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_民族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_民族文化教育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不少研究者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转移到了学校教育上,认为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有组织、有计划等特性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提出“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发校本课程”等建议,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_民族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1]

⊙陈国华[2]

[摘要]随着民族文化进校园和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有机会进入学校教育,但是由于学校教育中升学竞争压力、效率取向、教师自主权缺失以及民族文化的渗透性、宗教性、内隐性和大众性等特征,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发挥有限,导致了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提出了整合多元教育模式、传承民族文化的观点。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有限性

学校传承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即通过民族文化引入校园,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近来学者讨论较多的话题。但是,由于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教学存在的诸多局限性,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是有限的。在经济文化逐步发达的当今,任何单一的传承方式要单独承载民族文化是行不通的。(www.guayunfan.com)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面临传承的困境。因此,不少研究者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转移到了学校教育上,认为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有组织、有计划等特性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提出“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发校本课程”等建议,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即不应该把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完全交由学校教育来完成,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是有限的。

一、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表现

随着民族文化进校园及民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得以有机会进入学校教育,但是由于学校教育具有的一些属性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使得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教师积极性不高

有学者调查发现,在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教师大多是被动地开设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学校用人体制没有优胜劣汰的机制,老师考核指标没有体现鼓励创新的精神,主流课程教学任务较重,高中阶段的升学压力较大。许多老师认为,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是额外的兼职,是副业。老师们只能按照上级安排被动地为了完成任务而参与民族文化教育[1]。有学者对黔南和黔东南的部分学校调查发现,民族文化教学师资缺乏,其课堂教学只能表象性地维持存在,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应有的实质要求[2]。由于师资缺乏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教学活动很难正常进行。另外,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职前培训中,存在着忽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倾向。民族文化传承大多渗透在各科教学中或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这样,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师资就更难得到保障。

(二)民族文化丰富性缺失

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引入只考虑到了民族地区的典型习俗、民歌、舞蹈等,而民族地区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一些基本的地方性文化却未涉及,即使有也只是点缀的性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时,大都表现为一种技术层面的或表层事实的传承,而这些文化背后的资源或其本身的完整性被忽略了,只是将其支离破碎地分解开来,或者只有文化中的“微末”与“片断”得以传承。这样,民族文化本身的内涵或意蕴在传承时就被改变甚至消失了[3]。教师们更多的是向儿童传递着书本知识,关心儿童是否掌握教材上的内容,对于学校之外的儿童生活却很少顾及。由此,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游离于儿童的生活之外,传统的、内生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无法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这些都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完整性得不到保障。

(三)传承形式化

由于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经费和教师缺乏,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授往往流于形式。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分布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等相对较落后,师资力量也较薄弱。有的学校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已经有困难,再去考虑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更难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则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国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三进”——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但却没有制订相应的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学校也没有校本课程。这种政策与评价机制的脱节,导致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流于形式。许多学校将考试分数和升学作为核心工作,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民族文化的教育,多年形成的以升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一些学校和部分群众中影响很深,许多中小学对民族文化知识的教育实际上是采取应付态度。

二、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有限性的原因分析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是由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分析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各自的特征就很有必要。

现代学校教育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其设立之初就沿用了工业文明追求效率、批量生产的模式。因此,学校教育中的效率意识,实质是讲究效率的工业文明在教育场域中的折射。现代社会中,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体现了现代工业精神,即效率优先。因此,现代教学活动的基础是精密而周全的计划。学校成了学生应付考试的机构,教师的目标主要是想尽办法提升学生考试能力和考试成绩,教师、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提高学生应考能力,考出好成绩。现代学校教育系统按照等级序列排列,学校被看成了升学考试机构,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升入上一级别的学校,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准备升学考试。评价学校的指标也是以升学率为主的。因此,在升学压力下,与升学考试无关的内容很少受到重视。少数民族贫困的地区,学生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个人的发展受到限制,为了实现社会的流动,走出贫困,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学校教育。因此,为了能够融入主流社会,家长们不再教孩子说本民族的语言,而是说汉语,排斥民族的传统文化。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通过学习现代的科学知识来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

