我认为的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程决策。

二、课程决策与学校课程决策

课程建设包括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主要环节,其中的“课程决策”,简单说来,就是决定学生达到什么学习目标、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学习、如何评价等“作决定”的过程。

新课程的推进,课程权力得到了多级分解,如果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治理的角度而言,课程决策可以在国家、地方、学校、课堂等多个层次上进行。其中课堂层次的决策主要是由教师完成的。

其实不管是什么层面的决策,都必须有一个决策依据,那就是育人思想。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学生的培养目标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从地方层面上来说,育人目标往往蕴含了地方的文化;而从学校层面上来说,体现了校长的教育思想;从课堂层面上来说,表现出的往往是教师的教育观念。

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在学校层面上的课程决策,因为前二者并不是我们能涉及的范围,而课堂层面的课程决策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将结合课程实施在下一大点中展开。

由于学校课程决策与育人思想联系紧密,所以我们把课程决策定义为:为实现学生培养目标,在育人思想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有关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决定或选择。

三、学校课程决策的原则与流程

学校课程决策的行为主体应当是校长。

校长要做出英明的课程决策,首先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要有符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合理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办学追求。作为课程决策者的校长,必然是学校课程理念的倡导者,也必然能在操作层面为全校师生提供行为方式改良的合理导向。

1.学校课程决策的三大原则:

·针对性原则

·操作性原则

·可测性原则

前两个都很好理解,第三个中,所谓可测性,就是要有在决策的同时考虑课程方案的每个环节、板块或创意对育人目标达成的评价方式,最好能配以量化的评价指标。

2.学校课程决策的基本流程:

深入调研考察,摸清优势劣势→阐述办学理念,明确育人思想→梳理指导思想,提出课程理念→研究学科要求,讨论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方案,细化实施计划

下面,我想用我曾经在一所高中学校制定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方案,来说明课程决策与育人思想的关系,来说明课程决策的原则和基本流程。

※案例解读:

一所高中的学校课程方案

一、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条件中的积极因素分析(略)

(二)发展条件中的消极因素分析(略)

(三)我们的办学定位与思考

这是一所普通中学,所以不能以英才教育为主,片面追求高分率和名牌率,而是要以培养优质的社会中坚力量为己任。作为普通高中,我们的理解是,“优质高中”不仅指培养社会精英的重点高中,在各自不同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层面上,任何一所学校从校情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都可以开掘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都可以形成独具个性的学校文化品牌。

在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中,进入一流大学深造的学生并不多,因此,从普通高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更需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中包含了兴趣培养、品质修炼和技能习得等。而学校课程则是达成此目标的操作媒介,学校的课程方案就是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我们认为,我们的学生,今后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但不等于说他们不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他们不能过高品质的生活,只要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技能,他们的生活也会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理想和激情的。

二、办学理念与课程理念

(一)办学理念

从学校实际出发,我们提出了“优质教育、多元模式、一流人生”的学校办学思想。其基本内涵是:

优质教育:贴近社会,服务社会,辐射社会,引领社会价值取向,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

多元模式: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充分认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多元评价、多元发展;二是充分张扬教师个性,能形成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或发展运用成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一流人生: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及高品质、高品位的美好人生创设条件。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即学会终生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学做合格社会人;从教师角度而言即达成师德高尚、气质高雅、宽容大度、业务精湛的发展目标。

(二)课程理念

1.指导思想

在以高品位学校文化建设整合全校各项工作的思想指引下,学校将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试图从学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入手,推进学校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

2.课程理念

学校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课程优质化、选择多元化、效应终身化。

因为这是一所普通中学,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不能以英才教育为主,虽然这是短期内快速提升学校层次的有效途径,却是以牺牲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代价的,作为普通中学,我们更应以培养优质的社会中坚力量为己任。因此,学校的课程方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从普通中学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知基础、思维水平和情感特质出发,提供适合普通高中学生的课程。

在学校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优质课程”并不代表“精英课程”,我们认为,符合学生实际的、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才是“优质”的课程。同时,普通高中的学生,成才的途径可能更为多元,他们中会出现优秀的管理者、学问家,也会出现同样优秀的服务员、技术工人。只要品德良好、情趣高雅、个性完善、心理健康,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很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就是“成才”。因此,学校的课程方案更要关注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在课程实施时考虑到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包括习得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欲望和毅力等。

学校课程理念的具体表述如下:(略)

三、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

(一)培养目标

在学校办学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提出了“培养合格健康的社会人”的教育思想,把这作为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力图通过学校课程方案的全面落实,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社会优质中坚。

学校的教育思想讲到底就是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养。“真、善、美”是人类几千年来追求的至高理想,在今天我们赋予了其时代的和校本的涵义。“真”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追求真,技术追求真,学校以“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育人趋真,希望学生由此提升“扬弃传统、永不言败的科学素养”,进一步锤炼“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培养“尊重科学,突破传统”的科学创新,发扬“务实严谨,勇于挑战”的科学作风等。“善”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世原则讲善,生活信念讲善,学校以“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为突破口教人向善,希望学生由此领悟“坚持真理、诚信公正的人生哲学”,包括学习“诚信守法的生活原则”、“公正和谐的处事原则”、“坚持真理的生活信念”等。“美”是指人对自我、对世界的感受,文学艺术是美,心志气度要美,学校以“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为抓手引人求美,锻造学生“健康合群、气质儒雅”的高雅情操,健康的人生涵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健康”等诸方面,情趣高雅是指“学会欣赏美的事物,了解欣赏的技巧,体验美好的人生”。

(二)课程目标

我们将学校的教育思想融入学校课程建设,演化成了学校的课程目标:

1.道德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是非观念,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秉性公正、处事和谐、坚持真理、崇尚科学、务实严谨、勇于挑战;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所应具有的道德观念、服务意识和科学精神等。

2.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承担起学习的责任;能运用各种学习的策略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等。

3.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4.个性与情感。保持健康的心态,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地对待挫折与困难,表现出勤奋、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了解欣赏的技巧,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体验美好的人生;积极参加艺术活动,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提高人文素养。

四、课程结构

“闭合+开放”的课程结构:

学校的课程结构分成闭合型和开放型两大课程系列,前者主要指由市教委下达的高中基础型和实践类课程,弹性较小;开放型课程则主要是由学校老师根据普通高中学生的实际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在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这三类功能课程中均包括学校自主开发的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

第一、基础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也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基础型课程要求学生必修,学校按照《上海市普通中学课程方案》和学校办学特色,以市教委下达的高中课程科目为主,辅以学校课程科目。现有学科课程十五门,实践课程四门。学习期满,按要求考核,要求全部合格。

第二、拓展型课程

1.限定拓展型课程

学校的限定拓展型课程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为宗旨,随课任老师视个人特长,在所任学科的拓展内容中自行开发开设,其所任课的班级学生必修,如语文学科的“古诗词鉴赏”、“作文新思路”,数学组的“数学思维方法导析”等。

