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伦理失范的原因_师资队伍发展研究

学术伦理失范的原因_师资队伍发展研究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术督察制度应包括对学术伦理失范行为的监察制度和学术伦理失范行为的惩罚制度。近年来社会转型及多样化的价值冲突使我国学术界的科学素质被不断削弱,尤其是科学精神缺乏,这使得一些教师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缺乏内在的科学精神的支撑,在名与利的驱使下不能恪守学术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丧失了学术研究者应有的科学精神,各种学术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必然在所难免且难以控制。

学术伦理失范的原因_师资队伍发展研究

四、学术伦理失范的原因

与其他科研领域中的学术伦理失范一样,研究型大学发生学术伦理失范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宏观方面的原因,如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也有中观层次方面的原因,如国家学术体制、高校学术管理制度方面的因素,也有大学学者自身方面的原因,如学术自律意识不强等。本书仅从学术制度和学者自身道德方面简要地阐述研究型大学学术伦理失范的原因。

(一)学术评价制度过于功利化

现行的学术激励制度、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着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与市场利益联系过于密切,加薪、提职、住房分配及各种其他待遇都决定于科研成果的多寡(质量标准往往是形式上的),学术成为谋利的工具。教师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指标,为了职称、金钱、名誉和地位,急功近利,重量轻质,致使抄袭、剽窃等各种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出现,甚至把社会上走后门、拉关系、请客送礼等套路引入科研成果的发表、鉴定、评奖和职称评审之中,严重败坏了严谨的学术风气。

(二)同行评议制度存在缺陷(www.guayunfan.com)

同行评议制度是学术界进行自我约束的重要机制之一。然而,我国研究型大学同行评议机制的作用有弱化的趋向,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外行评内行”;(2)即使是同行,专家也难过人情关;(3)由于同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同行往往难以对作品、项目和机构等进行客观的评价;(4)评审专家的遴选与组成不科学;(5)评价结论的产生过程不规范;(6)不恰当的行政干预;等等。

(三)学术督察制度缺乏

学术督察制度缺乏是导致学术伦理失范的一个重要的、深层次的根源。学术督察制度应包括对学术伦理失范行为的监察制度和学术伦理失范行为的惩罚制度。学术督察制度缺乏,对学术伦理失范行为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识别,容易使一些学者产生“混水摸鱼”、投机取巧的动机;学术伦理失范行为惩罚制度缺乏,违规者得不到有效的制裁,守规者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鼓励,从而削弱了守规者的科研积极性和科学精神,而后就会造成失范行为的恶性循环。

(四)学校发展中的浮夸之风

一些研究型大学为了所谓的“发展”或“升级”,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获取教学资源优势,不断争取重点学科、硕士生点和博士生点,纷纷制定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指标。为鼓励广大教师多发、快发论文论著,还制定了奖励办法,从而导致教师重量轻质,出现了大量文字垃圾堆出的虚假学术繁荣,这自然加剧了学术伦理失范现象的蔓延。

(五)学者科研精神的缺乏

科研精神是学者科研素质的基础与核心。近年来社会转型及多样化的价值冲突使我国学术界的科学素质被不断削弱,尤其是科学精神缺乏,这使得一些教师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缺乏内在的科学精神的支撑,在名与利的驱使下不能恪守学术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丧失了学术研究者应有的科学精神,各种学术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必然在所难免且难以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