中小学教师对课程内容、教材选择也缺乏自主权。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选定的教材去教,按照教研部门提供的教学参考资料、介绍的教学方法和编制的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在我国的中小学,有全国统一的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国家允许地方政府和教育研究机构依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不同的教材(即所谓“一纲多本”),学校可以在不同的教材之间进行选择。不过,如果是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对教育的影响是有限的。况且,在实践中,经常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替学校选择教科书。现代学校教育注重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这也是现代学校设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都是围绕此目的进行的。

自从现代化的教育形式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后,现代化的教育形式正在取代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形式,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学校教育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有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甚至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却逐渐受到了忽视,甚至一些民族地区的传统教育被学校教育所取代。如果作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传统教育走向了衰亡,其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现代民族学校教育系统是引入的、外发的,而非其民族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内发的。并且,就其现有的实践考察之,现代民族学校教育系统还不具备完善地传承其民族文化模式及其生活方式的功能。事实上,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的文化传统诸方面及其生活方式等的传承主要还借助于民族宗教教育、民族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实践活动来完成[4]。即使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少数民族并不习惯现代正规的学校教育,他们更适应于传统的社会教育模式。如在云南师宗县壮族聚居区,许多壮族妇女和部分男子对单纯地坐在教室里学习、看电视很不适应,用罚款等强硬手段只能激起他们更大的反感,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5]。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功能有限性的表现。我们只有认清学校就教育功能的有限性,才能找到解决之道。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是可以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在某方面学校教育传承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形式。所以,我们应该考虑民族文化传承的多元传承模式,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种。切不可让民族文化的传承全部依赖学校教育。

民族文化方面,民族文化的渗透性、宗教性、内隐性和大众性等特征影响着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效果。

(一)渗透性

一种文化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多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农业文化以家庭、社区、村落为基础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的制约。民族文化的存在依赖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一旦这种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便受到挑战。其中相当一部分民族文化的消失,是由于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的消失。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并且贯穿于其中;是民族地区独特的天地系统的产物;是在过去文化的积累中产生的;也是自然、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民族文化渗透于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社会,与他们不可分离。生产、生活方式就是独特的文化现象。因此,这种特点决定了其文化中许多内容是不能独立于具体的生产、生活而作为学校的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传授的。因其渗透性,所以不容易分离。

(二)宗教性

由于民族地区大部分群众具有宗教信仰,在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很多具有宗教的成分。很多宗教知识是在宗教仪式中才能得到,宗教情感等也只能在宗教仪式或具体的宗教实践中得到培养。普遍信奉宗教的各少数民族在宗教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学习了语言、文字、文学、信仰、礼仪、思维方法、交际手段、道德伦理、生命观念、婚丧嫁娶习俗、卫生意识、生存技巧,以及经营观念等许多知识和思想,并以宗教为轴心整合相关的一切知识和技能,铸就其基本的民族特性,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积淀。学校教育无法做到这一点。例如,木鼓是佤族山寨的保护神,庄稼有害虫,佤族人民认为是木鼓失灵所致,于是换了新的木鼓,之后打了杀虫剂,庄稼得以保护,他们认为这是新木鼓发挥了作用,才使庄稼免受虫害。

(三)内隐性

民族文化中除了能够看得见的显性的物质文化、技艺性外,有很多内隐的成分。这些是不容易被觉察到的。只能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得到。因此,这些内隐的部分是无法在学校教育中通过课程来传递的,只能通过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才能受到熏陶。学校教育在此无能为力。例如,在以“泼水节”为核心课程的某些傣族学校,表面上看,傣族的“泼水节”习俗正在被学校教育传承,但这些资源被学校利用时,却成了全体师生参与打闹戏水的活动,人们关注与体验到的更多的是外在的热闹,而那种节日的神圣性和文化内涵已荡然无存。

(四)大众性

民族文化是该族人们共同创造的结晶,它属于该民族或该族群全体人们。作为民族文化,它的存在必须依靠传承主体的实际参与和广泛参与,以满足广大人民对大众文化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大众性。学校教育中的参与者毕竟有限,因此很多民族传统的文化无法在学校中得到有效的呈现,更不能谈传承。族群全体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