2.自主拓展型课程

学校的自主拓展型课程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自主选择性的课程,实行走班制。

学校的自主拓展型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类拓展课程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兴趣类拓展课程组成。学科类拓展课程有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事实,解决发生在身边的数学问题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对英语原版诗歌、小说、电影、歌曲等的赏析,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听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对美的认识的“英语文学欣赏”等课;兴趣类拓展课程有可以学到电脑机器人方面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用学到的机械拼装知识灵活地将各种设备组装成不同的机器人模型的“机器人制作”;讨论鉴赏各类动漫作品,学习动漫绘画技巧和电脑制作技巧,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动漫作品的“动漫画创作”等课。目前,学校已拥有了20多种比较成熟的开放型课程。

第三、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学校设置研究型课程采用“课堂集中辅导,课题分组研究”的方式,以学期为单位,在正式课表中安排1课时,将另一课时放在课外,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时间、地点以及指导老师,开展实践研究(不按周课表排课)。学生在一年内完成一个课题,并且要完整地参与全过程,完成研究报告。

五、课程设置

(一)学校课程计划(略)

(二)自主拓展型课程设置

学校每一个学期自主拓展型课程的科目都在变化中,这一变化的决定权是选报的学生。我们每一学期都会以学生的意向、选报人数多少和兴趣程度淘汰和保留一批课程,课程完全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本,所以第一轮开设的课程如田径、美学鉴赏、心理碰碰车、计算机维修与应用、FLASH动画制作、编制与刺绣、影视文学与欣赏、异想天开工作室、吉他班、健美操、篮球、足球、科普园艺等。不少都已被筛选,但又根据学生要求,增设了不少科目如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英语文学欣赏、文学理论和作品鉴赏、物理问题的思维技巧等。

课程设置的时间也按学生的意向进行改进,自主拓展型课程都设置为短期课程,每一位学生经历了两次选择,学习科目增多,但学习多为“蜻蜓点水”,深度不够,有一些想进一步拓展该课程领域的学生失去了机会。当学生提出意见后,本学期的科目设置中就作了改进,在征求了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听取了部分学生的建议后,有不少课程改进为长期课程,即开设时间为一学期,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拓展。

六、课程实施(略)

七、课程评价(略)

八、附件(略)

第三章 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改进

★前车之鉴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肇始于美国而波及全球的“学科结构”课程改革运动,无果而终。从中,人们看到了课程实施的重要性——无论多么理想和诱人的课程方案,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课程实施的层面才能实现其初衷。

※课程的五个层次(美·古德莱德)

一是观念层次的课程——在思考、研究、拟议中的课程;

二是社会层次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推行的正式课程;

三是学校层次的课程——在国家和地方确定的课程的基础上,由学校组织起来的课程;

四是教学层次的课程——教师所“理解”的,并在课堂上施行的课程;

五是体验层次的课程——学生实际获得的经验和体验。

可见,教师是课程执行者,也是课程设计者、课程决策者,教师的课程决策体现在课程实施中,而教师的课程实施体现了教师的课程能力,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课程能力由课程组织与实施能力、评鉴与选择能力及设计与开发能力等三部分构成,教师课程能力的发展表现出阶段性,其标志即最初基本以实施能力为主,然后逐步形成评鉴选择能力,再过渡到设计开发能力。因此,只有教师把教学建立在已有的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并寻求能促进学生吸收课程内容的有效教学方法是,课程才可能得以实施。所以,我认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案例:

一个学校的课程实施方案

一、主要工作与推进方式

(一)培训工作:

1.制定和施行一系列全员学习方案

以二期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为手段,通过各种途径,组织教师学习课改精神和课程标准,把课程的新理念转化为教师正确的课程观念和有效的教学行为。

为此,学校制定和实施了如下学习方案:

(1)市、校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的学习与研讨

①校长室、教导处、科研处制定学校的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

②校长室+教导、科研、政教三处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会议:对学校课程方案听取意见

③行政会议:解释学校课程方案的制订原则并组织全体行政干部学习

④科研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计划包括基础型、拓展型、开放型、研究型等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2)全体教师理论学习:

①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专题讲座

②课程方案:市、校两个方案的说明以及操作总原则

③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的学习

(3)各教研组(语、数、外、物、生化、政史地、音体美)的研讨

其中语、数、外需要专项研讨

①部分参加市、区级新课程培训的教师讲收获、体会及感悟

②市、校课程方案的学习

③听取校本课程组织的意见(内容、人员、课时、形式、意义等)

(二)研究工作:

1.学科标准的研究

操作要点:

(1)教研组解读新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改革方向;

(2)备课组运用新课程标准理解本学科教学重点,围绕重点进行学科拓展研究;

(3)鼓励教师选择最佳拓展点,尝试校本课程的开发。

2.课堂教学改革和教法、学法研究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阵地。我们试图把学科教学与科学思维培养结合起来,在课堂上以知识为载体,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各种创造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帮助学生构建成功智能的目的。

操作要点:

(1)形成以学科特点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为主线的灵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一批个性化的教学范例;

(2)探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公民道德素质为基本特征的一般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

(3)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评课标准。

(三)整合工作:

1.重视学科德育渗透

操作要点:

(1)从校情出发,从学生特点出发,开齐开足开好思想政治课、劳动技术课、班会课等。

(2)坚持“三个面向”,坚持课程改革,积极开展学科渗透德育,寓教育于各学科教学、各项活动和各项管理之中,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3)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辟科技、艺术、体育等兴趣小组,并开设校本课程,有内容、有检查、有总结;音体美和科技活动有计划、有课程安排、有成绩册。

(4)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活动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把发掘课堂的育人功能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主要努力方向之一。

2.探索研究新课程实施队伍的培训模式

对于教师队伍建设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认识:学校的发展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先导。学生需要发展,教师更应发展,教师的发展也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的发展要领先于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工作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逻辑关系。因此,要实现学校的课程目标,就更应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探索出新课程实施队伍的培训模式。

操作要点:

(1)通过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探索研究新课程实施队伍的培训模式;

(2)培养一批改革意识强,教育观念新,具有新课程驾驭能力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3)培养一支具有课程研究能力的教育科研队伍。

3.家长学校建设

面对新形式,学校充分重视和大力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采取积极措施,把学校课程的全面推行工作从封闭转向开放,构筑校内外相互结合的教育格局,以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

操作要点:

(1)家长学校每学期都开办专题讲座,请校外一些专家、学校领导和一些教师给家长上课,宣传有关课程的精神、理念和学校的课程实施方案,对家庭教育作出适当的指导。

(2)选定不同特点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探讨交流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困惑和难题,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各项制度。

二、措施与办法

我们认为,学校课程方案的全面推行既要关注目标管理,更要重视过程管理。在学校教导处和科教处的通力配合下,学校力求在稳定常规工作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寻找课程管理工作的突破口,以显现学校办学理念在课程开发和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的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具体举措如下:

(一)体制建设

1.建立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校长为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主要工作职责为:全面领导学校课程的推进工作,制定学校课程方案,建立学校科研、实施、检查、考评、总结等工作机制,组织校本培训等。

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原则上每月召开碰头会,解决在学校课程方案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遇特殊情况可临时召集会议。

2.建立学校课程建设推进小组

组长为教导主任,成员为各教研组、年级组组长。其主要工作职责为:协调学校课程方案的推进工作,落实教师的具体操作,组织以教研组为主、年级组为辅的学校课程方案研讨活动等。

3.各部门各司其职,明确责任

校长室的主要职责为:制订学校课程建设推进方案,指导方案的实施,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新情况,同时为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

教导处的主要职责为:组织学习和落实学校课程方案,负责指导和协调各学科的课程开发和建设。指导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组织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等相应的活动。

政教处的主要职责为:负责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与家长、社区的联系,构建开放性的综合德育体系,营造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科研室的主要职责为:做好学校课程方案的论证和研究工作,负责收集有关学习资料和成功案例,关注学校课程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教学反思、教学论坛,引导学校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反思,使学校课程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主要职责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组织开展学校课程建设的教学研讨活动,研究学校课程理念的具体操作。

4.创建校本课程的操作流程

学校的校本课程创建操作流程由三个环节四大步骤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

第四章 学校课程建设与文化建设

“新课程”的核心是改变以往由学生适应课程的被动局面,建立起让课程适应并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现代课程体系。这将带来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学习方式等一系列重大变革。如果来回顾一下前面提到的我对课程内涵界定的倾向性观点:

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中所获得的全部经验的总和——包括人类共同的、对学生来说是间接的经验(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有组织的课堂内外的活动中获取的经验与体验,以及学生在“学校文化”中学到的“隐性课程”。

就能看出我的课程观。我以为,如果课改关注的只是课程或课程改革本身,而忽视了承载课程和课程改革的学校,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课程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

一、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

钟启泉教授曾经说过:“课改是一种文化变迁,任重道远。学校文化的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二期课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工程,以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主要针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学业水平,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课程不仅是获得知识的载体,更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校为学生提供全部学习的经历。而校园文化正是一个影响学生学习的“场”,每时每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教育作用,而且这种教育作用具有持久、经常、渗透等特点。反过来说,以高品位学校文化建设整合全校各项工作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着力点。新课程的目标是建设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际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理想课程,所以课程建设其实已涵盖了学校教育各个层面的工作。因此,课程实践正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使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展开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学校是教育改革的基点,如果说,发展教育必须通过发展学校来实现,那么,改革教育也必须通过改革学校的现实来实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建立校本研修制度等举措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生长点,由此引发的新生文化也将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学校要适应新课程的变革要求,就要有文化意识,要从学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入手,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课程改革与学校办学理念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的“日常生活”,也是师生的共同行为、共同表现和共同创造,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学校文化。然而,学校文化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学校文化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对学生包括教师进行熏陶和培养,使之逐步内化为人的精神财富,以实现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方针。因此,学校文化是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而课程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更要与学校的定位相一致,课程建设不能为了课程而进行,而是要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为不同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我认为它既包涵了一所学校对教育教学意义的理解,对教育理想、价值和精神的追求;也包涵了针对本校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差异等实际情况,对人的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解答。前一个部分,从宏观着眼,是学校的办学思想;后一部分从微观入手,是学校的教育思想。课程作为一种载体,正是贯彻学校办学理念的主要途径,学校的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是对学校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最集中的体现和最高度的表达。

我认为,作为一名校长,他的办学理念集中体现了个人对教育的理解,就算校长的任职学校发生了变化,随着校情的改变,随着校长办学经历的丰富和思想的成熟,办学理念的内涵可以进一步充实和细化,但其核心与精髓应当一以贯之。

作为普通中学校长,我把成功建设一所“低门槛、高质量”的优质平民学校,作为办学的定位目标,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培养合格健康社会人”的学生培养目标,并演化出了更为细化的学校课程目标。

而作为一所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老牌区重点学校的校长,我的思想又有所不同。学校刚搬迁到新校舍,作为一座现代化寄宿制学校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但这样一所“老品牌·新学校”,更需要文化内蕴的建设。于是,我思考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继承和发扬学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它的办学基础,增强学校的竞争力,以学校文化重构为契机让学校凝聚更强大的生命力,把新校办成一所特色明、质量高,真正让人民满意的高级寄宿制学校,成为申城北区的教育高地。

于是,我将自己的办学思想作了修正,提出了“优质教育、多元发展、幸福人生”的办学思想,变“不断创造、发展或运用成熟的教学模式”的“多元模式”,为“创建‘多元教法、多元课程、多元选择、多元评价’的学校发展动态格局、实现师生双方个性鲜明、和谐发展”的“多元发展”,以适合学校的办学定位。

同时,从“培养什么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一所区重点学校,不但要培养优质的社会中坚力量,也理应承担起培养社会精英的责任。在办学思想的指引下,我将我的教育思想调整成两个层次,一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培养合格健康的社会人,浸润‘求真、向善、尚美’的人生信条”的教育思想,一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提出的“培养志存高远的栋梁才,砥砺‘修其身、怀家国、任天下’的人生目标”的教育思想。

当然,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我的办学理念的内核还是没有变。我将正在创建中的学校文化的精髓提炼成了学校的校训,即“宁静 卓越”。这两个概念貌似矛盾,却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核,这个精神内核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真”,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务实求真、勇于挑战是成就卓越的基石,也是宁静持守的内涵。“善”,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诚信向善、公正和谐是成就卓越的保障,也是宁静持守的底线。“美”,是指人对自我对世界的感受,健康尚美、情趣高雅是成就卓越的动力,也是宁静持守的源泉。学校的文化精髓,其实就是对“真善美”的人生哲学的参悟,就是对“志存高远、品位高尚”的人生境界的品读,就是对人生圆满幸福的不懈追求。

同样,我以学校课程建设为实现育人思想的载体,营建学校文化。

三、课程的变革与文化的沿革

新课程是一场涉及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学校评价机制、教育教学管理等一系列领域的全面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对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的一场革命,甚至是一种颠覆。

新课程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整合和课程体系的建构,还涉及到教育观念、评价机制等等的转变,于是这种变革就不仅存在于制度层面、行为层面,更将存在于人的心理层面和观念层面。课程的结构、课程的体系可以说变就变,甚至可以做到颠覆和逆转,但是,思想观念的更新,知识体系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教育专家所揭示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与革新并进、一元与多元并重、传统与现代并行、现实与未来并存、理论与实践并肩、显性与隐性并举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同时,如果说人的本质是文化的,那么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和创造文化;学校发展也可以说是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形成学校自身文化的过程。因此,无论是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课程,还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参与学校文化再生的课程,都离不开一个文化层面上的变革。然而,文化能被颠覆吗?不可能。与制度和行为的变化相比,文化的变革常常是内隐的、缓慢的和“润物细无声”的,我们甚至不能把它称为“变革”,而只能说是一种“沿革”,因为文化的创新也好,发展也好,必定是在文化本身的流传和继承中实现的。因此,基于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改革,作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途径、作为学校办学目标实现的载体、作为教师思想观念更新的平台、作为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机遇、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抓手,只能以自身激烈的变革,带动和影响学校和社会文化的沿革。所以,在具体的实施和操作层面,我们不能要求它一蹴而就,一步登天,我们应该在积极响应和有所作为中保有一份耐心、宽容和期待。总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这是一条我们必须要接受和尊重的规律。