三、整合多元教育模式,传承民族文化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族群体自己创造的一种“原生态的、适宜的、内生的教育活动(如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宗教仪式、传统节日等)”,贯穿于民族个体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之中,通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形式,使儿童逐渐地适应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民族教育并不是开始于现代民族学校的创立。不少民族早在现代民族学校教育系统在民族地区创立、推行之前就有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传承和创造这些文化只能是与其民族文化相适应的民族教育。即使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后,由于学校教育的容量有限、时间有限、内容有限,并不能完全代替民族地区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够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危机,因此,应该通过多种传承方式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整合多元教育模式传承民族文化就成为必要。

民族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必不可少。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必须依靠民族教育。在民族地区,除了民族学校教育系统之外,还存在着其民族固有的种种教育实践活动(甚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作为其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从这层意义上说,在民族文化的成熟度越高,民族特色越浓厚的地区,其民族教育中的主题作用就更多地是由民族学校教育系统以外的教育所承担的。学校外的教育泛指正规学校教育系统以外的一切教育实践活动,它包括除家庭教育、正规学校系统外的其他各社会团体所组织进行的教育、民间教育等。

民族地区学校外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传承方式。学校外的诸种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因为其缺乏集中性、缺乏系统性、无专职教师、计划性和目的性不强等这些看起来似乎是不利的特点,却具有更为强大的力量。唯其不集中,它才是分散的、无处不在的、无孔不入的;唯其不系统,它才是极为灵活的、可以随其紧密契合的文化习俗等分解或组合;唯其无专司教师之职,它才是人皆可以为师、物皆可以为法的;唯其没有明确宣称的计划与目的,它才能在不知不觉之中寓于一切活动中,作用于人。可以说,学校外的教育正是因为其天然地、极为和谐地寓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它才是无时无刻不在以最佳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在完成其教育功能,因而也是最隐蔽、最有力、最持久、最具有支配作用的,从而也是最无法从根本上替代的。例如,在一个苗族“青苗”社区,该社区交通很便利、外出人员多、学校教育也没有以特殊的双语教学手段来刻意保持母语,或者说,我们惯常理解的民族语言消失的条件在该社区都具备。但是调查时却发现,这个地方的母语却保持得十分完好。因为在学校教育之外存在着有利于母语保持的机制。这种机制通过青苗社会传统的“跳花坡”习俗表现出来,并以此为纽带维系了青苗社会婚姻关系中的支系内婚制原则,从而母语的保持在该社区不仅可能,而且必要。这个案例表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传承对于个体的成长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因此,整合多元教育模式,即是指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利用各种教育模式,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外教育。因此,应该放弃把民族文化传承完全交由学校教育的观念,发掘民族地区传统教育的文化传承的价值。整合多元教育模式,这就包括家庭教育、各种团体组织、宗教、节日仪式和学校教育等。另外,学校教育也需要作出调整,民族学校教育必须从民族其他方面的教育经验中汲取必需的养分,最终使外发的现代教育系统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中深深地扎下根,成为民族自己的教育。

总之,笔者并不是反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相反,笔者也希望学校教育可以借助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来完成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民族地区的传统教育形式,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所以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民族地区传统教育形式是不能丢弃的。学校教育可以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之一,但是不能完全依靠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杨丽萍.民族文化进新校园的实践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2]杨俊.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时效性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3]刘佳.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8(2).

[4]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

[5]程方平.简论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模式[J].教育研究,2008(7).

[6]蒋立松,吴红荣.试析西南民族教育意义阐释的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10(1).

A Study on the Limit of Schooling Transmit the Minority Culture

Chen Guohua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Southwestern Ethnic Group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With the minority culture entering into schoolyard and the developing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minority culture has a chance to enter the school. But because of the pressure of going to a school of a higher grade,it leads to the efficiency orientation,deficiency of teachers’autonomous right and the permeability,religionary,implicit,popular of theminority culture. The function of school transmitting the minority culture has been limited,aroused some problem. And then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it presented the suggestion of integrating multiple educationalmodels to transmit the minority culture.

Key words:schooling;transmit the minority culture;limit

【注释】

[1]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谐社会’视阈下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07JJD88023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2]陈国华,男,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