总之,好的学校课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缓冲带和变速区,能提供充足的空间,在课程实施中让学生去体验,让老师去反思,让创新生成,让新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式能拥有一片从容成长的天地。课程在师生的脑海中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它不是老师编出来的静止的文本,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成长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第一考虑的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包括习得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欲望和毅力等。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课程领导者英明的决策、合理的设计、不懈的支撑与适时的调控,将教师的智慧和特长当作教育资源来开发,让课程的实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从而提升教师源于职场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听课杂谈

(一)

我习惯于在听课过程中边听边思考,在听课的过程中,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感悟到一些平时未及思考的问题,也学到很多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同时也能发现一些问题,现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与大家交流。

1.备课先备教材还是先备学生?

备课可分成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实验等几个方面。在备课的过程中如何安排这几个内容的顺序?特别是到底应该先备教材还是先备学生?

这几个方面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都要思考,而且有经验的教师会有机的将这些结合在一起;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尽管几者都需要,但先后顺序却体现了教师的学生观。有些教师习惯于先备教材,在这些教师的思想中对待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教学作为一项任务,只需要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就是完成任务了,所以他们首要的就是选择教材。是的,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是很重要的,我们没有任何贬低对教材研究的想法,但是我们认为教师在准备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先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充分考虑任教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因素。了解优秀学生、特殊学生、各类困难学生的状况,了解学生的心智水平,知识差异程度。这样的准备体现的是教师以学生接受为主,以培养学习方法为主。

2.设计教学过程重在教材处理还是重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

设计教学过程重在教材处理还是重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体现的是教学过程是重在传授知识还是重在学生能力培养。

教材是教学的最主要的材料,作为教师当然要认真研究,不仅仅是研究教材。课程标准是总纲,教师还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对传授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大致的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要事先通篇阅读,要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对教材应该有自己的处理意见,不能照搬教材。教师尊重教材是对的,教材是一些优秀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现代学生的心智水平、年龄特点编撰的。但它是总纲,并且由于授课教师的风格、个性等不相同,面对的学生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教材的知识内容的传授顺序、例题选择、重点难点等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此教学才能更加顺畅。我们的观点是:立足教材、超越教材。

但是,研究教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将学习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说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简单的传授给学生,而是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要思考如何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效记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构建良好的思维结构。

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首先是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如何教。

在研究教学目标时,建议大家不要照抄教学参考书,现行教材教学参考书一定要仔细阅读,它是专家的思想结晶,但它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你的学生,而且一般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目标只是对知识的掌握提出粗略的要求,提供的只是粗略的参考意见,并不一定适合各层次的学生实际,况且国内教学参考书对情感、技能等目标很少涉及,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清晰而准确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实际上已完成了备课的主要内容。我个人认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按布鲁姆(B.S.Bloom)的认知目标分类比较实际。

要上好一堂课,教学目标要非常明晰,想清楚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备课时需要花大力气研究课的教学目标,无论是三维目标还是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实际内涵都一样,现代教学目标实际上是布鲁姆教学目标的变通。教学目标研究透彻,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指向才会更加明确,过程才会更加科学合理,教学效益才会提高。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有大目标与小目标,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学期目标与课堂目标等。教学目标应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与具体的教学技能、学习技巧。

3.创设教学情景为了活跃气氛还是教学本身需要?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创设教学与学习的相关情景,是现代教学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的教学法或教学模式当中都要求有创设学生学习情景的内容。事实上现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确实是创设了好多教的情景和学的情景,这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教学情景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创设,它是教学过程中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因为在公开的组织教学过程当中领导听课、专家评课时需要看到现代教学情景创设而去创设教学情景,创设情景应当是教学过程的内在需要,是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必须给予的一项内容。现在有许多课(特别是公开课)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专门创设情景,有一些属于“贴标签”,为创设而创设,显得生硬勉强。应多考虑创设的目的,是为了形式上的出彩还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思维、帮助加强记忆。

4.如何创设教学情景

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不仅因人而异,也要因材而异,不同性格的教学者要根据自己的性格、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手段、形式很多,包括其他各种教学辅助材料的展示与应用,都可以创设我们所需要的某一个教学环境、教学情景。在教学情景的创设过程中,可以是教师独立创设,可以是学生独立创设,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创设的;可以通过人物来创设情景,可以通过展示材料来创设,也可以通过人与展示材料组成学习材料进行互动式的交流来创设。

对话式的情景。通过师生间或生生间的对话创设一种情景,这种形式的情景是最为常见的。可以是教师提出某一个问题或展示教学材料,要求学生从中归纳分析;可以是学生提问、师生讨论等形式,这些师生间的对话式交流活动是创设情景的基本方法。当然也可以是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自由回答、自由发言的形式,以及学生互相之间的辩论、质疑。

故事式的情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选择背景材料,以故事的形式呈现。选择的故事可以由教师来讲授,也可以由学生来讲授;可以是书本上人尽皆知的故事,也可以是生活当中的一个小小的故事;更可以是图片式的、或影视式的故事。通过故事师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来创设需要的某个教学环节中的情节。

小品式的情景。这类情景带有更多的表演属性。现在比较多的是根据教师的某个教学要求或教学内容内某知识点的学习需要,由学生之间组织一个小品表演(教师是否也可以参加学生的表演,而不是作为一个导演或观察者?)。小品表演可以是当场表演,也可以事先摄录在课堂上通过视播设备播放出来。

实验式的情景。实验情景现在形式也比较多,可以是教师展示的演示实验,可以是学生的演示实验、示范实验,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做的实验,或用多媒体再现科学家们的实验,也可以是工厂里的工作流程等等,可以通过这些方法、途径来创设某些实验科学的学习背景材料或学习过程等情景。

影视式的情景。有些情景在实验室里、教室内是无法再现的,比如说讲到大气的污染,你说大气的污染在实验室中怎么做呢?但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来表示在实验室里无法完成的教学背景材料;通过影视作品来创设教学过程当中需要的模拟学习或体验学习的环境。

模仿式情景。学习的初级阶段就是模仿,模仿是学习者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年龄越小的学生,越是喜欢模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活动特点,组织相应的教学过程。比如让学生模仿某一件事情的发生,或者模仿某一个人物,或者再现故事中的某一段情节。

5.“探究学习”是否就等同于“小组讨论”?

“探究学习”一词现在很流行,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其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但“探究学习”是否就等同于“小组讨论”?课堂上常见四人一组,展开轰轰烈烈的“探究”。其实,“小组讨论”只是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探究根本目的不在于此。探究是以激发学生思维为特征的活动,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训思维能力即可以提高智力水平。许多学科其实都有内在的思维规律,教师组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智力就是要用自己学科的思维来训练学生。

6.课件能否完全代替板书?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教师喜欢运用课件,课件也确实有字体清晰、画面精美、信息量大等优势,但是板书是否就可以不要了呢?课件是否可以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其实,板书的过程就是教师思维演绎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一边记录来了解教师思维的过程。同时也通过多感官联动,加深记忆,增强理解,而这些功能至少目前来说,是课件无法替代的。讲解题目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一定要有板书的过程。

我们国家现在的教学机制还是集体授课制,而集体授课制的教学活动本身就要求教师要有板书。因为在这种组织教学活动当中,不可能使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如果教师没有一个非常清晰、规范的板书,那就会造成很多学生的学习进度不统一。所以在集体授课制的情况下面,对板书的要求是很严格与规范的,要求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板书的形式示范给所有的学生。

7.教学组织要规范吗?

我国的集体授课对课堂的组织教学形式是有要求的,但是随着80后走上讲台,上课迟到、早结束、拖堂、无故缺课这些现象开始逐步出现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我们暂不讨论。但这些现象给学生造成很坏的影响,学生因此会对该教师产生排斥,进而否定教师的教学,也会造成学生治学态度不严谨,所以对教学形式的规范是必须的。

8.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重要吗?

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来加深理解课堂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帮助学生训练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自我检验、自我评价。学生通过作业练习以后就会很清楚自己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布置的这些习题我如果能够很顺顺当当地完成的话,说明我对这节课是基本上都理解都掌握了。如果在作业当中出现问题了,有的时候就会逼着学生去反思,他也就会知道在这节课当中自己有什么地方是没有掌握的。

教师对作业的批阅实际上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种形式与手段,特别是当教师在批阅的时候如果能够加以简单的点评的话,师生之间这种情感的交流可能更加紧密。

在个别学校的个别教师中存在着这样几种现象:学生作业教师事先不审查,出现超前、超范围现象,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精力,也引发了学生的不满情绪,造成了不必要的学生负担;有些作业批改马虎,有些长期不批改;或者经常只报答案,或让学生自行对答案;布置作业忘回收、忘讲评等。这些现象最终会造成教师作业布置的严肃性大打折扣,导致学生对有些学科作业不认真。教师对学生作业要保持足够尊重,这是学生的劳动成果,而且从作业中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发现自己教学上的问题。作业批改要适当加强技术,如可以面批、分小组批等。对作业中出现错误多的问题,要有详细演示板书,讲解后还需专题训练。

在一些毕业班中还存在作业布置简单重复,大量作业没有经过选择,学生重复训练很多,效率很低,而这种训练也没有及时诊断。因此,学生知识缺陷没有解决,会的不断重复,不会的依然不会,教师常以“这道题讲过几遍啦,怎么还不会”来责备学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有的永远在错误上进行训练。

作业的类型主要有:①书面练习。书面练习包括平时的作业本、练习卷等;②实践练习。实践练习主要是指一些以操作性为主的作业,可以是由学生在家完成一件作品;可以是由学生模拟课文或者课堂上的事物,完成一些操作;③口头练习。口头练习主要是一些背诵的内容、一些要朗读的内容、一些要听的内容。现在用得最多可能就是在英语和语文学科里,要听、要读、要背。还有其他各门学科在对定义、概念、公式的一些识记内容的口头练习;④研究性作业。研究性作业是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对某一问题进行专题探究的一种作业形式,主要属于研究性课程的作业形式。学生通过专题研究,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学习与创造的过程并从中取得学习的经验,获取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9.教学计划提前完成是否科学?

各学科教学要根据自身的学科要求,合理控制教学进度,不要赶进度,不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不提前完成新授课教学任务。要重视基础,不做“夹生饭”,要做到段段清,不留疑点难点。一知半解之后再纠正就很困难,返工费时且效果不佳。

我们现在比较习惯于将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直接从教学参考书中罗列出来,但直接罗列出来是不一定适合我们学生的,因为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是编教学参考书的专家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编制的,尽可能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但正因为如此,它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而且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完全适合。所以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

10.教学民主与严格要求矛盾吗?

我们认为教学民主有几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的人格尊重。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应该得到尊重,学生虽然是求学者,但是教师依然应该对学生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们,尊重学生也是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我们的事业。

个别教师不尊重学生,语言尖刻,冷嘲热讽,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有的教师还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很会说话,却不知无形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既造成师生对立,使得教育矛盾演变成激烈的敌对矛盾,而且对自己也造成伤害,也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并不必要的烙印。

教学民主的另一含义是师生的教学相长、共同研讨、共同提高,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坦然面对学生可能的质疑。

还有个别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面对学生的提问,经常回答“我课上已经讲过啦”,“这么简单的问题还不会啊?”,“和同学讨论一下吧”,搪塞过去,不鼓励学生提问,或者貌似回答,实际简单重复之前讲过的内容,没有具体针对性辅导。这些不仅仅是教学民主的问题了,可以认为职业操守上出现了问题。

11.考试命题有没有原则?

命题,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现在却成为部分青年教师的软肋,究其原因固然是这部分教师对掌握教学技艺本身的意识不强;同时也是由于市场上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教辅材料,教师过多的依赖这些教辅材料,造成命题能力的减弱,因此命题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已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不合理的考试命题经常有出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深奥,使学生无所适从。试卷命题有的脱离实际,经常出现两种现象:一是与期望值距离很大,教师把握不准试卷方向;例如希望70多分,结果50多分,说明对学生了解不够,说明师生交往少,也说明教师在课中课后,作业批改上都存在问题;二是故意很难,刁难学生,有的教师还得意洋洋,自以为打击了学生的骄傲,实际是损害了学生对此学科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往往相反。

一般情况下,诊断性测试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某一部分知识掌握情况而进行的检测,教师可以随时选择一部分题目形成一张试卷进行检测。单元测试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讲形成性测试的时候,教师就要考虑到知识点比例分配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单元测试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本章的知识内容、学习体验,试卷的主要知识内容都围绕本章系统,如果以百分制计算的话,单元测试的内容一般来说80%~90%应当是本章内容。

如果是期中考试的话,因为它是学期中一次完整的形成测试,所以在这个考试当中的内容的权重系数应当是相等的。权重系数相等不是说每个知识点都要面面俱到,而是重点的内容都要适当地照顾到。如果是期末考试的试卷,命题的知识内容以期中为界,期中前与期中后的知识点比例一般来说是“4∶6”,或者“3∶7”。为什么是“4∶6”、“3∶7”呢?就是下半学期的内容占的权重系数要大一些,因为下半学期的内容没有经过完整的形成性测试的检验,所以它的权重系数要大一些,在一张试卷中占到60%~70%。如果是学年的考试,一般来说第二学期的内容是占70%,第一学期的内容占30%。在这里说的是一般情况下,有时也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变通。

考试命题原则通常有:

(1)分值与知识点的重要性要同步。

命题时分值与知识点的重要性要同步,一般为正比关系。上文提到的分值的分配实质上也就是命题当中的对知识点的要求。

(2)题型的选择要合理。

题型选择要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测试类型、测试要求等来进行选择。在题型选择中,要注意随时观察新的题型的特点。

(3)注重知识面的覆盖率与科学性。

不论是在何种形式的测试中,命题教师都要注意本次测试的学习内容的知识系统,特别是在综合性测试当中要注意知识面的覆盖。在命题中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包括语义上可能引起歧义的都要避免。

(4)严格遵守课程标准。

命题要按照现行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如果课程标准没有要求的,或者只是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教师却反反复复去考查它的运用、理解、评价等这些较高层次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就是增加学习负担,就可能超出学生的心理、智力的水平,学生会因此而感到学得很累,并且教师的教学时间与学生的学习时间也会不够。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的依据,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课程标准。

(5)在同一套测试卷中题目排序应该由简单到复杂。

教师在进行诊断性测试和形成性测试的命题工作时,一般要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安排习题;如果试卷开始的习题难度很大,学生的情绪就会被破坏,心理可能会不稳定,时间分配也会出现问题,试卷就不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所以要让学生逐步进入状态,命题要由易到难,这样他可以慢慢地进入状态。

(6)客观性命题与主观性命题要相结合。

在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比较追求客观性的命题,客观性命题当然有很多好处,因为客观性命题标准统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答案不会产生争议。但是客观性命题虽然标准比较统一,比较公正,但教师在诊断性测试和形成性测试当中,尤其是诊断性测试当中却应该出现得少而又少。因为诊断性测试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而客观性命题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

(7)命题要有区分度。

命题区分度不仅是体现在卷面分值当中的区分,更重要的是通过命题的把握,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有效地检测。分值只是一个形式,区分度要将学生的智力发展趋势、思维水平、知识掌握程度等情况通过试卷区分开来。一张命题内容合理、科学的试卷应该是有较高的区分度的;从分值这一形式上来说,区分度的最佳分值在哪里呢?在百分制中平均值是在70分左右,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65~75分的区分度应该是效果较好的。

所以经验丰富的教师对试卷命题的分值控制很重视,测试题目的安排不要太随意,面对低年龄学生时,为了鼓励并增强自信心,试卷分值一般可安排较高;而对于高中学生,试题过于简单则对激励学生的作用会减弱。

(8)命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现在的问题是部分高中教师有时会出现命题偏难的现象,一场测验结束,平均分还不到六十分。有些教师可能有这样的想法:试卷分值低,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却不知偶尔为之是可以的,经常性如此却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所以命题的时候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教师的命题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教师的期望值是70分,实际学生的得分只有50分,那教师的命题还算成功吗?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而反映出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不了解,不了解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正常的分值的误差一般不应超过5分。

(二)

12.课堂教学语言为何不能简单重复,过快,过多?

人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即在进行思想交流、知识传授的过程当中,所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是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与技能的第一工具都是语言;语言是思维活动的主要载体,是思维的主要工具之一。

教师讲解的目的是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如果教师满堂讲解,如何能使学生有时间思考,如何消化知识?学生的语言如何训练,思维如何训练?所谓的自主,探究,都变为空话。语句过多,造成听觉疲劳;语句过快,造成思考时间缺乏,导致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如果复习不及时的话,长期可能会产生学习困难,形成新的学习困难学生。

而且为了帮助学生训练思维能力,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的严谨性、创新性、精炼性、连贯性、明确性。更要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是不能有文科理科之分的,理科也有它语言表达的一种逻辑性、程序性,文科当然也有其学科的表述要求,语文教师可能在这方面任务更重一点。

13.过多学生活动教学效果一定好吗?

教学不能仅满足形式上的活泼,应该注重内涵的挖掘。课堂的活动可以创设愉悦的氛围,目的是为了教与学的需要,不是图热闹。要避免仅仅利用活动的名称,注重形式上的相似,内容实质无变化,策略无提高的现象。

14.新课讲解例题全部用教材是否最佳?

教材中选用的例题一般有其道理,它是编写教材的同志多年的经验结晶,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代表性,范例性,教师不应抛弃,应该认真钻研。但要注意教材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我们的学生是否全部合适运用要进行具体分析。在实际课堂中,有经验的教师并不照抄照搬教材例题,如果只是单纯的讲教材例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有些题目过于简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益,注意力容易分散,久而久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所以,不要依赖教材,要在此基础上再创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用。

15.教师为何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

唯一的、最佳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一般情况下一位教师要胜任教学工作,最少要掌握4~5种教学模式,而一位优秀的教师通常掌握的教学模式都不会少于7~8种。

任何学科学习内容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不同学习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课型也要采用不同方法或教学模式,即使同一节课,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采用整合的教学方法,例如传授式、边讲边讨论式、实验、小组讨论式、探究式、研讨式等。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教学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16.为何要教会学生学会提问?

提问是学会学习的外现形式,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简单积累过程,而是知识在大脑意识中内化的过程,动物是简单模仿,人则需要思维,提问的过程说明学生在思考,学会提问是从机械简单训练中解放出来,经过大脑的有意识的学习,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问也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找出有效或错误之处,便于对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思维能力。

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提问,还可以调节学习气氛,增加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17.教师为何要注重仪表?

随着社会的变化、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不断上升,衣食住行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随着年轻教师的不断加入,教师仪容仪表也在不断变化着,而有些青年教师思想新潮、开放,衣着打扮或比较随意,或浓妆艳抹。穿着拖鞋,低领深口的、短腰的、吊带的等穿着,这些都是不合适的。

教师要注重仪表是因为职业需求。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青春期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对教师仪容仪表观察仔细,作为一名教师,他的每个动作都有可能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学生年龄越小,模仿效应越强,所以教师要注意肢体语言。对教师的教态要求是落落大方、不化浓妆、衣着整齐、言语文明、举止稳重、上课要目视学生,充满激情,避免不文明、不自信的小动作。

18.如何改变沉闷的课堂学习气氛?

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有的学生反应较敏捷、互动性强、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而有的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在课堂中与教师呼应不够。由于我们现在采用的是集体授课制,班级间同样也有差异,有的班级整体气氛活跃,配合好,互动多,也有的班级学习气氛沉闷,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课堂气氛不活跃易造成教师的教学激情受打击,学生学习过程也容易疲劳,教师较难准确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教师应主动对比较内向的学生、气氛沉闷的班级进行有意调动,方法可以是教师对自我教学方法的改变,多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尽量减少知识单向传授,可以采用学生活动较多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讨论、实验、动笔演练等,可创设活泼生动的教学情景,如讲些小故事,采用一些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于思维量大的问题宜采用小坡度的方式循序渐进,降低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9.为什么要温故而知新?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不断回顾以往的知识,以此引领对新知识更为有效的学习,尤其在单元、章节学习之后要及时注意回顾以往的知识。初三、高三毕业班,知识容量更大,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边讲授边归纳,边整理边指导,教会学生自行梳理知识。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多,学生容易造成遗忘(遗忘其实是很正常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新旧知识联系,可以采用联想手段回忆旧知识,也可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比较、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对相关、相似、同类的新旧知识点要通过回顾、设计、综合等方式来强化。

20.如何养成按学科要求记笔记的学习习惯?

教师教学内容不可能完全照搬教材,教材面对的是整体学生,知识点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材内容应作适当的变动。教与学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往往会选择讲解、探讨、互动等方式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获得专家型的思维模式,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而这些学习过程在教材上是没有的,为避免遗忘,必须作适当的记录。在指导学生记笔记时要教会学生如何记录知识的重点以及对难点的理解、判断等思维过程,学生在学习记录时要学会提高效率,记录关键词、板书主要内容等。

文科中许多听课内容在课本上会呈现,如语、英、史、政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以眉批、注释等方式记录在课本上,不一定要完整摘录。

21.为何要学生模仿教师的思维过程?

教学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终身学习、开发学生智力。智力是思维核心部分,提高智力水平,要从提高学生思维方式入手。首先是模仿,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过来的,儿童就是模仿成年人的动作、语言、行为并慢慢形成自己的认知系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可以通过展示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形成从思考到认识到判断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对教师专家型思维过程的模仿,得到完整的思维认知过程,由简单认知到知识内化,学会演绎、归纳、评价等方法,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22.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思维兴奋点?

在学习过程中,如思维处于兴奋状态,那么注意力就容易集中,记忆效果就会较好,理解能力也能增强,容易形成师生互动,教学效果明显。但学生思维不可能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教师要善于调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的知识板块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关注的是某一个所谓的知识重点、难点,但实际上学生知识结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思维兴奋点的呈现应该是波浪式的,一浪高过一浪,学生思维跟教师思维进行互动的时候,应在知识评价、迁移中达到最高潮,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对教法中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兴奋,要进行时机、方法、场景的设计和思考。

23.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现在由于有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等众多考试的压力,教师和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感。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想尽快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任务,难免拼命赶进度,留出时间复习,但如此做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教师为了赶进度难免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把握不准,对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下水平的学生带来困难,知识点没有讲透,再回头就很困难,学生对知识点深度掌握不够,前后联系、内化知识会忽略,看似学过,但未能形成完整体系,知识不牢固,容易遗忘,知识迁移更是困难。教学时间安排不建议赶进度,知识点要逐一落实,消化,对较难理解、抽象的知识点要舍得花时间,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最大多数学生逐个理解记忆,如此在知识内容充分落实的基础上,总复习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为何要组织有效的课堂提问?

随着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出现了大量的课堂讨论、提问的组织形式。曾听到某一堂课,教师就提出了近六十个问题,然而很多的问题根本就不需要作为问题而提出。课堂教学提问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有的教师为提问而提问,有的是为公开课的需要,其实提问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但从课堂教学本身而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

我们认为让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是有效的,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能激起思维活动,是浪费时间;过难的问题又抑制思维,最适合的难度是“跳一跳,摘得到”。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对自己的设问精心设计,问题的语言要精练、准确,指向性要强,不要让学生产生歧义,如果学生思维未能进入激发的范畴,教师要勇于改变提问的途径与方法。不同的学习内容、知识或面对不同的学生,提问方法应有所不一样,所以,设计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要看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需要,看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提问的时候,对类似的问题不要进行无谓的重复,重复应该是有目的的,如为了知识的强化,但强化不仅依靠语言或问题的重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刺激强化,可换多种思维角度进行,也可通过多种感觉方式进行,如讲解、讨论、练习、默写、演示等。

除了教师自我预设问题,还应鼓励学生积极质疑。质疑是思维活跃的外显形式,能质疑说明思维在活动,质疑的水平越高,思维活动的水平越高。曾有一名学生问教师问题,教师说,这是语法问题,请看语法书,又问一问题,教师回答,这是词汇问题,请看词汇手册,第二天学生又问一问题,教师回答,这题昨天已经说过,看昨天的例题。教师如此应付学生,不仅否定了学生的好学精神,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职业的操守问题。

25.如何准确评价学生学习状况?

要准确有效执行自己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是前提,只有了解学生学业现状,才能准确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教师如何准确评价、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互动,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并且可以在课堂内做些反馈练习,还可以布置一些任务,通过任务的达成度来了解学习状况。现在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布置作业,教师也要精心准备,使作业有效、科学、合理。同时,要对学生作业及时批阅,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教师在抱怨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确实,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对其在接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成绩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对其在今后的工作中的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工作效率都会有影响。

一、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绝大多数人的天赋其实是相差不大的,如上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委托社会机构对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相关的测试,测试结果证明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获奖者是智力较高的,三分之二的获奖者智力是普通的,与常人相当,但是他们与常人不同之处在于非智力因素,他们的非智力水平远远高于普通人群。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人们的意向活动而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有着很大的不同,非智力因素更多是在心理方面的因素。包括自我抱负与理想、独立性、自主性、意志力、好胜心、坚持性、求知欲、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等。

大量的案例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养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保证,是必要条件。青少年的非智力因素还没有完全形成,如果教师、家长能够意识到学习习惯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这对孩子的终生学习都是极有意义的。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意哪些方面

学习习惯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存在的,课前、课中、课后,在校学习与在家庭学习,教学课堂上与自修课等等。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纠正、巩固。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要的是要坚持纠正自己不良的习惯,尤其是以下的几个环节。

1.课前的预习

我们并不主张所有的学科、所有的知识点都要预习,但是我们认为对自己的薄弱学科、比较抽象的知识、难度较大的知识;重点学科、重要的知识等需要进行必要的预习。

预习时主要是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些大致的了解,并不需要像课堂学习那样将所有的知识都搞懂,否则将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影响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情绪与效果。

预习时一般是先通读学习内容,同时可以做一些记号或注解,便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及时理解、内化。

预习一般不必过于深入,但是如果是自学的内容,或者是自己独自增加,或者是自己的特别需要单科突进的,或者是竞赛型的而不是集体授课的内容,则必须认真预习,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做好记录,过后通过与教师或同学的讨论来解决。

2.课中的学习习惯

①在集体授课过程中由于学习者众多,教师很难时刻照顾到所有的学习者,所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重点是注意力的集中;注意力集中,思维才能跟上、才会敏捷,记忆才会深刻。注意力是记忆的基础,所以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就好,关注程度就能提高,因此对课堂内容就容易理解,学习效率就会比较高。

注意力集中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产生疲倦,大脑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比较容易兴奋,思维运动状态速度较快。

如果学生注意力集中,就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作为专家的思维方式。因为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的是教师的思维方式,相对学生来说,它是专家型思维方式,教师把这种比学生高一层次的,或者更具有科学性、良好思维品质的思维方式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学生如果注意力集中,他就容易把教师的这种思维方式接受下来,成为他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提高,这也就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提高注意力一方面是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采取有效的方法(请参考《教育基本技能初探》中的有关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学习者对自己的有意识的训练。

②如何提高注意力:

a.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动作来增强注意力的集中。通常的方法有做笔记,在教材、讲义等资料上通过圈、划等各种符号刺激自己;还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动口记忆、参与讨论等;有机会的话尽可能动动手等。

必要的时候要调动所有感、知觉器官,我们为什么在卡拉歌厅里学歌曲比较容易?这就是因为我们的眼、口、脑等多种器官在同步工作,所以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的效果就比较显著。

b.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所以我们要有意的养成对知识的渴望。

c.保证睡眠。每个人的睡眠需求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一天睡5个小时就足够了,有些人要睡8个小时。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给予充足的睡眠时间,休息充分,人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休息得不充分,人们就会感到很疲倦,注意力就会分散。

d.适当营养。学习也是很消耗体力的,在学习时间较长、学习强度较大的时候要适当的增加营养。

3.课后的学习习惯

①课后及时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

复习是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系统、知识点、技能等的梳理、内化、提升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知识的梳理。通过知识的梳理,将知识进行了重新整理,因此对学习的质量会有明显的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除了知识内容、知识体系能得到梳理,而且在梳理的过程中,可以解决知识困惑,可以对难点内容扫清学习的障碍,对重点内容重复强化,提高学习效率。

②作业与练习

及时而有针对性的学生作业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对所学的知识点的落实情况,了解知识技能现状,了解自己的思维能力等等一些基本的学业进步情况。并且可以通过分析作业当中的问题了解在学习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了解学生对自己这门学科的掌握程度。能帮助学生强化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来加深理解课堂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帮助学生训练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自我检验、自我评价。

所以我们要及时、独立的完成相关的作业与练习,达到复习、巩固、强化等目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先复习再做习题,先背诵再练习,这样的学习效率比较高。

③纠正与巩固

必要的复习、练习等学习环节之后,对所发现的、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纠正,不要让问题留存,以免由于问题的堆积,造成学习困难;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要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及时的巩固,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

要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在记忆过程中,遗忘是正常的,是必然的,遗忘的知识远大于记住的知识。各种信息材料通过我们的各种感觉、知觉系统刺激大脑,大脑随之作出反应,并进行识别,部分信息材料由于无意义或未被关注而被弃用,另一部分信息材料则被大脑记录下来,成为短时记忆。但短时记忆的信息材料不会全部转为长久记忆,相当大的一部分会被遗忘,大脑对短时记忆的材料要再次进行深度加工,并通过各种赋予再现的途径或方式,保留在大脑皮层内。这些被长久记忆的信息材料相对于原始状态下的信息材料,在形式上已通过加工发生了变化,成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数量上已大幅减少。

学习者接受外来信息刺激后,大脑进行识别,对于需要记忆的内容发生兴趣,此时为了能将信息转化为针对记忆,需要进行重复来加深大脑痕迹,因此我们在学习知识内容时,应有意识地进行重复,这样的话,信息就可以比较稳定地存贮在大脑;但这样记忆的内容,遗忘程度还是比较高,为了使之进一步稳定,学习者必须在24小时内重复学习材料,一般可以在晚上睡前复习或第二天早上复习。此时如果学习材料非常稳定地存贮于大脑,则说明这些学习材料已在大脑内化,今后只需在适当的时候重复强化。但如果信息不稳定的话,就需要对这些学习材料重新学习强化;稳定的学习材料一般要求2~3天,最远在一周内也要重复强化;直至完全内化为大脑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4.尽可能独立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经常的遇到问题,我们要坚持在问题出现的时候,首先是独立的思考,不要一有问题就问他人,只有自己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才能对知识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才能不断的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避免有了问题也不问,不去及时解决的倾向。我们建议在自己独立而有效的思考之后,如果还没有及时解决问题的话,就要及时请教教师或与同学讨论,千万不要让问题堆积起来。

5.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很好的学习习惯之一,甚至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很好的生活习惯,毛主席就是这一方面的模范。

阅读教材可以使我们对知识有全面、系统的理解,可以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课程目标。

阅读各类书籍,可以使我们在博览群书的同时,既能获得愉悦的心情,也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

6.自修的习惯

在求学期间,我们是有教师帮助的,但是教师只是学习的引领者,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还是要依靠我们自己,因此我们要每天安排时间,对自己一天内的学习进行小结,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自我检视,可以补缺补漏,可以巩固提高。

自修的时候,要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必须进行交流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影响他人的自修。良好的自修习惯是能静心、能独立思考、能小声交流。

家庭自修也要与在教室、图书馆保持一致的学习习惯。不要随意,不要放松。

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居家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中国的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造成了很多的问题,反映在家长对待孩子的居家学习上也是如此。面对孩子不认真学习,家长要烦恼;孩子学习认真,家长心理上又会出现疼爱问题。

高中的入学不是就近入学,而是根据不同的学业情况及学生的志愿而录取在不同的学校,所以学生可能在路上的时间比较长,回到家就比较累;而且有很多孩子还是可能住宿的,只是在周末回家,这种情况下孩子回家后易出现的问题往往有:a.睡懒觉 b.无节制的上网 c.长时间电话聊天等。

而此时的家长易出现的问题通常有:

看到孩子一周只回家两天,疼爱较多;过多考虑的是孩子是不是瘦了,是不是黑了,当然这是正常与必须的,可是家长往往考虑了生理而忽视了心理及其他的非智力因素等。

由于孩子平时不在身边,而且由于本身代沟的客观存在,家长有时已经不习惯与孩子如何相处;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校的活动,了解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等都可能被忽视。

也有个别家长由于孩子平时不在身边而有较多的社会活动,当孩子回来以后,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安排,使得与孩子的交流时间也没有了等。这些都是少数家庭里存在的问题,但是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唯一的。

那么家长如何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居家学习的习惯呢?

1.制订并保证作息时间的合理

a.适当的睡眠。由于在校是集体宿舍,学习也有压力,所以孩子在校期间的休息大多数都不是十分理想,周末在家里休息可以适当多睡,但不能晚上上网,白天大睡,比平时多睡2~3小时就可以了。

b.科学与合理的学习时间。学习与活动的时间要交叉,双休日期间要保证:周五晚上2~3小时学习时间,双休日:不少于6小时的学习时间;注意连续学习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半小时。

c.适度的活动时间与适当的体育活动。每天要有两小时左右的活动休闲时间,1~2小时的体育活动。

2.父母与孩子要有交流

孩子正处在成长期,不仅仅是身体在发育,思想也在不断成长,心理也会不断成熟。他们会遇到很多的困惑,由于各种原因,孩子们遇到问题还不会及时、主动与家长、教师进行沟通,因此我们成年人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

交流应该是全方位的,身体的、思想的、学校的、家庭的等,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可以交流的。在交流中加以引导,在于无声处了解孩子的思想,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交流时家长要学会倾听,不要很武断,不要很轻率的打断、否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与信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